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最终版]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还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中就有对幸福的阐述,它非常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幸福在哪里?
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特别是每天面对一群可爱的孩子有时也感觉不到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其实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特别是我们这群缺少幸福的孩子。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其次,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
会离幸福更远。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许手头钱是有点紧,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个会、旅趟游。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
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材、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走之路,应把教学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
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的“传道士”,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这与我们的幸福“鱼水情深”。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我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我想,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这也许正是所谓天长地久的幸福吧!那么,我也会说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也会为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贡献毕生的精力。篇二:小学教师读书笔记8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8篇
一、读《教师人文读本》有感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在《 教 师 人 文 读 本 》 中,还收 录 了 古 今 中 外 很 多名 家 的 各 种 类 型 的 文 章,每 一 篇 都 让 我 有 所 获 益。《 学习的 革 命 》 一 文 告 诉 我 :
“ 做 教 师 首先 要 相 信 你 所 有 的 学 生 都 是天 才,你 才 会 认 真 地 教 每
一 个 人。” 我 领 悟 到,教 学 的 艺 术 不 在于 传 授 本 领,而 在 于 激 励、唤醒 和 鼓 舞 ; 教 育 不 是 要 改 变 一 个 人,而 是 要 帮 助 一 个 人。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新教育也教育了我,是新教育实验学校让我伎颊饷炊啵恰督淌θ宋亩帘尽啡梦宜伎颊饷炊唷n倚老驳胤⑾?我进步了.谢谢新教育给了我成长的舞台。我喜欢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学生、工作、家人、孩子。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二、------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茅进华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 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 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
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 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三、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郁卫萍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四、《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郭卫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
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老师们!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五、关于教师专业化的若干思考
谭娟
寒假中,我读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教师专业化的论著,它对当前我国教师的改革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不仅仅从教师专业化事实的角度来理解教师群体的专业化问题,而且还高屋建瓴,视角广阔,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高度来看待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提高三者间的辩证关系。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和造就能够满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是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能否实现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工作。它引起了我的一
些思索:
首先《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教师专业化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直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面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只有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才能始终站在社会进步的前缘。
其次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吗?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上形成了一场教师专业化的运动。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
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从目前看,教师的专业性发展遇到这样几个问题:教师只专注于自身专业的局限思考;在观念和经验上有错觉;将质量问题归因于学生、同行乃至外界;处理问题时专注于个别事件,缺乏整体、动态的思维方式;文化水平高,比较主观,满足于现状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努力克服。
那么怎样有效实施教师专业化?
学校应为营造“学习化、专业化”的教师群体而努力,将教师发展列为重要议事日程,营造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的互学互助气氛,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形成师带徒、听课指导,示范课与研究课的教研制度。有组织地开展教科研活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
六、再读《给教师的建议》
(一)------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吕银舟
“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有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边得越来„„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苏霍姆林斯基语)”
又一次捧起大师的经典,想起初读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刚出学校的学生,怀着对大师的崇敬拜读了它。教了近十年的书,当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那样的少。
年少时总觉得教育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一份轻松的活,教书的日子久了,越来越发觉做一名好老师不是那么容易。就简单的读书而言,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自己永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径。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迭的速度,让人时刻感到知识的滞后。教科书的背景越发宽广,学生的生活接触丰富多彩,社会信息交流的通畅。作为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有交流的基础,从而也可以从学科知识的背景中取得相应的知识给予学生富有成效的启发。
西汉的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读书,可以让你充满内涵;可以让你变得深刻。读书,使你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你站得高看得远,使你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面对学生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感到不足,读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七、再读《给教师的建议》
(二)------关注全体学生
吕银舟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苏霍姆林斯基语)”
“后进生”对应“先进生”是不言而喻的两群人。是什么让他们不同,做教师的都心知肚明就是成绩,就是分数。尽管我们批评了很多年唯考试和成绩论,而且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但考试依然是考试,分数依然是分数。“语文数学考高分就一定能做一名好厨子?”“语文数学不好就肯定妨碍他成为出色的修理工?”钱钟书的数学不及格,他同班数学好的,有几个写出了《围城》?上帝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面貌、个性、特长、给这个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样。但我们每个人恰恰都要和上帝对着干,把每个应该不一样的,培养成一样。我们用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评价、标准考试规范大家,我们不允许不一样,不鼓励不一样。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的缺陷。任何一个人,要取得成就,他就必须有特色。
“鹤善舞,牛能耕,老鼠生来就打洞。”我们生活在一个健全的社会,我们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负责的送奶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人一个发展的空间。尽管这是一份梦想,但我依然坚持。
八、-------读《简单语文不简单》有感
“三维教学目标”、“合作、探究”、“综合实践活动”“感悟、体验”,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各种新的理念、方法成为教师的追求。在追逐的过程中很多人觉得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甚至有人感叹“语文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面对种种困惑和疑问,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伴随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我觉得上简单的语文课是正确的选择。
一、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实施教学任务前必须有目标意识,目标就是要求,目标就是方向。因此,教学目标要简明。在一堂语文课上我究竟要让学生获得什么知识、提高什么能力、关注什么情感体验,教学目标中要明确体现。充分发挥目标在教学中的导向、调控、检测的功能,让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简洁明了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有一条线而不是一大片”。诚然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积累运用千头万绪,“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不休。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就如同张庆老师讲的“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落实在教学设计上就是一个实字,让语文课上讲语文的东西,不要出现关于语文和非语文的东西。
三、简约明晰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的方式多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认识到教学评价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应该有一个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评价。
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形式各异。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应该姓“语”。在简单中看到复杂,于平淡中体现神奇。篇三: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语文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初为教师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校图书室借阅书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小学语文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如今,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的
“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
据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语文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有感
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
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篇四:2015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2015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第1篇: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语文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初为教师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校图书室借阅书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小学语文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此外,园丁故事、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据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第2篇: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
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第3篇: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我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师》六月刊的《随文练笔研究专辑》,让我在作文练笔教学这一块中顿感明朗,读着读着,时而倍有同感,时而像被指引导航,时而灵感顿生,让我对随文练笔教学有了更宽广的了解,更系统的认识。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因为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紧随阅读教学,而且形式多样,丰富学生的习作色彩,学生负担少,因而在课堂中是颇受师生欢迎的一项习作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设计的随意性,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等,往往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如何实施有效的随文练笔策略,是我们当前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而在文本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是随文练笔练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本人就学习前人的经验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整理及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对于选择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我们常常会有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的困惑,其实在备
课的时候,我们能够潜心会文,何愁天涯无芳草呢?
一、拓展文本空白处——与文本角色对话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让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挖掘,自有一片与文本交流的空间。如人教版十一册《草虫的村落》,课文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巧设练笔的空间。如,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这是甲虫夫妻间爱意的流露,在这深情的对视中,作为与丈夫阔别多时的妻子的你,会与丈夫倾诉些什么呢?又如,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如果你是蜥蜴,看着这群好奇的小甲虫们,你会如何向它们讲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们会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问题?在这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那奇异的想象得到驰骋,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语的感染,有了作者笔下草虫的世界这个大环境的渲染,学生练笔的情感被激发了,必然又产生一幕幕生动、有趣的情景。当然学生的语言也得到了有质量的训练。
二、丰润文本空白处——为文本主角代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而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插入文本空白填补,让孩子们充当故事的主人翁,想他所想,说他所说,填补故事中主人公心理、语言的空白处,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直接进入了角色,融入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和主人公的感情融为一体,这样的练笔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是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与主人公的融合,这样的练笔带动的是孩子们真实的感悟和思考,在思维与情感引发主动积极的情态下,学生所言就会言之有物,言之动情,让文本生色不少,同时也能更好地深化了文本的主题,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互利效果。
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模拟被压在废墟底下的阿曼达在死神面前如何鼓励同学与死神搏斗,争取时间最后获救的情景,让学生从身心参与中感受到了阿曼达的了不起,丰富了阿曼达的勇敢坚强的形象。又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老人与海鸥》一文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态和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老人生前视海鸥如亲人,从他十年如一日般坚持给海鸥喂食中,从他对海鸥一声声熟悉而亲切的呼唤中,可见他对海鸥的一片深情,然而海鸥们十多天找不到这位与它们相依相随十多年的老人,它们心中是多么的焦急、忧虑啊!当它们眼前出现老人的遗像时,它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当时可能说些什么呢?当海鸥们意识到人们要把遗像带走,它们要与老人永别了,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再一次大声鸣叫着,它们多么希望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遗像能多留一会,它们的大声鸣叫想对老人说什么?想对人们说什么?此情此景,海鸥们的伤痛、无奈、焦虑,千言万语让学生们流泻于笔下,人鸥情深的一幕便永远定格于学生的脑海中。
三、延续文本意犹未尽处——续作者未言之意
有些课文结尾(或中间)的语言嘎然而止,耐人寻味,有一种余音缭绕之感。这种余音正是作者没有言尽,情感表达最为强烈、深沉、含蓄的地方。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这种余音挖掘出来,这些语言的空白赋予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作的财富。让学生写写作者没有言尽的话,把课文中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使已经接近尾声的情节再掀波澜,使文章内容更具体、完整,也使小读者能过把小作家的写作瘾。如《小摄
影师》一课,课文的结尾让人觉得意犹未尽,想象的空间比较大:小男孩到底给高尔基照成相了吗?如果他来,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如果不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在此练练笔,学生兴趣盎然,创意无限。又如《凡卡》一文的结尾处余意未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课文在凡卡熟睡在那甜美的梦中结束了,然而梦总是要醒的,为此,我设计这样一次练笔:凡卡美梦可以成真吗?当他醒后会发生什么事?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延续了故事的情节,道出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他们有的写道:凡卡睡醒以后,他偷偷写信的事被老板发现了,结果遭到了一顿毒打,他那虚弱的身体承受不住而死了。还有的这样写道:凡卡每天翘首期盼爷爷到来,但当时的现实社会是残酷的,它没有怜悯这可怜的小孩,凡卡的希望在一天天无了期的等待中扑灭了,凡卡在绝望中饱受老板的虐待,最终死去。
四、捕捉文本典型处——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
曾看过一同行说过,语文的学习说白了,其实就是对课文规范语言的吸纳后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所以,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切不可丢弃文本的语言示范作用。遇到好的文章或精彩、典型的片段,我们就不应该错失学习和模仿的机会。仿写可以针对全篇进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片断练习,可以是句式表达、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总分结构等模仿。仿写时,首先找准具有鲜明特征的典型或精彩文段。如《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者列举了大量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但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是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的典型文章。因此,在学习本文后我马上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家乡的传统节日,主要训练点落实到对文章写作顺序的安排以及内容详略的处理方法上,结果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当然有些文章的精彩片段的仿写或迁移写法也不容有失。例如《穷人》一文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真实描写的片段,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充分展示了穷人宁可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尤其段中省略号的连续运用,更能逼真地写出了桑娜当时时断时续、忐忑不安的心理。学习本段后,我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自己遇到过的焦急、忧虑、担心、害怕的生活情景写一写,例如早上睡过头而迟到了、一个人处于黑暗无助当中、进行比赛前的紧张状态中等,让学生在练笔中实现语言迁移的运用,在先扶后放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随文练笔的切入点皆于文本中,我们要潜心会文,识于慧眼,找准落点,让我们的学生妙笔生花。
第4篇: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乡村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每期都有一个热门话题,如今日我们怎样读经典、当名家名篇进入教材、用声音复活经典等,对每个话题都有深入地研究,给我许多思想上的启迪,教育教学上的引导和帮助。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问题。问讯处这个栏目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如偏旁笔画、语音文字、词语句子、语法修辞、标点符教材教法、常识资料等方面为读者做解答,为我的教学提供方便。如20xx.12期的问讯处栏目中,有一位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作文批改中常用哪些修改符号?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模糊不清,几次问讯其他老师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当我看到令怡老师的解答后,一下子感觉很明了了,心中非常感激令怡老师,非常感激《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从阅读精品课堂、备课室、案例与反思这些板块,可以为我们打造高效课堂提供有益的帮助。今年寒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20xx.01期刊。其中备课室中的寒假备课专辑深受我的喜爱。《燕子》是一篇经典课文,我去年时教过这篇课文,甚至能流利的背下
来,可在课堂上的教学却并不尽人意,没能让学生和我一道进入课文的意境,感受到燕子的活泼机灵、可爱,春天的美好。我读了贺秀丽老师的《一支春天的赞歌》时,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我虽然对《燕子》这一课非常熟悉,但是对文本的解读却不够,造成了教学方法上运用不当。没有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没有从孩子的生活入手,增强课的趣味性,作业设计也不够开放性。我想再次教学这一课时,我的课堂肯定会焕发出以前没有的光彩。
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了园丁故事、封面人物等,这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徐根容、窦桂梅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感染和滋润着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我都通过《小学语文教师》汲取。
《小学语文教师》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园丁故事动人,她的百家讲坛特吸引人,教学点评忠恳,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静下心来读《小学语文教师》这本教育杂志,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以《小学语文教师》为导航,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寻到教学的亮点,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5篇: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不仅仅老师要读书,每一个想提高学识的人都要读书。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就是我这一学期来读书的心得。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任会春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语文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初为教师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校图书室借阅书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小学语文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如今,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
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此外,园丁故事、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
据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语文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曹霜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
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第二篇:小学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一:《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还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中就有对幸福的阐述,它非常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幸福在哪里?
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特别是每天面对一群可爱的孩子有时也感觉不到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其实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特别是我们这群缺少幸福的孩子。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其次,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许手头钱是有点紧,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个会、旅趟游。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
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材、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走之路,应把教学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的“传道士”,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这与我们的幸福“鱼水情深”。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我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我想,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这也许正是所谓天长地久的幸福吧!那么,我也会说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也会为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贡献毕生的精力。篇二:小学教师读书笔记8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8篇
一、读《教师人文读本》有感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在《 教 师 人 文 读 本 》 中,还收 录 了 古 今 中 外 很 多名 家 的 各 种 类 型 的 文 章,每 一 篇 都 让 我 有 所 获 益。《 学习的 革 命 》 一 文 告 诉 我 : “ 做 教 师 首先 要 相 信 你 所 有 的 学 生 都 是天 才,你 才 会 认 真 地 教 每 一 个 人。” 我 领 悟 到,教 学 的 艺 术 不 在于 传 授 本 领,而 在 于 激 励、唤醒 和 鼓 舞 ; 教 育 不 是 要 改 变 一 个 人,而 是 要 帮 助 一 个 人。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新教育也教育了我,是新教育实验学校让我伎颊饷炊啵恰督淌θ宋亩帘尽啡梦宜伎颊饷炊唷n倚老驳胤⑾?我进步了.谢谢新教育给了我成长的舞台。我喜欢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学生、工作、家人、孩子。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二、------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茅进华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 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 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三、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郁卫萍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四、《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郭卫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老师们!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五、关于教师专业化的若干思考 谭娟
寒假中,我读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教师专业化的论著,它对当前我国教师的改革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不仅仅从教师专业化事实的角度来理解教师群体的专业化问题,而且还高屋建瓴,视角广阔,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高度来看待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提高三者间的辩证关系。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和造就能够满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是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能否实现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工作。它引起了我的一 些思索: 首先《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教师专业化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直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面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只有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才能始终站在社会进步的前缘。其次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吗?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上形成了一场教师专业化的运动。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从目前看,教师的专业性发展遇到这样几个问题:教师只专注于自身专业的局限思考;在观念和经验上有错觉;将质量问题归因于学生、同行乃至外界;处理问题时专注于个别事件,缺乏整体、动态的思维方式;文化水平高,比较主观,满足于现状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努力克服。那么怎样有效实施教师专业化?
学校应为营造“学习化、专业化”的教师群体而努力,将教师发展列为重要议事日程,营造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的互学互助气氛,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形成师带徒、听课指导,示范课与研究课的教研制度。有组织地开展教科研活动。
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自己。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要做到将教学生涯视为生命历程的重要部分,增强使命感,不断超越自我,活出生命的意义。(三种教学生涯观:生存、生活、生命)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自己努力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自我反思、博采众长,形成风格,争做专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
六、再读《给教师的建议》
(一)------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吕银舟
“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有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边得越来„„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苏霍姆林斯基语)”
又一次捧起大师的经典,想起初读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刚出学校的学生,怀着对大师的崇敬拜读了它。教了近十年的书,当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那样的少。
年少时总觉得教育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一份轻松的活,教书的日子久了,越来越发觉做一名好老师不是那么容易。就简单的读书而言,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自己永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径。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迭的速度,让人时刻感到知识的滞后。教科书的背景越发宽广,学生的生活接触丰富多彩,社会信息交流的通畅。作为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有交流的基础,从而也可以从学科知识的背景中取得相应的知识给予学生富有成效的启发。
西汉的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读书,可以让你充满内涵;可以让你变得深刻。读书,使你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你站得高看得远,使你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面对学生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感到不足,读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七、再读《给教师的建议》
(二)------关注全体学生
吕银舟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苏霍姆林斯基语)”
很多时候在琢磨“后进生”这个词语,细细想来不得不佩服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用词的准确在于含蓄地给了差生一个称谓。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不安和羞愧。且不说加德纳提出的七种智能,就每一个学生而言,他是一个生命,是生命就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我们非得给他们画上一条线,再打上一个印,末了还起个好听的名字。“后进生”对应“先进生”是不言而喻的两群人。是什么让他们不同,做教师的都心知肚明就是成绩,就是分数。尽管我们批评了很多年唯考试和成绩论,而且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但考试依然是考试,分数依然是分数。“语文数学考高分就一定能做一名好厨子?”“语文数学不好就肯定妨碍他成为出色的修理工?”钱钟书的数学不及格,他同班数学好的,有几个写出了《围城》?上帝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面貌、个性、特长、给这个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样。但我们每个人恰恰都要和上帝对着干,把每个应该不一样的,培养成一样。我们用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评价、标准考试规范大家,我们不允许不一样,不鼓励不一样。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的缺陷。任何一个人,要取得成就,他就必须有特色。
“鹤善舞,牛能耕,老鼠生来就打洞。”我们生活在一个健全的社会,我们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负责的送奶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人一个发展的空间。尽管这是一份梦想,但我依然坚持。
八、-------读《简单语文不简单》有感
“三维教学目标”、“合作、探究”、“综合实践活动”“感悟、体验”,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各种新的理念、方法成为教师的追求。在追逐的过程中很多人觉得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甚至有人感叹“语文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面对种种困惑和疑问,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伴随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我觉得上简单的语文课是正确的选择。
一、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实施教学任务前必须有目标意识,目标就是要求,目标就是方向。因此,教学目标要简明。在一堂语文课上我究竟要让学生获得什么知识、提高什么能力、关注什么情感体验,教学目标中要明确体现。充分发挥目标在教学中的导向、调控、检测的功能,让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简洁明了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有一条线而不是一大片”。诚然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积累运用千头万绪,“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不休。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就如同张庆老师讲的“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落实在教学设计上就是一个实字,让语文课上讲语文的东西,不要出现关于语文和非语文的东西。
三、简约明晰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的方式多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认识到教学评价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应该有一个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评价。
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形式各异。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应该姓“语”。在简单中看到复杂,于平淡中体现神奇。篇三: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语文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初为教师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校图书室借阅书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小学语文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如今,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 据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语文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有感 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第三篇: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1
读了叶澜教授所写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这篇文章,掩卷沉思,深有感慨。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首先,我们要从书本中解放出来。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树立课堂教学应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新观念。叶澜教授这话说得真好!我想,随着社会的提高,仅有创造性地教学才会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我们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课堂,真正做到乐学、善学!
记得一次口语交际课,我走进教室跟孩子们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齐到里野里去玩一玩。”学生们一齐欢呼起来。于是,我们排好队走出了校门,一边走我就一边指着路旁的树说:“这些树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此刻有什么变化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教师,我看见树上长出了嫩嫩的小芽。”“我看见树枝上长出了几片尖尖的绿叶。”“我看见。”之后我们来到麦田边上,有的孩子就嚷起来了,“快来看,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教师,那一片金黄金黄的油菜花真美呀!”有些女同学张开双臂自我陶醉地仰望着天空自由地旋转着,时而大声地叫着“燕子、燕子飞来了!”时而跑着追逐花蝴蝶,这一堂课我没有组织回教室,而是就地坐了下来,开始回到这节课的主题《找春天》。出乎我意料之外,大家都争着抢着说,连平时最不喜欢说的孩子此时也说了一两句。从这个活动中能够看出,口语交际的资料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在这种真实具体的情境里,学生不但乐于表达,勇于表达,并且句句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有益于加快提高口语交际本事,在平时的学生生活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和捕捉训练点,抓住时机让学生展开心与心的交流,这样既可让学生得到切实的口语交际本事的培养,又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梦想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课堂是动的、是活的、是情景化的、是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资料,共同参与,经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2
最欣赏的语文教学专家是于永正老师,最敬佩的班主任是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薛瑞平老师,网名看云,两人都说到了这么一句话:“读书时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可见,读书才是教师提高的必走的途径。
很久未教一年级了,如何教学,说实话,忘得差不多了,为了教好这个班,我在阅读薛瑞平老师写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从中我学会了要培养孩子的静气,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平和地与孩子说话。
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如何进行呢?近段我在阅读《好习惯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书中从全国不同省市的400余所得学校,精选出关于中小学生做人、做事、学习三方面的39片习惯活动设计、28片习惯活动案例,加上专家倾力指导,从较为实用的角度,回答了该怎样培养儿童的好习惯。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最好的自己!”我多次这样对学生说。“做最好的教师!”现在,我这样对自己说。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评价他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他撰写了自己25年的教育教学精华《做最好的老师》,本书非常全面,有他的教育理念,也有他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值得大家阅读。
雷夫.艾斯奎斯,一位美国的传奇教师,他三省其身,教学更育人,他用最深厚的爱创造最大的奇迹,那就是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他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了纪录片,雷夫老师的这本《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也成为了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
如何做父母?如何从自然型的父母到智慧型的父母,教育了别人的孩子,也别忽略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孩子,我也阅读了大量的教育书籍,其中有著名教育专家,中国家长教育领域的开拓者和实践者郑委老师撰写的家长教育系列丛书《为孩子做出1%的改变》《父母做对了孩子才优秀》《爱学习会学习能学习》;林格著的《全部都是爱》《教育是没有用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美国海姆.G.吉诺特著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书中讲述的是如何与十几岁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儒德等人编写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已经入选为“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
作为语文教师,我推荐大家阅读刘建琼老师写的《语文的境界与追求》,这位老师用他的激情与诗意,把语文课雕琢成一道美丽的景致,吸引学生灼热的目光。
储晋老师说培养天才儿童的第一法就是教会孩子阅读,其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必走途径也还是阅读。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3
有人说:做教师是最苦的,也是最傻的。也有人说:当教师,千万别当小学教师,披一身粉笔灰,陪一群毛孩子,简直就是一孩子王。所以,你也许会问,教师的幸福从何谈起?做一名小学教师更是谈何幸福?但是,今天站在这里,我要坚定地说:风物长宜放眼量,教师生涯最幸福。
记得刚来的那会儿,因为我第一次教五年级,面对一群整天叽叽喳喳的孩子,我真的不知所措。班级管理常常顾此失彼。
还记得在讲第一堂公开课,我有点儿紧张,教学过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却给了我中肯的评价和建议,使我倍受鼓舞。我当时想:作为教师队伍里的一员新兵,经验不足,却得到了组织的信任,领导的关心,还有同事们的热心帮助,这让我感到工作是幸福的!
大家都知道,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被人误解的时候,有被学生气急的时候,也有被成堆的琐事困扰的时候。但是,当我面对孩子那天真无邪的笑脸时,我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清晨,当我迎着第一缕阳光,迈着从容的脚步踏进校园时,孩子们从四面八方跑过来,亲切地喊老师好!,我的心里是那么的`快乐和幸福!记得一个课间,一名学生刚走出教室又跑了回来。她神秘地从小兜里掏出一盒润喉片,激动地说:老师,这是送给您的,保护嗓子,您就不会每天咳嗽了!我接下这一盒润喉片,感觉沉甸甸的。因为那是一个学生对老师表达的最崇高的情意!那一整天,我都被一种幸福感包围着。
在被学生感动的同时,我同样也被身边的老师感动着:每当我看到他们护送学生放学时的担心,看到他们带发生意外的孩子去看病时的焦急,看到第二天他们看见学生平安进课堂时的笑容......我学会了,更懂得了肩上的责任,所以我要说:能和这些优秀的老师一起工作,我很幸福。
我喜欢走在路上,听学生们远远地面带微笑叫我一声孙老师我喜欢登上讲台,看台下几十双期待和信任的目光;我喜欢拿起粉笔,为年幼无知的学子导航,为他们开启智慧之门,帮他们点燃理想之灯。而他们也在影响着我,他们丰富着我的生活,他们美丽着我的人生,他们让我更深的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幸福。
我本是一个极平常的人,因为做了一名老师,我的人生才有了不平常的意义。看看我的身边,同龄教师们把青春札根于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中年教师们将家庭搁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扑在教学工作上;老教师如一头黄牛埋头苦干而不知疲倦。许许多多人的事迹在激励和鞭策着我,他们就这样默默地毫无怨言地辛勤耕耘着半亩方塘,坚守在三尺讲台上。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4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各种新的理念、方法成为教师的追求。在追逐的过程中很多人觉得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甚至有人感叹“语文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应对种。种困惑和疑问,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伴随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我觉得上简单的语文课是正确的选择。
一、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实施教学任务前必须有目标意识,目标就是要求,目标就是方向。所以,教学目标要简明。在一堂语文课上我究竟要让学生获得什么知识、提高什么本事、关注什么情感体验,教学目标中要明确体现。充分发挥目标在教学中的导向、调控、检测的功能,让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简洁明了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有一条线而不是一大片”。诚然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积累运用千头万绪,“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不休。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就如同张庆教师讲的“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落实在教学设计上就是一个实字,让语文课上讲语文的东西,不要出现关于语文和非语文的东西。
三、简约明晰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的方式多样,构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认识到教学评价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做出确定。应当有一个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评价。
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形式各异。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应当姓“语”。在简单中看到复杂,于平淡中体现神奇。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5
今年教师节,我们收到学校赠予我们的一份礼物:一本老师的心灵圣经——《做最棒的老师》。这本书就如同这冬日里的暖阳,和煦绚丽,沁人心脾。它用温情、智慧和爱,诠释了教育的真谛,用一个个生动而真切的教育故事,抒写了教育的篇章。涤荡着我们的心灵,催促着我们奋起。更有那如珍珠般的“共同品悟”,字里行间,蕴藏着最温暖的心灵物语,饱含诗意,富有哲理,扣人心扉,浸润心田。
书中“爱是最好的教育”“成为杰出的班主任”“累,却快乐着”等11个章节的每一个教育叙事,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深思。
还记得那位年轻的语文老师吗?他希望家境贫困、衣着单薄的晓宇能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特意在班里设立写景描写作文竞赛。让晓宇感到惊讶的是一等奖的获得者竟然是她,而奖品是她最需要的帽子、围巾和手套。她不再寒冷,安然度过了一个冬天,直到春暖花开。“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多么美好的语言,多么美好的老师。他让晓宇感到,那不是施舍,那是应得的奖励,给予了爱,更给予了尊重。以至于成就了大学毕业后的晓宇一次一次地往福利院跑,以同样的方式给孩子们最需要的'东西和最温暖的爱,让爱延续!因为她懂得如何把这份快乐悄悄渗进孩子们自卑的心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
还记得那位胖胖的中年女教师吗?她在上长度测量内容时,不仅不介意学生提出测量她的腰围,反而一次次激发孩子们的热情和兴趣,保护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她一次次绽放的笑容,折射出她的宽容、智慧和博爱之心,孩子们感受到的是自由而快乐的课堂。
还有“公主教师”袁文婷、善于倾听的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拥有完美性格的陆老师、将爱无私奉献给教育的刘老师……品读着,总是带给我们很大的心灵震撼。
每个人都有学生时代,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跌倒的时候,希望有人扶持;忧虑的时候,希望有人分忧;痛苦的时候,希望有人陪伴;失败的时候,希望有人鼓励;成功的时候,希望有人分享。
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是被无尽的师爱暖暖地包围着。记得小学时经常全身发红发痒,郑老师不止一次的用自行车载我回家。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背;每每学校水井抽不上水,我们没水蒸饭,拿着饭盒向村里的农家讨水时,住在学校不远的潘老师总是为我们早早准备了一大缸的水,还亲自为我们舀水淘米;还记得陈老师把在外地读书的姐姐寄给我的信转递给我时那满脸的微笑和温暖的话语;忘不了初三时英语老师不辞辛劳,为我们参加县英语竞赛补习到很晚,让我一生受益;更难忘在金师读书时,恩师突然来学校看望时候的惊喜……记忆中的很多老师都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们曾经对我无私的关爱,将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生命有限,教育常青,爱将永恒。
著名教育家巴特尔曾经说过:“爱和信任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教师那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仅仅投向学生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她带给学生的是精神导向和支持。”是啊,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暖人心者,莫过于爱。
老师的生活是琐碎的,忙碌的,艰辛的,因此我们在爱工作的同时,也要爱自己。虽然我们的物质不富有,但是我们的精神很富足,我们桃李芬芳,他们茁壮成长!瞧,我们多么幸福,这么大的校园都是我们的,我们有各种运动的器材和场地,我们有足够空间为自己的健康和活力加分。让我们拥有阳光容颜,阳光心态,沐浴冬日暖阳,感受鸟语花香,浸染琴棋书画,投怀碧海蓝天。用心工作,惬意生活,润泽生命,感动心灵!
第四篇: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1
有人说:做教师是最苦的,也是最傻的。也有人说:当教师,千万别当小学教师,披一身粉笔灰,陪一群毛孩子,简直就是一孩子王。所以,你也许会问,教师的幸福从何谈起?做一名小学教师更是谈何幸福?但是,今天站在这里,我要坚定地说:风物长宜放眼量,教师生涯最幸福。
记得刚来的那会儿,因为我第一次教五年级,面对一群整天叽叽喳喳的孩子,我真的不知所措。班级管理常常顾此失彼。还记得在讲第一堂公开课,我有点儿紧张,教学过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却给了我中肯的评价和建议,使我倍受鼓舞。我当时想:作为教师队伍里的一员新兵,经验不足,却得到了组织的信任,个人简历领导的关心,还有同事们的热心帮助,这让我感到工作是幸福的!大家都知道,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被人误解的时候,有被学生气急的时候,也有被成堆的琐事困扰的时候。但是,当我面对孩子那天真无邪的笑脸时,我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清晨,当我迎着第一缕阳光,迈着从容的脚步踏进校园时,孩子们从四面八方跑过来,亲切地喊老师好!,我的心里是那么的快乐和幸福!记得一个课间,一名学生刚走出教室又跑了回来。她神秘地从小兜里掏出一盒润喉片,激动地说:老师,这是送给您的,保护嗓子,您就不会每天咳嗽了!我接下这一盒润喉片,感觉沉甸甸的。因为那是一个学生对老师表达的最崇高的情意!那一整天,我都被一种幸福感包围着。
在被学生感动的同时,我同样也被身边的老师感动着:每当我看到他们护送学生放学时的担心,看到他们带发生意外的孩子去看病时的.焦急,看到第二天他们看见学生平安进课堂时的笑容......我学会了,更懂得了肩上的责任,所以我要说:能和这些优秀的老师一起工作,我很幸福。
我喜欢走在路上,听学生们远远地面带微笑叫我一声孙老师我喜欢登上讲台,看台下几十双期待和信任的目光;我喜欢拿起粉笔,为年幼无知的学子导航,为他们开启智慧之门,帮他们点燃理想之灯。而他们也在影响着我,他们丰富着我的生活,他们美丽着我的人生,他们让我更深的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幸福。我本是一个极平常的人,因为做了一名老师,我的人生才有了不平常的意义。看看我的身边,同龄教师们把青春札根于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中年教师们将家庭搁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扑在教学工作上;老教师如一头黄牛埋头苦干而不知疲倦。许许多多人的事迹在激励和鞭策着我,他们就这样默默地毫无怨言地辛勤耕耘着半亩方塘,坚守在三尺讲台上。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2
我在一所乡镇中心小学任教已近六年,在这六年中,我听过许多教师上课,也请教过许多有经验的教师,深切感悟到了农村语文教师的困惑、迷惘、惊喜、顿悟……
纵观整个农村的小语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考虑教学内容的达成度,却很少考虑自己所使用的教学语言、个人情感是否能对自己的学生产生影响,以致于他们虽然苦心教学,但教学成绩总是平平。那么,如何才能将一堂赏心悦目、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教学奉献给学生,怎样才能让学生觉得语文是极富魅力、极具感染力的一门学科呢?我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将自己塑造成一位富有诗意的人。
什么是诗意的语文教师呢?诗意是充满激情的,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更重要的是人格魅力。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人文性。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与能力,还有方法与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与态度。那么怎样成为一名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呢?
首先,诗意的语文教师拥有自己的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是语文教师的“感性”。诗意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要拥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灵。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该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师热爱本职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热爱学生。因此,教师应该拥有一颗积极地关注学生成长的心灵。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们满足不了学生的物质需求,那么给学生的精神输入就显得重要了。学生的精神从哪里来,当然是从课堂中来,从师生的密切交往中来。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靠教师人格的影响和人性的发挥。教师的崇高不在于你的地位,而在于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在于爱心的涓涓流淌,在于对学生的尊重。“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是一个教师永远追求的教育境界。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如果说一个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优美的语言,没有应变的智慧,怎么能驾驭课堂,怎能让学生喜欢你呢?如果学生不喜欢一位教师,又怎么能认真听课,喜欢语文学科呢?“学生是不可能向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习的”。
其次,诗意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这是语文教师的“知性”。诗意语文教师的“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文教师要有完善的课程理念。课程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更新与变化的,语文教师这个职业,是一定要“教到老,学到老”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拥有教学的活力和魅力;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永葆教学的青春与活力。第二,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随着现代科技地发展与进步,对于教师的基本功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学中的“三字一话”,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还应该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与技能,以辅助教育教学工作,使课堂教学趋于多样化,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三,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由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多元化,语文教师虽不能说要通晓天下事,但最起码的文学素养、科学知识、史政、哲学、自然地理常识是应当具备的。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课文涉及到科学、史政、哲学、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如果没有相关知识,又如何能上好这些课文呢?常言道:“欲施人于一瓢水,自己应有长流水。”由此可见,一名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
再次,诗意的语文教师也应该具备高超的教学技艺。语文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是技能与智慧的完美结合。教学艺术包括处理教材、教学目标、课堂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处理问题等的艺术,以及语言、板书、操作和教师的教态、语言、动作、行为、心理、情绪等的调控艺术。既然是艺术就不是大众化的,突出的是个性与创新。艺术是不断变化与创新的,一种方法、艺术再好,但反复的运用,学生没有了新鲜的感觉,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要建立一个充满生机与乐趣的课堂,教师就要有好“点子”,这“点子”就是艺术。同样是组织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是简单照搬,甚至是反复操作一个模式。而有的教师总能创设出富有个性组织形式。每一位语文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出发,因材施教,不断地变化和创新自己的教学艺术。不能人云亦云,一味地效仿,还应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体现自己个性的教法,让课堂充满诗意。所以说,教学技艺智慧与技能的结晶。
第四,诗意的语文教师应当是极富激情的。一堂诗意的语文课应当是激情四溢的。“以情悟情,以情动情,以情生情。”一个语文教师上课用语平淡、面无表情、心静如水,没有任何一个富有深意的肢体语言,又如何能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又如何能把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传递给学生,使他们的内心泛起阵阵涟漪,悟出文章作者的用意呢?更不用说能提高其精神境界,荡涤其心灵了。一个语文教师应当是充满激情的,只有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当中,运用饱含深情的话语、丰富的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才能以情悟情,以情动情,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当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自然就能体会到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同时也让学生尽情享受着学习语文的乐趣,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
总之,语文课堂因诗意而变得浪漫,学生的思想也因浪漫而得以自由驰骋。没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是呆滞的,是死板的,是做作的。只有飘逸着诗意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返朴归真,才能让人如痴如醉、如沐春风。上一节语文课容易,上一节诗意的语文课不易;当一个语文教师容易,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不容易。诗意的语文课,如高山流水,春雨缠绵;诗意的语文课,情景交融,自然流放;诗意的语文课,师生融洽,兴趣盎然。诗意的语文教师,充满着自信与关爱;诗意的语文教师,才华横溢、运筹帷幄;诗意的语文教师,语言优美、风趣幽默。让我们都努力争当一名诗意的语文教师吧,用我们的爱心和智慧去点燃诗意的语文课!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3
最欣赏的语文教学专家是于永正老师,最敬佩的班主任是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薛瑞平老师,网名看云,两人都说到了这么一句话:“读书时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可见,读书才是教师提高的必走的途径。
很久未教一年级了,如何教学,说实话,忘得差不多了,为了教好这个班,我在阅读薛瑞平老师写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从中我学会了要培养孩子的静气,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平和地与孩子说话。
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如何进行呢?近段我在阅读《好习惯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书中从全国不同省市的400余所得学校,精选出关于中小学生做人、做事、学习三方面的39片习惯活动设计、28片习惯活动案例,加上专家倾力指导,从较为实用的角度,回答了该怎样培养儿童的好习惯。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最好的自己!”我多次这样对学生说。“做最好的教师!”现在,我这样对自己说。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评价他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他撰写了自己25年的教育教学精华《做最好的老师》,本书非常全面,有他的教育理念,也有他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值得大家阅读。
雷夫.艾斯奎斯,一位美国的传奇教师,他三省其身,教学更育人,他用最深厚的爱创造最大的奇迹,那就是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他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了纪录片,雷夫老师的这本《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也成为了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
如何做父母?如何从自然型的父母到智慧型的父母,教育了别人的孩子,也别忽略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孩子,我也阅读了大量的教育书籍,其中有著名教育专家,中国家长教育领域的开拓者和实践者郑委老师撰写的家长教育系列丛书《为孩子做出1%的改变》《父母做对了孩子才优秀》《爱学习会学习能学习》;林格著的《全部都是爱》《教育是没有用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美国海姆.G.吉诺特著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书中讲述的是如何与十几岁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儒德等人编写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已经入选为“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
作为语文教师,我推荐大家阅读刘建琼老师写的《语文的境界与追求》,这位老师用他的激情与诗意,把语文课雕琢成一道美丽的景致,吸引学生灼热的目光。
储晋老师说培养天才儿童的第一法就是教会孩子阅读,其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必走途径也还是阅读。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4
大家都明白,有效教学首先体此刻有效备课上,第一备目标。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关注“双基”目标,忽视其他目标的达成,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我的思想,有自我的情感,他们需要关心,更需要尊重,所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知识同样重要。可是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关注学科本位目标,更要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目标。第二备教材。“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材,努力做到真正把握教材,能够从以下几个步骤展开:一是读懂教材,明确各部分教学资料的内在联系;二研究教材,研究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三是吃透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自我的学科认知结构。
第三备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从自我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去设计教案,而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会出现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失去实效。所以说仅有关注学习起点,才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课前调研,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二是抓准切入点,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
三是亲历过程,关注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其次有效教学还体此刻有效指导上,书中引用维果茨基一句话“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注意者所认为的刺激——反应,而是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课堂教学的中心应当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这句话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的作用,也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要地位,还有指出了课堂必须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之下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资料:
一是把握指导时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五不”,即学生能理解的不讲解,学生能叙述的不替代,学生能操作的不示范,学生能发现的不暗示,学生能提问的不先问,保证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二是指导适当,就是教师话语不重复,意思表达清楚,指导资料针对性强,即学生想了解的资料、难以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导,教学指导的有效性,往往表此刻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与学生期望得到的指导的一致性上。第三有效互动。有效互动就应当是在必须的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资料、教学媒体等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行为。课堂如果缺少了互动就缺失了课堂的生气,就缺失了生命的灵动。有效互动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是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对教学资料、学情、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教学用具以及对课堂突发事件的预见);
二是教师主角意识的转变,平等、对话与交流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基础;
三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的有效互动的重要条件,兴趣是激发学生真实互动的内在动力,关注与倾听实现课堂有效互动的必要的修养。所以说仅有充分研究到了以上条件,才能实现互动的真实有效和生成。
第四有效管理。教师也是管理者,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管理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师生之间的沟通则变得顺畅,教学效果就高。
反之再充分的教学准备都将只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故而教学的有效性依靠于教师管理本事的构成和提高。有效管理它要求教师具备特有的专业素养,要求教师在单位时间内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和情感,使教学资料、教学信息的传达到达最佳的效果。
第五有效练习。练习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必须紧扣和服务于教学目的,必须与教学资料相关,对学生有意义、有价值,还要趣味。难易要适度数量要适当,目的要明确。
第六有效策略。所谓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教学方法是十分丰富多彩的,我们说每个教师都是一个创造者,他们所采用的的方法也不会有所不一样,因人而异,所以有效教学策略也就难以固化,更不会千篇一律,教学策略没有最好,仅有更好。
《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这本书,我的感悟颇多,它不但解决了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使我认识到有效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当然,有效教学不止上头讲到的这些,还有更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因为仅有不断提高自我有效教学的水平,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5
大家都明白,有效教学首先体此刻有效备课上,第一备目标。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关注“双基”目标,忽视其他目标的达成,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他们需要关心,更需要尊重,所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知识同样重要。可是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关注学科本位目标,更要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目标。第二备教材。“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材,努力做到真正把握教材,能够从以下几个步骤展开:一是读懂教材,明确各部分教学资料的内在联系;二研究教材,研究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三是吃透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自己的学科认知结构。第三备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从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去设计教案,而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会出现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失去实效。所以说仅有关注学习起点,才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课前调研,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二是抓准切入点,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三是亲历过程,关注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其次有效教学还体此刻有效指导上,书中引用维果茨基一句话“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注意者所认为的刺激——反应,而是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课堂教学的中心应当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这句话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的作用,也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要地位,还有指出了课堂必须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之下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资料,一是把握指导时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五不”,即学生能理解的不讲解,学生能叙述的不替代,学生能操作的不示范,学生能发现的不暗示,学生能提问的不先问,保证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二是指导适当,就是教师话语不重复,意思表达清楚,指导资料针对性强,即学生想了解的资料、难以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导,教学指导的有效性,往往表此刻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与学生期望得到的指导的一致性上。第三有效互动。有效互动就应当是在必须的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
资料、教学媒体等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行为。课堂如果缺少了互动就缺失了课堂的生气,就缺失了生命的灵动。有效互动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一是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对教学资料、学情、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教学用具以及对课堂突发事件的预见);二是教师主角意识的转变,平等、对话与交流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基础;三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的有效互动的重要条件,兴趣是激发学生真实互动的内在动力,关注与倾听实现课堂有效互动的必要的修养。所以说仅有充分研究到了以上条件,才能实现互动的真实有效和生成。
第四有效管理。教师也是管理者,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管理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师生之间的沟通则变得顺畅,教学效果就高。反之再充分的教学准备都将只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故而教学的有效性依靠于教师管理本事的构成和提高。有效管理它要求教师具备特有的专业素养,要求教师在单位时间内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和情感,使教学资料、教学信息的传达到达最佳的效果。
第五有效练习。练习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必须紧扣和服务于教学目的,必须与教学资料相关,对学生有意义、有价值,还要趣味。难易要适度数量要适当,目的要明确。
第六有效策略。所谓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教学方法是十分丰富多彩的,我们说每个教师都是一个创造者,他们所采用的的方法也不会有所不一样,因人而异,所以有效教学策略也就难以固化,更不会千篇一律,教学策略没有最好,仅有更好。
《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这本书,我的感悟颇多,它不但解决了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使我认识到有效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当然,有效教学不止上头讲到的这些,还有更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因为仅有不断提高自己有效教学的水平,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6
在《我的教学生涯》一书中,斯霞教师强调:“为人师者,异常是小学教师,被孩子看作是智慧的化身、言行的典范,稍有不慎就会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这样那样的错觉。所以,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这是多么贴切的总结,这是多么深刻的认识。让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的受到洗礼。
一名成功的教师总是会用微笑来欣赏每个学生,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活力,更有利于让学生构成良好的思想品行,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正所谓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赞扬一则让他们渴望赏识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二则在满足的情景下能够作到洗耳恭听,甘愿理解自我的缺点并加以改正。
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做到既尊重学生,又严格要求学生,不挫伤其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对犯错误的学生,不用尖刻的语言去批评他,而是换个方式,换种说法,让学生从我的语言中明白自我所犯错误,并能自觉地改正错误,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学生的个性特点各具形态,对于学生的某些个性特征,比如内向、好动、烦躁等,应循循善诱,不能讽刺挖苦,更不能强暴的扼制。
每个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人生世界,我们要经过多方面多渠道的疏通,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教师或朋友的身份展开谈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引导学生,为人师表。那么,我们必须能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7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思想就像一块宝石,经过岁月和时光的打磨后,更加光彩夺目,它因为揭示了教育的规律和儿童心智发展的规律,而使无数的孩子和家庭受益。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教育学家和科学家们把斯宾塞尊称为“人类历的第二个牛顿”、“现代的亚里士多德”,说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锋”、“他的教育思想值得每一位父母和老师聆听”。教育家杜威也称赞他为“教育的一座纪念碑”。学习他的教育思想,一定对我们今天的父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父母进行专门的教育”!这是一个世纪以前这个欧洲富有智慧的哲人对后人的忠告。让我们记住他的教诲吧。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是一本对世界上许多家庭和学校都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著作,作者斯宾塞博士客观地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快乐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为父母探索教育孩子的道路点亮了一盏明灯。在这本书里,斯宾塞博士告诉父母: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效果,父母要遵循孩子心智成长的自然规律,诱导孩子的兴趣发展,鼓励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发挥父爱的积极作用,帮助孩子树立快乐的心态和学习方式。
其实,每一个家庭都应该读一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它好像一位睿智的良师益友,时刻帮助你在智力上、道德上、意志品质上以的方式培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文明地成长。
我深深地被斯宾塞富于人性的教育思想所震撼,为他奇妙的开创性的教育方法所吸引。真正的有成效的“快乐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方法和观念;只有“快乐教育”才能限度地调动起求知欲、创造欲和自信心。我想,快乐应该是学习的真谛,是人生的真谛。我不时为自己在日常教育中曾经有过的一些过失而惭愧,也为自己偶尔的一些与斯宾塞的方法相同的成功教育方法而高兴。
对于知识的学习,斯宾塞谈到:痛苦的功课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吸引人。那些在恐吓和惩罚中得到知识的人们,日后很可能不继续钻研;而那些以愉快的发现获得知识的人们,不只是因为知识本身是有趣的,而且许多快意和成功的体验将促使他们终身进行自我教育,这不就是教育的真谛吗?我相信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都如我一样,希望自己的课堂成为愉快的课堂,希望自己的学生快乐学习并学有所成,这也将成为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我很羡慕斯宾塞先生,因为他说他可以完全按自己快乐教育的方法来教学,而我们却有着种种束缚。但不管怎样,我期待着能以斯宾塞快乐教育的精髓,努力学习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带着孩子们去“享受学习的快乐”。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8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十分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不仅仅仅老师要读书,每一个想提高学识的人都要读书。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就是我这一学期来读书的心得体会。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就应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十分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为了使读书到达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能够帮忙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我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或做一些记号。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在研读中,我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完美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这样不仅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情绪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更深的体会是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务必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就应学会的,更就应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向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务必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话又说回来,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带给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能够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取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简言之,同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持续一颗好奇心,想一想这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这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有进步。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9
读了《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书,深深感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职业,是全天侯的,从干上的那一天起,就永远没有退休的可能;并且不准请假,不得偷懒,不能够休息,白天黑夜都得上班,并且没有薪水——薪水在其他地方挣,然后往这儿花;这种职业,叫做父母。
教育好自我的子女,就要从培养好子女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开始,有人说,培养好习惯就像往银行里存钱,随时都能够取出来用。有了一个好习惯,就好似在银行里存了一笔钱,有了两个好习惯,就存了两笔钱好的习惯很多,就等于在银行里存了很多钱,一辈子都能够取之不尽。《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书,“童年需要培养的38种好习惯”,每一种好习惯都从故事引入,让我们思考学到了什么让人能够从中学到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例如:书中在培养孩子“遵守诺言的习惯”里,引用了《宋庆玲的故事》,故事里的'小庆玲为了她之前容许教小珍叠花的事,而放弃了全家到一个很趣味的伯伯家做客,而不知怎样,她等了一个午时,小珍也没有来,爸爸遗憾地说“早明白就一齐出去,庆龄一个人在家多寂寞啊”。懂事的小庆龄却说,我们约好的,我本来就应当遵守自我的诺言,要不然我就是跟你们出去玩了,也不会快乐啊!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学到了什么呢?小庆龄是自我决定留下来的,这一点很重要。她必须也是想去那个伯伯家做客的,可是最终放弃了,是因为在她心目中留下了等小珍更重要。我们从故事里不难猜到,信诺言,不仅仅让守诺的庆龄欢乐、有尊严、也让小珍有了平安感和信赖。如今,作为父母的我们能够怎样做呢?
(1)、凡向孩子许诺言,就要尽量兑现;
(2)事前提醒孩子诺前三思,事后提醒孩子兑现诺言;
(3)发现孩子守信用,要及时表扬;
(4)不“逼”孩子许不可能兑现的诺言。孩子在成长中,需要培养的习惯实在是很多,如果你的孩子有了许多良好的习惯的话,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很划算呀!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10
最近我读了《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一书,每一天能抽一点时间去读,从书中了解到习惯对人的发展很重要,好习惯受益终生,决定一生的命运。从书里也能够看到好的教育习惯能有效地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优秀教师成功的基石,影响着教师一生的教育生涯。
常说“一种性格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好习惯能使人一生受益。我们教师一向在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中也要构成良好的教育习惯。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及语文教师,除了教学还要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反思自我的教育行为,我们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同时自我是不是每次都不拖堂;我们要求学生团结友爱的同时自我是不是对每个学生都公正;我们要求学生见到教师主动问好的同时自我又是不是能主动问候学生我作为一名教师,往往很多方面都处理的不够好:当学生犯“错误”时,往往习惯于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或直接找学生家长;当学生的试卷上出错时,习惯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并再做几遍;当拿到一本新教材时习惯于找课文中的`知识点并照搬“教参”;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于仅仅关注结果而不注重过程,习惯于仅仅布置书面作业
自我的习惯到底好不好,需要改变的首先是自我。要想做到书中所述,是要持之以恒,从小事做起,从习惯养起。习惯不是一时养成的,更不是一时能够改变的,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而我,会以此书作为我的一本教学上的工具书,以此书来提高自我,激励自我,超越自我,并由此获得最大的欢乐。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11
在床头,我习惯放着几本书。其实我不必须每一天都有时间看,有时纯粹是为了心安,有时是等闲暇时间拿起来翻翻,让自己有所收获。其中吴老师的随笔录——《不跪着教书》,我看得最多,感受也最深。买此书,那还是去年夏天在杭城逛书店时不经意间觅得的,《不跪着教书》,一个很有骨气、很有个性的书名,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它透着倔强,透着理性,透着思索!我激动地捧起来翻阅,“永不凋谢的玫瑰”、“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爱与敬重的阅读”、“往高处飞!”、“‘实话’怎样说”和“在欢乐中沉思”等等系列xx中显现出一种为人的道理,一种正直纯洁的气质。我立刻喜欢上了这本书。简单地浏览之后,交款,携书回来,细细品味。
轻轻打开书的扉页,一看作者的简介才了解到,原先“吴”是王栋生老先生的笔名,他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是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现任于南京师大附中。他还是一位颇有影响的杂文家,获得过首届“林放杂文奖”,出版过好几个杂文集,著有《中国人的人生观》、《中国人的用人术》、《污浊也爱唱纯洁》等。这次,他把近几年来写的有关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汇集成一本书,取名就叫做《不跪着教书》。这本《不跪着教书》记录了吴老师对当前各种教育问题的思考。书里没有什么高深的观点,也没有那些晦涩难懂,拒人千里的理论,它收入的都是作者近年来有关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有的是对教育现象的反思,有的是教学随想,有的则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但是,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到了作者在用沉甸甸的思考印证着他几十年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条:“不跪着教书”。还有从吴老师用心书写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思想行走的力量,胸中澎湃着一股教育的激情,为他言他人之所不敢言的勇气而深深敬佩,对他充满思辩理性的文字而拍案叫绝!这股力量让我们思想徘徊者顿时猛醒,让那些不思进取者努力奋进!在《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一文中,吴老师曾写下这么一段让人振聋发聩的文字:“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常有教师批评学生作文‘没有思想’,然而教师超多的所谓‘教学论文’与‘德育论文’完全是文件资料的克隆与重组,没有独立的思考,缺乏个人智慧。应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应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教师丧失了独立思考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我一向有这样的观点: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语文,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这段文字可谓一针见血,切中了当今教育的要害。一个人,假如没有自己的思想,那他只能是一个活在别人影子里的人;一位教师,个性是一位语文教师,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那他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只能是不断地重复自己的劳动,其工作完全没有创造性可言,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压缩饼干,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个性,没有个人的立场观点,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成了名副其实的思想侏儒。
吴老师在《做最出色的教师》一文中秉持这样的观点:“要让自己的学生出色,教师务必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这句话,真可谓是实话实说,我们教师要坚持多读书,才能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得到学生的敬重,读书应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语文课的.源头活水不能只是涓涓细流,照搬几本教辅用书,而要有广泛的xx。“征服”学生的不是强权和暴力,而是知识的光彩炫目。我们不能只是求别人,布置学生的阅读任务,自己先要去完成,还有不盲目地排斥时尚和流行,要取得和学生对话的权利和主动。平时多与经典为友,以真善美的主旋律引导学生的阅读。“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是当下流行的一句广告词,此言虚!应对思想贫乏的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喜欢他的语文学科,喜欢他的语文课堂,实在是强人所难;要求他引领学生迈进瑰丽多姿的文学圣殿,走进浪漫自由的语文王国,也实在是“恨铁不成钢”!想想吧,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自己本身是“缺钙”的人,要求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患“软骨病”,除学生自个儿偷偷吃了“高钙奶粉”,不然,要想学生强身壮骨便是痴人说梦!假如,我们的教师都有一些值得一读的好书;假如,我们的教师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为丰富自己而不断地读书;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把读书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途径;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边读书,边研究思考,那么,我们教师的生活就充实了,精神就丰满了,心灵就净化了,生命就更有价值了,人生也就更有好处了。吴老师在《只要肯读书》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别让孩子们看不起你。”说得多么朴实,多么中肯呀。他是期望我们年轻一代的教师“能注意知识的积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明白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但是,在现实中,对于读书,我们许许多多的教师没有过高地要求自己,磨练自己。教师是离真理最近的人,按理说,我们教师就应是用心的读书,然而此刻,读书有时也成了当下教师的“奢侈”。“书犹药也,善读之能够医愚”。我们教师应有这样的思想认识,语文教师更应奉它为至宝。假如我们语文教师平时不读书,也不看报,课堂语言必然苍白无力,学生听之定然是索然无味。长此以往,语文便成了最难学的学科,语文课堂便成了学生最不欢迎的课堂了!用吴老师的话说:“他们能把语文这种最有灵性的科目上得让学生厌恶,也真难为他们啦!”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12
肖川教授说:“一个成功人的经验之中,都必须具有最初的鼓励所给予的温暖和力量,虽然说鼓励并不能使所有的人都成材,但每个成功的人毫无疑问都离不开鼓励。”
读到那里,我想我们如何对学困生进行鼓励,使其提高呢?学困生由于平时成绩差,习惯不好,历来受到教师的批评和指责较多,故在心理上对教师相当排斥。在这种心态下,我们应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换回他们完美的憧憬。课堂上要多表扬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学困生在课堂上难以得到教师的“热情关注”,所以,他们在听课时的心境常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觉得学习无聊。在这种情景下,我给予他们参与发言的.机会。首先从学习生字入手,这很简单,但我并没有因为简单而忽略了表扬,而是以认真的态度给予赞扬,如“你提高了!”“你真聪明!”“你真棒!”因为对他们来说,这难得的表扬会给他们灰色的心灵带来一种喜悦,激励他们学习的上进心。进入到课文的学习,难度理所当然会有所上升,所以给予学生表扬也相应地要增多,可见,我们不费吹灰之力的表扬却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一种莫大的欢乐,一种无形的动力。即使学生答得不够完整,不够准确,同样能够鼓励,帮忙他们共同正确完成。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让他们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所以我们不能吝啬自我的语言,而要发挥我们的语言艺术来温暖学困生的心。
好言一句三冬暖,让我们努力捕捉差生的闪光点,对他们给予关怀、赞赏和鼓励吧!使他们欢乐茁壮成长吧!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13
一段时间以来,我认真拜读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其中,最受启发的是陶行知先生的两段名言:
(一)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新课程标准下的教科书与以往传统教科书有很大改变,多以学生生活、活动为主,但是每个学校每个年级的学生认知情况不同,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也不同。教材内容是死的,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来创新教材,自主创新“活教材”,以实现创新教育。
(二)“六大解放”:
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
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
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
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历久弥新。他的思想与我们今天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认真学习并努力实践陶先生“六大解放”的思想,有助于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及挥出来‘。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彻底的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育理念可谓极富前瞻性,一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无不闪烁着创造的光芒。相信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中的渗透与运用,会让课程改革更好地发挥出实效,促进新课改的推进。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体会14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常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间一种既一般又直接但却非常有用的求知办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常识就显得特别重要。人类发明的常识财富,好像众多的海洋,博学多才。作为咱们教师需求加强各方面的涵养来进步自己。所以咱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常识充分自己。
不仅仅仅教师要读书,每一个想进步学识的人都要读书。在这时间短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日子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成颇丰。以下就是我这一学期来读书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能香我不需花。”咱们巴望读书,巴望取得常识,可是咱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咱们就应怎么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常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间一种既一般又直接但却非常有用的求知办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常识就显得特别重要。人类发明的常识财富,好像众多的海洋,博学多才。作为咱们教师需求加强各方面的涵养来进步自己。所以咱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常识充分自己。一起咱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为了使读书到达更好的作用,我除了长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作用,考虑是最重要的,个人简历可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考虑的成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考虑,也可以帮助咱们记忆考虑的成果,便于日后比较、归纳、分析。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我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观点、疑问、谈论等,或做一些记号。它会加强咱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作用大不一样。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教师的,教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在研读中,我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真的完美的心思品质,咱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使用和开发。在教育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这样不仅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步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可以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思也就取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遭到学生的尊敬。学生愿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而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谢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遭到了本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忌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取得的最大的收成,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更深的体会是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异的教师,首要就知道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要务必知道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明显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怎么做人?其实这不仅仅学生就应学会的,更就应是咱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咱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需“真”才是美,只需“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触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贯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历为学习,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准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要务必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期;
二、言传身教,一马当先;
三、尊重学生,天公地道;
四、讲究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育相长。
话又说回来,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通过不知难。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竭尽的时分。我以为,教师不仅仅要有一桶水,并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多么,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而,在学习中,工作总结书本是无言的教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趣味。学习型社会为整体社会成员带给了富余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别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别完全可以针对本身的切实需求,选取和决议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展等等。
简言之,一起结合自己的教育教育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异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需咱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历,长期地继续一颗好奇心,想一想这天学生又将表演一幕怎样的好戏?我这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考虑,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定有进步。
第五篇:小学语文老师班级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关于班级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一.引导家长为孩子创造读书的时空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营造读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最首要的是家长要能以身作则。一些家长,工作之余,不是打麻将就是上网聊天。学生在家中感到没有读书的气氛,看起书来也没有劲儿。这就希望家长多花点功夫研究孩子的心理,常带孩子逛书店,给孩子选择书的权利,买点孩子喜欢的课外书籍,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要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不能光买学习参考资料,还要买一些对孩子有吸引力的书,然后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让家庭有点文化气息,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一年级家长替孩子选书时要注意三点:
1.选购书籍最好是图文并茂的,图多对开发孩子右脑有好处。可以丰富孩子头脑中的表像,对孩子今后创造力的发展有好处。
2.书尽量选簿一点的,最好是一本书里只有一两个故事的,这样孩子很快能读完一本,内心就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
3.最好是买拼音版本的,一本书里不认识的字最好控制在20%以内,这样孩子读起来才不会磕磕巴巴,才会乐意读下去。
二.教师在阅读方法上给予指导低年级课外阅读,应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鼓励,注意方法的指导,给予正面的引导,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是从兴趣的角度去读书的,至于怎么读和应该读懂些什么,他们并不
知道。教师应从方法上多给予具体的指导。低年级儿童采用的主要是精读法,即,审题设疑,粗读感知,细读理解,诵读积累,总结收获。
读一篇文章之前要让学生根据题目自己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带着问题去读,有利于边读边想,要比无目的的读效果要好得多。低年级学生因识字量较少,在阅读时常常需要借助拼音。初读时,读得不太连贯,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读上,缺乏对读物内容的思考和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对读进一步深入理解,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在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抓住读物的主要内容,在对读物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找出写得好的词、句、段,反复诵读和揣摩,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使文章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最后,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要问问自己:增长了哪些知识?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积累了哪些优美的词句?这最后一步对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提出精读的要求,有利于他们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但是,随着学生识字量的扩大、阅读量的增加和学习的需要,教师也要教给略读和浏览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满足综合性学习以及其它学科学习的需要。
三、搭建返校日的展示交流平台利用暑假期间,我要求每个学生暑假要读4本书以上,精读其中4篇文章。利用四个返校日,班级举办“读书交流
会”,以“故事会”、“古诗诵读”、“赏析佳作”、“好书推荐”等活动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老师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去,和学生交流、探讨读书心得,尽量引导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并给学生朗诵一些美文,和学生一起背诵经典的古诗文。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收集好词佳句、格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制作读书卡,读书报。组织一次读书卡,读书报评比活动。并建立一本“读书留痕本”,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等记录下来。班级定期组织全班学生参观、评比“读书留痕集”。
四、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进行主体性阅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篇二:关于班级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关于班级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一.引导家长为孩子创造读书的时空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营造读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最首要的是家长要能以身作则。一些家长,工作之余,不是打麻将就是上网聊天。学生在家中感到没有读书的气氛,看起书来也没有劲儿。这就希望家长多花点功夫研究孩子的心理,常带孩子逛书店,给孩子选择书的权利,买点孩子喜欢的课外书籍,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要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不能光买学习参考资料,还要买一些对孩子有吸引力的书,然后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让家庭有点文化气息,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一年级家长替孩子选书时要注意三点:
1.选购书籍最好是图文并茂的,图多对开发孩子右脑有好处。可以丰富孩子头脑中的表像,对孩子今后创造力的发展有好处。
2.书尽量选簿一点的,最好是一本书里只有一两个故事的,这样孩子很快能读完一本,内心就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
3.最好是买拼音版本的,一本书里不认识的字最好控制在20%以内,这样孩子读起来才不会磕磕巴巴,才会乐意读下去。
二.教师在阅读方法上给予指导低年级课外阅读,应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鼓励,注意方法的指导,给予正面的引导,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是从兴趣的角度去读书的,至于怎么读和应该读懂些什么,他们并不
知道。教师应从方法上多给予具体的指导。低年级儿童采用的主要是精读法,即,审题设疑,粗读感知,细读理解,诵读积累,总结收获。
读一篇文章之前要让学生根据题目自己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带着问题去读,有利于边读边想,要比无目的的读效果要好得多。低年级学生因识字量较少,在阅读时常常需要借助拼音。初读时,读得不太连贯,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读上,缺乏对读物内容的思考和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对读进一步深入理解,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在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抓住读物的主要内容,在对读物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找出写得好的词、句、段,反复诵读和揣摩,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使文章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最后,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要问问自己:增长了哪些知识?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积累了哪些优美的词句?这最后一步对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提出精读的要求,有利于他们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但是,随着学生识字量的扩大、阅读量的增加和学习的需要,教师也要教给略读和浏览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满足综合性学习以及其它学科学习的需要。
三、搭建返校日的展示交流平台利用暑假期间,我要求每个学生暑假要读4本书以上,精读其中4篇文章。利用四个返校日,班级举办“读书交流
会”,以“故事会”、“古诗诵读”、“赏析佳作”、“好书推荐”等活动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老师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去,和学生交流、探讨读书心得,尽量引导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并给学生朗诵一些美文,和学生一起背诵经典的古诗文。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收集好词佳句、格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制作读书卡,读书报。组织一次读书卡,读书报评比活动。并建立一本“读书留痕本”,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等记录下来。班级定期组织全班学生参观、评比“读书留痕集”。
四、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进行主体性阅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篇三:2015教师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2015教师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心得一:教师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校根据中心校的安排,适时安排教师利用课余读一本书活动,旨在引领全体教师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人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积极践行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学习理念。
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精心挑选了不同种类的书籍,包括一些教育专著、各种教育期刊杂志以及课程标准、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使教师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本领。在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定期组织的读书心得交流和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解惑。
一、积极组织发动,宣传 读书活动的精神实质,使每一位教师都切实领会活动的目的、要求及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学校召开学年、学科组长及骨干教师会议,商讨制定行动的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初步选定阅读的书籍名称和活动的场所地点及各项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做到了分工细致,责任明确,便于操作。学校以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为源头,鼓舞教师大量阅读经典使教师素质得到升华。
召开教师会,宣传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各项活动和各个环节的具体目标,并对奖惩措施也进行充分的研讨。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奖罚细则,确保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防止一阵风刮过的不良倾向。有活动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使教师普遍感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做起来易行。
三、建立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网络。学校负责整个活动的资料、资金、场所保障;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参与、实施;各位教师积极响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阅读、研究、讲座、撰写论文等各项工作。
为把此项活动搞好,学校添置了大量的图书;还增添了不少有益的硬件设备,配制光盘、音像制品,为活动提供充足的保障。
四、各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活动,使教师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教育大师的风范,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增强教育管理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课题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
阅读经典,丰富人生活动在我校的顺利开展,得益者——教师,受益者——学生,同时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使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理念成为每位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心得二:教师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转眼间,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一切都慢慢地适应了,无论是教学上还是班级管理上,都有了一个比较明朗的层次。对学生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也和学生家长进行了初步的接触。多数家长都非常支持班主任的工作,也看出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
看了魏书生的资料片之后,我有了一个深刻地体会,这么多的学生要靠班主任自己去管理恐怕不太可能,所以只能靠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也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班级就能管理地很好,班主任也可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学上的难题,才有更大的精力去提高学生的成绩。平时说什么都可以,但是学生如果不出成绩那就是教学的失败,也不会得到家长的认可。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
关于管理,魏书生说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学。的确,魏书生在管理中采用的民主管理的策略和以法管理的方法是他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也是他管理思想中最具价值的认识之一,其实质是现代管理思想中的人本观念和法治思想。
魏书生借鉴吸收了企业管理中先进的管理思想,并把它结合运用到了班级管理实践中去,从而为班级管理开辟出一条崭新的思路,并且获得了管理的成功。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以以法治班使班级管理形成制度化,走向了自动化;二者结合,不仅没有损伤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使班级管理沿教师设计的预定轨道上运转,达到了理想的管理效果
魏书生的做法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以下认识:
l、虽然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然而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
2、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从一定程度上说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灵魂、但班主任不能只做学生活动的监护人与严厉的执法者。作为教师,他首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3、从表面上看,教师与学生,一方是管理者,一方是被管理者,双方地位是对立的.然而另一方面,共同的教育目标(即学生的学习目标)决定了师生在管理过程中合作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了他们之间的排斥与对立,学生完全可以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人,前提是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并采取高明的教学策略。
通过对魏书生的学习,我感受颇多,体会颇深,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学习,努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针对我们自己学生的实际,在看完书生同志的著作和事迹后,有了很大的启发,比如就我自己的学科来说,语文就得让学生多看书,看好书,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写作文才能有更多的内容,针对现在的情况,很多学生写作文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具体的方式也不知道该怎么操作,说实话,作为一个语 文 老师我们确实很着急,但是却没有更好的办法,以前虽然也听说过魏书生的事迹,但是老是觉得他离我们很遥远,总觉得那是专家的理论,我们绝对不会从中学到什么,但是自从看了书生的班主任论坛之后,就觉得其实对我们来说很现实,我们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的这套措施对我们来说也哈瓦那合适,很实用,比如班级纪律可以让各个学习小组自己负责,而不再设置专门的班级纪律委员,这样小组组长既负责学习上的事,也负责班级纪律的事情。我想一个班级如果这样的话,就会变成最优秀的班级体。
心得三:教师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承担着立人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静得下心来,学习,思考,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让自己徜徉在思想和知识的海洋中,多一些书卷味儿,少一分铜臭气;多一分深邃,少一分浅薄;多一分高雅,少一分世俗。多读方知书中味,勤写始觉笔有神。因此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读书,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没有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课堂将会变得那么空洞和无趣!一年来,我认真贯彻柳州市教师阅读年的精神和学校的读书活动方案,认真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计划,我认真阅读了必读和推荐读的书目。我将一年来的具体做法心得总结如下:
一、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
每天坚持抽时间读书,认真做好笔记,每个月撰写600字读书笔记以及读书心得。通过读书,我学会了怎样正确地去引导教育孩子,读书使我再提起笔来写些什么,不再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我要做个真正的职业读书人,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再把这些营养输送给我的学生们。
二、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丰富自己的读书生活
学校认真落实了读书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活动。我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这些活动分别有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读书随笔、读书名言、读书与成就的论坛活动、讲述我的教育故事、阅读、工作、成长演讲等主题活动。按照学校要求,我们每个月都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上传到学校的百果读书会上,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这种跨越空间的交流方式提高了我们教师学习的兴趣。
三、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读书活动,并且仔细倾听,认真做好笔记,及时记下点滴收获,按要求写一篇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并把这种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教学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不断读书,才能做一个卓越智慧的教师,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真正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教师!
心得四:教师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新课程编写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和提升师生的生活方式。这种改变,将使我们的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是因为,教育不仅仅传授知识,更孕育着一种源源不绝的人文资源。所以说,人文修养、人文情怀是一个智慧型教师的必备素质。一句话,时代呼唤有智慧的教师。
最近读了肖川教授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我不禁为肖川教授的率直而肃然起敬。再联系他在前文中谈到的素质教育,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一位有胆识的知识分子对于当前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忧虑:为什么应试教育早已成为众矢之的却能大行其道,素质教育虽然千呼万唤却难觅踪迹?一个民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在某一领域引起结构性变革的大师,那么,其教育一定存在某些严重的问题。扪心自问,自己工作了近三十年,是不是在这其中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许有人会说,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能改变什么?是的,我们的力量太微小,改变不了应试教育滚滚洪流,但我也可以说,我们的力量很大,足以对自己的学生的养成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式、确立人生目标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自己的一举一动会深深地、长久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
文中还提到眼界决定境界,方向决定方法。方向对了,怎么走就得看每个人自己了。如今教育界流行的填鸭式,应试型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遏制孩子们个性化发展的枷锁。作者有一句话是非常令人警醒的如果我们没有教孩子们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的活着,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如何面对冲突和挫折,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纯教给她如何读、写、算,那又有多少意义?如今的许多教育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很大部分是只会读、写、算,的学习机器,而要出些人才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状元很多,然而其未必是人才,但是状元的出现,很有可能埋没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可塑之人才,因为大家的目光都被状元所吸引了。这是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所不可避免的事实。人人呼吁改革,但是又没有人知道该由谁来改革。其实能改变这些现状的,只有我们这些教师 ——基层的教育工作者。
教学中的交往使学生间的合作与竞争成为可能,而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均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个体之间面对面的交互作用,因而使及时反馈成为可能;交往使
师生间的视界融合成为可能,使课堂生活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成为可能——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生活是学生的学校生活之所以值得过的重要原因。带着智慧与真情和学生交流,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必需途径。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是学生人生的启蒙者;我们肩负着的不仅仅是要他们学会说话、写字更重要的是要将他们引导成为一个高级趣味的人。人生来就是具有自己个性的独立体,每个人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一面,因此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真情来感悟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只有真正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可能正确而合理的引导他们。交流便是进入他们内心世界的最佳途径。怎样才能使每个孩子都认为学校生活值得过?其实谁都知道,那就是让孩子们觉得上学很有趣。与孩子沟通可以知道孩子们的兴趣,也可以了解他们的性格,当对每个学生都了如指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找到孩子们都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了。如果每个孩子都是带着兴趣来学习的话,那么我们的课堂就真正成了孩子们的课堂了。也只有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求知欲。对于小孩子来说动力和求知欲就是新鲜感。这样的新鲜感,恰是形成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的必要条件。《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是作者对教育这门学科的感悟与探索,记录了他的精神之旅,他给我们读者留下的不仅仅是经验,更多的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