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游学活动总结:明天的世界因我们而不同(精选)
中学游学活动总结:明天的世界因我们而不同
中学游学活动总结:明天的世界因我们而不同
前言
从小我就知道在这个地球的另一端还有一块大陆,那个大陆上有一个国家叫做美利坚合众国,那是一个超级大国,虽然历史不到300年,但是经济、军事、教育等多方面都是世界第一强国,于是我便一直憧憬着能够有朝一日造访这个国家,尝试探究其成功的原因。随着年龄的长大,根据周围的新闻、消息和变化,我对于美国也有了更多印象,这些印象有好有坏,总之对于这个国家我是持一种敬重但并不十分信任的态
度。而终于在2015年1月26日我有机会远赴大洋彼岸拜访美国并在芝加哥佩顿中学参与交流活动。
一、激动人心的旅程
1月26日我们踏上了飞往美国首都华盛顿的UA898航班,开始了为期两个星期的访问活动。我们的成员共由三位老师和18名我们高一年级的学生组成,第一周我们在美国东海岸的城市间观光游览;第二周前往芝加哥与佩顿中学的师生参与交流活动。
在第一周,我们先后到访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等城市,参观了mIT、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顶级高校,也游览了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航空母舰博物馆、纽约时代广场、林肯纪念堂等名胜景点,甚至还观看了一场NBA球赛,全方位地感受了美国。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参观mIT的校园。mIT(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麻
省理工学院)是位于波士顿的一所理工类大学,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理工类大学,培养出了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知名科学家。我对于mIT也是早有所闻并十分向往,因此参观mIT的时候也是激动万分。
mIT的校园是没有围墙的,它与所处的cambridge小镇融为一体,据说在这个小镇上散步若是见到一栋扭曲着的奇形怪状的建筑物便是来到了mIT了,那栋扭曲的建筑就是mIT的计算机系主楼。mIT的学院大厅是一栋很漂亮的建筑,白色的石头配以雕饰上去的古典线条体现了自1861年建校以来经历的一百五十多年历史,但是这座具有古典气息的建筑的大门却是自动开闭的现代门,彰显了mIT的理工背景和将高雅文化与创新精神融为一体的风格。在mIT的校园里你听不见喧嚣,只能看见人们手捧书本若有所思沉默地匆匆来往。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我感到这里只属于一种艺术,这是科学的艺术,任何尘世的
**在这里都平息了,化作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和自习室中奋笔疾书的动力。mIT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对于科学的探索,只有首先全心全意地热爱科学,将钻研与思考问题视为一种习惯才能创造出那些伟大的成就,真的,科学在这里是激动人心的!
后来我们来到了纽约,这座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前几天在波士顿等地看到的更多的是欧洲式古典文化的印记,没有感受到太多城市的气息,可是没想到纽约彻底颠覆了这一切。虽然以前也听说过纽约的庞大与繁华,然而当我们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前往纽约时,我才被透过车窗所见到的一幕幕所震惊了:沿着海湾遍地矗立着密密麻麻的令人难以想象的摩天大楼、港口中停泊着数以百计的大轮船正在装卸集装箱、无论是去往纽约还是离开纽约的方向都是车水马龙……有人说过在纽约的底层永远是阴暗的,现在我总算体会了这句话的意义,在纽约,楼不仅非常高,而且
楼与楼之间的距离相当狭窄,好似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遍布的羊肠小道,阳光根本无法直接照耀到街道底部。我感到无论是京北的中关村、cBD还是上海的陆家嘴亦或是香港的中环跟纽约的曼哈顿比起来都好像是模型遇到了实物一般,这是一座真正震撼人心的城市。当夜幕降临伴随着小雨我们来到了世界的十字路口—纽约时代广场,站在观景台上,环视四周闪耀的LED屏、往来不息的人流和车流,我由衷地为这城市的奇迹而赞叹。
二、芝加哥的一星期
2月1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密歇根湖畔的芝加哥,接下来我们要在这里与各自的partner一起度过一周的时间。刚从机场走出,我们便见到了早已列队等候我们多时的佩顿中学师生。我也见到了我的伙伴yusufmallick,一个帅气的具有印度血统的小伙子。yusuf是一个非常友好的人,在机场他主动提出帮我拉行李,他也是一个体育健将,是他们学校田径
队的成员,他也学过一点中文,告诉我他的中文名字叫做“马宜潇”。
佩顿中学全称是walterPaytoncollegePreparatoryHighSchool,虽然成立于2000年至今只有13年历史,但是它却是整个芝加哥乃至伊利诺伊州最好的高中,在美国全国能够排在ToP50,这一点与四中在中国的情况相似。佩顿中学以数学和理科见长,从2002年至今,佩顿中学的数学竞赛代表队在Amc比赛中一直是伊利诺伊州总分第一名。我们接下来的一周里有一个任务,每两对partner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要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一项创新任务,可以是对于城市治理的设想,也可以是设计制作一个发明,总之天马行空地想象,只要能够具有创新的点子即可。
但这并不是在芝加哥的全部,我们还是用了很多时间去游览芝加哥。我们在一个风雪交加的上午参观了芝加哥有名的地方,接下来还去了全美第一高楼西尔斯大厦、芝加哥工业与科学博物馆、芝加哥Shed水族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千禧公园等游览,我们还举行过pizzaparty、在一个同学家里观看SuperBowl总决赛等。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城市,全国机械制造业和铁路运输业的中心,在这一周中我深刻感受了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
我们的项目是一个于生活实际的项目。芝加哥每年的冬天都会有很多雨雪,今年也不例外,我们在芝加哥的一星期中有六天都在下雪。人们从雪地走过会在鞋上带上雪和污泥,很多私家车主抱怨在开车时会将车里弄湿、弄脏,或者为了将鞋上的积雪清理掉要使劲地踢车门,不雅观又损坏车门。于是我们便想设计一种可以悬挂在车门内的雪刷来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一周的时间我们不可能做出完美的实物,但是我们的想法和模型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毕竟我们需要的创新的思维,在今天这个时代里,创新不再作为一种精神,它应该作为一种能力融入到我们的习惯中
去。
三、思考与感悟
在美国的两个星期也给了我很多思考与感悟。美国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也让我对于美国的成功多了一份认识。特别是美国人所体现出来的一些品质尤为值得让我深思。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组成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自于世界各个地区,信仰的宗教和传承的文化也不一样,所以构成了独特的美国精神。正是由于它的多元化,所以它的包容能力很强,对于一切事物和理念都是容纳的态度。我在美国感觉不到那种在别的国家的陌生感,我感觉到的是它对于一个新鲜分子到来的
欢迎,我认为这种包容正是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重要原因:为什么美国的教育先进?因为它包容了不同的学术思想;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先进?因为它包容了各国的精英人才等等。我明白了问
什么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里面就强调了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因为要维持这种包容的环境,只有不断包容,才能不断接纳新鲜的观点和思维,永远站在时代的最前沿,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了当年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近代不堪回首的苦痛的一个世纪。
美国人的志愿精神和对于别人的友爱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有这么一个细节,再从华盛顿转机到波士顿的飞机上,我们有几名同学的座位被安排在了飞机的安全出口附近,而机场工作人员担心他们可能在意外情况发生时担负不起应该的责任为由拒绝给他们出登机牌,而是询问候机的乘客有谁愿意交换座位,没想到前来申请的乘客们非常主动,仅仅三个座位就有将近二十人前来申请交换,这种志愿精神真的是令我十分感动。而我在芝加哥因为一点意外不慎扭伤了右手手腕,然而从我的伙伴到美国老师都表示出了极度的关心,我伙伴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他先为我做了详细的检查,然后又带我去医院拍X光片确认没有伤到骨头,接着又为我开具各种药品,为我戴上护具,叮嘱我回国以后要注意伤情,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样令我十分感动。
我想美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这次出行同样也让我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几乎在美国各地都可以看见大批大批的中国人,而我很高兴地发现我们的同胞都是比较有素质的,参观时遵守规定排队、吃饭时没有过度喧哗、没有随手扔垃圾的行为等等,而在购物场所见证的我们的经济能力就不用说了。同样我也为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感到自豪,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我们国家的市区及高速公路道路质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铁路建设是要比美国先进的。当然我们也要承认我们的差距,我们还有很多贫困地区,因此我们这些生活质量比较好的人们应当付出更大的精力来建设我们的国家,让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
最后我要写这样一个事情。在纽约
航空母舰博物馆参观时,我在已经退役的“企业”号航母甲板上眺望远方,发现映入眼帘的是远处一面在风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后来知道那是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的五星红旗)身在异国他乡,看见五星红旗的那种心情让我激动不已,不知不觉中我唱起了《红旗飘飘》的高潮部分: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我坚信我们的祖国终有一天能够实现伟大复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我坚信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终有一天能够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我感慨万分,因为我无法割舍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我爱中
第二篇:《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
《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
每读一本书,我都会想:读完这本书,我收获了什么?如果有什么收获的话,我就会把它们记下来,以便自己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仍然能回忆起这种收获。呵呵,这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会让我很满足。
那么读完了这本书,如果问我有什么收获的话,首先映入我脑海中的是:中国和美国两种环境的差异,从而会造就结果的巨大不同。这似乎有些“环境决定论”的味道,但其实不然,顶多也就算得上是“环境影响论”吧。假如李开复从小就在中国长大,而且是在大陆成长学习的话,那么他还会成长为现在的李开复吗?他还能达到今天的成就和地位吗?
我们先来描绘一下他的人生轨迹:在李的小时候,他是一个顽童。11岁被哥哥带到了美国念书,初中过的很单调,但是语言能力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还获得了作文大赛的奖项。高中后期,他的生活开始丰富起来,做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创办了校刊、还创业办了公司。之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经过了一年的通才教育后,选择了法律系,后又转系进了当时还不算热门的计算机系。博士生涯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度过,在语言识别方面作出了很突出的成果。走出象牙塔后,首先进入了苹果公司。在苹果的六年,让李从一个单纯的技术人员转变为一个管理者。在SGI待了2年,微软7年,Google 4年。现创立了创新工场,一个全新的创业平台。
我尝试着探索李开复能取得今天这样成就的原因。首先我重申我不是“环境决定论”的鼓吹者。但是我今天要做的工作就是撇开个人的主观因素不谈,单单从环境的客观因素说起。这基于我的这样一种看法,就是这个世界上追求积极向上,梦想成功,勤奋刻苦,为了梦想甘愿付出的人何止千千万万。但是真正能成功、取得耀眼成就的又有多少?归根结底是客观环境限制了潜能的发挥,当然也在于能不能抓得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所以我就从李开复的传记中去探索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如何去很好的利用外界的客观条件来实现自己的一个又一个飞跃。
先从李开复的学生生活谈起。去美国读书,是他的亲人(哥哥和父母)替他作出的选择,但也就是这个选择对他的一生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美国的鼓励式教育、注重实践的理念、哥大的通才教育、灵活的转系制度,这些都对李个人素质的快速成长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更加幸运的是,李发现了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和兴趣,并很好的利用了它。这一点恐怕是让我们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们很羡慕的一件事情。在这中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的大学创造的极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涯中,特别是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念博士的期间,李经常都能接触到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学者。可以这么说,在学生阶段,李很好的利用了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和兴趣、以及客观环境提供的极为优越的条件,从而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一个很好的提高。正是这段
经历,为他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励志大师的一句话:“成功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和成功的人在一起。”
在工作阶段,李在苹果的六年,我认为是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六年。这让他完成了从技术人员到管理人员的转型(当然日后他也经常从事一些技术性的工作)。首先也许是李的出色工作以及与同事之间的良好关系等原因,让他在工作一年之后就成为了小组经理(这是他走向管理的第一步),而后由自荐成为了互动多媒体部门的总监,不久又出任互动多媒体部门的副总裁。而在苹果之后的几份工作中,李几乎都处在高管的位子,而且也都做的不错。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个插曲,就是《艰难的60天》这一章节,而且我发现了这是书中占篇幅最多的一个章节。由此可见这段时光在李心目中的分量。的确,在遇到艰难的时候,需要的是坚持、忍耐、勇气。这些说着容易,但是要做好真的很难。在Google的那段时间,也让李明白了坚守的含义,同时也给我上了一课。当整个世界都在怀疑你、质疑你、甚至是指责你的时候,你还能不能、有没有勇气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纵观李的整个工作经历,他都是从事于当时世界一流的公司,身边都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管理者,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善于学习和总结,这就让他始终处于一个不断上升(所谓上升,不仅仅是职位,更代表的是个人素质和能力)的状态。
所以,看完《世界因你而不同》这本书,让我验证了这样一个观点:要想成功,那么就要去寻找最优秀的环境,去和最优秀的人为伍,去学习他们身上一切比你优秀的地方。
书的最后(P288)有这样一段话:
“我想,这三位如果有好的创业导师帮助,都可能成为中国的下一位马云或丁磊,但是现在他们在互联网里独自打拼,最终脱颖而出的机会相当渺茫。”
“我想,如果他们身边有好的创业导师帮助,他们的成功概率或许会增加数倍。”
这是不是说明李在很大程度上也同意我的看法呢?呵呵
后记:
李始终有一种“让世界因我而不同”的世界观,这也是影响他做出种种选择的重要原因。摘录几段话,共勉。
“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想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呢?还是要真正地改变世界?”
“我终于意识到,失去勇气就意味着丧失了面对挑战的机会,不但于事无补,还可能让我终生悔恨。人生在世,我们需要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
情,并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
2、《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书的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叙述他如何从一个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走向全球化的职业经理人,成为员工们喜爱的开复总裁,成为学生们尊敬的开复导师。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透过这本自传,李开复真诚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成长史、风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烛照人生的心灵史,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他亲历的苹果、微软、谷歌等IT巨头风云变幻的内幕。娓娓道来,字字珠玑。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不同。
李开复博士在《世界因你不同》中洋溢着一种精神:那就是“随心而动”,他的每一次重要决定,每一次人生的变迁无不遵循着这条定律。而他的“心”,不是一颗充满物欲,不是被贪嗔痴所迷惑的心,而是一颗“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你的价值是让两个世界的差别最大”的心。他一直致力于对中国大学生的引导,使中国的大学生更容易把握自己的未来,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职场和生活中坚持自己的信念。
开复的经历一再让我明白,创意才是进步的源泉。不管处在何种环境下,创意不仅让你脱颖而出,同时也是一种乐趣,一种人生态度。在社会分工急剧细化的今天,各种产品和服务高度的同质化。技术,市场,渠道……我们最缺的是什么,就是创意。特别是在他坐在的IT业,创意和理念就是生命。我们在难于摆脱生活上的各种困扰的时候,需要什么,就是创意的去思考生活,思考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成功没有绝对的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并把最好的你呈现出来”是本书主题,给我留下了思考的空间。生命中的我们也许不能像开复一样走到这么宽广的路上,但可以尽我们自己的一切能力去开拓,开拓自己美好的未来,还自己一个青春无悔,人生无憾。
第三篇: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
《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
读一本自传,就如同认知一个人。一本好的自传,一定是以作者的成长历程和他在成长过程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为主线的,这也是最亮点的,是整个自传的骨架。而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情,作者当时的感受则都是血肉,使得自传丰满起来,让读者能看到作者的全貌,他的肌肤,他的骨骼,甚至他的灵魂。
《世界因你而不同》就是这样的一本自传。书中从头至尾都散发着自信的光芒,而这份自信来源于其坚定的哲学信念,那就是“世界因你而不同”。基于此信念,在面临选择时,“听从内心的声音,全力以赴地为那个声音努力、拼搏,直到到达彼岸”,正是整本书的灵魂。
《世界因你而不同》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一本好的自传,往往给读者或感动、或激励、或向往等。而《世界因你而不同》这本自传给我的还有震撼和知识,原来像谷歌中国这样的搜索引擎需要数百上千人日以继夜的不断付出才能制作出来,而为了完善搜索质量,更需要承受
网民们的舆论压力和同行的竞争。书中的介绍也让我知道了像谷歌这样的产品制作背后的故事,虽然细节还不明白,但已经了解了大致的过程。同时,阅读了李开复的自传,也让我对苹果、微软、谷歌这样的大公司很向往,特别是谷歌,那种工作环境和方式让我羡慕不已,感觉工作是一种是享受,那种氛围足以让一个普通人变得聪明、变得有强的工作能力。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在想象谷歌总部大楼是如何的壮观,如果有一天的工作体验,会让我多么兴奋,甚至是幸福。
当我阅读完这本书时,我彻底被李开复这个人触动了。能够不管眼前是利益、是麻烦、是官司,总是“followmyheart ”,不断改变自己的定位,不断改变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最后创造无数奇迹。当你达到一个目标时,你会骄傲自满吗?当你成功完成一件事时,你会沾沾自喜吗?当你已经取得成就,你会就此罢休吗?李开复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在这本书里,也有李开复的人生态度“makeadifference”“followmyheart ”“leadyourlife”(引领一生),他在自己40多年的人生中,做过很多次选择。他结束自己的执教生涯,放弃成为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终身教授的铁饭碗,到苹果工作,由研究转向产品生产;他离开苹果到SGI,由一个让自己失望的公司到新公司创造新的历程;在卖掉SGI自己的部门后,因100多人失业而得抑郁症;离
开SGI到中国,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离开微软到谷歌,走近回中国的梦想,却经历了一场轰动世界的两大最大IT公司的官司;2009年,离开谷歌中国,创建自己的事业,帮助中国大学生——创新工场。这些选择都是他followhis heart 作出的。“followmyheart”,或许你会认为这太鲁莽了,但是,如果不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生活如何变得精彩?相信每个人都不会甘于平庸,毕竟我们来到这世上,绝不是想着碌碌无为地过完一生,我们都想过一个有意义的一生。相信吧!只要肯去努力,抓住机会,世界将因你不同。
同时,我从他的自传中读出了成功者的共同特性,勤奋的付出、积极的争取、远大的抱负、宽广的胸怀等等。纵观书中描述的李开复的成长经历,有很多令人感叹,令人仰止的内容,比如他的学龄前的超乎寻常的调皮以及在上学时的种种非同常人的表现,都体现出一个天才人物的特质,这样的特别性一直延续至大学,这不是所有孩子能或者会经历的,毕竟这些发乎内心,只能解释为天赋使然。那么这些更多是作为娱悦和吸引读者的内容,精彩而远离,对主人公是真实的,对普通读者却是虚幻的。
李开复的成功,不仅是他的勤奋大胆和“followmyheart”,还有美国的教育特点。美国的教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其优秀的大学绝大多数都是私立大学。例如:哈佛
大学、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都是私立的。美国的教育是注重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小培养其动手能力。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不同的课程,就算他们的天赋不够优秀,但是他们想象力是得到保护和尊重的,创造力得到培养。所以说美国能培养出许多创造性的人才。但是中国的只是一味的灌输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育理念,只是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扼杀了创造力。
“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就是你一生的意义”,当你读到这句话时,你还会不会为你现在的碌碌无为而感到空虚?会不会还为对前途的未知而感到迷茫?我想答案是否定的。“followmyheart”,有信心有创新,大胆选择自己的道路,一定会有所成就的。我也会为自己的未来拼命努力,不懈奋斗!
第四篇:《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
《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
从网上看到这本书,它的书名吸引了我,作为世界万物的一分子,为什么会因你而不同?你需要具备哪些品质?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开复,它以作者的成长历程和他在成长过程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为主线的。书中从头至尾都散发着自信的光芒,而这份自信来源于其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世界因你不同”。基于此信念,在面临选择时,“听从内心的声音,全力以赴地为那个声音努力、拼搏,直到到达彼岸”。也是这本书的灵魂。
从书中真切地让我感受到了作者李开复学贯中西,从容纵横于科技前沿,在数家顶尖高科技公司游刃穿梭,最终随心而定的超凡能力和博大情怀,将一位成功者的奋斗历程演绎得激情彭湃、荡气回肠。
俗话说“心怀天下者,方能得天下”。而李开复将自己的心定位于世界。“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就是你一生的意义。”这是他根基于中华文明而又成长于开放的美国文化而展现出的宏阔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得益于美国这一超级大国所拥有的先进性和世界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视野的确广阔得多。
从这本自传中还可以看到作者的心路历程。如从讲课枯燥到演讲大师,他经历了“一个有思想,但是不能表达的人,如同自己没有思想。”的深刻认识过程,从而克服心理障碍,努力实践,终于战胜自我。从在苹果公司的成就和挫折中,理解到“纸上谈兵的理论创新是无用的”,进而让他选择了“放弃铁饭碗”,并开始“拥抱更精彩的人
生”等,都让我看到了一个成功者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梦想的勇气和决心。书中之管理技术篇对我也有很大的触动,他认为“放权”才是最好的管理方法。如果下属拥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技能,像苹果的员工们,颇有艺术家的特质,每个工程师都是天才,都个性十足。是的,面对这样的下属,的确应该采用“放权“。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能够接纳比他优秀的下属,通过管理他们使其变得更优秀,而作为管理者的你,则显得更优秀。他把这些思想灌输给自己的女儿,在给他女儿的一封信中也提到要做一个真诚的人。以最大的善意去对人,不要有成见,要宽容。人无完人,只要他们很真诚,就信任他们,对他们友善。他们将给你相同的回报,这是李开复成功的秘密。这也是他在做管理的18年里,学到的——要想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只有先去信任和尊重他人。
读这本书,让我领略了“开卷有益”; 让我燃起了奋斗的勇气;让我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去挑战自己。我也要让这个世界因我而不同!做一个对世界有贡献的人!
第五篇:《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
《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
《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1
读《世界因你而不同》感想李开复的气势和志向叫人很叫绝。人生来就是来改变世界的,这种英雄主义的勇气令人激动和澎湃。这种神话在几年前似乎就上演过。
当年吴士宏《逆风飘扬》是何等的黄沙漫天,麻雀都可以逆风飘扬还有啥鸟不行的?于是天空中都是沙尘暴了。近几年,飞累了,搞翻译了,翻译了《如何改变世界》,我承认吴女士是一个奇才,她的人生充满了蜕变,从街道医院的护士,到IMB的办事员,从外企公司的.普通白领到中国的“打工皇后”,吴士宏一步步从边缘迈入了主流。而人到中年的时候却跳出了商界选择了边缘。但是她的心依然想着如何改变世界。
一个舞台,一个平台,在合适的时候,在合适的年龄才能将事业做到顶峰,而事业就像是养孩子一样,谁愿意让他中途夭折呢?当我们冷静下来分析时,发现是她在微软的经历成就了吴士宏的传奇,而不是吴士宏的传奇成就了微软。
好了,简单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李开复的自传。我们似乎有一点点担心,担心他会不会成了第二个吴士宏呢?看了李开复的书,感觉到盖茨创造了微软,而李开复点拨了盖茨,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他比盖茨还牛呀。
《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2
《世界因你不同》这本书,有一个不同凡响的书名,这个书名点亮了李开复的不凡人生!因为一位杰出科学家的非凡创新而改变了世界,就像爱迪生的电灯泡照亮了全世界。
书名除了勾起读者阅读的欲望也激发了许多科学家及从事技术领域人士的创新激情。纵观书中描述的李开复的成长经历,有很多令人感叹,令人仰止的内容。比如他的学龄前的超乎寻常的调皮、制作《武林动物传奇》以及在上学时的种种非同常人的表现,都体现出一个天才人物的特质,这样的特别性一直延续至大学,这不是所有孩子能或者会经历的,毕竟这些发乎内心,只能解释为天赋使然。
那么这些更多是作为娱悦和吸引读者的内容,精彩而远离,对主人公是真实的,对普通读者却是虚幻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没太多可供效仿之处——毕竟天才并不是随处可见的。 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人应“Leadyour life”而不是“Live your life”,确实,我们要学会把握我们的人生,不要浑浑噩噩的活着,要明白,努力是成功的有效途径。同时,我们要有信仰,信仰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我们要在信仰的激励下,不断奋斗,从而能达到“Leadyour life”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