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铸师魂

时间:2019-05-14 18:5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爱心铸师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爱心铸师魂》。

第一篇:爱心铸师魂

爱心铸师魂

斯大林所说:“要小心翼翼地培养人,就要像园丁栽培心爱的花木一样。”我们每位教师都愿意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是,在教育学生时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必须遵循什么原则?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呢?

从事教育工作十年了,把一批批的学生送入中学,在此间,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学生,有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中改掉了不良习惯,变得自信、自强、乐观,有的学生我想尽办法,他改变不大,至今让我难以释怀。总结成功的教育案例,其灵魂就是爱与尊重。

一、用爱心感染学生。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爱,只有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最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与最伟大的母爱不同之处就是,母爱是基于亲情自觉而为之,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教师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教师会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含着更多的社会内容。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所以,教师要小心谨慎对待自己的言行,因为这足以彻底改变孩子。

对此我深有体会,记得走上工作岗位第二年我所带的班级是全校有名的差班、乱班,我年轻气盛的心经不住这样的“考验”,流下了不争气的眼泪。教导主任笑着告诉我,教师不仅要会教优生、带优班,更要学会教差生、问题学生,这样,学生进步了,教师的能力也提高了。主任的话让我安静了下来,开始认真审视班级中每个学生。我发现,其实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相反,很多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甚至优生身上没有的品质。姚驰同学非常叛逆,不遵守纪律,当面顶撞校长,这样的一个孩子,我只是几次对他客观评价,就把他“收服”了。一次是学校卫生大评比,我们班的清洁区打扫的不够彻底,他对打扫的同学口出脏话,还动手打了打扫慢的同学,后来他又自己带同学们重新打扫清洁区,在评比中我们班获第一名。对此我在班会上说他:对班级负责对同学不负责,要是同学们都像他一样,我们班事事都能走在前面,但要真向他一样,我们班成了格斗场了。他听了底下了头,下课后破天荒向我场承认了错误。

还有一次体育课上,王召同学扭伤了脚,他二话不说,背起王召就向医务室跑去。事后,我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一向傲慢的他竟然红了脸。从此后,他高声言语少了,逃课打架少了,成绩也慢慢上来了。临毕业时他说,相对于批评指责,他更喜欢别人的肯定与表扬,他要谢谢我,是我让他尝到了这美妙的滋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只有你充满爱心,你才会更贴近学生,你才会对学生做出更恰当的评价。当教师是真心爱学生、关心学生、为学生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相反,若教师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诲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爱与被爱,学生面对教师的教导,总会有一部分抵触和抗拒。

二、尊重学生,赢得信任,取得成功。

教育家陶行知写过这样的一首小诗:“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小孩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更比小孩小。”不小看孩子,就从尊重孩子做起。

首先,教师必须以亲切的笑脸,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境,与学生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良师益友式的关系,消除学生的心理约束,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做”为“我要这样做”。

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差异和多样性、尊重环境与资源,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每一位学生,哪怕是教师眼中的“差生”,都是独立的、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生命价值的活生生的个体。对于这些“差生”、“后进生”,作为教师,应坚持“多予”、“少取”,即: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强迫;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孤立;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多一些机会,少一些代替。“金凤凰”要尊重,“丑小鸭”更需要尊重,唯有这样才能换来桃李芬芳。

记得曾经带过一个叫李栋的孩子,学习跟不上,上课不守纪律,经常顶撞老师,谁对他讲道理都无功而返,小小年纪那叛逆的眼神让人震惊,十足一个问题学生。他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维持生计,他母亲精神出了问题,时好时坏,家里还有一个妹妹,母亲连他的一日三餐都照顾不了,他经常吃不了饭,大冬天穿很薄的衣服,冻得脸、手都是青的。学校老师心疼他,纷纷把自己孩子的衣服给他,学校还给他买新衣服,但他就是不要,弄得老师们不知所措。其实,原因跟很简单,他自尊心很强,他觉得别人的帮助只是一种怜悯,伤害了他的自尊。一天,天气仍然很冷,我单独把他叫到我的房间,拿出一件棉马甲,让他穿在里面,他看看我,愣了片刻,还是穿上了,我什么话也没多说,只是让他放学再来我房间拿走其余的衣服,他点点头答应了。从此,我明显觉得他对我的态度变了,之前那叛逆的眼神也没了。同样的心意,我收到了效果,很明显,我给予他足够的尊重,保护了他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

孔子曰:吾听,吾忘;吾看,吾记;吾做,吾悟。也就是说听了就忘了;看了就过去了;只有做了,才能够更深的去理解它。只有以我们的爱心、细心、耐心、精心和尽心,才能做到细致、精致、极致,也才能培养出精品。教育家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传。愿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能以《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在这半亩方田里勤耕力作,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真诚的师爱塑造学生的灵魂,让自己的生命之火为教育事业而燃烧。

第二篇:爱心铸师魂

爱心铸师魂

羊尾镇郭家中心小学

许莲花

多年来,我一直坚信着:德,是教师的灵魂;才,是教师的根本;而爱,则是教师的实质。没有教者沉稳而成熟的人格影响,没有教者满腹经纶的才华导向,没有教者爱满胸襟的宽容与度量,就没有教育的朝晖夕露,没有教育的春华秋实。这是我一名普通的教师对自己教师生涯的深刻诊释。回首这两年来的教师工作历程,既充满着艰辛也伴随着喜悦,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我由一个教育战线的新兵逐渐成长起来,经受住了一次次地考验,终于成为区优秀教师。我正是以自己的高尚师德、艺术才华和宽广无私的爱,引领着学生行进于我的教育人生之路,谱写着跨世纪教书育人的新篇章。

二月份刚开学不久,由于教师紧缺我服从学校安排由带低年级数学改带四年级语文兼班主任,这对于我来说无疑就是一种挑战,语文教学我还不熟悉、班情我还不了解、又没当班主任的经验,让我很有压力。然而我对教育的满怀热情使我很快振作起来,我必须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我的自信。走上教语文的岗位,发现这是一群不善多言的孩子,我使出浑身解数一节课也难得有几个发言的或者说没几个自主发言的,这让我头疼不已。后来我想到如果我和她们私下多沟通、多交心取得他们的信任有可能会对我敞开心扉。果不其然,两周后发现他们都很愿意亲近我,而且对我整个人都充满了无比的好奇,就像是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一下课都围在你身边,问问这,问问那,我呢,成了一个孩子王跟他们一起说笑。

可是,马上问题就来了,我很快就发现学生们的语文基础掌握不是很牢固,而且,写作对他们来说非常困难,为了提高语文能力,无非是对他们“严”。在学生面前做严师是最容易的,也是最简单的。只需要你课上永远板着一张脸,不断的提出学习上的各种要求,在不满意的情况下,教训一顿,学生们肯定也能掌握好所有的知识。可是,这样一来我距学生不是很远了吗?但是一味地做朋友,而没有老师的威严,让他们感觉就像班里的一个同学,那我还怎样驾驭课堂,上课的时候他们怎么能遵守纪律认真听讲?事实上有的孩子就因为跟老师没有距离了,课堂上很随意的插嘴或下位,这样怎么能学好?怎么办呢?怎样才能做到两者兼备呢?

回想以前学心理学时,有一句话:老师让学生通过语言把所有的感情――积极的,消极的,都表现出来,是对学生最大的保护。其实,这也是教师和学生交朋友的第一个要求。是啊,这样既能和学生们友好平等的相处,又能让孩子们从心理上接纳你,从而爱上学习。看来得从“做朋友”开始我的计划。

于是我用了二招:(一)坐下来听学生倾诉。作为学生,总是希望老师与他们共享快乐或分担愤怒、悲伤。如果心平气和的做学生的倾诉对象,跟学生交流,有时并不需要做教师的自己说,只要静静的听学生把话讲完,让学生觉得你真正的理解了他的想法,体味出教师对他是尊重的,学生也就满足了。给学生的关注、尊重和时间,是对学生最有效的帮助。这是和学生交朋友迈出的关键一步。

(二)“蹲下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评价标准跟我们成人是不同的,当我“蹲下来”与学生平视,才能知道学生在以什么样的眼光看世界,才能了解他们的思想。以他们子的视觉看发生在身边的事,才能理解他们,才能看懂他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才能被他们所接受。

在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后,就可以开始自己的教学计划,首先是让我最担忧的是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学生对阅读缺乏敏捷的解题思路,缺乏有效的答题技巧。对作文选材的把握是学生下笔时的难点,作文布局的不合理和文笔的低劣是高段学生作文要想有所突破的关卡。从试卷分析发现,语文的确包罗万象,是名副其实的大语文。最突出的是语文的课外知识必须丰富。而这对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比较困难的。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指导课加强作文范例的剖析。展示优秀作文,明确好作文的标准。在作文指导课上分析作文病例要比展示优秀作文更重要,通过让学生阅读、分析、讨论、作文中的病例,使他们认识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怎样进行修改,同时反思自己的作文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总之,在指导课上坚持不懈地加强作文范例的剖析,学生的作文质量一定会提高得很快。

3、重视作文评改。小学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即使是表达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对学生一次极好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过程,都要给以积极的鼓励、激发,建立一个新的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一定要改变以往评改作文时间过长,教师单方面参与的状况。

对于阅读课,我把“抓准切入点、围绕重点词句展开教学,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作为课堂打磨的重点。平时对于基础知识也是不放松一丝一毫,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严格要求,争取让每一个孩子掌握得扎扎实实。

就这样,孩子们和我在“好朋友”似的愉快合作中,爱上语文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当然在语文教学上取得了微不足道的一点成绩对于伟大的教育事业来说是不够的。教无定法,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加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祖国教育大厦添砖加瓦!

第三篇:爱心铸师魂

爱心铸师魂

同江市临江中心校

于秀华

育苗有爱志更坚,润物无声苦乐多。执教几载风雨,使我深深地体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崇高体现。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不是只爱个别优秀的学生,而是要爱每一位学生。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心爱护不仅包含了诚挚的情感,也注入了对事业的追求与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宠爱,不是溺爱;而是大爱,是博爱,是严厉的爱。在育人的过程中因为有爱,所以教师职业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因为有爱,教师被人们比做春蚕、红烛;因为有爱,所以我真切的感受到当一名人民教师的幸福与快乐。那么在育人的过程中如何去爱学生呢?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写出来与大家商榷。

一、关爱学生 以情动人

。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就要多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多听一听来自童心世界的呼唤,和学生交朋友,加强心理沟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疏导,打开学生的心结,排除他们各种心理障碍,体现师爱的细致和深刻。只有热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存在,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通过真情的流露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走近学生的心灵,感化学生。

在我班里,有一个叫金艳虹的同学。各科成绩都很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从对她几次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怕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针对她的思想,我提出同她交朋友的想法,对她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堂上有意对她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基础知识,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她感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从此变得开朗起来,在班级里又听到了她和同学玩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如果教师对每个学生不加强了解,不知他们的所思所想,盲目甚至糊涂给予的爱护和关心只能是表面的温情,只能是肤浅的爱,根本就打动不了学生的心。爱从来不是单向流动的小溪,而是相互温暖的太阳。教师只要多了解、关心每一个学生,就等于与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师生之间的心理和情感的距离就会大大的缩小。多了解学生,加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的教师才能赢得全体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重和支持。

二、欣赏学生,尊重学生。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有着丰富的情感和自尊心。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企盼社会对自己尊重是一个人天性的需要。”自尊是每个人身上极其珍贵的心理品质,是每个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内在活动。教师如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忽视了这一点缺乏对学生的基本尊重,有意无意地不分场合地伤害学生,极容易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使他们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为学生着想多鼓励学生。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要讲究教育的策略,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既要使学生认识到错误,也不伤害学生。这是教育智慧的体现。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叫肖勇的男孩子,在一次自习课上我发现他在课桌下玩玩具小手枪,由于他玩得过于专心,以致我走到他身后都没有觉察。“怎么办?是呵斥制止,还是……”犹豫中,我向别的同学使了个眼色,悄悄走到他的身后,用手轻轻蒙住了他的眼睛。“是谁,别闹,被老师发现就坏了!”他轻声说。我屏住呼吸,一声不发,别的同学连忙说:“猜猜是谁?”当一个个名字被否定后,肖永有些不自在了,我趁势松开双手,他发现了是我后,脸红了,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悄悄地把小手枪塞进了桌洞。在随后的时间里,我发现他的腰杆挺得比谁都直……

三、心理辅导 培养品德

心理处于健康正常状态,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的基础,这是因为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状态,才易于适应社会道德的各种要求,与社会道德规范保持一致,形成良好的品德。因此班主任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利用个别谈心,集体辅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在班级中,我们常会见到这样的学生,自暴自弃乃至厌学,因为互相嫉妒,打小报告;因自卑而默默无闻的;因学习好而骄傲自大的,学生个体中有表现好的,有人缘好具有号召力的,有被人当作出气筒的,有被同学遗弃的。面对这些现象,班主任就要利用班会,晨会等机会,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可以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引导学生的行为。也可以通过讲故事,创设情境,学生分角色演示情景、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等引导学生适时,适度,适宜地渲泄自己的情绪又能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学生学会调解情绪的方式如倾诉,转移,渲泄、自我暗示等。让他们懂得“生活的艺术是驾驭情绪的艺术,”形成正确的社交心理,学会礼貌真诚地与人交往:学会克服害羞心理,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会关心他人,树立信心,学会自强、自立、自爱。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第四篇:师德 爱心铸师魂

爱心铸师魂

阳原县东堡中心校 于亚利

有一种职业最高尚,那就是教师;有一种人生最美丽,那就是奉献;有一道风景最亮丽,那就是希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用爱心播撒着种子,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用生命铸造着明天的辉煌。

2011年9月,当我踏上教育这方热土时,我仿佛觉得自己走进了人生中最灿烂的时刻。三年来,在教育战线上摸爬滚打,流下了多少汗水,倾注了多少心血,同时也品尝了多少爱与欢乐的甜蜜!这爱来自我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这欢乐来自我与那些纯真幼小的心灵共筑的爱的乐园,来自我心中有一支由爱与乐铸成的师魂。

一、让师爱的阳光温暖每个学生的心房。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又兼着班主任,教书育人虽缺乏经验,但工作中我就认准一点,那就是要想让学生亲近你、喜欢你、欢迎你,就必须时刻牵挂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力求把师爱的阳光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你讲的学生爱听,你说的学生愿做”的最佳合作效果。

1、与学生交朋友,做学生的知心人。爱的火花,产生于心与心的交流和碰撞。我经常找学生交心、谈心,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我和学生谈话从不居高临下,板着面孔教人、训人,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商量的语气,满面春风,和风细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吐露心声。找学生谈话内容从来不由分数、纪律这些学生一听就发麻、发怵的话题切入,而是从学生情感易接受的话题,如兴趣爱好,家庭状况,近来想法等等话题引入问题,使学生感到老师在真正关心他,爱护他,使他愿意接受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有时哪怕是找一个严重违纪的学生说话,也是从家常话题切入,循循善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口服心服。谈话方式是随时随地,灵活多样。有时我就斜蹲在学生的课桌旁,好像是亲姐妹(弟)在探讨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很少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或当着众多学生的面,让学生“低头认罪”。在路上遇到学生,我总是先打招呼,丝毫不讲究什么“师道尊严”。

2、用真情感动厌学学生。对厌学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培养他们成才是教师的天职,去年我们班转来一位学生任家文,基础特别差,上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认真,有厌学情绪。发现这种情况后,我并没有责备他、抛弃他,而是和他讲述一些学生也曾有过的类似经历,但后来经过努力成才的事例,同时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帮助他树立信心。水滴石穿,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信任和亲切。他常常对班级同学说“我觉得我与老师可近了,也可亲了。如果我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老师。”不知不觉中他的厌学情绪消失了。现在的他上课听课特别专心,作业按时完成,不懂就问,还积极参加班级举行的各项活动,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3、把心偏向学困生。对学困生处处关心,让他们感到老师没有嫌弃他们,而是自始自终在关注着他,关心着他,进而增强信心和兴趣。学生闫亮成绩差,学习总是提不起精神,上课心不在焉。上课时我有意点他回答问题,即使错了也给予鼓励。他在日记里写到“我好

久没尝到提问的滋味了,我将终生铭记于老师给予我的一个个激动的时刻。”从此以后,他上课专心,作业认真,学期末被班级同学评为“进步生”。

二、把班集体变成吸引学生的磁场。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把班集体变成凝聚和吸引学生的磁场。爱班级、爱学校、爱集体,人人为中队争光添彩,个个为集体增砖添瓦的学创争上氛围,是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一次集体主义教育,增强了学生热爱集体的荣誉感,使班集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在班级对干部实行动态管理,轮流担任班干部,人人都尝试扮演一个“小角色”。每天两人当值日班长,人人都有大显身手,一展风采,展示自己才干的机会,充溢着“我能行”的自信,培养了主人翁的责任感。同学们高兴的说“桌子板凳一样高。天天平起又平坐;你我都是班干部,自己不严没法说。”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

重视发挥科任老师作用,协助做好班级工作。自担任班主任以来,我遇事同科任老师商量,有情况及时向科任老师反馈,大家心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把班级工作搞好。

1.让每个学生都神采飞扬。

如何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有所作为,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大课题。我结合自己学生时代的体验、体会,在不断探索中日渐形成自己的一套做法,那就是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出头露面”,扬眉吐气的机会。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必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从而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学生谢某是个成绩优异、多才多艺的小女孩,但由于父母的离异,致使她感情十分脆弱。于是,我有意培养她承受挫折的能力。办文化窗,硬是鼓励她去创办。办得虽不是很好,但受到了老师的鼓励。她很高兴,因为这毕竟是老师信任自己,对自己胆量也是一次锻炼,虽败而忧荣。

打着灯笼找学生的优点,并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其有展示机会,用显微镜来检查学生的“闪光点”,满腔热忱欣赏每个学生的微小进步,是我调动班级每个学生积极性的“秘方”之一。在班级门口,我设立了一块“我上榜了”的表扬栏,老师、同学发现了某个同学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从而使班级学生更加自信。在我们班,人人都有获奖的机会,只要你有进步、有亮点、有一颗热爱班集体的心。奖励有时是一句表扬的话,有时是量化考核时的分数,有时是一个小小的练习本。为了增加奖励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我总是请学校领导在奖品上盖上公章。

三、让课堂充满情趣。

教师讲课枯燥无味,学生课下负担过重,是导致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为让课堂充满情趣,我常常创设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熏渍浸染,潜移默化中吸取知识营养,使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自动、乐观学习的内在动力。我在教学中紧扣教材,抓住特点,创设学习情景,引导

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如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我让学生听故事“花果山,风景秀丽,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两份,分给猴甲一块。猴乙见了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乙两块。猴丙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六块,分给猴丙三块,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用生动的故事引入新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顿生学习新知的趣味感、好奇感,乐于接受新知识,吸取新营养。与此同时,我还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剪、拼、移、叠,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提供思维的阶梯,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积极探索知识的结合点,勇于发现知识的重、难点,善于创设知识的延伸点,从而增长智慧,增长才干。

初生牛犊不畏虎,一腔热血铸师魂,为了“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我还正上下求索,努力追求教育领域更高的境界和更有价值的人生含量。

第五篇:2012-9-16 爱心铸师魂

【编者按】教育部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联合举办的201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揭晓,全国1400多万教师中评选出10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枳沟小学教师吕映红就是这百万挑一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从今天开始,本报连载特约记者齐乃华、董连平采写的长篇通讯《爱心铸师魂》,向读者介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吕映红的事迹。

爱心铸师魂

——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枳沟小学教师吕映红

特约记者 齐乃华 董连平

也许是偶然的巧合,也许是历史的必然。

在“德为先、重教化”的中华道德文化始祖舜帝的出生地“诸冯”村西南20公里的枳沟镇,也就是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烈士的故乡,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女教师——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枳沟小学教师吕映红,日前被评为201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电话、短信、网络、微博在传播着。广播、电视、报纸在宣传着。

相识的、不相识的、无数第一次听说“吕映红”这个名字的人交相传颂着„„

消息传来,吕映红所在的诸城市枳沟镇枳沟小学沸腾了!师生们奔走相告。

吕映红工作过的山区小学和周围村庄沸腾了!老百姓喜笑颜开。

枳沟镇沸腾了!

诸城市沸腾了!

吕映红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潍坊市,传遍了齐鲁大地,传遍了全国——

普通教师的崇高荣誉

吕映红献身农村教育,热爱学生的故事,多年前就已经在诸城,在潍坊,在齐鲁大地传颂着。

吕映红,女,1963年6月生,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枳沟小学教师。先后被评为诸城市“龙城”名师,潍坊市课改先进个人、教学能手,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在学校,她是“老师妈妈”。下班后,她的家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乐园和课堂。从教28年,她从微薄的工资收入里硬生生地“挤”出5万多元资助困难学生;她坚持10多年为学生义务理发;对学生,她不是母亲胜似母亲,被学生和家长誉为“爱心妈妈”、“留守妈妈”。教学上,她是创新标兵、教学名师,创立了影响深远、独具魅力的“自主、互动、赏识结合”系列教学法,获潍坊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潍坊市推广后又在省内外推广,省内外前来观摩学习的达5000多人次,吕映红和她的“自主、互动、赏识结合”系列教学法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教育专家的充分肯定。

“留守儿童学校”

探究吕映红奋斗、成功的历程,我们发现,作为全国1400多万教师中的一员,吕映红实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她实在是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更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她在教书育人中展现的,是爱,是母爱,是大爱;她在教书育人中履

行的,是责任,是义务,是神圣的天职。用吕映红的话说就是,在她的眼里,她教过的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正因为她用爱心和智慧呵护每一位学生,她的学生都亲切地叫她“老师妈妈”。

1984年,刚满21岁的吕映红当上了村办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那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只有一个班,24名学生;只有吕映红一名教师;语文、数学、思品、音体美等所有学科,吕映红一人“大包班”。每天,不分前勤和后勤,里里外外都是她一个人。她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早学习、晚办公,准时给学生上课,学习、活动一样都不少,从来没有给学生误过一节课。半年时间过去了,吕映红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在学区同级部5个班级中名列第一。后来,由于学校合并,吕映红转到一所学区小学任教;由于教学成绩突出,不久,她又被调到镇驻地中心小学任教。但是,无论在哪任教,吕映红都主动请求当班主任。因为她觉得,班主任是育人创新的最好平台。

吕映红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很快成为学校的教学业务骨干。她连年举行镇、市两级公开课。1991年,吕映红第一次被评为诸城市教学能手。1993年,吕映红考取诸城师范民师班,毕业后依然回到农村,当上了一名正式的公办教师。年复一年,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吕映红的皱纹和白发也一天天地增加。在农村小学坚守的28年里,她献身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的初衷却一直没变,她心里的那团激情的火焰越烧越旺,她对学生的爱,每时每刻都在尽情地播洒„„

从偏远山村里的一名民办教师,到今天的“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这是一条

艰辛漫长的路,这条路上留下了吕映红的青春年华和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洒满吕映红的汗水和心血,倾注了她的无私奉献和大爱。

随着诸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社区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民外出打工的日益增多,很多都是夫妻一起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看护。为了让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地在外面工作,吕映红把自己的家办成了“留守儿童学校”。每天下午放学后,只要愿意,学生谁都可以跟着到吕老师家。孩子们也真的把那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写作业,不会就问吕老师;玩游戏,脏了脸蛋、衣服有吕老师给洗;饿了,找吕老师要吃的;渴了,吕老师给倒上热水,再兑上点凉开水,用嘴唇试一试不烫了再递给学生;小伙伴丢了文具和玩具,闹了矛盾,受了欺负,吕老师又成了“神探’和断案的超级“法官”„„但更多的时候,她给予孩子们的是慈母般的爱和管教。给学生辅导的间隙做家务,听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声,望着孩子们活泼可爱的笑脸,吕映红虽然身体感到了疲惫,但是她的心里是甜滋滋的,在孩子们面前,她脸上永远是慈母的微笑。

常年在上海打工的张晓说:“我们在外很安心,不像其他工友那样整天牵挂孩子,因为我的孩子在吕老师家里”。

十年义务理发师

吕映红任教的小学在偏远的山区,孩子们大多蓬头垢面,不少男生两三个月也理不上一次发。吕映红问家长们怎么不好好打扮打扮孩子,一个个都灰头土脸的,至少女孩定期洗头,男孩定期理发吧?可家长们说,孩子有吃有穿就不错了,哪能和城市孩子比。吕映红发现,一忙上来,很少有

家长注意孩子的头发长短。再说,对于生活拮据的家庭来说,定期理发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吕映红决心自己学习理发,让学生“精神”起来。近处的理发店不能去学,毕竟是“抢”人家的生意。星期天,她骑车子跑了十几里来到镇上的一个理发店,进门口就看到了理发师满脸的笑容,当理发师听说吕映红不是来理发的,是来学习理发的,而且还是免费给学生理发,理发师脸上登时“晴转多云”。当理发师了解了吕映红的真实意图,知道了这个女老师是为了让学生的家庭省几个钱儿,就埋怨道:“老师啊,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还给学生理发,你受了累,我挣不到钱,这是何苦啊!再说了,临时抱佛脚,我就是告诉你一些窍门,不练习,你也不能接着就给学生剃头啊。”

也许是理发师经不住的苦口婆心的虚心求教,也许是吕映红的虔诚感动了他,也许是看在没有理发的吕映红同样交了比理发还贵的“学费”,理发师最终还是把最基本的要领和技巧教给了吕映红。

可是,当吕映红回家拿起理发推子、剪刀练习的时侯,她又犹豫了:要是理不好,学生埋怨怎么办?

看到自己的女儿在做作业,她有办法了:先拿女儿练技术。女儿刚刚上小学,还不懂当地的俗语“揽头剃没有好代旧”的道理。妈妈要给自己理发,女儿很高兴地坐到小板凳上,哼着《世上只有妈妈好》任妈妈摆布。开始吕映红拿捏不好火候,女儿直喊疼,慢慢地女儿不喊疼了,但女儿的头发却越理越短,越修理越少。最后理完了发,女儿从镜子里看到的是一个凹凸不平的男孩子的短发,于是女儿哇哇地大哭起来。这件事,给吕映红的女儿留下了很深印象。现在提

起这事,女儿就说:“我妈太偏心了,为了她的学生漂亮,用我做试验,把我打扮得那么丑!”

听到女儿埋怨,吕映红就带着歉意说:“还别说,那发型要是拿到现在啊,就是最酷的发型。”

通过虚心请教、在自己孩子和亲戚孩子头上练习,吕映红的理发水平很快提高了。从此,班里学生哪个需要理发了,她就是孩子们的义务理发师。这义务理发师一当就是10年。

“老师妈妈”的爱

学生们说,吕映红课堂上是全班同学的老师,课后就是他们的“妈妈”。

吕映红对她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爱护,她的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对单亲家庭孩子、留守儿童,她更是给予了无私的爱。她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还在生活、思想、身心健康、道德养成等方面给予关爱,她因此赢得“老师妈妈”、“爱心妈妈”、“留守妈妈”等雅号。

十一岁的王瑶(化名),母亲半年前因病去世,她的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挣钱养家,家里只有体弱多病的奶奶和王瑶相依为命。她每天要自己做饭、照顾生病的奶奶,还要坚持上学。对于一个还需要依偎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孩子来说,过早地面对丧母的痛苦,过早地体验生活的艰辛,这令吕映红寝食难安。

吕映红详细地了解了王瑶的家庭情况后,把王瑶当成了自己的女儿照顾,不但经常鼓励她、安慰她,还在生活上照顾她、资助她。有一次,王瑶感冒发烧,吕映红买来了橘子让她吃。王瑶心里很馋水果,想到凉丝丝的橘子吃下去的惬

意,她恨不得把那一兜橘子都吃下去。但是这个孝顺的孩子还是忍住了,她在合计着吕老师送来的这些水果留着给奶奶吃能吃多少天。看到身边的吕映红慈祥的面容,王瑶更想念去世的妈妈,眼泪扑簌簌流下来,泣不成声。

王瑶什么也没说,但是吕映红明白孩子的心思。她把这个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宽慰她、鼓励她。想不到王瑶泪眼婆娑地哽咽着说:“老师,您就是我最亲最亲的妈妈。以后我就叫您‘老师妈妈’好吗?”

吕映红抚摸着王瑶头,深情地说:“好呀,老师当然愿意当你的妈妈了,我还怕做得不好,不够格呢!”

从此,渴望得到母爱的王瑶就有了一个令她自豪的“老师妈妈”。在吕映红的悉心照料下,沉默寡言的王瑶又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找回了童年的天真烂漫。

后来王瑶写到:“这个冬天天气变化无常,前些日子,我突然感冒发烧,吕老师陪我到社区卫生室打完针,坐在我的床边给我端水、喂药,陪我说话逗我开心。看到她慈祥的面容,我想起了疼我爱我的妈妈,我哭了。妈妈,你在天堂看到我哭,你不要担心,这是我高兴的泪水,是我被吕老师感动了„„”

王瑶的家人算了一下,三年里,吕映红日常给王瑶送的生活用品不算,仅资助王瑶一家的现金一项就3500多元。

就在这时,为了服务诸城市的社区化发展,诸城市教育局工会按照诸城市总工会《关于开展“八进社区“职工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精神,要求全体教师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吕映红在参加志愿服务的同时,忽然想到让学生也参与志愿服务,不是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吗?于是她发动

班上的同学当志愿者,轮流到王瑶家帮助干家务,帮着王瑶照顾奶奶。从此,王瑶的奶奶面前又添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孙子、孙女。以前寂静、冷清的家里,充盈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声,左一声“奶奶”、右一声“奶奶”的问候声里,久违的笑容又洋溢在老人脸上。

“做学生的‘老师妈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育。”这是吕映红的育人理念,也是她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她常说:爱学生,是老师的本能,更是教师神圣的职责。

“我要当好全班同学的‘老师妈妈’,就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无私的、博大的爱。”面对同行和媒体,吕映红如是说。

吕映红从教28年,受到过她资助的学生有多少,连她本人也说不清。从吕映红的家人对数额较大的记录看,吕映红资助学生的现金就达5万多元。

在吕映红的带动下,她所在的枳沟小学,每一位教师都和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以及家庭特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老师们人人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子女一样关心爱护。

教学创新的标兵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关爱学生,让学生身心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的同时,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创新是每个教师都在全力探索实践的课题。但是,这对于偏僻的农村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教师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吕映红任教的那个小学,只有吕映红一名教师,当时叫做“大包班”。半年的“大包班”时间过去,吕映红所教班级的学科成绩虽然在全区级部中名列第一,但她却陷入了对

农村教育的沉思„„

经过深思熟虑,吕映红决定申报“山东省重点规划课题”,题目就叫“包班制下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在当时,申报“山东省重点规划课题”对于一个民办教师来说,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在“包班制下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课题中,吕映红结合她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创新的观点,形成了厚重的一大摞材料。找了一个周末,她坐车到了济南,找到了山东省教研室。由于周六不上班,她就把材料从门缝底下塞了进去„„

就是这一次大胆的“盲动”,引起了省教研室专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吕映红关于“包班制”的建议和举措,引起各级政府的关注,此后,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了新教师的录用工作,教师队伍也不断得到优化提升。直到现在,潍坊市还在每年以1500人左右的数量引进教师。专家们说,吕映红在这方面真的是功不可没。

通过学习名家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吕映红从中体会到,教师不仅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还要懂得爱的艺术。为了弥补知识的不足,她博览群书,如饥似渴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在书本里,吕映红与苏霍姆林斯基对话,与陶行知对话,与霍懋征、斯霞、李吉林等一批全国教育名家对话„„

她自己慢慢感觉充实起来。教育名家的敬业精神、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成为照耀吕映红前进道路的明灯,也因此影响和改变了她的教书育人轨迹。

吕映红在班主任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8年,在她的带领下,一大批年轻的优秀班主任快速成长起来。为了让任课教

师与班主任共同关注学生发展,形成对学生关心关爱的浓厚氛围,她倡导建立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定期“会诊”学生学习、品德等制度。2011年,潍坊市教育局在深入剖析、挖掘吕映红的做法后,在全市推广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定期学情会商制”等12项学生管理新做法。

为了尽快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吕映红经常利用星期天、寒暑假,往返40多公里,到诸城市直学校向名师请教教学经验,交流教学体会。她珍惜每一次到外地听课的机会,一有机会就自费到外地聆听专家报告。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吕映红撰写了48万字的教育札记和教学心得文章,其中,50多篇文章在省级以上发表或获奖;完成了三部教书育人专著:《家有儿女初长成》、《学生是最好的“老师”》、《为你修得生花笔》。

吕映红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探索实施“合作学习”、“愉快写作”、“自主互动、个性赏读”等阅读教学法,开展“分层次、步步高、探究学习”数学教学实验,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她开展的“一周无错题”、“写作小能手”、“小小书法家”、“背诵大王”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收到显著成效。特别是她的“自主互动、赏评结合”习作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该项研究在山东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吕映红是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担任着“吕映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但是她依然谦逊,依然朴实无华。年过半百的吕映红虽然多种疾病缠身,但她依然奋战在教学一线,担任着四年级33名学生的班主任,教着语文、数学、思品三门课。即使应邀外出作报告,举行观摩课、公开课,她也没有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自主互动、赏评结合”教学法

吕映红认为: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吕映红经过10年的探索实践创立的“自主互动、赏识结合”系列教学法,就体现了“轻负担、高质量”和“自主性教育”、“赏识教育”的目标追求。

吕映红的作文教学改革开始于10年前,而她改革的灵感最初来自于她在自己孩子身上所做的一次不经意的“试验”。因为忙于备课和批改学生作业,吕映红有时候顾不上给自己的两个上小学的孩子辅导作文。有一次,两个孩子拿着作文让妈妈批改,吕映红顾不上给孩子批改,就教两个孩子互相批改作文。没想到,这让孩子从中受益不小。后来她让姐弟俩互读日记,互找优点,效果也很好。吕映红从这件事受到启发,她尝试着将自己孩子互相批改作文的做法运用到了作文教学中,开始了“自主互动,赏评结合”作文教学法的研究与探索。

教学改革创新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吕映红深深体会到,理论匮乏,在实践中就会缺少灵感的火花,前进的道路就会举步维艰。她认识到只有加强理论修养,才能在教改的路上走得更远。于是她为弥补自己理论上的不足,先从教育教学理论入手开始学习。开始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这本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小册子的很多内容她根本就读不懂。她找来《新课标解读本》对照着读,一遍又一遍,边看边记笔记,分类整理。后来她发现《新课标》中的每一段话竟然都是一种新的教学法。

吕映红不放过一切学习提高的机会。2008年暑假,诸城市教研室安排吕映红参加省里的农村教师提高培训,她非常珍惜这个学习机会。白天,她一节课也不落。晚上没课,她就和诸城市实验小学、府前街小学、西郊学校的几位老师一起交流课堂教学经验。这些城里的老师对文本细读有研究,文本细读恰恰就是她的弱项,于是她不厌其烦地虚心向他们请教。白天培训时间听专家讲座,课间休息时她瞅准专家的空闲,向专家请教。全国课程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华看了吕映红的“自主互动,个性赏读”阅读教学法后大加赞赏,还作为教学案例进行了分析。济南师范附小的陈殿军校长送给吕映红两本书,一本是她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奖给她的,另一本是因为吕映红作为年龄最大的学员却坚持学习被老师奖励的。作家郝月梅看了吕映红的教育教学随笔、校园小散文后,鼓励她发到网上去跟同行们交流。在专家的鼓励、鞭策中,吕映红亲身体验了“赏评”的魅力。她想,我这快50岁的人还这么喜欢表扬,可想而知,那些天真烂漫的学生是多么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啊!这不更证明了赏评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吗?

吕映红的“自主互动,赏评结合”习作教学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重视学生作文过程的完整性,通过引导学生赏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自主互动”是教师在作文批改中“放权”,让每个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过程,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赏评结合”是将作文的赏析和评改结合起来,避免作文批改和讲评脱节、反馈不及时,缩短作文评改的周期,从而提高作文评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吕映红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的教学情景中,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吕映红的教学过程,就是启发诱导学生自主思考,给学生搭建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平台的过程。不仅如此,欣赏和评价作文的过程,也成了学生增强写作信心的过程。据统计,仅2010年以来,吕映红所教的学生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文章达240多篇。

为了提高“自主互动,赏评结合”习作教学法实践研究水平,吕映红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她主动邀请校内外领导、老师以及诸城市教研室的教研员来她的班级听课评课,虚心听取同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随着课题实验的不断深化,新的困惑也不断产生,吕映红就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自费拜访教育专家,寻求专家帮助指导。2006年暑假,吕映红打听到在日照市有一个学术研讨会,她就带上自己的习作教学法课题研究资料,自费跑去请教专家。就是这一次,她拜访了知名教育专家陶继新教授。陶继新教授被她的精神所感动,耐心地阅读她带来的课题研究资料,解答她所遇到的种种困惑。为了课题研究,吕映红先后到济南、北京、慈溪等地拜访教育名家,得到了包括陶继新、尤炜、李秀伟等知名教育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吕映红所创立的“自主互动、赏评结合”习作教学法,得到了各级教育专家的一致认可。

2007年10月,诸城市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暨教研组长论坛在枳沟小学举行,全市小学校长及教研组长100多人参加会议。吕映红举行了一堂习作赏评公开课,并在会上做了题为《赏评,使作文教学活起来》的经验介绍,赢得了与会领导、专家及老师们的广泛赞誉。全国语文教育

专家、诸城市教育局局长李庆平在现场点评中给予高度评价。《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课程》、《教育创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2008年9月,吕映红创立的“自主互动,赏评结合”作文教学法获得了潍坊市创新奖、潍坊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年5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副主编尤炜在潍坊市教科院专家崔秀梅、李秀伟陪同下,到枳沟镇枳沟小学考察调研,认为吕映红的“自主互动,赏评结合”作文教学法,改变了习作定题、定时、教师评语的传统做法,解决了多年来未能解决的写作难的问题,是读写结合的成功范例。

因为“自主互动,赏评结合”习作教学法的改革实践,吕映红多次在省、市举行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省内外前来枳沟小学观摩学习的达5000多人次。目前,这种“自主互动、赏评结合”习作教学方法已在潍坊市乃至省外推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8年来,吕映红以其顽强拚搏和创新实干精神,凭借先进独特的教育理念,攀登了事业上的一个又一个高峰。

诸城市枳沟镇中心学校校长张彦伟认为:“吕映红形象”是生动而又深刻的,她特别爱孩子,对学生怀有持久的、深厚的感情,甚至自己生病也舍不得班里的孩子;她对事业非常执着,默默无闻、潜心教学研究,因此她才会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骄人的业绩。

面对成绩和荣誉,两鬓斑白的吕映红谦逊而又激动地说:“是学生成就了我,我爱我的学生。我只有更加勤奋工

作、无私奉献,才无愧于每一个学生,无愧于教书育人楷模称号,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天职!”

探寻吕映红成功的原因,我们发现,除了她对学生的大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以及她的勤勉敬业和拼搏进取,吕映红的成功还有其深层的动因。我们在诸城市教育局办公楼一楼大厅的墙壁上,看到了醒目的“诸城教育工作者人生价值观”:

“执着地对待人生,忘我地投入工作,深情地爱着祖国”。

这,也正是吕映红成功的最关键的思想根源。(为保护未成年人,吕映红的学生在文中用化名,敬请读者谅解)

作者介绍:齐乃华 山东省诸城市总工会宣教部部长 董连平山东省诸城市教育局宣传中心主任

邮编:262200 地址:山东省诸城市和平街171号 诸城市总工会 齐乃华 电话:(0536)6217015 齐乃华手机***

下载爱心铸师魂word格式文档
下载爱心铸师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颗爱心铸师魂

    一颗爱心铸师魂 从教十八年,在不断进行师德学习的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师德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识。师德的核心是爱心,只有教师用一颗爱心来面对我们所从事的事业,......

    倾爱心 铸师魂

    倾爱心 铸师魂 ——临猗县北景初中“爱岗敬业典范”秦惠娣老师事迹材料 秦惠娣老师,女,现年50岁,1981年参加教育工作。她在教师岗位上已经工作三十年了,一直坚持在农村教育第一......

    爱心铸师魂演讲稿

    爱心铸师魂 海口寰岛实验小学葛红 各位老师,请让我为您鞠一躬。这一躬,您受之无愧,因为您是一名光荣的教师,您是太阳底下最可亲、最可敬、最可爱的人。 有人说,老师是蜡烛,以忘我......

    爱心铸师魂演讲稿

    爱心铸师魂演讲稿 爱心铸师魂演讲稿1 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我想,同样可以推而广之,那就是要有......

    甘用爱心铸师魂

    甘用爱心铸师魂 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眼中盛满了期盼,心怀一片虔诚,喜悦中我们迎来了气宇轩昂的2011年,迎来了建党以来的第90个春天。 九十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凭着自己的智慧......

    爱心铸师魂,永远跟党走

    永远跟党走,爱心铸师魂滚滚黄河,滔滔长江,翻涌万年不息;巍巍中华,泱泱大国,沉浮千年不变。这就是我们可爱的祖国!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华夏大地这片......

    教师德育论文:爱心铸师魂

    爱心铸师魂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师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关爱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自从丁保现老师接......

    幼儿教师演讲稿:爱心铸师魂

    幼儿教师演讲稿:爱心铸师魂 幼儿教师演讲稿:爱心铸师魂 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道出了灵魂之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