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之孟良崮一游感想

时间:2019-05-12 15:4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红色旅游之孟良崮一游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红色旅游之孟良崮一游感想》。

第一篇:红色旅游之孟良崮一游感想

红色旅游之孟良崮一游感想

3月26日,我十分荣幸的参加了公司组织的红色革命地旅游的活动。这次活动有总经理赵新萍带队,大部分人员参加。主要参观了大青山纪念馆,孟良崮,王换于故居,影视城,万松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地。

这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发的丰富,但是在我们只关注经济发展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忘记很多精神。有时候走在临沂的大街小巷,我有时候都会忘记,这里,被称作“沂蒙革命根据地”。记得从小到大,每次到外地的时候,如果有人问到我是哪里人,我回答:临沂人。他们都会透出茫然的表情,我爸爸总是会在旁边补充,“就是沂蒙山区”。这时他们总是会发出恍然的感叹:革命老区啊!以前我总是很不忿,为什么在外地人的眼睛里,我们沂蒙山区在外人的眼中永远都是革命老区,他们看到的总是我们的革命根据地的身份,却总是忽略我们的经济发展。然而随着我逐渐长大,我逐渐的明白了革命的意义之重。这次红色旅行,正好再一次加深了我对“革命”这二字的理解。

这次活动的第一站是“大青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赵总的带领下,我们列队进入,献花,鞠躬,默哀。参观了纪念馆中陈列的烈士的照片,战斗的经过,烈士的遗物。纪念馆后面成片的无名坟地,让我深受感触。他们也都是和现在的我一样的年轻人,然而当年的他们却没有学上,没有舒适的工作,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战争年代,为了亲人,为了家乡,他们毅然走上了这样一条不归路。在此之前,我真的不知道大青山战役,但是我知道,每一个为了新中国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的心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和平。我们很幸运,出生在了和平的年代,赶上了经济发展的狂潮,但即是如此,我们更应该珍惜此刻的得之不易,学习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为亲人,为家乡,为祖国,为了下一代能过上比我们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中华民族是伟大的,因为这是一个善良的,勇敢的民族,为了身后的祖国和家乡,中华民族会前赴后继,我们也是华夏子民,更应该秉承这种传统,努力奉献。

随后我们又先后参观了“孟良崮”“ 张灵甫牺牲地”,孟良崮战役中,共牺牲了2800多名烈士。这是一条用鲜血铺出的革命道路啊。在张灵甫的牺牲地点,看到那艰苦的一线天,看到张灵甫夫人的题词,很难想象,是什么样的精神,让他们在断粮断水的绝境也不放弃革命,宁可自杀殉国也不投降,或许这就是革命的精神,这就是为了亲人和祖国奉献的精神吧。在山顶上休息的时候,赵总提议大家一起手拉手,跳起舞,唱起革命歌曲,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大家一起手拉着手,围绕着孟良崮的纪念碑,一起听着赵总唱起革命的歌曲,跳着欢快的步伐,虽然当时我在拍照没有参与,但是我能感受到那种乐融融的氛围。我真诚的觉得,有这样的领导,我们的公司会更加有凝聚力,更加有战斗力!我们的公司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王换于故居,之前也知道红嫂,沂蒙母亲的称呼,但是始终不是很了解。这次终于来到她的故居,亲眼看到那一幅幅生动的照片,想到在那个遥远的年代,生活如此艰苦,自顾不暇还要去照顾孩子,为革命奉献,与敌人周旋,这是怎样的精神,这已经超越了母爱,是一种大爱,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她是中华民族女性的楷模!

最后我们又参观了沂南的影视城,看到了昔年的艰苦生活的环境。然后又去了鲁中革命烈士陵园,也称万松山革命烈士陵园。这里是纪念抗日革命烈士的,或许这里沉眠着无数的革命烈士的先魂,我们在赵总的带领下向烈士纪念碑敬献了鲜花,然后三鞠躬默哀。

值此一天的行程结束,大家都很疲惫的踏上归途。我们坐在汽车上重新回到繁华忙碌的现代生活中,而烈士的先魂,在当年无比艰苦的战斗环境中,用鲜血为我们铺平了今天的道路,而他们却永远的沉睡在了我们身后的大山深处。在这一刻,我想我更加明白了,为什么“沂蒙革命根据地”始终要比“现代临沂”要出名,甚至是扬名中华。因为任何经济的成就都无法赶超这种革命的精神,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底蕴和基础,它是一个的确未来的铺垫,它是一种精神!革命的精神!它必然扬名天下,为后世所敬仰。在此深刻的悼念那些我们甚至连名字都不曾获知的烈士,祝愿他们安眠,希望他们安心,他们的后世子孙,会珍惜今天,把握明天!

2011-4-15 化坤坤 金兰物流

第二篇:福建之行之红色旅游感想

红色之旅----经济发展之路

4月6日至9日,局里组织了“红色旅游”之中国行,本人有幸参加了福建古田之行,满怀着对革命先驱的无限崇敬,认真地参观了 “红四军司令部旧址”、“周恩来、朱德故居”、“红军街”、“红军井”、“厦门经济特区”等景区。这一路的参观考察学习,竟如同一次党性教育的心路历程,让我心潮澎湃,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这次红色之旅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向大家作一汇报。

一、关于参观革命圣地发展现状的一些感想

泰宁陈家大院曾是朱德、周恩来率领的红军总部机关驻扎地。1933年,朱德、周恩来在这里运筹帷幄,取得了第三、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泰宁也一度成为中国革命的军事指挥中心。这一路,让我们切身体会到这些红色小城的深沉魅力,体验到她们在走过悠久的历史之后,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虽然革命圣地却受到地理状况等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较慢,当地的群众生活水平并不高;但是恰恰相反的革命老区淳朴的民风民俗,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身上,我可以真实地感受到一种淳朴的民风——群众都非常地支持组织上的工作,并且对于依然艰苦的生活环境没有抱怨,坚信在党的领导下,生活条件会越来越好。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坚定和淳朴的民风哟,我深深地被其感动,并且从中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一种蓬勃的力量,似乎就要破壳而出,建设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革命圣地,而这种精神和力量,恰恰就是红色教育的真谛所在——坚定的信念和踏实的作风。我想,我们平时工作学习,何尝不需要这样的精神呢?我相信,在继承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之后,我们能够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投入到工作中去,克己奉公、多作贡献,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一定会搞的更好。

二、关于参观特区经济发展现状的一些感想

厦门,一片神奇的热土,经济特区的发祥地。初到厦门感受到是的一种大城市的气息,现代化楼群拔地而起,高标准备的绿化到处可见,城市干净又文明。取得的这些成绩主要还是厦门强大的经济实力的发展,真正体会到了,邓小平先生所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在这样一个熙熙攘攘的闹市区,现在的我们能够想像到经济特区建立之初的荒芜吗?据介绍,当时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的领导和工程师在地瓜地里实地考察工作时,每人手里都要拿着一根竹棍,因为那地里常有老蛇出没,拿木棍就是要防止被蛇咬。

如今,走在湖里大道上,随处可见两侧林立的通用厂房,这些就是在30多年前为厦门经济特区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的最早的引凤之巢,第一家外资企业、第一个投资的台商、第一份外单的签订都诞生在这里,它们记录和见证了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每一步。

江山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共同体。厦门特区的发展之快,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特区在发展经济初期,厦门市委市政府首先要把交通作为发展经济的起点,从国外引进资金和技术,建设厦门大桥、海沧大桥等,大大改善经济特区交通难状况,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现在厦门市委提出以港立市,工业兴市,建设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方针,为厦门市现代化港口的建设、现代工业的飞跃发展和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两笔财富值得我们久久回想,细细品味,深深追思。经过多天的学习考察,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是接受了一趟生动的红色教育。

第三篇:红色旅游之赤水游有感

红色旅游之赤水游有感

江津德感中心医院内一科 程小静

我一直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有着特别的崇敬之心情,2011年5月份我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组织全院党员干部探访当年“四渡赤水出奇兵”的赤水市,我终于有了一个去赤水的机会,这使我感到非常高兴。

从江津出发先经过渝合高速江津段(另外一段正在修建),再过四川合江县,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途经重庆、四川、贵州三个省(市)。终于在上午11时左右到达贵州省赤水市。赤水市区对面,经过一个小桥就是四川合江的九枝市,也算是鸡鸣两省的交界地,所以,两省的风土人情在此交汇。“赤水”名字的来由据说是元末明初,当地百姓在改造房屋时发现大量赤水墙,从此“赤水”就成了这里的地理名称。现在的赤水除了仍然是“市依山建,水绕市转”之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赤水市(县级市由遵义市管辖)地处贵州遵义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南部接壤,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素有“黔北明珠”的美誉。全市幅员面积1801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人,共有汉、苗、土家、仡佬、布依等23个民族。

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在中国革命史上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这里是红军长征途中毛主席运动战、游击战、以少胜多的战略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的“神来之笔”---四渡赤水在此展开。

早上7:00我们一行16人坐中国青年旅行社的中巴车从江津德感中心医院出发,三个多小时后,高速路换成了二级路,最后一段路,汽车沿着崎岖险峻的山路前行,当走到离赤水还有大约五公里的一个叫青杠坡的地方远远就看见一座纪念碑直耸蓝天,车上的人告诉我,那就是赤水战役纪念碑,是为1935年1月在此战斗中牺牲的红军战士而立的。据说那次战斗是共和国将帅们空前绝后的一次集中大搏杀,展现了中国革命史上罕见的场景,参加过这次战役的红军中有后来的三任国家主席、五任国防部长、七大元帅、将近200名将军,他们全部集中在一个大约2平方公里、狭长的山谷中激烈鏖战。

1935年1月份刚开完遵义会议取得军事领导权的毛泽东急于想打一场胜仗来鼓舞士气,由于寻敌心切,加上情报不准确,低估了敌人的实力,在青杠坡及周围几个地方和川军、黔军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激战,其中青杠坡银盘岭的战斗犹为惨烈,敌我双方反复争夺,几易其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朱德总司令亲率部队指挥战斗,连作为预备队的干部团也由时年31岁的陈庚将军带领下参加了战斗。这次战斗有1000多位红军战士牺牲(也有的资料上说2000多人),后来我专门去青杠坡凭吊时访问了一位80多岁的老农,赤水战役时他有10岁左右,清楚地记得那次战斗的惨烈程度,震耳欲聋的枪炮声连续响了一整天。他指着青杠坡下面的水田说,红军战士和敌军在这里展开过肉搏,敌我双方都打红了眼,刺刀拼弯了就抱着敌人在田里撕打,喊杀声震天,战斗的惨烈震天地,泣鬼神。战斗结束后红军组织部分老百姓掩埋烈士遗体时,抱着敌人尸体的红军烈士由于搏斗时抱的太紧,居然无法把他的手从敌人身上分开。老农又指着青杠坡下面的一条小溪说,战斗过后的半个月都不敢饮用那里的水,因为溪水全被鲜血染红。听完老人的简单叙说,我被红军战士的英勇所震撼。老人还告诉我,这座纪念碑是80年代建的,参加过赤水战役并在这场撕杀中负伤的张震将军给纪念碑题了词,碑上写着“青杠坡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几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象征着红军 1 精神永放光芒,也象征着红军烈士英灵与天地同在。

而稍后的四渡赤水战役,在我军史上也堪称典范。1935 年 1 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地区。15 ~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 “ 左 ” 倾冒险主义在 军事上的错误,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时,蒋介石为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或东入湖南同红 2、6 军团会合,围歼中央红军于乌江西北的川黔边境地区,调集其嫡系薛岳兵团和黔军全部,滇军主力和四川、湖南、广西的军队各一部,向遵义地区进逼。1 月中旬,薛岳兵团 2 个纵队 8 个师尾追红军进入贵州,集结于贵阳、息烽、清镇等地,先头已进至乌江南岸;黔军以 2 个师担任黔北各县城守备,以 3 个师分向湄潭及遵义以南的刀靶水,懒板凳进攻;川军 14 个旅分路向川南集中,其中 2 个旅已进至松坎以北的川黔边境;湘军 4 个师位于湘川黔边境的酉阳至铜仁一线构筑碉堡,防堵红军东进;滇军 3 个旅正由云南宣威向贵州毕节开进;桂军 2 个师已进至贵州独山、都匀一线。

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根据上述情况,决定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上,在四川省泸州西南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进至川西北,同红四方面军一起实行总的反攻,争取赤化四川。如渡江不成,则暂时留在川南活动,并伺机从宜宾上游北渡金沙江。1 月 19 日起,红 1、3、5、9 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黔军随即占领遵义、湄潭;川军以一部兵力防守宜宾、泸州,以 8 个旅分路向松坎、温水、赤水、叙永等地推进。24 日,红 1 军团击溃国民党军黔军的抵抗,攻占土城。28 日,红 3、5 军团、军委纵队、干部团、红 1 军团一部在土城、青杠坡地区对尾追的川军 2 个旅发起猛攻,予以重创。此时,川军后续部队 4 个旅迅速增援,毛泽东等遂决定,立即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蔺以南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演出了一幕军事史上著名战例——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赤水市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安详、平静。祥和替代了弥漫的硝烟战火和震天喊杀声,清代赤水河四大盐号之一华氏成裕盐号旧址、船帮会、酒坊等,向世人展现着历史遗迹,让人十分贴切感觉到古市当年的繁荣和荣耀。

赤水市的赤水河渡口最宽处只有100多米,现在有一座钢筋水泥桥横跨东西。河里的水并不多,在桥的下游一、二百米处可以涉水而过。可是当地的老人告诉我,在70多年前赤水河水流湍急,最深之处有三、四丈,不可能徒步涉水过河的。

走近河边渡口有一呈“凹”字形的民居,据当地人讲那是当年红军渡河指挥部。据这里的居民介绍,当年红军架桥渡河用的木板全都是赤水人民把自己家的门板拆下来送给红军当桥板的,红军就在交来的门板上面写上门板主人的名字,红军全部渡河以后按照门板上的名字再还给每家人。可以想象,当时的军情是多么的紧急!在红军全部渡过河之后居然不顾危险,依然把借来的门板如数归还。每当我走在赤水的长征街看到那一块块非常陈旧的门板时都会想到那门板是红军踏过的,留有红军的脚印,红军也就是踏着这些门板从赤水继续他们的长征路走到了延安,走到了西柏坡,走到了北京,最后走向了全中国。

赤水市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在我的脑海里她不仅把我带进了那炮火纷飞艰苦卓绝的创业年代,更加深了我对长征精神的领会。长征精神是什么?至今人们仍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我以为,长征精神就是要抱有坚定的信念,坚强团结的组织,实事求是的革命实践,顽强拼搏,不屈不挠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怕牺牲,吃苦耐劳的钢铁般的意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是凭着这些精神,红军才能从绝境中走出来取得最后的胜利。反思一下现在社会存在的问题,红军许多的好精神好传统被一些人彻底丢掉了,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背叛了他的誓言走向了人民的反面。这些人如果让他们站在红军烈士纪念碑下,他会做何感想?他们对得起革命烈士吗!

人们都知道创业难,守业更难,难就难在人的思想会起变化,优秀传统不会被继承。在社会物质快速发展的今天会一味地为自己追求享乐而损害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最后导致腐败堕落。我赞成长征精神的讨论,因为只有一直讨论下去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她,就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后来者去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宏愿。

学习和了解红军长征精神对青年人同样重要。青年人处于艰难的创业阶段,如果没有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没有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想在这短暂的一生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

我院正自迁建以来,得到了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现有临峰、圣泉两个门诊部及德感住院本部,共有床位120张,医护人员共125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8人,是一所合格的二级乙等医院,主要为德感片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和奖励,2010年我院又被评为区先进单位,肖霍、程小静等6人被评为区先进个人。由于发展的需要,我院近年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一批年轻的医护人员,这批年青人是要和我们一起为我院上档升级作出贡献的,由于他们大多是80后、90后,家里条件都不错,在工作中存在怕吃苦、工作责任心不强等不足,但他们多数对工作有热情,如果我们能从组织上关心他们的成长,用长征精神、江津精神来鼓舞他们、激励他们,形成一股全院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使他们更快的成长,那么,我们院美好的明天指日可待。

2011.5.30。

第四篇:红色旅游感想(本站推荐)

红色旅游之感想

周海山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我公司于6月10号和6月17日分两批组织2010公司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爱岗敬业先进个人前往贵州进行红色之旅和参观学习。我作为先进个人很荣幸成为了这次红色旅游和参观学习团的一员,6月17日我和公司第二批团队踏上了赴贵阳的火车,本次红色之旅历时五天,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首先,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息烽集中营,它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 前身是国民党政府的“南京军人监狱”,由设于息烽阳郎坝的本部和玄天洞囚禁处组成。经导游介绍,国民党军统特务将重庆望龙门看守所称作“小学”,将渣滓洞、白公馆称作“中学”,而息烽集中营则被称作“大学”。“案情”重大的革命志士从“小学”转囚于“中学”,再进一步转囚“大学”,国民党特务们无耻的称之为“升学”。从 1938 年 11 月建立到 1946 年 7 月撤消,先后关押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1220 多人,其中包括杨虎城、许晓轩(电影许云峰原型)、张露萍、黄显声、马寅初、以及共和国最年轻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等。其中有600多人被杀害和折磨至死,下落不明者400多人,最终能活着出去的仅有140多人。

初入这所监狱,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绿色、树木葱郁、花香鸟语、景色怡人,但就是这个貌似幽静园林的地方,当年却是国民党反动派迫害革命志士最黑暗、最残暴的人间地狱,这里曾经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国民党当局为了逼迫革命志士,采用了各种酷刑,如:“喝汽水、坐飞机、老虎凳、点天灯、快活椅、绣花针”等毒辣手段,先后杀害和迫害致死600多人,许多共产党人在这里怀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崇高理想,在逆境中奋起抗争,这里也曾是铮铮铁骨的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坚持真理,反抗国民党反动黑暗统治的特殊战场。《红岩》中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这所特殊的“大学”里。他们在罗世文、车耀光、许晓轩和韩子栋等策划成立的“中共狱中秘密支部”领导下,和敌人展开殊死斗争,许晓轩烈士在狱中写了“走出大笼,赶进小笼,苦比笼中重,不如锁笼中,太阳真宝贵,每次廿分钟,革命不怕苦,宁死不出笼”诗篇;他利用特务们要他在一棵核桃树上写标语的机会,巧妙的刻下“先忧后乐”四个大字,隐喻黑暗过后即是

光明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敌人还要他再写,他宁死不屈,从树上跳下抗争,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生死臵之度外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共产党人在这里还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狱中地下组织利用“小萝卜头”年幼,不引人注意的条件,让他传递口信,充当小小交通员,有组织的和敌人开展斗争,体现了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有讽刺意义的是,当年蒋介石把集中营设在息烽是为了取息烽“息灭烽火”之意,然而革命之火是熄灭不了的,无数共产党人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斗争,最终还是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在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生死搏斗中,中国共产党人笑到了最后。

在息烽集中营革命斗争历史展览馆,我们感受许晓轩、张露萍、宋振中(小萝卜头)等著名革命烈士英勇不屈、顽强斗争的感人事迹。在“猫洞”杀人场纪念碑前,我们默默伫立,愤恨敌人的残暴,悼念战士的忠贞,敬佩英雄的刚烈,大家为国民党对革命人士进行的残酷镇压而愤愤不平,为革命人士不屈不挠,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而感动。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我党我军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名城——遵义。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历史经验。

当我们走进遵义会议旧址内,心里不免肃然起敬。看着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和一篇篇翔实的资料,我们的思绪随着讲解员的解说,飘向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5年1月,就是在这个普通的会议室,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途中,在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力量遭受的严重损失的情况下召开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由此,遵义这个地方成为举世瞩目的红色圣地和转折之城。

据介绍,从1930年4月至1936年4月,红军在贵州开展革命斗争,足迹遍及67个县,建立了滇黔桂革命根据地和黔东、黔北、黔西北革命根据地,有1万多名各族群众参加了红军。贵州老区是红军的发展壮大之地。中央红军为期两年的长征,有近一年的时间在贵州境内活动,先后攻克了31座县城。遵义会议、突破乌江天险、娄山关战役、土城战役、四渡赤水、兵临贵阳等都是长征历史上最为辉煌和最具传奇性的重大历史事件。

从遵义会议会址、陈列馆、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毛泽东遗物展等一路走来,我们也感受了毛泽东这个一代伟人在这里崛起的经过,对“是历史选择了毛泽东”这句话有了更深的共鸣。令我们更加敬佩的是毛泽东的高超智慧和用兵的神奇。红军强渡乌江天险、四渡赤水的场景似历历在目,娄山关的炮声,赤水河底浪涛,雪山草地中红军战士艰难地跋涉……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从内心感动!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奔涌。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斗争的艰苦,中国革命政权来之不易;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巨,更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和伟大。能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深感光荣和自豪。

伟大的长征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又开始了新的长征。改革开放28年,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考察,让我再次重温了党的这段历史,更加深了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并从中受到了新的启发和教育。当我站在“猫洞”外,臵身于遵义会议会址中时,遥想昔日的烽火与韬略,思考明日的危机与锦绣,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屠刀面前没有屈服,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的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使我更深切地感受到革命的艰辛,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可贵,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激发了我们要珍惜今天拥有的一切,我们要把长征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中

去,不断发扬光大,为国家的强盛、为民族的振兴,为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株洲供水的明天而努力工作。

第五篇:红色旅游感想

红色旅游感想

单位组织了一次红色旅游,临行前领导要求,回来后每人都必须写一篇感想上交。乍听这个任务的时候内心非常抵触。十四岁的时候出去春游,老师要求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内心里是跃跃欲试的,因为那时候我总能炮制出一篇范文,所以我急不可耐,热烈拥护老师的决定。我会写:春来了,花开了,鸟叫了,我们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叽叽喳喳,欢乐极了。

十四岁有太多的极了,高兴极了,难过极了,幸福极了,还有兴奋极了。极了,对于十四岁来说,不是一个制高点,而是一个可以继续攀爬的高度,在这个极了之后,还会有下一个极了。四十岁却不再提及极了,把极了当做了一种状态的制高点,不可逾越。四十岁应该不惑的,但是我还是非常疑惑,有许多事情琢磨不透。

作为一个从小就听话的人,能够把听话进行到底将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听领导的话。一路聆听,不该心生疑惑,直至中年了忽然叛逆,不肯欣然听话。世事往往矫枉过正,何况区区一个人的人生?

我已经写不出十四岁的欢呼雀跃和激情四射,却也要以四十岁的心境感想感想的,关于人生,关于理想,尽管这样子看起来要多傻有多傻。

要有一道花墙

风里有一丛丛白的粉的成团成簇地花朵闪现,花朵不算大,花姿也算不上绝色,只是胜在如火如荼,胜在数量多多。这是蔷薇,花的墙。

这并不是一个不设防的世界,有些院子能随便进入,有些院子需凭票进入,有些院子闭门谢客,有选择的或者无差别的拒绝参观,于是蔷薇花墙应运而生,为了拒绝不显得太绝情。

当然,并非所有的拒绝都这么文艺腔。我们既拒绝过别人,也被别人拒绝过。每一个人都是一处院落,不设防万万要不得,这是我走了四十年的路证明过的事情。曾经相信一个讹传,古有世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是一个无须设防的世界,我深深向往之,也努力把自己当做一个无须设防的院落。后来,我才知那个大同世界时古人们意淫出来的,而我也因为不设防,太过信任一些端正的君子和道德模范而屡次受伤。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真的东西都不可怕,哪怕是真小人、真坏蛋、真鬼、真妖精。真正可怕的是伪君子、假圣人,外面冠冕堂皇,里面男盗女娼。

有人说不设防的城市没有内容,也就没有造访的价值,同理,院落也是如此。

所以,做人,要做一个院落,一个有内容的院落,要有一道花墙,在一些特定或非特定的时刻里选择委婉拒绝。蔷薇花开得正好,拒绝于是有了些许美丽,美丽之下,有些许尖刺,也是必须的。

要有一些石块

行走在山间,常看见一些石墙。

石墙是石块垒的,石块有大有小,一块紧挨着一块,没有使用任何粘合材料,就挨得那么紧,那么结实。

一些石墙围成院落,一些石墙围成城池。石头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大多出现在墙上,一立就是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几千年。

也有一些墙不是石头垒的,而是用砖垒成的,砖和砖之间需要粘合材料。砖墙也围成院落,围成城池,立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几千年。

印象中,咱们的老祖宗特别喜欢垒墙,万里长城是他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不管是石墙还是砖墙,其厚重都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在墙的保护下我们生活得很踏实。

所以,在蔷薇花墙下面来点石头,蔷薇花攀援着坚固的石墙,愈坚固愈美丽。

要有一个崮

垒一道墙或者一圈墙,垒在哪里也是有很深的学问的。

垒墙,要有一个崮。崮,四周陡峭山顶较平的山。墙垒在崮上,更加安全,易守难攻。纪国国王就选择了一个崮建了一座备用王城,于是有了天上王城,也有了我们这次旅行的一个目的地。

可是,墙垒的多么坚固,垒墙的位置多么险要,都不能阻止一个王国毁灭的步伐。纪国拥有这么一座固若金汤的天上王城,仍然不可避免地湮灭在了历史的洪流中,有许多秘密无法猜测,只能任由历史学家推推敲敲。

墙也没有阻止外族人入侵的步伐,远的,近的,那么多次被人破墙而入。墙只能保持着被动防御的姿态,非常悲壮地屈辱。

我们向来是缺乏主动出击的意识的,并且总是喜欢把懦弱当成高尚,于是乌龟在乌龟的壳里,纪王深埋在崮上的天上王城里。

要有一道心墙

历史说了很多话,我们左耳朵听见,又从右耳朵冒了出去。

我们不乏世外桃源的想象,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田园风光一派祥和安乐。官员们尤其喜欢听歌功颂德,你好我好大家好,才算得上其乐融融。帝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可是帝王情结悄然在很多人的心里复辟,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员,油头粉面,道貌岸然,骑着私欲的大马,你方唱罢我登场。

几十年前,日寇铁蹄践踏墙里墙外,那么多高官当了汉奸。他们应该听见过历史的话的,他们也知道岳飞、于谦、文天祥,可是他们假装忘了这些,日寇没来做贪官,日寇来了做汉奸。

心里没墙,就算有再多的铜墙铁壁,也形同虚设。

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下载红色旅游之孟良崮一游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色旅游之孟良崮一游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南京一游之感想(小编推荐)

    南京一行之感想———一去一回,时间太快,来不及回味,南京,细数你的给予南方, 我一直都向往的地方。一直生活在北方,很想去南方感受一下。四月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我们踏上了开往南京......

    游刘公岛之感想

    游刘公岛之感想 著名作家陈运和写诗刘公岛称之“一艘永不沉没的军舰 经过滚滚的甲午战争疾驰行进甲板上站着中国近代史 曾一度威风凛凛站着丁汝昌站着邓世昌站着中华民族的......

    游巴山之感想

    巴山我想对你说—巴山在我心做为一名刚入路的新工,能够参加“继承巴山精神,青春奉献铁路”主题教育实在难得。未曾到过巴山,对巴山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那首“巴山夜雨涨秋池”......

    红安一游感想

    记红安红色之旅首先简单得介绍一下红安红色之旅的行程吧!六点二十从学校出发再转火车专列九点左右到达红安火车站,之后乘中巴到达纪念馆参加献花仪式,参观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马上......

    延安红色旅游感想

    “走入圣地”实践感想 步入大学,高考前那个一心渴求进入名校的梦想实现了,可随之而来的空虚寂寞让我感慨万千,所以大学期间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我选择在陕西延安这片开国圣地度过,......

    红色旅游感想汇报

    重庆科技学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红色旅游感想汇报 2012年4月21日星期六,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第四党支部发起了以“回顾红色经典,不忘历史血泪......

    磁器口之游感想(最终定稿)

    瓷器口游历记 “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被赞誉为“小重庆”磁器口,是诗人重温重庆风情与人文的最佳去处。对于初次到达重庆的我们来说,是能让我们最快的了解融入重庆......

    华东五市游之感想

    华东五市游之感想 旅游回来已经快两周了,旅游时的好心情还一直伴随着我,心里的感触也颇多…… 生活在北方的我一直对南方的美景非常向往,也想感受一下南方人的生活。今年八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