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江大学英雄事迹感想
海洋之子 生命之歌
人生就像走一条路,一条越来越无尽的心路,路本该如此宽广,爱原来可以如此豁达。
——题记
冯友兰先生说过:“在人生的问题上,思索产生意义,意义形成目的,目的优化美感,美感提升价值,价值决定人生的渺小与伟大。人生的种种境界,最不可以成败论英雄,而那些对人类作出贡献的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2009年10月24日,当长江大学徐彬程等15名学生冒着生命危险,跳入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救起了两名不慎落水滑入江中的少年的那一刻,他们救人的执着便感召了天地、感召了我们、感召了无数学生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真真切切地用爱呼唤,这种呼唤铭刻在心便形成了神圣的使命,这种使命是平凡的人用实际行动塑造的不平凡人生。在这平凡与不平凡的矛盾之间,在这既具备基本人性,又有着天生不同的特性间,平凡人使自己变得不平凡,再以这些不平凡来影响平凡,造成更多的不平凡。
而人生往往以“生的喜剧”开始,“死的悲剧”结束,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所学的就是在悲剧面前演喜剧,甚至把悲剧看成喜剧。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种灵魂的惊悸往往就是在一瞬间,让曾经的明眸成为永恒的执着,化为海水,沉寂无声,但生命,也因为这种执着成为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而增加了无尽的启迪和无穷的力量。
中央台和地方台的连坏报道,各大媒体的竞相评论,让那些英雄的事迹在我心中荡然萌生了无尽的情愫。我顿时觉得他们像海,唯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弃细流,才能使滚滚长江、浊浊黄河、娟娟细流,不惜百转千回、争先恐后、投奔而来,汇成碧波浩渺、万世不竭、无与伦比的壮观,并因此造就了摧枯拉朽的神奇:他们用挺起的胸膛,筑起挽救生命的人墙;他们用自我的牺牲,奏响奉献青春的乐章;他们用升华的灵魂,带来万人无限的敬仰;他们用无言的史诗,谱写精神华丽的华章!速度的翅膀,往往靠不上离别的肩膀,那些心甘情愿的忧伤,为着他人的生命而坚持;那些无怨无悔的青春,为着他人的生存而绽放。长江大学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生命正代表了当代大学生崭新的精神风貌,他们是新时代青少年的楷模,他们胸怀祖国、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关爱他人的优秀品德、团结协作的精神;他们心系社会、无私奉献的英雄主义气概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荆州英雄群体体现的见义勇为、不怕牺牲、团结互助、勇于担当的精神不朽,荆州英雄个人呈现的舍己救人、勇往直前、绝不徘徊的执着青春和时代责任长存!三位大学生走了,走的悄无声息却又惊心动地,走的大义凛然却又令人痛惜。在反思他们的英雄事迹之后,我们也应该深深的思考,如何在救人时同时学会自救。生命诚可贵,科学施救也是应当提倡的。
长歌送挽,颂咏的是对英雄的不舍;秋风轻拂,传递的是对仁爱的敬意。人的生命有限,但精神传承无限,中华民族从来就不乏忧国忧民精忠报国的人,埋头苦干舍身求法的人,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勇往直前舍生取义的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不断推动着历史前进的车轮;历史还将书写,继往开来,仍需我们不断培育民族的精神之树。
被英雄事迹感动的还有千千万万的人,他们还在从祖国四面八方奔向荆州,在英雄献身的江畔,每晚仍有点燃的红烛。“不必回顾,不必挽留,大步流星向前走;去扬帆,去出海,去开拓自己的天空,大地在你脚下,壮志在你心中,一切困难都会向你低头。”这曾经感化人心的座右铭又将代代传承,激励代代青年。
大海啊,请你用母亲般无限的深情怀抱逝者的灵魂,请你用父亲般博大的胸怀保存逝者的青春,让那短暂而有意义的生命在海水的包容之中得到永恒,让那英雄而感人的事迹在天涯海角的地方传承。英雄的人儿啊,你们是海洋之子,谱写着生命之歌。
第二篇:长江大学英雄事迹
长江大学英雄事迹
10月的古城荆州秋意正浓。24日是星期六,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电本科5091班和5092班的40多名同学在市区内的宝塔河江滩上秋游野炊,尽情地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下午2点10分左右,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打破了江面的平静,两名少年从距河岸约3米远的小沙丘上失足落水。由于沙丘处于河湾处,水流比较急,落水少年在湍急的江流中一起一伏,呼救声越来越弱。
见此场景,长江大学的10余名同学立即向事发地点冲了过去。方招、李佳隆、徐彬程、张荣波等4名同学和会计专业学生龚想涛来不及脱掉衣服就直接跳入水中。与此同时,正在另一处玩耍的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陈及时也听到了呼救声,从河湾下游方向数十米处跃入江中,逆水游向落水少年。
宝塔河看上去比较平静,其实危机四伏,水下漩涡汹涌,江岸边全是陡坎。“当时湖水寒冷,直刺骨髓,湍急的水流,让人游起来非常吃力。”下水营救的大学生徐彬程介绍说。徐彬程水性不错,可是在漩涡里,却怎么也使不上劲儿,他咬着牙向距离岸边较远的落水少年游去,在方招、李佳隆等同学的协助下,一起将少年托出水面。少年踩着徐彬程的肩膀爬上了江中的一艘渔船,成功获救。
就在几名大学生跳入江中救人的同时,江边其余大学生手拉手结成“人链”,接应被龚想涛救上来的另一名落水少年。然而就在处于“人链”最前端的何东旭伸出手,从龚想涛手上拉过少年的瞬间,意外又发生了。由于江岸沙滩承受不了重负,突然崩塌,致使“人链”断裂,位于前端的9名同学顷刻间落入江中。
此时,江中水流突然加急,使得本已因救人而精疲力尽的学生处境更加艰难。危急关头,远处3名正在冬泳的荆州市民闻声赶到,他们把救生圈扔到落水的两名女生身边,又合力救起了落水少年和3名大学生。水性较好的徐彬程在救出了两名同学之后,抓住救生圈艰难地游回了岸边。但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同学却消失在滚滚的江水中……
事发后,长江大学校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当地消防、海事部门也相继赶到现场组织搜救。据了解,事发地点位于江水回流区域,江流湍急,坡陡水深,浅处有四五米,最深处达十几米。在紧急搜寻一个多小时后,陈及时被打捞上岸,医护人员现场进行全力抢救,终因沉江时间过长,未能生还。到下午5点50分,另外两名大学生的遗体也被打捞上岸。
3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为了两个素不相识的孩子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英雄赞歌,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并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陈及时,19岁,湖北通山县人,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一学生;
何东旭,18岁,湖北枝江市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
方招,20岁,湖北罗田县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长江大学15名舍己救人大学生获教育部表彰
10月28日,荆州市民在追悼会上献上写有“儿子们,一路走好”的条幅。当日,湖北省荆州市委、市政府和长江大学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悼念为抢救落水儿童而牺牲的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位大学生。数千名社会各界人士自发前往悼念,表达对逝去英雄的深深怀念和敬意。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10月28日电 教育部日前决定授予长江大学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今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徐彬程、李佳隆、龚想涛、张荣波、姜梦淋(女)、黄检(女)、孔璇(女)、昌子琪(女)、万莉莎(女)、贾云芸(女)、李立科、孟亮雨等15名同学冒着生命危险,跳入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救起了两名不慎落水滑入江中的少年。其中,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决定指出,陈及时等同学在人民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不怕牺牲、挺身而出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在高校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当代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广大青年学生要学习他们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广阔胸怀,学习他们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不为名利、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决定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认真开展向英雄集体学习的活动,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以英雄楷模为榜样,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加强品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篇:长江大学英雄事迹看法
谈谈我对“10-24长江大学舍己救人事迹”的看法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在精神文明极度匮乏的年代,涌现了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群体。整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甚至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以前,也听到过很多英雄事迹,只是觉得离我们很远,现在是同龄人而且是一群同龄人做出了这样一件“疯狂”的事情。我怀着对他们敬佩的情愫写下这些文字。
大学生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年龄,是社会的新接班人,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我可以肯定地说,在那一刻,他们是绝对的理智的!在那一刻,不存在“值不值”的问题,只有“该不该”的道德观。用孟祥斌英雄的颁奖词来说我们可爱的15位英雄也同样贴切不过。“ 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看了网上的很多留言,觉得牺牲了三个大学生,去挽救了两个年幼的生命,这是觉得不值的。我想,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在生命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生活的不仅仅是一个法制社会,更是一个有道德、有情感的社会。正是有了道德、情感,我们生活才会觉得这样和谐。
将自己与15位英雄相比,真的是有些自惭形秽。同寝室的人,叫我帮个小忙,有时都会觉得麻烦。我也会想,如果是我面对同样的情形,我会选择怎么做?也许,我也会像他们一样,义无反顾地救小孩,也许当我看到冰冷的河水,我止步了,也许我想到自己的生命将会受到“威胁”,后退了。总之,一切都是变数。但是他们却没有犹豫地做到了,他们是和平年代的烈士!很肯定地说上一句:“他们是我的榜样!”现在,我自己是入党积极分子,学习了很多的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在众多同学中体现其先进性,要起榜样作用。我想他们就是典型的榜样作用吧。用网上看到的诗歌来说:“在冰冷的江河中,夺取了你们宝贵的生命; 但是,却映照了你们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你们安息吧!在另一个世界,你们不会孤独,我们都是你们的家人,我们都是爱你们的!在生命面前,你们胜利了;你们用无言的行动,证实了生命的最高境界!善良的上帝,愿他们的灵魂永驻天地!”的确,你们感染了我们大家,人性再一次地背唤醒!相信我们,人间真的会越来越美好的!
教育081 叶凌希
2009-12-27
第四篇:抗震小英雄事迹感想
抗震小英雄事迹感想
——五(7)班沈诗恬
今年5月,发生在四川汶川里氏8.0级的大地震,震惊了全世界。在抗震救灾中,涌现了许多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我记忆犹深的是9岁的小林浩,他的英雄壮举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的心灵受到强烈地震动,久久不能平静。
在这次大地震中,小林浩所在的学校教学楼倒塌了,幸运的小林浩原本已逃出来了,但他看到还有同学在废墟里,就毫不犹豫地冲进去,背出了一名男同学,后来又从废墟里救出了一名女同学。在救人过程中,他头部受了伤,流出了血,可他一点也不在乎。在医院里,他不要医护人员帮他穿衣,自己坚强地穿好衣服,跟着姐姐步行了七个多小时,离开了都江堰。
和9岁的小林浩相比,我都已11岁了,还在爸爸妈妈的怀中撒娇,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不仅没能为家里做点家务活,还时常给爸妈添上不少的麻烦,有时作业还要父母催,生病了让父母操心,就连晚上睡觉父母也会半夜里偷偷地起来为我盖好被子,而我全然没有为父母想过、做过什么。要是父母不在身边,准会又吵又闹,什么事都做不了。而9岁的小林浩却能在这样大地震的危险中,想到同学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同学们,他的坚强、他的勇敢让我敬佩,也让我感到自愧不如。
今后我要用行动向小林浩学习,学习他的坚强、学习他的勇敢,做一个关心集体、关心同学、关爱身边每一个人的好学生。
第五篇:长江大学学生救人牺牲事件感想
长江大学学生救人牺牲事件感想
沉重、惊愕、感动------我从来没有听过长江大学这个学校,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如果不是这几个遇难的大学生,我也许永远不会听说这个名字。
救人不幸牺牲值不值,我想这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可我认为这根本不应该成为话题。作为人,一种生物,我们都有人性,人性让我们在目睹溺水儿童时倾力相救,人性让我们对打捞公司嗤之以鼻。人,应该相互救助,这是每一个正常的人下意识的行为,这是一个生物面对危机的本能。不知什么时候,这种本能没有了,人们开始计较利益得失,人们开始权衡利弊,见义勇为的就只有所谓的英雄了。我们每年表彰那么多感动中国的人物,报道那么多好人好事,难道不觉得有些可悲吗?我们在赞颂舍己为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连舍己为人的人都能用阿拉伯数字简单的清数过来,那我们大众百姓是不是都是冷漠无情的人呢? 希望这场事件留给我们的不只是对事件的震撼而已,我们应该真正去思考自身道德上的缺失,切实挺高个人素质,直到当我们再听到见义勇为的壮举,我们的心情不再是钦佩而是共鸣。
这场事件引发了又一场对90后的讨论。记得前些年社会上对80后热议,80后的确拥有着时代赋予他们的共同之处,可这种讨论更多的是用一种有色眼镜、用同一个标准看待这些生长条件、生活方式都不同的青年。如果没有5-12,如果没有奥运会,是不是80后只能永远背负颓废的帽子了呢?对于90后,好评更是寥寥无几,甚至给我一种感觉90后成为国家支柱之时,就是中国衰落之时。如果这几个90后不牺牲,90后是不是仍然是一个没有责任的群体,如果他们没有下水救人,是不是90后就成为了铁石心肠的一代?我呼吁停止这种用出生年代评断人的方式,因为每个年代出生的人都形形色色,不要以偏概全,更不要凭空猜想。
这几位长江大学的学生虽然不是同龄人中成绩最出色的,但是确是道德情操最高尚的。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以此为楷模,为明天的中国奉献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