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心得体会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后,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体会,不只是肤浅的了解马克思主义中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突破了思维的局限,才可能往更高层次发展。用更加成熟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从19世纪诞生至今的一个半世纪里,世界发生了剧烈和深刻的变动,特别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但是马克思主义却没有被人遗忘,甚至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因为“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而被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异己铲除,反而被饶有兴趣地进行研究。150多年的历史已经替马克思主义表白了,它不是向世人许诺天堂的《圣经》,而是揭示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不是用来聊以慰藉心灵空虚的幻想,而是用来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要深入理解它的基本原理,而且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如何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和分析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发展的。这方面有着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即在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中发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又在这些分析中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经得起实践检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所以在我们学习时,要把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重点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全部内容中,更特别重视思考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其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如何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马克思的指导思想就是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时间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重视事实,抓住“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实事求是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二)事物的对立统一 首先,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其客观性和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断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是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些事物存在的客观本质。而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辨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和显然,自觉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存在事物的矛盾就存在解决矛盾的方法。目前在我们的大学研究生生活中,最为突出的矛盾人际关系和就业问题。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同宿舍的同学可能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惯(其实我觉得,当我们走上社会后,这个问题的体现将更为突出),因此人际关系的融洽就存在一定的阻碍。但是,当我们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产生这种阻碍的原因,我们就应当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另外的这个就业问题,也是同学,学校,家长乃至企业所关心的问题,我觉得其解决所需的时间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思想活跃,人脉好,时机对,很可能造就一个成功人士。这一问题是社会的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社会在关注,并将持续。
(三.)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从真理的本性上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实践的特点上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显示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表为客观的事实。而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内容,特定的实践目标。任何活动都是在上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因此,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中国近一个世纪的革命与建设探索过程又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挥洒得淋漓尽致,成为活生生的教材。当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候,便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及时制定符合国情和人民愿望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新中国成立后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理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等等,最终使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均日渐丰富起来。但是,当我们急于求成,坚信“人定胜天”,将马克思主义别在胸前的时候,国民经济比重严重失调,生产资料严重浪费,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的前提是它的科学性,这是由历史和实践作为作证的。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告诉我们要把读书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当我们拿着书本读的时候,要时时刻刻回想到自己工作中的一切经验,以这些经验充实理论内容。辩证唯物主义活的理论是在我们的工作经验当中。真正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是要能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实践与理论的高度统一,既是实践的需要,更是理论学习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普遍真理,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如果把学习与自己熟悉的工作结合起来,拿实践的经验同理论相印证,就容易懂;把基本的观点与具体的形象的东西相联系,印象会比较深刻,就容易记;把书本的东西融入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干什么就从什么里头学、就在什么里头用,就容易活。”从这一点来讲,真正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是要和我们的工作经验的增加并进的,这样不断学习研究哲学所得到的结果才确实才深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实施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辨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使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知识,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事实求是和为人民服务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真”的本质,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善”的本质。当我们满怀科学精神,一往无前地去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真”、“善”本质时,一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美”的画卷就俨然打开了。我想就此与大家共勉,为早日绘成这幅美丽的画卷而勇敢的追求真理!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抵制拜金主义警示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 《辩唯物主义新探》
第二篇:马克思心得体会
读《自然辩证法》之心得体会
在一周的时间里,我看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获益匪浅的感觉。
自然辩证法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一个开放的体系,其中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社会学的内容,其基本思想至今仍然有着现实意义和知道作用。他们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的重要成果,把整个自然界描写成了一个发展和普遍联系的有机体。自然辩证法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代科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问题、自然运动的系统性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自然辩证法。
作为人对自然界总体认识的自然观,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自然观的历史与人类历史一样历史悠久,而恩格斯认为历史上的自然观主要表现为古代朴素自然观、宗教神学自然观、形而上学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这四种基本形态。
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我们应该尊重客观事实,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认识世界。恩格斯说“。”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并且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与成果,又是改变人们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又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中介。在自然辩证法中,研究和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的,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从这一方面来说,我就可以明白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部分中表述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曲折历程,它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通过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恩格斯总结出了自然界是运动的、变化的、能量不灭等科学的观点。
第三篇:马克思心得体会
亲爱的黄老师:
首先,在这里我想说,真的是非常荣幸能够成为您的一名学生,听您讲课真的是感到乐趣很多,同时也收获颇多。您用非常幽默诙谐的手段和不同寻常的方法给我们开启了一个通向马克思哲学的美丽旅程。
作为一个文科生,马克思哲学也算是学了不少,高中时也是非常喜欢政治,同时也遇到了一个十分优秀的政治老师,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学到了很多人生哲理。进了大学以后,因为学习的是英语专业,每天面对的都是英文字母,单词和句子,生活真的是感到暗淡无味,而且觉得同高中的知识脱离了很多。觉得很多有用的东西都在被渐渐的遗忘,比如说马哲。这学期,重新开始的马哲课程,让我感到惊喜万分,仿佛回到了高中的那个纯真年代,重拾了过去的点点滴滴。您是个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老师。您给我们分配的每堂课上的自主发言时间,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还记得那次我在课下充分的准备着关于新婚姻法的发言。那是一次和同学打赌,为班级争夺荣誉的挑战之路。谁知让2班的蔡成给捷足先登,并且掌声一浪高过一浪,我在底下按捺不住,心想怎样才能把整个场面Hold住。灵机一动,那就来模仿个“蔡成体”。至今还记得大家被我的模仿给逗的捧腹大笑,掌声雷鸣的场面。我感到非常的有成就感,没给咱这个文科生丢人,也没给我们4班掉份儿,场面必须给震住了。
那次的经历一辈子都会记得,我想等到我毕业了参加工作了想起这段历史还是会不自觉的微笑,想起我亲爱的马克思原理,想起我敬爱的小黄老师,想起我可爱的同窗好友们……
现在,我们的马原课程已经结束,真的是感到很不舍,再也没有课前的畅所欲言了,再也没有黄老师给我们的点评了,再也没用课间十分钟是相声视频了,心中不免有些惆怅。但是人总是要面对各种的分离,最后我还是想说,黄老师,谢谢您!
学生:宋慧淼
来自英语1004班
第四篇:马克思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心得体会
通过这个学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让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前一直以为它是很抽象,其实它是那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经过学习以后,让我对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先让我们来了解下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吧。从狭义上说,它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它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在理论和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做行动的指南,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恩格斯为此提出了对农民进行全面改造的主张。其中包括先进国家农民的改造和落后国家的农民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用机器耕种的大规模组织起来的、实行合作劳动的农业,需要有最初的创办费用。这些费用既要用于物质方面的建设,也要用于精神方面的建设。精神方面的建设,就是农村文化教育方面的建设,说明未来社会实行合作生产必需要有一定文化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一体论在历史发展观上代表着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体现着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终极目标。在这些理论下,可以发现我们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马克思在很久以前就提出地租的概念,其中包括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建筑地段地租。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更有必要好好学习地租这方面的知识,对我们将来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等多种地租形式,因此,马克思地租理论仍是城镇土地估价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作为客观辨证法的反映,是由一系列的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这些规律和范畴从各个方面揭示了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构成唯物辨证法体系的基本规律有: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范畴有: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动力源泉,形式过程、道路趋势,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因此说辨证法是一般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那么我们该如何学习马克思辩证法呢?要结合理论学和实际学,我们要坚持经常性的学习和运用,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达到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把马克思主义辨证法的理论观点真正的动用到我们工作中。用辩证发来了解我们的人和事、解决工作矛盾、研究工作对策、探讨学习方法,辨证法可以使我们脑子灵、点子多思路清,方向明,对研究工作对策,学习等方面作用很大。
这课程,短短的几十个课时,确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益,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引导着我们。让我们懂得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觉得自己的思想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了提高,遇到问题时,懂得用辩证的眼观看待和解决,不是盲目的畏惧,懂得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去解决。思想素质有了浅层的提高,成为有内在美的大学生,这都归功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么课程,以后自己也会更加努力去提高思想素质,做一个上进的新青年。
第五篇:马克思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爱批判地继承、吸收欧洲其他思想家、改革家的合理思想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增强思想道德水平及理论水平,从而更好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通过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社会主义本质,更加坚定了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不容怀疑的,最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阶级运动的复杂化,社会形态的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并不断完善。而且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思想家、政客、经济界人士,甚至普通人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并将之用之于实践当中,用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理论遗留下来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当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基继承和发展中国家,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和中国共产党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家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观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历史上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期,才能有大作为。
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也应该以此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神圣的职责,这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我们必须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伟大理想结合起来,时刻武装自己,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