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房地产成本管控学习心得
成本全过程精细化管控培训的学习体会
两天的房地产成本全过程精细化管控培训已经结束了,虽然时间不长,但两天下来我的收获却是比当初想像的要多的多,以前也学过成本管控方面的知识,但自己对于成本管控的理解还仅限于财务预算上,通过这次的培训,对于成本管控有新的感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将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培训的内容让我懂得了成本管控贯穿于企业管理全过程,企业在总收入一定的条件下,企业想提高利润,必须降低成本。成本管控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成本管控不是无休止的研究过去的错误、而是集中注意现在的经营活动,尤其是将来的经营活动,以保证通过有效的方法实现既定成本目标。成本管控是以效益目标为目的,对成本进行事前测定、事中控制、事后考核,从而把成本由传统的事后算账发展到事前控制,形成全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全员参与的多层次、全方位成本管理体系。成本管控的中心工作就是如何在保障质量符合设定的目标所花费的系统成本最优或较优的创造性管理活动。地产集团层面成本控制工作,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着眼于大成本的统筹策划、目标管理、监督管理、协调控制,包括项目运营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等。
成本控制好坏,关键在于成本管理能力,关键在于管理理念思路、方法措施。成本管控首先要做好财务预算,培训使得我们懂得一个优秀的预算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预算将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预算将使得企业的运转完全掌握在决策者手中。
预算应加强计划性、讲究科学性、强化实用性。预算是根据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科学、合理的预算是年度内资金来源和各方面支出的合理统筹,是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是一定时期内发展的保障。随着公司的发展,预算管理的科学、全面、细化的要求也需要越来越高,由此可见年度财务预算的作用与地位也显而易现。
没有事前的财务预算,就对财务收支心中无数,全年资金运作也无从知晓;没有事中的严格控制,预算执行就得不到保证;若没有事后对预算执行的分析,则会看不到工作中的成绩和缺点,不能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也不能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可见,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全面分析是预算管理各环节中重要一环。在预算年度终了时,应当清理核实全年预算收入,支出数字和往来款项,做好决算数字的对帐工作,系统地整理和积累财务基础资料,通过系统资料分析,可以总结一年预算执行,平衡收支,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经验,同时对于与预算指标有较大差异的收支项目要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比如,当年维修费比上年度增加较多,如果是老小区,房屋,建筑物等按计划进行普遍的维修,开支多一些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如果是新小区,则可能存在问题。还有差旅费,招待费开支方面,都是有节约的潜力可挖的。预算执行结果报告主要包括预算收支的实际完成情况和计划的完成情况,要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充分,报送及时。
事中控制是另一个有效控制成本的方法,物业公司需要服务众多业主,业主的性格各异,这就决定了物业公司的日常事务繁而杂,突发事件多,很难在事前全面预料,另外物业公司属于微利企业,据有关资料,全国86.5%的物业公司处于亏算状态,因此事中控制对于物业公司来说尤为重要。
成本管控最核心的业务是系统风险的控制,最重要的工作是管好人控住风险点,最关键的环节是管控机制,也就是构架和流程制度,最主要的节点是事前控制。管,就是管人、事、物,控就是控制图、约、量、价、费。
人事物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架构体系和流程制度规范来进行。物业公司应建立合适的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制度流程、考评体系,合理划分工作界面,合理授权,适时激励。物业项目也有相应的管理组织和工作流程,但两者管理的高度层次深度均有质的不同,物业项目强调执行和反馈纠偏,通过过程管理来实现,物业公司更多的是成本运行方案的决策督导,通过统筹协调管理控制来实现。
日常管理中,可以从控制人员数量、批量进货、以旧换新、局部更换、拆分再用、重复利用、修了再用、定期检查、控制风险等方式控制成本。
事后控制主要是指考核,主要是通过目标成本分解落实问责制,如果全员负责就等于无人负责,只有分解了责任,才能做到责任明确、动态评估、事中考量、奖罚分明,考核要责任明确、可追溯、可量化、标准明确、能分期累计、标准相对固定、考核与经济利益挂钩。成本管控不等于不花钱和不让花钱,花的多一定是浪费,花的少也会造成浪费,花多花少不是重点,花的关键才是关键。省钱和花钱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避免不计成本的追求效果,要关注业主需求、关注成本和品质的适度;二是避免强调成本而导致品质降低,导致“豆腐渣”品质,这样牺牲的是服务品质,最终牺牲的是业主的忠诚,直到影响企业口碑,甚至影响销售。
物业管理企业节约成本,是提高经营效益的根本途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实施集约化管理。集约化的管理,即将所管辖的所有物业统一在一个品牌的旗帜下,由公司统一调配。这样不仅可保证各物业项目的管理达到品牌的质量标准,还可以节约成本。
(1)集约化的管理运作。对企业管辖下的所有物业,除各自物业必不可少的人员外,其他的事务由公司总部的高级指挥班子、顾问组、培训队伍、工程维修保养队伍、专业清洁队伍统筹调配,实施对各个物业项目的事务管理和管理指导,从而使各物业项目的人力成本大为减低。
(2)集约化的有偿服务。由公司总部组织统一的服务队伍(公司)来承担各项目的有偿服务,可以达到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监管,及节约成本的目的。
(3)集约化的经营。由公司总部将各项目的经营统管,以连锁店的形式统一展开。
2.节约管理管理费用。物业管理行业竞争激烈,业主对物业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物业管理企业只有千方百计地降低管理成本,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企业:
(1)控制公司人数,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以节余人工成本。(2)做好设备设施维护保养,降低维修成本。
(3)进行技术改造、控制设备开关时间、合理配置设备设施,以降低设备运行费用。
(4)完善采购管理制度,货比三家,重大采购实现公开招标,以降低采购费用。
(5)教育员工厉行节约,以降低办公等费用。物业管理企业应该节约管理费用,但也要省钱省到该省的地方,绝不能打着节约之名,行“少服务”或“不服务”之举。
第二篇:成本管控
工厂成本管控小议
压榨工厂在中纺粮油商业模式中定位为生产制造中心,亦即成本中心。成本管控是工厂运管重中之重的任务。在成本管理方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①践行精益生产。采集生产成本要素数据,做好成本数据统计分析(精准的计量盘点尤为重要),探索工厂最佳运行模式,围绕践行最佳模式,整合各项经营要素,着力解除瓶颈因素,协调顺畅供应链,最大限度发觉工厂运营潜能。
②全面开源节流。开源,重在增产与增收,生产部门致力于提高单产与提升得率。销售部门致力于增加销量,提高售价。节流,重在节约与节支,各压榨工厂倡导全员树立节约能耗与节支费用的意识,并积极付诸日常作业行为之中。节支增收是生产企业实现良好绩效的最低成本途径。生产企业要持续开展以“三节”(节能降耗、节支增收、节约增产)为主题的挖潜增效活动。在开工不足情况下,通过“节流”压缩费用、减少支出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③倡导持续改善。改善管理是生产企业改进生产力和降低作业成本的最有效方法。“改善”着眼在现场消除浪费与损失,而非通过加大投入来增加价值。改善无止境,许多流程里的小改善,逐渐累积起来,就会形成显著的质量改进,而成本效益和生产力也会跟着改进。应用这样的方式,遍及所有管理活动,尤其是在最高管理层,可以逐渐地达成精益管理体系。立志追求卓越的企业要发动全员自发自觉考虑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及其他资源来持续提高生产力。各生产企业积极组建各层级的改善小组,从环境维持、消除浪费及损失、推行标准化等方面致力于现场改善,不断优化成本管理。
④加强技术改造。通过必要的技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有效节能减排,推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第三篇:成本管控管理
成本管控管理
我希望接受邮件的人员,通过再次阅读本邮件后,真正掌握我的想法,同时也不要再对成本管控置身事外了(邮件的确比较长,阅读完估计要半个小时)
虽然我不想将各位都成为全才,但我认为,我写出来的应该是比较容易看懂的,也就是各位一定有手段管控的,不希望听到,这个资料是其他部门提供的,如果我提交的数据错了,也是上游部门提交的数据存在问题,这样的言语来掩盖自己的错误
先讲讲成本管控这个命题
我的第一个观点是,成本是设计出来的的确,成本是料+工+费料,基于现在的制造水准下,相信具有一定的浪费,即工单超领,组织管控一定是控制超领率,减少这个浪费工,是完成工单所支付的直接人员的劳动报酬,当然工,具有政府保障工资的限制,也有招聘易得性成本,这些均影响直接人员的薪酬,现在的管理一定是双维度的,基于任务下的编制与基于任务下的标准时驱动的编制,我想讲的是,管理者应该可以规划经营期间的直接人员薪酬(小时薪酬),相乘目标生产完工的料号标准时,就是这个料号的直接人工计划成本(工),但实际现场的管理者可以管理到什么程度呢?这个就是这个现场管理者的管理艺术及管理绩效,当然现场管理者会反复给我们讲各种理由,如员工是计时的,生产线设备OEE的问题,现场人员异动率的问题(熟练程度)等等,将这些理由作为现场管理者与经营管理者谈条件,推卸责任等等,我认为:作为经营管理者,应该事先可以策划好,计划基于料号下的直接人工是多少?以这个作为标杆,更应该作为目标来管理,管理谁呢?管理现场管理者,让现场管理者的思维模式,从编制向薪酬转移,不要只思考我做出来了,要转换到支付规定的薪酬做出来,这个观念转变非常的重要,要素成本工时利用率费,的确费的部门很多,我也想知道,我们每一个部门长,对于本部门是什么属性的费知道否?财务对于费用管理是基于部门归集的,所以我们有制造费用部门,有管理费用部门(高新技术企业,将研发费用从管理费用中剥离出来,出现了研发费用部门),有销售费用部门,每一个部门长,一定要对自己部门是什么费用部门弄清楚财务对于费用类别,进行了科目细分,当然这个定义是财务部门事先定义好的,我们都是在执行
制费薪酬:这个是经营管理者设计出来的,如何设计呢?经营管理者基于预算及生产体制预算后,再基于经验,输出了制造费用部门的间接人员编制,有这个编制后,HR部门就可以完成制费薪酬的预算,我认为这个预算的置信度应该是高的,财务术语认为这个是可控的固定成本,这样的讲法就是这个成本是可控的,因为这个是经营管理者设计出来的,也是一旦编制确定后,人力资源部门要严格管控,在经营期间,经营管理者要增加编制,HR部门要问问这个下达指令的人员,是生产任务增加了吗?(生产实际超越经营预算了吗?),再做一个记录,这个指令增加编制的人员下达增加编制指令,要写清楚理由,不接受与生产任务实际与预算偏离外的其他理由,否则要到最高经营管理者中进行再次审批,我鼓励经营过程中减编非增编,因为增加编制一定影响制费薪酬的总量,我也看到其他企业管理制费薪酬,将这个当成“变动成本”来管理,即基于单位产值下制费薪酬的占比(百分比)管理法,当然这个是比较激进的管理手法,但话糙理不糙,从成本管理的理论讲是有理的制费折旧:这个也是经营管理者设计出来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这些资产一定是上一个经营周期内添加的,也可能需要在本经营周期内基于需求驱动添加,资产有一个属性,一旦采购了,就需要折旧很多年(按照会计准则制定的,如土地类50年,厂房类20年,设备类10年,模具类5年,软件类3年,等等)一旦采购,未来几年都需要支付这个折旧费用,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对销售人员讲,以产定销,以产是基于产能来要求实现销售,我们在管理维度上为什么总是要统计我们的产能利用率是多少,都是一个道理,要素成本产能利用率
制费水电:这个是变动成本,也是产品成本中一个要素成本,我认为它具有一定的权重,实际上这个指标,至少在东莞、宁波、明光三友,生产的产品比较类同,生产模式也类同(基本都是机器生产为主),从管理的维度讲,应该是单位产品(入库)耗用的水电需要具有相近性,实际呢?偏差会比较大,这个一定是浪费,是管理的浪费,如果你是一个“有心”的管理者,你会发现,组织内“能耗”大户是谁!当然你认为你的“感觉,直接”的确不敏捷(如丁总的鼻子因为总是发炎,对于嗅觉不敏捷,小阮同志总是讲我缺乏味觉一样),但你一定不能缺乏对能耗这个感觉,你可以对这些设备加装电能表,你就会知道,那些设备(或那类设备)为能耗大户,按照28原理去管控一定会有成效,当然宋总近期讲话中也反复讲到,选择能耗小的设备,三友的空压机一定是能耗大户,我们应要监管,生产单位压缩空气下的耗能,如果设备比较老旧,是否要决策替换(提前完成使命),但我坚信,能耗,决定是策划(策划阶段),决定与采购(采购能耗低的设备),决定与维护(维护的好坏可以降低能耗)等等,对于已经在的设备,经营管理者应专注维护,即需要给这个责任管理者加一个“帽子”去管理,管理的办法是单位产值(数量)的能耗!制费生产辅料、低值易耗、维护费用:这个也是变动成本,我们一定有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基于历史数据来同比改进下管理,(每年给自己一个进步的小目标),这个是经营管理者要不断使用的指挥棒,要用好这个指挥棒
其他制费:其他制费,按照财务科目归集,发生率会比较少(小),办公费,职工培训费,第三方咨询费,业务招待费,员工福利,差旅费,劳保费,财产保险费等等
总结:
前面讲到料、工、制费,讲到:工时利用率,产能利用率,以产定销,定编定岗,非BOM定额管理,能源管理等等,思维模式的转变(钱的管理,钱的思维,钱的意识等)
第四篇:管控学习心得
山东矿业管理技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管控培训讲座
为适应矿业管理技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整合后的发展思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提高集团公司的抵御风险的能力,集团公司于2011年3月25日特邀请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硕导陈志军教授,就集团公司的管理与控制做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培训讲座。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孙丰章主持了讲座,集团各单位及各分公司领导参加了讲座。
报告将从以下几点对集团公司的管理与控制进行分析:
一、集团公司管控的重点:
集团管理与控制的核心是权力的划分问题,矛盾主要体现在集权与分权两个方面。
1、集团管控的原则:集权中协调,授权中监控。
2、集团管控的核心工作:根据企业战略模式、资源管理、业务发展来决定管理的模式。通过内部控制,明确内部职能部门、直线部门以及一线部门的职能,在组织内部建立经营政策、标准和程序,并通过各级管理层和员工有效运行,以此来防范风险,达成组织的目标。
3、重点在于:集团管控过程中要实现“授权—监控、集权—协调”相匹配。
二、集团公司管控的关键点:
1、首要的领导管理班子管理观念的转变,要从“不敢放权”到
“敢于放权’’。将工作重点从业务决策转移到为企业做重大决策以及外部资源的协调上来。协同好母子公司的关系,处理好集中与协调的关系,子公司要服从母公司的正管,母公司要通过内部控制做活子公司,从而实现自上而下的优化组合,带动集团内部各层员工理念的转变。
2、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在确定公司发展道路时,要充分考虑企业当前管理资源的基础。有报告分析中国80%甚至90%的集团公司走的是“先做大后做强”的发展模式,那么针对中国企业“先做大后作强”的发展现状,怎样确定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整合当前的资源,做到适度收放,防范企业做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提高企业信誉度,这将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
3、管理模式要符合自身发展战略的要求。集团公司的经营类型可分为非产业经营型和产业经营型两种。作为非产业经营型的煤矿业集团公司,我们需要将自己生产的产品卖给需要的客户,而不是将自己没有的东西卖给不需要的客户。因此多元化产品的发展模式在我们集团公司内部不应过度发展,而是从自身所特有的产品(煤炭及相关产业)出发,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打响自己的品牌。
4、企业的文化决定着员工的价值观。集团公司的管控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形式,在集团公司内部管控中,将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与企业的运作实践相结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内部管控中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以此来影响员工。所谓的统一思想是不切实际的,在管控过程中应力主实现员工思想的多元化,汲取优点,做活企
业文化。
5、财务的管控决定着企业的命脉。在集团公司内部的管控中,母公司要绝对管控子公司财务。母公司通过自身建立的财务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实现自上而下的监控,整合放大资金,多层次实现资金的投资和运作,运用内部的协调控制,抵御资金及信贷风险。
三、集团公司管控的着手点:
集团公司管控体系的完善过程中,要做好“一个前提,两个定位,三个环节”,以此建立集团公司内部行而有效管理控制体系。
1、一个前提是建立集团的信息管理体系。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的畅通与否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当前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作为市场中的一份子,我们需要制定完善的信息管控体系,层层分解企业的经营战略,在实践中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与关注。通过建立起的科学的信息管控体系,在运作管理过程中更好的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
2、两个定位,即明确母公司与子公司间的定位。
母公司负责集团公司的总体战略及计划分解、项目的投资、资金人员的协调、品牌形象的建设、专业研发及管理经验的推广、风险的控制。
子公司则负责项目运作、成本控制、工程进度、质量管理、销售配合及售后服务。
虽然母子公司定位不同,但在实际运作中母子公司应当根据
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确定符合企业发展的责任定位,将每类责任定位对应着不同的经济责任考核,做到定位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3、三个环节,即“人才培养、权力标准、绩效考核”。
首先要通过内部的管控体系培养人才,形成集团内部自上而下的人才体系。运用“内升+外聘”两种方式为集团公司培养一批人才,其中要着重强调专业能力过硬、职业素质较高、企业文化认同三方面的标准。
其次要确定集团公司内部自上而下的权力标准,对子公司运作工程中的管理标准由领导安排批示转变为按管理标准放权。在子公司运作标准可控的前提下,给予子公司充分的自主权力来决定其自身的经营发展决策,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调动子公司经营发展的积极性。
再次是通过闭环的绩效考核办法,对子公司运作管理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改进。通过自上而下的绩效考核办法,实现集团公司管理的系统化转变,促进集团公司组织力的形成以及执行力的强化。
近几年来,在现代化管控体系中,可以概括为三类:直线职能制管控体系,事业部制管控体系及母子公司制管控体系。而由于环境、文化、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各国所采用的管控模式亦有差异。我们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控体系。“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文化”,这是被誉为“现在管理之父”的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在当今集团化的大趋势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怎样实现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将集团公司做大做强,将
取决于集团内部管控体系的建立。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山东矿业管理技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先后成立,伴着十二五的发展契机,我们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相信在集团公司领导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定能建立健全自身管控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潮中接受洗礼,不断完善企业品牌和内涵,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立业公司:于传利
2011年3月27日
第五篇:房地产微利时代下的成本管控学习心得
房地产微利时代下的成本管控学习心得
随着市场的变化,老师结合当下的经济形势及多种地产开发模式,悉心讲解,引导我们发散思维,让我对地产行业的成本管控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房地产业曾是一个平均行业利润率达到36%,仅次于食品、饮料之后的高利润行业。而在近几年,整个行业的高利润趋势或已被扭转,房价下行,销售难度加大,融资成本上升,房地产行业高利润的时代似乎已经结束,逐渐迎来微利时代。在这大背景下,成本的因素似乎变得更加敏感,成本管理的模式也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目前,东部公司主要采取的是核算型成本管理模式,核算型成本管理模式一般以预算人员为主,以建安成本为对象,以事后核算为重点,被动的报账算账式的成本管理模式。在公司地产项目开发量不大,项目管理刚刚起步时,较为适用。但公司土地存量大,待自建、合作等地产项目铺开,该成本管理模式会突显一些问题:
1、成本管控工作的条线较粗,管理责任不明确
缺乏明确的岗位职责设定,缺乏规范的控制流程和对应的奖惩机制,全员成本控制意识不强,对项目责任单位(人)未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项目全成本出具的时间较晚,前置管控的思路不清晰,成本控制主动性不强,事后算账。
2、管理方式陈旧,注重事后核算,无法掌握最新成本动态。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在成本控制的体系、标准和流程等方面还不完善,营销定价缺乏成本依据,影响管理决策,典型的“做加法”问题解决方式。
3、成本控制的底线不明确
没有形成企业的标准成本控制指标,缺乏成本控制硬约束,项目时时存在超支风险,招标采购缺乏目标成本控制,容易导致经营失控。
当企业项目数量或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核算型成本管理模式的弊端将更加突出,此时,企业可考虑对成本管理模式进行转型,由核算型成本管理转为控制型成本管理模式。
控制型成本管理模式是将“成本核算科目”和“成本控制科目”进行分离,建立以“合约规划”为中心,基于“目标成本+责任成本+作业过程控制”为管理原则,强调项目开发各阶段成本的管理重点(定位阶段、方案阶段、扩初阶段、施工图阶段、执行过程中的动态成本、项目竣工后的结转成本),实现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二个工作职能剥离,形成以目标成本为导向的成本管理模式。
控制型成本管理模式的核心思路是,以“合同为中心的全动态成本管理”为主线,通过科学规范的成本科目,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个项目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任意时点的动态成本、实际发生成本、实付成本的构成,为企业控制成本变动、洞悉成本动向、制定资金计划、掌握投资进度等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是房地产企业把握先机、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辅助工具。
近年来,土地及原材料市场的剧烈变化和房地产开发政策多轮强势调控下,开发成本一路攀升,而房价的涨幅却在回落,高利润时代已经过去,项目开发成本的控制需要企业更加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