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读后感(最终5篇)

时间:2019-05-12 15:17: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艾滋病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艾滋病读后感》。

第一篇:艾滋病读后感

艾滋病观后感

看了视频,令我感触很多。艾滋病毒又被称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艾滋病患者并不是死于艾滋病,而是死于机会性感染

人类天生具有免疫功能,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在免疫功能正常运作下,就算生病了也能治愈。然而,hiv攻击的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感染者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死亡。

我们通常所指的艾滋病分两种人群: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病人,两者是有区别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简单说就是机体受到了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但不马上发病,潜伏在身体内,缓慢地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毁坏人体的免疫功能。艾滋病病人简单说是指患者已受到了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并显现出明显的症状,例如发烧、腹泻、消瘦、口腔黏膜感染等。其实艾滋病患者并不是死于艾滋病,而是死于机会性感染。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远比艾滋病病人更危险

机体已经没有了免疫能力,所以一旦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病原体及微生物就会乘虚而入。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发展成各类癌瘤。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任何致病毒的侵袭都会感染,有可能是肺部、皮肤等全身各个部位,就像是别人打你,你无力回击一样。

目前各种治疗艾滋病的方法,包括中医等鸡尾酒疗法主要通过药物,一方面提高机体免疫力能力,另一方面降低艾滋病病毒的载量。在原来,艾滋病感染者大都依靠进口的药物治疗,每年大约花费10多万元,现在国家有关部门正在使药品国产化,即使这样每人一年也得有3~4万元的开销,据调查,国内95%的感染者都支付不起这样高昂的治疗费用。

人们在对艾滋病谈虎色变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的共同敌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病人。病人不是罪人,无论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成为艾滋病患者的,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孤立他们。人们对艾滋病病人的错误态度,才使得他们拒绝承认患病,甚至拒绝接受治疗,许多有过危险行为的人也不愿接受检查。

普通健康人的每一个极端的表现,都深深地刺伤他们脆弱的内心和自尊,让他们独自一人承担着度日如年地煎熬。这些使他们害怕现身于公众面前,担心打破了好不容易的宁静。

在各个媒体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政府官员及公众人物身体力行地表达对艾滋病病人的关爱,他们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攻克的是艾滋病病毒,而不是艾滋病病人。

目前的医疗科学尚不能彻底治愈艾滋病,但我们也不要把它想得太恐怖,产生畏惧。防治艾滋病的同时,社会的理解和关爱更是尤为重要。

虽然每年只有一天是世界艾滋病日,但是每一天都应该是艾滋病的防治日和关爱日,用我们的善良和乐观感动艾滋病者,不要让我们的爱只停留在这一天,让艾滋病人每天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艾滋病的预防

性病患者、同性恋者、卖淫嫖娼者、静脉吸毒者是最容易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群。艾滋病感染者的配偶被感染的可能性更大,一方发生感染后又传给对方的情况已不止一例。

预防艾滋病也不要谈虎色变,在公共场所参加娱乐活动、乘公共交通工具、共用厕所和淋浴、游泳场馆游泳、共用办公用品、同桌餐饮、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等不会传染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是却完全可以预防的严重传染病。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通常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很多年,外表看上去完全正常,但他们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要想预防通过性途径传染艾滋病,要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

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染艾滋病,一方面不要吸毒,特别是不能共用注射器或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染艾滋病的另一个方面是避免使用未消毒的器械拔牙和其他侵入人体的操作,避免使用不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注意避免怀孕和哺乳时经母婴途径传染艾滋病。

通过观看和课上讲的,让我了解了预防艾滋病和关爱受害者的重要性。篇二:艾滋病宣传感想

艾滋病宣传感想 说到艾滋病,人们都会谈虎色变,视其为洪水猛兽而退避三舍。虽然有国家,政府和社会公益团体积极宣传相关知识,但民众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以及对艾滋病患者不能平等对待的现状等问题都认为解决。在此次向周围人物宣传艾滋病的过程中对此更是深有感触。

我现在是一名一学生,在所修的课程上有有关艾滋病的教学安排,对其又一定的了解。但是当我向我的小学,初中,高中同学谈艾滋病时,由于大家都未读医学学院,所以对艾滋病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传染病”这一层面,对于其传播方式有了解,但具体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正因为,对艾滋病了解不透彻,导致了他们对艾滋病患者的不理解,选择了敬而远之,能离多远是多远。当我想家中的长辈谈及艾滋病时,反馈最多的就是“能传染会死人”,由于我家乡至今仍未发现艾滋病个例,所以大家都觉得离自己太远,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而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更是成为了艾滋病大范围传播的最大隐患。因为大家都在不自觉的从别人处传染,不自觉的传染给别人。而当我向家中尚在读小学的弟弟和读初中的表妹说艾滋病时,他们竟然表现出茫然,还问我这是什么病。显然,他们并没有对此的了解。我不知道他们的老师到底有没有教授过,但显然无论有没有都没有达到效果。这就让我反思教师的教学,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仅仅做到“我教了”,更应做到“学生学到了”并且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区收集反馈信息,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基于以上问题,我个人认为,国家有必要再加强宣传力度,把艾滋病相关知识作为常识问题来普及,从小抓起,并且,要去收集反馈信息和评估宣传效果。同时,应建立好相关的医疗社会保障制度,让艾滋病患者有地治病有钱治病。而作为个人,我们应积极主动学习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认识正确对待,不恐惧不逃避。同时也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不刻意回避也不故意孤立,以平等眼观对待,作为平常人对待。

总而言之,艾滋病不是洪水猛兽,艾滋病患者在遭受疾病折磨的同时不能再承受心灵的折磨。我们赢正确认识艾滋病,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篇三:艾滋病宣传活动感想

艾滋病宣传活动感想 院红十字会在11月28日进行了艾滋病宣传活动,身为院红十字会的我响应工作,积极报名成为了本次艾滋病宣传活动的工作人员。

这次院红十字会开展的活动是对全学院的师生进行艾滋病活动的宣传,旨在让全院师生更加正确的认识艾滋病,对艾滋病进行正确的预防。本次活动的方式很简单,只是在一饭、二饭、7.8栋楼下进行摆摊,进行派发传单、调查问卷、有奖竞答,希望能以这样简单的形式,让人们对艾滋病的有关知识得到普及与纠正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对于此次艾滋病宣传活动,得到了学校广大师生的支持,积极参与我们的调查问卷以及与艾滋病常识相关的有奖竞答活动。当然,答对了就会获得小礼品,但是有些同学很抗拒小礼品,当然,有些人感觉竟然发这种东西,觉得恶心,有些人又感觉可以增进自己相应的知识面......但是,总的来说,这次艾滋病宣传活动带给我们的只会是好处。

其实,对于艾滋病,我们只要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正确的预防就好了,可怕的是人们的无知与冷漠嘲笑与讥讽。作为学生的我们能为艾滋事业尽一份力,为艾滋病患者献出一份关爱而感到高兴。同时此次活动的初衷与目的,是要让大家都能正视艾滋、关注艾滋,相信有一天艾滋病会向人类低头的,悄悄的远离人类,让社会更加的美好。我们希

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让大家了解艾滋,付出爱心理解,关爱和支持艾滋病人,艾滋病防治工作。同时,也让我们拥有足够的知识去预防艾滋病。我们希望能通过本次活动,发出预防艾滋病共建美好校园的倡议:好学求知,珍惜生命;互助友爱,恭身实践。将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同学朋友和家人分享,向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做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传播者,以自身的经验积极影响同龄人的态度和行为,减少无知造成的恐惧和歧视,营造理解、宽容、健康的社会环境。

我们从始至终抱着这样的信念:“多一份关爱和支持,就多一份战胜艾滋病的力量!”这一次的工作活动,我收获了相关的只是,也收获了工作的喜悦。篇四:《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今天我做完作业,没什么事做,就拿出一本语文书看,打开就翻到了《艾滋病小斗士》这篇文章,我便认认真真的开始读了起来,读了一遍我知道这篇文章是讲一个叫恩科西的黑人男孩。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但是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9岁那年恩科西开始上学了,当他得知自己有艾滋病时,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面对可拍的艾滋病。但是2001年6月1日这天小恩科西终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我感觉这篇文章很好看,于是我又开始读一遍,当我读到:“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时不会被传染的。”读到这句话时我十分感动,我想如果我们班要是又一位艾滋病儿童的话,我一定会关爱他,跟他一起玩游戏,而不是对他另眼相看。

我觉得现在世界上的艾滋病人十分缺少关爱,没有人和他们玩,没有人和他们说话,他们十分孤单,所以我建议全世界的人民取爱护艾滋病人,让他们远离痛苦。

北京丰台区无锡市吴桥实验小学初一:拓拔玉儿篇五:《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

《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

《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

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啊!人终究会死去,如果你对生命充满乐观,也许生命会因你而延长。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有人离开,但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活得好好的,正是我们的快乐之心,时时刻刻快乐着。我们应该向文中的恩科西学习,学习怎样坦然面对生活,面对命运。恩科西虽然患有艾滋病,但是他那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值得我们去赞扬,去学习。

如海伦凯勒说的:“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是我的心是自由的。”是的,恩科西就是第二个海伦凯勒。我们相信,恩科西能挺到上学的年龄,全靠那颗不屈不饶的心,恩科西接受了生命的挑战,以惊人的毅力去面对病魔,他把自己纤弱的双手伸向世界,他的品质得到了总统的赞扬。

去吧,去拥抱!不要对艾滋病病人另眼相看,他们和我们一样需要关爱。让我们伸出温暖的双手去呵护患者的心灵,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幸福,不要再么悲观和消沉。有了爱,他们将多一份与病魔斗争的勇气。

第二篇:《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第15课《艾滋病小斗士》。这篇文章,使我深受感动。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位名叫恩科西的南非儿童,他一出生就携带上了艾滋病病毒,母亲也离他而去,他成了孤儿,在社会上受到人们的歧视,那时候人们不了解艾滋病,把一切责任都推在艾滋病患者“身上”。虽然恩科西的身体很虚弱,但是他面对死神毫不畏惧,不仅坦然的面对生活,面对艾滋病,顽强地和病魔作斗争,还关心着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不断向世界各界人士呼吁,让他们关心艾滋病人。

读了这一篇文章,我的眼泪掉了下来,他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之中,我被恩科西的品质、精神感动了。

恩科西他面对病魔勇敢顽强的作斗争,还坦然的.面对生活,想想自己生了病就大哭大闹,不想上学,恩科西还关心他人,把苦咽在肚子里,可我呢?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

想到这儿,我明白了,做人就应有坚强的意志,关心他人的品质,顽强不屈的精神,不管遇到任何挫折,任何困难和天灾,我们都要挺直腰杆,勇敢顽强地斗争,在绝境中逢生。我们在困难来临时,得多多考虑别人的感受,热心地帮助他人。呀!恩科西真是一个勇敢的少年,勇敢的艾滋病小斗士,我要向他学习。

恩科西虽然去世了,但读了这篇课文,他仿佛活在我们身边,我要向他学习,做一个关心他人、勇敢顽强的小斗士,一个好少年。

《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篇2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的儿童最开心的日子,然而就在这天,被艾滋病折磨的体重不到10千克的小恩科西终于静静的离开了人世恩科西的逝世,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感叹:人类与艾滋病斗争,失去了一个勇敢的`声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顽强抗争的小斗士。这是在语文课本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艾滋病小斗士》,一个从出生就与艾滋病一直斗争的小男孩的故事。恩科西是悲惨的,他小小年纪就不幸患上了无医可治的可怕的艾滋病。同时,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比大多数艾滋病患者活得精彩。

他的生命是短暂的,却是有意义的。正常人要活得充实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更何况他这样一位身患重病的儿童!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地说又一条年轻的生命里我们去了,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是的,恩科西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勇敢面对灾难的可贵精神。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为小小的困难而退缩,比起恩科西,我们是多么渺小啊。只有拥有了顽强的毅力,我们才能披荆斩棘,一路走下去直至到达成功的巅峰。

恩科西的一生就如一根火柴,火柴点着了,他的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不同的,在这时恩科西的火柴发出了最明亮的光。所以,我们也要让属于自己的那根火柴发出亮光吧,这才不愧我们曾经燃烧过。

《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篇3

当我的眼泪滴落在《艾滋病小斗士》这篇文章上是,我的眼前已经是模糊一片了,我已经被主人公恩科西敢与病魔作斗争,并有一颗会关心别人的心所深深感动了。这样的一个小男孩给了全世界感动。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名叫恩科西的南非儿童,从小患有艾滋病,不久,他的母亲就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养母收养了他。他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还关心着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他曾参加过二次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正当全国儿童欢庆的时刻,并在大会上发言,20xx年6月1日,正当全国儿童欢庆的时刻,恩科西去世长辞了。当我读到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时,我被顽强的意志力所震撼了,如果我也患这种病,我绝对不会有他那么乐观的心态,早就当上了缩头乌龟.

更令我惊讶的是恩科西自己身患艾滋病,恩科西自己身患艾滋病,可他却会关心和他一样的患病儿童,要是是我的话,只会想到自己怎么样,才不会关心别人呢。想着想着,我不由地感觉到了,原来自己是像一粒沙子一样地渺小,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地可耻,多么得好笑。让我们一起热爱生活,关爱社会,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艾滋病,关心艾滋病人吧!

《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篇4

我读了语文书中的第15课——《艾滋病小斗士》之后,我惊叹不已:小恩科西得了艾滋病,竟然还能活到12岁,这恐怕是南非所有患病婴儿中生命力最强的呀!

我最佩服小恩科西的一点就是: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从中,我明白了:不管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什么悲惨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向12岁的恩科西一样,坦然地面对它们。

小恩科西在研讨会上的发言,是为了呼吁人们都要关心艾滋病人,不要对他们另眼相看。因为他们也是人,他们也同我们一样,需要他们身边的人的关爱。

小恩科西,你的死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你年幼时的悲惨遭遇很是让人怜悯、同情;你面对天灾,顽强抗争,更是让许多人对你佩服、崇拜;你对艾滋病毫不惧怕,你为世界上的人们做出榜样!

恩科西,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可以和你一样顽强,从今以后,我会把你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延续下去,并且,我会像你一样,好好学习,坦然地面对生活的。

……

《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篇5

一个星期天的傍晚,我打开了语文书,预习课文,翻开了《艾滋病小斗士》这篇课文默默的读起来。读着、读着,仿佛恩科西那憔悴的面孔,听到了他那纤弱的声音……我的鼻子一阵阵发酸,眼睛湿润了,字迹模糊了,嗓子里像塞了一块棉团似的`。读到恩科西离开认识论,我控制不住自己了,眼泪夺眶而出。我擦着眼睛,放下书,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望着窗外那美丽的晚霞,沉思起来。

恩科西啊!你只有12岁呀! 12岁,正是一个孩子最纯真最美好的年代,可你却静静地离开了人世间,离开了深深爱着你的养母基尔·约翰逊。

恩科西啊,你说过,在苦难你也绝不趴下,可是,为什么这次你却趴下了呢?

你的生命力竟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当我们坐在这宽阔而明亮的教室里时,有没有想过,有多少患艾滋病的孩子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啊……

一阵微风吹来,打断了我的沉思,我回到桌旁坐下,拿起笔,在日记本上写下了我的感想——坚强的毅力,会让人拥有非凡的能力。

《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篇6

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学了一篇名为《艾滋病小斗士》的课文。故事中的小主人公给了我很多的感触和震撼。我敬佩他恩科西,敬佩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这是一个多么勇敢顽强的小斗士啊!

从中,我明白了:不管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什么悲惨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向恩科西学习,坦然地面对它们。20xx年7月,小恩科西在国际艾滋病大会上的一番发言震撼了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心灵。同时,也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他说:“我希望政府向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药物,使她们不再把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孩子。”他还说:“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是不会被传染的。”从这里,我能体会到:小恩科西是为了呼吁人们要关心艾滋病人,不要对他们另眼相看。

因为他们也是人,他们也同我们一样,需要他们身边人的关爱。小恩科西,我们一定会实现你的愿望,我们会关心他人,拥抱艾滋病儿童。我们相信,总有一天艾滋病会消失的。而且,我也会像你一样,顽强拼搏、乐观向上,坦然地面对生活的!

《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篇7

今天我做完作业,没什么事做,就拿出一本语文书看,打开就翻到了《艾滋病小斗士》这篇文章,我便认认真真的开始读了起来,读了一遍我知道这篇文章是讲一个叫恩科西的黑人男孩。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但是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9岁那年恩科西开始上学了,当他得知自己有艾滋病时,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面对可拍的艾滋病。但是20xx年6月1日这天小恩科西终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我感觉这篇文章很好看,于是我又开始读一遍,当我读到:“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时不会被传染的'。”读到这句话时我十分感动,我想如果我们班要是又一位艾滋病儿童的话,我一定会关爱他,跟他一起玩游戏,而不是对他另眼相看。

我觉得现在世界上的艾滋病人十分缺少关爱,没有人和他们玩,没有人和他们说话,他们十分孤单,所以我建议全世界的人民取爱护艾滋病人,让他们远离痛苦。

最后我感受到自己远远不如恩科西,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早上爸爸叫我起床上学,我就死懒在床上不起来,有气无力的对爸爸说:“我生病了,今天就不去上学了吧!”我本来以为吃点药就好了,可是爸爸说要带我去打针,来到医院,打完针后已经三点了,回到家我也就没去上学。通过这件事我感受到自己一点不如恩科西,他得了艾滋病还去上学,可我一点小感冒就把我吓的不敢上学。我们真应向恩科西学习呀!恩科西他遇到困难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坦然地面对生活。

《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篇8

今天我做完作业,没什么事做,就拿出一本语文书看,打开就翻到了《艾滋病小斗士》这篇文章,我便认认真真的开始读了起来,读了一遍我知道这篇文章是讲一个叫恩科西的黑人男孩。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但是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9岁那年恩科西开始上学了,当他得知自己有艾滋病时,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面对可拍的艾滋病。但是20xx年6月1日这天小恩科西终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我感觉这篇文章很好看,于是我又开始读一遍,当我读到:“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是不会被传染的。”读到这句话时我十分感动,我想如果我们班要是有一位艾滋病儿童的话,我一定会关爱他,跟他一起玩游戏,而不是对他另眼相看。

我觉得现在世界上的艾滋病人十分缺少关爱,没有人和他们玩,没有人和他们说话,他们十分孤单,所以我建议全世界的人民去爱护艾滋病人,让他们远离痛苦。

最后我感受到自己远远不如恩科西,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早上爸爸叫我起床上学,我就死赖在床上不起来,有气无力的.对爸爸说:“我生病了,今天就不去上学了吧!”我本来以为吃点药就好了,可是爸爸说要带我去打针,来到医院,打完针后已经三点了,回到家我也就没去上学。通过这件事我感受到自己一点不如恩科西,他得了艾滋病还去上学,可我一点小感冒就把我吓的不敢上学。我们真应向恩科西学习呀!恩科西他遇到困难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坦然地面对生活。

《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篇9

《艾滋病小斗士》的主人公是恩科西——一个刚出生就携带艾滋病毒种的南非儿童。他的一生充满了不幸。一出生就有艾滋病;1岁那年被父母亲抛弃;3岁被一个中年妇女所领养。直到9岁那年,经过养母不懈努力,才得以拖着虚弱的身子去上学。

面对艾滋病,他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他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他曾经参加了研讨会和在南非举行的国际艾滋病大会。在大会上,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心灵被小恩科西的一番发言震撼了。虽然他知道生命随时都可能结束,但他依然梦想未来,他要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艾滋病,关心艾滋病。可是老天爷似乎没有同情他。20xx年的`6月1日,病魔终于夺去了小恩科西那幼小的生命。

恩科西虽然在世的日子很短,但是,他懂得了怎样执着地面对生活,面对家人,面对梦想!因为他知道:要勇敢地活着,才对得起自己!

我们应该要记住,生命是非常宝贵的,只有一次生命,一但死去就再也活不了了。我们要向恩科西学习,学会坚强,学会珍惜生命

《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篇10

20xx年6月1日,一位身患艾滋病的12岁南非男孩去世了。对于他的死,无数人感到惋惜,他是谁?他就是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

今天,我读了《艾滋病小斗士》一文,不禁被恩科西勇敢顽强的精神和爱心深深地打动了。小恩科西一出生就携带着艾滋病病毒,而且母亲也失去了生命。面对不幸, 恩科西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坦然面对,顽强抗争,并且还有当艾滋病专家的梦想。

当我读到“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时,我想: 恩科西会不会因为艾滋病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呢?他能忍受得了么? 当我读到下面时,我对他更加敬佩了,他居然能忍受住病痛的折磨,不仅如此,他还向世界呼吁接受和爱护艾滋病人。他的话不仅震撼了各国代表,更震撼了我的心灵。

读完全文,我的眼睛湿润了。 恩科西的'故事让我想起我们,和小恩科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从小让父母娇生惯养,而恩科西连亲生父母都没有;我们磕一下碰一下就会哇哇大哭,而恩科西忍受着病痛连气都不吭一声……难道我们与恩科西有这么大差别吗?在恩科西面前我们是多么渺小? 我们不觉得羞愧吗?

是的,虽然恩科西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我相信: 我们学习了他的精神, 我们就会变得勇敢;我们学习了他的爱心,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恩科西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篇11

今天我做完作业,没什么事做,就拿出一本语文书看,打开就翻到了《艾滋病小斗士》这篇文章,我便认认真真的开始读了起来。我知道这篇文章是讲一个叫恩科西的黑人男孩,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但是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9岁那年恩科西开始上学了,当他得知自己有艾滋病时,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面对可拍的艾滋病。但是20xx年6月1日这天小恩科西终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我感觉这篇文章很好看,于是我又开始读一遍,当我读到:“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时不会被传染的。”读到这句话时我十分感动,我想如果我们班要是有一位艾滋病儿童的话,我一定会关爱他,跟他一起玩游戏,而不是对他另眼相看。

我觉得现在世界上的.艾滋病人十分缺少关爱,没有人和他们玩,没有人和他们说话,他们十分孤单,所以我建议全世界的人民去爱护艾滋病人,让他们远离痛苦。

最后我感受到自己远远不如恩科西,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早上爸爸叫我起床上学,我就死懒在床上不起来,有气无力的对爸爸说:“我生病了,今天就不去上学了吧!”我本来以为吃点药就好了,可是爸爸说要带我去打针,来到医院,打完针后已经三点了,回到家我也就没去上学。通过这件事我感受到自己一点不如恩科西,他得了艾滋病还去上学,可我一点小感冒就把我吓的不敢上学了。

我们真应向恩科西学习呀!恩科西遇到困难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坦然地面对生活。

《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篇12

今天作业写完了,没事做,就拿出一本语文书看,打开一看,发现了《小小艾滋战士》一文,我就认真地看了起来。 这篇文章是关于一个名叫 Nkosi 的黑人男孩的。 他出生时患有艾滋病,但一直活到上学年龄。 恩科西 9 岁时开始上学。 当得知自己得了艾滋病后,他并没有悲观沮丧,而是开始学习如何面对艾滋病。 但20xx年6月1日,小恩科西终于悄然离世。

我觉得这篇文章很好,于是又开始看了,当我读到:“人不应该区别对待艾滋病患者,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是不会被感染的。” 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非常感动。 我想,如果我们班有一个艾滋病孩子,我一定会关心他,陪他玩游戏,而不是区别对待他。

我觉得全世界的艾滋病人都非常缺乏爱和关怀,没有人陪他们玩,没有人和他们说话,他们很孤独,所以我建议全世界的人都去关爱艾滋病人,让他们远离 疼痛。

最后,我觉得我远不如恩科西。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爸爸叫我早上起床去上学。 快去上学吧!”我以为吃点药就没事了,可是爸爸说要带我去打针,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打完针后三点了, 回到家没去上学,通过这件事,我觉得自己不如恩科西,他有艾滋病,去上学,我感冒了不敢去上学。 我们真的`应该向恩科西学习!恩科西遇到困难不是因为他悲观沮丧,而是因为他坦然面对生活。

《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篇13

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学了一篇名为《艾滋病小斗士》的课文。

故事中的小主人公给了我很多的感触和震撼。我敬佩他恩科西,敬佩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这是一个多么勇敢顽强的'小斗士啊!从中,我明白了:不管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什么悲惨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向恩科西学习,坦然地面对它们。20xx年7月,小恩科西在国际艾滋病大会上的一番发言震撼了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心灵。同时,也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他说:我希望政府向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药物,使她们不再把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孩子。他还说: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是不会被传染的。从这里,我能体会到:小恩科西是为了呼吁人们要关心艾滋病人,不要对他们另眼相看。因为他们也是人,

他们也同我们一样,需要他们身边人的关爱。小恩科西,我们一定会实现你的愿望,我们会关心他人,拥抱艾滋病儿童。我们相信,总有一天艾滋病会消失的。而且,我也会像你一样,顽强拼搏、乐观向上,坦然地面对生活的!

第三篇:《艾滋病小斗士》小学读后感

完了这本书,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受益匪浅。有伟大的邓小平爷爷带领人民书写中华崭新历史的、有“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还有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敦煌莫高窟……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15课《艾滋病小斗士》了,恩科西虽然一出生就患有艾滋病,可是他的生命里十分顽强,竟然一直听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在一家小学报名上小学时,遭到学校大多数老师、学士以及家长的反对……最后经过恩科西养母的不懈努力,他才得以背上书包上学了。

我之所以喜欢这篇课文是因为我认为恩科西是位真正的小斗士!

当他面对巨大的不幸时,它不仅顽强地与病魔做抗争还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有不幸的儿童。

不管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可能随时结束,但他依然在梦想未来,他说:“等我长大以后,要成为一名艾滋病问题专家。”

恩科西逝世的时间是2001年初,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感叹:“人类与艾滋病斗争失去了一个勇敢的声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顽强抗争的小斗士。”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课文。

第四篇:《艾滋病》

艾滋病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或称后天免疫缺乏综合症,英Acquired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音译为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后,因免疫系统受到破坏,逐渐成为许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促成多种临床症状,统称为综合症,而非单纯的一种疾病,而这种综合症可通过直接接触黏膜组织(mucosa)的口腔、生殖器、肛门等或带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而传染。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病原学

艾滋病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慢病毒组,分为1型和2型。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流行HIV-1。HIV-1为直径约100~120nm球形颗粒,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心包括两条单股RNA链、核心结构蛋白和病毒复制所必须的酶类,含有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HIV-1是一种变异性很强的病毒,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导致病毒耐药的重要原因。HIV-2主要存在于西非,目前在美国、欧洲、南非、印度等地均有发现。HIV-2的超微结构及细胞嗜性与HIV-1相似,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HIV-1相比明显不同。

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对热敏感,56℃处理30分钟、100℃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巴氏消毒及多数化学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均可灭活HIV。如75%的酒精、0.2%次氯酸钠、1%戊二醛、20%的乙醛及丙酮、乙醚及漂白粉等均可灭活HIV。但紫外线或γ射线不能灭活HIV。

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流行病学

1.流行概况:WHO报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每天有超过7000人新发感染,全世界各地区均有流行,但97%以上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以非洲为重。专家估计,全球流行重灾区可能会从非洲移向亚洲。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2.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3.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①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②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③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④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发病机制

(一)病毒感染过程

1.原发感染

HIV需借助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包括第一受体和第二受体。HIV进入人体后,在24—48小时内到达局部淋巴结,约5天左右在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病毒成份。继而产生病毒血症,导致急性感染。

2.HIV在人体细胞内的感染过程

吸附及穿入:HIV-1感染人体后,选择性的吸附于靶细胞的CD4受体上,在辅助受体的帮助下进入宿主细胞。经环化及整合、转录及翻译、装配、成熟及出芽,形成成熟的病毒颗粒。

3.HIV感染后的三种临床转归

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形成慢性感染,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典型进展者、快速进展者和长期不进展者三种转归。

(二)抗HIV免疫反应

抗HIV免疫反应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以特异性免疫反应为主。包括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特异性细胞免疫,人体免疫系统主要通过针对HIV蛋白的各种特异性抗体、特异性CD4+ 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和CTL直接或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抑制病毒复制。

(三)免疫病理

1.CD 4+ 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感染HIV后体内CD4+ T淋巴细胞数量不断减少,分为3个阶段:①急性感染期:CD4+ T淋巴细胞数量短期内一过性迅速减少,大多数感染者未经特殊治疗,CD4+ T淋巴细胞数可自行恢复至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②无症状感染期:CD4+ T淋巴细胞数量持续缓慢减少,多在800~350/mm3之间,此期持续数月至十数年不等,平均持续约8年左右;③有症状期:CD4+ T淋巴细胞再次较快速的减少,多在350/mm3以下,部分晚期病人降至200/mm3以下,并快速减少。

2.CD4+ 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为T辅助细胞1(Th1)细胞被T辅助细胞2(Th2)细胞代替、抗原递呈细胞功能受损、白细胞介素-2产生减少和对抗原反应活化能力丧失,使HIV/AIDS病人易发生各种感染。

3.异常免疫激活

HIV感染后,CD4+、CD8+ T淋巴细胞表达CD69、CD38和HLA-DR等免疫激活标志物水平异常的升高。异常的免疫激活状况不仅可以衡量血浆病毒载量的变化,还可以预测CD4+ T淋巴细胞减少的速度。

4.免疫重建

指经抗病毒治疗后,上述HIV所引起的免疫异常改变能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与艾滋病相关的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率下降,艾滋病病人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减少。但抗HIV治疗并不能使所有艾滋病病人获得免疫重建,也不能重建抗HIV的CD4+ T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反应,CD8+ T淋巴细胞特异性抗HIV的能力也下降,这意味着病人需长期维持用药.4 病理改变

(一)免疫系统病理变化:包括HIV相关性淋巴结病、脾脏淋巴细胞的高度耗竭,儿童患者的胸腺过早退化和晚期患者骨髓细胞减少等。

(二)临床病例变化:艾滋病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的疾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眼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除免疫系统病变,还包括多系统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和原虫)和恶性肿瘤(包括卡波氏肉瘤、恶性淋巴瘤和子宫颈癌),构成了艾滋病复杂的临床病理变化。临床表现

我国将HIV感染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一)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CD4/CD8比例可倒置。

(二)无症状期

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

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但也有快速进展和长期不进展者。此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三)艾滋病期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HIV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①.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②.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③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HIV相关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常见症状: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食欲下降、口腔白斑及溃疡、各种皮疹、视力下降、失明、痴呆、癫痫、肢体瘫痪、消瘦、贫血、二便失禁、尿储留、肠梗阻等。

常见的机会性感染

呼吸系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肺结核、复发性细菌、真菌性肺炎。

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弓形虫脑病、各种病毒性脑膜脑炎。

消化系统:白色念珠菌食道炎,及巨细胞病毒性食道炎、肠炎;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及隐孢子虫性肠炎。

口腔:鹅口疮、舌毛状白斑、复发性口腔溃疡、牙龈炎等。

皮肤、淋巴结:带状疱疹、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真菌性皮炎、甲癣、淋巴结结核。

眼部:巨细胞病毒性及弓形虫性视网膜炎。

常见肿瘤:子宫颈癌、恶性淋巴瘤、卡波氏肉瘤等。疾病危害

1.对患者自身的危害: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未及时诊治、病毒耐药或药物的副作用等原因,而死亡或致残。同时由于社会对感染者的歧视,也常常给感染者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

2.对他人的危害:感染者无保护的性行为、多个性伴、共用针具静脉吸毒及经过母婴途径等可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3.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虽然我国早已实施对HIV感染者“四免一关怀”的政策,但晚期并发症的治疗仍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疾病检查

诊断鉴别HIV感染的辅助检查

①HIV抗体初筛试验(ELISA):敏感性高,可有假阳性出现。对于初筛阳性的患者,应经确证试验确证。②HIV抗体确证试验(WB):WHO规定,只要出现2个env条带即可判定为阳性。③HIV-RNA:敏感性为100%,但偶尔会出现假阳性,但假阳性结果通常低于2000cp/ml,而急性感染期病毒载量通常很高,平均在106cp/ml。④p24抗原:有助于早期诊断,灵敏性及特异性均较高。⑤快速检测试验:可采集全血或毛细血管的血液,一般15-30分钟可出结果。但假阳性及假阴性率均较高,不作为常规检测。

并发症的辅助检查

艾滋病是一种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的疾病,因此总体上可能会涉及到所有种类的血液检查、排泄物、分泌物、体液检查(包括尿液、粪便、痰液、肺泡灌洗液、脑脊液、胸水、腹水)、骨髓检查及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种类的并发症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各部位的超声、X线、CT、MRI、PET-CT),活组织病理或细胞学检查(对肿瘤,分支杆菌、真菌、巨细胞病毒等感染的诊断及鉴别意义重大)。以上检查需要针对每名患者的不同并发症进行选择性检查。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各期的患者,无论病情是否稳定,均需要监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RNA,以便及时开始抗病毒治疗和抗病毒用药调整。诊断标准

1.HIV感染的诊断:①流行病学史: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②临床表现:各期表现不同,见下述。③实验室检查:诊断HIV感染必须是经确认试验证实的HIV抗体阳性,而HIV-RNA和P24抗原的检测有助于HIV/AIDS的诊断,尤其是能缩短抗体“窗口期”和帮助早期诊断新生儿的HIV感染。

(一)急性期

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二)无症状期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三)艾滋病期

(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

(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3)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PCP);

(7)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9)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青霉菌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粘膜或内脏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诊断标准:①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加上述各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为艾滋病。或②HIV抗体阳性,而CD4+ T淋巴细胞数<200/mm3,也可诊断为艾滋病。艾滋病并发症

1.机会性感染

(1)原虫感染:①弓形体病:常有头痛、发热、脑膜脑炎、视网膜脉络膜炎等,诊断主要靠检测血中抗弓形体IgM抗体(+)或头颅CT见典型环圈状病变。②隐孢子虫肠炎:主要有腹泻,为水样便,有时量很多,可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2)细菌性感染:有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常继发于一些并发症,最多见的是结核杆菌和鸟型分支杆菌,临床肺结核进展很快,可见空洞和痰菌阳性,治疗较困难亦有全身播散性结核。

(3)真菌感染:①常见口腔念珠菌感染,亦有食管气管或结肠念珠菌感染;②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近年发现卡氏肺孢子虫的DNA更像真菌,因此将之归在真菌性感染。主要表现为低热、干咳少痰,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体检有轻度紫绀,两肺偶有痰鸣音,很少闻及湿?音,血气氧分压下降明显,胸片可见肺纹理增多,或斑片阴影,严重时两肺有大片融合阴影呈毛玻璃状,若作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检查可找到卡式肺囊虫滋养体和包囊;③隐球菌脑膜炎及组织胞浆菌或青霉素的全身性感染亦屡见报道。

(4)病毒性感染:可见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单纯疱疹病毒(HSV)、带状疱疹病毒(HZV)、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等感染。

2.恶性肿瘤

(1)卡波济肉瘤:可在皮肤或黏膜上包括肺和食道胃肠均可见,诊断需靠活检做病理检查。

(2)淋巴瘤:常有持续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诊断亦要靠活检送病理。

3.常见营养不良 由于发热、腹泻各种感染或肿瘤消耗过多,而患者又食欲减退,时间长会造成营养不良甚至于恶液质。疾病治疗

10.1 抗HIV治疗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的最根本的治疗方法。而且需要终生服药。治疗目标: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保存和恢复免疫功能,降低病死率和HIV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指征和时机:

①成人及青少年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指征和时机

下列情况之一建议治疗:艾滋病期患者;急性期;无症状期CD4+T淋巴细胞<350/mm3;CD4+T淋巴细胞每年降低大于100/ mm3;HIV-RNA>105cp/ml;心血管疾病高风险;合并活动性HBV/HCV感染;HIV相关肾病;妊娠。开始HAART前,如果存在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或既往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应控制病情稳定后再治疗。

②婴幼儿和儿童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指征和时机

以下情况之一建议治疗:小于12个月的婴儿;12至35个月的婴儿,CD4+T淋巴细胞比例<20%,或总数<750/ mm3;36个月以上的儿童,CD4+T淋巴细胞比例<15%,或总数<350/ mm3。

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

①国际现有药物:六大类30多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整合酶抑制剂(raltegravir)、融合酶抑制剂(FIs)及CCR5抑制剂(maraviroc)。

②国内ARV药物:有前4类,12种。

某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合并结核、肝炎及静脉吸毒者)的抗病毒治疗均有其特殊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照搬以上方案。

依从性很重要。抗病毒治疗前,应与患者有充分的交流,让他们了解治疗的必要性、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依从性的重要性、服药后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测,以及在发生任何不适时应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同时要得到其家属或朋友的支持,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应监测CD4+T淋巴细胞、HIV-RNA及常规血液检测,以评价疗效及副作用。

并发症的治疗

对于各种感染均进行针对各种病原的抗感染治疗。如:念珠菌感染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单纯疱疹或带状疱疹用阿昔洛韦或泛昔洛韦,局部应用干扰素;PCP应用复方新诺明,或联合克林霉素,重者联合糖皮质激素,甚至呼吸支持;细菌感染应用针对敏感菌的抗生素;活动性结核给予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出现结核性脑膜炎或结核性心包积液时需联合糖皮质激素;鸟分枝杆菌感染需乙胺丁醇联合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重症可同时联合利福布汀或阿米卡星;深部真菌感染根据真菌的种类可选二性霉素B、卡泊芬净、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氟胞嘧啶等;巨细胞病毒感染应用更昔洛韦或膦甲酸钠,累及神经中枢时需二者合用;弓形体脑病需乙胺嘧啶联合磺胺嘧啶,过敏者用克林霉素。

并发肿瘤者:子宫颈癌:根据分期不同需根治手术、放疗、化疗。淋巴瘤需联合化疗。卡波氏肉瘤:局限者仅需抗HIV治疗,播散者需化疗。疾病预后

1.无症状长期稳定:见于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好,且未出现病毒耐药及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者。也见于感染后长期不进展者。

2.致残:部分患者因并发症未能治愈,可能导致失明或其它器官功能障碍。

3.死亡:见于晚期患者,未及时抗病毒治疗,常死于并发症或药物的副反应。

疾病预防预防HIV感染

①传染源的管理: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HIV抗体,医疗卫生部门发现感染者应及时上报,并应对感染者进行HIV相关知识的普及,以避免传染给其他人。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应进行消毒。

②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禁止性乱交,取缔娼妓。严格筛选供血人员,严格检查血液制品,推广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严禁注射毒品,尤其是共用针具注射毒品。不共用牙具或剃须刀。不到非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

③保护易感人群:提倡婚前、孕前体检。对HIV阳性的孕妇应进行母婴阻断。包括产科干预(终止妊娠,剖宫产)+抗病毒药物+人工喂养。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操作程序,避免职业暴露。出现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污染眼部等粘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对粘膜进行冲洗;用75%的酒精或0.5%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尽量不要包扎。然后立即请感染科专业医生进行危险度评估,决定是否进行预防性治疗。如需用药,应尽可能在发生职业暴露后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在2小时内)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不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建议实施预防性用药。还需进行职业暴露后的咨询与监测。

并发症的预防

对于并发症最好的预防就是及时抗HIV治疗。①CD4+T淋巴细胞<200/ mm3的患者,应口服复方新诺明2片/日预防肺孢子菌肺炎,至CD4+T淋巴细胞升至200/ mm3以上3-6个月。②弓形体脑病:避免生食或食用未熟透的肉类,避免接触猫及其排泄物。弓形虫抗体IgG阳性、CD4+T淋巴细胞低于100/ mm3者可口服复方新诺明预防,至CD4+T淋巴细胞升至200/ mm3以上3个月。接触开放性结核的患者异烟肼预防。

饮食及生活注意

每日摄取足够的能量,需肉、蛋、奶等高能量、高蛋白、好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注意饮食卫生,尤其不进食生冷肉食。对于腹泻及消化不良的患者应保持足够水分摄入,多进食液体食物。

戒烟酒。适当锻炼。保持良好情绪,减轻心理压力。12 疾病护理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致死性传染病,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除HIV外,还包括并发症的护理。除注意HIV的消毒隔离外,还应针对患者的并发症的不同病原,作好呼吸道、体液及接触隔离。要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消毒隔离;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时,应带好手套、口罩或防护眼镜、穿好隔离衣,做好自我防护。

另外,针对艾滋病患者出现的不同临床症状,如发热、腹泻、皮肤疾病、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等进行不同护理。

心理护理:艾滋病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的折磨、死亡的威胁,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和歧视,因此常常出现情绪异常,甚至自杀倾向。这就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注意倾听患者诉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他们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家庭护理:艾滋病是一种可控的慢性传染病,家属应了解关于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如何防治等基本信息,给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同时注意自我防护,防止HIV的进一步传播。专家观点

虽然目前艾滋病是一种可控的慢性传染病,但在我国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患者也承受着很多痛苦和压力。目前传播途径以性行为为主,尤其是男-男性行为。建议高危人群固定性伴,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治愈新闻

美国首次“功能性治愈”艾滋病 提醒仅涉单一病例

[1]一个美国医疗研究小组最近宣布,他们首次“功能性治愈”了一名出生时就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女婴,如今,这名女婴健康状况良好,已经不需要继续服药,在艾滋病治疗领域创下了新的奇迹。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儿童医疗中心研究员3号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2013年逆转录病毒与机会性感染大会”上报告说,他们在两年前选取一名被母亲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婴为治疗对象。这名来自密西西比州的婴儿出生30小时后,医疗研究人员在密西西比大学医疗中心对其进行了组合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检测证明,经过治疗,该女婴血液中艾滋病病毒的数量明显递减,在其出生29天后,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已经检测不到。研究人员在随后18个月内继续对她进行抗逆转录治疗,并在停止治疗10个月后发现,其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抗体仍为阴性,常规血液检测中未发现艾滋病病毒存在。

一般情况下,艾滋病患者停止治疗后,艾滋病毒都会复发。因此,这个发现让医生们大为惊讶,特别是主治医生汉娜·盖伊。“我的第一反应是恐慌,我在想,我的天哪,难道我一直在治疗的艾滋病婴儿实际上没有感染艾滋病?”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目前的指导标准,对于感染艾滋病毒母亲所生的婴儿,应在确定婴儿是否携带艾滋病毒前,以每日适量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连续治疗四到六周。如果婴儿艾滋病病毒检测呈阳性,那么可对其进行更积极的治疗。但世界卫生组织没有具体要求在婴儿出生后便采取更积极的药物疗法,原因之一是很少有研究报告探讨过这个问题。此外,也很难过早就确定婴儿的艾滋病毒抗体检测是否呈阳性。

美国研究人员认为,医生在该女婴出生后31个小时内决定开始采用积极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这是女婴被治愈的重要原因。研究人员分析,对新生儿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可以阻止体内藏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该疗法能够清除、抑制艾滋病病毒,在非终身治疗的情况下实现“功能性治愈”。所谓“功能性治愈”,指的是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被完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即便不接受治疗,用常规方法也难以在患儿血液中检测出病毒。

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每年会有30万名新生儿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这些新生儿大部分来自中低收入家庭。佩尔绍德认为,这个发现意义重大。“这是人类历史上有记录可查的第一次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病毒婴儿感染者,意义重大,它给艾滋病患儿的治疗带来了变革,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发现应用到对其他新生儿的治疗中,我们可以更早地对那些艾滋病患儿进行治疗,他们也不必再接受终身治疗。”

但是,美国研究人员提醒说,有关这个女婴的报告仅涉及一个病例,而且报告结果与成年或青少年时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似乎没有什么直接关联性。

同时,美国艾滋病研究基金会的副主席罗威娜·约翰斯顿认为,现在还不能过早地认为,这样的治疗方法同样适合其他艾滋病患儿。“首先我们确实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然后才能决定可否将这个做法推而广之,用于治疗艾滋病毒高危易感新生儿。那样的话,这次发现对那些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及婴儿来说,才是真正的意义重大。” 红丝带

红丝带是对HIV和艾滋病认识的国际符号,1991年在美国纽约第一次出现。它代表了关心,这一标志被越来越多的人佩带,用来表示他们对HIV和艾滋病的关心,关心那些活着的HIV感染者,关心那些已经死去的病人,关心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红丝带愿意成为一种希望的象征,象征疫苗的研究和治疗感染者的成功,象征HIV感染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红丝带代表着一种支持,支持HIV感染者,支持对未感染者的继续教育,支持尽全力去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支持那些因艾滋病失去至爱亲朋的人。

第五篇:《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

《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

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啊!人终究会死去,如果你对生命充满乐观,也许生命会因你而延长。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有人离开,但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活得好好的,正是我们的快乐之心,时时刻刻快乐着。我们应该向文中的恩科西学习,学习怎样坦然面对生活,面对命运。恩科西虽然患有艾滋病,但是他那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值得我们去赞扬,去学习。

如海伦凯勒说的:“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是我的心是自由的。”是的,恩科西就是第二个海伦凯勒。我们相信,恩科西能挺到上学的年龄,全靠那颗不屈不饶的心,恩科西接受了生命的挑战,以惊人的毅力去面对病魔,他把自己纤弱的双手伸向世界,他的品质得到了总统的赞扬。

去吧,去拥抱!不要对艾滋病病人另眼相看,他们和我们一样需要关爱。让我们伸出温暖的双手去呵护患者的心灵,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幸福,不要再么悲观和消沉。有了爱,他们将多一份与病魔斗争的勇气。在这里,我们也要向白人妇女学习,人都需要关爱,而不要孤独与寂寞!

下载艾滋病读后感(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艾滋病读后感(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作文—《《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范文模版)

    小学作文—《《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 《艾滋病小斗士》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多的感触,也让我对艾滋病和艾滋病人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生活对生命有了更新的认识。在2001年6月......

    艾滋病培训资料

    艾滋病相关资料 《艾滋病防治条例》已经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三条:县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督促高等院......

    艾滋病宣传

    2011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 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2012年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为主题,副标题是‚全面参......

    艾滋病宣传单

    一、艾滋病是什么?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简称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

    艾滋病征文

    生命——用信念延伸有一种病,比癌症更可怕,因为它有很强的传染性;比肝炎更可怕,因为它无药可医;比狂犬病更可怕,因为它有更长的潜伏期。这种病,叫艾滋病。 艾滋病,被称为“史后世纪......

    艾滋病培训

    艾滋病培训 为了认真贯彻《艾滋病防治法》,更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艾滋病的发生.流行,保障全镇人民的身体健康,根据市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医院组......

    艾滋病公益活动

    红丝带飘扬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世界艾滋病日大型公益活动 28日晚七点,在我校南区樟树林举办了一次大型“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世界艾滋病日的公益活动。此次活动由联合国儿童......

    艾滋病工作总结

    黑潭乡卫生院 2011年艾滋病宣传日工作总结 2011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根据《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活动的通知》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