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期末考核 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2017.1.11
回望十年课改,展望教育未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与教学工作者开始探讨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等新课改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学校以及一线教师推出了翻转课堂、慕课以及学生自选课程等新型的教学方式,这意味着新课程改革的确是一场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能够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正视传统教育,重视现代教育,重视教育的未来。
新课程改革自2001年实施伊始,便颇受争议,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回望过去的十年,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的确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知识观、学生观以及教学观方面,当然,课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
在知识观层面,新课改推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知识进行重新调整和加工”,随着自身认识的深入,知识又会被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从而同化或顺应已有的认知结构。我国当前的教学实践越来越关注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运用知识,将所学理论知识与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学生观层面,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提倡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及背景经验的差异都会对问题形成不同的想法及判断,这些都决定了教师不能以共同起点、共同背景、共同目标去认识及要求学生,新课改视域下的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思想观点,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的课堂教学逐渐倾向于多样化的丰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主整合、改造、意义建构而非被动消化吸收的过程,学习还得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并借助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才能完成,因而体现在教学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和权威的化身而是提供教学情境及合作互动环境的引导者、促进者。回顾课改这十年,课堂的导入、情境的设计、师生的互动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评价的方式都逐渐成为新课堂教学关注的焦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将问题与情境相结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促成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感三维目标的达成,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也不再是单向性的、简单化的评价,注重从学生的知识的习得、课堂的互动及情感方面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这些进步都得益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入发展。
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2017.1.11 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实践性难题,如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观念之争、学习成绩与学生智力发展如何平衡、如何在有效的教学时间里安排有效的教学活动、如何判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感目标的达成、如何根据地区、学校及学生差异更好地践行新课改理念,推动新课改活动等难题。传统教育观念重视成绩分数、重视升学率,侧重于知识的灌输与系统性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意义建构知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冲突、实践冲突依然存在;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秀与否是传统教育的一大特点,新课改则强调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如何在高考制度的强压下实行二者的平衡也是值得深究的难题;新课改重视教学过程是在丰富的教学情境教学活动中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必然要求教师在有效的时间内精心设计安排教学活动,而对一些抽象晦涩的内容而言实施起来着实有难度;另外,三维目标的确是最符合学生实际也是具有新课改特色的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尺,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隐性目标并非能轻易地衡量与判断。这些问题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无法避免而且仍将存在的难题,这也是当前教育研究者与一线教师极度关注的话题。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更何况是影响人类教育事业的大事。这十年的新课程改革的飞跃式进步证实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及可行性,也进一步让我们认识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将影响着教育的发展趋势,因而今后要更加注重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与推进;当然,难题的存在也说明了课程改革的任重道远,要想构建新课堂教学,发展现代教育,展望教育的未来就必须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然离不开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当然也离不开教学评价模式的改变以及教师素养及考试制度的提高与转变。
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助推者、践行者,顺应新课改的潮流及发展趋势,尤其是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更应该践行新课改理念,更为重要的是探索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新课改带给我的启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改变政治课堂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能只是单向性地传授知识,要注重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简而言之就是将政治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观察生
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2017.1.11 活;二是高中政治的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教会学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课堂乃至整本书的思路,如经济生活可以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为线索,而政治生活则可以从公民、政府、政治制度、国际社会四个不同维度来把握,理清基本框架、基本逻辑思路的基础上学习,侧重于“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三是多尝试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针对不同类型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与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来参与,尝试让学生能够一起调查研究问题的起因经过及可能结果,锻炼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将这些真正运用于教学实践必然会遇到一些操作性与可行性问题,而做好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必须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了解教育教学方法并多向同行前辈们学习经验,尽管这些都任重道远,吾亦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篇: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郭琳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可见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而小学教育又是习惯教育的关键时期,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加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认知特性抓起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行为有章可循。
二、从反复训练抓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的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的那样:“心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做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由于事先的《规范》《守则》《制度》的学习和强化,往往一开始时,班上的每位同学都能自觉遵守养成计划,但渐渐地时间一长就会有同学不自觉露出来马脚来,例如:学生见到老师不再主动问好;下课铃响不整理好用品就往外跑,不自觉地在走廊里追赶起来;见到脚下垃圾懒得弯腰等等。在上次《在校我是好孩子》的主题班会上,本来我以为班上的同学的仪容仪表都做得不错,肯定没有不戴红领巾的。哪知就在领导讲话的时候提到了要一切都要真正的落实的行动上,不能之挂在嘴上或者表演给老师看,譬如戴红领巾„我一看班上果然有三四个同学的脖子上什么空空的。此时我意识到了最近对戴红领巾的事确实强调的较少。持之以恒、反复训练是多么的重要性。由此,我坚持:
一、反复强调、训练,随时检查,经常讲评,直至形成良好习惯;
二、认真执行,持之以恒,环环相扣地紧抓下去,有一种不厌其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三、注意抓好典型,反复强化,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此外,我还专门指派量化考核记录员对同学们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并记入每日的量化考核当中。
三、从点滴小事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例如用完用品及时放回原
处,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借用别人的东西说谢谢,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队伍里面不乱讲话„„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
四、从关键时期抓起
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四不成形,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例如学生踏进教室第一天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一开始就可以组织学习守则规范,讲清制度,让学生有章可循,知道自己敢怎么做,不敢怎么做。每天的晨会,课堂,课间,每周的班会,各类活动节假日时间等等,时时刻刻处处让他们处在行为习惯的规范提醒、约束、监督和引导、感染之中,渐渐地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从评价促进抓起
有计划,反复抓,确实能促进好习惯的养成,但如何能让同学们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到最好呢?于是我根据班上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评价的机制,在班上设立量化考核,由量化考核记录员对同学们的行为进行检查评比,并做好记录,我不定期进行抽查,一周评比
一次,谁达到了要求,谁就能得到五分的奖励,一个月下来看谁拿的得分最多,谁就能得到“文明礼仪好少年”的称号。通过这样的评比,学生就能更加主动地规范好自己的行为,并积极主动地争取“文明礼仪好少年”的称号。当然,也有些同学不能约束好自己,经常违规的现象出现,对此我对这些同学做了一些小小的“处罚”。如见到老师不会主动问好的,我就规定他在一天内必须找到几个老师大声、主动地问好;不能及时清理桌斗里的垃圾的,我就让他自己选择惩罚办法,例如写生字50个,或者校园内捡垃圾一周,做好事10件等等。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惩罚,自然也会真心实意的改正错误。这样通过评价制度,学生变得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了。
六、从家校联手抓起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实事上当前有很多小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不连续或滞后,在学校的5天辛苦中刚见起色,可在两天的周末里,又回归没有教育的局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在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效果。实施小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必须恰当地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及时地跟家长取得联系,不让坏毛病有可趁之机。例如打电话,填写家校卡,把家长请到学校来或者老师到学生家中去,开家长座谈会等等,采取最便利的方式跟家长取得联系,得到家长的配合,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良好的习惯不怕不成自然。
第三篇:小学数学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伊通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构建崭新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这一精神为指导,《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主体能力,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和民主的氛围,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展现思想和方法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表露自己的情感,表明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欲望,使他们各自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调控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唤起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在良好的动机驱使下全神贯注积极思考, 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在教学中,老师如能注意一些细节,悉心捕捉学生的每一闪光点,给予及时表扬与鼓励,一个肯定的动作,一个慈祥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笑容,一朵象征性的小红花,同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以旺盛的求知欲投入到后继的学习中去。布卢姆也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的评价和培养。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靠老师来培养。数学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⑴要创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牲,创设求知情趣,激发学生爱学数学的内驱力。如在导入新课中以设疑提问、创设情境或有趣的故事、游戏等,在练习中竞赛、思辨、判断、展疑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⑵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也同样是一门艺术,它是富有情感性、形象性、独创性的特殊艺术。教师要善于将数学教学中的教育性和科学性,用艺术化的形式“传”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⑶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要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更应“偏爱”学困生。激励、鼓励正是教学艺术的真谛。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学生得到教师的鼓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的自尊心得到很好的保护,自信心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不断培养。教师要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有信心学好,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要了解学生的情绪表现,及时地用手势、眼神、语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学困生在回答问题中的“合理因素”,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有计划地设置一些学困生能够回答的问题,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二、树立创新意识,培养探索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令人惊喜的成功,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我常对学生说:要勇于大胆地用不同寻常的眼光看问题,善于在别人看不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并且能提出不同一般的独到见解,一句话――要说别人没说过的话,想别人没想过的问题,这就是创新精神。
三、引导自主学习,促进主动发展
面对新课程标准,我们应该改革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身角色定位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要摒弃将现成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的做法,充分考虑到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设计弹性化的、有一定间域和思维度的课堂问题,让学生自主感悟、比较、体验,教师只是“向导”、“路标”,只起“引路”、“架桥”的作用,只为学生在自学、讨论、答疑中当“顾问”和“参谋”,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最大拓展。
四、加强动手操作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儿童心理学表明:动手实践、操作参与,符合儿童好动的年龄特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当学生动手训练时,能使大脑皮质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从而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实践,在实践中思考、探索,进而促进思维的创新与发展。例如:教学除法的意义时,先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在自然的过渡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对除法倍感熟悉和亲切。教学统计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日用品的、学习用品的价格,统计家庭成员的年龄、收入情况等,并制成统计图加以分析得出结论。很多同学感受到:父母的收入不高,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花销大,我要珍惜父母的劳动,不乱花钱,不浪费。这样,既锻炼了能力,又受到了教育。
四、注重信息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也能让学习较差的同学得到帮助。同时,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动的和谐氛围内进行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变“静态的集体背景”为“动态的集体力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等因素,把全班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有计划地向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指导各小组自主学习,当问题有矛盾时,各小组成员共同研究、讨论、交流,学习信息得到及时多向的反馈,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互相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其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和才智各有其特点。没有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毫无能力、毫无天赋。”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我们要十分注重提倡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开放地去探索、发现、创造,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成果给予充分的承认与肯定。
总之,彷如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坚锁。课改恰如一阵春风,正应了那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们沐浴着课改的春风,定会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第四篇:小学数学十年课改心得体会(本站推荐)
小学数学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伊通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任淑霞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些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下面我就简单的谈一下教学中的收获与困惑。
一、课改中的收获
(一)我们的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课改推动和促进了我们的成长。在课改实施中,我常有一种感受,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只是一个技术人员,或者说是一个工匠,仅是用他人设计好的方案去达到他人设计好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地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而很少成为主动的设计者和实践者,更难成为自觉的教学问题的研究者。在课程改革中,在新旧理念的不断碰撞中,一个个的问题和需求,激发教师“我要学,我要改,我要做”的参与意识。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教学行为和方法。我积极去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取长补短。自觉地进行新理念的学习,不仅理论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课堂教学中的理性思考逐渐增多。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使我们从普通的教书匠成为研究者,设计者。(二)课堂教学发生可喜变化
课改使学生开阔了思维,丰富了语言,课堂上再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的天地。课堂教学凸显:
(1)创设良好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促进学生学习乃至知、情、意、行的全面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平等和谐、合作交流的教学氛围。尤其是对待学困生,教师不仅要付出爱心和关心,更多的是耐心,细心,为每个学生提供良好教学的机会和保证。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学生间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感,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创造。(2)创设问题情境。
以图画情景展现,使学生亲自体验数学就在生活当中,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研究充满数学的实践问题。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景,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力求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魅力。(3)开放课堂。
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及群体讨论,获得数学知识,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开放学生的眼睛,提供观察机会。开放学生的嘴巴,提供表达的机会,开放学生的头脑,提供思考的机会。在解决问题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经过学生自身积极地思考,探究发现数学结论,体会数学的魅力和活力;开放学生的双手,提供操作的机会。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通过“涂一涂、分一分、围一围、折一折、拼一拼”的实践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开放学生的空间,提供表现的机会。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改中的数学教师为课程实施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要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1、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促进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数学。
2、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新教材中编入了许多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素材。在“数与代数”、“空间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各个领域里所设计的情景,都是经常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校园里、如 “说说你身边的图形是什么形状”等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充满数学信息的现实世界中。
3、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获得成功体验。
二、困惑与思考
1、新教材注重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与教学中个别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的矛盾。
2、新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题策略多样化,但对于纯计算题的练习相对少,以至产生学生算得慢,容易错,计算能力较薄弱的问题不可忽视。
3、教学班规模大,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许多商榷的问题。要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但有限的40分钟时间若留给学生足够的合作与讨论的时间又与课时进度发生矛盾,如何把握给予“时间”的度?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第五篇:课改十年总结材料
课改十年总结材料
开发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发展
乌兰浩特市兴安二小
2013.6.27
课改十年,我们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在教研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大胆实践,锐意创新,收获很多,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天我只交流一个方面——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这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给学校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兴安二小在全面落实国家、地方两级课程的前提下,深入研究本地区、本校的教育资源,根据本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发展需要,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十年的实践证明,校本课程的开发给学校的各项工作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开发德育课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初,为了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校形成了“以校为本,全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工作思路。2002年启动了“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的科研课题,形成了“一主两翼”的德育校本课程体系,即:以学校社会实践活动为主体,以“亲子社会实践、自主社会实践”为两翼,达到了校内外结合,课内外并举,融会贯通,整体优化的格局。
“小马过河自主社会实践活动”是此课题最具本校特色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得到了提高和锻炼。这一活动是挖掘各学科教材,把那些最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证明的,最适合渗透德育的内容选择出来,融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设计成不同的主题,编辑成册,命名为《小马过河》。“小马过河”因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而得名,寓意在于提示学生:“不论什么事,自己不去试一试是不行的”。手册分寒暑假两版,共12册,每册由5—6个主题活动组成,供学生寒暑假自主实践时使用。所谓自主,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寒暑假学生多是独自在家,既无教师的现场指导,也无家长的在场帮助,只能独自去完成。其二是学生对活动主题具有选择权,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完成其中的一项或几项活动。寒暑假学生的时间绝大部分是离开教师和家长而自己支配的,最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打破传统的看管式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在实施中我们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主题,淡化作业意识,按照《小马过河》的提示,完成自己喜欢的主题。例如二年级寒假版《小马过河》中有一个“缝口袋”的栏目就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去亲自动手,讲起当时的情景,他们总是喜上眉梢。再比如:三年级暑假版“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这一主题中设计了四项内容。第一个栏目“唱一首文明歌”中要完成的内容是:你最喜欢唱的一首文明歌曲是什么;你能说出几个音乐家的名字,请写下来;如果你还不会唱,那就学一首吧。在这里,不但涉及了音乐知识,实践中也锻炼了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二个栏目“画一幅文明画”中是这样要求的:假期在户外活动时,你一定见过很多文明行为,比如:路人把食品袋主动扔入垃圾箱等,请把你看到的画下来。这里,不但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卫生,也是对美术学科知识的补充与巩固。第三个栏目“种一朵文明花”中说的是:文明之花处处开,把它请到家中来,用你勤劳的小手种下一棵文明之花;选择一种你想种的花亲手把它种在花盆里;施肥、浇水,仔细观察,记下它的生长过程;看到亲手栽种的花儿开放了,你最想说点什么?可以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在这里,既涉及到了科学、综合实践学科的知识,也涉及到了语文学科的观察日记。而这些又都是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中完成的。第四个栏目“做一个文明人”中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
“我是一个文明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从我介绍的这一个主题,大家就可以感觉得到,学生们在完成主题活动时,不但巩固强化了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活动的整个过程贯穿了学生的唱、画、读、写、观察、动手实践等,而且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教育,更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办事,促进了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
如今,“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的课题早已在自治区结题。可以说,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促进了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
二、开发蒙元文化课程,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时期青少年教育的主题,它与新课程改革相继提出,教育部已经把每年的九月作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可见这一主题的重要地位。为切实落实主题教育,我校从开发文化课程入手,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感染、熏陶及潜移默化作用,收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从2002年9月份起,我校就把“学习蒙元文化”确定为校本课的主题,确定这一主题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蒙元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我们的家乡乌兰浩特是蒙古族地区,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蒙元文化资源。开设“学习蒙元文化课”的宗旨是让学生从小学习、了解和弘扬家乡蒙古族文化、红色文化、科尔沁文化,从而升华民族热情,培育民族精神。我们把“蒙元文化”列入课表,设专职教师授课。先后自编了四册教材,供不同年级使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家乡的地理、人口,蒙古族的语言、文字;了解了蒙古族的服饰、风俗习惯;体会到了蒙古族舞蹈、乐器演奏等艺术形式的魅力;走近了成吉思汗,忽必烈、关汉卿、王昭君、乌兰夫、巴拉根仓、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各类历史人物。经多方协调把中蒙药厂、蒙医院、罕山公园、蒙元饮食城、乌兰夫纪念馆、蒙古族小学等作为我校学生学习蒙元文化的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访问,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蒙元文化的博大精深。
“蒙元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种子,有利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开发经典诵读课程,陶冶学生情操。
经典是我国五千年文化艺术的瑰宝,为了让学生从小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同时,增加课外阅读量,我校校本课程编写组于2004年编写了校本课程读本《小雨沙沙》。去年,我们又把这套教材进行了改编,改编后的《小雨沙沙》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经典性:这是这套读本最基本的特点。在内容的选择上,无论是诗、词、曲,还是美文,都是经典之作,每首诗词几乎都包含了流传几千年来的名家名句,如《别董大》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我们希望用诗心去激荡童心,用经典去叩启学生的阅读之门。
序列性:读本根据各个年龄段学生的阅读能力不等有计划地安排了诵读的内容,努力让学生读到对他们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的经典之作。如:低年级除了经典诗词外,还安排了“晨读对韵”,中年级开始增加了“成语熟语歌”,高年级有了《陋室铭》《劝学》等文质兼美的古文。美文诵读的篇目选择尽量接近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如:配合着教材的“走近诗歌王国”主题,读本安排了《再别康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中外经典诗歌。
原创性:这套读本从选择内容、打字、排版、校对,直至最后成稿,均由我校教师独立完成。
趣味性:教材中的诗、词、曲、名言、谚语、对联等内容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早读的教室里、放学后的校园里、晚饭后的家里,孩子们都要读上几句、背上两首,我校学生人人熟读成诵。里边的内容也是各年级语文学科学期末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
实用性:在我校完成小学学业的孩子们,毕业的时候,仅这套校本教材就让他们已经积累了课本以外的200首诗、80首词、20首曲,名言、谚语、对联各150条。这厚重的积淀,必将对孩子们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许,不是百分这百的孩子都能完全背诵得下来,也许背诵过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忘掉一部分。但我们相信:细雨洒落大地,短暂的润泽之后,可能没留下什么痕迹,然而当嫩嫩的芽儿从黑色的泥土里冒出来的时候,我们会记起雨的光临。这也正是我们把这套校本课程取名为《小雨沙沙》的真正含义。
近十年的使用,我们发现,这套校本课程读本让学生丰厚了底蕴,并带动了更广泛的阅读;让学生亲近母语,亲近世界优秀文化,陶冶了学生情操,净化了学生心灵。
四、开发写字课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语文基本功,也是巩固识字教学、培养学生正确书写规范汉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开展好汉字书写教育,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人文素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我校启动了“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起步的实践研究”科研课题,此课题被确立为自治区级“十一五”规划课题。我们把写字课作为全校的校本课程,每班每周一节写字课。为了让广大的语文教师重视写字教学,提高写字课的教学水平,我们还在广大语文教师中开展了写字指导研究课,通过研究,分别总结出高、中、低年级写字课的教学方法。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地描帖,如何掌握临帖的技巧等,每位语文教师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认真上好每一节写字课。如今此课题已在盟里结题,还被评为兴安盟优秀科研课题。去年,我校又被盟里推荐,申报了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此项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我校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汉字的字形和书写技能,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由于多年来我校一直十分重视规范师生的语言文字工作,所以先后被评为盟级、区级、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如今,“读经典书、说标准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已成为我校鲜明的主题文化,丰富了“让生命因学习而精彩”这一校训的内涵。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不断地开发着校本课程,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困惑与思考
十年课改,应该说是一场触及人的心灵的文化意义上的变革,它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的深刻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十年的坚持,虽然没有创造出人们预想的那些“成绩”与“目标”,或许我们没有立竿见影地看到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多少,现实的课堂改变了多少,但它却创
造了另一个意义上的伟大——在最广大的层面上实现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启蒙,今天教师们学习观念的转变便是最好的证明。
上面我所提到的,只是我校十年来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所做一些探索与尝试。另外,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带给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思维方式的转变等,都是让人感到欣喜的;教师学习观念的转变、专业素质的提升、课堂角色的转变等也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这些都是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但是,当我们看到这些可喜的变化时,也存在着令我们堪忧的困惑。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在2006年曾经这样大声疾呼:“课程改革远不是‘过’的问题,而是远未到位。”他对语文课堂这样描述:“日常课总体上仍是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仍是以训练为主,简单、机械的训练逼仄着学生的思维,个性化的阅读还处在边缘;课堂仍比较封闭,学生的视野还是被限制在文本里和教室里。”六年前,成老先生是这样描述课改的,六年后的今天,如果再用成老先生的话对照我们的课堂,坦率地说,仍没有根本性的转变。为此,我们的困惑就是:课堂教学永远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虽然说“课改”绝不仅仅是“改课”,但课堂教学没有改观,任何改革都将难以触及课改的核心和实质。今后的课堂到底该如何改,方向何在?将成为我们长期研究和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