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学习——21世纪经济报道主任谈怎么写财经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主任谈怎么写财经新闻
什么样的新闻才算是好新闻?我相信,来到这里的人都不能算笨吧,新闻的好坏还是分得清的。美味的菜你做不出来,难道还尝不出来吗?可是,有人要说了,我们到这里主要不是来欣赏、品评好新闻,而是想做出好新闻的。能不能告诉我,好新闻的标准是什么?
对不起,我没学过新闻,不知道新闻系的教科书是怎么定义好新闻的。我丝毫没有想贬低新闻科班出身的同事的意思,但我深知,仅仅用新闻系的教科书来套是写不出真正的好新闻的。我没有任何权力也没有任何资格来制定好新闻的标准,而且用一种标准来衡量新闻是好还是不好,将是可怕的,灾难性的。
但好新闻总是有共通性的。我只想从几个大的新闻种类来谈谈自己的理解或者说感觉。当然,我们必须把以下话题局限于财经新闻的范畴。
政策性新闻。听起来政策性新闻最没新意,你又不能瞎阐释,主要是靠人脉关系和敬业精神,谁先发出来谁最牛。纸媒体速度再快也比不过网络,新华社通稿一到它就发出来了。都市报还可以把政策一二三列出来,分析分析,再加一些政策出台的背景。周刊类的财经媒体怎么办?如果能抢到第一落点,发原创新闻,当然最好,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绝大多数情况是只能抢第二落点。
政策性新闻写什么?政策本身你只需提一句就行了,详细内容都市报早就报过了,我们可能主要还是要写新闻后面的东西。
第一,政策出台的背景肯定要写,但不单是流水账似的回顾,而是要捕捉到政策出台的逻辑线索,让读者明白,哦,原来这个政策现在出来真的是水到渠成的事。
第二,政策对市场、对行业的影响要写。这是对政策影响的前瞻性分析,是政策性新闻的主体部分。
第三,市场有关主体对政策的反响和评论。采访哪些人?能采访到制定政策的关键部门或关键人,最好不过。不行,就采访政策影响到的市场主体。但并不是说背景就是第一段,对市场、对行业的影响就是第二段,不,政策对市场对行业的影响应该放到最前面,因为这才是读者最关心的;其次是分析评价,然后才是背景,或者两者揉在一起写。政策性新闻要写出差异化、要创新,才会更受关注。好的政策性新闻,是能从政策中揭示出趋势性的东西来。
举两个例子。第一个,前一段央行调整房地产信贷政策,即房贷加息。重点在写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现实的、即时的影响,对当前房价的影响;然后是各方的反应和评论,对未来房贷政策进行前瞻性分析,并提及它对房地产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是政策出台的背景分析。如果写得好,能采访到关键人物,对政策背景的新闻元素的突出,甚至可以单独成篇。譬如,大家都在说央行房贷加息是中央宏观调控打压房价的需要,而不太注意央行自身和商业银行本身的需求,如果我们采访到央行的人(甚至只是听到了央行的人的讲话、演讲),突出了央行对住房个人抵押贷款风险的强调,我们就会明白,作为央行,它出台这种政策,客观上会起到打压房价的作用,但可能更多是的出于自身风险的考虑,因为自1998年以来,房贷增幅几乎是每年翻一番,而国际经验表明,个人房贷的风险是自第8年开始逐渐释放。央行不能不考虑它的房地产金融的风险。这是一种写作思路的选择。
第二个例子,国办转发七部委通知。5月11日当天晚上新华社发通稿,次日各大网站和都市报都发稿了。我们怎么写?还是写它对房地产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由于这类稿子肯定要上头版,有一个卖点问题,所以肯定要加上社会新闻的元素,譬如对“房价”的特别强调。七部委通知发出后,对当前房地产市场有何影响,考虑到政策的滞后因素,未来3个月会有何影响?最重要的是分析房价走势,会不会出现拐点,什么时候出现,各方的观点和评论等。政策背景可以写在前面,也可以写在后面,拿到了内幕材料就可以放到前面来突出,否则就还是写政策的逻辑链条来:为什么“国八条”出来后,还有七部委意见?原来,这个意见是在细化国八条,更具体,这样看,对房价的调控是在加强。其间,也可以把主管部门的微妙态度写进去,既要调控房价,又不希望房价大起大落(主要是不希望大幅下挫),所以建设部一再强调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它健康发展。你想想看,把支柱产业完全打下去,对国民经济有什么好?
地产的政策性新闻,主要是采访制定政策的有关官员,知名地产商,学者或经济学家。
政策性新闻讲得多了些。下面讲讲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首先要盯住全国性的大公司和区域性的重要公司。所以要大家分口,分公司,长期跟踪,大公司一有风吹草动,不管是人事变动,股权变动,投资趋势,很快就能报出来。这是“快”。仅仅是报道公司动态新闻是远远不够的,好的公司新闻一定要能归纳出规律性的、现象性的东西来。譬如说,泰达集团最近和美国一个养老基金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钱不是很多,但孟群说他们还是非常喜欢跟这种基金合作的。我们观察之后发现,同期还有好几笔国外基金已经进入北京和上海地产市场。这说明,国外基金正试探性地进入中国地产市场。泰达也需要钱,但可能它更需要与国外基金建立一种国际化通道;国外基金最看重的是安全系数和退出机制,至少说明泰达这个企业或者说它那个项目是被基金严格审察过的,前景有理论上的保障。
公司新闻主要抓住这几个因素:公司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新闻要素就相对完整了。如果能抓到公司的主要人物出场来说,就更妙。不管你从哪个角度写,只要透过公司新闻写出其后面隐藏的企业的商业逻辑,就可能是好文章。
公司新闻虽然是单个企业的新闻,但它不应是孤立的。要善于对动态的公司新闻进行总结分析,找到它与整个行业趋势,与市场变化有关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公司新闻不一定都是大公司的新闻,但应该是大的公司新闻,你跟踪的公司可能不一定是最大的,但如果你的视野放大了,将公司与整个市场整个行业的脉动连接起来了,就有可能发现被别人忽视的新闻价值。
人物新闻。有人说,天天是潘石屹、任志强、王石,烦都烦死了。所以,在人物版,最开始,我们暂时不以这些熟悉的面孔为主角。最好能找出一些新鲜的地产人物,有实力,但出镜很少。当然,能找到富豪榜的地产人物最好,如果找不到,只要他是有趣的、好玩的、个性化的,有些传奇性最好,便可以写。人物新闻不要都写成发财致富的财富故事,要把人物还原在一定语境下,写出他最具个性的东西来;也不能写成是这个人物作为创始者的企业发展史。企业只是人物的陪衬,可以通过企业发展过程的几个关键性节点,来写出人物的主要性格。要通过一些细节,给我们“人物在场”的鲜活感觉;通过一些小故事,照出人物的灵魂来。人物新闻最讲究语言了,干净、漂亮,有灵气。
事件新闻。听起来这种新闻最好写,只要有新闻事件发生,记录下来就是新闻。但事件新闻要写得“出彩”也不容易。我个人的感觉是,事件新闻就是要讲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故事要有自身的逻辑,结构要有关联性,或者是气贯长虹,奔涌而下,或者是婉转曲折,千回百转,或者是暗藏机巧,骤然爆发。当然,语言的流畅是基本要求。因为只有3000来字,不是长篇故事,所以,枝蔓不能过多,摆开架势,前因后果,云里雾里充分展开,把读者绕进去了出不来了,也就失败了。最好是故事讲完了,戛然而止,绝不拖泥带水。意犹未尽怎么办?可以加一个记者手记、记者观察之类,把观点记录在故事的一边;或者搞一个链接,弄到评论版去痛快评论一把。
把事件新闻当故事来写,我这里还复印了一篇文章,请大家参照读一读。
值得强调的是,我们是一个地产财经媒体,其背景性的、甚至本质的元素是财经的东西,只不过找了一个地产的支点来呈现。所以,不管是写政策性新闻、公司新闻,还是人物新闻、事件新闻,都要让我们有一种财经的感觉、财经的视野。财经的视野就是用财经的眼光去看待地产里面的新闻。而财经的感觉,说起来很玄吧?对,就是感觉,不是标准,不是说你写了上市公司,写了基金,写了房地产金融,就有财经的感觉。有财经感觉的人,即使是写普通的一个拿地新闻稿,都有资本的刀光剑影闪现。如果没有财经的感觉,请大家多花点时间,多读读几大财经报纸,几本财经杂志,有外语基础的还可以看国外的几本主要财经报纸和杂志。还是那句话,只要不是太笨,爱学习,很快就可以培养起财经感觉的。
附:我们该如何写故事?
文/王玉德
为什么我们的文章越来越难看了?为什么我们的文字越来越粗糙了?为什么我们的报道越来越不知所云了?
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越来越不会讲故事,我们越来越没有耐心讲好一个故事,甚至是,我们的一些记者和编辑根本就没有能力以简练、生动、流畅的语言来讲清楚一个故事。
我们目前的新闻题材大多数都是事件性题材。而这意味着,既然是事件,它自然就是一个故事;既然是一个事件和故事,它自然就有其逻辑;既然有其逻辑,我们自然就能以简练生动的文字将其讲述清楚。总之,事件新闻是故事,故事是有逻辑的,逻辑是可以表达清楚的。
而所有故事的逻辑无非是这样的:故事发生了,现在是怎样的状况?为什么发生这样的故事,产生这样的状况?这件事会怎样发展、有何影响,问题会如何解决?
从事件性新闻的大结构来讲,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链条:怎么了(What)?为什么(Why)?会怎样(How)?而仅仅从一般的文章构架来看,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三段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按照这样的大结构,在处理具体新闻题材时,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搭建成文章的结构:第一小节用倒述的手法将故事的现状描述清楚,写明白其中的矛盾冲突;第二小节回头分析故事的来龙去脉和矛盾产生的原因;第三小节讲事件的结果和影响,如果问题没有解决,就写其发展方向或矛盾的现状。
当然,考虑我们的报道多数为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而经济新闻的要素又较为复杂,在具体题材的处理上,我们可以将上述“三大段”增加为四个、五个小节乃至更多的部分,或者提出问题的部分写两个小节,或者分析问题部分写两个小节,或者解决问题部分多写一个小节;对于追踪报道、即日新闻等消息性、动态性的题材,我们也可以将上述“三大段”简略为两个小节或者一个小节,只交代事情的进展即可;而对于分析性的报道,则只用一两个小节分析其原因即可。
同样按照“三段论”的事件基本规律和讲述逻辑,我们的新闻报道自然不应该把与故事主线无关的内容放入正文——有重要的事件背景、公司资料可以链接为“相关背景”、“相关资料”、“相关报道”;有相关的事件而又不适宜归入故事主线,可以写成“记者手记”乃至另写一篇报道;记者、编辑或业界对事件看法,自然也不适宜在正文中大段地发表,可以单写做“记者述评”、“编者按”乃至“观点”。
掌握了这样的故事了基本逻辑和文章的基本结构方法,我们也就可以很清晰地找到我们的报道不好看原因:为什么我们的材料东一句西一句让记者摸不着头脑?那是因为没有写明白这些材料跟所讲的故事的关系,或者是材料用错了地方;为什么行文中会突然出现四五段完全静态的公司或人物背景资料?那是因为这些材料不应该用在“讲故事”这个动态的主线之中,至少那些材料可以简写;为什么新闻写了一个小节还不能让记者明白要讲的是什么问题?那是因为记者没有意识到,第一个小节就要开门见山地讲清楚故事、揭示出矛盾冲突。
以上所讲,相信是大家都明白的逻辑。对于事件性新闻的逻辑或者说写文章的结构问题,当然也不仅仅有上述一种表达方法。而要使新闻报道流畅、简练、生动而又逻辑清晰,同时要依靠记者和编辑的专业性、洞察力乃至文字功底。
个人见解,供各位同仁分享和批评。
下面以9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头版“彻底调查”《杭钢集团大榭岛5460亩圈地纠纷》来说明上述问题。
个案分析 杭钢集团大榭岛5460亩圈地纠纷(2003年9月1日 21世纪经济报道头版 彻底调查)本文共3500字,分为3个小节、34个自然段。
从大的结构看,本文3个小节的标题分别是:《拆迁冲突》,《大榭“自由岛”》,《谁在违约?》单从小标题来看,按照一般的故事逻辑,第1小节提出了问题,但是第2小节的标题就显得不是在分析问题,而更像是在介绍“大榭岛”的背景(《大榭“自由岛”》这样的表述显得是个名词解释,没有动词的小题显得不像是在推进故事,应该避免),第3小节才像是在分析问题。而问题究竟会怎样解决?文章的笔墨不多。
这样的大结构,显然不符合完整的故事逻辑:首先读者读到冲突,正想了解冲突的原因,但是在第2小节一开始,记者却跟记者讲了大榭岛的规模、由来、开发方式等等背景资料(占了6个自然段),在逻辑链接和记者的阅读期待上自然造成了断节;在第三部分,记者想知道问题将怎样解决时,记者却又具体分析起了“究竟谁在违约”,对解决方案所提甚少,记者想知纠纷原因却位置颠倒,对矛盾的解决也没有清晰印象,这要样的故事自然讲得不成功。
实际上,细读全文,可以看出,记者对于矛盾的来由和解决方向的调查应该是充分的,占有的资料也足以支撑上述完整的“三段论”的故事结构,但是因为讲故事的大结构、大逻辑不合理,导致整个故事讲述不清晰、不吸引人。
大结构可以这样调整:第一部分讲故事,保留《拆迁冲突》小标题,但是要讲得开门见山;第二部分直接叫《谁在违约?》,大榭岛的由来部分简写、交代清楚即可(或者,如感觉交代不清楚,直接附一段“大榭岛简介”在正文之后),重点放在冲析违约问题上,这样矛盾的来由也就分析清楚了;第3小节要写解决方案,小标题譬如说《纠纷悬念》,将提起行政复议的内容、双方争执的现在意见、起诉的扬言等等作为重点,附带一些律师、业界的看法即可。这样一来,全文的逻辑就顺畅了,内容也清晰、完整了。
下面再从细节来逐段分析。
因为没有导语,记者读到第1小节第8自然段时,依然不明白大标题所谓的“圈地纠纷”所指为何。没有导语也可以,但是在第一小节的开头几个自然段,一定要以简练的文字把故事的大概和矛盾揭示出来。讲故事开头不能留下悬念,自然不能吸引记者看下去;从新闻的角度讲,矛盾冲突没有开门见山,自然湮没了新闻意义。
其实,本文完全可以加一个导语,以概括整个事件的矛盾冲突性和新闻意义。毕竟,跟报道内容没有关系的记者乍看大标题,是无法明白“杭钢”和“大榭岛”的重要性的。
导语可以这样写—— 占地5460亩、中国迄今为止唯一接“自由岛”模式开发的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岛,正处在一场**之中。
8月初,***公司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原因是:5月27日,大榭岛的主管单位——大榭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发出一纸通知,要求区内的100多家企业全部拆迁,否则将被“视为违章建筑”;而就在两天后的5月29日,***开发区与浙江省的大型国有企业杭州钢铁签约,这片土地将被用于建设一座年产600万吨的钢铁厂。
“我们与***签有50年用地协议,凭什么要将我们的土地转卖给杭钢集团?”*月*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我们准备起诉****,还将状告*****!”
接下来,第1小节《拆迁冲突》,故事就非常容易引人入胜地讲下去了。基本结构可以这样组织——
引导起***拆迁企业不满的通知的内容是这样的:**** 而令这些拆迁企业感到不理解的是,就在通知下发后的两天,开发区就与杭钢集团签定了协议,****(协议内容)。
更让拆迁企业不满的是,整个转租土地的过程从审批到立项,到通知拆迁,他们并不知晓。之间仅有的过程是,6月11日,浙江省政府开会****,中信大榭召开协调会*****。
而在此前,拆迁企业与中集大榭曾经签定过50年的合同。****中信大榭的身份,**岛的开发、投资机制,双方的合同内容****。
于是,这个远离大陆的海岛沸腾了。
拆迁企业的举动****。****说:“言辞****。” ****说:“****。”
依次类推,接下来的第2、第3小节的架构,也完全可以采取一种动态的、讲故事式的语气来叙述,而所有的背景资料(譬如大榭岛的由来、开发方式、中信与开发企业的协议内容等等),都可以穿插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交代,而完全没有必要在第2小节一开始就用6个自然段来进行沉闷的背景陈述,何况,这些资料都是可以简写的。
而这种讲故事的动态的叙述逻辑,也是完全可以延续到最后一个小节的结尾。譬如,分析清楚了所谓“谁违约”的矛盾点后,第3小节可以先引用开发区官员、杭钢集团人士的话,表明他们对纠纷的态度,以突显矛盾解决的难度,之后写有关人士对开发区做法的“合理性、合法性”的评价,最后用“据悉,拆迁企业将会****”收尾,整个故事也就完整地讲完了。(袁一泓,为21世纪经济报道产经与商业版块主任)
第二篇:20141106_21世纪经济报道—审计系统加速变革:探索省以下人财物统管
21世纪经济报道—审计系统加速变革:探索省以下人财物统管
2014-11-06 “这是我国审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也是我国首次从国家治理角度对未来审计工作做出总体部署。”原湖南审计厅经济责任审计处处长、现长沙师范学院纪委书记凌生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10月27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我国审计全覆盖的范围。
次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再次强调保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曾表示,“在国家治理中,国家审计实质上是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经济报道自国家审计署网站获悉,在审计署成立的32年间,全国审计机关共向纪检公安等部门移送违法违纪事项和犯罪案件线索超过4万件。
扩大审计范围
继“审计全覆盖”写入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后,“意见”也对“审计全覆盖”进行了全面的诠释:“凡涉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都要接受审计;凡涉及对这些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分配和使用,都要接受审计;凡涉及这些资金、资产和资源的部门、单位和人员,都要接受审计。”
“此前的审计多局限于单位、国有单位的资产、资金和资源。”凌生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审计范围扩大到自然人。
以科研经费为例,以前主要是对单位的科研经费进行总体审计,现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人都需纳入审计范围,审计的触角更深更广了。
另外,“意见”也要求加强对国家重大政策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相比此前审计聚焦在公共资金的合规性使用,更进了一步。”凌生春介绍。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表示,政令畅通是提高国家治理的重要前提。但实际情况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一些地方不执行政令或者执行时打折扣的情况,不时发生。
“通过审计对数据信息的挖掘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了解一些地方被打折执行的政令。”金永祥介绍。
实际上,国家审计署此前尝试对一些中央政令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可以从审计署近年来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中找到案例。
早在2009年,国家审计署就对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在中央力推保障房政策之后,审计署连续多年对全国保障房建设情况进行审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亦自国家审计署获悉,从今年8月份开始,按照国务院部署,审计署组织18个特派办和25个派出审计局,全面对中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重点关注各地区、各部门的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实际效果等情况,特别是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资金保障,以及简政放权推进情况。这也是下一步审计署工作的重点之一。
审计独立性保障
在凌生春看来,未来除了扩大审计范围之外,确保审计的独立性也很重要。河北省涉县审计局王海峰介绍,现在的审计管理体制,实际上是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基层审计机关在人员进出、人才培养、人员流动等方面,很大程度上由当地的党委和政府决定。
凌生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尽管按照现行《审计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我国基层审计机关接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但一些地方实践发现,本级政府的领导“权力”大于上一级审计机关。
“地方审计机关领导的任免,由地方党委征求上级审计机关的意见,但具体实施中,一些地方不乏形式多于实质,也就是说,地方审计机关领导的任免以地方为主。”凌生春如是说。
湖南省怀化市审计局刘空军对当地13个县(市、区)基层审计机关调研时就发现,有62%的班子成员调整,没有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双重管理流于形式。
“在以地方为主体的管理体制下,一旦审计规律未被地方党委和政府重视或重视不够,势必影响到一地的审计干部队伍建设。”王海峰称。
根据其调研,有的市县经济运行总量并不大,但审计干部队伍却十分庞大;而有的市县经济运行总量很大,但审计干部队伍却势单力薄,甚至有的县十多年未调入过审计业务人员,审计干部数量少,暮气有余、朝气不足。
更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审计法》明确规定:地方审计机关的业务经费应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但在审计实践中,基层审计机关的业务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已是一个普遍现象。
王海峰介绍,地方财政的财力状况差异很大,一些地方难以为审计付出较大的投入。认识上也存在偏差,比如一些地区依据审计机关处理处罚及上交财政的罚没收入,来确定对审计机关的投入额度等。
为此,《意见》指出,要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对此凌生春解释称,由此前审计机关更多地受制于当地市、县(市、区)委及市、县(市、区)委人民政府改为在全省实现审计工作一盘棋。
凌生春认为,在全省实现审计工作一盘棋,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审计工作。比如全省统一组织项目,集中全省审计力量,分成若干个审计组,统筹和优化审计资源,会大大地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审计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地方已经在探讨实行省级以下审计部门垂直管理。“意见”也提出,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也就是说,要类似法院、检察院一样,把审计工作职业化,强调审计专业化。”凌生春介绍。
第三篇:20140926_21世纪经济报道—80个示范项目之后 财政部再力推PPP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80个示范项目之后 财政部再力推PPP模式
2014-09-26 8月份经济数据发布后,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G20会议上的表态广受关注。他在会上提出,“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经济刺激措施提振了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了产能过剩、环境污染、地方政府债务增加等问题,因此不能完全依赖公共财政资金进行大规模投资。”接着,他着重介绍了中国财政部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正在为推动PPP模式所做的工作。
会议结束2天之后,9月2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称将在全国范围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模式项目示范。这是财政部自去年年底推广PPP模式以来发布的第一个正式文件。
通知表示,推广运用PPP模式,是国家确定的重大经济改革任务,对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不到十天前,李克强在其主持召开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也专门提到新型城镇化建设解决“钱”的问题两种方式,其一为发行债券;其二要“创新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经营”。并且提出,城镇化建设的“定向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通知表明财政部对于PPP的想法已经比较清晰,对地方政府尤其是财政支持PPP是一个政策性依据。
“根据通知,中央和地方都会有资金进入到PPP项目。并且要求从以往单一的预算收支管理,逐步转向强化中长期财政规划。这就解决了社会资本的一个担心,以前预算一年一做,而PPP动辄30年合同,无法保证明年财政会不会给钱。”金永祥说。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建设管理系教授、PPP和项目管理专家王守清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PPP规章,该通知符合发改委正在主导起草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PPP法)的所有要点,但未涉及PPP项目立项审批等各个流程和具体做法,操作性较低。
王守清坦言,项目审批关乎权力划分,但这个行政问题却被各相关部门回避了。“PPP在中国已经做了二三十年了,去年财政部从政府角度开始力推。但实际上,按行政职权划分,PPP项目如果不涉及财政,财政部门也无权管辖。”他说。
金永祥也认为,PPP项目会涉及发改委、住建部、交通部、水利部等很多部门,而这个通知仅仅是财政部一家所发,无从得知其他部门的意见。
不过,通知却要求,省级财政部门要结合部门内部职能调整,积极研究设立专门机构,履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相关职责。这可能意味着,各省财政部门可能很快会设立相应的机构,力推PPP项目。这是国务院推出80个示范项目之后,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又一次有力行动。
PPP模式在中国
通知明确了PPP的官方定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是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这也是被国际学术界和企业界较为认同的定义,即将PPP认定为政府与企业长期合作一系列方式的统称,包含BOT、DBFO、TOT、PFI等多种方式。
事实上,PPP在中国的实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早期项目包括深圳沙角B电厂BOT项目、广州白天鹅饭店和北京国际饭店等。“这些项目都是投资人发起、通过谈判和政府达成一致,没有招标过程。也是地方政府自发推进的,没有中央政府的关注、总结和大规模推广。”金永祥说。
1994年是BOT试点项目的起点。当年,国家计委选择了5个BOT试点项目——广西来宾B电厂、成都第六水厂、广东电白高速公路、武汉军山长江大桥和长沙望城电厂。地方政府也推出了一些PPP项目。全国PPP涉及行业包括电力、自来水、污水、燃气、大桥、区域开发等。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此背景下,建设部2002年底出台《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2004年推出“126号文”(《市政公用事业特
许经营管理办法》),各地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特许经营条例。
从2003年开始,各地的PPP项目大量上马。金永祥说,其中最多的是污水处理项目,此外也有自来水、地铁、新城、开发区、燃气、路桥项目。但是,因为项目规范性不够等原因,也出现了一些失败的案例。2007年的西安自来水市场化改革终止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一些人的反对,西安自来水公司的PPP改革半途而废。
金永祥说,如果把央企在内的国企也视同为社会投资人。粗略估计,到2013年全国PPP项目有7000到8000个,但其中很多项目没有公开招标,不被外界了解。在他看来,受“四万亿”刺激政策影响,2009年成为PPP受冲击最严重的一年。
2010年和2012年,国务院先后出台“新36条”(《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实施细则,但因为各种“玻璃门”、“弹簧门”的存在等原因,社会反响并不明显。
新一轮PPP推广
中国城镇化经过十几年高速发展,产生了诸多问题难题:土地财政饱受批评;地方债务超过20万亿元,还在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治理需要大量资金。
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4月份在全国财政科研工作会议上表示,地方政府短期内偿债压力较大。今年到期需偿还的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占债务总余额的21.89%,是偿债压力最重的一年。
与此同时,中国城镇化还有很大上升空间。王保安此前曾表示,目前中国城镇化率为53.6%,预计2020年将达到60%,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或将达42万亿元人民币。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PPP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调动民间资本、社会资金的巨大潜力。“PPP不光是融资机制的升级,更是管理模式、综合绩效的升级。各方带动各自优势资源,公众会从中受益。”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PPP业界和学界普遍认
为,这为PPP的普及提供了理论基础。
此后,尽管PPP涉及多部委,财政部开始主导新一轮PPP推广。比较有名的是财政部长楼继伟此前在一次公开场合对PPP模式意义的评述:“推广使用PPP模式,不仅是一次微观层面的操作方式升级,更是一次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变革。”
9月21日,楼继伟也在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着力推介中国正在积极发展的PPP模式。
2013年年底以来,财政部多次召开PPP专题会议、培训班和研讨会,并从制度、机构、项目和能力建设等多方面着手推广PPP模式,地方财政厅局的PPP培训也接连不断。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启动了PPP立法工作。今年5月,财政部成立了PPP工作领导小组。亚洲银行开始在哈尔滨和洛阳进行PPP技术指导。
5月,国家发改委推出首批80个引入社会资本的基础设施建设示范项目。地方政府也开始积极推介PPP项目。如浙江成立了PPP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湖南、河南、福建等开始研究筹备PPP项目。此后,全国各地纷纷推出本地的PPP示范、试点项目。
楼继伟在G20会议上介绍了中国采取的3方面措施,并表态: “中国政府将沿这一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和质量。”
财政部还将制定PPP操作指南和标准化合同文本
通知称,财政部将在结合国际经验、国内实践的基础上,制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和标准化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项目合同文本。
“在订立具体合同时,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专业技术机构,因地制宜地研究完善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全面、规范、有效。”通知称。
事实上,PPP学界和业界讨论比较多的一类问题是合同不完善,导致地方政府或者企业违约、钻空子,此外,PPP合同期太长也带来了很多变数。
国内首例引入民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1996年底通车的泉州刺桐大桥曾被树立为典型榜样,在国内被大面积推广宣传过,但后来却出现一些问题。
1993年当地政府财政资金比较紧张,晋江上既有大桥堵车问题严重,陈庆元联合当地民营企业,试水BOT运作,得到当地政府30年特许经营的许可。
刺桐大桥项目的负责方、泉州名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庆元说,当年
缺乏相关经验,能得到政府一纸批文已经不容易,跟政府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协议。实际运行中,企业承担了绝大部分责任和风险。
例如,在刺桐大桥建成通车后,地方政府在晋江上开始修建其他大桥,免费通行的居多。陈庆元曾在2014年称,当年的投入资金,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收回。
贾康说,由于没有形成规范合同文本,竞争分流分割,企业收益回报下降,但政府又不予回应,企业的权益也无法律保障。他坦言,刺桐大桥案例的一个后果是,福州的企业之后都没有积极性和政府合作了。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交通PPP的助理教授王茵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PPP项目合同一签就二三十年,属于非完整性合同,变数很大,而且城镇化情况下,改变也会很大。
她建议可以签订中期合约,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对合同作出改变,以便更好的符合民众利益。
第四篇:学习发展低碳经济谈心得体会
通过近日公司举办主任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学习,我深感自己收获很多,不但更新了知识结构,扩大了知识面,还进一步提高了理论与政策水平,提升了经营管理能力。尤其是对低碳经济的了解更深入了一步。并结合本区过去高能耗经济特点,对我区发展低碳经济谈一点心得。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正在兴起的一种发展方式。在党的十七届 五中全会上发表的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针对 加快转变 经济 发展方式突出了“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 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 经济,推广 低碳 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 经济 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一基本要求。低碳经济将成为较长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是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内容。我区按照国家的能源发展总体规划和“十二五”规划要求,一定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在发展和低碳中找到新的平衡点。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一条,需要我区调整能源结构。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
第五篇: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谈学习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指明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进方向。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新时代新阶段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思想武装。
全会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前,津南区正在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用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绿色生态示范区、会展经济功能区、创新发展聚集区,区纪委监委要牢牢把握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定位,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积极主动融入,找准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以有力监督推进自然生态与政治生态一体净化、一体优化,共同“山清水秀”。
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区委工作要求,把政治监督作为重中之重。紧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津南落实情况,紧盯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积极融入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的主战场,在各领域、各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制定《津南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廉洁用权“九不准”》,作为参与绿色屏障建设和管理单位党员干部岗前警示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动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成为“廉洁工程”。
聚焦“两个责任”落实,强化日常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协助引导推动职能,以有效监督推动党委全面领导、管理、监督责任和纪委专门监督责任一体落实,重点围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领域政策措施等落实情况,靠前监督、主动监督、跟进监督,着力破解管党治党“上热中温下冷”“水流不到头”等问题,以有形监督推动有效落实。
聚焦“三不”一体推进,深化“以案三促”工作,持续净化政治生态。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开展存量问题线索百日攻坚“清零行动”,用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让党员干部从害怕被查处的“不敢”走向敬畏党和人民、敬畏党纪国法的“不敢”。同时,坚持标本兼治,抓好“不能”这个关键,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推动形成日趋完备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强化“不想”这个根本,结合肃清区委原书记李国文恶劣影响,系统深度分析本区政治生态,抓好以案促教、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使严惩腐败与严密制度、严肃教育相结合,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用干部廉洁从政良好环境助力优化高效服务营商环境,以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津南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