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名师送培下乡活动听课心得体会
参加省名师“送培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12月13-14日,宁化县迎来了一次难得的省名师送培下乡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聆听了六位名师、专家的精彩课堂教学与讲座,收获颇多。每节课上得都非常生动和精彩,她们都能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拓展为目标,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次提高,也是促进。现就此次听课,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通过观摩一系列的展示课,感受到每位老师都是在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我们看到每位教师都体现重视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现在课堂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
新课程标准要求孩子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这些课中,教师都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
1.教师具有较高的基本素养,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三位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富有艺术魅力的语言能很好地将学生引入文本。傅老师、徐老师的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们用自己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王欢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准备。三位教师的板书都很规范,这一点我和她们有很大的差距,要提高我的板书基本功。
2.纵贯这些展示课,我们感觉老师们的常规教学能力都非常强,十分重视学生双基训练的落实,不是原来那种华而不实的评优课,是扎扎实实的常规教学研究活动。这些课内容很扎实,课堂容量很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听过的这些课中,每位教师都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这些现代技术的应用,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充分利用好现有教学资源,照样能把课上好。三位教师都没有使用多媒体,但都很好的利用了小黑板。通过出示字词节省了板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图文结合”充分利用好了课本上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3.在教学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孩子的动手操作,重视孩子的手脑结合。要想真正的学好知识就是要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么动手操作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知识。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们都没有用自己的思路牵着学生走,敢于让学生提出问题,课堂驾驭能力很高。而我恰恰习惯于在课堂上引着学生走,这一教学方式需要改进。
听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对课堂教学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
2012年12月17日
第二篇:省“送培下乡”听课感想
省“送陪下乡”活动 ——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金星中心滨海小学
陈志雄
11月1日,我代表金星中心数学教研组的一员,有幸参加了诏安县组织的省名师“送陪下乡”教学活动。在西谭中心分会场分别聆听了省来的三位名师的课以及我县土生土长起来的名师黄俊蓉的课,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特别是省三位名师带来的一些课改理念,强烈冲击着每一位教师的心。随后,在课后的评课交流活动中,大家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当然,我也就听课的一些感想以及平时在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在会上提出来和大家交流。下面谈谈我体会最深的一点。
三位名师的数学课堂都上得生动活泼、富有个性。我想:这离不开他们创设了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名师们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名师们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秒的认识》时,厦门市集美小学的林凤蓉老师用课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春节联欢晚会”迎新年倒计时的情境,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向秒的认识,进而体会秒的时间概念,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的黄艺琼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通过给小朋友的小礼物——日常生活中的橡皮檫,铅笔,蛋糕。让学生平均分成两份,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出“平均分”的概念。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秒”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总之,今天的教学活动使我进一步理解了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我们教师要不断积累课堂情境知识,创设出适宜学生领悟的、真正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的数学课堂都上得生动活泼、富有个性。
第三篇:参加省“名师送培下乡”活动的心得体会
参加省“名师送培下乡”活动的心得体会
今天有幸参加了这次难得的“名师送培下乡”活动,聆听了李春萍老师《陶罐和铁罐》的精彩童话阅读教学和蔡丽斌老师《搭设绘本“阅读——写作”的桥梁》的精彩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名师不愧为名师,纵观李老师的《陶罐和铁罐》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紧扣课标,注重细节,善于创设各种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学过程“简约而不简单,朴实而又扎实”。听后,我不禁陷入沉思,为什么名师上课,学生乐此不疲?魅力到底何在?思来想去,不外乎以下几点:
1、吃透教材是根本。名师有着扎实的教学功底,较高的教学素养,能深入研读教材、分析教材,较好的将知识融于教学之中。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名师都能根据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
3、注重课堂气氛的调动。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学”,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蔡老师《搭设绘本“阅读——写作”的桥梁》的精彩讲座,使我对绘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充分认识到绘本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使我知道绘本的阅读是高雅的阅读。精彩的图画,精妙的故事,精巧的设计,精美的印刷„„绘本的阅读是高尚的阅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悲悯胸怀,长情大爱,像春天的雨露无声地渗入孩子的心田。绘本的阅读是高贵的阅读。去除功利心,与大师对话,就能尽情感受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直抵心灵的温暖与
感动。就让孩子的阅读生涯从这高雅、高尚、高贵的绘本阅读起步,让孩子在美轮美奂的绘本中感受阅读的快乐,乃至喜欢阅读。从绘本阅读中,爱上表达,爱上写作。
总之,参加这次学习活动,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然不能成为名师专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第四篇:名师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名师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今天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县巡回教研活动,我有幸听取了张老师一堂生动精彩的课,课题是《玩出了名堂》。《玩出了名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教材。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张老师这节课上得非常生动和精彩,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观察、用心思考所带来的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张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抓住先玩什么,后玩什么这个问题。通过“镜片”、“放大镜”、“显微镜” 和“微生物”几组词语来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关键词理清文章的线索。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分析课文方法。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张老师能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让学生带进喜闻乐见,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中。例如导入时的设计:播放各种孩子们玩耍的活动场面后,问学生:他们玩的怎么样?你们喜欢吗?是啊,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你都喜欢玩什么?在许多人看来玩耍常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在这里张老师以学生们的亲身体会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导入,符合中年级学生喜欢玩的特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导入语言朴实,自然得体。
三、借助游戏,巧妙识字
生字的学习,张老师借助“字词闯关游戏”让学生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语、多音字以及文中的重点段落,这样的教学方法生动有趣,避免了学生学习生字时枯燥、单调的感觉,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借用课件,巧妙引导。
教学中,对于学生认识的盲点如:“小人国”“微生物”,张老师采用音像资料、课件的展示,使学生由表象的认识到生动直观地了解。多媒体的使用,清晰、醒目,孩子喜闻乐见。
五、精心设计,品读体会
对于文中人物列文虎克的把握和理解,张老师是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导读、品读来进行的。特别是“磨镜片”这一环节问题的提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还仿佛看到了列文虎克怎么样?”学生由此展开想象:列文虎克的手会被磨破、手会起泡、会起茧子、会被锋利的镜片割破。。。学生交流想象时,张老师进行点拨:尽管把厚玻璃磨薄是件枯燥的事情,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的这么投入。重点段落的出示、精心设计的问题以及适时的点拨使学生把文本都厚了,走进了列文虎克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了人物的精神内涵。
以上几点是我听课后总结出的张老师课堂的一些闪光点,也正是这样一次次总结,一次次的反思教学过程,使我发现自己平日课堂教学中有诸多不足之处,使我深刻意识到教师的基本功,自身素质的高低,对语文课程的关系重大,我会紧随教改之路,努力使自己的课堂焕发由内而外的生机。
篇二:
201x年11月20日,xx县小学综合科名师工作室来我们沙建中心小学举行了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我有幸聆听了李秋玉老师执教的课程和游永东老师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下面本人就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名师不愧为名师,听李老师的课就是一种享受。李老师执教三年级思品《我是谁》,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评议结合,将品德教育融入生活,极具启发性与教育性。置身于课堂教学中,她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她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
听了游老师《打造“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品德高效课堂》讲座,可以说是对我教学灵魂的一次洗礼。让我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否尊重了学生?”、“我的阐述能否引导学生走出迷谷。”同时我也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为什么我的看法和他们不同?”、“我的观点有哪些是需要进一步修正的?”等等。师生的不断反思,就会使我们逐步进向完善,走向深刻。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xx县小学综合科名师工作室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
第五篇:2015学年名师下乡送培学习心得
2015—2016上学期
漳州名师“送培送教”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教师:张小珊
2015年10月12日下午和10月13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今年又一次的漳州名师“送培送教”下乡活动,活动分为三大部分:讲座、观摩课、专家评课。整个活动下来我收获很多,也得到很多启发,下面我就简单地给大家说一说。
首先,12日下午3点开始的这场讲座是由漳浦实验幼儿园的园长陈少丽主讲的,主要是讲:如何挖掘地方资源,开展创造性游戏。《幼儿园规程》、《指南》等都有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有主,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避免幼儿园成小学化。《指南》指出游戏要以幼儿的“学”出发,而不能单方面得从教师的“教”。首先就得从幼儿的年龄典型表现,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去选取游戏的内容。《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主讲老师就举例了他们漳浦实验幼儿园的创造性游戏是如何挖据地方资源去开展游戏,他们就选取了漳浦最出名的,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的“漳浦天福茶庄”为主题,开展创造性游戏,开发园本课程,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那我们诏安最出名的无非就是“青梅”“九侯山”“乌山”等,我们是不是可以想想能不能也以某个为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来开展游戏呢?主讲老师也提了一些建议:
1、挖掘多方有利的资源,创设最佳的游戏环境;
2、与幼儿确定游戏主题,分阶段循序渐进;
3、注重材料投放的开放性;
4、打破班界,细心观察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有效指导;
5、定期组织教师小组成员进行研讨。还有一些在游戏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的方法:扫描法,可适用于全班性;定点法,固定在某个地点观察;追踪法,观察对象走到哪,就追踪到哪。
如果确定了以某个为主题下来,我们就得收集材料,收集材料可以创设一个“多宝屋”或者“多宝箱”,平时收集起来的东西可以聚集在一起,并且还可以让幼儿来整理,物品来分类,在整理的过程中幼儿也在分类这块能力又能有所提高,一举两得。在开展游戏之前,我们需与幼儿一起制定游戏规则,用简单的标志把游戏规则画出来,张贴在各区域的墙面上。
13日上午我们在诏安实验幼儿园听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同课异构的活动,什么是同课异构?就是同一个课题,不同老师,不同方式,不同目标,来呈现给大家观摩。观摩课题是语言活动《蚂蚁和西瓜》这是一本很有趣味性的图书,图文并茂,很具有阅读价值,并且蚂蚁、西瓜是幼儿很感兴趣的事物,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第一个开课老师是南靖第二实验幼儿园陈瑞玲园长,她已经有十年未下到班级授课,但是在开课过程中她的教态非常有亲和力,她在过程中设置了很多开放性的问题,就是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一种,提高了幼儿的想象空间。在活动接近尾声,进行知识梳理,将故事里蕴含的道理贯穿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不是一堂课就能让幼儿学到很多东西,可以延伸到区域:比如将故事以表演、绘画的形式再开展。第二个开课的是诏安实验幼儿园本园的沈晓清老师来执教,她的特点是融入了她的舞蹈特长,将蚂蚁的一些动作以舞蹈、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用音乐、韵律、游戏来完成教学目标,整个活动幼儿很活跃,能积极参与活动,活动是在快乐的氛围中开展,轻松、幽默的环境下,让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同课异构可以看出两个老师不同的闪光点,让我们知道原来同一个课题可以上出那么多花样,让幼儿学到不一样的知识。
开一堂好的观摩课,不仅要考虑到选取的课题是否幼儿感兴趣,还得注意设计活动环节的每个细节,如导入时间不宜过长,环节设计应具有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关系,这个环节是为下个环节打下基础的,而不是无故的设计环节内容。
这就是我这次学到的东西,此行收获很多,非常感谢领导给于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今后我会学以致用,努力将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