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三下乡活动活动心得体会
暑期三下乡活动活动心得体会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晴
今天上午西南大学三进三同暑期实践活动在左权小分队的参与下顺利展开。上午8点我们从左权县城出发,11点到达目的地麻田镇责成村。三进三同暑期实践活动不仅是服务农村,回报家乡,更重要的是为同学们提供了锻炼自己的机会,使同学们能更好的认识社会,正确定位自己,找到自己的差距,做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活动主要在下午进行开来,我们拜访了当地的领导,在与领导的交谈中,我们体会到的是他们浓浓的热情和对我们活动的肯定和支持,同时更让我们感到肩头责。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孩子。生孩子干什么?放牛。当然这里的孩子当然比他觉悟高的多,希望有朝一日走出大山,回报家乡。这还是值得我们欣慰的。
今天是到这里的第一天,但是我感受到的是这里需要我们,我唯一的希望是能留下点什么给这些孩子,同时也希望自己能从中得到锻炼。今天的一天我伴着复杂的心情入睡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晴
上午9点钟我们开始了自己的支教活动。教育兴邦,教育对每个人来说都有重要的作用。正如一位领导的发言:学习也许不是你们的唯一出路,但是学习确实是你们走出大山,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同时对于我们,虽然是考上了大学,但是我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重大,我们仍然又能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在支教活动中,先有几名同学分别讲述了学习的方法,特别是趣味数学、英文歌曲的教授都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也许我们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但是我们的方法必定是适合我们自身的,所以最重要的方法不是将我们的方法灌输给他们,而是他们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晚上我们走访农户,对白天的辅导进行了询问,征求他们的意见,同时努力找到适合的方法,为他们打开一片新的天地。支教的过程是比较累的,但是它确确实实的锻炼了我们,使我们看到了自己与实实在在的教师的差别。同时也由衷的希望孩子们能真正的听懂了我们所说的,为他们自身的成才之路铺一条属于他们的道路。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们主要做的还是给同学们作业的辅导,每个人负责两三个同学,开始了进一步的辅导。如果不是切身的体会。真的,我想每个人都无法体会那一份的艰辛,教师需要的是耐心、信心、责任心与爱心的有机结合,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将一份真挚的情倾注在其中。
仿佛又回到了儿时,想起来那些为自己的成长奉献着自己的教师。我们的村子也很贫穷,读书时连课外书都买不起,是我的语文老师经常带一些书给我们,那些情节仿佛历历在目。那是用爱筑成的长跑,开启着我们走向知识海洋的大门。
教师需要的最重要的莫过于爱心与耐心,可能一遍遍、一次次的重复着一道题,可孩子们还是无法理解。也许对你们来说一道再简单不过的题,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需要一步步的攀登。
经过简短的两天的辅导,我深刻的知道我们无法带给孩子们很多,但是我们竭尽自己的所能帮助着他们。当他们亲切的称呼我们大姐姐、大哥哥,询问着各种问题时,我们看到的是那份纯正与信任。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晴
两天的支教活动带着不舍结束了。今天我们和农人们一起来到农田劳作,一会的兴奋劲就全没了。因为有的人来自城市,可能没有下过地,甚至无法分清谷子和杂草,特别是一种叫糅草的东西,它与谷子苗几乎长的一模一样。先是教我们怎么分清楚作物(谷子)和杂草,然后教授如何快速准确出去杂草;在阿姨的精心帮助与训练下,我们终于能够分得清谷子和草了,一种小小的兴奋在每个人心中激荡。
下午的时候我们还和农户一起撒化肥,不能离玉米太近,会烧死玉米;不能离玉米太远,就不上劲。在阿姨的耐心解说下我们开始了自己的劳动。烈日下,渗透在额头的是汗滴,留在我们心中的是许许多多的农业知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化肥存在过量滥用的问题,关于这方面问题,我们与农人们进行了解说,并为他们讲述了许多的农业知识。
一天的劳作是辛苦的,同时也使我们更深的理解到劳动的不容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前我们对农民特别是农民工兄弟有不同的看法,通过这次劳动,我们更加要珍爱劳动,尊重农民。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晴
今天上午还是进行下地劳动,劳动是最光荣的。在劳动中我们少去了很多娇弱,使我们得到了真正的成长。珍惜劳动,珍视劳动。平等对待各行各业,这便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流过汗,实践过,才知什么是真正的劳动。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下午我们主要是去看孤寡老人,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陪他们聊天,使他们在孤独中有所慰藉。老年人一直是社会的一大问题,需要我们关注。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作为社会的一员,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要肩负起社会的责任,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时间是短暂的,他们为我们讲述战争的故事,讲述左权将军的传奇事迹;我们为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看社会的发展。其乐融融,不时传出了欢声笑语。
在短暂的相处中,我们看到的是农人的质朴醇厚,老人背后的辛酸故事和对当今幸福生活的欣慰之情。老人是这个社会的最可爱的人,他们是以本活书,将奋斗的历史呈现。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更加的关心老人,善待我们身边的老人,他们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晴
左权,作为抗战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今天,我们真的很荣幸,走进八路军总部,走进左权将军,追寻革命先烈,缅怀革命烈士。
在八路军总部,解说员的动情讲解,刺刀、枪支以及抗战的日常用品,一幅幅生动的抗战画面将我们带回了战争的风云岁月,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场面,左权将军奋笔疾书的场景不仅呈现在眼前。同学们随着解说员的讲解时而紧张时而微笑时而惊叹的表情,就是最好的证明。对于抗战烈士,我们尊重、缅怀,更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做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用先辈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努力学习,从而更好的回报祖国,回报社会。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一步步的蔓延,并日益严峻。这就要求我们对其有深刻的了解,明确自己的使命,认真掌握科学知识,用智慧武装自己,严守党的纪律,做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篇:暑期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暑期“三下乡”服务活动心得体会
与康熙大地相聚的四天很快就过去了,但所见所闻给我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两个半钟头的火车之旅,让我真正踏上了钦州的土地。火车站外泥泞的小路上,我们左手一个桶右手一席子,在国贸系对我们装备的惊叹声中,我们走出泥泞,坐上进港的汽车。看着鞋上厚厚的一层泥巴,突然想起一句歌词:“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歌词把劳动人民的艰辛真实的表现出来。其实,“三下乡”服务活动,就是去体验基层的工作生活。千米泥泞的小路,虽然不能与一把泥巴一把汗的田地生活相比,但汗流浃背,泥裹白鞋的亲身体验感染了我的心灵,突然感觉没有什么比脚下的黄土地更加的亲切;遍身的汗水,也把城市的虚荣娇贵洗去,带着一颗朴实的心,热忱的参与到“三下乡”的服务活动中去。
进港的汽车在飞驰,我们的心也在飞驰。从窗外喷火的中石油柱子中,我开始看见了钦州的发展;踏在人造的填海滩边捡贝壳,由衷佩服脚下沙子的坚强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发电厂的草坪很绿,向人们昭示着钦州发展产业和保护环境两不误;优越的港口环境,彰显着港口大市的气势,泛着凌光的海水,诉说着北部湾的奇迹。
自从钦州成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城市起,钦州市委和市政府就大胆探索参与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路径和模式,提出“以港兴工,三化互动”的工作思路,夯实城市经济的发展。钦州从一个落后的沿海城市,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努力,由一个农业占主导地位,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欠发达城市,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规模以上工业项目集中落户,经济指标增速强劲,发展具备可持续性,环保和生态良好,社会稳定和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北部湾滨海新城,成绩是可喜的。钦州的快速发展的现象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钦州现象”成为了一种沿海后发展城市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面对钦州经济所取得的飞跃发展,我为钦州人民感到自豪。机会是可以去创造的,经济发展既有基本的规律可循,又有无限的创造空间。
下乡歇息的学校是康熙岭镇中学,环境不错,宿舍有内置的卫生间。宿舍的后边就是铁路,一到晚上就能清楚听见一个城市发展的鸣笛声,让人心中充满着前进的激情。真正了解康熙岭镇是在选调生座谈会上。选调生,国家干部队伍中很特殊的一支队伍。他们承载着国家的希望,将活力和技术带去基层。但基层的苦和累,并没有把他们打倒,反而在磨练后,他们的身上都展现着一种拼搏、成熟的魅力。他们透过生活和工作的感受介绍了康熙岭镇,从他们洋溢着激情的演说中,就可以看出,康熙岭镇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乡镇。康熙岭镇紧扣钦州港,沿海沿江又沿路,多条高级公路铁路在钦南区交汇,交通非常便捷,拥有良好的区 位优势。在这样的优势环境条件下,该镇发展海鸭养殖和编织业,并走上了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增加了当地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使整个乡镇经济呈现着蓬勃发展的势头。
在随后的活动中,我们相继参观了康熙岭镇的编织基地和海鸭蛋养殖基地。乡镇的风情让我心中为之一振,这里的人民有很强的产业意识,懂得抓住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的机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去发展乡镇经济。但随之,我陷入了沉思当中:为什么优势总在大环境发展的契机下,才开始被人们去发现和认可。虽然这里面有着经济规律的限制和科技发展的问题,但人本身就也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即认为跟随大环境下发展,风险就越小。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大环境下发展,成功是会变得容易,但风险却会变大。谓之何为大环境,就是已经有企业在做同样的产业,市场有一定的需求。但,随着市场的饱和,如果不能拥有核心技术,该企业会面临倒闭的风险。所以乡镇发展产业,要创新,要主动,盲目跟从产业大潮发展已经不适合历史潮流,而是要自主把握经济,首先打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有计划的凭借乡镇力量发展乡镇品牌,先其他市场打出名声。发展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只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大环境下处于领导的地位,持续发展才有真正的可能。
在康熙岭镇的几天,收获还是很充实的。现在整个中国都在关注北部湾经济发展,同时也关注基层的建设。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中国现今的政策,在这样的政策下如何培养自身,促进北部湾经济的发展;作为基层,又是如何去促进经济发展和基层建设。这些问题都很大,并不是下乡调研两三天就能分析透彻的,但我确信,心若是能装下一个社会,能够揉入沙子,这些就都不是问题。
第三篇:2010暑期“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转眼间,“走近闽商,体验零距离创业”社会实践已过去一个多月的日子了。回想我们一行4位队员在苏州度过的日子,每一幕都依然那么清晰。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永恒记忆……
记得在大一的课堂上,接触到有关旅游的基本理论中,旅游活动的六要素是:吃住行游娱购。作为实践队伍中唯一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苏州度过的30天,在我看来,更像是在享受一次“旅游盛宴”。
吃住同一处 温馨似我家
在苏州,我们一直都是和公司员工同吃同住的。这里是竣工不久的员工宿舍,虽没有一应俱全的家具,但却打理得十分整齐干净;这里没有山珍海味,却有可口的家常菜。我们和同住在这里的人相处得很愉快,我很快便熟悉和适应了这里的一切。亲切地称呼几位长辈为“大哥”、“大嫂”,帮忙洗涮碗筷和准备饭菜,我们一起“经营”着属于我们的温暖和幸福。
行游苏州观前 领略别样风姿
古城苏州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坐落于富庶的长三角地区的地理中心。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依然记得在7月3日晚,我们有幸随苏经理到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的山塘街游玩。
山塘街上店铺、住家鳞次栉比,这里的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一路上,苏经理为我们介绍着山塘街的历史发展和旅游发展概况。沿着山塘街缓步而行,我们尽情领略江南水乡和苏州街巷的特殊魅力,别有一番风味和情调。我恋上了这条街,更恋上了这座城市,甚至憧憬着未来的某一天能在这里工作,用闽商教会我的奋斗精神为青春付出我所有的拼搏。
“娱乐”实践工作 “收购”人生经历
学校首次与闽商建立如此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组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其意义尤为深远。而且就活动所创造的实际成果和带来的影响来看,我们所做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在这里,我们的奋斗足迹得到了见证。
与闽商中的各杰出企业家进行交流是此次活动的内容之一。通过交流,我深刻体会着闽商创业的艰辛历程。更重要的是,我了解了闽商企业当前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和素质要求,这为我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我因此有了更加确切的目标和计划。
让我记忆特别深刻的一次,是与合力钢材市场的连孙全董事长的交流。他谈到:学历不等于能力,社会大课堂上有许多人值得你们去学习,也有很多东西等着你们去学习。你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诚实做人,认真做事。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除了与闽商优秀企业家交流,我们还跟随苏经理到合力钢材仓库参观和学习。此行我们了解了仓库工作的大概流程:每天的出入货物一律凭单据在仓库入口处的办公室先核对信息,而后领取或存货。同时我们还粗略了解了合力经营的各类钢材:主要经营螺纹钢,另外还有镀锌管、槽管、方形管、无缝钢管、焊管、铸管、线材等。在销售环节中,苏经理重点提到,大多钢材一般要在三个月内销售出去,尤其是线材,否则就会变成一堆废铁。
通过实地参观,我更加深入地明白:把握市场需求及每天不断变化的市场钢材报价对钢材市场的交易尤为重要,这直接影响到仓库的存货交易及合力钢材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
7月14日,又是特殊的一天。担任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总顾问赵明副校长以及各有关校领导都来到了苏州,亲切地关怀我们,询问我们的日常生活情况、工作进展和心得体会。
在办公室里所有领导和我们围坐在一起,气氛轻松和谐。谈话中,各校领导对我们今后的实践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期望,希望我们能为今后这类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都纷纷表示一定珍惜学校这次给予我们的机会,好好表现,不辜负校领导的厚爱,同时代表四万多的师大学子在这里充分展现我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里的课程学习专业性很强,这与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性有差异,而此次社会实践恰恰向我们提供了了解企业经营运作的平台。通过实际操作,我逐步了解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回到学校后应如何更加努力。在实际工作中我时时刻刻不忘对自己的表现总结和反省,以便发现不足,今后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完善自我。
我们的工作充实而愉快,在实践工作中我从未感受到压抑,特别感谢公司上下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短短的30天实践生活让我无偿地“收购”了一生难忘的人生经历,有幸能与闽商零距离接触,如此难得的机遇让我为能加入这样的团队而感到自豪,我们的团队创下如此的成绩更让我感到骄傲。
苏州记忆,记忆点滴……
第四篇:暑期三下乡活动
暑期“三下乡”义务维修小分队进入社区进行义务维修宣传7月12日清晨7时30分,暑期“三下乡”义务维修小分队一行25人在后校门口集结完毕后,由物电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肖 ##带队,步行前往目的地广汇城市花园小区进行义务维修和家电维修小常识宣传。
8点左右,小分队进入了小区内部。在与小区管理人员顺利地磋商了有关事宜后,肖书记将小分队兵分两路,再让大家自由组合成二人或三人的小组,并亲自带领大家在小区前后的街道上和各个路口发放宣传单并向小区内的居民和行人详细介绍义务维修的相关情况。此后的几小时之内,小区四周活跃着小分队成员的身影,他们热情有礼地将宣传单交到行人手里,并仔细地、专业讲解各种家电的维修常识。
在活动过程中,大家始终严格遵守小区的规定,以礼貌的言行,严格的秩序受到当地的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热烈欢迎。一天结束,小分队共计发放了义务维修宣传单、家电维修小常识宣传单等各类宣传单500余份。
在进行了一天的宣传之后,小分队成员们布置好了维修现场,将会在13日正式进行维修。一日的宣传,不仅为后几日的工作做了很好的准备,同时也把科技带进了社区,展现了师院的学子风貌。
第五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赣南师范学院201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薛飞
2013年7月4日,赣南师范学院赴上犹县安和乡安和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围绕“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帮扶”为主题展开社会实践活动。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近年来政治经济的发展,城乡贫富差距的存在。衍生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别而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大多是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少对孩子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在情感上的关注与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会因此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
7月4日至7月6日的三天时间内,我跟随志愿服务团为留守儿童送去了温暖与慰问,宣传了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游戏、课业辅导、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同时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尊重了他们的人格。与孩子们的接触与交流,丰富多采的活动内容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增加了社会实践经验。
有些事情事情只有你亲身体验过才会了解其中滋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实践社会,展现自我的舞台,也是一次让大学生能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的绝好机会。我们这次深基层,生活在留守儿童之间针对留守儿童展开调研活动来,了解到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时常想念他们的爸爸妈妈,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阵心痛。期间我在对一位安和学校的教师的采访中她多次和我提到当前留守儿童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爱”和监护人的无作为,他们多数人认为只要保证孩子有饭吃,可以来上学保证最基本的安全就完成了其监护责任,从来不会来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即使来到学校也不会与老师即使沟通。但是让我感觉到比较欣慰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努力学习,为了梦想而奋斗,对我感触最深的是一个叫吴丽的小女孩,不是因为我去她家里做过家访,是她的笑容感动了我,尽管她家里很穷、尽管她父亲常年在外务工、尽管她家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走山路来上学。她依然会对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露出特有的笑容,看上去很傻、很天真让人感觉很舒服,可是我的心理总是有一种酸酸的感觉,希望她可以一直这样笑下去。
有些事情经历了就会让你终生难忘。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了解了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起,开阔了视野。当我们看到这帮孩子的生活条件我知道了什么是满足。同时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是我们这群生活在城市中的当代大学生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锻炼和心灵上的洗礼。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而且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更好的掌握知识;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发展,才能锻炼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将来能更好地投身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始终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