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长长江大学见义勇为救人事迹感想
长江大学见义勇为救人事迹感想
班级;20092351学号;2009235127姓名;李慧萍
10月24日,一个舒适的秋季午后,长江大学广电专业的同学们在长江宝塔湾江段附近野炊。野炊结束后部分同学在沙滩上散步游玩时,江边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有两名少年被江水10月24日,一个舒适的秋季午后,长江大学广电专业的同学们在长江宝塔湾江段附近冲得直打转,渐渐远离沙滩。几名同学见状,连衣服都来不及脱,就跃入江中,沙滩上的同学自发手拉手组成了“人梯”援助。
无奈江水湍急,救援的同学在复杂的水域中渐渐体力不支,就在成功救起一名少年时,由于人在流沙上站立不稳,失去平衡,“人梯”骤然断裂,多名同学顷刻滑入了江中。此时离事发地点百米开外的沙市宝塔湾冬泳队闻讯赶来,凭借良好的水性,陆续救起了六名同学,可是,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却被江水无情吞噬,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该事件被有关媒体报道后,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震动和无限敬意。但网络中却总有那么有一些人,似乎总也看不到人性闪烁的光芒,总要基于所谓的理性视野和“实事求是”精神,进行了一番“值与不值”的探究和思考。于是,“不会游泳该不该救人”、““救起两个人牺牲三个人值不值”以及“该见义勇为还是该该见义智为”等等话题便由此而展开。针对这些所谓理性、近乎麻木的“冷思考”,笔者不由得想起了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先生在评价“范跑跑”时的一句话:“做人可以不高尚,但却不能无耻!”
连日来,这一典范不仅深深教育着大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也教育着被救少年及其所在学校和广大中小学生。长江大学英雄群体的出现和“10•24”抢救落水少年搭起的生命“人梯”,给人们的教育和启迪是全方位的。
在这次事件中,还出现了渔民“挟尸要价,见死不救”的现象。因此,它摇撼了我们的良知,再次警醒我们生命的脆弱与渺小。也使我想起了一句话:生命是一项随手都可以终止的契约。上帝伸伸手指,生命就可以化为碎片。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做人可以冷漠,但绝不可以无耻!请不要辱没“舍身救人”的英雄壮举,更不要对逝去的英灵进行亵渎!
除了血缘之亲情,同学朋友之友情,还有酝酿在心中的那种无私的大爱,我们将擦干眼泪,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以慰藉三位英雄的在天之灵,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一切关心和爱护我们的人!(
第二篇:长江大学学生救人牺牲事件感想
长江大学学生救人牺牲事件感想
沉重、惊愕、感动------我从来没有听过长江大学这个学校,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如果不是这几个遇难的大学生,我也许永远不会听说这个名字。
救人不幸牺牲值不值,我想这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可我认为这根本不应该成为话题。作为人,一种生物,我们都有人性,人性让我们在目睹溺水儿童时倾力相救,人性让我们对打捞公司嗤之以鼻。人,应该相互救助,这是每一个正常的人下意识的行为,这是一个生物面对危机的本能。不知什么时候,这种本能没有了,人们开始计较利益得失,人们开始权衡利弊,见义勇为的就只有所谓的英雄了。我们每年表彰那么多感动中国的人物,报道那么多好人好事,难道不觉得有些可悲吗?我们在赞颂舍己为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连舍己为人的人都能用阿拉伯数字简单的清数过来,那我们大众百姓是不是都是冷漠无情的人呢? 希望这场事件留给我们的不只是对事件的震撼而已,我们应该真正去思考自身道德上的缺失,切实挺高个人素质,直到当我们再听到见义勇为的壮举,我们的心情不再是钦佩而是共鸣。
这场事件引发了又一场对90后的讨论。记得前些年社会上对80后热议,80后的确拥有着时代赋予他们的共同之处,可这种讨论更多的是用一种有色眼镜、用同一个标准看待这些生长条件、生活方式都不同的青年。如果没有5-12,如果没有奥运会,是不是80后只能永远背负颓废的帽子了呢?对于90后,好评更是寥寥无几,甚至给我一种感觉90后成为国家支柱之时,就是中国衰落之时。如果这几个90后不牺牲,90后是不是仍然是一个没有责任的群体,如果他们没有下水救人,是不是90后就成为了铁石心肠的一代?我呼吁停止这种用出生年代评断人的方式,因为每个年代出生的人都形形色色,不要以偏概全,更不要凭空猜想。
这几位长江大学的学生虽然不是同龄人中成绩最出色的,但是确是道德情操最高尚的。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以此为楷模,为明天的中国奉献自己的一生。
第三篇:长江大学救人事件思想汇报
长江大学救人事件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今天看到了媒体上近来争论的很热门的长江大学大学生英勇事迹,见义勇为是一种风险极大的道义行为,是社会良好道德风尚和国家文明水准的集中表现。这种行为出自个人良知和良心的驱使,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所以更显出它的高尚。见义勇为者多半是在本能的正义感支配或冲动下采取行动的,丝毫没有想到要表现自己或以此来捞取什么好处。这也正是人格光辉的闪光点的集中体现。
但争论不休的就是,舍己来救人这是不是一种价值交换,更确切的说,是不是等值或值得。这种观点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出发点说来确实有点自私功力的成分在内,它反应的不是在衡量这种光辉事迹的本身的精神价值而是在简单的物质学层习次网上。
他们的义举挽救的不仅仅是落水少年的生命,更是拯救了民间关于舍身为人的猜疑。三张青涩的脸庞让我们更加记得他们的身影。ccTV新闻频道主播长啸播报新闻时说到:“这两天有这样三张面孔揪动着大家的心,他们是湖北长江大学三名大一新生。24日下午,为了营救两名落水少年,这三名年轻的男孩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里,我想再次重复下他们的名字和身份,想让大家再来看一看他们那年轻而青涩的面孔。”作为大学新生,本有如花的大学生活却撒手人寰,其大爱无私的生命至上的价值观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足以感动中国。匡扶正义、见义勇为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多少年来,是激励人们与邪恶作斗争的精神支柱。但在社会转型的前提下,传统的社会习惯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极大变化,社会道德水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抱着“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看客心理。这些都是社会失范的表现。
我们不用考量大学生救人值不值,其精神可嘉,本着生命至上的为人精神。谁也没意料到前一刻还活生生的生命却会离我们而去,挽救了别人的生命,有去无回。有言:有的人不在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们永远是英雄,活在我们心中。
这是当代大学生高尚精神风格的体现,更是学习的榜样,我个人看到更多的是从这种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出发,来更高要求自己,来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
汇报人:
XX年12月
第四篇:救人感想
向舍己救人的英雄致敬
——***救人事迹感想
2011年8月13日上午9时许,薛刚伟同志因抢救礼泉落水女子光荣牺牲,年仅30岁。县政府积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向英雄家属捐款活动。对于薛刚伟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我感触颇深。
新的时代,人们除了追求生活富足,除了个人物质享受,还需要弘扬舍己救人的献身精神。那些为了工作,不辞劳苦,倒在岗位上的英雄们,虽然需要领导给予更多的日常关怀,但仍然为社会所崇敬,仍然需要社会去颂扬。薛刚伟只是千千万万平凡大众之一,但他救人的行为,并不影响人们去歌颂他无悔的人生选择,并不妨碍人们对他英勇事迹的歌颂和广泛宣传。我为英雄的早逝感到悲痛,但也为他感到骄傲,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榜样,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向他学习这种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在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而不是在事后摇头感叹。给英雄的见义勇为行为予以嘉奖,当之无愧。给英雄的家属捐赠一些物资和钱财,并不能挽回英雄的生命,但它表达了我们的一份心情,寄托了我们的一份哀思。嘉奖见义勇为的英雄,不仅是对英雄行为的一种鼓励,更是一种号召,号召所有的人都应该向英雄学习,在他人困难的时候,在他人需要救助的时候,不讲报酬,不计得失,挺身而出,勇于奉献,这正是我们当今这个时代所要倡导的一种精神所在。
逝者已矣,我们不仅要从他身上学习一种品质,更重要的是要在我们单位弘扬一种正气,一种不计得失、勇于奉献的精神。如果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能在这件事后思考一些事情,这对我们来说,都会有所成长。“雨后新晴百花开,纵笔一写燕飞来;万物天然有生机,千难万险难阻拦”。薛伟刚,一路走好!
第五篇:入党思想汇报:反思09年长江大学英雄学子救人事迹
尊敬的党组织:
在入党以来的这半年里,我在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还注重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因为在总结国内外的大事的经验和教训时,我深刻认识到政治思想的指导作用。同时作为一个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我,更注重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用作为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我在这段时间学习的最大收获就是学习与反思了于2009年11月11日下午发生的长江大学英雄学子先进事迹,我们学习了刘峰、何晓波奋不顾身的救人事件,该事件向我们展示了当代大学生英勇救人、舍己为人的风采。
在党课上,我们各个小组也对次事情进行了讨论,同学们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通过对此次事件的讨论,我有一些自己个人的看法。首先,他们奋不顾身救人事件体现了我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一种高贵品质。我们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知识,更是为了学会怎么做人,如何做人。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见,人命是大事。如果不能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你就不能有所作为,所以说,生命最为可贵。
其次,他们奋不顾身、英勇救人的事迹又说明了他们的精神层次上也有了很高的层次,懂得了为人民服务的真理。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活着,他总是要考虑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他们才是最为关注你的人,也是最能明白你的人,你活在这个世界上,对这些人你是应该有责任,应该去履行你的责任。人总是要学会承担责任的。承担责任,是人活在世界上的应该有的一种品质。只有学会承担责任才能够长大,学会生活中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此次行动,更体现出了一种人间最珍贵的东西爱。是他们懂得爱自己,唉他人。他们是把唉他人当作爱自己来看待。他们表现出的是一种博爱的精神,懂得以牺牲小家来爱护大家。只有懂得什么叫爱的人,才会懂得怎么去爱。记得有首歌的歌词叫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一点点爱心,哪怕只有芝麻大的那么一点,那么世界上六十多亿人口的爱心汇聚起来就会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将世界上一切没有爱心的事情摧枯拉朽般的摧毁,使得我们世界上处处和平,处处得到太平。
刘峰、何晓波的事件,体现了我们当代大学生难能可贵的品质,从而体现了我们当代大学生既学习了如何求知,更加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做一个具有高智商但只会损害社会的恐怖分子。
他们的事件也号召我们当代大学生,要以此为榜样,多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好事。尤其是我们党校的积极分子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楷模,所以要更加明白这一事件,从而得到在思想上的升华。
以上就是我学习的结果它也体现了我要求积极入党的决心。我希望在我的努力下可以不断取得进步,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