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我对湘西民族文化进行学校传承教育的心得体会
谈谈我对湘西民族文化进行学校传承教育的心得体会 湘西是一个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均极为丰富的地区。在这块美丽神秘的土地上,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也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历史文化遗存。然而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民族文化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族艺术、礼仪,节庆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而一直以来,学校教育与民间传承是脱节的,学生们只会学习数理化,不会自己老祖先传下的各种技艺;只会唱校园歌曲,流行歌曲,不会唱民歌。自从我州提倡民族文化进校园,全州各大学校纷纷建立了少年宫,掀起了学习民族文化的热潮。学校教育成了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
随着学校第二课堂的开展,乡土文化在校园里扎下根,发了芽。拿我吉信完小来说,经过几年的开展和发展,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每到周三下午,校园里一片沸腾:苗鼓声、经典的诵读声、操场上欢快愉悦的笑语;书院里书画小组忙碌的剪影······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卷。
学校第二课堂的开展既活跃了校园文化又使学生了解了民族文化,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荣誉感。还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各种技能的兴趣。本人这几年也曾在诗词丶书法丶书画等课堂上辅导学生,自身的修养各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不仅如此,在一些身怀民族技艺的教师带动下了解了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如今参加这次学习国培,更让我对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感到作为一个教师不仅在教学上肩负重任,在民族发展上更是责无旁贷。
各民族各地区的歌舞、音乐、戏剧、服装、银饰、刺绣、蜡染、石雕、木雕、面具、根艺、绘画乃至风味饮食、特色建筑等等文化艺术产品的开发,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由于缺乏投入、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盲目开发引发出来的模仿、假冒、滥用、篡改等等极大地影响了民族文化艺术品牌的创建和知识产权保护,致使很多民族文化的精彩之作被弄得面目全非,失去了特色和内涵,造成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实质上的破坏和损毁;多年来“慷慨地对外开放”,很多宝贵的资料和实物精品被国外无偿拍摄和低价购走,导致大量民族文化艺术精品、绝品的流失。而且,盲目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也导致了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品的粗制滥造,既毁坏了资源,也极大地损害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声誉。建议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制度和法规,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宣传介绍进行规范和限制,对具有独特风格和地域历史价值的部类以及冠名权进行专利注册和知识产权保护。以此为前提,加大投入和扶持,辅之以现代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集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为一体,在民俗文化和特色文化品种的保护地建立村寨博物馆、文化艺术乡;在民族工艺品、特色工艺品、旅游工艺品,民族文化音乐舞蹈等方面的音像制品和多媒体制品等方面推出一批文化名牌产品,逐步形成具有湘西特色文化产业中的支柱型产业。
第二篇: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中华美德谈对青少年进行中国戏曲教育的时代意义[模版]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中华美德谈对青少年进行中国戏曲教育的时代意义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中国戏曲艺术容纳百川,源远流长。以京剧为代表的300多个剧种,歌舞喧阗,声情并茂,扬善惩恶,内容丰富。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民娱乐的重要途径和文化需求的主要精神食粮。也是中华民族自然形成的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它具有显明的个性特征,美学风貌,思想内涵。随着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发展,电视、电脑走进了家庭,文化娱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歌舞、小品、相声、杂技、电影等艺术形式也深受群众喜爱。我国古老的戏曲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和挑战,在一段时间内曾一度受到冷落,尤其是在青少年中的影响。他们的文化娱乐多是唱歌、跳舞、玩电脑游戏,他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戏曲艺术知之太少,不去欣赏,更不懂如何欣赏。所以我认为,无论是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角度、从对人们的思想教育角度,还是从提高大众审美艺术角度,都应该让青少年一代去了解中国戏曲艺术、关注戏曲艺术、欣赏戏曲艺术。所以,戏曲进校园具有时代意义。
一. 青少年接受戏曲艺术是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的需要。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戏曲上承远古时代的歌舞、巫舞及春秋战国时代的女乐和俳优表演,孕育于两汉时期,萌芽于隋唐参军戏和歌舞戏之中,成熟于北宋,繁荣于明末清初。中国戏曲是熔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武术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炉的高度综合性艺术,具有独特的美学风貌、鲜明的民族色彩、丰富的情感内容。中国戏曲是继承和发展数干年来中国诸多文化艺术成就的结晶,她集中华民族文化之大成,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学形式和艺术学问,是中华民族的瑰丽艺术宝典,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奇芭。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经常作为我国的民族文化去国外表演访问,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赞扬。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义务。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让他们了解中华戏曲,热爱戏曲艺术,领受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和感召力,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戏曲艺术是弘扬中华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国的戏曲,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中十分重视弘扬民族美德,在伦理道德、品格修养方面都能给人以启迪、熏陶和教益。引导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宣扬优秀公民道德、倡导现代文明。长期以来,在社会公德教育、伦理教育、人格修养教育方面军发扬着积极作用。千百年来,诞生了不少优秀传统代表剧目。有扬善惩恶,伸张正义的如:《赵氏孤儿》中的程婴,为营救被诬陷的上卿赵盾的孤儿及全国与孤儿同庚的婴儿,忍痛献出了自己的儿子,最终惩诛奸贼。有不徇私情、刚正不阿、深明大义清官形象,如:《铡美案》中的包公,不畏太后和皇姑的恐吓,宁摘乌纱帽,为秦香莲伸张正义,判铡当朝附马陈世美。在《铡包勉》中他不徇私情,将贪赃枉法的侄儿包勉铡死。还有《四进士》中的宋士杰,《七品芝麻官》中的知县唐成《十五贯》中的况钟等都是敢于为民请命,正直清官的化身。寄托着人民群众的期望。有歌颂纯真、坚贞不渝的爱情剧目。如:《白蛇传》、《杜十娘》、《牡丹亭》、《玉簪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等。有歌颂中华民族人性中纯朴、善良、忠厚、勤劳、贤慧、诚实的剧目,如:评剧《秦香莲》,剧中主人公秦香莲,勤劳、孝顺、善良、厚道,陈世美离家之后,秦香莲挑起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重担。又对丈夫以理解、宽大为怀的劝说,同时也刻画了她勇敢、坚韧和富于斗争精神的性格。黄梅戏《天仙配》剧中人七仙
女,勤劳善良、温柔贤淑、纺纱织布、操持家务,忠贞爱情,也有董永的忠厚纯朴的人物形象,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表达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有歌颂忍让为国,大局为重的剧目,如:《将相和》剧中人蔺相如和廉颇公忠为国,以大局为重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境界,一直传为美谈,留芳干载。还有《西厢记》剧中人物红娘,她聪明、机智、爽朗、泼辣,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桃花扇》中的主人翁李香君,虽为歌妓,但她的品格、气节光彩照人,还有剧中人史可卿那沉郁悲壮,慷慨激昂,以身殉国的气节。《四郎探母》中萧太后的豁达大度,铁镜公主的一往情深,杨四郎忠孝情肠等形象鲜明。戏曲对这些中华传统美德人物和故事的塑造,歌颂和寄寓着崇高的道德思想,对青少年学生有强烈的感染力,有引导教育作用。戏曲艺术是弘扬中华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中国传统戏曲熔铸了中华民族精神我国的传统戏曲中有不少是热情讴歌中华民族精神的剧目。颂扬坚持民族大义,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为国家、为民族不屈不挠甚至英勇献身的光辉形象。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历史,那历史进程中的一幕幕壮丽画卷,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叱咤风云的人物,无不颂扬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就要不断借助先进文化的力量来加以深化和加强。戏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中有着基础性、广泛性,使群众喜闻乐见,便于接收,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方式。不少剧目主题明确,思想内涵丰富。如:《牧羊记》歌颂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十九年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东窗记》歌颂了民族英雄岳飞,鞭挞了卖国求荣的汉奸秦桧。《穆柯寨》中的穆桂英和《抗金兵》中的梁红玉,都是巾帼不让须眉,精忠报国的民族女英雄形象。屈原、花木兰、王昭君、文天祥、蔺相如、余赛花、蔡文姬等都是戏曲艺术中颂扬的为国家、为民族利益勇于献身的民族英雄,他们的精神可歌可泣。现代戏曲《红灯记》歌颂了李玉和一家祖孙三代面对敌人临危不惧、临难不苟、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战的壮丽画卷。我国传统戏曲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芒,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宝贵文化遗产。
四.戏曲中蕴含着极高的美学成就和震撼人们灵魂的情感。戏曲是综合艺术,她几乎将所有艺术的成就蕴藏其中,戏曲通过唱、念、做、打,把诗歌、舞蹈、音乐、杂技、武术、美术等艺术表现形式熔为一体,达到和谐统一。戏曲具有虚拟性,即写意性。小舞台大世界,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使有限的舞台时空能表现无限的生活空间,取得极大自由度。给观众带来自我创造美感的快乐。比如:舞动木浆,宛然乘船行舟;挥动彩鞭,似纵马奔驰;十数人干军万马;绕场一周,时转地移。戏曲具有程式性,是一种具有高度程式化的艺术;给戏曲带来高度的形式美。戏曲具有优美动人的唱腔,婀娜多姿的舞步,激情热烈的武打,五彩缤纷的造型,艳丽精美的服饰。都能给人以全方位的美感,令人心喜悦目,怡然陶醉。戏曲中的审美和对美的规范无处不在,如:表演程式中人物形象有生、旦、净、丑行当之分,在表演风格上有显明的特征区别。唱、念、做、打表演技巧优美和谐,又各有特征。在舞美方面,化妆、服饰、布景、道具、都是戏曲舞台美术的组成部分。戏曲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具有表现美、感染美、培养美的作用。中国戏曲动人的故事情节,婉转优美的唱腔,变化渲染的艺术场景,让
人感受弦中参妙理,曲里寄幽情,’引人情感共鸣。无技不惊人、无情不动人、无戏不服人,中国戏曲令人如痴如醉,使人欢笑、使人悲泣,让人享受情感的陶冶,滋润人心田。所以说戏曲对青少年具有审美教育,情感陶冶的作用。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丽艺术。她在弘扬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和提高青少年审美能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希望广大的中小学能在学校建立小剧社,请当地的戏曲团体为学生演出,或是利用影视手段给学生播放戏曲节目,使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艺术能在学校扎根,在青少年学生中生长壮大,发挥它应有的育人作用。
第三篇: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渡头中学 谢海荣
手机:*** 邮箱:xhr152@163.com
【内容摘要】
心理健康是近几年才引进的一个概念,中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目前的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学校作为其实施的主要承载者,在确保教师具有相应的学科教学水平的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心育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营建一种积极健康的教学环境,创建一种和谐的师生的关系,促进师生的多方位健康发展。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是近几年才引进的一个新概念,对于这个概念,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精神病学者麦灵格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们与环境相互之间具有最高效率即快乐的适应情况。”社会学家波孟则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平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当前,在我国相关著述中通常采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因此,加强心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里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现代医学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小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的排除,便会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由此可见,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工作。
造成中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一般有下面几方面原因: 1 一是和社会有关。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而社会对孩子的发展,我们应承认它所具有的积极的一面,比如,那些好的广播、电视、录像和电脑制作等一些大众传媒教育,的确培养造就了几代人。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与之进步不相称、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丑恶现象:现代社会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一些孩子整天与计算机为伴,而远离自己的亲人,产生孤僻沉默的不良性格,不能和谐地与他人相处,那些内容不健康的书籍、影视、街头聚赌、还有网吧、电子游戏厅、卡拉OK厅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试想,若不是社会管理上存在着这些死角,有些孩子又怎么会误入歧途呢?这能说不是社会的责任吗?因此,我要大声呼吁:如果社会风气不早日改变,其后果不堪设想。
二是和学校有关。学校的许多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发生的各类学生犯罪事件、离家出走事件、大学研究生的跳楼事件的屡屡出现,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目标究竟是要造就什么样的人才,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们教育的成功和失败?用什么来检验我们教育的得与失?在新形势下,我们不得不对这个问题重新加以思考。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需求。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言必谈高考,升学率成了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学习成绩决定了一切,主宰了一切。从家庭到学校,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被认为是没有“正事”的表现。有的学习评“三好学生”基本上也成了“一好学生”。我们的德育工作很多时候也是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致使有的学生厌恶学校,逃避学习,甚至产生仇视心理。我们忽略了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心理需要,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是和家庭有关。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孩子最初接触的社会生活环境,换而言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则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所接受的最早、最根深蒂固的教育。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由于父母对学生缺乏理解和沟通,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从而引起学生的困惑和烦恼;或因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和给学生造成了心灵上的伤害;也有一些家庭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只留下老一辈照顾孩子,造成学生心灵上的孤独、孤僻和叛逆。
四是和情感方面有关。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困惑的烦恼等等。
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较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讲究科学方法去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1)对症下药: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依靠心理医生和专家会诊,个别指导,对症下药,先找到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否则,花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徒劳的。
(2)正确引导:心病必须心药医。学生在平时生活、交往、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有经验问题、方法问题、心理问题,要依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一般在精神上、情感上的问题,较多的是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我们不能过分地批评指责,更不能讽剌打击,要朋友式地谈心,针对性地梳理,耐心启发、正确引导。帮助他确定人生目标,选择适应自己特长的成才之路,学会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完善自身的人格。
(3)善于等待:解决心理问题需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要善于等待,要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坚持不懈。这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锻炼教师的教育能力,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4)另外,我觉得学校也可以配合心理老师开展活动向学生传授心理知识。这样,他们也具备一些能够解决他们常见的心理小问题。比如:学习了记忆的规律,就可以解决上课不专心,开小差的问题;学习了思维规律,就可以解决记不住,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学习了有意注意的规律就可以使思维开阔、更敏锐、更富有创造性,还可以调节考前情绪,消除紧张,轻松上考场。
我们作为班主任的教师还应努力做到:表扬、批评适度,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对学生的期望不能太高,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能力。总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只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才能有效地维持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逐步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一颗健康的心灵会使我们的学生学习起来更加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蒋 琼 皮格马利翁之谜——试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的作用 卢小梅
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李宇雯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第四篇: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成为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几年的媒体对此多有报道。近几年来,我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了解到,不少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家庭期望过高等原因,对父母和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出现了严重“高焦虑”症状,不能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的变化,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和他人和谐相处,在生活中不能忍受和战胜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学校教师应正面引导,重视对学生消极心理状态的改良和不良行为的矫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就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1)学习方面的问题。
现在的学生中常有缺乏自信、厌学和学习困难的现象;其次是普遍存在不良性格和行为问题,比较突出的性格问题表现为依赖他人、固执任性,行为问题表现为讥笑别人、说谎、注意力不集中;再次是心理承受能力差,责任心不强,面对难题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受不了委屈、挫折。此外,在情绪、人际交往方面也有明显的问题,人际交往方面突出的问题是自我中心,不遵守集体规则。
近年来,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导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确实存在问题,这是不容回避、不争的事实。而造成小学生这些心理问题,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不开。另一方面,我国小学学校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许多教师虽然基本上能够看到学生存在的问题,然而,大部分教师都将之视为品德或思想问题,用德育的方法来处理。如,把孤僻看作脱离集体,把焦虑看成患得患失,把性格内向看作不暴露思想,用简单说教和行政方法加以解决,因此教育效果非常差,甚至适得其反。
(2)家庭教育不足。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一方面,不少家庭不懂得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关心、教育孩子,对子女经常训斥,缺乏感情交流,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屈感”。另一方面,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限制其学习生活中的自由,扼杀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的家长不能接受孩子在学习中的失败,不注意方式地指责、羞辱孩子,给孩子加大了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3)整个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却忽视了精神生活的需要。人们对健康的认识绝大部分只停留在身体健康上,而没有注重心理上的健康。忽视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长期以来,人们要么此于谈到心理健康问题,要么认为没什么大不了。以至整个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使得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此外,没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培训,社会资源配置的不足也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个瓶颈。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为其整体素质的提高,身心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两大任务:一是面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二是对少数在成长过程中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面向全体的系统工程。而只有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将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落实在家庭、社会活动的全方位,才能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更良好的效果。
1、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
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途径。学科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若能在学科教学中充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取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学认为:受教育者的心理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又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在学科课堂中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主动地学,创新地学,快乐地学。那么,在学科课堂中如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关怀爱护学生,从心底里沟通情感。
这是指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方式方法而言,教师的教学态度、方式决定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对学生的尊重与激励可减轻或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压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和产生自信心、成功感。
青少年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成长阶段,维护自尊是他们强烈的心理需求。尊重他,就等于送给了他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使他能自尊、自信、自强,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而经常及时地表扬一个人,不但使他感受到了你对他的肯定,而且使他对未来更有信心,这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心理动力。这些往往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特别是困难生,许多困难生的真正困难并不是他的笨拙,而是他的自卑、畏难的心理,因为长期面对诸多的批评,使他们缺少学习的良好心理状态,对自身的能力感到自卑。另一方面他们又不甘现状,急切希望能得到帮助,这时如果周围的人与事不能吻合他们的心理状态,便逐步向负面发展,成为与教育相斥的心态,处事待人表现为一讲就烦,一批评就反感,就形成了所谓的逆反心理。教师多表扬少斥责多鼓励少挑剔,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我不行”,而是努力不够。愉快的心情源于内心美好的教育回忆,赞美、表扬、肯定的教育方式带给人的是信心和勇气。在教学中,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时时感受到教师浓浓的师爱,对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大有裨益。
(2)、多赞扬鼓励学生,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当我们的教学工作得到别人的赞扬时,通常我们都会感到非常高兴,工作的积极性会更高,从而把工作做得更好。对待学生我们也应该学会赞美,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老师一句关心、鼓励的话,会让他一节课都面带微笑,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而,作为一名教师,决不能吝啬自己的语言,而应把赞美的话多向学生说,鼓励的话语使学生感到兴奋,学习的兴趣也更浓厚了。教学实践中,发现多种形式的表扬,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可以让课堂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自然要表扬学生爱动脑,不怕难题,使学生仍然处于兴奋之中,更加积极地思考,万一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老师的问题,教师也应尽可能地找出学生的优点(如声音响亮、口齿清楚等),短短的一句话,拉近了师生间心的距离,起到了纽带的作用。在教学新课时,用鼓动性、激励性、挑战性的语言,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思维、探索,活跃课堂气氛,也促进了师生的双边和谐的活动。即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些违纪行为,教师也要选择婉转的语言,尽量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有值得赞美的地方,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闪光点,并积极地加以肯定和赞美,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一句赞美的话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特别是班级中的中下学生,有时,教师一句鼓励的话,可以成为他学习的新动力,使他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用自己的勤奋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2、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努力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既然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已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学校教育的具体组织者,教师要肩负起社会的责任,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创设心理环境,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校园建设要有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培养良好的“四风”,使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可见,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3、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学校可以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无可避免地出现的心理问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和调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其他各种素质的质量与水平,甚至于决定着学生是否最终成才。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都会是学校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在已成为不忽视的一门教育,也迫切要求我们高度重视起来,要求学生本人、学生家长、教师一起来进行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第五篇: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结合你的经验,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个人认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回想很久以前,心理健康教育似乎很陌生,离自己很远,而今天,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已经被学校作为必修课去开展工作,在我认为,这一切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才能带给我们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记得在小学四年级,班上有位女生家庭发生了巨大变故,她的父亲突然生病离世,巨大的伤痛造成心灵的压抑,让原本成绩优秀的她突然一落千丈,变成了差等生,性格也由活泼好动转变为沉默孤僻,自然没有同学愿意接近她,慢慢的,她也就变大伙孤立了…后来,班上来了位慈祥的班主任,注意了她的存在,在她没能完成作业时,细心的辅导她,在她参与春游活动时出现在她身边和她分享食物,在生活中引导同学们多多去帮助她,接纳她……这一切都给予了她许许多多心灵上的温暖和心理的安慰,久而久之,她的脸上终于回复了以往的朝阳。在大家的鼓励和自身的努力下,她最终在六年级时以较好的成绩考上镇上一间理想的中学。
而回想起在初中时期,住我楼下的一位男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的童年同样经历了灰暗的色彩,父母因性格不合离异了,把他寄养在外公外婆家,男同学从小非常淘气、好胜。想要得到的东西一定要争取到手。在家里,年迈的老人家传统的教育方式令他们只懂一味的迁就,一次次地满足孩子无数的要求;在学校,孩子的恶劣表现已让老师们感到失望,并完全放弃了对他的栽培。这为他日后的悲惨命运埋下伏笔,在初三时期清明节的一个夜晚,和家人争吵后,他夺门而出,开着摩托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第二天早上,警察发现了他血肉模糊的尸体……原因居然是,男生跳上大货车试图偷窃,不慎翻滚落地被迎面而来的另一辆汽车辗压致死。(唉……)
上面提到的女生和男生都同样受到了心理障碍,不同的是,他们所在的周围环境不同,小学女同学得到了母亲和老师的重视,而大家都忽略了那位初中男生,所以他们最终的结果也不一样。
现在看来,心理健康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尤其针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没有成年的孩子 很多时候想法都比较偏激、自我。遇到什么事情,都没有人可以商讨,家长每天忙着工作和照顾孩子的生活已经身心疲惫,对这方面又总是容易忽视,同样老师对于所有的学生想要面面俱到很困难,既然不能个性化指导,就该在方法上有所传授,在心理上有所引导。
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健康成长,避免误入歧途。为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让世界更美好,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