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学习《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心得体会 在研读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就以下几方面谈谈体会: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的修订思路:
1、是巩固改革成果,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坚持改革的基本经验;
2、是深入分析并积极回应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
3、是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前瞻的眼光积极应对未来挑战,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地进行课程更新与发展。
二、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从整体上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强化了中国特色、突出了时代特征、体现了国际视野。思想品德课程则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性。
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和重点是:坚持德育为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精选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坚持能力为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科技进步的新内容。
四、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内容上和结构上都有较大变化。在内容上增加了与公民意识及其教育、信息化等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加,是体现当前社会发展的状况,也是适应、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与现实社会发展的关联程度有所降低的内容进行了删减,这几种体现在法律部分相关内容的调整上。修改的内容居多:指导思想的更新、课程立足点的更新、文字表述的更新。在结构上将“我与集体的关系”部分从第三部分调整到第二部分,将原来“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部分的“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分拆,将“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作为“我与国家和社会”的第二节,将“成长中的我”中的第三节“学法用法”修改为“心中有法”,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品德”修改为“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部分的“积极适应社会进步”修改为“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将该部分的“法律与社会秩序”修改为“法律与秩序”。
修改课程标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和体现,而党和国家的理论创新是思想品德标准修订的理论根据,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和现实问题,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的现实基础,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的时代背景。
第二篇: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以前的“新课标”在整体结构和要求上没有大的变化,区别和改进主要体现在:明确指出了在初中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按本课程的核心、基础和教学观三个方面依次对原有基本理念的顺序作了调整,同时,对个别的表述也进行了修改;在课程目标上做了细微调整;在课程内容上做了重要调整。
《国家课程标准2011版》的“课程目标”部分,并没有将其内容分为“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两个部分,而是在第一自然段中简要指出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总体目标,然后分别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个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将这三个目标的具体要求内容进行了修改。一是对这三个目标中的具体内容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二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及其表述方式作了修改;三对“知识”目标的内容进行了充实。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对修订后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认真学习,真正读懂、吃透,并将它灵活准确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要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教学观念;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生活的区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思想实际,把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知识带入课堂;要结合教材,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不断创设教学情景,在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教学气氛中,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以此真正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三篇: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本站推荐)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 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础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新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三)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
(四)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
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
三、课程设计思路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三条主线是: ·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社会 ·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知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基础。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发展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
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
(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学习过程。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健康、安全地生活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
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3、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5、知道初步的保健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7、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
8、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9、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
10、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11、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12、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愉快、积极地生活 愉快、开朗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在成人帮助下能较快地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积极向上
4、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为此而高兴。
5、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
6、在成人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
7、学习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
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9、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学会做事,学会关心
1、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
2、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3、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
4、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5、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
6、能初步分辨事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诚实不说谎。
7、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8、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
9、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誉。
10、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11、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
12、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
1、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
2、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设计与制作
3、喜欢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或布置环境等来丰富和美化生活。
4、能根据需要动手做简单的道具、小模型、小物品等来开展活动。勤于思考,学习探究
5、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
6、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
7、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
8、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
9、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法收集需要的资料。
10、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课程内容”说明
本课程内容为基本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编写教材时,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本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可以有所调整。
“课程内容”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在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 本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的部分,集中体现了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是课程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本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
(二)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态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在本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来实现。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育目标。
(四)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 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参见图1)
(五)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
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本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六)教学过程的注意点
1、教学准备
(1)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儿童及其家庭、社区的实际状况,重视做好课前的学情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与班级儿童的实际,制订有针对性教学活动计划。
(2)教学活动的目标力求全面、明确、具体,并能通过活动得以实现。
(3)活动计划要注意个别差异,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考虑如何帮助每个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以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
(4)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要根据活动内容,有相对的灵活性、开放性。教学可计划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2、教学内容选择(1)源于儿童生活
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儿童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作为教学内容或课程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2)符合国情和地区实际,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
结合社会生活中儿童能够理解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儿童感兴趣的当地的自然现象、与儿童关系密切的热点问题等开展教学活动,保持课程内容的丰富与鲜活。
(3)正确理解和应用教科书
本课程的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为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案例”。在使用教材时,要避免照本宣科或生搬硬套,就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选择适合的内容,生成适宜的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活动组织
(1)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学习方式等,切忌脱离实际,为活动而活动,搞形式主义。教师可根据活动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班额的不同,因地制宜、因儿童制宜,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2)重视活动的整合与连续 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力与智慧的增长是在其生活中综合地实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因此,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整合与连续对提高课程的实效性至关重要。
本课程活动应注意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结合起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联合学习,不断扩展和深化儿童的经验和体验。本课程活动应注意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层层递进。各单元之间、学期之间的活动相互呼应,相互强化,让课程能够持续不断地、广泛而深入地影响儿童的实际生活,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3)开放地组织活动
本课程的活动应注意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发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打破封闭的、孤立的课堂中心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立校外活动基地等方式,为儿童开阔视野,更好地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创造条件。
4、活动指导
(1)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
本课程的教学应激发儿童主动想做什么,而不应是由教师支配儿童做什么。教师可以通过与儿童一起讨论活动计划,提供选择活动内容、方式或合作对象的机会,引导儿童积极地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儿童的反应及时调整活动,让儿童参与活动评价等途径,发展儿童的自主性、思考与判断能力,让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的活动。(2)重视活动的过程
活动过程是儿童情感、态度、认识能力、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习方式与特点等比较充分地展现与逐步形成的过程。关注活动过程不仅为教师了解儿童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还为教育儿童、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与极好的机会。应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不要仅以知识点的掌握或最终结果来判定儿童优劣。
活动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质量、同伴间的冲突与合作、家庭或社会因素的影响等,都直接关系着儿童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影响着教育的实际效果,是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因素。(3)提高活动的质量
活动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使儿童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发展。
在开展活动时,要创设条件,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体验、经历活动过程,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对儿童的活动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和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切实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儿童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创设儿童自主选择活动的主题、内容、材料、方式,制订活动计划、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提供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儿童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尤其要鼓励儿童动手做,以多种形式如语言、绘画、音乐、动作、表演、作文等,表现与分享活动的成果。
促进儿童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帮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发现同伴的长处,获得合作、协商、对话、分享、尊重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不同活动有不同的特点,指导方式与儿童学习方式也各有不同,在活动中要注意实事求是,灵活应对。
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利用。关注活动的后续效应,重视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儿童生活中。
对教案和活动的设计、指导、效果等,进行有深度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
二、评价建议
本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本课程评价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尊重每一个儿童在品德与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及探究能力方面发展的独特性。
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结果,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活体现。
本课程评价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儿童评价观。评价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从单
一、封闭走向开放、多元,评价过程从片面追求儿童的学业成绩,走向整体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评价目标和内容的确定
1、把单元主题与儿童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 本课程采用的基本学习形式是单元主题学习。教师在评价儿童学习的时候,既要关注所有儿童都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关注不同儿童对该主题的独特表现和各自不同的优势。
2、既关注目标及内容的整体性,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 本课程“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确定一个主题学习的评价目标时,既要关注目标的整体性,又要避免平均主义,要根据主题的性质和特点突出重点目标。如在社会调查类活动中,可以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所侧重;在节日庆典类活动中,可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所侧重。
3、把预设目标和活动的生成性结合起来
在活动评价时,既要关注活动的既定目标,又不拘泥于此,仅仅根据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来评价活动的成功与否。本课程的评价应充分重视活动的生成性和儿童的实际表现,把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本课程的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重视儿童在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
1、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儿童的行为、情绪情感、操作的情况、活动的状态等,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
2、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情感的变化。
3、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
4、成长资料袋评价。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
5、儿童作品分析。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为避免方法的局限性,在评价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
(三)评价的注意点
1、关注过程。
重视对儿童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以及付出努力的程度。如关注儿童在活动中是否积极投入,努力探索、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地与同学讨论、克服困难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而不是仅仅重视最后的结果。
2、追求多元。
评价主体多元,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积极鼓励儿童自评、互评,鼓励家长与其他有关人员的广泛参与;尺度多元,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渠道多元,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族等各方面的信息,力求准确、全面地评价儿童。
(四)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教师应客观、全面、谨慎地解释评价结果,以获得对儿童全方位的、深入的了解,避免以偏概全。通过对评价结果的解释,教师不仅能够比较客观地评判每个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状况,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学习特点、发展优势或进步等。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进一步在后续活动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儿童不断积累成功体验,健康、自信地成长。不能用评价结果对儿童分等、划类、筛选,甚至作为惩罚儿童的依据。
评价结果同时也是反思与改进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应利用评价结果进一步发现问题,改善教学,切实提高课程质量。
三、教材编写建议
(一)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教材的编写应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本标准为主要依据,全面、准确地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教材编写原则
1、思想性原则
教材的编写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材中渗透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儿童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2、科学性原则
教材的内容必须符合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和教育规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活动的安排与呈现、版式的设计与表现等必须符合小学1至2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适合儿童的审美、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教材呈现方式应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版式应突出主题,符合规范,生动活泼,时代感强。
3、现实性原则
教材必须关注儿童现实的生活,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有意义的内容。
教材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师资状况、儿童发展水平的差异等,精选基础的、易行的、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可以操作的内容。教材的形式、印制等应考虑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需要,为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留出空间。
4、综合性原则
教材应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内容的编写应注意把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新地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和整合,应有利于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避免单
一、简单和割裂等倾向。
5、活动性原则
教材应体现“活动型”课程的特点,内容的选择和呈现突出活动性,有利于教师和儿童采用活动型的教与学方式。要注意将活动的过程、方法、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而不是仅仅罗列知识或事实。活动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材的范围
教材是一个综合的资源体系,包括教科书、学习资料包、成长资料袋、活动材料、多媒体辅助材料和教师指导用书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材料。
经教育部审定的教材(教科书)可由各地各学样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选用。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充分地开发并有效地利用各地区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既是扩展和深化课程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这一工作。
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如教科书、教师指导材料、音像资料;其他学科、班级或学校的活动;师生、家长、社区人员、与儿童相关的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学校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文化教育设施、革命文物、名胜古迹、图书、玩具、多媒体资源;各种文化财富,如传统风俗、民间传说、历史典故、民俗节日、文化活动、节日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事件、社会热点问题;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动植物、山川海洋,以及地区的气候、季节特点,等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一)充分利用教科书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并经教育部审定批准的教科书应是重要的、基本的课程资源,认真学习、研究教科书及其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可以为教师深入理解本课程并进一步创造课程打下基础。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及本班、本校、本地的具体情况自编乡土材料。
(二)充分利用来自儿童的资源
通过促进同伴互动,充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发现等作为活动的资源;通过加强活动的前后联系,利用儿童已有经验作为新活动的资源。
(三)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
1、充分挖掘校内资源 学校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教师之间、学科之间的合作,结合学校有关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让本课程获得丰富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增设有关设施,如开辟学校植物园、动物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科技活动等,把整个学校变成儿童可参与的学习空间。
2、因地制宜地利用校外资源
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如农村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城市学校的社会、科技、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资源等。
有条件的地方可充分利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或若干学校联合建立种植园、养殖园等校外劳动基地,或与学校周围的工厂、部队、乡村等建立联系,为儿童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3、挖掘图书资源、媒体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馆(室)、文化馆以及儿童家庭中的图书资源,促进儿童、班级、年级和学校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充分利用与本课程教学有关的电视节目或其他音像材料。
4、利用网络资源
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第四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心得
甘棠小学 杜美华(2012.8)
放假前,我们语文教师每人拿到一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校要求我们假期认真学习,认真体会。通过对标准的学习,下面从写字、阅读、习作三方面谈一谈我的学习体会。
一、语文新课标重视识字方法和书写质量
1、识字写字量的调整 一、二学段识字量、写字量有所下降。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第二学段,写字量由“2000个左右”改为“1600个左右”。第三学段,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不同年级学生写字量做了适当调整,以更好地遵循识字写字循序渐进的规律。调整之后,低、中年级适当减少了写字量,高年级相应增加了写字量,整个小学阶段识字写字总量保持不变,仍然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2、强调识字兴趣,培养良好习惯
在第一、第二学段,不仅要培养孩子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还强调要有写字的愿望。强调自主识字,更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识字量和写字量,不要急于赶进度,先要在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和规范意识上下功夫,而且必须抓紧抓实,持之以恒。不仅注重交给识字方法,还必须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突显学生主体性。写字是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必须在写字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要做到天天练,确保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教师要关注学生练习的过程和写字的质量。及时帮助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语文新课标大力提倡读书与个性化阅读 1.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
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2.各个学段强调有感情朗读。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这又是一项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都要贯穿始终训练的重点。
3、提倡广泛阅读课外读物
光在课堂上学习语文,是不能真正学好语文的,从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角度说,学好语文更多的还要依靠课外阅读。新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三、语文新课标鼓励学生习作有创意的表达
1、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关于写作教学,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写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在“教学建议”中,把“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一句改为:“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进一步突出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继续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同时还要求“抵制抄袭行为”。
2、写作教学与其它教学有机结合
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
新课标的修订,它向我们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是让孩子如何学?怎样学?这一切最终要靠教学实践去实现、去完善。它不仅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我们一定要以新课标为航向,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教学,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以新课标为指引,开展更加高效的教学活动,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
第五篇: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新颁发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在总结近十年课程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和广泛听取一线音乐老师和一批专家意见后的创新与改革。在认真学习的假期里我们赴北京听取了专家们对新课标的解读,受益匪浅,新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和改变:
一、课程性质更加明确
新标准在前言中把音乐课程的价值作了简要的概括,而将原标准中的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价值”改为“课程性质”,因此将原标准的四大价值简练地浓缩为课程的三大性质,改变了原标准中的性质与价值混为一谈的表述方法,课程性质更加明确。并且在课程性质中集中体现了音乐课程的独特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本次改版的标准中单独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来的,突出了音乐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并强调了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的必要性。这一观点在后面的教学理念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二、课程基本理念更加综合
原标准中基本理念共有十个,而新标准中将原来分为两个方面表述的基本理念合并为一个,共有五大理念。如审美和兴趣合二为一,改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但基本内容没有多大变化,增加了“音乐的情感体验,应以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以及双基的学习业要与不同的文化认知有机结合”等内容。如原标准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和鼓励音乐创造合并为:“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如弘扬民族音乐和理解多元文化合并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将原标准的理解多元文化改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再如原标准中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在新标准中也合二为一。同时,修改并提出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我想是鉴于前期课改中一些老师过于强调了学科综合而忽略了音乐特点的做法而提出的,新标准指出要突出音乐特点,并且在表述中具体列举了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指出这些音乐特点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强调和体现。
三、音乐特点更加突出
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内容标准更加具体
新标准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表述上也更加明确和具体,操作性更强,体现在: 1.内容标准各年段的表述指向性更强,如:感受与欣赏(注:原标准中是“感受与鉴赏”)的音乐表现要素标准中关于对节拍的感受标准中具体指出了:1——2年级主要是二拍子和三拍子;3——6年级主要是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在演奏上,新标准还对课堂乐器也做了明确的说明,课堂乐器主要是指竖笛、口琴、口风琴等,并在学习曲目的数量上也提出明确的要求。
2.弘扬民族文化在内容标准中得到具体体现,如在“演唱”的内容标准中在各学段背唱歌曲的要求中明确提出其中要有背唱中国民歌的数量要求,并且在中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提出了学习京剧和地方戏曲唱腔的要求。
3.识读乐谱的要求有所提高,如3—6年级原标准只要求能够识读简单乐谱,但新标准中提出“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而这个要求原标准中是在7—9年级中提出的。新标准在7—9年级中识读乐谱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为: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
五、设计思路更加清晰
新课标在原来的基础上还增设了一块内容——课程设计思路,其中包括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可以说这五个设计思路既解释了新标准框架如何构建也解答了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关系,对指导老师领会新课标精神,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罗定市黎少镇中心小学
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