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胡适文存》之感想一(转载)

时间:2019-05-12 22:1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胡适文存》之感想一(转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胡适文存》之感想一(转载)》。

第一篇:读《胡适文存》之感想一(转载)

读《胡适文存》之感想一

(2015-03-19 20:35:01)转载文化

杂谈 ▼

标签:

说来有一个很是奇怪的事情:我所钟爱的民国作家中,有三位是不被大陆主流价值观认同的。他们是周作人、林语堂、胡适。

在传统的教育中,三位都被描述成富有争议略带灰色的文人。周作人被毛公定义为“文化汉奸”,一直未能翻身;林语堂因自己的文学主张和左翼联盟的不相怠见,在历史的潮流中也很少上得了台面;胡适,更有意思。和国共两党的党魁都有交集,并在特定时空备受推崇和尊重,可惜不沾政治、独立思考、极力启迪明智、布道民主与改革的文人特质,让其两边不讨好。以至于在内地,与周作人同命,被人讳而不谈。在台湾,蒋公一句话为其盖棺定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初次见此联,总觉得蒋公对胡适的评价很高,后面阅读一些蒋与胡的恩怨交集后,总觉得该语含有不敬之意,其中之味,需仔细咀嚼。

可是,政治的东西让它回归政治,与我无甚干联。我一介草民,阅读其文,觉其文笔优美、理性,还带有开一代风气的思想荣光。这个对一个爱好读书的市民,怕是一件极其幸运和喜闻乐见的事情。

我在和朋友聊天时,一直说中国有几个思想最自由的时代:一是春秋战国,二是魏晋、三是清末到民初。那几个时期,思想上百花齐放,思辨却不相互打压。像极了一个大戏台,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意境,各自竞演风流。智慧之光交映之后,社会剧烈动荡变革,大大促进了历史进步。中意的事,我喜爱的三个作家,都生活在那个思想极其自由的时期。不知是历史选择了他们还是他们创造了历史,纠缠不清中,就喜欢上了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他们。

三位作家中,我首先阅读的是周作人的作品,读了不少止庵校正的集子,读着很是有感触,因为本文想叙写对胡适的一些印象,故不多加描绘;林语堂是读郁达夫文集时,里有一篇文章描述在上海亲历林鲁之争而感到意外,进而结识,后就寻觅了《林语堂文集》来读之,以满足为何当时一青年才俊敢和文坛老大角力之好奇。胡适,是在一个出版社做的《指尖上的中国》中阅读到其关于桂林山水的描绘,觉得其文笔特别有意思,知识之广令我惊异,进而有了好奇之心,随后购买了《胡适文存》套集来了解。

《胡适文存》套集,共有十二本,洋洋洒洒预计三百万字。这个通读下来,估计要一年时间,我也是准备花一年多的时间来慢慢了解一下胡适。文集是一四年十二月中旬购买的,到如今已有三月的时间。可惜,因为懒惰,至今我才读完一本,很是不好意思。但在读的过程中,我就有了要写写自己对于其人其文感受之冲动。但因为知识点很少,加之脑海中很多印象是道听途说,真假难辨,不敢妄言。可是,作为一个灵魂不安分的人,还是压抑不住自己说说的恶习,忍不住要讲讲了。这其中最大的支持也来自胡适先生的思想,其在《国语讲习所同学录序》中坦承自己对民国政府颁布命令在中学一二年级推行国语的支持,并对反对者给予了毫不隐晦的批判。他说:”国语的标准绝对不是教育部定的出来的,也不是少数研究国语的团体定的出来的,更不是在一个短内定的出来的.......推行国语就是定国语标准的第一步........嫁了自然会养儿子,有了国语,自然会有国语标准。“得此启迪,无关完善与正确,先写了再说,大不了到时改过自新了罢。

在读完《文学改良媰议》后,我才对胡适为什么是五四运动旗帜性人物有了一个简单了解。单就其所提八议,时至今日个人认为还是行文的标准,可惜是,很多人却是没有用心去领悟。胡适在文中说:”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需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需讲究文法;四曰,不做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这八点在现在看来好似平常不过了,但是在当时文言文与白话文交替的时代,那作用是极其突出的。它改变了大家行文立说的固化思维,好似平地一声惊雷,震醒了梦中人。后面白话文推开了,新诗出现了,可读的文章多了。这可以说,在恰当的历史节骨眼上,胡适一声嗓子,历史就进入了现代。这里这样说,好似有夸大之嫌,再举一例,证明胡适对于中国历史的进程的推进是无人能代替的。

《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一文中,胡适对标点符号的定义、用法以及好处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细读之后,感叹胡适不光在思想上立于潮头,在实践上也是亲力躬为。他界定“标”,是用来标记词句的性质种类;“点”,是用来点断文句,使人明白句中各部分在文法上的位置和交互的关系的。这个定义,在当时如何行文撰意时是有规范的作用的。其在文中对标点的种类和用法也进行了说明,指出了在旧标点基础上,我们应该用句号、点号、分号、冒号、问号、惊叹号、引号、破折号、删节号、夹注号、私名号和书名号。并对用在哪里合适进行了一一论述。我读完该文后,很是意外,没想到一个平时极其关注形而上的人,也能操刀做形而下的文章,并且立论一如既往的干练、叙述一如既往的有逻辑层次,让人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胡适对于历史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变迁会得到一个比较公正的评价,这种坚信我相信也一定会落在胡适的好友周作人身上。但是,对于初读《胡适文存》的我来说,阅读该书还是有些困难的,今记录如下:

一、该文集排版为竖行,与现同行的作品不同,阅读较为费力。文中多有繁体字,加之标点多为旧时用法,没有耐心和没有稍许文学素养的人是没有能力读完的;

二、文集很多代表性作品都产生于民国那段思想最思辨、最丰富多变的时期,若对于这个时代环境不了解,就难了解文章的内涵了;

三、胡是一位学贯中西的人,其很多思想、方法论、比较法都是借用西方的,没了解的人,不会懂。举一例,如其常提及的历史进化论’

四、文集中会涉及很多当时的思想家、文学家,要稍许了解这些人的思想、作品,也是一件不易的事;

五、文集中文章一般篇幅较长,万字左右是常有的事,这个对于阅读习惯是个大的挑战,现在很多人喜欢阅读篇幅短小的文章,那样容易掌控行文思路和文章结构,这在胡的文集中,是很少见的。

在个人而言,一旦开了头,就会继续阅读下去。何况,读胡的文章,时不时都有一些惊喜出现。

残荷听雨二零一五年三月十九日作于昆明

第二篇:读《胡适自传》感想

读《胡适自传》感想

由于本周是讨论课,所以备课就稍微的简单些,腾出了时间看了《胡适自转》,本想拿出2节课的时间给学生们来了胡适的讲解,但在看书的过程中发现,但凡大的思想家学者或者说某一时期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是十分的复杂和深奥的,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周围的亲人朋友以及自己的机遇等等都会对人物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单凭一本自传,或者单凭几天的时间,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水平有限,所以我认为我很难把握胡适的思想,所以就放弃了在课堂上讲解的想法,还是自己读读就好了。那读完任何一本书或多或少都会有感想,有了想法就不吐不快,所以在此就简简单单的把《胡适自传》的感想说一些。

胡适是一个很多崇拜的学者教授,在上研究生期间,同寝的小姑娘就疯狂的喜欢他,那时候我对胡适的了解就是知道他是 寻文化运动的棋手,鼓吹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在美国读书期间受实验主义家杜威的影响,产生了“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著名言论,回国后在北大担 任教授并接任北大校长一职,仅此而已。

看了《胡适自传》后,更多的了解了胡适思想形成的渊源,那就是他从小所受的教育,胡适的父亲是当时的“能人”,在东北江南一带任职,在老家安徽绩溪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三先生”。胡适的母亲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作为偏房嫁给50多岁“三先生”,所以24岁就守寡,母亲一直充当了慈母和严父的双重警角色,母亲在大家庭中以包容和平和的心态处理了自己和“三先生”遗留下的儿女的关系,这些对胡适的影响很大,同时母亲对胡适的学习要求很严格,从小让他读各种书籍,像《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小说。

胡适后来跟随母亲到过上海,在上海那个中外交流汇集之地,开阔了他的视野,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使他中国的现状有了清醒的认识,在1910年中,美国要退回庚子赔款,中国人就利用这批赔款开始派遣留学生到美国学习,那胡适就作为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来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哲学,同时还选修了历史文学等课程,认识了一大批的学者教授,并且自己在适当的场所就发表演说,把自己的演讲能力提升了一个档次,杜威的实验主义对胡适的影响很大,这就是而来胡适在同李大钊等马克苏主义这在论战中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认为理论都是假设的,唯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渊源。回国后,胡适就被蔡元培校长请到北大作教师,由此认识了一大批年轻有思想有个性的学者,他们在北大这块圣地上为新的思想为西方的民主科学摇旗呐喊,给人民一次彻底的思想大洗礼,胡适提倡文学革命,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说文言文是一种半死的文字,同时他还用白话文写了中国第一首诗歌《蝴蝶》,后来收藏在他的《尝试集》中,推动了中国文学和语言的繁荣,同时他还开始 整理国故,研究和尚和考证红学,在一系列领域中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自传中有胡适弟子唐德刚的一些注释,有了第一手难得的资料,唐德刚丝毫不隐讳对老师的批评真诚真实,显露真知,正是西哲说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那种精神。胡适对于共产主义和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都有无法与本土主导文化观念完全相合的看法,这不难理解,他是把本世纪影响中国的各种思想主义等等量齐观地来看待,他自己有时中国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的带头人,他自然不会有“四个坚持”。至于“太平天国”,他的自传中均记录了安徽胡氏家族经历这场战争,人口从6000多聚降至1000多人,宗祠毁灭,胡适叙述的感情色彩就很了然了,正义的战争任是战争,战争就有它残忍的悲剧的性质,我相信我们都有“同情之理解”的治史方法去理解胡适了。

读完后,感触颇多,还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还没整理好,等有时间再整理了,好了,我要备下周的中国共产党的课程了。预祝自己一切顺利,心想事成!哈哈,好土的祝福呀!

第三篇:读胡适有感

读胡适先生文字有感 Qingcheng Qingcheng 这两天利用中午和晚上睡前的一点时间,把亚马逊上面的一本小书《介绍我自己的思想》看完了,豆瓣里也收录了这本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书的选集,里面主要是胡适先生给自己或他人书籍所作的序,还有一些札记赠言等。文“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本是先生给书籍《胡适文选》作的自序,主要说明了先生所选文章的原因:为“少年朋友”选辑二十二篇文章大致介绍先生自己的思想。

先生言其思想受两个的人的影响最大:赫胥黎和杜威。前者教先生怎样怀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后者教先生怎样思想,教先生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待证的假设,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这是我们这些当代青年应该学习的,凡事求证据,记得要问为什么?不被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所淹没,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先生对五四精神的赞扬和怀念,对青年学生的的教导和期望,读来让人感到惭愧,想五四时青年大学生所思所想所为,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再反思自己的大学生活,无明确长远目标不说,连当前学习之事也没有做好,多为应付考试而读书,浪费了大好时间,实属不该。

先生言“Express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of appropriating impressions”,即“要使你所得印象变成你自己的,最有效的法子是记录或表现成文章。”所以先生推荐记札记,这也是我写这篇日记的原因,以后坚持生活写日记,读书记笔记,尽量把印象变成自己的。

生在1960年的毕业典礼上给毕业生送了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问题丹,兴趣散和信心汤。第一味药是说,离开学校,总得带一两个麻烦而有趣的问题在身边,时时向你挑战,笑你奈何不了它,这样就不会懒惰。第二味药,是要我们进入社会后要多发展一点职业以外的兴趣,“这种非职业的玩意儿,可以使他的生活更有趣,更快乐,更有意思”想自己从小到大,却没有一样这样的兴趣,或者说没有一样能坚持下来的兴趣,吉他,羽毛球,游泳,多是三分钟热情,未能坚持。勉强算上的,可能就读书了,少时书读的少,见识也浅,大学里有了图书馆,便想着多多利用,也算是读了一些书,只是少有记下读后感想,还是要像先生所言,以后无论读书还是观影,尽量把所思所想记下。其实游泳也一直在学,只是不能有规律的练习,想起才去,以致进展不大,算来学自由泳也近一年了,还是不能流畅的换气,20多米就不行了,还是多请教请教舍友。先生把第三味药叫信心汤,是要毕业生总得有点信心,“我们生存在这个年头,看见的,听见的,往往都是可以叫我们悲观,失望的----有时候竟可叫我们伤心,叫我们发疯。”先生当年所描述的对现在的我们也同样适用吧,每天看着微博里的社会人间百态,多半让人悲观和失望,正因如此既最好又最坏的时代,既智慧又愚昧的年头,既希望又失望的季节,才更需要培养信心,“这个时代,正是我们要培养我们的信心的时代,没有信心,我们真要发狂自杀了。”先生举了福特和莱特兄弟两个例子来叫我们深信“努力不会白费”的人生观。自问,有这种信心没?

先生在文“大宇宙中谈博爱”中提到: 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就是把自己弄好。我们应当先把自己弄好,然后帮助别人,独善其身然后能兼善天下。同学们,现在我们读书的时候,不要空谈高唱博爱,但应先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到我们有充分能力的时候才谈博爱,仍不算迟。

先生在文“青年人的苦闷”中提到:

悲观是不能救国的,呐喊是不能救国的,口号标语是不能救国的,责人而自己不努力是不能救国的。

我在二十多年前最爱引易卜生对他的青年朋友说的一句话:“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我现在还要把这句话赠送给一切悲观苦闷的青年朋友。社会国家需要你们作最大的努力,所以你们必须先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有用的东西,方才有资格为社会国家努力。

自问,有没有充实自己?把自己弄好?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有用的东西?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科学方法只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最后摘抄孙中山先生评论“五四运动”的话:

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原其故,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倘能继长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曰革心,皆此之故;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九年一月二十九日,《与海外同志书》)

第四篇:读《紧迫感》之感想

读《紧迫感》之感想

《紧迫感》,由哈佛商学院百年思想领袖、全球管理大师、举世闻名的领导力专家、影响中国商界的领导变革之父——约翰·科特所著,读完后对我触动很大,有必要写些读后的自我理解和感想,在日后的工作当中不时地鞭策自己。

全球经济剧变,企业面临危机,变革成为解决危机的关键问题。如何在危机中发现机遇,成功变革自救呢?我看到,企业的各种变革措施纷纷出台,持续改进,企业再造,从外包策略、缩小规模,甚至裁员并购,都是变革所采取的方式。但是到目前为止,在企业界变革失败的机率远远超过了成功的机率,为什么?是因为他们虽然看到了危机,设计了出路,迈开了步伐,却缺乏在多变形势下的核心生存力——紧迫感!

正如作者说的,紧迫感是多变经济形势下的核心生存力!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要存续发展,每一个员工都要具有高度的紧迫感,它帮助企业化危机为机遇,使每一个人变被动为主动,在紧迫感的驱动下,人们不做任务,只做结果;不执于对错得失,只致力于实质问题的解决;不去解释事情为什么是那样,也不会抱怨事情应该怎样,只会肩负起独立的百分百责任!这样,就能重新架构严峻的现实,发现新的价值点,并以百折不挠的决心和韧性,化危机为机会,变得更强大。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要围绕以下两点开展工作,让员工逐步从意识形态到实际工作中切身地感受到紧迫感,才能真正发挥出他们的潜力,创造无穷的价值。

第一,要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居危思危”。虽然身处困境,但不要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闯乱撞,盲目地、毫无头绪地开展工作,因为把时间浪费在一连串没有必要的行动上,将变得越来越经不住挫折,所以越是在危机中越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和思维的积极热情,要“预见问题、运用战略、选对方法”,“派人走出去、把人请进来”,听取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员工的看法,团结员工思想,树立目标,集思广益,不可一意孤行,刚愎自用,一旦订下目标,就要有一种现在就干、去争取胜利的不由自主的决心,当这种决心开始影响行为——即采取灵活、迅速的行动,全力以赴解决重大问题,不断提出必要的新建议或者就别人的建议进行合作,排除困难去实现更加宏伟的目标,努力做到每天都有所进展,随时取消意义不大的活动,以便把时间都用在刀刃上,对员工管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其自豪感与兴奋感和经济收入一样节节上升,才能渡过难关,并让公司能够一直保持高度的紧迫感,成为一架高性能的机器,效益好上加好,公司不断地发展,给员工的回报超出预料,若是形成这样一个局面,相信绝大多数员工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去憧憬并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

第二,要在成功中预见危机,“居安思危”。我们现在身处的市场环境,竞争不断加剧、技术突飞猛进、全球化持续深入,创新需求越来越旺盛„„一切的一切都在加快变化的速度,不仅把新的机遇抛向我们,同时也把危险“附赠”给我们!那些对现状感到满意的人将把自己置于一个越来越危险的境地,因此,要在成功之后杜绝“自满情绪”的产生,因为自满是无意识的情绪,而非心态,其根本原因是觉得有老本可吃,没有了“紧迫感”,甚至出现出了虚假的“紧迫感”!缺乏“紧迫感”表现得比较明显、单一,实践中有许多方法可以解决,而虚假的“紧迫感”是感建立在焦虑、恼怒之上,但看上去往往充满活力,现实中,虚假紧迫感的例子不胜枚举,俯拾身边的例子我们就会发现,凌乱的办公桌后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但是效率并不高,每天员工很晚才下班,不仅耗费了员工的精力更耗费了组织的资源,这是公司的繁荣景象吗?很值得商榷!实践表明,真正紧迫感的建立与组织文化的构建、组织流程的建设和优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我们不现在就行动起来的话,在不久的未来它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可能导致更为槽糕的后果!所以,我认为不要向大家隐瞒不利的信息,传递信息更要常换常新,不要一个会议接着一个会议,去制造大量的书面文件,快速地在原地打转,全无目的地绕圈圈,要用外因促内因,缩小外部现实与内部人员所见、所感之间的距离,刻意让员工看到自己的紧迫行为,天天充满紧迫感,催生新的紧迫感,恰如其分地利用危机,并在其之中发现机遇并重重回击“NoNo族”,将之行为公开,产生社会压力使其离间行为无效,杜绝在忙碌得热火朝天时却抓不住重点的“虚假紧迫感”形为,杜绝“形式主义现象”!

公司需要创新,但真正难以做到的不是一次、二次创新,而是持续的创新!未来变化速度必将加快,“紧迫感”是确保公司平稳运行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我们要做的,是真正地把紧迫感融入企业文化!我们所处的产业、技术、市场环境不断的变化,在这个变化的世界里,需要在危机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在成功中发现潜在的危机,要将“紧迫感增强,成功来到;紧迫感下降,麻烦进门”的理念植入到员工的潜意识里面去,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准备现在就行动起来,争取胜利,才有能力为自己、为公司、为其生存的社会创造不同寻常的价值!

第五篇:读《干法》之感想

读《干法》之感想

公司发的书,我心想唐总能看上,既然那么大老板都推荐,那必然是有可取之处的。说实话,以前看书的时候从不在意前言和序的,但是在阴差阳错的看完这本书的前言和序之后,我打算花心思去仔细研读这本书。稻盛和夫通过几十年的醉心工作想让浮夸的年轻人记住一句话: “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就是把工作当成一种修行,能修成什么样的“果”,那真是要看个人了。

过年值班的时候开始看的第一遍,愚昧的感觉他所写的拼命工作,甚至只有遁入空门的人才能做到。但我合上书静静体会后,想到这本书想让读者学会的,仅仅是一种心态,积极的心态,健康的心态,可以改变命运扭转人生的心态。

我一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实习生,涉世未深,如何在一本记载几十年心路历程的书中寻找出路?也只有一字一句的细细品味,与现实慢慢结合。到现在,书里写到稻盛和夫和他所在的公司面对困难和逆境的时候表现出的“弹力”使我敬佩不已。我感觉如果我能领悟这本书的一小部分,那对于我的未来也是有很大的助力的。所以,我还是得继续学习,争取能达到“顿悟”!就像我们的公司自主研发新品——醍酒

在此也提一下我从《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提炼的一句话:

醍酒,如甘露入心,醍醐灌顶也。

下载读《胡适文存》之感想一(转载)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胡适文存》之感想一(转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课程标准之感想

    读课程标准之感想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想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宗旨是很必要的,我们必须由以师为主转为以生为本,一个好的教育的开始必须从改变理念开始,因为它是支撑。数学课与其他......

    读《老人与海》之感想

    读《老人与海》之感想 第一次品读海明威的作品,或许是因为我不怎么喜欢国外的作品,或许是我读书读得太少。不过这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精神的伟大,生命的硬度,超越极限! 小说想揭......

    读胡适自传有感

    读《胡适传》有感 2008-07-30 00:08:40 来自: 百无一用(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读罗志田新版胡适传,上载胡适初到美国留学时,享受的是美国归还的庚款补贴,数额不菲,除接......

    读胡适文章有感

    (一)近日翻看胡适的著作,读到了他的《我们走那条路?》(载《胡适论学近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一文。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1930年《新月》二卷10号上。记得早在上世纪80年代......

    读《舍我其谁:胡适》有感

    读《舍我其谁:胡适》有感 要说起改革,首先想到的三个层面便是政治经济和文化,要论难度,经济最易,文化次之,政治确是最难的。若是能发展经济,解放思想,政治改革便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读《快乐工作》之感想

    读《快乐工作》之感想 审计室:覃礼强 我抽空读完了《快乐工作》一书后,认识到了快乐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当然是要学习凡于从平凡小事做起的工作态度,树立像亿万富翁般快乐工作......

    读《聚焦课堂教学》之感想(范文模版)

    读《聚焦课堂教学》之感想 丰塘中学卢玉琦 学校文化之源在于课堂,教师成长的沃土在课堂,学生发展空间在课堂,所以聚焦课堂,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我们教研员......

    读园冶之感想

    读《园冶》之感想摘要:《园冶》实际上是总结中国园林营建经验而诞生的中国造园史上唯一 的一部造园专著,其独特的精神内蕴与审美意趣在世界园林艺术王国中独树一帜,至今仍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