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严治党成果展心得体会解读
观看“全市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果展”心得体会
7月13日,实验小学全体党员教师在影剧院参观了市纪委举办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果展,使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刻教育。此次成果展分为以上率下、压实责任,踏石留印、正风肃纪,重拳出击、严惩贪腐,挺纪在前、标本兼治,利剑高悬、巡察震慑,改革创新、打造铁军等六大部分,集中反映了十八大以来襄阳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取得的各项成果。通过观看襄阳市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腐败典型案例,现场观展,我深受震撼,感受颇深。
观看“以上率下,压实责任”部分,参观的党员干部可以感受到襄阳市委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坚定意志。观看“挺纪在前,标本兼治”部分,可以了解到襄阳市注重文化领路,注重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理,通过多种方式营造学廉、倡廉、讲廉的浓厚氛围,促使党员提高廉洁意识,筑牢据腐防变思想防线„„ 观看“重拳出击,严惩贪腐”部分,可以了解到襄阳市坚持了“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了“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近五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数量达到6168件,被问责处理的人员包括襄城区原区长刘强、襄州区原区长王士金等„„
“内心受到深深的触动”、“上了一场廉洁教育课”、“遵规守矩容不得半点马虎”„„。参观学习结束后,党员们各自道出了心里话。“典型案例中的不少人物原来在生活中就熟知,看到这些人因贪腐被问责处理很受教育,这说明十八大以来我党“反腐治贪”的高压态势已经形成。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任何一名党员都要在工作上、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守住纪律的底线。”
观看成果展,更加明确了三个纪律。一是守住政治纪律,任何时候都要记住自己是一名党员,要忠实履行党员的职责;二是守住群众纪律,不侵、不贪、不占,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三是守住工作纪律,在岗位上认真工作,为服务象做好服务。观看成果展,增强了干事创业的自信心。近五年来襄阳市从严治党成果显著,说明市委对贪腐敢于较真、敢于碰硬,也充分证明我党在新形势下具有自我净化能力。
参观全面从严治党成果展,是襄阳市史志办开展第十八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起到了筑牢理想高线、纪律底线的教育目的。我们党员要在学习、参观中坚定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决心,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加强党性修养,积极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自觉克服懒、庸、推、慢、浮等毛病。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同时还要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学习贯彻这种精神,关键是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个人修养,严明工作纪律,脚踏实地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作出突出的成绩。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以学生需要为本,对待学生人人平等。对教学工作,要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承担教书育人这个重担。
今后我将进一步认真学习《党章》《准则》《条例》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自觉对照《党章》《准则》《条例》,树立廉洁自律意识,成为忠诚、责任、干净,有铁一般信仰、信念、纪律、担当的党员。
第二篇:教学成果展解读
本次活动概况
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简介 教学成果简介
为了交流,为了了解,为了成长,我们举办了这次展览。教信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实力,教信人的作品也同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创新精神。
这次教学成果展就充分体现了他们将娱乐、实用、严谨、创新、生动于一体的创作特点。
这次展品主要包括妙趣横生的《儿童乐园》、《打老鼠》、《小当家》、《星座夜话》;和我们的学习密切相关的《教学技能案例集》、《操作篇、观摩篇、素材篇》;还有极为
实用的《宝钢排行系统》等。
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创建于1978年,是我国最早开始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和本科学生的系科之一。
现在该系设有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三个硕士学位点,一个本科专业。目前它由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和电化教育中心组成。
多年来,该系与国内外许多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每年教师队伍中均有数名出国学习(包括攻读博士学位)和学术交流。每年还接收数名来自国内不同大专院校的进修教师、在职硕士研究生和高级访问学者。该系是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实体。
打老鼠(VB)
星座夜话(VB)小当家(VB)教学技能案例集
宝钢废水排放系统数据库(VB)操作篇、观摩篇、素材篇(VB)
以卡通形象、标准普通话讲述各个儿童故事,并附有小型游戏。面向对象:小
学生以下儿童。
本课件面向中小学生。
在同时出现的一组数字中,以打老鼠的方式选择并击中最大的数字。由难易程度决定题
目的数量。最后评分。
本课件面向对厨艺、烹饪有兴趣的用户。内有系统的烹调方法、菜肴介绍,用户可以自己动手按照菜谱做菜,并接受评选。该课件还有
网上查询、定购功能。
质,老少皆宜。其中有各星座性格介绍、星座神话,以及各星座间的缘分配对。并附以小游戏,娱乐气
氛。
该课件用大量的视频向用户介绍了教学中的各种技能,生
动形象。容易操作。
本课件用于宝钢工业废水排放数据的记录、修改和统计。功能强大、数据库系统完善,是个十分有实际意义的VB
课件。
CAI学习者,操作篇介绍了CAI学习者需要掌握的VB基本技能;观摩篇推荐了一些典型的CAI课件,给学习者直观的借鉴;素材篇提供了许多声音、图像、动画等素材,供用户下载,用户也可以根据需
要加入素材。
谢谢观看
第三篇:教育成果展心得体会
教育成果展心得体会
2012年3月23日学校组织学习观摩灵宝市第二届教学标兵、教学能手教育成果展,我们认真观看了优秀教案、学案、教学论文、教育博客、教学反思等。使我们亲身感受和沐浴了课改的春风,体验了课改带来的一种全新感受,也多了对课改的一分新的认识和思考。
现如今课改浪潮汹涌磅礴,教学方法五彩纷呈,经常让我们老师感觉很茫然,但通过这次展示会,我忽然觉得恍然大悟。我觉得要想形成自己的特色可以尝试性的先学习一种风格的教学方法,然后再吸取其它教学方法的可取之处,加以融汇,发展创新,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而且在教学中千万不能赶时髦,摆花架子,盲目追随,死板硬套,而应该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性格、阅历、见识、语言表达、现代技术应用能力不尽相同,若是套用同一个模式,定会不成体统。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教育要让人有自己独特的灵魂、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要做善教的老师,做善于批评的老师,要惧为人师,要做有追求的老师。通过参观我教学标兵,教学能手的教育成果,对自己以后的专业成长道路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规划。
2012年3月25日
第四篇:教科室成果展栏目(设计草稿)解读[范文模版]
教科室成果展栏目(设计草稿)
(教科室教科研成果展拟从6个方面展现,现设计稿如下,请老师提出版面设计意见,或对内容提出补充或修改,并面告教科室或发邮件至教科室邮箱:xnzxjks@163.com)
1、名师风采(文字说明、肖像照片。电脑喷绘有机玻璃覆盖
<下同>)——(约2版)
蔡建生,校长,书记,福建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委员会副理事长,省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全国学科科学推广与运用研究会理事,福建省中学学科带头人、三明市中学学科带头人、厦门市中学学科带头人。
吴伟,中学高级教师,厦门市杏南中学副校长,曾在上海晋元高级中学挂职学习。厦门市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杜益民,中学高级教师,数学教研组组长。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祖冲之杯”优秀教练员,曾担任市级重点课题《关于教师角色转换和建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的研究》的负责人。
周素华,集美区作协副秘书长,1999年获市演讲比赛三等奖,2000年获“千禧杯”、“春蕾杯”全国征文比赛三等奖、优秀奖。
郑慧琳,中学一级老师,校办公室主任,曾指导学生多人次在国家、省、市级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中获奖。
颜东升,德育处主任,200
1年荣获福建省“先进德育工作者”光荣称号,主要教育教学事迹刊载在厦门日报2000年教师节专刊上,参加了2000年青年教师师德先进事迹报告团,到全市巡回报告。
叶再兴,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曾被聘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教学实验研究中心研究员,厦门市“中语会”理事,厦门市级骨干教师,先后两次获市教育系统单项奖。
叶为川,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有4人获市一等奖,一人获全国三等奖,市级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市级“优秀班主任”等光荣称号。
王人天,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2003年9月被评为厦门市教育局“创优奖”。黄荷灯,中学高级教师,任教20年来,曾发表诗歌、散文若干篇。
阮晓雯,中学高级教师,教科室副主任,教育教学论文十几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汇编或发表,2000年被推荐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2001年获“厦门市优秀教师”称号。
郭廓,集美区政协委员,校教务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全国科学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子课题负责人,参加过市骨干教师培训,北师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带过两个市级“学雷锋创三好先进集体”,先后获得现场开课比赛、论文评比两项国家级一等奖,课件制作比赛、论文评比两项省级一等奖,说课比赛、课件制作比赛、论文评比三项市级一等奖及实验技能竞赛、奥赛指导教师等多项省市二、三等奖,2004年接受厦门日报采访并刊登于1月12日的厦门日报《约见名师》。
潘来姬,中学一级老师,现任校少先队总辅导员,音美教研组长,其论文《浅谈音乐欣赏课的优化实行》获市一等奖、全国三等奖,反指导的舞蹈《七月火把节》获市级二等奖、《踏浪》获市级优秀创作奖,2001-2002获市“优秀辅导员”称号,2000-2002年获市级“先进艺术教育工作者”称号。
王芬芬,初中英语教研组长,1999届的初三(4)班被评为市先进集体。
陈枝财,中学高级教师、总务处主任,担任过市级政治学科中心备课组长、杏林二级网络教研片区负责人,并承担过初中政治会考提纲《初二年思想政治教学目标与评价》编写任务。
庄庆华,教务处副主任,高级教师,曾被评为福建省先进老师,厦门市级骨干教师。王吉春,学校副校长,高级教师,曾被为福建省先进教师。李招培,学校党支部副书记,高级教师,厦门市级骨干教师。高进猛,德育处副主任,高级教师。
万龙兰,一级教师,2007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薛秀端,中学高级教师,历史教研组组长,区级学科带头人。周荣南,中学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毕建祯,中学高级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徐丁钟,中学高级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
2、课程资源(校本课程,文字说明)——(约05-06年校本课程目录(暂缺)
06-07年校本课程目录
3版)
□实用硬笔书法教程.....................................................................李建全 □影视文学与教学................................................................................陈志伟 □文学与建筑欣赏课程........................................................................颜瑞琼 □“走近舒婷”(现代诗欣赏)..............................................................蔡翠丽 □高中数学竞赛的解题思想方法.....................................................吴丽荣 □历代典章制度系列(古代礼制、官制、学校科举考试、历法)........刘媛 □数学美...........................................................................................黄志鲲 □化学家与化学.................................................................................刘轶全 □趣味数学............................................................................................林玉莲 □生活中的化学..................................................................................李磊 □英美国家社会文化入门.....................................................................高凌燕 □创意设计................................................................................................柯勤峰 □旅游英语.........................................................................................颜东升 □英语国家风情...............................................................................魏敬真 □时尚美语赏析
..............................................................................邱薛莲 □跨文化交际...........................................................................林跃文 □先秦哲学思想史...........................................................................张健 □英语词趣.......................................................................................阮晓雯 □课本中的科学家
...........................................................................程春晖 □《物理学史》选讲...........................................................................陈亮 □数学发展史
.................................................................................杜益民 □受力分析...............................................................................................谢红山 □桥牌入门...........................................................................................王国强 □化学与人体健康..................................................................................李清莲 □三位伟人与共和国的外交风云.......................................................薛秀端□世纪战争...............................................................................................陈艺婷 □成长训练营
..................................................................................翁星凯 □世界地理...............................................................................................林东风 □天气与气候
..................................................................................赖书谦 □中国旅游地理...................................................................................洪旭 □民族与舞蹈.......................................................................................潘来姬 □疾病预防与营养科学...........................................................................陈秋华 □《红楼梦》导读..................................................................................叶俊青 □网站建设...............................................................................................陈伟尚 □素描...................................................................................................阚进 □乒乓球技能训练..............................................................................洪东明 □高中数学竞赛的解题思想方法.............................................................陈文庆 □绘画基础.............................................................................................李卫东 □动画制作..............................................................................................陈顺才 □民间艺术..............................................................................................杨乐音
07-08学年校本课程目录
□古希腊神话
...........................黄荷灯13
□成语与高中语文
..........................田克云15 □开心一刻口语学习
...............................黄素莉15 高一高 二校 本课程纲 要 目录 □生活中的经济
...............................苏娟娟20 □英文歌曲欣赏
...............................尹梅□旅游与环境
...............................周矫正22 □英语电影赏析
...............................罗啊茹24 □《物理学史》选讲
...............................涂寒梅25 □英美名著欣赏
...............................林跃文27 □影视欣赏
...............................陈志伟29 □化学解题技巧
...............................李磊
□《动物行为学》
...............................刘芳敏34 □法律基础课程
...............................颜瑞琼35 □中国历代典章制度
...............................刘媛
□《生活与科技》
...............................柯勤峰40 □会考应试技巧
..............................刘轶全42 □语文与书法课程
..............................李建全43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高凌燕45
3、学科骨干(文字说明、市区级以上提供证书图片)——
(约1版)
历届校级骨干教师
吴伟、王秀云、王吉春、郑慧琳、田克云、高明雪、陈鹭娟、叶再兴、阮晓雯、颜东升、方华、高红、王芬芬、邱薛莲、胡毓进、陈文庆、王国强、叶为川、杜进忠、薛秀端、林东风、郭廓、陈国财、庄庆华、高进猛、刘冬生、杜爱建、蔡小灵、邱谊东、黄传忠、魏敬真、林跃文、黄素莉、谢红山、程春晖、陈枝财、邱世良、詹丽君、王人天、杜益民、吴源顺、赖书谦、陈顺才、蔡翠丽、万龙兰、高惠珍、陈建丽、吴丽卿、郑初汀、刘轶全、张凤娟、肖爱英、潘来姬、毕建祯、袁菊庄、叶绿勤、张建平、骆毅、丁红,毕建祯、李招培、肖振攀。
市级骨干教师(07年以前)
郭廓、庄庆华、林东风、方华、李招培、肖振攀 市级骨干教师(07年)
叶再兴、阮晓雯、叶为川、杜进忠、胡毓进、高明雪、高红、陈文庆、田克云、王芬芬、陈鹭娟
历届校级学科带头人
蔡建生、周荣南、徐丁钟、郭廓 区级学科带头人
杜益民(数学)
阮晓雯(英语)
薛秀端(历史)、徐丁钟、毕建祯、省级学科带头人名单 蔡建生
市级学科带头人 周荣南
省级学科带头人后备人员 郭廓
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人员 郑慧琳、邱谊东、陈国财 区级骨干教师培训人员
周素华、魏永辉、林荣凡、郑碧玲、程春晖、张凤娟、陈亚萍、潘来姬
4、科研课题(文字说明、相关材料影印件、课题活动剪影)——(约1版)
①高红、郑碧玲主持:2000—2003年国家级课题:基础教育(初中)英语教学评价试验项目”子课题——英语“形成性评价”
②蔡建生主持:2002年市十五规划课题《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习问题研究》 ③杜益民主持: 2002年2月市级重点课题《关于教师角色的转换与建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的研究》
④潘来姬主持:2002年市级课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⑤詹丽君主持:2002年“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的子课题《作文个性化与学生的个性化生活》
⑥蔡秀梅主持:2005年区级课题《城乡结合部名著阅读研究》
⑦薛秀端主持:2005年区级课题《城乡结合部历史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探索》 ⑧毕建祯、丁红主持:2005年区级课题《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⑨蔡建生主持:2006年《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学习方式建构与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⑩薛秀端主持:2006年市级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城乡结合部历史探究性学习模式探索》
⑾翁星凯主持:2006年《城乡结合部的中学生考试心理及其辅导》
5、科研成果(文字说明、文集封面影印、证书奖状照片)——(约10版)
(1)成果文集
①2003-2004学年读书征文集——学习与探索 ②2003-2004学年课改体会集——我们在前进 ③2003-2004学论文集2004-8 ④教育在杏南——创新第二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教学设计及安全分析集锦2004-10 ⑤厦门市杏南中学走进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制度汇编2005-8 ⑥2005-2006高中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及论文汇编2006-10 ⑦厦门市“十五”期间第一批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学习问题研究结题报告与论文集2006-6 ⑧城乡结合部设计任务运用在英语课堂内外的实践与探索——实验通讯2006-8 ⑨高中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及论文汇编(2005-2006)2006-10 ⑩2006年厦门市杏南中学教育教学研究系列文集
(一)教育教学论文集(上)2006-10 ⑾2006年厦门市杏南中学教育教学研究系列文集
(二)教育教学论文集(下)2006-10 ⑿2006年厦门市杏南中学教育教学研究系列文集
(三)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2006-10 ⒀2007年教育教学岗位大练兵系列文集
(一)——高中论文集2007-10 ⒁2007年教育教学岗位大练兵系列文集
(二)——教工书法比赛作品集2007-10 ⒂2007年教育教学岗位大练兵系列文集
(三)——读书心得2007-10 ⒃2007年厦门市杏南中学教育科研论文集——厦门市杏南中学福建省教育学会“十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习问题研究”课题组2008-1 ⒄2007年厦门市杏南中学教育科研课题结题报告集——厦门市杏南中学福建省教育学会“十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习问题研究”课题组2008-1(2)《教育视窗》共十八集(各期名称与照片)(3)获奖论文(目录含奖状照片)①2007-2008教师竞赛获奖情况
②杏南中学2001-2007省级以上教学竞赛获奖情况(4)课题结题报告
6、校本研修(文字说明、教科室、17个教研组各组提供活动照片)——(约3版)
(1)师德与教育理论(2)专业理论与知识(3)教学实践与研究
第五篇:参观新成果展心得体会[推荐]
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观云良小学有效教育新成果展的总结
南江中心小学
2013年12月17日,在学校领导范校长和李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二年级的班主任来到了云良小学,就他们常规管理、综合课程实践、课堂改革、学科评价、学生德育、校园文化、学校建设、教育科研、新教育成果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半天的参观学习。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一进校园给我们的感觉校就是校园处处洋溢着清新、宁静却又不乏生机的人文气息。通过学习参观,我开阔了视野,也解放了思想。现将本次学习参观的收获与体会汇报如下:
迎着清晨的阳光我们走进云良小学的校园,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这里汇集着全镇的“精华”。在参观全校的资料室时,一系列的成果展示让人眼花缭乱。进入各展室,可以看到几块显眼的展板,展示了云良小学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教学特点等,各处又有提示牌,有按科目分类的手抄报,有文化牌,有教师的语录和部分学生作品等。该校的突出特点是:“以讲学稿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他们把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整合,使之效果化。师生共同使用其文本,共同探究,师生互动,以此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备课采用20字方针:“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设计、师生共用。”三个步骤:①学习目标②课堂研究③拓展延伸。设想是:“关注细节,反复坚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东西,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他们要求学生每天写学后记,写有哪些收获,有哪些问题,教给学生会反思。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写出教后记,不断总结归纳教学得失,使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随后,我重点看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设情况。学生作品的展示,及教师们的认真指导,表明全校师生平时态度的认真,而且一些过程性的材料亦很充足,仿佛让人看到他们努力的身影。学校墙报作品不仅把艺术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出来,也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的艺术现象的关注程度。如图:
云良小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在有效教育的氛围之中,在学校中形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的浓厚氛围。以读书为突破口,让学生从读书中汲取有效教育的文化,在合作中积累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增强综合素质。在云良小学,我感触较深的几个地方:
(1)每个教学班前门外侧都有一个十分精致的小板块,其形式和内容新颖。
(2)教室前后走廊里有:学生优秀成果展、名人字画、常规通报栏等。如图:
(3)教室内墙壁上有:富有个性的班名,如:“腾飞班”,有誓言、学习小组评价表,有条幅:“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自主课堂我参与我快乐”。每个教室靠走廊一侧的窗子上均有一句话,如:“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学会微笑,学会尝试”、“尊老爱幼,平等待人”、“讲究卫生,爱护公物”、“劳逸结合,积极思考”、“真诚友爱,礼貌待人”、“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等,就连教室的外侧窗子上都有提示语:“勿探头、探身,危险!”,确实用氛围和环境影响学生,成就学生。
校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让人切实感受到了学校以生为本、给学生搭建多样化的成长舞台的先进理念,但云良小学的文化不是看这些形式,其文化核心渗透在学校管理、教学活动中。
路途的奔波实在让人苦不堪言,但是这半天的所见所想何尝不是劳累后的回报。为收获而欣喜!
2013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