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抗震救灾观后感
《抗震第一时》观后感
最近观看了《抗震第一时》纪录片,片中深刻的反映了各基层党组织在危难面前临危不惧,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纪录片中,一位县级领导在地震到来时,临危不惧,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这种无私奉献大无畏的精神更应该在我们的工作中继承和发扬。他的这种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是新时期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高度统一;是奋不顾身、一往无前、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屈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当灾难发生时,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统筹协调,临危不乱,有序的组织群众自救互救,捍卫了大局利益。
现如今,个人利益的倾向化越来越严重,一切向“钱”看,一切为了自己,在我们的工作中时有存在。而无私奉献、舍己救人的这种民族精神却已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作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更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定的政治感,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到首位,把责任记到心里,把行动落到实处;抛开个人杂念,顾全大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待工作要尽职尽责,不去计较个人利益,始终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和积极的工作心态,面对危难,愈挫愈勇,愈摧愈坚。遇到困难,战胜它;面对艰苦,克服它;不抛弃不放弃,始终把大局意识放在第一位。对待工作,多付出多奉献;对待他人,多帮助多支持;抵制不良主义风气对个人的侵袭。
在处理有关服刑人员问题时,应严格按照单位有关规定执行,一丝不苟,不搞形式主义,切实加强制度的落实,做到公正公平。
在现实工作中,寻求优越的工作条件、高标准的工作环境大有人在,一切为了自己,只图工作的安逸性,遇到困难就逃避,遇到问题就推辞,把个人利益放到了首位。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是多么的响亮,多么的雄壮。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呼声,更是把单位事业推向更高、更强的重要保证。在工作中,要时刻以一个高要求、高标准、高起点来严格要求。克服工作中的不利因素,变被动为主动,心想人民、处处为民,摒弃自私主义,摒弃自我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奋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危难面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心顺、民心齐、力量聚,成为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单位事业的良性发展的强大后盾。
第二篇:抗震救灾电影观后感
抗震救灾电影观后感
在学院的组织下,我们于3月27号在学院大礼堂观看了一部抗震救灾的电影。电影讲述了海军陆战队及绵阳市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地震中抗震救灾,救死扶伤的故事。
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灾区,展开了广泛的搜救工作,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们更是发扬白衣天使的精神,大力救治灾后余生的受伤人群。面对巨大的伤亡情况,我们的医务工作者们,发扬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他们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吃饭,甚至连自己在重灾区的家人的生死状况也顾不上。电影中的主人公是一名外科医生,他曾连续作了六场外科手术而中途未曾休息一分钟,为了救治患者,他可以连自己的生命安全都不顾,而他自己的家人也早在地震中丧生。这是一名坚强的解放军战士,在他身上,我体会到了什么叫民族大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情的地震,让热爱舞蹈的小女孩梅雨失去了一条腿,让天真的小东东失去了爱他的父母,让宋医生失去了自己的女儿……但地震无情人有情,我们的子弟兵和志愿者们给灾区人民送去了温暖,给他们带来了抵御灾难的力量和勇气。
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培养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时刻,观看这样的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电影,仿佛天降甘露,让我们受益良多。热爱人民是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是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追求。把热爱人民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鲜明地体现了党的宗旨和军队宗旨的统一,体现了革命军人政治信念和价值取向的统一,体现了我军优良传统和时代要求的统一。我军来自人民、为了人民,是人民的子弟兵,与人民血脉相连,靠人民的哺育和支持发展壮大。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一切为了人民写在鲜红的战旗上,装在官兵的心坎里,作为一切奋斗的出发点和归宿。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人民都是我军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强后盾,是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可以说,热爱人民是人民军队最高的行为准则,是革命军人理所当然的价值追求。热爱人民,才能赢得人民;赢得人民,就是赢得胜利。这是我们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宝贵经验。
当前,我军所处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
方式更加多样、多元、多变。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军队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没有战争年代的恶劣环境,缺少随时面临的生死考验,这对官兵坚持热爱人民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转型中实现军队转型,在社会变革中推进军事变革,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就要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独有的政治优势,永远保持人民子弟兵的政治本色,更加忠于人民、热爱人民。不管社会怎么变、时代怎么变,我军的性质和宗旨不能变,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不能变,军民鱼水关系不能变。广大官兵只有牢固树立热爱人民的核心价值观,并把它转化为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受各种考验、获得力量源泉,实现人生价值。
胡主席指出,热爱人民,就是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永葆人民子弟兵政治本色,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无私奉献。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对每个官兵来说,就要牢固树立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利益,把人民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人民满意作为唯一标准。要把热爱人民的感情转化为服务人民的本领,在忠实履行我军根本职能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在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中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在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中为部队现代化建设作贡献,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第三篇: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6月11日上午,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首场报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七位英模的先进事迹让我心灵再次受到强烈震憾,汶川大地震的悲惨、死难者的悲壮、救援大军的无畏、全国人民的爱心共同唱响了中华民族最铿锵有力的“生命的赞歌”!
第一位作报告的是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地震发生时,刘校长保持着高度的镇定,在地震时的浓烟、危险中组织学生逃生。一个一个的老师用身躯挡住下落的砖块,用头顶住门框拼命地呼喊学生逃生,一个又一个的学生逃出了即将跨蹋的教室,但大多数老师却被埋在了废墟里。5月19日,经受了重创的北川中学复课了,刘校长和劫后余生的师生一起向世界宣布:北川中学震不垮,北川中学一定能高高崛起。
同样的灾难、同样的时间,都江堰市向峨乡党委书记罗鸿亮带领全乡干部和全乡党组织诠释的是“震不垮的战斗堡垒”的伟大力量。罗鸿亮在地震发生时,迅速带领乡干部赶往学校,“先救学生”成为绝对命令。乡长付民涛(音)一边跑、一边高喊:“快去学校,快去救娃娃!”是的,孩子是家庭、社会,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孩子们就是中国未来的脊梁。
武警官兵冒着余震和随时葬身于悬崖、废墟、山谷、深渊的危险,在生死路、救命路上急行军;白衣战士用忘我劳动,不怕疲劳、不怕牺牲去托起生命的希望;消防公安们不放过每一个角落,不放过每一个生命的救援等事迹一次次感动着所有的观众,感动着所有的中国人。成都军区某陆航团为灾区人民架起空中生命通道,截止6月10日共飞行1950驾次,其中超常规、跨天气飞行1341驾次,他们用生命飞翔,虽然邱光华机组的直升机不幸遇难,但参加抗震救灾的航空官兵一如鹰击长空般勇敢,如天兵仙将般神奇,他们是受灾群众的救星!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这次汶川大地震之所以能及时了解到地震和抗震救灾的情况,离不开的是全体新闻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所作的“汶川向世界报道”让我再一次回到地震期间电视机前看到的那一幕幕。是的,一份爱心乘以十三亿就是爱的海洋,一分信心乘以十三亿就是中国的脊梁!“生命的赞歌”必将唱出民族的希望,唱出祖国的富强!
坚强的灾区人民,你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第四篇: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6月11日上午,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首场报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七位英模的先进事迹让我心灵再次受到强烈震憾,汶川大地震的悲惨、死难者的悲壮、救援大军的无畏、全国人民的爱心共同唱响了中华民族最铿锵有力的“生命的赞歌”!
第一位作报告的是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地震发生时,刘校长保持着高度的镇定,在地震时的浓烟、危险中组织学生逃生。一个一个的老师用身躯挡住下落的砖块,用头顶住门框拼命地呼喊学生逃生,一个又一个的学生逃出了即将跨蹋的教室,但大多数老师却被埋在了废墟里。5月19日,经受了重创的北川中学复课了,刘校长和劫后余生的师生一起向世界宣布:北川中学震不垮,北川中学一定能高高崛起。
同样的灾难、同样的时间,XX市向峨乡党委书记罗鸿亮带领全乡干部和全乡党组织诠释的是“震不垮的战斗堡垒”的伟大力量。罗鸿亮在地震发生时,迅速带领乡干部赶往学校,“先救学生”成为绝对命令。乡长付民涛(音)一边跑、一边高喊:“快去学校,快去救娃娃!”是的,孩子是家庭、社会,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孩子们就是中国未来的脊梁。
武警官兵冒着余震和随时葬身于悬崖、废墟、山谷、深渊的危险,在生死路、救命路上急行军;白衣战士用忘我劳动,不怕疲劳、不怕牺牲去托起生命的希望;消防公安们不放过每一个角落,不放过每一个生命的救援等事迹一次次感动着所有的观众,感动着所有的中国人。成都军区某陆航团为灾区人民架起空中生命通道,截止6月10日共飞行1950驾次,其中超常规、跨天气飞行1341驾次,他们用生命飞翔,虽然邱光华机组的直升机不幸遇难,但参加抗震救灾的航空官兵一如鹰击长空般勇敢,如天兵仙将般神奇,他们是受灾群众的救星!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这次汶川大地震之所以能及时了解到地震和抗震救灾的情况,离不开的是全体新闻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所作的“汶川向世界报道”让我再一次回到地震期间电视机前看到的那一幕幕。是的,一份爱心乘以十三亿就是爱的海洋,一分信心乘以十三亿就是中国的脊梁!“生命的赞歌”必将唱出民族的希望,唱出祖国的富强!
坚强的灾区人民,你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五篇:执法人员抗震救灾英模事迹观后感(模版)
执法人员抗震救灾英模事迹观后感
执法人员抗震救灾英模事迹观后感
执法人员抗震救灾英模事迹观后感
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在我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泪水在汩汩地流淌。虽未亲临现场,但通过各种媒体的报道看到那一幕幕惨不忍睹的满目疮痍的景象、看到年迈的总理在第一时间赶到地震现场果断冷静指挥的精神、看到仅仅十八九岁的士兵不顾个人安危匍匐在仍有危险的危墙、预制板下搜救的情景,还有那一幕幕老师为了学生安全、母亲为了孩子被永远固定的身姿……,无数的场景在不断冲击、洗礼着我的灵魂,使我在不断地感动流泪。
6月18日,分局又组织观看了抗
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通过英雄模范们朴实无华的叙说,进一涉感受到抗震救灾军民生死大营救的英勇悲壮,感受到全国人民同舟共济抗天灾的英雄气概,感受到十三亿人民守护家园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在这场特大地震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凝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与力量,展开了撼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显示出沧海横流中的英雄本色。报告团成员是英雄的中国人民的优秀代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这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灾害面前,我们的人民没有低头而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凝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与力量,展开了撼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显示出沧海横流中的英雄本色。我们的人民勇敢地面对、积极战胜眼前的困难、信心十足地重建家园,这一切都缘于我们国家在
灾难救助方面的正确指导思想、缘于我们有一支人民了弟兵、缘于我们有几千年文明创造的优秀个人品质,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这次大灾虽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财产损失,但它极大地凝聚了我们民众的向心力,展示了我们的强大国力及强有力的兵力,给了反华势力以无言有力的反击。
时势铸就英雄,艰难砥砺品格。报告团成员,有的是解放军指战员,有的是武警官兵,有的是公安干警,有的是医护人员,有的是学校师生,有的是基层干部群众,有的是新闻工作者。他们都是普通的干部群众,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但在危难时刻、紧急关头,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展现出非同寻常的勇气,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在这场大灾难面前,他们临危不惧、自强不息,舍己救人、无私奉献,恪尽职守、团结互助,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崇高的精神,与人世遭逢的巨大灾难进行了殊死抗
争,实践并升华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楷模,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抗震救灾仍在继续,灾后重建繁重艰巨,经济社会发展任重道远。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我们要认真学习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事迹,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把这种精神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哲人说,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我们深信,经历这场灾难的伟大中国,必将更加开放、更加自信地迈向未来;经受灾难考验的中国人民,必将更加团结、更加奋进地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作为一名执法人员,我要以英雄们的行为为榜样,不断鞭策自己,严格执法,为老百姓用药筑牢这安全的防线;热情服务,提高涉药单位药品管理水平;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好指导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