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新时代,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
走进新时代,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
——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党支部的统一组织下,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十九大开幕式,后来又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学习了总书记的报告全文,感触颇深。
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五年过去了。5年来,党中央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我们党近百年的历史征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这5年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可以说很不寻常。这5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励精图治、攻坚克难的5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积累宝贵经验、打下坚实基础的5年,是在党和国家发展伟大进程中续写辉煌、很不平凡的5年。
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5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全党全国人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健全完善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有力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强调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5年来,党中央的权威显著增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明显增强,党中央决策的落实力度明显加大,集中统一领导实现实质性突破,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大大增强。
五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生态治理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倡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5年来,我们坚持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严格问责、终身追责,我们的天空更蓝了、水更干净了、地更绿了,人们的生态需求日渐满足,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明显。
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突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以新的党建理念为指导,形成了党的建设新思路,推动党的建设实践取得新的显著成效。总书记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强调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在全党树起党建新理念。在党建新理念指导下,形成了坚持全面从严、问题导向、人民立场、目标清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党建新路径。有了新理念、新思路,就会有新实践。
5年来,党中央把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要不断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紧紧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通过颁布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密切党群关系,取得明显成绩;紧紧依靠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制度笼子越扎越密;坚持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突出强调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全党的纪律意识大大增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坚持反腐败零容忍全覆盖,打“虎”拍“蝇”猎“狐”毫不含糊,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优良党内政治文化;强调落实主体责任、完善监督体系,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年来,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即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坚克难、开新重塑,实现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5年,党中央决定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引领军队在“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上正本清源、找回初心;制定实施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重塑军队组织形态,调整领导指挥体制,优化军事力量体系。在总书记亲自指挥下,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坚持改革强军、政治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围绕能打仗、打胜仗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回首过去,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放眼未来,我们党要继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继续书写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新篇章。
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认真学习、理解、领会和实践十九大精神。通过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使我深刻的觉悟到:中国的兴旺发达关键在党,民族的全面振兴关键在党。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尤其作为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以后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立足本职岗位,作出更多业绩,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
-----2010年XX派出所工作总结
一年来,XX派出所在上级公安机关和平海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平海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局中心工作,围绕今年开展的“平安亚运十大行动”、“创平安,迎亚运”、“夏
季攻势”等各项专项行动,强力推进“六项创新”,不断提高信
息化建设和日常执法水平,全面履行打击、防范、管理、服务职
能。圆满完成了县公安局党委交办的各项任务,确保XX辖区的平安、稳定。
一、今年所做的工作主要体现在:
(一)、大力推进队伍管理、提高民警执法形象。
1、积极推进队伍建设管理,着力提高和谐警民关系。首
先增强民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以为民实践活动为
载体,深入基层帮扶贫困户、帮助孤寡老人、开展上门办证服务
等等;同时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实效大防范知识宣传和法制
教育宣传工作,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制意识,进一步和谐
了警民关系。其次是正确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在破获大案的同时坚持不懈抓小案,千方百计地为群众办实事,一点一滴体
现为民之心、爱民之情。再次是大力加强教育整顿工作,进一步
加强了民警的思想道德和党风廉政教育,使民警牢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深化了民警的廉洁意识、勤政意识
和执法为民意识,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2、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提高理性、公正、文明、规范的执法能力。我所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和执法规
范化教育基础上,要求全体民警进一步创新执法理念,改进执法
方式,完善执法规范管理,自觉地把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追求
效率与实现公正、执法目的与执法形势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法律
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其次是从民警日常执法活动最急需的方面入手,进一步规范、细化了各类执法标准,将执法要求通
过程序规定,真正做到工作绩效“三挂钩”,切实提高民警的政
治素养和执法水平,做到了自觉学法、真正懂法、模范守法,有
效推进了公安民警的执法公信力。
(二)、积极开展维稳工作,及时化解矛盾。
今年,我所积极以开展“三项排查”工作为重点,以开展“创
平安,迎亚运”信访维稳工作为动力,有效地调处信访案件,及
时解决了一些信访问题。目前,我镇社会治安形势总体良好,但
是,维护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社会各方面的矛盾纠纷还大量存
在,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由此产生的矛盾纠纷也不断增加。较之以往,目前的矛盾纠纷除数量有所上升外,在表现形式上也有很大的不
同。突出表现为山林土地权属、农村征地、劳资、资源权属、涉
法涉诉等纠纷。其中我辖区目前矛盾纠纷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
种:一是在农村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地方的土地权属不清,群众争执激烈。二是在征地方面,征地一方已征收土地使用,但
迟迟不给征地款,引发与土地原所有者的纠纷。三是部分上访老
户对信访答复不满意或有关部门未予答复持续上访或越级上访
不断。这些矛盾纠纷,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广泛性,矛盾纠纷
普通存在,非一个地方、一个企业、一个单位所独有,纠纷涉及
面宽;二是群体性,集体上访时有发生,矛盾主体一方往往人数
较多;三是复杂性,引发纠纷的原因有体制、观念、作风各方面的因素,有时则是多种因素交结在一起,调处难度增大。
(三)、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责,也是保持社
会长治久安的基本手段。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一是积极开展“平
安亚运十大行动”“夏季攻势”和“创平安,迎亚运”等专项行
动。二是积极开展打击扫除“黄赌毒”等各类治安违法行为,重
点打击赌“牌
九、外围马、大小档”的非法赌博活动,加大吸毒
人员收戒力度。今年,我所立刑事案件xx宗、破xx宗、刑拘xx人、逮捕xx人。共查处治安案件xx宗、行政拘留xx人、收戒吸毒人员xx人、送劳教x人。成功侦破了“xxx案”等一系列的案件,有力地维护辖区社会治安和谐稳定,受到了广大人民
群众的好评。
(四)、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强力推进“六项创新”。
我所根据县局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强力
推进“六项创新”。熟练掌握运用“大情报”、“两员系统”“警
综系统”“重点人口管理系统”等平台,坚持向科技要警力、向
信息化要战斗力,以继续加强信息中心建设为中枢,努力做好基
础性信息的采集、录入,把信息化的要求与日常各项基层基础工
作结合起来,并充分应用到日常各项打击、防范、管理等基础工
作中,对辖区重点人口、监管对象等特殊人群采取了定人、定位、动态追踪等有效管控;加强了对外来流动人口及出租私房的管控工作,逐村、逐户、逐企排查登记,全面掌握流动人口和出租房
屋的底数和相关信息。从而提高基层基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加
快实现由传统警务模式向现代警务模式的转型,切实提高了我所
打防控的实战能力,有效防止了违法犯罪。
二、2011年的工作设想
2010年,在县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所民警团结一致、齐心合力顺利完成了各项公安保卫工作任务,确保了辖区社会治
安、政治稳定,经济建设健康和谐发展。我所在全年工作中虽然
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一些民
警创新意识不强,墨守成规;学习氛围不浓,跟不上新形势。一
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明年我们将进一
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发扬优点,弥补不足。根据当前辖区的实际情况,抓好以下二大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加大力度做好常态化工作。
一是经常组织民警进行政治、业务学习。使广大民警有正
确政治方向,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群众意识、法律意识和
忧患意识。
二是加大刑事、治安案件的侦破力度,狠狠打击各种违法
犯罪活动,高质量地处理一批人犯,为全县的社会治安多做贡献。
三是做好各项公安保卫工作,全力服务党委、政府的中心
工作。
(二)、要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
一是要定期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地毯式排查和梳理,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具体情况,尤其对可能引发重大治安和群体
性事件的苗头给予高度重视,并将排查和梳理出的情况及时上报
县局主管领导。
二是要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具体情况,制定切实
可行的解决措施。工作中要对本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达到“五个底
数清”,即矛盾纠纷总数、已调、未调底数清;重大疑难纠纷底
数清;征地、劳资、环保、资源权属、土地等纠纷底数清;群体上访事件底数清;纠纷重点户、重点人员、老上访户情况底数清。并要做到矛盾纠纷主要情况及产生原因明确、涉及人数明确、调
处部门明确、责任单位及责任人明确、处理办法及具体措施明确。
三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各村委会、调委会等基层组
织的作用,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是要坚持做到“四个不”,即不弄虚作假、不夸大问题、不缩小问题、不隐瞒事实,工作中要做到实事求是。
第三篇:学习十九大开创巴东科协工作新局面
学习十九大开创巴东科协工作新局面
学习十九大开创巴东科协工作新局面 ——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巴东科协 佘远美)
2017年11月23日至25日在巴东县委党校参加了全县科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轮训班(第二期),通过两天半的时间听取了县委书记单艳平、县长郭玲、副书记王国玮、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贾继建的报告,听取了党校副校长冯涛、党校组织科科长徐敏、副科长李在俊的讲课,通过七个人的讲述对十九大报告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本次学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收获:一是对十九大报告的理论体系有了一个总体清晰的轮廓;二是通过学习感悟到了本职岗位工作的发展方向;三是感悟到了十九大报告应该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行灯塔。一、十九大报告清晰的理论体系轮廓
(一)、大会的主题和总纲(六句话68个字)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理论体系由8个明确、14个坚持、9个方面构成 8个明确:(1)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
明确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7)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8)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14个坚持:(1)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4)
坚持新发展理念;(5)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6)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7)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8)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9)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12)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13)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4)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9个方面:(1)
经济建设方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
政治建设方面: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
文化建设方面: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4)
社会建设方面: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5)
生态建设方面: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6)
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7)
“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方面: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8)
外交方面: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9)
党的建设方面: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二、科协工作的新署光
科协是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纽带和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助手。
十九大报告203次提到人民,人民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科协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科协工作肯定会得到加强。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需要。
以人民为中心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也就是我们的科协组织的各项活动要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就是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目标,杜绝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
经济建设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我们科协的发展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科协工作的着力点,城乡融合是我们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学会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三、按照十九大的精神实质指导科协的工作 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结合工作实际再次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
2、组织所属学会、协会结合实际学习十九大报告并研究改进工作的方法和路径;
3、加强科协基层组织的党建工作。
第四篇:新形势下如何构建警察公共关系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
新形势下如何构建警察公共关系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公安工作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全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要关头,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作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如何构建与社会、群众的关系也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在全国“二十公”会议上,公安部领导提出要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毫无疑问,警察公共关系已成为新时期公安机关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建立新型警民关系、实现警民关系良性互动的重要体现,是公安工作转型、树立警察公共形象的关键要素。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警察公共关系、如何实现警民关系的良性互动从而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在此笔者粗略地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警察公共关系的概念 首先来了解公共关系:英国公共关系学会为公共关系下的定义是:公共关系的实施是一种积极的,有计划的,持久的努力,以建立及维护一个机构及其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美国《公共关系新闻》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当局的职务,这职务是估量公众的态度,使一个机构的政策与程序和公众利益一致,并执行一连串有计划的行动以赢得公众的了解和接受。1978年8月在墨西哥城召开的世界公共关系协会大会上通过定义:公共关系的实施是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机构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连串有计划行动以服务本机构和公众利益的艺术和社会科学。
再来了解警察公共关系:警察公共关系是指公安机关通过双向信息传播,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赢得公众理解、支持和合作,最大限度获得公安事业成功的一种管理功能和工作艺术。这是对警察公共关系含意的高度概括和精准定义。
笔者以为,警察公共关系,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和途经,加强与社会、人民群众之间的双向联系与沟通,从而在人民群众中推行政策措施、了解群众意见并制定既符合法规又符合民意的管理政策措施、最终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警察公共形象、维护社会和平的新型公安管理和工作形式;警察公共关系则重于警察内部公共关系工作体系的建立进而向外延伸到与群众良好关系的建立,是通过建立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内部公共关系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等一系列有目标、有步骤的行动而逐步实现的。警察公共关系的服务对象是警民关系,其确定的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现仅就狭义方面说说。从狭义上来说,警察公共关系确定的目标也即是公安工作的根本目的所在,是加强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认识,建立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同社会大众的良好关系,树立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从而赢得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进而积极参与到公安机关的管理及国家法律法规宣传学习中来,从而达到顺利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当前警民关系现状及其成因
既然警察公共关系是服务于警民关系的,那么,要讨论警察公共关系,先让我们讨论一下当下的警民关系。
警民关系最关键的一点是人民看待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态度,而这一点,只要看一看历次的基层评议机关作风结果便知:公安机关特别是交警部门的排名始终是靠后的,然而,我们知道,人民警察的工作是最危险、最辛苦的,人民警察是付出最多得到最少的,也是最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但为什么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呢?说到底,并不是人民警察们没有做,也不是人民警察做得不够,做得不好,而是人民警察们同人民群众缺少沟通,甚至是远离群众,高高在上,使群众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缺乏正面的认识,对人民警察从事的工作缺乏正确深入的了解,群众对人民警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打击罪犯、抓人、关人、执罚上,而对于人民警察服务人民、人民警察维护法律,从严执法的正确性上却鲜有看到甚至根本没有认识到。还有,个别民警在日常执勤执法工作中,由于方式方法不对、或者态度恶劣、或执法水平参差等原因,导致工作或多或少存在不足,让群众对警察工作产生误解。从表面来看,目前警民关系较平稳,但深入去看,或从今后的发展来看,目前的警民关系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三、当前警察公共关系现状及其成因
(一)当前警察公共关系现状:虽然在一些西方国家特别是法治相对较建全的国家,警察公共关系早已是公安机关及警察日常工作的必备课之一,开展警察公共关系的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有的还请专门的公关公司来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但警察公共关系在中国还是个新事物,从前几年警察公共关系理论的提出到随后部分城市开始进行试点并设立相应的机构(一般都是“警察公共关系科”或“警察公共关系室”之类),总体来说,当前的警察公共关系还处在初期或者起步阶段,除少数城市成立了相应的机构(试点性质的)外,大部分城市还停留在理论调研阶段,根本没有相应的机构或者在成立相应机构的条件,更不要说开展专门的活动了。
在之前和现在我们开展的某些活动可以被归纳到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范畴,比如开展的爱民月、日常的下乡宣传等等,但那些都是比较片面的,不系统的。我们说,警察公共关系活动是多方面的,有法律宣传方面的,有警察公共形象宣传方面的,有日常执勤执法方面的,有日常服务群众方面的等等。人民警察执法的目的就是为群众利益服务的,虽然在日常工作中,对法律法规和执勤执法方面的宣传有所侧重(虽然对执勤执法方面的宣传仅仅停留在向外报送信息,并未真正将执法活动与警察公共关系形成一种紧密联系),但在其他方面特别是涉及到警察公共关系的核心部分——加强人民群众对人民警察的正确认知上却鲜有进展,这就是当前警察付出了,也进行了一些相关的宣传活动,但部分群众仍对人民警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正面的评价,对警察的总体评价不高。众所周知,公安工作具有强制性的一面,在日常执勤执法活动中,难免会对有违法行为的群众进行强制性处罚,在未有充分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前提下,群众对警察执法活动的认知就难免存在偏颇,甚至产生怨言,表象上仅仅是群众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产生负面认知和评价,更深层次,可能用“隐忧”来形容也不为过!
同时,还存在其它方面的不足:一是当前的宣传未形成社会化的宣传体系。部分行业或者单位都认为只要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就行,至于公安宣传,有公安机关和警察。因此,开展宣传就成了从事宣传的警察单打独斗的事了。特别是对一些厂企的宣传,有时民警为进厂开展一次活动,需要多次联系,但厂方总是以生产任务紧、没时间等为借口推脱。就算最终进了厂开展了宣传,但时间也往往就十几二十多分钟,内容也仅仅是讲讲案例、学学相关的常识,然后就是强调一下学法守法的重要性,要求员工要遵守等等,时间短,内容少,形式单一,活动的重点不在警察公共关系;二是未能充分发挥各新闻媒体的喉舌作用。当前各新闻媒体的公安宣传还仅仅停留在对突发事件、重大案件、重大政策以及一些新奇的案件的报道,而这些仅仅是新闻而已,对提高公众对公安工作的认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作用有限。三是各相关职能部门也存在“放权”思想,认为公安宣传就是公安机关和警察的事,与己无关。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
(二)造成当前警察公共关系现状的原因
造成当前现状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主观方面,一是只管执法、打击犯罪等片面注重业务的传统观念在警察队伍中没有彻底清除,民警的日常勤务仍以业务工作为中心,警民关系状况在警务工作中仍然没有占据应有的地位,导致公众对民警的评价也只片面地以他们的工作成绩大小为依据。公众对一件事物的认知,有主动和被动两个层面,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众不可能(或者不敢、不愿主动接近和了解公安工作),因而只有被动认知这一个选择,而民警的这些成绩在公众眼跳是无法具体量化的,他们只被动地从民警日常的执法活动中去评价。
二是少数警察以管人者自居,执法态度不好,方式方法粗暴,漠视公民的合法权益,对待群众态度冷硬横,甚至有滥用职权,吃拿卡要等腐败行为,严重影响人民警察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三是缺乏有效地正面宣传意识。由于民警在日常执法时,只注重业务,不注重对群众开展有效地正面宣传,没有把执法工作同有效正面宣传人民警察工作,提高和改善人民警察公众形象的高度来认识,不善于正确运用各种有效措施和正常的信息传播渠道疏通警民关系,造成人民群众对警察产生疏离感和不信任。
客观方面。一是民警的工作性质容易造成警民关系紧张,影响民警公众形象。警察工作大都带有干涉、强制、禁止、取缔等管理性质,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种种原因,以及上述主观方面的原因,造成群众没有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对国家法律、对民警执法上存在认知偏差,很容易造成警民关系的隔阂与对立。
二是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警民沟通机构、机制和渠道。改革开放以来,公安机关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公安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应相应地发生变化,简单来说,百分之百“专制专政”式的公安工作应予剔除,取而代之的应是服务与专制并重的公安工作方式,服务对象是守法的群众,专制对象是违法与犯罪者。如何让群众认知到公安工作的这种性质并接受这种公安工作模式进而支持公安工作?这除了公平公正执法给群众以清正廉洁的公安形象外,恐怕加强与群众有效沟通、正确地开展有益的宣传公关活动是最有效的方法了。然而,目前,除少数城市有试点性质的警察公共关系机构外,全国大部分城市都没有专门的警察公共关系机构,仅有从事公安宣传的部门,而且,在警力和人员配臵上也相对较少,98%以上的警力投放到日常的执勤执法上,进行日常宣传的也就2%的警力,且大部分都是兼职,主要的宣传工作也是从事一些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不但方式方法简单,而且形式也相对单一。与群众的沟通渠道也就在于平常的一些法律宣传上,更不用说建立有效和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和机制了。
四、如何构建警察公共关系 目前,在全国其他地方已有建立警察公共关系专门机构和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工作机制,这为我们建立和运作警察公共关系机构与机制提供了学习借鉴机会,在全国“二十公”会议上,公安部有关领导就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为我们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工作提供了动力。可以说,警察公共关系已从专家学者口中的讨论和实验到了公安机关真正大范围实践的时候了。如何构建警察公共关系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内部制度和机构体系建设; 大家知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公安工作对我们的要求的不断提高,警察公共关系必将越来越显得重要,单靠以前那种零散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宣传方式,是难以适应和满足未来公安工作需求的。
要想一项活动顺利开展下去,首要工作是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机构,对于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如何将这个全新的事物从专家学者的理论变为公安工作中实际的行动,变为群众看得见的活动并被群众接受,概不例外也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工作机构。
1、建立和完善警察公共关系制度是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保证。对于如何建立警察公共关系制度?建立什么样的警察公共关系制度?目前都还在摸索阶段,笔者认为,该制度必须符合或者满足下列几个要求:可操作性;适应性;广泛性。
所谓可操作性是指在实际工作中,要具备可操作、易于操作,适应性是指要能符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和公安工作实际,由于公安工作的性质决定公安机关不可能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公关”工作中,因此决定开展警察公共关系的社会性、公开性,也就要求制定该制度时要充分考虑此项工作与社会的接轨,适应社会活动的需要。广泛性是指该制度必须考虑到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所必须的方方面面,比如组织形式、组织机构、活动经费来源、社会动员、法律保障等方面。
从国外的成功经验来看,警察公共关系的职责主体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但参与的活动主体却是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换句话说,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组织者是公安机关和警察,但实施者大多是社会组织和群众,这就充分保证了社会和群众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也让群众易于接受。同时,开展警察公共关系的经费主要为社会资金,这是因为国家有相关的立法,能保证公安机关合法使用各种社会资金,而中国当前还无法从法律上对此予以保证,所需各项费用大多来自财政(部分基层单位甚至没有从财政上得到任何宣传经费),不足的靠单位自筹,却无任何法律依据和保证。
2、建立和完善警察公共关系组织机构是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实体保证。也就是说,只有建立了专门的从事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机构,警察公共关系才能真正进入到日常公安工作中去,否则,没有真正的实体或机构去开展此项活动,一切都是纸上谈兵!这一点是众所周知也是勿用臵疑的。
至于机构的建立,当前各级公安机关都设有专门从事宣传的部门,只不过现在的宣传部门警力有限,职能单一,具有警察公共关系工作经验和能力的人员缺乏,因此,只要将目前从事宣传部门的机构从人员编制、职能等方面进行扩充,便是一个完善的机构,且由于目前各级的宣传部门较全,对于改编为警察公共关系机构也较为容易。有专门的机构还不够,毕竟专门的机构人员不可能很多,主要还在于形成一种制度和习惯,专门的警察公共关系机构是组织者,负责统筹本单位的警察公共关系事务,并组织和构思具体的有关活动,而全体民警都要参与进来,让每个民警都成为警察公共关系实施者和宣传员,在日常执勤执法时,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注意保持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和亲民爱民形象。
(二)与外部的联系和社会体系的建立;
不是说建立和完善了内部的制度和机构,就万事大吉了,有了完善的内部制度和机构,外部环境或者外部关系的运用也是警察公共关系成败的关键,而且,可以说还是决定性的因素。换句话说,警察公共关系的着力点在“公共”二字上,他不是简单的、一般意义上的“公关”行动,也不是公共关系学中的一种简单化的行为学说,他带有社会责任、公关、公共环境和行动、社会认识、法律责任和义务、国家行为,还包括道义等,他的“公共”二字就体现在警察公共关系必须是一种法律行为、社会行为、群众行为,也因此,他需要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也因此,需要公安机关在建立和完善警察公共关系内部制度和机构的同时,也要加强同外部社会的联系,建立固定的外部机制和社会公共宣传体系。
在某些国家,公安机关不但自己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各种方式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即所谓的“公关”活动),宣传自己的形象,争取人们的支持,还利用所谓的公关公司开展公关活动,他们的这种公关活动不单是对政府、对上级,也对普通群众,一为吸引普通群众积极参与,二为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还连带实现其它经济利益(实现经济利益这一点我们应该摒弃),我们国家在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时,完全可以借鉴那些有成功经验的国家警察部门的做法,一是公安机关内部开辟多渠道、多方式的公共关系活动,二是也可以利用社会团体甚至专业的文化传播公司来组织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或出版警察公共关系期刊,三是宣传面扩展,在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宣传时,应跳出当前仅从法律法规方面入手宣传的单一模式,将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各个方面尽可能地向公众展示,当然,重点在于宣传人民警察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当群众相信你是在为他们而辛苦时,他们才会支持你。四是加强与地方一级政府的联系与沟通,直入社会底层、普通劳动群众,还可充分发挥各种媒体作用,大力宣传警察形象等。
(三)开展警察公共关系的几大板块 警察公共关系不再是单纯的法律宣传,其目的也不再是单一地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而是一种包含有法律宣传、警察形象展示、争取公众参与和对国家政策及管理措施的理解、支持的综合性宣传活动,因此,警察公共关系应从以下几大板块开展:
1、法律宣传 这是首要的任务,要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法律至上观念和自学遵守法律法规的习惯。这一点,在当前的宣传活动中已有体现,但还未形成系统性的工作,特别是部分基层单位,所开展的宣传活动仅仅是上级部署的活动,自行组织的活动较少,就算有,也是零碎的,不系统的,在今后的宣传工作中,要致力于宣传体系的建设,形成系统化的宣传工作模式。
2、警察形象宣传
这是重点。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目的是“加强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认识,建立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同社会大众的良好关系,树立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从而赢得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如果不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根植到群众的心中,上述目的是难以达到的,一个形象不好的人要赢得人们对他的好感并对其工作的支持是十分困难的,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公安机关也是如此。
3、日常工作宣传
将我们平常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告诉群众,让群众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做得怎么样。或者说,也叫警务公开吧。有的时候,公开,真诚地公开是最好的宣传。
4、服务群众的宣传
公安工作本来就是服务群众的,但现在群众对此不理解或者不知道,怎么办?通过警察公共关系宣传活动来告诉他们!
结束语:
总之,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就是要让公众更广泛地、更自觉地参与到公安宣传中,让更多的群众知道并理解公安工作,从而大力支持公安工作。开展警察公共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我们通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通过立法保障、公安机关内部及社会化宣传体系的建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构建完善新形势下的警察公共关系机制,为顺利开展公安工作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障,从而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
第五篇:聚焦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聚焦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做好新时代的信访工作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开创新时代信访工作新局面。
一、当前全县信访工作形势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在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县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可控,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一降两升三多”。
1、“一降”。即缠访闹访明显下降,(增加数据:2017年缠访闹访多少批、非正常上访多少批多少人,2018年1-6月份多少批多少人或者没有)这得益于近年来各部门加强了对非正常上访的打击力度和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缠访闹访、极端信访等非正常上访得到有效控制。
2、“两升”。即涉法涉诉和中心工作引发的信访量上升。涉法涉诉问题方面,(增加数据:2017年涉法涉诉多少批,环比增加多少,2018年1-6月份多少批多少人,环比增加多少)(举例:xx人反映xx问题,xx次到xx上访)中心工作方面,空心房拆除、征地拆迁、精准扶贫等工作引发较多群众上访。(增加数据:2017年空心房、征地拆迁、精准扶贫引发多少批多少人信访占比多少,2018年1-6月份多少批多少人,占比多少)(举例:xx人反映xx问题,xx次到xx上访)
3、“三多”。即重复访多、信访老户多、信访积案多。2017年共有xx群众重复信访,占信访总量的xx%。全县信访老户、信访积案存量较多,截至目前仍有xx名信访老户活跃在各级信访部门,xx件信访积案未得到妥善化解,随时可能引发越级上访或非正常上访。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
1、政策原因。如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使涉军人员生活保障产生困难,由此引发了该群体串联上访。而解决这类信访问题,基层党委、政府一般是无能为力的。
2、社会原因。因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困人口中一些人因生活困难上访。同时,县城城镇化的推进带来的一系列征地拆迁、规划建设、违章整治等工作触及群众经济利益,产生一些新的信访问题。
(二)主观原因
1、群众层面原因。群众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的思想仍未根本转变。许多涉法案件本应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群众却到信访部门上访,当信访部门表示对此类问题无权受理时,他们就认为信访部门不负责任而越级上访。许多本应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民事纠纷、合同纠纷、工程承包结算等问题也加入了信访行列,希望借助行政干预方式使问题得到解决。部分涉法涉诉案件已走完全部法律程序,当事人不服法院判决、抱着伸张正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目的,通过信访进行申诉,形成信访“骨头”案、老案、积案。还有不少群众认为上访层次越高,问题越容易得到解决,甚至认为只要把事情闹大,上面就会重视、解决。一些上访老户期望值过高、心态失衡,他们的问题有关部门已经依法进行了答复,合理诉求已解决,但仍不断到信访部门纠缠。
2、工作层面原因。很多信访问题的发生,与基层政府工作不到位有一定的关系。因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甚至徇私枉法、有错不纠引发信访矛盾。如,在农村土地征用或流转工作中违反征地有关规定和程序,未批先占,以租代征,集体土地流转未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引发群众集体上访。在空心房拆除、精准扶贫等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中,存在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引发较多群众信访。因信访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引发的信访问题多。如,发生信访问题后,有些责任单位不但不主动承担责任、解决问题,反而对群众信访进行压制,对信访人围追堵截,导致矛盾激化,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初信初访变成重新重访。化解信访老户和积案的方法不多,措施不灵,久拖未决变成了“疑难杂症”。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部门协作,有效分流涉法涉诉信访。严格按照诉访分离的原则,将涉法涉诉信访引导和分流到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各部门分工合作,各施其职,各负其责积极通过访前法律服务、司法调解、人民调解等形式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同时,要强化同级政法、人大机关对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监督作用,督促司法机关正确履行职责。
(二)落实源头预防,高质量办理初信初访。坚持预防为主,变被动为主动的信访工作机制。一是落实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有效规避、预防、控制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二是高质高效办理初信初访。依托信访信息系统,规范高效受理办理信访事项,提高一次性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全面提高基层就地化解矛盾能力,不断增强基层信访工作的主动性、超前性和实效性。
(三)压实工作责任,攻坚化解信访积案。压实包案领导、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在化解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中的牵头责任、主体责任,将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化解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一项“一把手”工程、一项民生工程来抓,以“钉钉子”的韧劲和“啃骨头”的精神,下大决心破解难题,进一步减存量、控增量,实现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清仓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