第一篇:凝练三品四心文化 涵养学生核心素养
凝练“三品四心”文化 涵养学生核心素养
重庆市第五十七中学 许卫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我们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孩子的分数永远没有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劳动、学会做人重要。要实现这个育人目标,就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涵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庆市第五十七中作为重庆市第一所示范初中,秉承“学生成长高于一切”的办学理念,尤其在推进“三品四心”校园文化建设征程中,且思且行,且行且思,注重涵养学生的信心、孝心、爱心、忠心四大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品牌学校、品位教师、品质学生“三品”校园。经过多年的努力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凝练校园文化,营造育人氛围
《易经》有云:“关乎,天下以人文化成”,意思是文化统治着天下。这是文化一词的最早来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化一直在不同领域诠释着新的含义。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学校人心、提升学校品质、增强学校“软
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及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前些年,五十七中的学生参加重庆市学生合唱比赛,在与市内各直属重点学校学生的比拼中,最终获得全市二等奖,虽也算不错的成绩,但在比赛中,暴露出学生“放不开”“缺乏自信”等问题,而且我们发现五十七中的学生在参加其它活动中,也都有“缺乏足够自信心”的通病,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由此,学校制定了“信心留给自己”的信心教育计划。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将涵养学生核心素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拓展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三品四心”的校园文化。
二、坚持立德树人,明晰“三品四心”
通过多年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我们生成了“三品四心”的教育理念。打造“三品”校园是指,打造品牌学校:即学校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以人为本、人文和谐、精细高效的校园文化;在区域内发挥示范辐射、引领带头的作用。塑造品位教师: 即教师要有高尚的品格、高雅的品位、高精的品牌。在教育教学中做到育人为乐、儒雅智慧、独树一格,即品教育之乐,塑内在之美;显儒雅智慧,铸外在风范;基础宽厚而专业精深,形成富有魅力的教学风格。铸造品质学生: 即学生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完整的知识结构,优秀的学
人到爱社会、爱祖国,不仅是从小爱到大爱的情感集结,更是从立德修身到报效祖国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升华。
三、优化教育形式,涵养核心素养
在推进“四心”育人,打造“三品”校园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优化教育形式,突出涵养核心素养,实施“育人目标主题化、主题教育系列化、系列活动特色化、特色课程校本化”策略。
育人目标主题化。“四心”教育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体系,兼顾“三品”校园打造,每年确定一个方向,把育人工作主题化。如质量2010主题年:加强质量管理,提升办学品质,弘扬传统文化,献礼祖国华诞;信心2011主题年:凝神聚气、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再创辉煌;孝心2012主题年:弘扬传统、文化育人,加强管理、提升品质;爱心2013主题年:爱心广大、业绩辉煌,传承发扬、献礼校庆;忠心2014主题年:立足报家报国,树立远大理想。
主题教育系列化。在育人目标主题化的基础上,我校把每年的主题教育系列化,形成体系,循环往复、全面渗透,引领师生共同发展。以爱心2013主题年为例,我校设计了“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三个系列分年级纵式推进,同时也推出了“教室美化、主题班会展示、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班级形象展示”等版块横式开展活动,这样纵横并进的方式让学校的主题教育既规范又有特色,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念和教育特色,形成校本化的“四心”特色课程体系。我们还通过打造“智慧”课堂,渗透“四心”教育,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树立良好的自信心;理解父母的爱,形成良好的家庭责任感;去体验身边的爱、懂得爱并学会付出爱;懂得如何与社会和谐相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报效祖国。同时,我们编辑了《四心有约》《成长》等校本德育读本,结合“忠心”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编辑了《重庆大轰炸》《图说渝中抗战历史》,实现了特色课程校本化。
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今天,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话题,它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关系到青年学生的未来。我们将继续前行,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让“三品四心”特色校园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为涵养学生核心素养发挥更大作用。
2015.10.27
第二篇:凝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凝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用“学习任务群”引导教学方式变革
青岛三中 语文组 2018 02 14
近30年来,信息社会发展迅猛,激发了整个世界教育改革的热潮,而重视母语教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关注的话题。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发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力度较大,并首次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把语文核心素养凝练为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这次课程标准修订还有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提出了通过“学习任务群”组织课程的综合方法。
所谓“学习任务群”,是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等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
它涵盖学生生活、学习和日后工作需要的各种语言活动类型,除着力培养语言运用基础能力外,还充分关注跨文化、跨媒介等语言文字,运用新视角、新手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
高中时期是学生从生理到心理的发育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召唤下,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使得学生在学语习文的语文实践中习得语文知识,涵育语文情感。有鉴于此,我们青岛三中语文教研组努力创设有长度、有宽度、有高度、有温度的语文课堂。
一 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延伸语文核心素养的长度
一本语文书的长度有限,但是一本语文书中包蕴着悠久的历史,从最早的风雅颂到现代的经典小说,漫漫的文学长河中闪映无数的明星;一节语文课的长度有限,但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通过提高课堂效率来延长时间,我们提出并坚持使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通过精准教学来延长课堂的长度,高中三年虽然短暂,但是我们希望能通过学习任务群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学会终身学习,让语文核心素养的的学习没有长度的限制。
《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长达81段10000多字,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只读懂课文就要好几课时,隋有瑜老师在讲授这篇自读课文时,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提出问题,然后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合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合理运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能够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展开语文的学习活动,营造一种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真正地把课堂让给学生,切实地让学生在真实的读书、思考、发问、探究、合作、表达中,找寻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最终只用了45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内容梳理到人物形象鉴赏到体味文本主旨到探究时代社会意义的四大板块的内容学习。较好地体现了少教多学,精准教学的落实。
45分钟的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利用主阵地打好攻坚战,落实语文学习的同时将这场战役向前后两端延伸,晨读的时候我们和学生一起诵读美文,晚自习和学生一起临帖描红或是点评时政,周末和学生一起重温经典„„我们尽可能不给学生增添额外的负担,不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却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落实语文学习,感受语文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的独特魅力。
二习得语文知识,拓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宽度
一间教室的宽度有限,但是教材选择的宽度无限,从上古到现当代,从诗歌到戏剧,从文学到史学甚至美学和哲学,一本语文书兼容并蓄。生活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3年内知识总量翻一番的残酷现实,我们又该如何取舍?
有研究者指出:素养=(知识+能力)态度。可见,知识是形成素养的必要条件。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是离不开语文知识的传授的,所以,在教学时,要善于取舍,精准发力,遴选那些少而精当的、富有生长力的种子知识来让学生学习、积累,因为这样的知识才最具力量,也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生成核心素养。
比如,我们在学习《项链》的时候,我们不仅让学生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虚荣势利,我们会探究丢项链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丢项链对马蒂尔德来说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学生们在深入探究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认识到了看似偶然中其实有着深刻的必然性,而看似十年的艰辛要远比奢靡虚幻的生活更成为生命的财富。
语文课程标准还规定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内容、目标等。学习任务群特别提出“应以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据此,我们在高一学段展开了阅读整本《世说新语》的活动。积累文言字词,撰写阅读感悟并在全班范围内讨论交流。互联网环境下,阅读容易走向实用主义甚至功利主义,浅尝辄止、断章取义地截取片段信息。我们希望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世说新语》,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读懂文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全面归纳论点、辨析是非真伪。
第三 砥砺语文学习能力,垫起语文核心素养的高度
一名教师的学识高度是有限的,但是不能用老师的高度去限制学生,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砥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我们三个教研组充分利用各种语文学习资源,关注和利用文本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的语言现象,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我们除组织常规的课前演讲比赛、课内辩论外 突出的语文实践还包括办好语文学科活动周。在三个年级的通力协作下,我们成功的进行了汉字软硬笔书写大赛,国学达人挑战赛。走近名家名作手抄报大赛和“皂荚树,三中情”主题征文比赛。
诵读,就要有诵读的高度,我们和学生一起欣赏“朗读者”,表演就要有表演的高度,我们一起欣赏话剧甚至歌剧,比如我们高一语文组在教授《鸿门宴》时,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课下排练课本剧,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不懈地训练,我们的学生考入最好的播音主持院校,书写,就要有书写的高度,虽然孩子们的书写还很稚嫩,但是明天中国美院里就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写作就要有写作的高度,我们不遗余力的鼓励孩子写作,有的老师不仅牺牲自己的业余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的辅导学生修改作文,甚至拿出自己并未丰厚的薪水资助学生参加各项比赛,在刚刚结束的全国语文报杯作文竞赛中我校高三学生荣获两个全国三等奖和若干省一二等奖,高三获奖证书最近就会到达学校,学生并由此可以获得全国三十多所211、985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就在这个寒假,我们还组织了高一高二的学生积极参加这项比赛,并力争佳绩。
第四 涵育语文情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温度 《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所以,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首先要致力于培育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用炽热情感来提升造语文核心素养的温度。
让我们和杜甫一样抱有“会当凌绝顶”的积极进取之情,和屈原一样“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之情,和林则徐一样“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忠贞爱国之情!
教师的一颗红心应该能点燃无数学生的求知之心,更能照亮学生的茫茫前路!教育的情怀是最有温度的情怀,是一颗心和一颗心的激烈碰撞。语文核心素养的温度就要像喷发的火山汹涌激荡
需要强调的是,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打造学习任务群不是另起炉灶,不是全盘否定过去,更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继承和发扬,让语文教学能够精准发力,使语文教学回归到学生的主体上来,回归到学习的本质上来,回归到语文的本体上来。
汉语是最富意味的语言,每篇课文都是一个动人的经历,都是一部生命的礼赞,让我们乘着教育改革的东风,乘着“学习任务群”的巨轮,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为青岛三中的辉煌砥砺前行!
再次感谢所有领导和老师对语文组发展所做出的帮助和支持,此次发言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用书香涵养学生语文素养
用书香涵养学生语文素养
——《简爱》名著阅读视频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名著阅读版块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对学生人格的形成都有重大的作用。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里要求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目前中学里,由于诸多原因,这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价值并没有实现。
2013年11月份为了给永川国培班的学员做一堂关于“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的讲座,又恰逢蒋校长去华东师大学习回来给我们谈学习感受,说东部沿海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要我们思考,结合实际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就在网上搜集资料,很有幸地观摩到了广州海湾中学庄冰洁执教的《简爱》名著阅读教学视频,感受颇多。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节选)
(一)引课
师:如何让我们的精神变得更高贵,更高尚?走进名著就是一条捷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简爱》,去感受简爱的人性之美。我们先讲今天的比赛规则。(略)
(二)分组汇报(从情节,人物,主题,爱情观4个方面)师:大家都明确了,接下来就让4个大组的组长分别从情节、人物、主题、爱情观4个方面来汇报阅读感受。
生:(汇报略)
(三)交相问难
师:从刚才4位组长的汇报中,我们知道他们的确认真阅读了这本名著,但是老师不知道其他同学是否阅读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个环节,大家根据准备好的问题,帮助老师来检查一下各组的同学落实的情况。规则是每组3个问题,可以随意抽点其他组的同学回答,被抽的同学答不上,该小组将被扣分。
(过程略)
(四)经典再现
师:看来绝大多数同学认真阅读了这本书,恭喜大家。那接下来请欣赏各个大组根据课前准备好的内容,来演绎一下精彩片段。
(汇报方式丰富多彩,第一组是课本剧表演罗切斯特向简爱表达爱意的场景;第二组是人物点评;第三组是整组分角色朗读男女主人公之间的一段对白;第四组是用搞笑的方式表演罗切斯特给英格拉姆和简爱算命的场景。)
(五)阅读感悟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ppt上面的格式和例句,写自己的阅读感悟。
格式:我从《简爱》
(人物/情节/语文语句)中感悟到。
生1:我从《简爱》中圣约翰的拒绝求婚感悟到,婚姻是爱情的产物,是自由和神圣的结合,不因被沉重的宗教使命所异化,也不应成为宣扬宗教的工具。
生2:我从英格拉姆小姐和罗切斯特的交往中感悟到,英格拉姆的贪慕虚荣和用金钱来衡量爱情的低俗观念是受人鄙弃的。
生3:我从女主人公简爱原谅他舅妈的所作所为感悟到,人和人之间要互相谅解,当你少了一个敌人,你就多了一个朋友。
生4:我从圣约翰不顾别人的反对毅然决定去做一名传教士对主的热爱,而天公不作美,在他客死他乡的那一刻我感悟到:不管前方的路有多么艰难,应该把这抛弃到红尘之外,穿透迷茫,看见属于自己的未来。哪怕结果不如人意,回头看至少我还曾经努力过。
(六)布置课后作业,小结课堂。
师:经典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那是因为它里面蕴含了许多道理,那文学意义也在于此,我们读简爱,让我们知道爱情是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跟财产,相貌无关,爱情是心灵之间的呼唤与回忆。爱情是建立在同一平面上的精神世界。阅读名著会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高尚,更独立,更自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三、案例分析
这应当是在学生充分阅读了名著之后经过充分准备的一堂展示课。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有益启发:
1.名著阅读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相反,更应该以特别的精力和心思去对待他。正如庄老师所说:“如何使我们的精神更高贵?阅读名著就是一条捷径。”反观我们自身,有多少人真正把名著阅读看做正课来上呢?恐怕都是应试为主,把名著分解成文学常识,主要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情节,给我们的启发等等,让学生死记硬背,能对付中考题就行了,哪管学生是否真正走进名著,去熏染心灵,品味语言呢?如果中考不考了,恐怕很多人连布置学生看也省去了。
2.名著阅读教学不是随便的课,相反,应该是集中体现老师智慧的课。阅读肯定是叫学生以课外时间为主,但不等于让学生自由散漫地看。如果不动脑筋想些法子来监督、检查学生看的效果,恐怕一部分学生就会虎头蛇尾,敷衍了事。本节课老师采用了“阅读汇报、交相问难、经典再现、阅读感悟”4种方式来检查,又通过小组竞赛的办法,自然吸引了学生兴趣,调动了集体的力量和积极性。庄老师的确是一个聪慧的老师。当然,监督检查的方式还很多,比如,叫家长陪读,家长签字,写读书笔记并展开评比,办小报,改编课本剧等等,只要老师重视名著阅读教学,就一定会想出许多行之有效而又妙趣横生的方法。
3.名著阅读教学看似费时间,有的老师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帮助学生“快餐”式阅读,如果不考试,那干脆就仍在一边了。这样的做法实在是愚蠢之极,我们从这堂课来看,至少体现了如下教学价值:
一、训练了学生从事件中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二、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三、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如改编剧本的能力,诵读能力,表演能力,阅读文字的速度等等;
四、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了学生的修养。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提倡全民阅读”,提高全民精神营养和民族素养。我认为,要想形成全民阅读氛围,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把阅读视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只有在学生时代养成了喜欢阅读,热爱阅读的爱好,形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才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多阅读。从这个角度讲,把学生引入阅读殿堂,畅游书海,用书香涵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精神营养,实在是一个语文老师的无量功德。
第四篇: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四句话
聚焦“核心素养”,绽放“发展精彩”
十一的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科大的会场,名师荟萃,百花齐放。11月3日至6日,我、刘波、张奇玉、王旭一行四人赶往杭州,参加“千课万人”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发展课堂”研讨观摩会,聆听了各地名师、专家的精彩报告;近距离观摩了各位名师的精彩课堂,亲眼所见各位专家、名师们研究、践行“发展课堂”的成果,收获颇丰。
“常态”即“守正”,“新”则“出新”,“守正出新”是“发展课堂”的主旋律。名师们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他们践行“新常态”理念,如一壶香茗,默默散发着馥郁的芬芳。专家给我们现身说法,展示了各自独特的视角、智慧的教学。他们的课堂寻寻觅觅,另辟蹊径,带着“衣带渐宽终不解,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他们的课堂曲径通幽,悠远绵长,浸透“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沉思;他们的课堂过尽千山,柳暗花明,收获“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我们体会到王崧舟诗意美丽、蒋军晶生活经验与语文思维的共鸣、张齐华永不重复的格言,窦桂梅激情四射又不失智慧的从容,赵志祥寻根究源、启迪思维的悠远,贲友林张弛有度、纵横捭阖的大气„„来自新疆、浙江三名新进名师同课异构——《地震中的父与子》,更让我们体会到目标定位的不同所绽放的不同的精彩。
名师不约而同聚焦“核心素养”,探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教学。孙晓天教授带领我们走进运算能力的“新常态”,引领我们初窥与“主动性、创造性”密切相关的运算能力。斯苗儿、刘加霞、黄爱华等专家就经典课改进的视角、数学核心思想的落实和大问题教学方面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与会老师们聆听着专家的讲座,比对平时的课堂教学,有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感。
张梅玲、孔凡哲、朱德江、曹培英等专家就老师们“新常态”课堂的精彩演绎进行了精辟的点评,让我们对专家们的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受益匪浅。艳阳高照下,我们如沐春风;倾盆暴雨中,我们热情依旧。课堂上老师睿智的笑容,是引领孩子们起航的明灯;会场上静静流淌的,是孩子们美妙的思维;老师们会心一笑的,是心灵的感悟与情感的共鸣;不时响起的掌声背后,是由衷地赞叹与深深地折服。这是会场不同的表情,也是老师们不同的故事所演绎的同样的精彩。教无止境,学无止境。4天的活动中,我们聆听着、品味着、交流着、更收获着。观摩虽然结束,但我们工作室成员却在这饕餮盛宴的记忆中,开启了深深地思考。我们将让这种思考走进数学,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向着核心素养的提升迈进、向着“发展课堂”的精彩出发!
曾听过张祖庆老师好几节的“微电影创意写作”指导课,总感觉新奇且富有创意。“遇见《神奇飞书》”是张老师“微电影”系列课程开发的又一新作。在这节课中,张老师立足于绘本阅读方法的指导,将读绘本、赏电影巧妙地融为一体,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表达。整节课情趣盎然,精彩不断。说它“神奇”当然有夸张之成分,但笔者之本意在于强调张老师的创意——开启了绘本阅读指导的新视窗。那么此课“创”在何处,“启”在何点呢?容笔者在以下进行概要叙说。
一、重视完整阅读绘本
大家知道,绘本,从封面、蝴蝶页、扉页、正文及至封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传递出该书完整的信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绘本一般由三个故事组成:一个是由图画讲述的故事,一个是由文字讲述的故事,还有一个是图文交融共同编织的故事。长期以来,不少教师上绘本阅读指导课,往往忽略绘本的这些特点,不重整体,只抓局部,或侧重于图,或侧重于文,支离破碎,零敲碎打„„这样学生从绘本中所获得的信息就可能是残缺的、不完整的,所受到的启示也会受到影响,其教学效果自然会打折扣。张老师在“遇见《神奇飞书》”这节课中,紧紧把握绘本阅读的整体性特点,引导学生从封面图像、书名的阅读展开预测、联想:这可能是一本什么书?然后提示学生:读图画书,既要关注图画,也要关注文字,还要将图画与文字结合起来阅读思考。这就在阅读方法上给予了总的引领。紧接引导学生读扉页,了解《神奇飞书》的作者、绘画者、翻译者等相关信息,这其实也是整本书阅读的一个要点所在。就这样张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期待,也带着方法进入阅读。在教学正文部分,张老师指导学生细读图画,品读文字,利用文字和图画的交互作用,对照阅读,从而逐步领悟绘本的蕴意。同时还采用了配合视频读,通过师范读、学生表演读等形式,让一个完整的故事走进学生的心里。
二、强调把握绘本的结构
让学生把握绘本的内在结构,这是阅读绘本,尤其是读结构比较复杂的绘本、领会情节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也是张老师本节课的一大亮点。《神奇飞书》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复杂,结构跌宕起伏。张老师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把握结构。一是抓文字中的关键句:在阅读正文部分时,张老师让学生读书中一句话“每天早晨,莫里斯都会打开这本书,写下了他的欢乐与悲伤,理想与希望”,抛出一个大问题:“写下了他的欢乐与悲伤,理想与希望”这句话在书中出现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引起了学生对此的关注,也使得阅读、思考的方向更为明确。在阅读进程中,凡有出现这句话时,张老师就予以提示、强调。在课的结尾,张老师再一次回到这个问题,意在让学生通过回顾、梳理,精准地把握《神奇飞书》的内在结构。二是抓情节的转折点;1﹒飓风来临;2﹒飞书女孩飘过;3﹒莫里斯离开,留下他的书。这几个转折点,充分地展现了莫里斯故事的曲折,以及书带给他人生的改变:书使他的生活有了色彩,书使他的人生变得幸福,书使他的生命得以延续,书使他的生命得到轮回„„忽略了这几幅图,也就忽略了许多插画作者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就难以把握住《神奇飞书》的结构。
三、巧妙结合影视
绘本作品具有内容丰富、形象鲜明、生动有趣且蕴意深刻的特点,而影视作品在环境渲染、人物刻画、细节特写、故事情节、语言提炼等方面与绘本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总体而言,影视作品与绘本作相比较应该更为形象,更具动感。《神奇飞书》,区别于其他绘本的地方,就在于它是由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改编而成的,这就为“微电影”的介入,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与可能。张老师利用这一特点,插入“微电影”,让学生观看“莫里斯救活一本书的经过”的片段,引导学生观察莫里斯用了哪些方法救活一本书,并注意有哪些细节吸引了自己。这样,“微电影”与绘本互文链接,引导学生进行眼睛的探险、有趣的发现和心灵的体验。这样做具有两个优势:一是使文本的信息更加丰满,有助于学生更形象地把握绘本的人物形象,理解绘本的蕴意;二是巧妙地将学生的视角进一步引向绘本的细节。可以说,插入“微电影”,为绘本的教学创设了一个新形式。倘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置身于绘本与电影的情境之中进行创意表达,无疑又为习作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路径。
四、突出细节的把握
引导学生关注绘本中的细节,体会文本的内蕴,是张老师这节课最突出的特色,也是最为成功的阅读方法指导。绘本的内文往往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有动感的图画;2﹒简洁富有内涵的语言;3﹒丰富深刻的内涵。而这些往往由一些细节来支撑与体现。张老师根据这一特点,把细节的阅读指导贯穿全课。他引导学生注意两方面的细节:一是图画上的细节,二是文字的细节。在指导方法上,张老师先是将细节的观察、思考融于画面与文字的理解过程中,比如,让学生关注“飓风来临”时的细节变化,包括“书中字母飞走”等;关注文字中“振翼飞行”“充盈其中”等,让学生有了观察细节的实践体验。到了插入“微电影”环节,张老师则明确提出,看看那些细节最吸引自己,并进行了细致的指导。比如,莫里斯看书时表情的变化,他看书时有很多书围着他,书中有书„„引导学生从细节中体会作者之意图。接着让学生观察莫里斯飞起来的容貌变化、观察莫里斯的书飞向小姑娘时的变化——原来不会飞的书现在飞了起来,并让学生从变化中想象原因。正因为细节观察阅读到位,所以学生的想象是那样的丰富多样:因为书拥有使命;因为书拥有了情感;因为书寄托了朋友的期待„„这样贯之全课的阅读细节指导,对于学生掌握方法,形成习惯,用之于今后的绘本阅读,是很有帮助的。
五、关注色彩的变化
在关注细节的同时,张老师还引导学生注意了图画色彩的变化。色彩的变化应该是插画家绘图巧妙的地方之一,可以这么说,绘本里任何一种颜色的选择,都是独具匠心的。在回顾全文环节,张老师让学生讨论这本书神在哪里,重点指导学生从色彩变化中去发现情节的变化、人物情感的变化,体会文本的蕴意。比如,有一幅图,莫里斯站在屋内手举着书的部分是彩色图,屋外站着几个人,空着手,却是黑白的。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这意味着什么,学生很快就悟出作者是在暗示书的力量,书给人生带来的变化。再如,张老师引导学生从春、夏、秋、冬四幅图的色彩变化中,体会到这是“表示了时间的流淌”“象征着人生的四季”“反映了莫里斯年龄的”变化等等。这样的引导,对于学生全方位地领略这本书的神奇,领悟到文本的内涵是很有作用的。
总之,张老师在“遇见《神奇飞书》”这节课中,融绘本阅读的方法指导于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在读懂绘本的同时,发展想象、推测、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认识、把握阅读绘本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来说,这节课无疑是很成功的。但由于《神奇飞书》内容的丰富与情节的复杂,客观上就使得这节课的容量显得比较大,到了结尾的教学就显得有些匆忙之感。所以,笔者建议,在课的前半段可作一些压缩,砍掉诸如表演等环节,集中力量实施阅读细节与色彩的指导,给这些学习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留下更大的空间。另外,从本节课的实际情况看,教者对原设计有一定的调整,应是一节侧重于阅读方法指导的课;若作者压缩阅读指导的一些环节,插入创意表达,应该又是另一系列的课,也就是“读绘本、赏电影、写作文”的创意习作课了。
精神的相遇
心灵的晤谈
——评何捷老师教学《唯一的听众》 一只小小的鱼 2016-11-14 11:03:00 《唯一的听众》叙写的一个精神相遇、心灵晤谈的动人故事。一个是没有天分又缺乏信心、被家人称为“音乐白痴”的小提琴学习者,一个曾是乐团首席小提琴手、如今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老教授,他们素昧平生。但老教授善意的谎言和不教而教的指点、鼓励,让“音乐白痴”成为各种文艺晚会上受到成百上千观众欢迎的小提琴演奏者。看似平静如水的举动蕴藏着智慧,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饱含着浓情。阅读、阅读教学,实质上也是精神相遇、心灵晤谈的诗意行为。新课程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教学理念是以对话理论作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与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与交流是互动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精神相遇、心灵晤谈、情感交融的过程。
今天,在“千课万人”的现场,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特等奖获得者、十大语文青年名师之一的何捷,引领学生,也是引领几千名听课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通过这个动人的故事,通过阅读、阅读教学这种诗意、美好的行为,开启了一次深度语文学习之旅、真情阅读之旅、寻觅方略之旅,与文本的言语智慧、人生智慧,与文学的写作智慧,与语文学习的阅读智慧,也与他的教学智慧,来了一次精神的相遇、心灵的晤谈!
一、这是一次深度学习之旅,在与作者言语智慧的相遇、晤谈中不断发现言说秘妙。
与数学、自然等学科相比,语文常常面临尴尬的处境:数学课、自然课上完了,学生学到什么明明白白;一堂语文课上完了,学生学到什么却很难说清楚。我们当然可以说,这是由学科特点决定的,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学语文讲究的是内化感悟、日积月累、螺旋上升,不能线性思维,急功近利;但是,毋庸讳言,很多语文课缺少纵深的掘进、探究的发现、顿悟的喜悦,在原地打转,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入深水区的时刻,在由通过“发展课堂”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对教育提出的“提高质量”要求的今天,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好的课堂应该是不断走向深度学习的课堂。一贯走在探索与创新前列的何捷老师当然不会落后,《唯一的听众》的教学就是他带领学生进行的一次深度语文学习之旅。
“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为文得像高山起伏、波浪翻滚,有文势的抑扬、情节的跌宕、结构的开合,忌讳平铺直叙。作者落雪深谙此道,写作《唯一的听众》,有意运用了悬念法、逆反法,蓄势于前,突转于后,不仅受到出奇制胜之效,巧妙塑造了人物、传达了主旨,而且在起伏跌宕之间留下巨大的空白,使文字充满了巨大的张力和想象的空间。我们知道,何捷既是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又是一名取得过不少成绩的作家。本节课的教学,何老师充分利用文本的这一特点,发挥自己谙熟文学创作和语文教学双重规律的特长,让课堂教学在这巨大的张力和空间之中腾挪跳跃,柳暗花明,曲径通幽,引领学生在读者与作者、旁观者与亲历者等多种角色的不断切换中不断发现,不断掘进,逐步深入文本的要害之处和语文学习的关键之处,在与文本的精神相遇、心灵晤谈中感受文字的温度、感悟言说的智慧。课前,何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上大大的两个字“关联”。课未始,就聚焦、定向,触及文本的要点,亮出本节语文课学习的核心目标。复习检查环节抓住几个关键词,要求学生从作者落雪或听众的角度关联着说一说,不但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更揭秘了课文的行文思路——学琴者由“白痴”到让人“大吃一惊”、听众由“唯一”到“成百上千”。藉此,删繁就简,聚焦三个“平静地望”,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琢磨“平静”后的不平静,揣摩平淡后的不平凡,探求反差、突转背后的缘由,解密文中人物与人物、上下文之间的关联,探究读者与作者、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联。用关联着读的方法去探求课文关联着写的奥秘,这既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研读第一次“平静地望”,何老师扶着学生走。他引导学生抓住两个“一定”,用上下文关联着写的方法去破译“我”的心灵为何如此灰暗、老人用何种方式与“我”发生关联等问题。通过入境朗读、揣摩人物心理、读者介入、“假如你就是老教授,你会怎么办”的现场采访等手段,通过这些入境、入心、入情的语言文字的品味,通过深度、得体的语用话题、场景的创设,通过托尔斯泰《穷人》、季羡林《怀念母亲》等运用了同样手法的文学作品的类比,学生感受到“平静”中的力量,发现了“平静地望”背后丰富的内涵和极强的张力、表现力,感悟到老教授貌似平静如水的举动中蕴藏着的深意与智慧,感悟到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后的深情与温度。接下来的两次“平静地望”,何捷老师放手让学生分成4个大组合作研读,抓住“我”由“心动”到“行动”之间的巨大变化,抓住它们与老教授“一直不变”之间的巨大差异,深入到“我”的内心世界,明白有意重复、一咏三叹(学生课堂语)的匠心,在与文本的相遇和晤谈中感受到作者精心构思、精巧表达的言语智慧,在逐层深入的研读、探究中不断发现课文的言语秘妙。在学生和听课者以为已经尽获珍宝、抵达最深处的时刻,何老师又翻空出奇,更深一步,推出“思考与讨论”环节:有人说,作者落雪就是著名作家、翻译家、艺术家、曾经当过国家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有人说,落雪就是一个普通的文艺小青年。你希望落雪是什么人?学生畅所欲言之后,何捷老师再进一步,抛出新的论题:有人说这个故事是真的,有人说这个故事是假的,你希望它是真是假?以上具有深度思辨、多元解读质地的两个问题,不仅再一次回扣了课堂教学的核心——关联,由前面的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关联、上下文之间的关联,阅读、写作之间的关联,深入到文学创作与生活的关联,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主旨、文本表达秘妙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言语水平。
二、这是一次真情阅读之旅,在与作品人生智慧的相遇、晤谈中获得人生境界的提升。老教授不但不是聋子,恰恰是听众中最会听的人,她能够听出别人练琴过程中的任何瑕疵,可她为什么偏偏说自己是个聋子?老教授并没有给“我”琴技上的任何指导,她给予“我”的是什么?从老人善意的谎言、诗一样的语言和慈祥的眼神中,“我”得到的是一个初学者、一个缺少天分的普通人最需要的包容、耐心、鼓励;在从“音乐白痴”到成为各种文艺晚会上受到成百上千观众欢迎的小提琴演奏者的过程中,“我”感受到的是人间真情,获取的是自信与感恩之心。对于这样一篇被人教版编辑编入“心灵之歌、人间真情”单元的课文,对于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何捷老师既没有忽视文本的熏陶感染功能,又没有滑入道德灌输的泥沼,他把《唯一的听众》的教学演变成一次真情阅读之旅,启发、引导学生透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味与揣摩,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实践与运用,通过化身为文中的人物、变身为作者等视角的转移,揣测老教授和“我”的心理感受,与文本蕴含的浓情拥抱,与作品蕴藏的人生智慧相遇、晤谈,在言与意相会、相生、相融中获得情的感染、美的体验、思的启迪、境的提升。结课阶段达尔文、巴尔扎克等人关于成功的警句的引入,学生“话说成功”的格言的撰写,都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悟人生智慧、升人生境界、提语文素养。
三、这是一次策略获取之旅,在与教学智慧的相遇、晤谈中发现研究性阅读、语文学习的门径。
语文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学会学习,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怎样让研究性学习在阅读教学中落地生根?早在2002年课改之初,资深语文教育专家、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就出版了广有影响的专著《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索》。何捷老师对此也有自己的心得,《唯一的听众》的教学就是他启发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策略、获得研究性阅读秘诀的探索之旅。无论是重点的切入、主线的提炼、研读专题的确立、研读过程的推进,还是研究路径的揭示、研究方法的示范,何捷老师都注意金针度人,让学生在研读中与他的教学智慧相遇、晤谈,不仅读懂了课文,解决了问题,也发现了门径,提高了能力。就方法而言,今天的课堂,除了关联,还运用了猜测、判断、概括、类比等等。
有人说,语文老师就是语文,语文老师就是学生学语文最好的教材和最近的标杆。何捷老师文本解读的深刻、独到,教学设计的新颖、机智,课堂语言的简练、得体,课堂反应的迅速、敏捷,课堂理答的多样、巧妙,都给了学生很好的濡染,为学生学语文树立了好的榜样。教师即课程,教师即语文,从这个角度说,今天何老师的教学,本身就是直观的语文学习方略的揭示
读进去,走出来
——王崧舟教授《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赏析
前几天,我在编辑《小作家》时收到一份小学生自由来稿,是读《城南旧事》后写的读后感。习作是这样结尾的:“英子的这段童年经历,使我刻苦铭心。想到自己马上要读五年级了,想到自己的童年已所剩无几,我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了。《城南旧事》告诉我别错过童年,童年一去无踪影,青春小鸟回不来。‘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 每本好书,都带给孩子语文的享受与精神的成长。
今天听王崧舟教授教《爸爸的花儿落了》,再次感受到好书的力量,也感受到阅读教学的价值。周一贯老师在课后点评时,赞美崧舟教授的课是一个有体系的教学艺术的整体,打个蹩脚的比方,好似一经典小说,意味无穷。对此,我深以为然。而类似“取一瓢饮”的点评与赏析只能是报纸副刊上的“豆腐块”,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读者听众看看足矣。
一、教阅读的策略,帮助学生“读进去”
阅读教学的本义是教学生学会阅读,其核心是理解,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自然获得语文能力,并提升人文素养。
《爸爸的花儿落了》长达3500字,本是七年级的课文,要六年级的孩子来学,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崧舟教授说“这是你们小学学得最长的课文了”。
如何阅读这样的课文,怎样提高阅读的质量与效益?教师需要做一件事:金针度与人。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与策略,崧舟教授选择的是“把自己摆进去”。
这既是小说阅读的基本态度与方式,同时也切合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自传体小说的特点。这篇小说,读来极像散文,父女情深。文章以一个小学毕业女生的视角,以参加毕业典礼为明线,穿插对往事的回忆,重点写了爸爸对“我”的深情和期待,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沉而动人的情感,从中表现了父爱如高山般深沉,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和怀念之情以及对成长的感悟。
把自己“摆”进去,就是在阅读课文时,把自己当作英子,想象我自己就是作者,根据作者的叙述、描写,和作者一起去感受,去体验。
崧舟教授这一阅读策略的教体现了以学定教,因学而教。课上,在读“父亲临终前影响我”说的几段话时,有一位男生读得不好,崧舟教授马上示以学习的路径:“病得很重的爸爸,听到英子上台会怎么样说这句话,孩子,请把自己‘放进去’读。”原先这学生读得流利而平淡,现在按老师指导的方法去读,不但声音不连贯了,语气等完全是病弱之躯发出来的,一下子就把大家带进了课文。按照崧舟教授的说法,要把别人带进去,自己首先要读进去。学生用这一阅读策略,很容易就读好了“临终前父亲的叮嘱”。下面学父亲逼“我”上学以及教“我”寄钱,学生始终在老师的引导下,采取“把自己摆进去”的阅读姿态,不但提升了理解的速度,保障了阅读的质量,而且进入文本,贴近人物,较为便捷地走进了这一对父女的情感世界。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最后“运用插叙,促进成长”教学环节,崧舟教授让学生动笔写一写,也是基于这样的视角,请看崧舟教授的引导语:请大家把自己“摆”进去,你就是英子,在你独立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也有一些故事、一些片段、一些细节,已经化作了你生命的插叙,告慰爸爸的在天之灵。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与知识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写一件关于成长的事儿。
这样的写,是对学生这一课阅读学习成果的检验,是学生阅读理解的智慧结晶。其实,也是阅读策略习得后开出的美丽的语言与思维之花。
二、教表达的秘密,让每个孩子去经历
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统一,一般适用于经典诗文。倘若《静夜思》换一种形式,比如写成白话文,不要说尽人皆知了,或许诞生的那一刻就已腐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离开了插叙,肯定不成其为《爸爸的花儿落了》。崧舟教授就抓住这一核心知识,引导学生品悟文本在形式表达上的这一“秘密”。让我们来领略他的教学过程:
1.借助预习,让学生完成练习纸第一题,明确课文主要写:“我”参加毕业典礼。
2.整体入手,梳理和浓缩小说基本环节,即文本中关乎小学毕业典礼的四处关键笔墨,请学生通读把握。
3.明确小说描述的时间与地点,引导学生明确小说除了写参加毕业典礼外,还写了别的事,这些事都与父亲有关。于是梳理父亲的三件事:临终前影响“我”,逼“我”上学和教“我”寄钱,并通过“把自己摆进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朗读、咬文嚼字等活动中加深认知,体验人物情感。
4.学生通过课堂练习,明确这三件事是穿插在“参加毕业典礼”这一主线中的。学生开始发现小说最大的秘密,所有的黑色的字(即参加毕业典礼的4处笔墨),写的都是今天的事。而插入的红色文字,也就是父亲的三件事,都是以前的事。崧舟教授告诉学生,在今天的事与事之间插入过去的事,这叫插叙。为了强化学生认识,他特意板书:小说的插叙。
5.引导学生联系文本体会插叙的作用。首先从文本内容来思考,学生发现:如果没有这些插叙,大家就不能走近文中的父亲,不会认识这个深爱孩子的父亲,也不会知道英子养成了终身受用的习惯。而后,崧舟教授巧妙地出示了一个PPT,学生填空后,发现了小说中插叙的好处,那就是“叙事自由”。
时间
毕业典礼这一天
地点:学校礼堂 时间:
昨天
地点:医院
六年前
正金银行
(„„)
(„„)
崧舟教授的上述教学,前呼后应,丝丝入扣,充分显示了他对文本的高度把握,以及对儿童学习的深度体悟。崧舟教授的教学,可以在核心知识的教学上带给我们如下启迪:
1.核心知识的教学必须建立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否则就会蜕变为概念的灌输与抽象的讲解。
2.言语形式的学习必须与言语内容的理解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言语内容基本决定了言语形式,言语形式的运用又加强了言语表达的效果。
3.核心知识的教学必须建立在“议学”的基础上。这体现了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学生彼此启发,互相激活,认知与智慧得以分享。
三、教心灵的成长,引领学生“走出来”
如开头所述,经典诗文的价值还在于文化的传递,学生浸润其间,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以提升。这也是阅读教学“教文育人”的意义所在。当然,这还是延续语语文教育“读进去”还要“读出来”的传统。读书,可以完善自我,提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读书也可以经世济用,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最好的教文育人,应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水乳交融、不可分割。小学语文课尤其要做到这一点。崧舟教授的语文课一直是这方面的典范,有自己独到的创造。我们从三点来赏析这一堂《爸爸的花儿落了》所呈现的鲜明而丰富的育人艺术:
一是这一课的育人是儿童的。
课一开始,崧舟教授就用声音、语气告诉学生这一课不是欢快的语文课程,“爸爸的花儿落了”,当然不只是毕业典礼后“我”衣襟上夹竹桃的垂落,更是爸爸生命之花的坠落。正如学生说的那样,爸爸走了,“我”应该痛哭、悲伤,但是整个文本并没有压抑、低沉之感,相反,“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因为这正是父亲在世时所希望的,也是他一直努力教给“我”的。而“我”做到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作者没有把笔墨放在对悲伤的陈述与渲染上,而是通过插叙,展现父亲留给“我”的精神财富,展现“我”的成长。这使人想起著名的绘本,一是《獾的礼物》,二是《一片叶子落下来》,它们都是讲述生死的,与《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有异曲同工之妙。关于生死,崧舟教授教得含蓄,教得清浅,但学生都感觉到了,“爸爸的花儿没有落”,因为开在了“我”的身上,开在了“我”的心里。我以为这样的教学内容,对于六年级学生是适宜的,所以说这样的育人是“儿童”的,恰当的。
二是这一课的育人是文学的。
这一课,没有听到学生讲一个“死”字,也没有听崧舟教授讲一个“死”字。“花落了”是说死,“你爸爸已经„„”说的还是死,但是作家就是不说一个“死”字。整个文本处处如此。毕业典礼是欢乐,而父亲在这一天离开,却又如此悲伤。人生就是这样。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父亲走了,可他留下了许多,他的话语,他的教育,都是他给“我”的财富,也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礼物,就像他种的一院花草这样美好。崧舟教授的教学,也是这样“哀而不伤,含而不露”,甚至他的关于“成长”的教育,也是文学地一再出现在他的一句“爸爸的花儿没有落,开在了女儿的心中”。把教育、道理化作形象,化作精彩的语言,多好!
三是这一课的育人是语文的。
用语文的方式解决育人的问题,最精彩的是最后的练笔。之前,学生说到了不要父亲陪着去寄钱,是要独立。王老师小结,世上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尽早学会独立。接下去的写就水到渠成。学生“把自己摆进去”补写插叙,设想英子今后人生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如何处理。学生安安静静地写了6分钟。崧舟教授请了好几个孩子起来读自己的“插叙”。学生分别设想了中学做难题、做主持人、长大面试、采访陌生人等事件,基本上都活用了文本中父亲的教诲,情感的聚焦最后都落在“爸爸,我爱你”上。崧舟教授的小结恰到好处:这是你们写的插叙,这是你们共同的生命写的插叙,让我感到暖暖的,爸爸的花儿没有落。
。这里插一句题外话,上午王崧舟老师演绎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也是小说,他的教学超越了常态的人物、环境、情节,别出心裁地扣住“插叙”这一表现手法,一唱三叹,做足文章,从感知到理解,到积累,再到运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爸爸的形象和育人之道,洋溢出浓烈的诗意。
三、抓住人物语言,积累语、为语文核心素养而教为底蕴修行境界而读 9 月19日,福田区召开“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研讨会。会上,邀请到了全国小学语文界领军人物、“诗意语文”流派创始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王崧舟教授莅临讲课、讲座。上午,王崧舟老师执教《爸爸的花儿落了》拉开了研讨会的序幕。王老师以复沓形式引读课题,带领孩子们一次又一次感受文本“哀而不伤,含而不露”感情氛围;抓住“插叙与结构、插叙与人物、插叙与主题”三块教学内容,通过品读小说的三处插叙,还原情境、置身场景、比较品评、移情想象等方式,把握“爸爸”人物性格特点,体会英子的成长历程;引导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假设对比等方式,聚焦“小说的插叙”这一核心语用点,初步领会小说插叙的最大优势和作用。教学紧紧扣住课题“爸爸的花儿落了”,引领学生思考“爸爸的花儿落了吗?”、“爸爸的花儿落在了哪里?”,从语言的积累到思维的激发又到语言的运用;从爸爸的花儿到英子的花儿,从插叙的自由到精神的独立。整堂课独具匠心,大道无痕,一咏三叹,叹为观止。
紧接着,王崧舟老师为了老师们做了《为语文核心素养而教》的精彩讲座。王老师不仅从理论层面建构,更用鲜活案例生动诠释语文核心素养。他以人教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珍珠鸟》《花钟》三课为例,分别从“语感”、“文感”和“境感”三个方面阐述“语言建构与运用”语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组成部分。他提醒一线的老师们“请把小说教成小说,请把散文教成散文,请把诗歌教成诗歌”。他特别提出,在“三感”中,境感是最难而又最容易被忽视,境感如同人之经络,一旦解剖就是死亡,最值得呵护。
会上,区教科院语文教研员余云德就“建构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分级阅读体系”工作做了说明与部署。他强调语文教育回归语文本质,号召老师们在福田区转变教与学方式基础上进行课改再出发。会后,福田区教科院郭其俊院长动情地说:“我们有一个核心的素养叫语文!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生命叫语文!让我们静听福田语文教育花开果出的声音!
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四句话
□ 成尚荣
究竟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使命和目的是什么,总是让人纠缠不清。最近,有几句话让我对这一问题的答案逐步明朗起来。
第一句是台湾教育同行说的,即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要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背不动的书包里有什么呢?估计不是玩具,不是足球、篮球,也不会是学具,而是一本又一本的教辅用书,一张又一张的试卷,装的是知识,是教师和家人永不满足的分数。知识、分数可能是带不走的,而能带着走的是什么呢?是方法,是能力,是智慧。这些素养永远会伴随着学生,而且在伴随的过程中还会再生。这句话道明了教学的使命与目的。
第二句是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的,即我们学校的教师不是教学科的,而是教学生的。“不是教学科的”,不是对学科的轻视,更不是对学科的否定,而是说,要从所教学科的背后或深处看到人,看到学生。教师教学科,很容易让步于学科,而没有更宽的视野;很可能止步于知识,而忘掉了一切教学都是育人。站在人的角度,站在育人的高度,才会让教学富有蓬勃的生命和无限的创造力。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工具。可现实是,不少教学让知识遮蔽了人,让学生缺席了,让分数把学生当奴仆规训起来了。教学的使命与目的应当是发展学生的素养,那么,素养应当以人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任务。
第三句是叶圣陶先生说的,即所有的课都应当是政治课,所有的课也都应当是语文课。所谓都是政治课,不是要求把所有的课都上成政治课,而是所有的课都应当从学科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出发,自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样,所谓都是语文课,也不是要求把所有的课都上成语文课,而是所有的课都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至少有两点相当重要:一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少不了思想品德素养和语言文字素养;二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是基于学科的,又是超越学科的,应当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统领各学科教学。因此,学科教师既要研究本学科的教学,又要关注、研究、把握和落实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当然,不仅要把握共同的、一般的核心素养,还应当研究和把握学科本身的核心素养。
第四句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提出来的,即以整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改革,建构“1+X”课程体系。显然,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要以课程为依托。课程的品质影响着学生的素养,课程的结构影响着学生的素养结构。“1+X”课程体系培养和发展的正是学生的整体素养、综合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窦桂梅还进行了“主题教学”研究。主题,是核心素养的载体,即核心素养以主题的方式来呈现。同时,她也告诉我们,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学。
还可以列出几句话,但这四句话,正是从不同的角度,紧紧围绕着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学,什么是教学的使命和目的。
第五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这份核心素养可是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哦。
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主要表现
那么,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哪些要点呢?小编也很好奇。仔细一看,原来六大素养还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国家认同、批判质疑等18个要点,各要点也确定了重点关注的内涵。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
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
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
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文化基础——科学精神
1、理性思维
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2、批判质疑
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3、勇于探究
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1、乐学善学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2、勤于反思
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3、信息意识
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自主发展——健康生活
1、珍爱生命
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健全人格
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3、自我管理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
1、社会责任
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2、国家认同
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3、国际理解
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1、劳动意识
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2、问题解决
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3、技术运用
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课题组负责人就研究成果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课题组负责人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指标,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Q:社会各界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和价值定位?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有三个背景。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党的教育方针从宏观层面规定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更有利于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
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各国都在思考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成功适应未来社会这一前瞻性战略问题,核心素养研究浪潮席卷全球。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也必须解决这一关键问题。
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等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在价值定位方面,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Q: 开展核心素养研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主要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坚持科学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全过程,重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确保研究过程严谨规范。
第二,注重时代性。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确保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
第三,强化民族性。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Q: 核心素养研究的专业性很强,请介绍一下研究过程。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专业性强,必须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采取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研究工作历时三年,联合课题组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员组成。研究过程主要包括:
1)精心开展研究,提出素养框架。课题组成立以来,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整合型研究思路,整体设计研究方案,系统开展研究工作,为总框架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撑。
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厘清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与理论结构,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开展国际比较研究,分析比较15个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的程序方法、指标框架和落实情况;通过教育政策研究,梳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开展传统文化分析,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成德的思想和传统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展课程标准分析,了解现行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相关表述,明确课标修订任务。
同时,通过开展实证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准确把握各界对核心素养的期待。课题组访谈了十二个界别的608名代表人物,问卷调查了566名专家学者、校长和企业家等,汇总形成约351万字的访谈记录和大量调查数据,为建构符合国情特点和现实需要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提供实证依据。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召开专家论证会60余次,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的主要结论,初步提出了核心素养总框架。此后,又召开征求意见会20余次,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和社会人士的意见建议,对总框架初稿进行修改完善。
2)开展转化研究,对接课标修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课题组提交了核心素养总框架初稿。2014年7月,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对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进行了审议。
为做好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修订的衔接工作,2014年8月,呈请教育部基础二司委托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课程、教学、评价、教研、管理等方面专家,开展“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衔接转化研究”。重点基于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核心素养在课程标准中落实的方式方法。
2015年1月,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了衔接转化研究成果,赞同研究组提出的核心素养落实方式。
3)广泛征求意见,认真修改完善。为确保核心素养的科学性和适宜性,2015年4月和2016年年初,两次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将核心素养初稿及研究报告送教育部有关司局和单位征求意见。
同时,正式征求了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并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征求各省市教育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意见。此外,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一线教育实践专家意见。
Q: 根据课题组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指标?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构成的核心素养总框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等本质属性的观点,与我国治学、修身、济世的文化传统相呼应,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责任担当等六大素养均是实证调查和征求意见中各界最为关注和期待的内容,其遴选与界定充分借鉴了世界主要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六大素养既 涵盖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又体现了核心素养“最关键、最必要”这一重要特征。
六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为方便实践应用,将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Q: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什么?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尽管素质教育己深入人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长期存在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效。
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完善评价标准入手。全面系统地凝练和描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Q: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是什么?
综合素质是对学生发展的整体要求,关注学生不同素养的协调发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具体的、系统化的描述。
一方面,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助于全面把握综合素质的具体内涵,科学确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另一方面,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状况和水平。Q: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后,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此外,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可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出炉
对比今年2月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当时的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9大素养,包含25个基本要点。而此次发布的核心素养则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与征求意见稿相比,从数量上来说少了3大素养,基本要点也减少了7个。
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介绍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及研究基本情况。他表示,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可以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用于指导人才培养具体实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林崇德教授表示,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对于如何落实核心素养这一问题,课题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落实,这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