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2015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2015年度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两天的继续教育培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建筑工程的知识。第一天,朱老师主要讲解了有关常用建筑材料、设备选型及质量监测与评价。在第二天的课程中,宋老师讲述了工程监测技术。
一、常用建筑材料、设备选型及质量监测与评价
将建筑材料分为建筑主体材料(用于建造建筑物主体工程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用于建筑物室内、外饰面用的建筑材料)。建筑主体材料包括:水泥与水泥制品、砖、瓦、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构件、砌块、墙体保温材料 工业废渣、掺工业废渣的建筑材料及各种新型墙体材料等。装修材料包括:花岗岩、建筑陶瓷、石膏制品、吊顶材料、粉刷材料及其他新型饰面材料等。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环境的变化也使得各种各样的新式建筑材料就层出不穷。环保、高强度、装饰性、防水、防火、隔音等等特性也逐渐成了新型建筑材料的新指标。例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众多建筑物上,就是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更注重的是绿色环保,这是因为现代社会资源短缺,能源耗竭,环境恶化等问题正日益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建筑材料作为能耗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工业产业,在改善人居住环境的同时,对人类的环境污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还有建筑材料的选料也非常重要,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国的小块实心黏土烧结砖,这种砖块成本较低,只需要在耕地取土烧砖便可,工艺成熟简单,价格低廉,且多数实心粘土砖厂未采取过滤措施,而用烟囱直排烟尘,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粉尘,严重污染了环境;黏土砖实际投入建筑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分量较重,保温、隔热、隔音性能不高,又会间接增加建筑投入。所以建筑材料在选料上面一定要尽可能少利用天然材料,尤其是不可再生材料。
基于建筑材料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进场需检测,试验的材料检验项目要服从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所属有关部门)的规定。比如混凝土用的水泥,需按批检验其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和细度。
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控制、材料进场的质量控制以及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
材料进场前,应仔细阅读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等与工程材料有关的文件,熟悉文件对材料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与商标的规定和要求。认真查阅所用材料的质量标准,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应用特性与适用范围,必要时对主要材料、设备、构配件的选择向业主提供合理建议。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材料进场时,应检查到场材料的实际情况与所要求的材料在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与商标等方面是否相符,检查产品的生产编号或批号、型号、规格、生产日期与产品质量证明书是否相符,如有任何一项不符,应要求退货或要求供应商提供材料的资料。标志不清的材料可要求退货(也可进行抽检)。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都必须有相应的质量保证资料。包括:生产许可证或使用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或质量试验报告单。合格证等必须盖有生产单位或供货单位的红章并表明出厂日期、生产批号和出厂合格证。
材料进场后,工程上使用的所有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及设备,都必须事先审批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现场不能存放与本工程无关或不合格的材料;所有进入现场的原材料与提交的资料在规格、型号、品种、编号上必须一致;不同种类、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型号、不同批号的材料必须分别堆放,界限清晰,并有专人管理。避免使用时造成混乱,便于追踪工程质量,对分析质量事故的原因也有很大帮助;应用新材料前必须通过试验和鉴定,代用材料必须通过计算和充分论证,并要符合结构构造要求。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这一特殊产品的原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优劣,而目前社会上生产的建筑工业产品伪劣品太多,因此,必须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测与控制。如要加强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严把材料进场验收关、合理选择、使用和存放材料等等。另外需要建设系统采取行政管理手段,备案措施,检验等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
二、工程监测技术
工程监测是指在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监测仪器对关键部位各项控制指标进行监测的技术手段,在监测值接近控制值时发出报警,用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也可用于检查施工过程是否合理。
工程监测的常见类型有:钢结构应力监测、大型施工项目应力变化监测、结构健康监测、基坑监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监测以及轨道、码头监测等。
对于基坑监测项目学习颇多,基坑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基坑围护结构坡顶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围护结构由于基坑的开挖卸载及其他基坑变形影响因素会发生水平位移变形,为监测基坑围护结构坡顶的水平位移变形情况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需要进行基坑围护结构坡顶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围护结构坡顶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有小角法和视准线法。1.1小角法
在基坑一定距离外设定相对稳定的工作基准点,在基坑外远大于工作基准点与监测点距离设定后视点,基准点与后视点连线作为零方向。测定一定监测时间内,监测点与基准点连线与零方向之间的角度变化值,并通过运算,计算出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值。
1.2视准线法
沿基坑边选定的方向线的两端,埋设两个稳定工作基准点,然后在基坑边沿这两端点所连成的直线(即方向线)上设立一排监测点,定期观测这排点偏离方向线的距离,并加以比较,即可求出这些监测点的水平位移量。
2、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准点的校核监测
在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中,工作基准点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但由于基坑场地的局限性,为保证基坑监测的便利性,工作基准点的设置一般不能满足不受基坑开挖影响的要求,这就要求需对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准点进行监测校核。通常采用反演小角法进行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准点的校核监测。
反演小角法,由工作基准点架设仪器,并设定两个稳定后视观测点,测定工作基准点与两后视观测点之间的距离,通过监测以工作基准点为顶点,以两后视点为端点的夹角的角度变化,通过运算得出工作基准点的水平位移变化值。
3、基坑围护结构坡顶垂直位移监测
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围护结构由于基坑的开挖卸载及其他基坑变形影响因素会发生垂直位移变形,为监测基坑围护结构的坡顶垂直位移变形情况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需要进行基坑围护结构坡顶垂直位移监测。
基坑围护结构坡顶垂直位移监测的方法有闭合路线监测和附合路线监测。3.1 闭合路线监测
利用一个水准基准点建立闭合水准路线,对监测点进行垂直位移监测,通过水准基准点与监测点的高程联测,得到各监测点的监测高程,监测一定时间间隔内各监测点的高程变化,得到各监测点的垂直位移。
3.2 附合路线监测
利用两水准基准点建立符合水准路线,对监测点进行垂直位移监测,通过水准基准点与监测点的高程联测,得到各监测点的监测高程,监测一定时间间隔内各监测点的高程变化,得到各监测点的垂直位移。
4、环境建(构)筑物垂直位移监测
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基坑开挖卸载及基坑的降水,基坑周边影响范围内的已建建(构)筑物的地基稳定性会受到影响,产生垂直位移变形,为监测已建建(构)筑物由于基坑施工而产生的垂直位移变形,需要进行环境建(构)筑物垂直位移监测。
环境建(构)筑物垂直位移监测的方法同基坑围护结构垂直位移监测
5、环境地表垂直位移监测
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基坑开挖卸载及基坑的降水,基坑周边影响范围内的地表会产生垂直位移变形,为监测基坑周边地表由于基坑施工而产生的垂直位移变形,需要进行环境地表垂直位移监测。其监测方法同基坑围护结构垂直位移监测。
6、环境管线垂直位移监测
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基坑开挖卸载及基坑的降水,基坑周边影响范围内的管线会产生垂直位移变形,为监测基坑周边地表由于基坑施工而产生的垂直位移变形,需要进行环境管线垂直位移监测。其监测方法同基坑围护结构垂直位移监测。
7、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围护结构及周边土体由于基坑的开挖卸载及其他基坑变形影响因素会发生水平位移变形,为监测基坑围护结构及周边土体整个围护深度内不同深度的水平位移变形情况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需要进行基坑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由围护结构中或围护结构周边土体中埋设测斜管,将测斜仪器放置于测斜管中监测围护结构及周边土体不同深度的水平位移变形情况。
8、建(构)筑物倾斜监测
建(构)筑物由于地基稳定影响因素而产生不均匀沉降或由于外力影响产生水平位移,由此建(构)筑物会发生主体倾斜,影响使用及安全,为监测建(构)筑物的主体倾斜变化,需要进行建(构)筑物倾斜监测。
建(构)筑物倾斜监测的方法有沉降法和位移法。
沉降法,通过对建(构)筑物主体各水平主轴线上监测点的相对沉降监测,经过一定计算求取。
位移法,通过对建(构)筑物竖向主轴线上不同监测高度监测点水平位移的监测,经过一定计算求取。
9、围护结构内力监测
基坑围护结构包括围护墙(桩)、支锚结构、围檩等,基坑围护结构内力(包括支护桩内力、围檩内力、支撑内力、锚杆内力等)会随着基坑的开挖而变化,为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围护结构内力的变化,掌握围护结构的受力情况,反馈基坑围护结构设计,需要进行围护结构内力监测。围护结构内力监测的方法有钢筋应力计监测和锚杆(索)应力计监测。9.1 钢筋应力计监测
将钢筋应力计固定于围护结构受力钢筋上,通过钢筋应力计监测钢筋的内力变化情况,并通过计算获得监测位置围护结构的混凝土、钢筋的拉、压受力情况。
9.2 锚杆(索)应力计监测
将锚杆(索)应力计安装于锚杆(索)上,通过锚杆(索)应力计监测锚杆(索)的受力情况。
10、地下水位
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基坑的开挖及降水,基坑周边水位会产生变化,并可能因此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另外基坑外水位的变化也会对基坑安全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地下水位的监测。
在基坑周边布设水位监测孔,将水位计放置于水位监测孔中定期监测水位的变化情况。
目前,我从事的是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工作,这两天培训的内容与我的工作都密不可分,这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篇:河南2016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2016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这两天由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组织的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的继续教学培训,我见识到了许多工程中实际现场遇到的问题,这为我在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内容是《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主讲为宋老师。
培训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但是宋老师的专业水平令人深深折服,令我收获颇丰。《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这门课,通过宋老师讲解使我知道目前轨道交通已成为我国城市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安全、高效、优质地将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使其发挥社会、经济效益是决策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基础是土建施工,各类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为解决工程施工工期与安全风险相互间的矛盾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而根据工程周边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施工工艺是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展的关键。文章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实际,提供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主要施工工艺的技术要点。
目前,我国有10个城市正在修建地铁,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深圳、郑州等,已通车里程256km;正在规划地铁工程的城市有25个,正在深化设计的有38条线路。
正确有效的地铁施工方法是地铁建设快速、安全、有效的有力保障。经过经40年的发展,我国地铁修建方法已由最初单一的明挖法发展到现在的明挖、暗挖、浅埋暗挖、矿山法、盾构法等多种方法并存,施工技术不断发展提高,已初步形成了专门的科学体系,极大的推动了地铁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有各自适合的施工条件。
1明挖法施工:
1)放坡开挖技术。在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放坡开挖的施工技术。边坡坡度根据地质、基坑挖深及参照当地同类土体边坡稳定值确定。基
坑的开挖尺寸要保证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需要设排水沟、集水井的基坑,其开挖尺寸可适当加宽。基坑应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开挖,以防止掏底开挖发生事, 开挖应随挖随刷边坡。
2)型钢支护技术。型钢支护一般是使用打桩机或沉拔桩机打入或沉入工字钢或钢板桩,根据不同地区和地质条件设定桩距,桩间采用木背板、水泥土或钢丝网喷混凝土挡护。当基坑较深时,可采用双排桩,由拉杆或连梁连接共同受力。地铁施工也可采用多层钢横撑支护技术,还可用单层或多层锚杆,使其与型钢共同形成边坡支护体系。
3)连续墙支护技术。连续墙支护一般采用钢丝绳和液压抓斗成槽设备,也有用多头钻和切削轮式成槽设备的。槽段采用膨润土泥浆护壁,灌注水下混凝土,使其形成混凝土挡土墙结构。为加强支护能力,一般采用钢横撑和锚杆拉紧连续墙共同受力的方式。连续墙不仅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同时具有隔水的作用。
4)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技术。混凝土灌注桩的成孔方法有人工挖孔、机械钻孔两种。人工挖孔形状有圆形和矩形,采取边挖边支护的方式;机械钻机有冲击钻机、长短螺旋钻机、循环钻机和潜水钻机。根据地质和水文条件采用干法和浆液护壁法,然后灌注普通混凝土和水下混凝土成桩,支护可采用双排桩加混凝土连梁共同作用形式,还可采用桩加横撑或锚杆形成的受力体系。
5)土钉墙支护技术。土钉墙支护是在施工现场的原位土中用机械钻机成孔,插入排列间距较密的细长杆件,通常还外裹水泥砂浆或注浆,并喷射混凝土,使土体、钢筋、喷混凝土板面结合成深基坑土钉支护体系。
2暗挖法施工:
1)浅埋暗挖施工技术。浅埋暗挖法可以概括为:保持岩石原 有的性能,充分发挥岩体承载作用,采用锚喷支护控制围岩变形,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确定最终支护,支护越适时越好。施工原则是“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
2)多拱多跨暗挖法施工技术。我国的多拱多跨暗挖法施工技术是在西单地铁建设中产生的,地铁车站断面为三连拱形式, 施工中采用“双眼镜法”施工技术,依次部开挖,每个眼镜的开挖支护均错开10d~20d,使初期支护达到一定强度并形成支护闭合体后,再逐步开挖上部。
3)平顶直墙暗挖法施工技术。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采用可重复使用的临时支撑,减小开挖工作面跨度,为二次衬砌施工创造通透的空间,实现受力转换又没有废弃工程。目前,这种技术已在北京长安街过街道、其他人行道和地铁出入口以及地铁区间隧道施工中大量采用,效果良好.3盖挖法施工
盖挖法的特点是:根据不同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设计以连续墙、混凝土灌注桩作为边坡支护结构,然后施作盖板,形成框架结构后,在其保护下开挖土方,并完成结构施工。盖挖法是一种快速、经济、安全的施工方法,对人们生活干扰少,采取措施后可以做到基本不影响交通,较暗挖法要经济。
4盾构法施工
1)隧道掘进机施工技术。隧道掘进机也称岩石盾构,工作部 分由刀盘、带滑动支撑靴及稳定作用部件的刀盘支架、主轴承、动力传动装置、主梁、支腿及出渣皮带运输机等组成。水平支撑和支腿通过液压支承在隧道壁上,使掘进机固定;液压推力油缸把固定部分和工作部分连接起来,提供向前移动的动力,迫使刀盘紧贴隧道掌子面的岩石表面进行切削开挖并出渣。一般岩石强度高的隧道不加衬砌,岩石风化的地层采用钢拱架、钢丝网、喷混凝土衬砌。TBM施工月进度一般在1000m以上,速度快,质量好,适用于铁路、公路隧道及水工隧洞。
2)泥水平衡盾构施工技术。泥水平衡盾构的特点是:在盾构正面与支承环前面装置隔板的密封舱中,由有适当压力的泥浆来支撑开挖面,并由安装在正面的大刀盘切削土体,进土与泥水混合成泥浆后,通过泥浆泵和管道输送到隧道外的地面,由泥浆分离设备除掉土砂后,再通过管道把合格的泥浆送到工作面。反复循环地切割地层、推进并安装管片以形成隧道结构,这种开挖方式适用于多种复杂的地层, 特别是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层,上海、广州都有成功案例。泥水盾构对地层扰动最小,地面沉降小,但盾构及与其配套的泥浆制造、分离设备造价高、占地面积大。
3)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技术。土压平衡盾构的前端设有一个全断面大刀盘,切削刀盘后是密封舱,在密封舱的下部装置长筒形螺旋输送机,输送机一头设有出入口。所谓土压平衡就是刀盘切削下来的土体和泥水充满密封舱,具有适当压力,与开挖面保持土体的相对平衡
这两天的培训课程,我想我只能用受益匪浅这四个字来形容了。老师们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案例无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的印象。再次十分感谢宋老师的精彩讲解,感谢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给我这样机会感受。
第三篇:河南2017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2017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本次继续教育第一天课程由两位郑州大学的老师李老师主讲,讲课内容为《钢结构工程设计与建造》;第二天课程是由湛玲老师主讲内容为《做真实的自己--人格心理学的应用》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对既有结构的鉴定与加固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及对钢结构构件的施工流程有了直观的了解。并且从心理学角度剖析,让自己如何成为内心强大、工作乐观的精神状态。
周六是李老师的《钢结构工程设计与建造》,李老师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对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做一个初步的介绍,并通过一些具体的现场图片一级工程实例使我们有一个直观的概念。李老师主要讲了三部分的内容:
一、钢结构工程设计基础;
钢结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1)钢结构的材料性能及选用原则;2)钢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和设计文件编制要求;3)单层工业厂房设计概述;4)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房屋设计概述;5)大跨度房屋钢结构设计概述;
钢结构的特点:1)刚才的强度高而质量轻;2)比其他材料更接近理想材料;3)强度高的另一后果—容易屈曲(失稳);4)钢材塑性(延性)和韧性好;5)耐腐蚀和抗火灾性能差;6)钢结构构件易于加工安装,施工优势大;7)钢结构对缺陷很敏感;8)钢结构的变形有时会控制设计;9)钢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
二、大型钢结构工程建造与施工实例 本章以郑州东站综合枢纽站房工程为例。
郑州东站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国家铁路交通网中的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是铁道部、河南省和郑州铁路局极为关注的国家特大型重点工程,是中原经济区亿万人民万众瞩目的地标工程和民心工程,是国家规划的“ 四纵四横” 铁路 快速客运网中石武客运专线和徐兰客运专线的十字交汇枢纽。
郑州东站设计理念: 建筑造型采用“ 庄重、沉稳、宏大”的立意,城市之门的立面造型中隐含着青铜器鼎的稳重形象,同时又具有“ 莲鹤方壶”、“ 双连壶” 一样和谐的构图。建筑倾斜的边角透露出一种强大的力度和流线型的动感,体现交通建筑的特征。郑州东站主要施工技术难题处理:(1)桥建合一结构钢骨柱双向预应力框架梁轨道桥技术研究(2)高位独立设置钢栈道多层钢结构同步吊装与轨道层搭接 施工技术
(3)多跨连续双向交叉管桁架吊装与卸载技术
(4)大跨度桁架及铸钢节点空间网格结构跨层桁架施工技术
2)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是石武客运专线重点枢纽工程,也是与河南中原黄河公路大桥共同跨越黄河的特大公铁两用桥梁,是河南省头号重点工程和铁道部重点工程。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铁路桥长14.904km,公路桥长22.89km,公铁合建部分长9177m。这几项数据均超越了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及其他同类型桥梁。为保证大跨度高速铁路行车舒适度和整体刚度的要求,同时减少主桁杆力,节省投资,采用塔梁固结六塔连续单索面钢桁梁斜拉桥,结构形式美观、新颖,在世界高标准公铁两用桥上为首次采用。上层为32.5m宽的六车道公路,下层为17m宽的双线铁路,为使结构合理,受力明确,结构布置紧凑,适应高速铁路对桥梁刚度的要求,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两片边主桁倾斜的三主桁结构形式。
学习了湛玲老师主讲的做真实的自己,了解了人格到底是什么,以及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心里学的研究分析,让自己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
这些年一直在寻各种学习,如何面对生活,面对现实中不堪的人生。工作中,生活里,人面前,虽要保持着一种阳光,乐观,积极的形象,快乐愉悦之心似乎也是每个人喜欢和追求的。其实内心深处,生活繁杂事物里,哪个人不曾忧烦痛苦挣扎呢?臣服于命运与抗争命运是纯然不同的两种人生态度。的确,每个人命运是有它自己路径,谁也代替不了谁。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是的我对于既有结构的鉴定和加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结构加固的目的,以及加固以后的功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通过李老师的钢结构课程使得我对现场施工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不在只是仅仅从书本上获得一个概念性的知识。
第四篇:河南2017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2017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10月21、22日由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本次课程由两位郑州大学的老师王教授、李老师主讲,其中王老师讲课的内容为《工程结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李老师的讲课内容为《钢结构工程设计与建造》;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对既有结构的鉴定与加固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及对钢结构构件的施工流程有了直观的了解。
周六首先进行的是王老师的《工程结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工程加固是研究让受损结构重新恢复原有功能,或达到新的功能要求,使失去部分抗力的结构获得原有的抗力或超过原有抗力的一门学科。对建筑业来说,21世纪是维修改造加固的世纪。近二十余年的发展,大量加固技术从研发走向成熟。《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建筑结构加固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砖混结构房屋加层技术规范》(CECS 78-96)等以及近十本配套使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协会标准,已基本形成一个加固专业的标准体系。
结构加固改造全过程分为结构可靠性鉴定、方案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
一、结构可靠性鉴定可以分为:安全性鉴定(承载力鉴定)和使用性鉴定(正常使用鉴定)。根据不同的鉴定目的和要求,安全性鉴定和使用性鉴定可分别进行,或选择其一进行,或合并为可靠性鉴定。
1)可仅进行安全性鉴定的情况:
(a)危房鉴定及各种应急鉴定;(b)房屋改造前的安全检查;(c)临时性房屋需要延长使用期的检查;(d)使用性检查发现有安全性问题。
2)可仅进行使用性鉴定的情况:
(a)建筑物日常维护检查;(b)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鉴定;(c)建筑物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专门鉴定;
当鉴定评为需要加固处理或更换构件时,根据加固或更换的难易程度、修复价值及加固修复对原建筑功能的影响程度,补充构件的适修性评定,作为工程加固修复决策时的参考或建议。
二、工程结构加固方案设计是指根据结构检测结果依据相应的结构设计规范设计加固方案,以满足结构进一步的功能使用要求。结构加固分为地上和地下结构加固。
地下加固法可分为:地基加固方法和基础工程加固方法; a)地基加固方法
1)换填法; 2)排水固结法; 3)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4)振冲法; 5)砂石桩法; 6)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7)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8)水泥搅拌法;9)高压喷射注浆法; 10)石灰桩法;11)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12)柱锤冲扩桩法;13)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
b)基础工程加固方法
1)基础扩大托换;2)基础加深加固法;3)基础锚杆静压桩加固法;4)基础树根桩加固法;
地上加固法:
a)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1)增大截面法; 2)局部置换法; 3)绕丝加固法;4)外加预应力加固法; 5)外粘型钢加固法;6)外粘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7)外粘钢板加固法;8)外加钢丝绳聚合砂浆围套法;9)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法;10)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11)喷射混凝土加固法;
b)砌体结构加固方法
1)增设扶壁柱法; 2)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3)外包钢筋混凝土加固法; 4)外包钢加固法;5)增大砌体截面加固法;6)水泥灌浆法;7)其它加固法: 托梁加垫、托梁换或加柱、增加预应力撑杆、增设钢拉杆和改变结构方案;
c)钢结构加固方法
1)改变结构计算图形;2)钢构件增大截面加固法;3)钢构件焊缝补强;4)钢结构裂纹修复与加固;
周日是李老师的《钢结构工程设计与建造》,李老师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对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做一个初步的介绍,并通过一些具体的现场图片一级工程实例使我们有一个直观的概念。李老师主要讲了三部分的内容:
一、钢结构工程设计基础;
钢结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1)钢结构的材料性能及选用原则;2)钢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和设计文件编制要求;3)单层工业厂房设计概述;4)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房屋设计概述;5)大跨度房屋钢结构设计概述;
钢结构的特点:1)刚才的强度高而质量轻;2)比其他材料更接近理想材料;3)强度高的另一后果—容易屈曲(失稳);4)钢材塑性(延性)和韧性好;5)耐腐蚀和抗火灾性能差;6)钢结构构件易于加工安装,施工优势大;7)钢结构对缺陷很敏感;8)钢结构的变形有时会控制设计;9)钢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
二、大型钢结构工程建造与施工实例 本章以郑州东站综合枢纽站房工程为例。
郑州东站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国家铁路交通网中的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是铁道部、河南省和郑州铁路局极为关注的国家特大型重点工程,是中原经济区亿万人民万众瞩目的地标工程和民心工程,是国家规划的“ 四纵四横” 铁路 快速客运网中石武客运专线和徐兰客运专线的十字交汇枢纽。
郑州东站设计理念: 建筑造型采用“ 庄重、沉稳、宏大”的立意,城市之门的立面造型中隐含着青铜器鼎的稳重形象,同时又具有“ 莲鹤方壶”、“ 双连壶” 一样和谐的构图。建筑倾斜的边角透露出一种强大的力度和流线型的动感,体现交通建筑的特征。郑州东站主要施工技术难题处理:
(1)桥建合一结构钢骨柱双向预应力框架梁轨道桥技术研究(2)高位独立设置钢栈道多层钢结构同步吊装与轨道层搭接 施工技术
(3)多跨连续双向交叉管桁架吊装与卸载技术
(4)大跨度桁架及铸钢节点空间网格结构跨层桁架施工技术
2)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是石武客运专线重点枢纽工程,也是与河南中原黄河公路大桥共同跨越黄河的特大公铁两用桥梁,是河南省头号重点工程和铁道部重点工程。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铁路桥长14.904km,公路桥长22.89km,公铁合建部分长9177m。这几项数据均超越了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及其他同类型桥梁。为保证大跨度高速铁路行车舒适度和整体刚度的要求,同时减少主桁杆力,节省投资,采用塔梁固结六塔连续单索面钢桁梁斜拉桥,结构形式美观、新颖,在世界高标准公铁两用桥上为首次采用。上层为32.5m宽的六车道公路,下层为17m宽的双线铁路,为使结构合理,受力明确,结构布置紧凑,适应高速铁路对桥梁刚度的要求,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两片边主桁倾斜的三主桁结构形式。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是的我对于既有结构的鉴定和加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结构加固的目的,以及加固以后的功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通过李老师的钢结构课程使得我对现场施工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不在只是仅仅从书本上获得一个概念性的知识。
第五篇:2018年河南继续教育心得
2017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2018年6月2、3日由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本册课程的讲课内容为《工程结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虽然我不是从事这个专业的,但是对于工程类的课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加上老师讲的诙谐幽默,让我这两天的学习并没有感到无聊。
首先讲的是建筑物结构鉴定方法的一些讨论。以前来说比较常用的建筑物的鉴定方法是请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监测,通过个人的经验和一些实测的数据来得出一个合理的结果,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工作的流程比较的简单,实施起来比较便捷,投入的成本不高,适合于那些结构简单的建筑物。这种方法现在的使用面依然很广,但是这种全凭人工经验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容易导致鉴定结果和实际情况严重脱节。现在来说比较实用的鉴定方法是在传统基础上面的升级,列出需要重点监测的项目和范围,通过一些现代化的工具对建筑物进行一个可靠地评估,这种评估方法相较于以前的方法有很大的改进与提升。第一点就是,这种方法比较的科学,不是那么的单一,对于较为复杂的建筑物同样适用。第二,这种方法比较的精确,不存在盲目性,比较的客观合理。
接下来讲的是建筑物结构可靠性评定与加固。伴随着中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在新建筑不断被建起的同时,如何利用已有的建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为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既有结构,其结构的可靠性评价与加固有着非常广泛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工程结构要求有一定的可靠性,是因为工程结构在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有种种影响其安全的因素存在,当可靠性能比较低时,其发生危险的概率就比较大,因此,从各个方面的角度来考虑,提高建筑物的可靠性有对于建筑物本身的安全性能来说,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减少发生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不确定性大致有下面几个方面,第一点是作用效应,第二点是抗力性能。
建筑物结构加固改造的原则。这种原则就是恢复提高建筑原有的一些比较安全的性能,把那些不安全的性能进行加固加工后,需要再进行一些特殊的鉴定与检测,加固后的建筑物应该符合相应的要求,其稳定性承载力,抗风险能力,都应该比原有的建筑物要有所加强,而且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测与鉴定,加固规则也要按照标准进行。对于加固过程中,那些无法恢复的部位要进行安全措施的防护,并明确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
建筑物在建成以后,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在当初设计时的弊端,施工环境的影响,以及以施工人员的自身因素的影响,其可靠性及安全性能会随着使用年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就需要人们进行定期的检测与鉴定。在必要的时候,对于建筑物上面发生的位移,形变等一些对其安全因素有影响的东西或者严重危及人民的财产安全以及人身安全的方面需要考虑对其进行后期的加固,以及修复处理来回恢复于提高建筑物原有的性能。目前来说,我国现有的建筑物加固技术 是必须具有基于有效的建筑物性能鉴定检测的方法结构加固,对于提升建筑物的结构质量,应用稳定,安全性能以及提高使用年限。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我国现有的建筑物的结构加固与检测系统还不够完善,相关的技术流程还不够统一,有些建筑物鉴定未能引起施工人员的足够重视,从而影响建筑物后期的鉴定结果,使得加固过程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因此建筑物的鉴定加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筑物可靠性中的鉴定,要根据现有的标准和质量规范,按照规程对建筑物的结构质量进行安全可靠性能的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已有效地指导后期建筑物加固的过程鉴定,包括对建筑物自身承载能力的鉴定分析等。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逐渐明白了,建筑物结构的维修与加固改造是怎样一门学问,而且对于现在的加固和改造技术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工程类的学科知识我基本能够了解关于这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老师概括性的论述了国内外加固改造的发展,明确了在建筑结构,可靠性能评估以及加固的方法与目的。介绍了我国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现在如何对建筑物进行鉴定与加固,其技术性方面的要求与实施,简明扼要的介绍了结构可靠性鉴定理论的基本知识,详细论述了已有建筑可靠性鉴定的目的鉴定方法和步骤。论述了在建筑物建成后的后期如何对其进行加固,对于不同的建筑物:表现在结构的不同,实施方法的不同,施工环境的不同,所以这些导致了加固方法的不同,老师为我们都进行了一一介绍。虽然我不是这个行业的从事人员,但是对于这两天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对于我在以后从事工程类专业技术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方面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在今后的工作和实践中,这些知识都会为我以后做出铺垫。
我觉得这两天的课程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因为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及加固技术,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伴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公共类的一些学科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有效和积极的贡献。本次继续教育虽然结束了,但是学无止境,学习永远在路上,只有不断地学习,人们才会不断地成长,才会不断地进步,才会不断地提高,这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有所帮助。
xxx 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