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心得体会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心得体会
听了几位老师的讲座,感触很深,对我以后的教学有了很大的帮助,以后的教学更应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着手
一、重视朗读,深化理解,体验情境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语言连贯,节奏分明,语速适中,通过反复的诵读训练,让学生更好地文章的语言美。在课堂上,我先降停顿,语速和重音的一般规律告诉学生。然后拿出一个语段,让不同的学生来读,比较其好坏。熟练朗读一定要跳出第一步——正确朗读的桎梏,由单个的文字换位到整篇的文章。如在诗词教学中,常常感觉开头难读,所以往往是为了读而读,不能尽快进入意境,读起来生硬造作。朗读量的加大,定会引起质的变化。这里的质,是指对隐藏在文字背后精义的理解以及以后对其他文字的理解。我们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准了字句,掌握了音节,熟练朗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透彻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中作者产生共鸣,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即由文学、文章上升到文学,上升到对文化的品味、鉴赏的层次。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要能把这些文字转化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每一篇文质兼美且能让学生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文章,我觉得都应指导学生反复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不断加强自身内心的体验。
二、多给学生留当堂练写的时间。
语文课往往是说得多写的少,写的训练常常被拖到课外,课堂书面作业变成课外作业,也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把练笔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通过教师的巡视指导,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辅导学困生,提高训练效果,使学生写得更端正,正确率更高,速度更快,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抓重点句段理解课文
在阅读教学中,课文中的重点段,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朗读理解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还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朗读的形式也要多样化,可引导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同桌互读,比赛读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四、合作探究,总结学法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困难就变小了。学完一个单元的课文,让学生与小组同学合作归纳学习方法。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大致分这几个步骤:一是能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抓住课文重点部分,加以理解,体验。四是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五是跳出课文,联系自己实际想一想。在理解课文时,学生把自己当作作者或文中人物来思考,感受当时的情景,设身处地的进行换位体验。讨论分析、欣赏评价文中的人与事,情与景。能说出文章的表达方法,在习作中也会运用类似方法写作,这样,阅读与写作也结合起来了。
五、走出文本,走向生活
理解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走出课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情与景加以对比,分析。例如《荔枝》,《只有一个地球》等一类的课文,学生从文本中能联系现实中的人物,事例进行对比,评价,从而懂得要做一个学会感恩及保护环境,树立目标,面对生活的人。因此,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发现生活的美与丑,荣与耻,这样,把课堂教学引向生活,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起到了自我教育的功效,也培养了学生高尚的品质。
第二篇: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今天,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意见,供同行参考,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要设计好导入环节。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活动是培养兴趣的基本途径。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事物的现象,进而产生某种认识倾向,萌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调动学生运用各种器官将信息注入大脑取得成倍的效果。所以,一堂课的开始非常关键,导入好了,学生感兴趣了,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老师可以通过故事、谜语、唱歌、复习等形式调整情绪,进入你预设的学习“陷阱”。
例如,当我们教到《明月几时有》时,可以让会唱唱这首歌的学生来唱,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唱中充分的感悟作者的感情。当然也可以找一些影视作品放映给学生观看。总之,有目的地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既能萌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教师讲课的神色和语调要富有激情,带有一定的感情。如果老师上课没有激情,学生肯定没有兴趣来学习。所以,我们要善于用眼睛来表达情感。如赞许或批评等。不宜在课堂上过多的进行批评。否则,会影响整个课堂气氛,影响教学任务和目标。
第三、教学形式要多变,不能一成不变。如语文教学的“读”,要有技巧,不能只是“齐读”,可以进行自由读、表演读、带读、分角色读等等。上课过程,不要只追求片面地课堂热闹。很多老师说就新课改可是要体现一个“热闹”呀。可是如果仅仅如此,学生是很难学到知识的。所以,讲到重点部分,或者关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组织教学,给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提个醒儿,尽可能的要求学生在课堂掌无握好。否则,后进生的队伍不断扩大将是不可避免的。
第四、要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老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情感效应”。努力创造平等合作,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亲其师,信其道”,引发情感共鸣。在情感调控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遵循“表扬+鼓励”的原则,发挥微笑的威力,避免批评与训斥。其实,微笑的力量是最大的。在教学中,我们的微笑,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略带点头的微笑则是对学生的肯定与支持,促进学生朝前的步伐迈得更大;摇头的微笑,能激发起学生改错的信心,使学生在笑中纠正了错误,获得进步。笑中教,笑中学,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
此外、应该还学生一片蓝天。如果学生能看懂弄通的不讲,让其自学,旨在培养能力。否则老师集中精力去讲,形成依赖性。长期的依赖性,就变成了惰性。这样“启智”是不成功的。但是每课的重点、难点老师要毫不吝惜地去点拨,犹如“拨开云雾见太阳”学生心理充满喜悦,“老师真高一筹”。
总之,兴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激发情感诱发剂,是主动学习的驱动力,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充分利用课外的广阔的空间去延伸,那么课堂教学是一定会开辟出新天地!
第三篇: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氛围教学效率教师角色倾听多媒体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又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最有活力最深奥的一门学科。那么,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活力,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得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还得让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我们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思考、多探索、多研究。
一、转变教师角色,调动课堂气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而变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学会倾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老师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只能当作一个容器,等着老师往里灌东西。长期以来,也就养成了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思考问题的惰性心理。“园丁”的辛勤,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天性。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笔者认为,学生“讲”教
师“听”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听”可以使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笔者通过“听”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独到深刻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二是通过“听”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三是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以让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
三、教师把功夫要下在备课上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授《黄山》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景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
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生活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课堂要呈现多彩的氛围
研究表明:一个人在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参与活动的欲望就会被激发起来。表现欲大大增强,思维活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并告诉他们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帮助他们确立自主的人格。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在素质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新观点,并善于利用已经熟练掌握的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手段,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开启学生幽闭的心门,唤醒学生创造的天性,让学生个性在多彩的语文课上轻舞飞扬,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心得体会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因此,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总之,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进步,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为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创造条件,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为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浅见。
1、课前教师要作充分的备课准备
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前提在于备课。每一位语文老师对于所执教的教材都应有“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指导思想。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落实一个“小”字。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都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要从小着手,解决几个小的问题就可以了。二是会抓一个“巧”字。要选好切入点,抓住要害,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浓厚的兴趣。三是很抓一个“精”字。内容要精练,要顾及到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2、课堂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当学生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个等待的时间虽短,却正是学生思维最为紧张活跃的时刻。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教师可以在总结课文时提出:“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话音刚落,定会就有几个同学举手。这时,教师不能就此让他们起来回答,因为在这么仓促的时间内作答很可能是零乱的、不完整的,而且让他们回答会影响其他同学思维。于是,教师用手势示意这几位学生先把手放下。不一会儿,学生陆陆续续举起了手,这时,教师喊一名中等生起来回答,回答基本正确,但不够具体。又叫另一名学生进行补充,这样答案就完整、具体、鲜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学生回答中不难看出学生经历了一个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历程,经历了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
3、培养学生学会质疑问难的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质疑,作为一种能力,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引导。
4、要给学生当堂练习写作的时间
语文课往往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写的训练常常被搁至课尾,拖到课外,课堂书面作业变成了课外作业,加重了学生负担,也大大降低课堂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把练笔落实在课堂,让学生当堂写,通过教师的巡视指导,可以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训练效果,那么汉字书写就会更端正、正确率更高、速度更快。因此,教师总是在每堂课中尽可能把教师活动压下来,保证学生活动的时间,包括挤5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堂书面作业,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明显提高。
5、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青睐。
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感化学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简化教学过程、突出重难点,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些中下生之所以学习跟不上进度,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导致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错过了老师讲课的内容。而多媒体教学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形象地、逼真地展现出来,用绚丽的色彩,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把学生带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教师只有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多读、多思、多问、多说、多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
第五篇: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看似简单实则很难驾驭,而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也颇耐人寻味。有些老师在评课时,往往看课堂气氛是否热闹,评课者美其名曰“学生活动充分,主体地位发挥得好”。这样的课堂,与其说是课堂,不如说是秀场;有的老师喜欢大容量、快节奏的课堂,一节课30多帧幻灯片一路放过,似乎快捷、高效,但我不禁要问: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底是高效还是低效?事实上,由于语文课堂教学观念的不同,许多地方的语文教学正在偏离教学正轨,误入形式化、庸俗化的歧途,导致课堂教学耗时低效,逐渐丧失了语文课应有的教学价值和美育功能。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首先,以实用实效的课堂观引领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简言之,就是要学习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和健康美好的情感。语文课堂固然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这毕竟是课堂教学的辅助环节,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陶冶美好情操,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和中心。脱离了这一中心,再花哨的课堂也给人以“哗众取宠”之感,无助于学生知识的增进,能力的培养。因此,从备课到上课,教师始终要把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情操陶冶放在首位,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都“学有所获”,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品尝到到收获的喜悦,这样的课堂,才是实用实效的课堂。
其次,以科学合理的目标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做好减法,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钻研教材,深入研究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删繁就简,突出重点。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备课工作的复杂性。就同一篇文本教材而言,不同教师在目标的确定和教法的选择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就一篇阅读教材而言,教什么,不教什么,那些内容需要自学,学生应掌握那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精心研究,做好取舍,绝不能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从语文能力方面来说,训练什么技能,培养什么方法,用什么方法来教……这一切也必须精心设计,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宁简勿繁,目标明确。比如,笔者教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的《孔雀东南飞》时,就有很大的困惑,面对这样的长篇叙事诗,弄不好就可能教个十天半个月,怎么办?有没有长文短教的办法?答案是肯定的。在教学第一课时时,笔者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这篇叙事诗的曲折动人故事情节,理清文脉;认识部分疑难字词。至于文章的艺术形象和手法,则作为第二课时的任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对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获得了初步感悟并激发其兴趣。一节课确定这样一个到两个简单易行的目标,让学生在紧张、活跃的气氛中通过读、说、听、思,最终达成教学的预期目标,学有所成,教学效果才能突显出来。
二是激发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的关键是找到学生的“动情点”。备课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所想所思,研究学生认知水平,充分挖掘教材人文素材,稍事加工设计,就可用以激发学生兴趣。一首小诗,一段名言佳句,一曲动人的旋律,一个感人的小故事,甚至一则时事报道,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得到充分调动,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笔者在《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背诵以前学过的描写美好爱情的诗篇,如《关雎》、《蒹葭》、《氓》等,同时,又利用投影仪向学生展示白居易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悲剧的《长恨歌》中的部分名句,南宋陆游的《钗头凤》等,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凄迷、哀婉的环境气氛,引导学生进入对美好爱情的想象的情景之中,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心理期待,为后续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际上,优化教学设计也好,激发学习兴趣也好,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课堂教学的有力保障。
再次,以预习环节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仅凭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不可能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所有问题。课前预习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教材,独立自主地解决部分浅易的问题,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发现疑点,提出问题,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同时,在预习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一般来讲,阅读教材中的字词、文学常识、文本大意等基础性知识,学生应该在预习中自主完成,课堂可做检查。涉及语言、情节、形象、观点、情感等需要理解分析,赏析探究的内容可留到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老师帮助学生解决。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认识语文学科价值和特点,健全科学合理的语文课堂评价体系,克服语文课堂教学的偏差,真正做到精心备课,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务求实用实效,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4]GHBZ088刊登课题项目
(郭峰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第一中学 74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