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杂感中医-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学习心得
杂 感 中 医
——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学习心得
专业:
姓名:
学号:
03110801
杂感中医
——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学习心得
前言:
华夏大地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如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是“二维构形”,而英文仅仅是一些字母的一维排列;茶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茶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品茶间感受自然,亲近自然,更能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中医学直接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思想的关系尤为密切,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医是我国的国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即使不是中医专业的学生,作为华夏儿女,认识中医、了解中医也是我们必须去做的,所以,藉此选修课的机会,我从各个方面对中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收获很多。
一、中药店为何称为“堂”
很多中药店都称作“堂”,比如北京的同仁堂、长沙的九芝堂等。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典故源于名医张仲景。汉献帝建安中期,张仲景被调任长沙太守,当时这里瘟疫流行,“出门无所见,白骨蔽于野。”为了拯救黎民百姓,张仲景打破官府的规矩,在办公大堂上行医,为
03110801 病人诊脉开方,签名之前常写上“坐堂医生”四个字,以表示不为功名、为民治病之决心。
后人敬仰这位“医圣”,便效仿其坐堂行医方法,在中药店行医时沿用“坐堂医生”之称呼,一些行医者也把自己的中药店成为“某某堂”,意为像张仲景那样不计名利救死扶伤。从此也可以看出,中医不仅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医德,救死扶伤,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中医医德从久远的古代孕生,如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指出:“天复地载,万物备悉,莫贵于人。”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强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中医医德正是经过历代像张仲景、孙思邈一样的名医“言传身行”而不断传承演进,经久不衰。
二、中医的现状
先来看一组来自《沈阳华商晨报》的数据“清末,我国有中医八十万人;而目前,各中医院,仅有约百分之十的中医按传统中医思路看病开药而且不到三万。一九四九年西医仅为八点七万;现在西医一百五十七万,增长十七倍。全国医务工作者有五百二十万人,中医药工作人员约有五十万人,不足西医的十分之一”。
单从人数上来看,中医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中医正逐渐失去其统治地位。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中医的基本理论气、阴阳、五行不科学”,其实气、阴阳、五行是中医的哲学基础而非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的基本理论是脏象和经络学说。又有
03110801 人说了,近现代文化名人鲁迅曾说“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梁启超即使在割错了肾的情况下依然说“不能想中国旧医那些阴阳五行的瞎猜”,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更多的是源于那个时代复杂的历史、文化与政治原因。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潮,西方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让国人看到了和西方的差距,给国人以强烈的刺激:中国要想摆脱落后挨打的处境,必须改弦易辙,全盘接受西方的文化与科学技术。这也就有了许多现在看来过激的言行。
中医之所以没能够走向繁荣,究其本源还是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没能够普及,造成了大众对中医的一些误解。此外,一些所谓的“神医”的泛滥也影响了中医在人们心中的可信度。中医注重整体,激发人体本身的机能去抵抗疾病,而不只是集中在患病的部位;西医则大多认为疾病一定与各种细菌侵入、局部病变等有关。中医是基于直觉,概括而成的归纳思维;西医是基于假设,证明而形成的推理思维。中医看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确定病因,全面了解病人;而现在的一些西医诊所,仅仅是根据表象看病,而不去深究起病因,这也就是所谓的“中医治本,西医治标”。
中医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同样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例如欧盟颁布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将于3个多月后正式生效,中药必须按照上述这一严格规定以及其他约束性条件申请注册,才能合法销售和使用,这也意味着至今尚无一例在欧注册成功的中药将面临一次生死劫难。而在欧盟的中医很有可能陷入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这无疑对
03110801 中医是一个挑战,中医学一直讲究一针、二拿、三用药,而如今在中医治病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中药无法使用,这岂不是将中医陷入只能“看”病,而不能“治”病的境地。中药没能制定统一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药的国际化,同样属于中医学范围的针灸在国外就受到热捧,这不仅仅是因为其见效快,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其比较容易进行标准化,与针灸相比,中医药的复杂程度要大得多,不仅在配方、药物、用量等方面不好掌握,而且中药的种类特别多,难于标准化。
不难看出,解决中医药国际化的关键是解决其标准化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医药的标准化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可以从中成药的标准化做起,因为中成药已经有了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其进行整合,虽然中成药灵活性较差,但其有服用方便等优点,当国际上看到中成药的疗效并对中医药有一定的认可后,便可以进一步推出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同时,散落在民间的中医药偏方和中医治病方法也比较多、较杂,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医理论发扬光大,造福国人。要想让世界认可你,首先得让本国的民众认可。只要中医自身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不怕国际社会的不接受。
三、中医与我的日常生活
通过传统文化与中医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也掌握了一些日常小病的判断以及治疗的方法,比如一般的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时鼻流清涕、身体收紧,这时喝点姜糖水就可以了;风热时鼻涕黄粘干,常伴有腹泻,这时板蓝根有很好的效果。又如冬天手脚
03110801 凉,从中医的角度讲是阳气不达四末,属于肾阳虚,可以用附子理中丸。还有近视是现在学生的普遍现象,中医认为是眼部缺少气血,眼保健操可以增加眼部的供血供氧,改善近视,中医强调依靠自身的调节功能而不是外物的辅助。仔细想想中医药的构成,大部分是“纯天然”的药材,而不是西医那些纯化合物的人工合成,而且有时取材也可能简单到让人有些无法相信的地步,比如再平常不过的水,沸腾后5分钟,变凉后就是一味药——太和汤,对于易患的扁桃体发炎的有一定的效果,和汤喝的时候要小口、缓慢地咽下去,这样能使肠胃的阳气慢慢地升发上来,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作用。
去看过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看病时通过简单的“望、闻、问、切”,在和你交流的过程中了解病人,而不想西医那样通过各种冰冷的仪器去检查身体,和西医相比,中医更具有“人情味”。这也是我对中医情有独钟的一个原因。
结语: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的国粹。中医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几千年行医经验的总结。拥有中医是中国人幸运,同时也是中国人的责任。相信,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人定能将中医发扬光大,造福国人,造福人类。
03110801
参考文献
[1]杨金长,李艳,张会萍.中医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 [2]常宇,温长路,李红珠.文化中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5 [3]胡献国.中医原来这么有趣[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6.1
第二篇:中医与传统文化课程感悟
中医与传统文化课程感悟
这学期的选修课,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是义无返顾的选择了《中医与传统文化》这门课,经过之前两年的选课经验,我深刻的认识到:就我个人而言,选择某一门,也不是因为看到朋友选它自己也跟着选它的跟风行为,因为临近毕业,所以选择选修课的时候,我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谨慎,我想我选择的这门课让我获得的知识必定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抱着这样的心态,我选择了《中医与传统文化》这门课。
通过对《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学习,我对自己的体质有了初步的认识,我初步认定自己是阳虚体质。在外貌特征表现为:面色偏白没有光泽,唇舌淡白,皮肤经常出现过敏现象,对蚊虫叮咬很敏感,易长痤疮、冻疮,头发旺盛却枯燥散乱无光泽,反应比较迟钝,动作慢。我的体质在生理特征表现是平时怕冷,尤其是在冬季,四肢发冷,容易疲劳,气虚,腰膝背冷痛、经常小腹痛,月经延后并且会出现痛经的症状。精力偏弱,喜欢昏睡且常常感到乏力。
阳虚体质的社会学表现为:生命力不旺盛,抵抗外界伤害的能力比较弱,能力和承受力差,缺乏定力,不大气,不容易有大的成就和大的过失。朴实真诚,长远可靠,与人沟通障碍,生活中很难通过人际关系获取利益,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与人有冲突时,愿意自己吃亏化解矛盾。
在实际生活中,我是一个安静,喜静少动、沉默寡言、性格有些内向的人,不喜欢热闹与喧嚣,不太喜欢与人交流,不喜欢听劲的音乐,比较敏感,不喜欢刺激,害怕承担压力,逃避挑战,缺乏勇气。喜静少动的性格会致使我动手能力差,做事常优柔寡断,丢三落四,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逃避挑战缺乏勇气会让我错失很多良机,所以不容易有大的成就。性格内向、比较敏感也导致我承受能力差、不大气。喜静少动不利于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的培养,导致定力差,注意力不持久,不稳定。阳虚体质会让我的注意力和耐力受到影响,容易犯低级错误,对细节问题不容易把持,但对问题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对大势有较清晰的判断,所以不容易犯大的过失。
中医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支配,从儒家的“中庸思想”到中医上的“阴阳平衡”理论都阐明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从道家的“法到自然”思想到中医的“天人合一”观点都表明要顺应自然规律;从佛家的“普度众生”“慈悲
为怀”的境界和中医的“大医精诚”的医德都注重行善积德,拯救苍生,这些无一不是说明中医与传统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这么说,中医学是在传统文化的哺育下才得以茁壮成长,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摇篮里生长和发展起来的。
我觉得这门课不只是一门传统学科、不只是一门自然科学、也不只是一种睿智深邃的生活方式,在我眼中,它更像是一种坚定不一定信仰。它净化了我们的内心,培养了我正确的人生观,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和谐,是它让我们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学习了这门课,我对养生和修养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这门课中学到了一些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养生,顺应自然规律、阴阳变化规律和四季气候,适度的满足自己的嗜好和欲望,鼓足勇气多与人交流,对待事情不能太敏感,试着承担压力,迎接每一次挑战,这样才能抓住每一次机遇,多运动,高质量睡眠和是昂达饮食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还有就是要适度的运动,运动量不足,则体能低下,运动量过度则伤身耗神。虽说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但要运动有度,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动可活血,气血流通方能增强体质;静能养气,消除疲劳才可恢复精力。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拥有一副健康的体魄。
养生是毕生的要事,每人对养生理解不同,效果也就不同,再加上人们随时随地都处在自己内心的干扰之中,所以没有办法速成。所以要想养生,必须要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古人云:精以养生,俭以养德,宁静致远。这些主张对于修身养性都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只有用恬静的心态修养自身,用俭朴淳厚的品行提升道德,适度的满足自己的嗜好欲望,积极的调整自我,才不会被外界那些私心杂念的物欲干扰了内心。这样,人自身的行为和道德就符合了养生和修养之道。
通过学习《中医与传统文化》这门课,我受益匪浅,我会从先现在开始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进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使自己更健康。中华传统文化是美丽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广阔而肥沃的土壤,中医学就是植于这片土地上的一株美丽的奇葩,积累了无数学者的智慧,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我们只有从这些智慧中汲取营养才能解决身心痛苦,生活的更加健康快乐。
2013/1/2
第三篇:中医与传统文化课程感悟
中医与传统文化课程感悟
学习了中医与传统文化这么课之后,根据老师的教导以及自身的特性的一些表现,对自身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让我觉得收获颇丰,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诊判断出体质的类型,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平常的生活中对自身起到一种调节和养生的作用,在蓝天下健康快乐的生活。
体质指一个人的秉赋。她源于父母之精,又经由后天调养而成。中华养生讲究辨证,而体质辨识是辨证养生的基础。个人的特质特征表型为:性格开朗阳关,状态积极向上,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但是有掉头发的情况。体型匀称健壮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没有口气。不容易疲劳,精力充沛。夏天出汗较多而感觉温和,寒热均有叫好的耐受力,睡眠良好,胃口好。大小便正常。平时患病少,感冒发烧一年不会有几次,小病很快痊愈,只是肠胃不太好,受凉受较大刺激会犯病。心理受到了挫折,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能够应对社会、应对自然,能够以一种乐观的态度面对事情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
中医在判定体质类型的时候一般会根据几方面的因素,一个是症状表现,一个是这个人的地域、职业特点,还有他饮食结构上的一些特点,主要根据这几类因素来判定一个人的体质分型。中医体质类型划分的依据是,用中医病理表现特点来确定病理体质分型,因为体质理论本身是中医认知病症的特色。中国人的体质在古代的时候分为五种,金木水火土,但这个方法现在不适用,所以根据研究和调查,将中医体质类型分为平和型、气虚型、阴虚型、阳虚型、湿热型、气郁型、痰湿型、血瘀型、特禀型。一共分为这9类。对比自身的情况,我认为自己的体质属于健康的平和型。
针对自身的体质,结合老师的教导和自己在此方面书籍的阅读和资料的查找,我的感悟是在以后的日程生活中,多多注意此方面的生活方式和节奏,采取中庸之道,首先要静心。情绪乃一身之主,一个人如果终日思前想后、欲望不止,难免会百病丛生。所以要消除不良情绪,就要学会静心,静心的最佳途径是炼心,可以采用瑜伽、冥想、静心音乐等来静心,只有让心静了才能气顺,气顺了人才能强健,人强健了当然就百病不生,体质也不会有失偏颇了。在饮食方面,平和体质者要寒温适中,不宜过于偏食寒性或热性的食物,以免日益影响机体的阴阳平衡,引起体质的变异。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选择平性或稍具温凉之性的食品。也可以利用相反附件炎症状的食性来调节食物的寒温之性,如水产品玉、鳖之类多有寒凉之性,烹调时多佐以葱、姜等调味品,或加料酒,可借其辛温之性以消除水产食物的寒性。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谓:“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亦同法。”平和质的人应力求五味调和,不可偏嗜。五味各有所归之脏,兼有寒热之性,欲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充盈、脏腑协调,必须均衡的摄入五味。不使五味有所偏胜,以保证气旺盛,身健壮。平和体质养生宜食韭菜、香菜、豆豉、萝卜、枣、猪肉等;夏季心火当令,宜多食辛味助肺以制心,且饮食宜清淡而不宜食肥甘厚味,宜食菠菜、黄瓜、丝瓜、冬瓜、桃、李、绿豆、鸡肉、鸭肉等;秋季干燥易伤津液,宜食性润之品以生津液,而不宜食辛散之品,宜食银耳、杏、梨、白扁豆、蚕豆、鸭肉、猪肉等;冬季 阳气衰微,故宜食温补之品以保护阳气,而不宜寒凉之品,宜食大白菜、板栗、枣、黑豆、刀豆、羊肉、狗肉等。
如平时辣椒吃得过多,会促进身体向湿热体质和阴虚体质方向变化;常吃寒凉冰冷的食物,损伤体内的阳气,影响血脉的运行,会形成阳虚体质或血瘀体质;长期食量过多、营养过剩,很容易形成痰湿体质;偏食、节食等造成的营养不良,会促生气虚体质和阳虚体质;而饮食中咸味过重则是促生痰湿体质和瘀血体质的重要根源。也就是说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以上是对平和体质饮食注意做出的分析,不同季节平和体质饮食原则和注意事项不一样的,关于平和体质养生,一定要做到健康、科学,而健康、科学的平和体质养生方法就要做到饮食健康,膳食合理,三餐营养,只有按照这个原则,才能够实现健康的养生。这就要求需要认真的把握相关常识,积极做到健康养生。运动上,一般选择温和的锻炼方式,运动强度不要太大就可以。如:慢跑,爬楼梯,快步走
寒气除伤阳外,另有凝滞、收引的特性,令体温降低、血行不畅、气机阻滞经络、筋脉收缩,对付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运动,动能升阳,动助血行气畅。慢跑,爬楼梯,快步走都好,只是衣服不要穿得过多,令身热,微汗,脚上产生 热感,胸中充满暖意就可以了。伸展运动一天也不要落下,最简单的立位体前驱,久坐开始发冷则起来做做,很快便暖和起来。
在起居方面需要注意避寒就温,养护阳气小雪时节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会逐步达到0℃以下;长江中下游地区陆续进入冬季,此时的感觉已经不是深秋凉意,而是湿冷。养生就是顺四时,此时只有重视外在的气候变化,避寒就温才能祛病于身外。在温暖的室内不要捂得太严,以温暖不出汗为好;到温度较低的地方要及时添加衣服,避免一冷一热促生感冒;开窗通风时,不要站在风口迎风而吹,以免被寒邪伤到。养成每晚用热水泡脚20-30分钟的习惯,既可祛寒湿,又有助于睡眠。冬季的阳光不烈不燥,暖度适宜,正是寒冷的天气下人体最需要的阳气之源,在无风的暖阳天气多晒晒后背,比吃什么补药都养生。
在进行平和体质养生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运动和锻炼,还要养生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这是保证大家健康的重要保证。
本门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很好、实用性又很大的课程,对于我们认识自身体质类型以及在日程的生活中如何养生保健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这也激发了我学习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兴趣,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沿着老师打开的这扇知识的大门向前探索,增加这方面的学习,增加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养生保健的方法。
第四篇:中医与传统文化(模版)
中医与传统文化课程作业
我认为我属于阴盛体质。
首先,从生理基础上讲,我在平常的生活中比较具有活力,但是体质较弱,遇到危险并不能完全保护自己。从体格特征上看,我身高有185CM,体重仅有67KG,所以看起来比较高,而且指节关节很明显。而且我的面部特征也符合,我的额头较大且下巴较尖,抬头纹明显。动作特征上,我做事比较急躁,动作快。总之从外部特征上来讲,我十分符合阴盛体质,几乎是个典型。
然后从性格上看,我做人强势,很容易着急生气,也比较喜欢独立完成工作。我能够比较敏捷的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指使别人的欲望很强。但是容易突然热情爆发,也很容易受到失败的影响和打击,总之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用心理的角度讲,我是典型的强迫症患者,做事激进,很容易变成“出头鸟”。总的来说,虽然我比较急躁,但我追求完美,喜欢把事情做到极致。
最后推导到社会学特征来分析,我比较阳光,和别人能建立良好的关系。但是在和别人共事的容易强势。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说到工作,我以前比较向往从事艺术行业的工作。
总之我看完中医对体质的分类,我认为我是个典型的阴盛体质。并且在整个探索的过程中,我惊叹其中描述的准确性。中医真的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从对我体质的探讨上,他的魅力深深地折服了我。我会记住他在最后对我这种体质的警告和建议。同时,这也是让我继续好好学习中医与传统文化这门课程的动力,相信这门课程会给我更多的惊喜。
时间: 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第五篇:中医与传统文化论文
中医与传统文化
学《中医与传统文化》有感
古代圣贤们强调“以医人道”,在求道的过程中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为原则。他们认为,认识生命本身与认识宇宙同样宝贵,甚至是更为重要,更为基础。而中医学直接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思想的关系尤为密切,二者唇齿相依。所以学习中医一定要懂得传统文化,一定要参悟中华之“道”的根本所在。
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深烙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印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态相为连通,共成一体,充实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实际内容。中医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土生的,独有的,是不可以被其他民族或国家复制或嫁接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从文化形态看,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态相为连通,共成一体。中国传统文化是悠久的,灿烂的。从文明的曙光在东方大地上升起至今,中国传统的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化学,以及诗歌、辞赋、绘画、雕塑、音乐等,与中医一起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殿堂。
从哲学角度看,中医在其理论构建之初,便借助了传统的阴阳观、五行观、元气论,这还可以从《黄帝内经》中找到大量的证据。从技术角度看,中药的种植不能不依靠传统的农业和地理知识,中药的制剂常常需要借助炼丹术———传统化学的成果,中医的运气学说自然离不开天文、历法乃至数学的支持,这也可以从历代典籍中找到大量的证据。
从学术的表达方式上看,中医借助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众多形式。现存中医古籍的文体有散文式的,也有诗歌式和辞赋式的。《三家医案合刻》中载录了清代薛生白的一则医案:“骨小肉脆,定非松柏之姿;脉数经停,已现虚劳之候。先天既弱而水亏,壮火复识而金燥。岁气一周一损,岂容再损?秋风乍荐已伤,难免重伤。证具如前,药惟补北;非敢说梦,聊以解嘲。”这是典型的辞赋体。唐高宗时敕命修订本草,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具有药典性质的《新修本草》,这部书原本是有彩绘药图的,所谓“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可以想见其逼真与精美。这是中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关联。宋代王惟一铸造针灸铜人,自然不能离开雕塑的技术。至于可供吟唱的汤头歌赋等,又与音乐关联了起来。中医的语言表达,至今仍带有古代汉语的特征,文辞古雅,行文简练,讲究声律与修辞,具有东方文化特有的美感。所以,中医吸收与承载了中国众多传统文化的内容。而在在“传统失落”的今天,这种吸收与承载更显珍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远古或较久以前在中国区域内产生和发展的,世代流传至今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精神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三种流派思想长期融合而来的,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其中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学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中庸等思想;道家的祸福相倚,对立统一,沉静无为等思想;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等思想,均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强调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直接缔造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为中医学的起步与发展找到了出发点与
中医与传统文化
归宿。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五行相贯的藏象学说,阴阳互根的治疗原则无不打上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烙印。
中医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与融合了其他兄弟民族乃至外国的医疗经验和方法,但其始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这是没有争议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表现为极其多样的形态,却往往有着基本一致的内核。文化的形态可以随着年移代革而有所不同,但精神的内核则往往历久而恒新。中医在中国的土地上迁演数千年之久,药物从数百种增加到数千种乃至上万种,方剂从数百首增加到数万首乃至数十万首,文献从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增加到洋洋万种之多,理论的更新、方法的丰富、技术的创新、疗效的提高,自不必言说,但其内在精神则一直是稳定的,并且总是贯穿于从理论到临床的各个方面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在它的千年之旅中是变而不变的,变的是形态与数量,不变的是精神。
改朝换代是历史上常有的事,但民族精神却一直被秉持着,绵延着。敬畏天地、顺应自然、强调伦理与秩序、关注人事、注重整体、主张和谐,是中国人一贯的情结。中医历经千年而其内在精神始终不曾有大移易,原因也在于此。中医早已深深地烙下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印记。
“天行有常”,并不因尧或桀的作为而变易,而“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当顺应自然,而后可以“长有天命”。先秦这样的生命观,引导了中国医学的持续发展和繁荣。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多与违背自然规律有关,与精神情志失调有关,于是强调外慎风寒,内调情志;中医认为内在的病变一定会表现为外在的征象,于是主张“司外揣内 ”;中医认为治疗疾病的关键在于祛除“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邪气,扶助“冲气以为和”的正气,于是有了扶正与驱邪的治则治法。所有这些,既是医学家专门提出的概念,也是一般人普遍理解的思想。实际上,中医的理念一直便是中国文化精神内核的外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记忆的反映。中医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以及据此而发明的治疗技术、养生方法等,凝聚着中国人独有的自然观念和人文情感,蕴涵着中国人一直持守的思维模式与生命哲学。从秦汉时代的《黄帝内经》到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中医经过历代先贤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形成了厚重博大的学术体系,但其在形成之初便已深深烙下的精神记忆却是亘古不变的,是世代秉持的,中医的血脉中始终充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独具风采且无可替代的精神。
中医虽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其他形式具有基本一致的精神内核,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借助了其他的文化形式,但其本身却始终是独立的,而且是强大的和系统的。从医学角度看,中医具有唯一的价值,是一种不能被任何其他文化形态替代的医药学术,是一种与现代医学截然不同的知识体系。这种唯一的价值决定了它不仅曾经在历史上呈现过精彩,也一定会在人类未来的天空中放射出光辉。中医的生命观、疾病观和诊疗理念与方法,一定会对未来的医学模式产生影响。再者,中国传统思想的的重要内容,如阴阳观、五行观、元气论等,在中医的园地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些在现代人眼中已经变得陌生的传统思想,由于中
中医与传统文化
医的运用而更加丰富、全面、深刻而系统。中医强调天人关系,提倡顺应自然,调和七情,葆精毓神,主张扶正祛邪,养生全德,深刻地影响了并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处世方式乃至价值取向,即使是在今天,仍然具有相当的渗透力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