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如何更好的与家长沟通学习心得(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15:0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保育员如何更好的与家长沟通学习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保育员如何更好的与家长沟通学习心得》。

第一篇:保育员如何更好的与家长沟通学习心得

保育员如何更好的与家长沟通学习心得 班级:中一班

家长工作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工作几年来,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家长,一直以来认为家长工作是由老师做的,而忽视了与家长沟通,今天,园里组织生活老师学习“保育员如何更好的与家长沟通”,听了吴老师的经验交流,明白了家长工作的重要性,从中让我学到了很多经验,其实保育员和老师一样每天都接待孩子与家长,与家长打交道。因此,保育员和家长的沟通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一部分,孩子们的时间大部分在幼儿园,与老师有着亲缘,衣食,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亲密关系。俗话说:“老师是孩子的样子,孩子是老师的影子。”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孩子的一举一动常常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结果。要做好幼儿园的工作,首先应做好家长的工作。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掌握了沟通,你就掌握了世界。”是的,有生命就有沟通。人与人有了沟通,消除了隔膜,增进了相互的了解,也就成了朋友。老师同家长沟通,使家长感受到你对其子女的关心,了解了其子女在园的表现及教师的教学动态,以便自身在家给予相应的辅导和教育,巩固和提高了在园的教育成果。同样的,在沟通中教师也了解到幼儿在家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家园同步。做好家长工作,不仅对孩子、家长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和家长沟通呢!首先,要给家长树立一个良好的保育员形象,做到心中有孩子。除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外,也要和孩子心贴心,关心每一位幼儿的生活,协助教师照顾好每一位幼儿。清晨,当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时,对有事要交代的要诚心听取家长的嘱咐,给家长带去一份安心。离园时,当家长问及孩子的情况时,及时地配合教师汇报孩子的饮食起居,并适时地结合孩子的身体状况,给家长一些建议,指导家长更合理地安置孩子的饮食、床褥、衣服……这些细心的指导会让家长更放心,更信任我们保育员,拉近了家长和我们的距离。其次,为幼儿创设清洁卫生、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家长走进干净又清爽的活动室时,家长一定会感受到保育员的辛劳,地上、桌上一尘不染,连孩子们的衣服都是折叠得很整齐,各类幼儿物品井井有条,各就其位,无不体现保育员对孩子的责任心。尤其是卧室,每一张床铺叠得平平整整,每天保持通风,定期消毒,并适时地主动提醒家长给孩子增减被子、洗晒被子。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安全、卫生保健制度通过学习。但我深知在与家长的沟通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要委婉

我们不要使用“你应该”或“你必须”这样命令性的字眼,而应该说“我认为„„”或“你认为怎样?”这些婉转、协商性质的词语,这样家长更乐意也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当然也不能过于谦虚,在确定无疑时,语气也应该十分肯定,让家长相信你的意见是不容质疑的。

2.要有针对性

在解答家长的疑惑、给家长建议时,一定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要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位幼儿,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优缺点以及你采取了哪些教育措施,需要家长的怎样配合等等,不能模糊不清,泛泛而谈,让家长不着边际,听似全有理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产生失望情绪,进而对教师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

三、换位思考,用诚恳的态度以心换心

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有时手或头碰破一点皮,家长接孩子时十分惊讶、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认为家长大惊小怪,那么,一件小事立即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进而影响家长与教师的关系,给家园沟通设置了障碍。如果教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受伤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那么家园沟通就不会受阻。

总之,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第二篇:如何与家长更好地进行沟通

如何跟家长沟通

楼主:卖火柴的小女孩 2009-12-25 12:25 复制该文章地址给QQ/MSN好友 | 回复 举报 引用

打工子弟学校家长的工作都很忙,有的甚至连孩子自己都很难见到家长,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管孩子。但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还是家庭教育。家教搞不好,孩子做人的根基就不牢。学习就更难搞好,老师教起来也很费劲。况且有不少家长文化素质低,跟老师们的语言思维频道根本不对。孩子稍有不适就找到学校大吵大闹的也不乏其人。所以怎样跟家长沟通,怎样赢得家长的信赖和爱戴,是令很多老师头疼的事。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过这一难关?对不同类型的家长,您会怎样应对?希望老师们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困惑难题和其它与此话题相关的感想。

1楼 杨胜华 红旗学校

我认为与家长沟通最重要的是:让家长知道:一个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将来还要面对社会教育。因此哪一个教育都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家庭教育必须跟学校教育密切配合起来,互相沟通,齐抓共管。因此教育孩子不是学校单方面的,特别是要让家长明白这样一句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这句话还可以反过来说“一日为父,终生为师”。所以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天起,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不应当只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应该为孩子的教育承担应有的责任!

2楼 孙玉珍 东坝实验学校

我已经从事教学多年,怎样和家长沟通我有以下几点看法:第一,首先老师对待家长要端正好态度,对每个孩子要一碗水端平,实事求是和家长谈孩子的表现。第二,老师要有同情心,心态好,对差生,困难生及时给予帮助和关怀。第三,如果遇到蛮不讲理的家长,老师不能着急,用理说服他,软硬地实行有效的办法,使家长心服口服加佩服。第四,是老师要理解家长的心情,共同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用情感动家长,家长会更理解老师的,我觉得家长不是不好沟通,是我们老师有时候办法没有到位。这是我的看法。

3楼 代大志 明欣学校

我同意二楼的看法。我认为与学生家长进行顺畅有效的沟通,是每位班主任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沟通中赢得家长的信赖和爱戴,是一门艺术,也是很深的学问。因此,这个课题很值得让我们全体教师来研究和探讨。

首先,尽可能收集熟悉的学生、家长相关信息;其次,分门别类,理清思路,制定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方案措施,确保沟通愉快和谐而有效地进行。一般来说,大吵大闹蛮横无礼的家长是不多见的。我们教师队伍中也有不少已为人父母的,因此我们应该能感受到父母送孩子到学校读书,总希望老师能关照自己的孩子多一点,绝不想跟老师们把关系弄僵!故而,我认为老师只要稍费心思,应该是可以把家长关系处理好的。对此,本人有几点拙见,仅供参考:

1.教师态度要和蔼,做到“她”气我不气,一定让“她”先坐下说话。2.与家长近距离相坐,拉近彼此心理距离。

3.见到情绪激动的家长,先不要急着说话,耐心倾听。等“她”把话说完,情绪稳定后再做解释。

4.解释之前要先对“她”的感受表示理解,并肯定“她”对的方面,之后才能与其探讨问题找出矛盾症结。

5.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但要坚持原则方向,解除误会,消除隔阂,有错误的、不对的地方主动承认,解决不了的要解释清楚或说明情况原由,尽全力求得家长的理解,答应的要兑现,不推脱。

总之,沟通方式各种各样,灵活多变。但盛气凌人,强硬粗暴,或敷衍了事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4楼 曹靖华 腾龙学校

我觉得跟家长沟通也是一门艺术,孩子表现好家长有配合的就不用说了。不过打工子弟学校家长真有刁的。一个小事就可以闹到学校,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不外乎有这几种:

一,护短型的。别的孩子碰她一下,或为小事的争执都可能告到学校;

二,不管不问型,不论孩子在学校发生什么事,从不到学校来;

三,自认清高型,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摆出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

对于第一类型的家长,老师先要了解孩子的情况,事出都有因,让俩孩子都找出自己不对的地方,家长作为旁观者就不会无理取闹了;对第二类型的家长,老师要写条子,明确,孩子毕竟是他的孩子,老师做的只能是教育孩子,家长不来配合的话,总不能把孩子推给社会吧。站到家长那一边说话,告诉他,老师做的一切是为了他的孩子,有思想的家长很快会向你靠拢。对第三类家长不能太客气,你可以让孩子的作业每天都让家长签字并检查,如果家长只签字不检查,或根本不签字,那他也清高不到哪去了。最后提醒各位同仁,当老师难,当打工子弟老师更难。

5楼 贺占琴 树仁学校

看来四楼很有感触呀!我认为与家长沟通要看什么样的家长,对于和我们想法一样的家长,我们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有爱心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为他们考虑。由于我们面对的群体比较特殊,他们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我们对他们的孩子如同自己的甚至胜于自己的孩子,各方面想的比他们还要周到。他们一般都不会与你作对,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多数家长都会感谢你,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也有一些让人听着头疼,看着冒火的上帝。当遇到这种人时,要抱着有理走遍天下,不要让他们抓住你的把柄,根据不同的类型来做到兵来挡将,水来土掩的方法,让他们知难而退。

6楼 袁宝华 东坝实验学校

我同意五楼的说法。作为一名教师,与家长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从事教育十多年,无论我到哪个学校教学,大部分家长都很支持、配合我的工作。也有极个别的家长心疼自己的孩子说:“老师太严厉了„„”我就和他们解释:“您难道希望我什么也别管他们,做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吗?您也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吧!不但我管您也得管,他们出人头地了您也受益。”就这样他们也就能理解了。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他们的生活琐事,比如在学校里吃饭的学生不好好吃饭,我就检查他们的饭盒。剩下饭的学生我就喂他们吃,这样他们就不再剩饭了。我自己买大的钻笔刀给他们削笔,没有本子了我就给他们买。现在天越来越冷,学生带的水都凉了,我就从家里带一个大暖瓶来打热水给他们喝,嘘寒问暖。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再传授给他们知识。学生就会回到家中告诉家长,我们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对我们好!都亲切的叫我“老师妈妈”。对孩子好,自然而然与家长拉近了距离,他们就会依赖和爱戴你。沟通起来很容易。

最后祝愿我们每一位老师工作顺利!

7楼 张彦青 红星学校 的确是这样。虽然在教育孩子方面和这些情况特殊的家长很难产生共鸣,但我觉得在生活上,对孩子多些关心,家长会感激你、认可你,然后再谈对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学习。这样教育工作更能得到家长的支持。

8楼 李晓静 东坝实验

我认为跟家长的沟通就是面对面的交流,把孩子的表现一五一十地告诉家长,并希望家长跟孩子沟通好,不能对孩子使用暴力,也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于工作比较忙的家长,那就只好电话联系,就算他们再忙,这几分钟总该有吧。其实,我们跟家长的沟通至关重要。不然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真心地希望这些家长理解我们,关心自己孩子以后的成长,这样才能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

9楼 李金 昱颖学校:

打工子弟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长性格素质各异,与家长交流最重要的一点,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交给家长一些教育管理孩子的方法,让家长从心里认为你很关心孩子,那么家长就会配合你工作,不给你找麻烦。

10楼 王志东 春华学校:

我和九楼的看法一致。我认为和家长沟通其实就是了解家长的难处,处处为孩子为家长着想,要让他们清楚一点:老师就是为孩子好,取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最重要,这样以后的工作就好做。

11楼 于艳春 腾龙学校

我同意楼上的意见。我认为与家长沟通的目的就是让家长协助老师共同教育好学生,所以首先要多表扬他们的孩子,因为家长在老师面前也很要面子,即使学生一无是处也要委婉地说,讨得家长的欢心,你就把握了主动权;其次创造和谐的氛围是最好的添加剂,谈话时要面带笑容心平气和,遇到极端的话题不能硬碰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他们理解你的想法,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别人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然后在家长完全信任和尊重的情况下,畅所欲言,说出孩子的不足,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讨论今后如何共同教育好这个孩子,最后多征求家长的愿望、需求、意见,你与家长沟通的目的就达到了。

12楼 李凤 自强实验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我认为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二父母。要想使学生健康成长,必须全方面地了解学生,要从不同的方面关注学生。那么这就需要家长与教师的配合,教师怎么样才能和谐地和家长沟通,使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呢?依我个人意见:

一、教师与家长之间要相互尊敬。教师不要因其家庭条件、环境及年龄等因素而歧视家长。

二、沟通。沟通是桥梁,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要谦虚谨慎,讲究礼貌,平等地与家长交流,不要盛气凌人。

三、移情考虑,教师应体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态。不要以分数衡量学生,而要以人为本。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我们不要因其成绩低而去放弃学生,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他总有出众的一面。所以不要把分数挂在嘴上和家长交流。最后希望教师们要与家长和谐共处,使孩子快乐成长。

13楼 郭娇艳 新苑学校

与家长沟通的办法,我认为:

1、在平时有时间的时候,在孩子的作业里夹纸条,告诉家长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

2、在孩子的作业中多表扬,多夸奖。从而让孩子们告诉他的爸爸妈妈,从孩子的口中了解家长。

14楼 王义臣 星星小学

我也说两点吧,教师与家长沟通主要有:

1、科学有效的方法,通过孩子这座桥梁,和家长交朋友,制定在校和家情况表。通过数字,时间,科学体现孩子动态变化。

2、不定形式:主邀家长。邀请家长参加校活动,班会、听课、家访、电话联系等。给我们以肯定,达到心心相通,家长满意和放心。共同使孩子健康成长,才能把彩虹托向蓝天。

15楼 罗海城 长店实验

我的看法和大家不太一样。我觉得在如今这个忙碌、现实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在埋头做事,于是忽视了身边的人或事,这样就拉开每个人的距离,我们需要的是多点时间坐下来好好地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由于工作的原因现在好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了解越来越少,可以抽出一些时间,比如在星期天多陪陪孩子,多跟孩子说说话,这样在陪孩子玩的同时,家长们也就能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也可以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了。老师要想和家长沟通,需要家长先和孩子沟通好。

16楼 李有为 清莲学校

家长只能了解孩子的一个方面,还是老师和家长共同教育,共同理解才能教育好孩子。

与家长沟通最重要的是真诚客观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让家长真正了解孩子,然后再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与家长交流,想出最好的办法解决。

17楼 冯振中 向上学校

首先,要进行家访;其次,要注意与家长沟通的细节;最后,要注意家访内容的安排(关注学生生活、家庭情况、成长经历、成长空间等)。

18楼 汤灏

班主任如果遇到冲动型的家长,就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了。那么面对这类家长,班主任又该如何与他们沟通?

我有个例子,班里两个学生发生争执,一个孩子磕在地上门牙磕掉一小块。班主任处理好学生后,第一时间通知了家长,受伤学生家长据说以前是“道上人”,当他得知女儿受了这份委屈立刻赶到了学校,不依不饶,并对班主任扬言,要把伤到他女儿的同学找出来教训教训。不管班主任如何解释、劝解,家长却说,老师你不要光来说的,如果今天是你的女儿,你会怎样?当家长冲进来跟老师说,一定要见见那个学生时,老师就冷静地说:“因为这个孩子也是我的学生,也是在我的保护范围之内的,我也要保护他。虽然孩子犯了错误,但是老师绝对不能把他交给另外一个家长。在学校,老师是第一责任人,我负责去教育他。你没有必要在学校里面,当着我的面去教育那个学生。你要相信老师,我会帮你去处理这件事情”但是,老师也要让家长发泄情绪,叫他稳定下来,诉说完,然后再讲道理就会有效。

第三篇:浅谈教师如何与家长更好地沟通合作

浅谈教师如何与家长更好地沟通合作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直接作用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教育的主体。现在的学生与父母之间普遍存在着难以沟通的问题,子女对父母缺乏理解,对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太认同,甚至有反感、抵抗等情绪,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针对这负面的效果,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很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

魏书生曾说:“教育学生的时候,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里,„„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这见解把握住了人性的弱点,学生受用,对家长也同样受用。教师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面带微笑,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象巨大的磁场吸引磁铁一样让人无法拒绝。家长是教育活动的合作者,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利于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联系的内容不应该局限于孩子所犯的错误,还应该有孩子取得的点滴成功与进步;不应该局限于孩子的行为,还应该有孩子的思想、情感与情绪;不应该局限于孩子的学习,还应该有孩子的校内外生活。教师应该明确,差异是沟通的基础,但沟通不是为了排斥差异,消除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差异,求同存异。教师还要善于聆听,并积极地给家长以反馈,注意在表情、体态、语言上支持、鼓励家长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注视对方的眼睛,用点头表示认同,用建设性口吻的话语回应对方,如“你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做„„”、“你能否试一下这种方式”等等,使家长感到教师是真诚的,从而愿意与教师进一步交换意见。同时,教师在聆听的过程中,还要及时了解家长的需要、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讨论。教师通过家长进一步了解学生,家长从老师身上汲取教育知识技能。这样,教师与家长互相信赖、彼此合作,共同帮助孩子成才。沟通结束时,应进一步拟订教育学生的措施,明确家长和教师的分工。

生活中许多家庭教育方面存在问题。教师通过理论学习、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一系列研究和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工作意识,近而增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真正为家长着想、为学生着想,为每个学生的家庭幸福尽一份力。

第四篇:如何更好的与学生沟通

如何更好的与学生沟通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一种艺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是艺术的一个种类,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教师能否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和让学生喜爱的人,关键一点就在于如何更好地与学生沟通。

古时候的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现在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的时期,新形势下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改变。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和道德的引导者,更是思想的启迪者和心灵的开拓者。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真正的教育应是心灵的对话,教师要自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期望,学会善待和宽容,体验自信和成功。

我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她的孩子奇奇上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的时候,班级里换了一个数学老师,是一个年轻的男老师。老师第一天在奇奇班上课时,出了很多脑筋急转弯题目,说要“发散同学们的思维”,说要给每个同学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老师刚把题目抛出,班里的孩子就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奇奇把手举得老高老高的。老师出了一个又一个题目,奇奇着急地看着老师,总以为老师会叫到他。一次没被叫到,又一次没被叫到,奇奇周围的同学都一个个地被老师叫到了,当老师的目光落在奇奇身上的时候,奇奇非常兴奋地想站起来,可老师偏偏叫了奇奇的同桌回答。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奇奇的期望一次又一次落空了,心里有说不出的委屈。放学回家后,奇奇闷闷不乐地坐在家里写作业,唯独不写数学作业。奇奇妈就好奇地问孩子:“今天怎么不写数学作业了?”孩子看了看数学作业本,又不好意思地回头看了看他妈妈,很伤心地问妈妈:“为什么新的数学老师不叫我回答问题?”奇奇妈为之一怔,她不知道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学期过去了,奇奇的数学成绩一退再退,由原来的90多分退步到40多分,奇奇妈感到非常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通常不会怪罪老师,而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认真学习。为此,奇奇妈还给孩子请了家教老师,每天晚上给孩子补课,可这样的效果依然不好,奇奇妈发现孩子更加不喜欢数学了。看到这里我莫名的心痛,只有师生之间加强交流,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策略和途径。因此我认真请教了本校几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总结出以下几点看法:

1、爱心是前提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用爱与学生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才能真正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学生,需要教师抛弃自己对学生的固有偏见与主观判断,站在学生立场上,以学生的眼睛来观察,以学生的心灵来感受,以学生的观点来思考,从而走入并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通。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你对他的真心关爱,必定会回报以最真诚的信任,学生自然就会愿意向你敞开心扉,向你吐露心声。师生之间以爱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和道理上。

2、尊重是基础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真正视学生为平等的伙伴,是与自己一样值得尊重、应该被尊重的一个人。只有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与他们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师生的交流打下基础。

教师尊重学生,要做到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关心他们,时刻想着他们,同情他们的痛苦和不幸,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和学习进步,关心他们各方面发展和做人的好坏。因此,教师应多以学生的角度、眼光和思维去观察了解世界,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理解与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满足感。

3、沟通时的心理保障

老师要与学生沟通,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坦诚相待,与学生作知心朋友,沟通要从热爱、关心、理解学生的立场出发。面对学生这些鲜活而极富个性的群体,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动辄就摆出老师的架子,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更不能以权压人,以势逼人,应态度谦和,以诚相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平常工作中要俯下身子融入学生之中,通过平等的思想和情感交流,消除学生内心防范与隔阂,达到双方心理相容,心心相印。对待学生要豁达大度,满腔热忱,认真负责,冷静思考。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有一颗平常心。

4、用心聆听学生的倾诉

倾听要有耐心,全身心投入专注地听,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有话敢说。教师应适当地给予学生一定的回应,表示对学生讲话的重视和理解。教师要避免在学生讲话时,因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打断学生的讲话和思路,影响倾诉人的情绪,阻碍沟通顺利进行。教师对与学生沟通的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舍身处地地为其着想,真诚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供学生思考和选择,给学生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

总之,教师要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他们,平等对待他们,在爱心和尊重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握沟通的恰当时机、采用艺术性沟通方式和无处不在的沟通途径,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收到教育预期的效果。

(田刘小学—刘成明)

第五篇:与家长沟通材料(本站推荐)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如今,当教师难,当班主任更难。一个班级五六十位学生,一百多位家长,众口实在难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而班主任则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相渗透的直接操作者,如果与家长沟通不畅,久而久之,难免产生矛盾、积怨,甚至对立,严重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家校关系的和谐发展。下面我就“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这一话题,从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初浅看法。

一、家长类型及沟通技巧:

1、唠叨型

典型症状:汇报孩子一天的安排,从刷牙到洗脚,不放过任何细节,同时向你诉说孩子的种种不良表现,如何让她伤透了心。她在一直诉说,你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分析:这种情况较多见于妈妈,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未能得到爸爸的支持,属于孤军奋战,她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而忽略了孩子的优点。

对策:用具体的事例,帮助家长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让家长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来看自己的孩子。

2、成绩型

典型症状:家长和我讲,孩子在小学时优秀的表现,成绩如何好,上了中学以后学习如何不得法,学习效率低下,语数外不突出,小科目一无是处。

分析:这是绝大多数家长都具备的类型,不是应试教育不好,而是纯粹的应试教育不好,能不能在搞应试教育的同时融入一些人文关怀,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改变,家长更要改变。做这件事情是有一定风险的,往往会陷入两难的境界,就好像在食品中加入添加剂,如果添加,有违自己的职业操守,如果不添加,产品的口味、色泽都将不被消费者接受,结果是为对方考虑,而对方却不买你的帐。

对策:我给家长们渗透一种思想,孩子的发展,除了学习,还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成绩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更要关注。

3、放任型

典型症状:孩子不听我的,他爸爸在外地,希望您帮帮我。

分析:孩子长期不服管教,让家长协助管理已成为不现实的想法。

对策:我认为首先要对该家长的情况表示同情,并让她注意孩子在家的表现,一有进步,马上表扬,重新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重新树立孩子对家长的信心,同时要让孩子体会到进入中学后,充满了新意,并在感恩班会上让他说出对家长的感激之情,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4、指导型:

典型症状: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是一位特殊的孩子,需要经常表扬,但在几次表扬之后,又有些骄傲,这时候需要进行适当的批评,同时注意孩子的内心是十分脆弱的,她的情感十分细腻,在她的心目中老师占有很高的地位,您的一个眼神都会对她产生影响,所以希望您注意批评的方法……

分析:这一类型的家长认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章法,而且对于老师的管理透露出或多或少的担心,从家长的话中,能够感觉到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关注。

对策: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让家长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也是如此,过度的关心会让孩子喘不过气来,这是这一类家长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试想:我们全天候守在一株盆栽旁,不停地施肥、浇水、翻土,后果是我们每一位都能想到的,“生命有无法承受之重”。

二、日常沟通:

1、家访

作为一种日常沟通方式,越来越不被老师们看好。我们连邻居家都很少去,又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何必给家长制造麻烦,很多老师有这样的想法。

我倒是家访过几次,正好有几位学生住在我家附近,而且确实有必要进行家访。可以在事先预约的情况下,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及学习环境,也未尝不是一件行不通的事。如果不是家访,他们的情况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

我曾经教过一位这样的学生,在班中表现良好,但是与家长的关系较为紧张,以致影响到了该同学的学习状态,于是我在班级中宣布,老师要去家访,有愿意者可向老师发出邀请,有三四位同学当真邀请我去他们家坐坐,其中没有我刚才提到的那位同学。我把他找来,他谈到了对家长的不信任和没有信心之类的话题,我说:老师去和你们家长谈谈怎么样,学生同意了,于是约定在两个星期后的周四晚上和该同学一起回家,不许准备晚饭,同时要求孩子从第二天上课开始,每天带一张由家长书写的前一晚在家学习情况鉴定书。学生如约都做到了,每天一张,鉴定写的都是批评的语言和不满的情绪,我安慰学生,在老师的眼中你还没有这样差,你要加倍努力,证明你可以。到了约定的时间,我在犹豫这件事情了,因为我也认为家访会给家长带来很大麻烦,但是当我走出校门的时候,这位同学已经在等候。一路上,我们很放松的聊了很多,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鼓励,有些话学生在办公室是不会和你说的,在学生眼中,办公室是个很正式的地方,相对于谈心,更适合批评。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了家长在孩子面临中考时的焦急情绪,听到了家长对孩子的抱怨,看到了孩子在家长面前的无奈……所有这些,都让我感触颇多,第二天我给家长打了电话,进行了沟通,达成一致:家长要多鼓励、少唠叨,学生要在家中

有计划地学习,并在中间休息时与家长沟通自己的安排,而此时家长最好不要修改学生的计划。家访后,学生的状态确实发生了变化,甚至在一次月考中数学突破了100分(120分的满分),虽然他最终未能考取重点中学,但在中考前一个阶段,他的学习比以前更努力,与家长的关系也缓和了很多。

家访要目标专一,态度端正,注意职业道德。为学生所急,为学生所想的家访才可以在良性循环中发展,才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面谈

当学生在校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情况,而用电话又显得不太正式时,可以将家长请到学校来面谈。

几点建议:

(1)如果不是需要马上见面的事情,要给家长选择的时间。只因为没交作业、说话等,便要求家长立刻赶到学校,甚至限定半小时、一小时,这样会给家长造成很大的麻烦,家长是赶了过来,满脸陪笑,连声道歉,但是在家长的心里,或多或少认为我们有些小题大作,因为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时间或换一种方式来获得同样的效果。

(2)如果家长和学生同时在场,要注意自己的语言。避免过激评价和无痛呻吟,不合适的语言不仅不能让家长感受到你的良苦用心,反而产生反感情绪;草草的谈话,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反而让学生觉得面谈没有任何威慑力,继续我行我素,让教师的管理陷入被动。

(3)请把握与家长面谈的主导权。

我们把家长叫来面谈,就是要告知她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让家长配合共同完成老师制定的教育方案。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有些老师的方案被家长修改,甚至要面对家长的发难,诉说学校的管理如何不到位,这样的面谈将是一次失败的面谈。因此,我认为在与家长面谈前要充分了解家长的工作环境、家庭情况等个人信息,同时要明确本次面谈的主题,围绕主题从几个方面说明问题,需要家长做哪些事情,并按约定时间回访,让面谈起到实效,而不是家长与老师互相推诿责任的一次机会。

3、电话

通过电话与家长沟通,就是一次不见面的面谈,由于不是面对面谈话,我们应避免语言的随意性,告知家长本次通话的目的是什么,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明即可。被长时间的通话所困扰时,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时间说“不”。

4、短信

我个人很看好短信的沟通方式,只要是一款智能手机,就不会限定收件人的数量,群发一条短信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难事,这样很容易就组建了一个以班主任为中心的信息网,能够第一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你可以将班会的主题发给家长,告知你与学生们达成的协议,希望家长积极配合;过节了,以朋友的身份发一条问候短信,家长和老师脱开学生的纽带,我们可以是很好的朋友;月考结束了,发一条短信,告知家长注意查收月考成绩条,并公布成绩主要指标,方便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成绩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改进;快到期中考试了,发一条短信,沟通复习策略,让家长协助学生进行复习,通过家长的帮助,让孩子树立信心;每满一个月,发一条短信,询问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矫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只要是你认为合适的,就可以与家长取得沟通,在家长眼中,她收到的不仅仅是一条短信,而是一声问候、一份关爱,更是一种信赖,如果用信任作纽带,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还会有困难吗?

三、如何开好家长会:

家长会作为学校、家庭教育者双方相互交流教育思想、共同寻找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越来越被教师和学生家长所重视。但是“千篇一律”的家长会、“雷打不动”的议程让家长厌烦,甚至出现家长逃避家长会的情况。在学生眼里,家长会就是为家长和老师交换情报准备的,老师和家长是“接头”的谍报人员,他们互相收集、交换情报从而更好地对付学生,家长会即为学生的 “受难日”。对老师来说,老师常常为开家长会犯难,不向家长反映真实的情况,有失职之嫌;向家长汇报了孩子的不足,又怕家长回去把问题夸大,对孩子拳脚相加,这会使孩子认为老师是告密者,和老师失去信任。如何让传统的家长会真正发挥其作用,值得每一位老师去思考。如何开好家长会?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会前:做好召开会议的准备工作,是会议成功的必要条件。

1、在家长会前一周通知会议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地点、咨询能否到会。

2、班主任要与发言的任课教师沟通会议内容,避免出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各自为政”,搞的家长无所适从。

3、班主任把握机会,让学生谈一谈,希望和家长作那些方面的沟通。

二、会中:

家长和老师作为教育主体,他们之间的沟通十分重要,而家长会正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好机会,以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如果将家长会搞成高分学生的“颁奖会”和低分学生的“批斗会”,这就使家长会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

1、“谁来讲”

班长讲,在正式开会前讲,哪些学生的作业完成不好,值日不主动,与同学相处有问题(单独找家长汇报)。

任课教师讲,班主任介绍后,找一两门问题最突出的科任老师发言即可。用10~1

5分钟,讲自己在学生培养方面的理念,本学科的特点及家长如何配合。

班主任讲,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曾经有过这样的家长会,先是专家讲,然后校长讲,科任老师讲,最后班主任再讲,家长一听就是三四个小时,积极性肯定不高。要尽量缩短家长会时间。

2、“讲什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来确定,以初一年级第一学期为例。家长已经参加过十几次家长会,因此在初中的第一个家长会我们应该让家长们感受到新鲜的空气,这样有助于树立家长对学校和班主任的信心,也会给今后的管理带来很大的方便。

初一第一学期期中家长会的安排。安排家长座位(如果是在公共教室,可按学号排序),在座位上贴上学生的姓名及学号,给家长发放考试试卷,发放成绩通知条(作成工资条的形式),安排班长找个别家长汇报学生情况,安排签到人员及引领人员,同时播放学生在校时间的照片、视频及优秀作品,让家长从更多方面了解班级情况。班主任按会前通知的时间准时开始,避免等会。

家长会提纲:(1)为什么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后会成绩大幅下滑(2)如何度过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3)管理理念(4)家长做什么.三、会后:做好与孩子的交流工作。

家长会后,班主任要召开一次与家长会配套的班会,肯定学生们在家的优秀表现,批评他们的不良表现,并要求限时改正,按约定的时间进行回访,同时渗透“诚信”与“感恩”教育。

家长会后,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消除学生“恐慌”家长会的心理,真正起到家长会的教育目的,这一点教师应该和家长共同探讨,使家长与孩子的交流达到较好的效果。

我要求家长耐心地对孩子说家长会的内容:一是先让孩子了解家长会的全过程;二是说说班主任的表扬与批评,如果自己的孩子受到了表扬,一定要重点加以肯定;三是告诉他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对他的评价,尽量做到客观、真实地转达;四是帮助孩子分析最近哪些方面有进步,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并找出原因;五是要求孩子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制定出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并按时检查计划完成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

四、几点建议:

第一、家长会必须主题明确。比如,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青春期心理辅导等方面的问题,分别召开相应的家长会,一次一个主题,内容集中,使家长会开得深入,进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比如本学期要召开几次家长会,每次家长会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有个通盘的打算,从而避免了盲目性。

第二、在家长会有了统一计划的基础上,要考虑这次家长会与上次家长会所讲内容的衔接问题,看上次家长会制定的教育目标是否达到,布置的教育任务是否完成,等等。然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更明确、更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

第三、在需要的情况下发放问卷调查,在友好、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会议。使学生家长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为下次会议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的教育要依赖于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努力,一次成功的家长会,是一次教育的升华,会成为一种动力,这种动力树立了家长的信心、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夯实了老师的信心。

四、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教育是一门艺术,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才能让我们的教育行为有效化;我们很难达到“沟通零距离”的境界,但是掌握了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就可以减少与家长之间的误会;掌握了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就不会为教育所累,在沟通的同时也就多了一份教育带来的享受。

谢谢大家!

下载保育员如何更好的与家长沟通学习心得(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保育员如何更好的与家长沟通学习心得(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怎样和家长沟通好,是教师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方面之一。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互动过程中的说话态度,交流方式等等,直接影响到与家长联系的成功与否,......

    如何有效地与家长沟通

    如何有效地与家长沟通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如何有效地与家长沟通。结合自己这些年带班体会和借鉴他人经验,与大家分享几个案例,讲的不到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案例一:‚......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

    家校园地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的学校,班主任就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一个班级的质量,取决于班主任悉心的......

    家长会如何与家长沟通(推荐)

    如何召开家长会及注意问题 ——家长会学习材料(德育处) 现在不少家长无暇顾及子女,而又对子女寄托了很高的希望,因而把教育子女的重任推给了学校,推给了老师,并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大全

    2009-10-12 09:58:41 来自: [已注销] 一、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起沟通就不由让我想起一句郭东林的广告词,“一句话的事,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能坏事,你心里放阳光一点好不好”。我认为这句话就好在了那“一句话”上。呵呵......

    如何与家长沟通(合集五篇)

    如何与家长沟通 八(1)班罗小珠 一位成功的班主任决不仅仅是事必躬亲,勇于孤军奋战的勇者,而更应该是敢于协调家庭和社会各方面支持,形成对学生教育合力,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