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看《强军》第二集 《铸魂》心得体会
观看《强军》第二集 《铸魂》心得体会
观看《强军》第二集《铸魂》心得体会
XX年10月30日,总书记亲自决策和领导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着眼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他郑重提出我军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总书记鲜明提出,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问题上,必须头脑特别清醒,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坚决,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历史的经验表明,坚决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人民军队就有了“主心骨”,强军兴军就有了“定盘星”。心中有魂,脚下有根。创新理论如汩汩清泉,浇灌理想之树,滋润官兵心田,面对政治工作所处的新的社会历史环境,总书记告诫全军: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
听党指挥,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得出的必然结论。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决定着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面对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军情,要经受住“四个考验”、化解“四个危险”,实现强国强军梦想,全军官兵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确保部队忠诚、纯洁、可靠,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
行动上的坚定来自思想认识上的自觉自信。自觉是内心的觉悟和觉醒,自信是信念的笃定和坚定。听党指挥的自觉,是官兵对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和以党的绝对领导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觉悟和觉醒;听党指挥的自信,是官兵对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理念、价值的坚定信念、对党的绝对领导制度优势的坚定信念。简而言之,就是全军官兵对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从思想和行动上的深刻理解、坚定信念和坚决执行。
强化理论武装,夯实理想信念这个根基。听党指挥,首先要信奉和忠诚党的理论主张,不断筑牢精神支柱。应把握意识形态斗争的新特点,摸清理想信念动摇的新表现,把握官兵工作生活的新期待,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不断增强广大官兵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三贴近”原则,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官兵深刻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军队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部队党的建设各方面,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倍加坚定,对党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
第二篇:关于《强军》观看心得体会范本
它用泪与血向我们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血淋淋的历史教训。而国家要想有底气,要想维护自己的利益,唯有强化军队的职能,将其作为最坚强的后盾,国家才能拥有话语权。在培训中我们所观看的大型纪录片《强军》向我们展示的便是拥有强大军队这一利剑的辉煌的中国。以下是写写帮文库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强军》观看心得体会范本》,供大家参考学习,欢迎阅读
关于《强军》观看心得体会范本【一】
八集大型纪录片《强军》9月29日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鲜明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带领人民军队重整行装再出发,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奋勇前进。
8点播出的第一集《逐梦》,展现了习近平提出强军梦,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兴军大思路大格局,集中展示过去5年中国军队的强军成就。
20xx年12月8日,习近平登上停泊在深圳蛇口港的“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开始他就任党的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之后的第一次南海之行。
就在这次南海之行前,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在一张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的力量对比图面前,驻足沉思。
习近平:我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想说,这个伟大的梦想,就是强国梦,对于军队来讲,也是强军梦。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20xx年3月,习近平向全军发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号令。
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决策,往往浓缩着经年累月的深沉思考。浙江,习近平工作了整整5年的地方。一处处故国遗址,一处处战场遗迹,沉淀了富而不强也同样挨打的历史悲怆。
善弈者谋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总揽全局,形成了强军兴军的大思路、大格局——
提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确立加强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引领;
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立起统揽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总纲;
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聚焦实战、创新驱动、体系建设、集约高效、军民融合,创新军队建设发展的战略指导;
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聚焦练兵备战,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展开强军兴军的战略布局和战略举措;
全面加强军队党的建设,为军队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习近平说,建设强大军队是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在强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到了我们肩上。我们要挑起这副担子,必须敢于担当。
这5年,党领导人民军队解决了一些多年来想解决但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强大!强大!强大!这是统帅的寄望,这是人民的期盼,这是时代的召唤。
这款刚刚列装空军的战略运输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鲲鹏。
今天,插上梦想翅膀的人民军队,就像一只振翅高飞的大鹏,豪逸穿云,凌越长空。
政治建军听党指挥;改革强军军民融合;科技兴军能打胜仗;依法治军作风优良。支持习总书记强军兴国!
愿我的祖国越来越好,祖国万岁!
政治建军听党指挥;改革强军军民融合;科技兴军能打胜仗;依法治军作风优良。建设一流军队,为习主席点赞!
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繁荣与发展,没有绝对的安全保障将无从谈起,强大的人民军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国家安全的绝对保障,也是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坚强后盾。
强军,兴军,建设一流军队,为习主席点赞!
强国必须强军,强军才能安邦
习总书记是一位睿智的领导,相信我们的国家在习总的带领下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昌盛!
关于《强军》观看心得体会范本【二】
“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连日来,大型纪录片《强军》播出后,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中引发热烈反响,在地方群众中收获好评如潮。大家纷纷表示:建设强大军队,是人民的期盼,是时代的召唤,应以更加高昂的精神、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实现强军目标贡献力量。
国庆期间,远在西非马里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我第5批赴马里维和部队,集中组织收看《强军》后,官兵备受鼓舞。两次远赴西非马里执行维和任务的警卫分队副队长张东说:“强军是最好的通行证。只有扛起大国责任,才能赢得各方信任。走出国门代表着祖国在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维和部队忠实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是历史担当,更是在国际舞台上的强军实践。”
改革实践铿锵有力,强军兴军硕果累累。国庆节当天,正在空降兵某训练基地参加集训的新干部,集中收看《强军》后激动不已。曾在国际特种侦察兵比武场上勇夺桂冠的参训干部张平盛说:“无论身份如何变化,无论处在什么战位,都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把强军兴军热情转化到当前的各项任务中去,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
使命如山,时不我待。党的十九大代表、火箭军某旅技术室主任陈学东带领他的团队对新研发的某新型装备进行全面调试。在收看《强军》后,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把强军梦想化为现实,关键在‘实干’二字,面对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军事变革挑战,我们科研工作者必须坚定目标追求,勇于担当重大使命、攻克重大课题,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与陈学东有相同感受的,还有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研究员尚伟:“作为科研人员,要勇立潮头,积极作为。只要我们始终瞄准一流,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军事理论研究,加快发展先进军事科技,一定能够打造出一支世界一流的军事科研队伍。”
许多部队把从《强军》中汲取的力量,转化为练兵备战的动力。南海舰队某防空旅作为海军首支防空部队,始终把目光投在南海最前沿。节日期间,该旅官兵在做好战备值班的同时,主动与舰艇、航空兵、无人机等多个军兵种部队进行跨军兵种对抗演练。带领官兵在野外驻训的新疆军区某红军团团长张信凯说:“练兵先练官,我们通过下大力锻造干部队伍,让他们的能力素质不断变强,为战士做出好样子,提升了战斗力。”火箭军某旅着眼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和军种建设的新要求,组织参谋人员进行封闭式集中淬火。该旅旅长张彬说:“一定要科学把握优势与短板,深入研究怎么建设、怎么发展、怎么运用等重大问题,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多作贡献!”
强军之路,壮志凌云。武警特警学院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全院官兵组织收看《强军》。曾多次站上国际赛场领奖台和执勤一线的某教研室教员陈军,将多年比武竞赛的实战经验进行梳理总结,潜心投入基础教学实践。陈军深有感触地说:“越是在调整改革的关键时刻的重要转型关头,越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化使命意识,潜心治学修为,深耕精钻业务,锐意开拓进取。”
从祖国边陲到南海岛礁,从天山兵营到中原营盘,各部队以观看纪录片《强军》为契机,练兵备战热潮持续高涨。第83集团军“飞虎旅”某连官兵即将奔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他们开展“牢记蓝盔使命,争做维和先锋”大讨论;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守卫千里海防,他们利用烈士纪念日、国庆假期等时机组织烈士公祭活动和升国旗仪式,持续打牢官兵维护核心、听从指挥的思想政治根基;南部战区空军某旅结合前期演习开展“实战化训练规律大家谈”,做好“战法库”建设研究,为下步的“红剑”演习打牢基础。
关于《强军》观看心得体会范本【三】
每晚《强军》的热播,变革求强是强国强军的历史规律。从时代之问开始到经济发展到社会公平正义到中华文脉到绿水青山到昨晚的强军之路,祖国想要更好地发展,军事力量的强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军强国强我们才能在国际上掌握话语权。
从晚清开始的战争以及那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无不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强硬的军事力量,我们就只能任人掳掠,而有了强硬的军事力量,我们才能掌握主动权,不会惧怕任何国家任何力量任何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习近平主席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时代高度,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决策。坚定不移地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强军目标、支撑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是打赢未来战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战略需要,关乎党、国家和军队的前途命运,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十九大即将召开,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是深入贯彻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动员全军和各方面力量,坚定信心、凝聚意志,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而我们的军人也一直在履行着他们的职责,保护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不管抗洪抢险第一线还是地震泥石流坍塌现场,亦或是爆炸、火灾等,我们的官兵一直在人民的身边保护着我们,从不畏惧艰险,用他们坚毅的面孔、伟岸的身躯为我们撑起一片碧日蓝天。
关于《强军》观看心得体会范本【四】
《强军》大型纪录片火热播出,让今年的国庆节多了些许军人的火热。强国必先强军,强军必须改革,在习总书记的决策领导下,“将改革进行到底”,国防与军队不断深化改革,围绕强军目标,人民解放军正坚定不移地闯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改革强军之路!
为什么要改革?
习总书记曾说过:“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快推进军队改革,谋求军事优势地位的国际竞争加剧。在这场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大潮中,谁思想保守、固步自封,谁就会错失宝贵机遇,陷于战略被动。”世界新军事革命已进入深入发展阶段,现代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正在各国以不同的形态呈现,正如习总书记所言,中国军队当下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只有改革才是最好的出路,也是我们建设军事强国的必行之路。
如何去改革?
尽管改革的道路是艰辛的,但在习总书记的领导决策下我们正走在一条坚实的改革之路。一是推进领导管理体系改革,优化军委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完善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二是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推进联合作战训练和保障体制改革;三是实现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的体系性重塑,通过结构功能的优化,牵引规模的调整,推进人民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推进部队的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的方向发展;四是构建与新的领导指挥体制相适应的联勤保障体制,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联勤保障部队;五是推进军队院校、科研机构、训练机构改革,构建我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和军事科研体系,加快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打造世界一流军队;六是坚定不移的走军民融合的路子,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富国强军相统一。
我们时刻谨记,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只有坚持深化改革全面重塑人民军队力量体系,强化部队战斗力、指挥力,打造听党指挥能打仗能打胜仗的队伍,才能使我们在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大潮中占得一席之地。坚定不移的走改革的路线,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富国强军我们一直在路上。
关于《强军》观看心得体会范本【五】
强军目标是习主席着眼军队建设发展全局和新的时代条件提出的重要思想,体现了我们党新形势下建军治军的总方略,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继承发展,是我军坚持正确前进方向的重要保证,是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行动纲领。作为一名战士,必须要把学习强定罪目标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学习,认真贯彻习主席和军委重要指示精神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强军目标从“灵魂”、“核心”和“保证”三个方面有机统一上,对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发挥着强有力的统领作用。实现强军梦、强军目标,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其实质,就是推动我军由大国军队向强国军队,或者说由大的军队向强的军队的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这将是我军建设和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跃升。我们讲强军,应该是有参照系的,就是同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军队相比。能打胜仗,就包括敢于与强敌作战,并且能够战胜强敌,赢得胜利。只有树立这样的雄心壮志,确立这样的目标追求,才能真正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要按打仗标准抓准备确保我军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一是要牢记,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
二是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三是要牢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必须保持严明的作风和铁的纪律,确保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
以强军梦圆支撑强国梦圆,是当代中国军队肩负的时代重任。就目前来看,我军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两个不相适应”,军队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尤其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迅猛浪潮,面对国家安全和发展带来的新需求新挑战,面对更加注重联合作战、体系对抗、信息优势的现代战争形态,这种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更加凸显。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强军梦、强军目标,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我们还需要爬很大的坡,过很高的坎,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特别是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加速推动军队信息化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快建立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健全完善选拔能打仗、打胜仗的选人用人机制,等等。所有这一切,最关键的是人的问题,最大的差距是脖子以上的差距。
实现强军目标,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现在,军队建设大政方针已定,各项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真抓实干、狠抓落实,靠实干托起强军梦。努力加强自身素质锻炼,力争使自己成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树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大力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保持自己的志气、骨气、豪气、霸气,保持旺盛革命热情和高昂战斗意志和胜利之师必备的精气神。做到能打胜仗,必须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第三篇:传承红色基因 铸牢强军之魂
传承红色基因 铸牢强军之魂
——浅析长征精神与强军文化建设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整个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打造新一代革命军人,需要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大力推进强军文化建设,坚持教育引领与行为规范、文化活动与环境熏陶相结合,传统方法与创新手段、主题实践与制度固化相结合,传承红色基因,铸牢革命军魂,切实做到优良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官兵永葆革命军人本色,有效推进部队内涵底蕴不断厚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军梦。
一、长征精神是推进强军文化建设的红色基因
长征精神是我们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了革命血脉和红色文化,是立党之基、强军之源,任何时候都要发扬光大,将我军这一强军文化特有的历史底蕴和精神标识,如同血液一样融入官兵血脉,流淌在每个军人身上,确保革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成为激励官兵强军兴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学好党的历史,增进思想认同。学好历史,以史为鉴,是当代军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当前,大部分士兵属于“80后”、“90后”,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对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长期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不够了解,缺乏亲身的体会和刻骨铭心的革命锤炼。只有积极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才能知本知源,真正看清来时的道路,永远铭记革命时期一代代共产党人用鲜血书写的艰辛历史,更加深刻认识党历尽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无比正确和来之不易,更加深刻认识党领导军队的历史必然性,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和复兴大业,更加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领导的信心信念。
(二)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汲取政治营养,补好精神之钙。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核。当前,国际局势和国内形势还相对比较复杂,面对这种新形势,新时期革命军人,就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就要不断从我军优良传统中汲取政治营养,补好精神之钙,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定力,从容应对环境变化和各种诱惑考验,确保脉络不断、本色不变。(三)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接受传统教育,强化使命意识。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我们军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使命。作为新时期的官兵必须认清所处的历史坐标,从长征精神的红色基因中充分汲取忠诚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的精神元素,自觉把个人梦想融入强军梦的使命任务,以强国兴军为已任,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
二、长征精神是推进强军文化建设的优良传统
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刻认识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优良传统的时代价值。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我们不仅要为拥有长征精神这一光荣传统而骄傲自豪,更要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而不懈努力,让宝贵精神财富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
(一)着眼“学起来”,不断增进优良传统情感。针对新入伍特别是90后远离战火硝烟,对长征精神“知之不多、感受不深”的实际,要注重拓宽教育渠道,帮助战士学习理解优良传统。一是抓实教育引导。通过专题大课,开辟长征精神“网上课堂”,做到一堂课能讲明、一上网能普及;每周组织一小时专题学习,每月举办“优良传统大讲坛”,定期组织“对比先烈缺什么、要向先烈学什么”大讨论,以集中教育灌输和群众性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增强士兵对长征精神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二是抓牢红色资源。着力建好部队内外“两个教育基地”。在外部深入挖掘“长征精神”政治资源,组织士兵参观革命纪念馆、看先烈事迹,邀请驻地革命老兵来部队传知识、讲故事,使长征精神烙进战士心中。在内部着力建好荣誉室、警史馆,通过查史料、探前身、访老兵,不断丰厚荣誉室、警史馆的史料数量和质量,基层士兵定期参观警史馆、干部骨干进荣誉室上党课。三是抓好氛围营造。每周学唱一首红色歌曲,每月阅读一本红色书籍,每月观看一部红色影片,每年参观一次红色景点,党史、军史、警史、队史知识竞赛,心得展评、格言评比、板报评比,激发官兵学习兴趣,深化教育学习效果。同时,有效发挥宣传阵地功能,使板报上画的、宣传栏上挂的、小广播里播的、文化节目演的都是我军长征时期的优良传统,营造火热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着眼“用起来”,积极开展实践传统活动。通过教育活动,正确引导士兵把弘扬优良传统的政治热情转变到履行职能使命上和锤炼过硬本领上。一是融入各项工作中。着力克服将教育实践活动变为短期行为、割裂行为的错误倾向,将优良传统“听党话、跟党走”的核心要义与主题教育、月课教育相结合,将优良传统“强素质、打得赢”的关键要求与军事训练、考核比武相结合,将优良传统“站排头、当先锋”的评判标准与“双争”评比、评功评奖相结合,将优良传统“爱驻地、为人民”的本质属性与双拥共建、助民活动相结合,使士兵在各项工作中都能得到优良传统的营养滋润。二是渗入日常点滴中。从规范日常称呼、合理开支津贴、自觉文明就餐、提倡自己动手等生活细节入手,组织开展“见到干部敬礼、见到班长问好、见到战士微笑”等养成规范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使长征精神等优良传统成为官兵的行动自觉。三是带入大项任务中。组织在重大安保任务中表现突出的战士现身说法、经验交流,大力弘扬团结奋战、英勇顽强、攻坚克难的战斗精神,将长征精神等优良传统教育深入一线。
(三)着眼“传下去”,切实完善传承长效模式。一是把形成的共识固化为措施规范。着眼长效固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持边开展、边总结、反复优化、反复倡导,使长征精神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二是把身边的典型塑造为行动标杆。注重挖掘身边先进集体、个人,加强典型引导力度,通过上讲台、进新闻、到眼前,让广大官兵学有榜样、比有标杆,激发其爱岗敬业、勤奋守责的热情斗志。三是把提炼的精华上升为精神财富。以仪式教育为平台,严密组织好升旗、授衔、在党旗下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向军旗告别等各项仪式,使之成为士兵传承先烈、前辈、老兵优良传统,强化荣誉感、使命感的大好时机。
三、长征精神是推进强军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高地
长征精神是我党我军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历经艰难困苦,培育和形成的优良传统,是人民军队极为珍贵的“传家宝”,是我们特有的政治优势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习主席明确指出,“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政治工作是我军最大特色、最大优势,也是我军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倍加珍惜、牢牢坚持,将长征精神融入到我军政治工作中,让“传家宝”薪火相传,为我军战胜强大敌人和艰难险阻提供不竭力量。
(一)创新方法,活跃政治工作氛围。长征精神能否深入人心,取决于我们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能不能取得新的突破,实现新的跨越,说到底还是归结于我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和工作水平。一是创新形式,由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形式向小型、灵活、多样转变,从声势型向实效型、执行型向自主型、灌输型向渗透型、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二是创新载体,广泛运用宣讲报告、展览展示、文体活动、影视片等广大官兵喜闻乐见、形象生动的教育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统一起来,多搭建基层士兵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平台,使战士在浓郁的政治工作氛围中得到心灵的陶冶、思想的提高。三是创新服务,建立士兵思想动态的定期收集和分析研究机制,及时准确地了解士兵思想动态,把握士兵思想脉搏,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对策建议,以更好地协调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矛盾。积极推进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形势任务等教育,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部队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二)拓宽渠道,丰富政治教育内容。一是着眼于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以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为契机,充分挖掘部队红色资源,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深入搞好党史军史、团史连史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老红军本色融入官兵血脉,确保革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成为激励士兵强军兴军的强大精神力量。二是着眼于充满军味的战斗文化。当前部队“文”的色彩较浓,“武”的味道不足。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必须着力于战斗精神培育、打赢能力提高。要组织部队把战斗旗帜打起来、战斗口号喊起来、强军之歌唱起来,让战斗格言、英雄人物、精武标兵入灯箱、进橱窗,大力创作弘扬战斗精神、反映战斗品格的现实题材作品,广泛宣传想打赢、谋打赢、钻打赢的优秀官兵,营造浓厚的练兵打仗氛围,不断强化士兵的战争意识、战备观念、战斗精神,引导士兵把意志凝聚到能打仗打胜仗的职能使命上来。三是着眼于健康向上的军营网络文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运用,网络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要积极适应青年士兵特点,大力建设政工网,唱响网络文化主旋律,通过开设学习论坛、DV广场、动漫地带等栏目,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把网络打造成为学习教育的大课堂、精神文化的新空间、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情感沟通的连心桥,真正使之成为战斗力建设的倍增器。
(三)运用机制,激发官兵内在动力。一是设立“微展示”。采用口号墙、文化展示牌、电子屏、电脑屏保、办公桌角等形式对内、对外展示长征精神、军人基本价值理念、部队官兵行为规范等内容,展示强军文化建设成效,营造强军文化传播氛围,增强强军文化的穿透力、影响力和震撼力,实现强军文化入眼。二是打造“微阵地”。建立军营文化室,建设“士兵书吧”,制作“荣誉墙”、“榜样墙”,展示先进典型榜样等内容,使战士身心受到感染、心灵受到净化,确保强军文化入脑。三是实施“微行动”。从战士的点滴需求出发,强化党员引领、示范带动,引导全体战士小事乐为、小善常为,用点滴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军人核心价值理念,树立军队良好形象,力争强军文化入行。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强军文化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滋养官兵的精神沃土。习近平主席曾在多种场合提出,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这就要求我们深刻挖掘长征精神所蕴育的伟大思想内涵,全面把握强军文化所蕴含的具有我军特色、彰显时代精神、支撑打赢制胜的丰富时代内涵,按照“全面推进、示范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工作思路,切实将强军文化建设的重心下移,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狠抓强军文化在基层的落地实践,为实现铸魂育人的强军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第四篇:爱岗敬业铸师魂(心得体会)
爱 岗 敬 业 铸 师 魂
——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出:爱岗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爱岗敬业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完成人格升华、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社会途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一、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
1师生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二、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为教师在培植和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热爱学生。
三、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给予全体学生同样的关心和指导,同样的鼓舞和期望,作为教师应该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和需要,使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看到
希望,受到鼓舞。热爱每一个学生,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有他的闪光点。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寻找适合各自特点的发展方向,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身体素质好,成绩较差的同学,就鼓励他们在体育方面多下功夫,有特长的学生,就帮助他们选好目标,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学好专长,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允许学生犯错,要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随时要把自己摆在儿童的新立场上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与他们一起进行科技制作,组织他们参观游览并作社会调查,指导他们设计有趣有益的活动……从而得到了孩子的信任,与每一位孩子分享着生活中的苦恼与欢乐,同事们常戏说我太纵容学生,但我把它理解为宽容和信任,因为宽容能吹开迟放的花朵,唤醒冥顽的灵魂。给学生一点宽容,让他有自我反省的余地,才能从根本上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育中,教师往往总是把对学生真诚的爱用美好而礼貌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文明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古人说:“慧于心而秀于言。”教师语言美,则其心必然善良而正,必然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是其内在素质的反映和个人修养的标志,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所以教师应做到举止稳重端庄,着装整齐清洁。
五、尊重家长,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果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那么,教师则是培养人才的人才。而师德则是一个优秀教师的灵魂,是最本质的东西。总之,我们应做到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尊重家长,重视师德修养。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第五篇:铸师魂
师魂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是师之首,爱是师之魂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在教育这方沃土上,用爱奏响了一曲曲师魂颂歌。
一代宗师孔子,言传身教,勤奋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用爱在人民心中铸起千古师魂。平民教育家陶行知,爱满天下,教学为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爱铸
造了人民教师光辉形象。在克依玛熊熊烈火中,为了保卫700多名学生的宝贵生命,36名教师扑 向烈火英勇殉职,用爱铸造了永恒的师魂。在开县井喷、洪灾之时,为了不让一名学生受到 伤害,全县教师舍生死,身先士卒用爱铸造了闪光的师魂。
这一个个光辉的形象,无不在告诉着我们:师爱是一种博大胸怀,如缕缕春风吹醒冰封 的土地;师绵绵细雨,滋润干涸的心田。师爱是一种奉献,如燃烧的蜡烛,照亮前进的道路; 如默默的春蚕,贡献出全部生命。
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德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
师魂,这一个词语原来在我的理解中并不十分深刻,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十分惭愧。在震惊世界的8。0级汶川大地震中,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那些平凡普通的老师,让我看到了真正的“师魂”!那一刻,地动山摇,天崩地裂,一切来得那么突然,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撑起了生命的天空,用不屈的脊梁顶起了无悔的誓言,用光辉的一生铸就了永远矗立的师魂丰碑,用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吴忠洪,怀远镇中学普通的英语教师。当时吴老师正在四楼给初一五班上英语。教室突然晃动起来,他和同学都吓得尖叫,他在教学楼即将倒塌的生死关头,义无返顾冲上去救学生。“同学们,不要慌,什么都不要带,跟着我往下跑!”吴老师挥着手,示意全班同学跟着他往外跑。当时楼梯口挤成一团,初一五班的绝大部分学生跟在吴老师后面。突然,后面的同学喊了一声:“教室里还有两名同学„„”吴老师马上折转身,往四楼上跑,教学楼倒塌了,吴老师不见了„„”残砖中,他牺牲了
在四川地震中还有不少教师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迸发出来的职业理念,塑造出来的伟大师魂,都让我们感到无限的伤痛与深深的感慨„„这次与无情的地震抗争的过程中,除吴老师外,还有很多英雄的老师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
20多岁、年轻漂亮的舞蹈老师汤鸿,发现险情后,她把学生推向墙角,把她们抱在自己怀中,垮塌的楼房倒在她的身上。她的尸体被找到时,她俯身趴在那面墙的角落里。她的怀里,3个女孩活了下来,而她却永远离开了人间„„
去年才大学毕业小学英语老师向倩,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去。教学楼突然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从废墟中挖出尸体时,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
北川县第一中学初一六班班主任刘宁,在5月12日大地震中失去女儿,却在地震发生时刻,机智勇敢地保护了自己班上59名学生,使他们安全脱险。
这些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平凡的人民教师,在地震来临之时,身处在讲台上的他们本可以第一个跑出教室,本可以最安全地保障自己的生命,但是,在大难将至的关头,这些平凡的人民教师没有选择自已逃命,为了孩子们的生命,他们在自己及亲人在生与死的选择面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保护学生,因此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视死如归,选择了舍己救人。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留给了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而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他们用一种令人敬畏的最至高无上的保护学生的姿态,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什么是职业道德。在所有有关灾区的感人的新闻里面,除了一些神圣的父母之爱,除了一些学生之间的奋不顾身的互救外,我们见得最多的,就是平凡的人民教师,就是这些平凡的人民教师的不平凡的师魂。
上面介绍的这些教师的事迹,还只是在灾难来临时英勇的教师群体中的极少的一部分,他们有的是刚走出大学门槛的风华正茂的年轻教师,有的是已经工作了几十年而历尽沧桑的中老年教师,他们普普通通,勤勤恳恳,更重要的是,无一差别,只要他们走上了教师岗位,只要是一位人民教师,他们就承担了这份沉重的责任,那就是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还要以自己的责任、职业道德和性命来保障这些学生的安危。而越是在危险的时候,他们的这种责任就显得越重要,而他们的这种师德和师魂就更能得到彰显。他们是微小得不能再微小的千千万万个人民教师中的普通一员,但是,他们却又是神圣的,伟大的,他们,用人生中最宝贵的生命,诠释出了人生中最可贵的教义!他们用最后的少有的大无畏的保护学生的姿态,为学生们,为无数的人们留下了教师的忠诚的誓言,留下了对学生无尽而无言的爱,塑造了一个个平凡的人民教师的最可贵的师魂!树立起了一个个生命的丰碑!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吧,只有记住他们,我们才知道,什么是人民教师,什么是师德师魂,什么是责任„„
平凡的人民教师,做出的是不平凡的业绩!塑造的是不平凡的师魂!因此,我们希望,学生应记住他们,历史应记住他们,人民也应记住他们„„
一、对待集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竞放春满园。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规定了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太原师范学院的所有领导和老师,组成了一个上下一心,团结向上,共同进取,有高尚的师魂的集体。在这个集体里,奉行着陶行知先生的“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了守住心灵的宁静,更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铸造先进的学生。学校领导首先通过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洗礼,达成共识:所有老师各尽其材并有通分的发展空间;对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迅速成长起来,制定了培养计划和方案;各教研组组织了校本教研活动,有经验的老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积极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子;青年教师新点子多,精力旺盛,经过一节节的研讨课以及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后,全体教师都收益匪浅。历史组的老师经常三五个围坐在一起切磋各种教法,语文组的老师为了传达一些新的教法和理念,常常这场课听到那场课,教研活动更是如火如荼,数学组的老师为了培训学生,下课也被学生围得水泄不通,物理组的老师也不甘示弱,课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所有老师真正做到了谁也不会因为有个什么新点子而要保留什么,每个老师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民主”,什么叫“合作”,什么叫“个性”,什么叫“创新”。太原师范学院 就是一个熔炉,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教师能够坚持学习。
二、对待工作: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教师不是伟人,不能象伟人一样成为偶像,受人景仰;教师不是英雄,不能像英雄一样树碑立传;教师不是明星,不能像明星一样妇孺皆知„„相比之下,教师们所做的一切,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那么琐碎!每天7:20上班,可是各班的班主任已经在6:50就到了教室里,指导早读;每天下午4:50下班,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呆在自己的办公室,好象那是下课铃声一样,老师们还伏在案上,各自忙着自己的工作,批作业的批作业,辅导学生的辅导学生,„„老师办公桌上的教案本、日记本、作业本、辅导本、学习笔记本,如果堆积起来,不会比小山矮多少,而老师们的修改,却是丝毫也不马虎;课堂上,为了激活学生思维,老师们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晚上,又是备课,查资料,或和家长联系,一点也不觉得麻烦。
每个人都在如火如荼,勃勃生气地诠释着什么才是“最可爱的人”,不用言语诉说,不用歌功颂德,只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只需一只温暖的手去触摸,只需一双热泪盈眶的眼去凝望,只需一世崇敬去思量。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如果把每一位学生比作一粒希望的种子,学校就是一片孕育希望的土壤,老师则是播种希望、播种太阳的使者。
三、对待学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有位名人说过,老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流沙河中学的老师深知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角色,他们深深思索推演着心中最奥秘的哲理,采撷着如花的词句,构筑着心中最美好的诗篇――平凡的教书育人的事业。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如果把每一位学生比作一粒希望的种子,学校就是一片孕育希望的土壤,老师则是播种希望、播种太阳的使者。
让我们向不计得失,乐为人梯,爱生如子,不甘人后,默默无闻,终身奉献的“春蚕”致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