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要点
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要点
四个坚定不移
1.坚定不移的坚持解放思想(前提和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胜法宝。
2.坚定不移的坚持改革开放(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强国之路。
3.坚定不移动的推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基本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4.坚定不移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1.是继承和发展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是准确把握世界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4.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1)现在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频发时期。
(2)发展出现了新的任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实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务
(一)原因:
1.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先进性要求必须防到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必须防到维护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是要看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2.发展事关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关乎国富民强。
3.中国现在仍然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和事业兴衰。
4.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条基本经验。
5.发展对于我国新时期、新阶段全面建设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现代化有决定意义。
(二)要求:
1.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不断开拓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新途径。2.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冲破旧的观念、革除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
4.必须密切联系群众,集中民众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5.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
1.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4.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5.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
6.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全面:
“四位一体”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1.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稳定保证。
3.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
4.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环境。
协调:(是全面发展的途径和道路)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
3.局部和整体协调
4.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 可持续:
1.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统一
4.当前和长远利益相统一 十个统筹:
1.城乡 2.区域
3.经济和社会发展 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6.中央和地方关系 7.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8.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9.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10.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坚持作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性国家
4.建设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新型工业化道路:
1.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2.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3.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性产业相结合4.掌握核心技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自我创新,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5.大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6.注重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
7.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一、必要性:
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2.小康社会不平衡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农村
3.发展农村才能不断扩大内需
4.农业丰则国家强、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
二、要求:
1.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多给少取、放活“方针 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3.集中力量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
4.稳定、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广辟农民增收渠道
5.培育新型农民:会生产、善经营、懂管理
三、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 1.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关乎国家稳定大局
3.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4.最终决定国民经济其他个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自主创新:(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一.建设创新性国家:
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建设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性力量。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我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改革开放(强国之路)一.必要性
(一)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1.改革开放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冲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3.形成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
4.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凝聚强大的精神力
(二)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二.改革是中国第二次改革
(一)改革是中国第二次改革
1.改革扫除发展生产力障碍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不是修补
3.改革引起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二)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
1.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途径进行改革
2.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是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根本制度采取变革
(三)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 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必须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
三.要求:
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不断增强支持改革开放力度、深化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政府职能转变
1.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促进政企分开、党政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3.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4.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各级政府科学决策、依法行政
5.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
6.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7.建立法制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二)国企改革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2.在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
3.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
4.加快建设国有资产预算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三)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
1.财税改革
①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 ②深化财政预算制度
强化预算管理 ③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
④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⑤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投入,重点对象为省级以下财政体制 ⑥健全戏院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2.金融改革
①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 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③提高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竞争力
④加强改进金融监管,防范、规避、化解金融风险
3.投资改革 ①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健全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②完善国家规划体系
(四)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1.培育市场主体 2.培育要素市场 3.健全市场机制 4.发展市场中介机构
5.建立市场秩序规则 建立法制经济
6.进一步打破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 7.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8.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
四.途径:
(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
2改革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
3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成绩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4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二)必须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1树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2.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改革,实行公示、听证制度,扩大民众参与度
(三)必须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四为一体”改革有机衔接 协调推进
五.对外开放
(一)树立全球意识,继续发展对外贸易,扩大自主知识产权。
(二)有效利用外资,找中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高素质人才,改善投资环境。
(三)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六.总之: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二)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内涵:
1.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2.公平正义: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尊重和支持有利社会进步的创新
5.安定有序:完善社会管理,形成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的局势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要求:
1.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2.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5.妥善调节人民内部矛盾
6.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7.落实科教兴国、依法治国、人才强国的战略
8.打造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决策科学性、预见性。
9.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10.各尽其能、各的其所 民主政治建设:
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2.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扩大民众参与度
4.发展基层民主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5.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1.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民族问题------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台湾问题------一国两制
4.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
1.理论武装头脑
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指导实践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科学发展转变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先进性建设
五有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
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
书本目录
绪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深刻总结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三、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长期以来我国发展实践经验,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五、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一、要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二、发展要更新观念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三、实现科学发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一、科学发展观是造福人民的发展现
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三、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坚持科学发展就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一、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现
三、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统筹兼顾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二、坚持统筹兼顾就必须落实到各个方面
三、全面落实统筹兼顾的要求
第五章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
二、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
三、保持经济较快发展,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六章 始终坚持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要靠深化改革开放
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四、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不断提高科学性、增强协调性
五、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七章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三、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第八章 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二、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九章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丰富的?涵
三、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第十章 维护香港、澳门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一、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我们的历史任务
二、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三、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共同努力
第十一章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
二、和平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十二章 统筹城乡发展
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十三章 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二、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三、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四、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第十四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一、统筹区域发展是重大战略决策
二、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十五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抉择
三、坚持节约优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四、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十六章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三、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十七章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一、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二、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
三、坚持“两个务必”,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结语: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第三篇: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心得体会
篇一: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 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
绪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深刻总结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三、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长期以来我国发展实践经验,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五、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一、要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二、发展要更新观念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三、实现科学发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一、科学发展观是造福人民的发展现
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三、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坚持科学发展就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一、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现
三、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统筹兼顾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二、坚持统筹兼顾就必须落实到各个方面
三、全面落实统筹兼顾的要求
第五章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
二、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
三、保持经济较快发展,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六章 始终坚持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要靠深化改革开放
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四、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不断提高科学性、增强协调性
五、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七章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三、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第八章 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二、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九章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丰富的?涵
三、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第十章 维护香港、澳门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一、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我们的历史任务
二、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三、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共同努力 第十一章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
二、和平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十二章 统筹城乡发展
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十三章 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二、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三、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四、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第十四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一、统筹区域发展是重大战略决策
二、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十五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抉择
三、坚持节约优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四、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十六章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三、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十七章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一、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二、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
三、坚持“两个务必”,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结语: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篇二: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要点 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要点
四个坚定不移
1.坚定不移的坚持解放思想(前提和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胜法宝。2.坚定不移的坚持改革开放(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强国之路。3.坚定不移动的推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基本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4.坚定不移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1.是继承和发展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是准确把握世界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4.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1)现在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频发时期。(2)发展出现了新的任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实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务
(一)原因:
1.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先进性要求必须防到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必须防到维护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是要看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2.发展事关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关乎国富民强。
3.中国现在仍然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和事业兴衰。
4.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条基本经验。
5.发展对于我国新时期、新阶段全面建设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现代化有决定意义。
(二)要求:
1.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不断开拓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新途径。2.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冲破旧的观念、革除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4.必须密切联系群众,集中民众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5.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
1.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4.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
6.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全面: “四位一体”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1.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稳定保证。3.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
4.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环境。协调:(是全面发展的途径和道路)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 3.局部和整体协调
4.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 可持续:
1.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统一 4.当前和长远利益相统一 十个统筹:
1.城乡 2.区域 3.经济和社会发展 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6.中央和地方关系 7.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8.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9.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10.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坚持作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性国家
4.建设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新型工业化道路:
1.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2.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3.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性产业相结合
4.掌握核心技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自我创新,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5.大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6.注重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 7.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一、必要性:
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2.小康社会不平衡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农村 3.发展农村才能不断扩大内需
4.农业丰则国家强、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
二、要求:
1.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多给少取、放活“方针 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3.集中力量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 4.稳定、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广辟农民增收渠道 5.培育新型农民:会生产、善经营、懂管理
三、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
第四篇:学习《科学发展观纲要》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科学发展观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观纲要》心得体会 姚文秋
学习是进步的前提,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个刚入党不久的党员,从思想上和认识上我都必须加强学习,才能跟上党的步伐,于是我积极主动的参加学校党支部组织的“科学发展观纲要的学习“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加深了思想认识,提升了理论水平,提高了政治觉悟。
一、学习科学发展观纲要,转变思想观念 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不仅要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认识、增长才干、学以致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要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自学性和坚定性,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学习相关领域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就我本人而言,既要着重加强积累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又要提高关于管理方面的能力,转变观念,促进全校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结合工作实际,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1.在学生方面要做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要抱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态度,平时多关心学生,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不仅关心优生,更要关心后进生,做学生的好朋友,做家长的好参谋,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事业中力争做出最大的贡献。在教师管理方面,结合本校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教研活动运行和管理机制,要注意抓好组织、管理、内容、奖励等几方面工作的落实。在实践和理论之间反复探究,起到引领整个教师队伍的作用
2.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力争做先进教育生产力的代表。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同进成长,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改的先行者、示范者。
3.要有奉献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党员有自己的合法的正当的权益,但是当个人利益与党、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作为党员应该把以党、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能牺牲个人利益。
总之,我要把科学发展观与教育教学实践及管理相结合起来,认真反思不足,积极对照,努力弥补差距,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敬业的态度、更加踏实的作风,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再深入一些、再细致一些、再贴近实际一些。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姚文秋
2013年12月19日篇二: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要点 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要点
四个坚定不移
1.坚定不移的坚持解放思想(前提和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胜法宝。2.坚定不移的坚持改革开放(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强国之路。3.坚定不移动的推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基本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4.坚定不移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1.是继承和发展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是准确把握世界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4.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1)现在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频发时期。(2)发展出现了新的任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实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务
(一)原因:
1.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先进性要求必须防到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必须防到维护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是要看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2.发展事关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关乎国富民强。
3.中国现在仍然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和事业兴衰。
4.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条基本经验。
5.发展对于我国新时期、新阶段全面建设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现代化有决定意义。
(二)要求:
1.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不断开拓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新途径。2.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冲破旧的观念、革除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4.必须密切联系群众,集中民众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5.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
1.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4.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
6.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全面:
“四位一体”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1.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稳定保证。3.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
4.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环境。协调:(是全面发展的途径和道路)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 3.局部和整体协调
4.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 可持续:
1.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统一 4.当前和长远利益相统一 十个统筹:
1.城乡 2.区域 3.经济和社会发展 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6.中央和地方关系 7.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8.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9.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10.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坚持作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性国家
4.建设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新型工业化道路:
1.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2.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3.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性产业相结合
4.掌握核心技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自我创新,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5.大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6.注重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 7.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一、必要性:
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2.小康社会不平衡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农村 3.发展农村才能不断扩大内需
4.农业丰则国家强、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
二、要求:
1.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多给少取、放活“方针 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3.集中力量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 4.稳定、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广辟农民增收渠道 5.培育新型农民:会生产、善经营、懂管理
三、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篇三: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一)十七大以来,全国各地一直都在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本周通过认真研读《习近平同志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动员会议上的讲话》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等刊物和评论,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我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以下是我就科学发展观专题学习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我局开展工作的指导方针,它既统揽一切工作,又贯穿每一工作的始终。作为一名我局领导班子成员,一名共产党员,我想,对我而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加强党性修养,遵守党员标准,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促进我区建设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勤奋学习,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一是勤奋学习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前提。首先,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念。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摒弃过时的思维模式,改变落后的习惯做法;需要克服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思想,强化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意识;需要打开眼界,拓宽视野,切实感受到如果不把握机会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就有被高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的危机,自觉地将勤奋学习的思想化作深入持久的行动。二是努力做到全面系统持之以恒地学习。要把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与我局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与深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相关业务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用党章精神要求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做好先锋模范表率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注重实效,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政策功底和知识素养。
三是紧紧围绕本职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紧密结合个人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既要向书本学习,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掌握工作规律,更要注重工作实践,在日常的工作中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增长才干,使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本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促进主观世界改造和业务工作深化,从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无私奉献,提升服务价值。一是要大力发扬主人翁精神。做好工作,需要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责任心不是被动的工作态度,而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源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因为热爱所从事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事业来对待,把自己的追求与我区建设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围绕自己的工作,把如何才能提高工作质量作为每天需要思考的问题。二是要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境界。干好工作需要有高尚的奉献精神,树立良好的的工作作风,先公后私。要加强团结协作,分工不分家,主动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协商,平时多做换位思考,知理识大体,心胸坦荡,不计较个人得失,同事们互相尊重,共同营造良好愉快的工作氛围,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整体的战斗力。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扎实工作,努力争创一流业绩。首先,要切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作实践,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防止和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坚持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工作,努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不断把工作中取得的新进展推上新台阶。
其次,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敢于讲真话、干实事,具有充足的钻研劲。要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维护既有集中又有民主,积极思考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
再次,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表率作用。实践科学发展观,最紧要的莫过于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坚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来体现。
根据建设系统实际,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和建筑业发展上要有新突破。要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困难,才能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我们要紧紧抓住省、市、区扩内需、保增长的机遇,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建设重点项目任务。同时,加快建筑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建筑业发展再上新水平。
(二)在落实城市建设要求上要有新突破。按照整体性、个性化和精细化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精心组织勘察设计、精心组织施工、精心实施质量监管,充分彰显城市特色。在深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创新监管体制机制、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效。
(三)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要有新突破。科学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推动科学发展,对全系统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从影响机关效能的具体问题抓起,认真查摆和整改群众反映强烈的党性、党风、党纪问题。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努力使全局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实现新的飞跃,能力素质实现新的提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上仅仅是我学习的点滴体会,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都在本职岗位上尽到自己的职责,牢固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根本,建设事业必将大有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不会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今后,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把我局建设工作推向前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党员教师 2009年05月21日 星期四 上午 08:47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在局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启动的动员大会以后,我按照局党委的安排部署,认真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紧紧抓住学习提高、解放思想、联系实际、完善体制机制、作风建设学习实践活动。下面我谈谈第一阶段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提高认识,增强搞好科学发展观学习的责任感、紧迫感。
科学发展观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能否开展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首先取决于思想认识的深度。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的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的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增强科学发展观学习的责任感,紧迫感,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把解放思想贯穿始终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思想是人类的灵魂。真正做到深入学习、理论武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善于实践不断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思想是行动的向导。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我们的方向,只有朝这个方向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四、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上做到“四个坚持”
1.是坚持深钻细研真领会。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满足于文件文章读过了,基本观点了解了,掌握得也差不多了,而不愿深钻细研,导致学得不深,学得不透,难以致用。必须把学习实践活动当作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时时放在心上,真正落实在行动上。
2.是坚持全面掌握学完整。必须坚持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全面学、系统学,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满足于浅尝辄止,片面掌握,一知半解。要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做到全面把握,融会贯通,指导实践。
3.是坚持追根溯源悟深透。学习科学发展相关理论,不能满足于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寻理论之根,溯实践之源,在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中体悟其真谛,从而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深刻体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所作出的正确选择,并为之而努力实践,
第五篇: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科学发展观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观纲要》心得体会 姚文秋
学习是进步的前提,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个刚入党不久的党员,从思想上和认识上我都必须加强学习,才能跟上党的步伐,于是我积极主动的参加学校党支部组织的“科学发展观纲要的学习“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加深了思想认识,提升了理论水平,提高了政治觉悟。
一、学习科学发展观纲要,转变思想观念 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不仅要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认识、增长才干、学以致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要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自学性和坚定性,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学习相关领域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就我本人而言,既要着重加强积累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又要提高关于管理方面的能力,转变观念,促进全校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结合工作实际,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1.在学生方面要做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要抱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态度,平时多关心学生,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不仅关心优生,更要关心后进生,做学生的好朋友,做家长的好参谋,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事业中力争做出最大的贡献。在教师管理方面,结合本校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教研活动运行和管理机制,要注意抓好组织、管理、内容、奖励等几方面工作的落实。在实践和理论之间反复探究,起到引领整个教师队伍的作用
2.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力争做先进教育生产力的代表。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同进成长,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改的先行者、示范者。
3.要有奉献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党员有自己的合法的正当的权益,但是当个人利益与党、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作为党员应该把以党、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能牺牲个人利益。姚文秋
2013年12月19日篇二: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要点 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要点
四个坚定不移
1.坚定不移的坚持解放思想(前提和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胜法宝。2.坚定不移的坚持改革开放(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强国之路。3.坚定不移动的推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基本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4.坚定不移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1.是继承和发展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是准确把握世界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4.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1)现在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频发时期。(2)发展出现了新的任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实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务
(一)原因:
1.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先进性要求必须防到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必须防到维护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是要看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2.发展事关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关乎国富民强。
3.中国现在仍然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和事业兴衰。
4.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条基本经验。
5.发展对于我国新时期、新阶段全面建设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现代化有决定意义。
(二)要求:
1.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不断开拓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新途径。2.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冲破旧的观念、革除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4.必须密切联系群众,集中民众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5.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
1.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4.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
6.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全面:
“四位一体”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1.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稳定保证。3.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
4.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环境。协调:(是全面发展的途径和道路)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 3.局部和整体协调
4.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 可持续:
1.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统一 4.当前和长远利益相统一 十个统筹:
1.城乡 2.区域 3.经济和社会发展 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6.中央和地方关系 7.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8.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9.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10.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坚持作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性国家
4.建设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新型工业化道路:
1.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2.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3.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性产业相结合
4.掌握核心技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自我创新,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5.大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6.注重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 7.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一、必要性:
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2.小康社会不平衡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农村 3.发展农村才能不断扩大内需
4.农业丰则国家强、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
二、要求:
1.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多给少取、放活“方针 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3.集中力量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 4.稳定、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广辟农民增收渠道 5.培育新型农民:会生产、善经营、懂管理
三、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篇三: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和平镇新胜小学 陈菊香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的重大国策,我就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收获,谈以下几点体会。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4、“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中国的经济的发展, 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并让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五个统筹的实质,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前提。树立科学人才观,对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开创新时期的用人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千秋大业,关键在人”、“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在用人”。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单位要腾飞,都离不开人才工作的发展。以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确立新的人才标准,就是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为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强、业务优秀、廉洁干事,为党的宗旨去坚强奋斗的干部队伍做好组织和政治保障。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从做人、做事,当好人民公仆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
二是精心做事。我们要树立起“群众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们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当好人民公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德莫过于爱民,行莫过于利民”,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
社会要进步,教育要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自身建设,落实岗位职责,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配合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