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善而坚持[模版]
和善而坚持
——读《正面管教》有感
1、“管教”: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或是“受尊敬的领导人”,明白管教的意义非常重要,管教这个词常常被误用,很多人把“管教”和“惩罚”划等号。
2、当家长和老师太严格和控制过多时,孩子们培养不出责任感。
3、当父母和老师对孩子太娇纵时,孩子也培养不出责任感。
4、直到有一天,我听到自己又朝孩子大吼“我说了一百遍了,收起你的玩具!”时,我才认识到真正的“笨蛋”是谁,肯定不是我的孩子们。
5、在社会环境中,没有秩序也没就没有自由。
6、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
7、那些认为惩罚有效的人,通常就会惩罚孩子,因为他们认为不惩罚就只能娇纵,而那些不相信惩罚的人常常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并对孩子过于娇纵,正面管教能够帮助大人们找到一条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中间路线,正面管教倡导的是和善而坚定,并且把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教给孩子;当你既和善有坚定时,和善能抵消过于坚定所造成的所有问题(反叛、抗拒、对自尊的挫伤),而坚定则能抵消过于和善所造成的所有问题(娇纵、操纵父母、被宠坏的小淘气鬼、对自尊的挫伤)。
8、正面管教对大人和小孩都不造成羞辱。父母和老师最常使用的过度控制方式就奖赏或惩罚,在这个方式下,大人必须捕捉孩子好的行为并加以奖励,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行为并予以惩罚,是谁在承担责任呢?显然是大人!同样,娇纵也是教导孩子不负责任,因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放弃了责任!
苗三班
舒丽
2016-8-19
第二篇:读《正面管教》有感:“和善而坚定”知易行难
“和善而坚定”知易行难
——读《正面管教》有感
原创: 赞赏静气
妈妈问自己的孩子:“你知道妈妈真的爱你吗?”
3岁孩子的回答是:“是的,如果我乖乖的,你就爱我。”
12岁孩子的回答是:“我知道你爱我,如果我得了好分数。”
同样的问题,我也问了女儿,她回答是:“爱啊。”我追问:“爸爸妈妈经常会提很多要求,你还会觉得我们真的爱你么?”当时她正在玩公主穿衣服,抬头看了我一眼,又低下头说道:“没有条件的时候,爱我;有条件的时候,也爱我。”
再次读完《正面管教》后,我更加深刻体会到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感谢女儿的宽容和包容。
我们总是口口声声说“爱孩子”,经常唠叨要孩子做这个,完成那个,希望孩子做我们认为对她好的事情,这样她以后学习会更优秀,生活更加幸福。
我们经常意识不到,为了达到我们的期望,在孩子不配合、不合作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的运用起强迫、命令、威胁、惩罚等各种能够让孩子屈服的手段,这些短期能让孩子听话,从长远来看,只会导致孩子愤恨、报复、反叛和退缩。
在爱的名义下,我们总是述说孩子的各种不理解、各种不听话,各种叛逆,并给孩子贴上各种负面标签,殊不知过于关注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这恰恰违背了我们的初衷。
在爱的名义下,我们总是会以受害者的姿态展现我们的各种焦虑、各种无奈、各种身心俱疲,对于孩子的要求也慢慢地少了底线意识,少了坚定的态度,在孩子不断试探我们所能承受的最大底线过程中,要么沦为被孩子操纵的木偶,要么就由过度放纵切换到完全控制,从一极端直接过渡到另一个极端。
如果你也面临着这样的困惑,那么《正面管教》值得你拥有。很多时候,别人要求我推荐家庭育儿方面的书籍,《正面管教》是必须推荐的。
作者简·尼尔森,是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简·尼尔森开始接触到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学生)的教育理念,随后结合自己的认识,把阿德勒的教育理念发展成了正面管教理念,写出了《正面管教》。《正面管教》自出版以来,已经成为美国管教孩子的黄金教科书。
说起这本书,很多年前我就读过,只是当时读的时候比较囫囵吞枣,加之当时关于家庭教育的积累不够,所以理解的很肤浅。反而是之后几次大咖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不断加深了我对正面教育的理解。
当我再次捧起这本纸张有点微微泛黄的书时,原先无法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方,一下子都通透了。何谓经典,就是每字每句都透着智慧的光芒。或许是这些年的不断实践,或许是这些年不断阅读家庭育儿的书籍,我经常会在一个页面反复停顿,闭上眼睛,细细回味字句中蕴含的深意,以及在面对同样情况时,我与女儿日常互动中哪些只有坚定少了和善、少了耐心、少了接纳,妈妈与女儿日常互动中哪些只有和善少了坚定、少了原则、少了底线。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和其他传统管教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正面管教既不会羞辱孩子,也不会让家长感觉难堪,它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然后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他的各项能力。正面管教的基石是和善而坚定,这是因为“和善”可以表达家长对孩子的尊重,而“坚定”则可以帮助家长维护自己的权威,同时向孩子表明尊重事实的态度。
作者介绍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让孩子重视解决问题。做到这四个步骤,可以更好地让孩子与自己合作,从而达到正面管教的目的。
作者还分析了孩子不良行为的四种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在孩子们眼里,寻求过度关注和寻求权力,是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归属感和价值感;而报复则是他们希望通过破坏性的行为,补偿自己受到的伤害;如果孩子选择了放弃,那是因为他们真的失去了信心。书中,作者给我们指出了分辨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目的的方法和应对方法。
即便专业教育孩子的老师,在学校里可以是学生的心灵导师,但是回到家里也照样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知易行难。我们教育孩子切忌不能太容易受情绪的支配而陷入权利之争。我们的目的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是激励孩子做的更好(孩子在感觉更好时会做得更好),而不是让孩子放弃自己;是启发孩子探索式的思考,而不是在命令、责备中招致孩子的戒备;是让孩子决定做什么,而不是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实践正面管教不会一蹴而就,过程可能会有反复,这点作者在书中就曾说道:想把《正面管教》的书扔到窗外,不想让人知道写《正面管教》的作者也会反复犯错。
面对女儿的不配合,我就经常忘记运用和善而下意识采取过分强硬的态度来显示我的坚定,好在事后我都能察觉到。
人无完人,要有接纳不完美自己的勇气,错误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回到正面管教的原则上来。
学习了正面管教,孩子也不会从此完美了。完美是一种极不现实的期待,过分追求完美往往会陷入深深地沮丧之中。即使我们的孩子还不完美,我们也不完美,但是相处的很快乐,或者这是正面管教带来的最大变化,即让父母与孩子彼此之间感受到爱,让孩子拥有满满地归属感和价值感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颗爱心,更需要知道如何去爱。
记住,我们能决定是:
我们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第三篇:为了梦想而坚持
为了梦想而坚持
今天晚上八点—九点半我准时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每逢开学的时候,全国学生都要看《开学第一课》。
电视当中的一位妈妈让我们所有的人都为之钦佩,她就是—郑亚波。郑亚波是黑龙江鹤岗的一位加油站工人,他是一位单亲妈妈,她的儿子刚四岁的时候被确诊为智力低下并伴有严重的自闭倾向,当时有很多人都劝她放弃这个孩子,但她身为母亲她并没有放弃,她一直在坚持为儿子做着康复,郑亚波的孩子名叫阎铭威,他今年15岁,因被确诊为智力低下而不愿与人交往,但他却可以流利的弹出许多中外名曲,他不是天才,他能有今天的成果,也是因为他的背后有着母亲的坚持。在当时因郑亚波听大夫说弹钢琴可以发展大脑,但不幸的是每当上完一节课后所有的老师都会告诉郑亚波:“你放弃吧!”虽然外界都觉得这个孩子已经没有了希望,但郑亚波依然坚持自己在网上学习钢琴,一边教小威,不仅如此郑亚波还在晚上值夜班时学习钢琴,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11年过去了,现在的小威已经不是以前的他了,他现在爱说话了,学会与人交往了,这都要归功于郑亚波。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母爱啊,这份母爱感动我们所有的人,但现在回过头来仔细想想我们的母亲不也是如此之伟大吗,他们经常在风雨中奔波,为的就是能多挣一点钱,好让我们过上富足的生活不是吗,她们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她们的梦想就是把孩子培养成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人。
所以我们也要好父母一起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此祝所有的同学们梦想成真。
成都市川大附中初一13班 刘佳鹏。
第四篇:为了梦想而坚持
为了梦想而坚持
尊敬的评委、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XXX号选手,我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为梦想而坚持》。故事主人公今年26岁,学法律出身,却对历史充满了兴趣。他5岁时跟爸爸逛书店,一本《上下五千年》的书吸引住了他,爸爸为他买下那本书,由此开启他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在随后的7年里,他把这本书看了11遍,熟悉中国的历代皇帝。看历史书竟成了他的业余爱好,让当时痴迷电子游戏和香港录像片的同龄人惊奇不已。上中学的时候他就读过《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这些用文言写的史书连大学里历史系的学生都感到挠头,但他觉得,要想写出生动的文章,必须读那些枯燥的书。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痴迷历史的他历史成绩并不好,原因很简单,他的看法和教科书上的不一样。而且他觉得,历史应该是有趣的,不是教科书式的简单的年代、人物、事件、意义的罗列,更不是各种各样不平等条约的累积。因此,写出让人们喜欢阅读的真正的历史,是他的一个梦想,只不过,这个梦想在强大的高考面前,只能是梦想而已!
他是家中的独子,所以,为了父母殷切的目光,他痛苦地准备高考,最后,考上了一所不知名的大学。他在大学四年,完全是自学,他不去网吧玩,自己一个人呆在教室里看书,看自己喜欢看的历史书!有时候到深夜了,他抬
头一看,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他一个人,再看外面,寂静的校园里早已是人迹全无。
毕业后,他成了广州市的一名公务员,参加工作六年后,他下班后就回到家看书。终于,他有了把梦想付诸实施的念头——重写明史!写史书历来是历史学家的事情,而他,一个小小的公务员居然有了这个念头。他不管别人怎么看,开始动手写自己心中的历史。每天晚上,他要写四到六个小时,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他一天要洗几次凉水澡,洗得皮肤都过敏了。但他仍然坚持着。
很快,他发在天涯上的帖子受到了追捧。他的帖子吸引了众多网友,并且拥护者和反对者发生了激烈对抗。他转而在新浪和搜狐上开了博客,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他的博客点击率居然很快达到了300万。他那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文章,吸引了小到7岁的儿童大到70岁的大学教授在内的众多“粉丝”的追捧。
他就是《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这个到现在仍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的小公务员,却因为对梦想的执著追求,成为中国最不普通的公务员。梦想给了他腾飞的翅膀,而托起他翅膀的风,则是他不甘于平凡生活,对理想执著追求的坚强意志。每个人都有梦想,所缺的,只是将梦想付诸实施的勇气和毅力。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五篇:为了梦想而坚持
为了梦想而坚持
——读《王牌飞行员》有感
新安中学914班
潘嘉乐
《王牌飞行员》这本书我读得津津有味,感触颇深。本书中,“时间旅行者”凯厄斯会带领读者去经历一系列神奇的穿越之旅,去认识一群热爱飞行,酷爱创造,敢于为了梦想而奋斗的人。这本书中的人物和事迹是有迹可循的,比如主角桑托斯·杜蒙就确有其人,可以说这是一本“学习型小说”。
桑托斯·杜蒙为了研制出又快又稳又轻的飞机,勇于挑战自己,不惧生命危险,亲自试飞,显然,他赢了。杜蒙也是动力气球和重航空器的研制者与飞行家,在欧洲一度被称为“航空之父”。1898年,杜蒙制造了一架名为“巴西”的飞艇飞到巴黎上空,引起巨大轰动。数年后,他又设计出一种新飞机,飞机升到了3米飞了60米的距离,这可以说是人类“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飞机”。杜蒙作为一个为梦想而生的巴西人,实现了他的梦想。
可有谁知道他为了心中的梦想,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进行忘我的训练吗?有时,因发动机有问题,随风飘荡挂在树上;有时,烈日当空,他待在闷热的飞艇里,一待就是一个上午;有时,高空试飞,与死神擦肩而过„„他依然没有放弃,依然无怨无悔。他那勇敢、乐观、坚韧、执着的心深深打动了我。啊!多么坚强的意志,多么可贵的信念!
他的奋斗历程让我想起了自己。我四年级就开始学习弹吉他,手小,力气也小,初练时,手指被琴弦拉得火辣辣疼,妈妈看了心疼,想让我大一点再学,还好我感兴趣,为了把曲子练熟,我每天坚持练习半小时以上,周末练得更多,慢慢地越来越熟练了,后来,我自己上网找了吉他曲来练习。我庆幸自己没有放弃,现在弹琴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为了自己的梦想全力以赴,为了梦想而坚持,这就是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