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红色文化,传承先烈遗志” 党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二)

时间:2019-05-12 15:5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感受红色文化,传承先烈遗志” 党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感受红色文化,传承先烈遗志” 党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二)》。

第一篇:“感受红色文化,传承先烈遗志” 党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二)

“感受红色文化,传承先烈遗志”

党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2018年5月27日至30日,我参加了 “感受红色文化,传承先烈遗志”党性教育培训班。先后到西柏坡、正定县塔元庄、冉庄地道战遗址、狼牙山、白洋淀进行了实地学习,心灵得到净化,思想深受教育。体会如下:

一、西柏坡——共和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是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全国土地会议和七届二中全会在那里召开,三大战役在那里指挥,新中国从那里走来……

两侧的山脉层层叠起,低矮的树木装点着突兀的山丘。一路上,星星点点的农家院落散落在狭窄的山坳里,袅袅的炊烟在缓缓的升起。在那里,没有钢筋水泥的装饰,到处是一片古朴的色彩。

透过导游的介绍,我们明白了此刻的西柏坡遗址其实是50年代修建水库时而搬迁过来的1:1的模型,但在如今还能亲眼目睹当年红色圣地的原貌,我们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跟随着导游,我们一路参观了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和毛泽东、任弼时、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革命先辈的故居。在参观时,我们都怀着极端崇敬的情绪,大家很难相信,我们国家的开国元勋们,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领导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走向革命胜利的。那低矮的房屋、斑驳的石墙、灰黑的木门……都承载着无限光辉的日日夜夜,向人们静静地讲述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和光荣。

最令我们震惊的是那间不足十几平方米的军事指挥作战室,小小的房间里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军事战略指挥图。就是在这间房间里,革命先辈们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使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胜于千里之外,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的坚实基础。这样看来,说“新中国从那里走来”就一点也不为过了。

离开了西柏坡遗址,我们来到了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上五大书记的塑像在鲜花的簇拥下伫立眼前,那坚毅的目光仿佛在远眺着中国的未来。走进纪念馆内,迎面而来的是一幅五大书记及当时中共中央机关将士们的巨幅雕像,整个雕像气势恢宏,在灯光的映照下金碧辉煌,人物栩栩如生。望着这些改写了中国历史的革命伟人们,我们深深鞠躬,以一个后辈的身份来祭奠伟人们永垂不朽的英魂。

不知不觉,本次参观的时间到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纪念馆。我心中感慨:当前社会上,前进之路困难重重、浮躁风气盛行,但务必要突出重围,我们需要坚持“两个务必”的西柏坡精神,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身体力行,为建设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西柏坡一向讲述着光荣历史,西柏坡精神将一向激励着我们前进!

二、总书记留下光辉足迹的河北正定县。在塔元庄和荣宁府影视基地,让我切实感到总书记的为民务实情怀和远见卓识。塔元庄是总书记的第二故乡,其发展进程是我国农村发展建设的缩影。30多年来,在总书记的牵挂和关怀下,这个500多户人家的普通村建成以休闲、渡假、旅游、娱乐、观光为一体、有民族特色的森林公园,已成为小康村,让我看到了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荣国府影视基地是习近平同志80年代在正定县担任县委书记时所建,开创了旅游发展的正定模式,是习近平同志抢抓机遇,为正定县留下的宝贵旅游资源。习近平同志的从政经历,所到之处均留下闪光的足迹。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习近平同志在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地位。

三、地道战的旧址——冉庄。儿时看电影《地道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我感心动目、荡气回肠。那蜿蜒曲折、四通八达的地道,也成了我儿时摩拳擦掌、梦寐以求的向往去处。之后得悉电影《地道战》是以冀中平原的冉庄为原型拍摄的,我的心里便扶摇起对冉庄的憧憬和向往。

冉庄地道战遗址在清苑县境内。抗日战争时期,冉庄民兵在党的领导下,利用神出鬼没的地道工事,左右开弓,打击日寇,打得日寇战战兢兢,闻风丧胆。铮铮有声的冉庄曾让日寇“宁绕黑风口(张登),不从冉庄走”,而闻名于燕赵大地。毋庸置疑,冉庄的地道,是在与日寇的战斗中逐渐构筑构成的。民兵们先是在村里、村外挖“蛤蟆蹲”,之后把“蛤蟆蹲”加长,把单口洞改为双口洞,这就成了地道的雏形。最后发展成“三通”、“三交叉”、“五防”的地道。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有东西南北4条主干线,长4。5里;南北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另有西通“东孙庄”,东北通“姜庄”的联村地道;有向东南通“隋家坟”和“河坡”的村外地道,全长约30里。构成了村村相通,四通八达,能进能退,能攻能守的地下交通网。

简洁、质朴的冉庄与现代大都市显得格格不入,但却持续着冀中平原那种独特的民居风貌,古老的石碾子、泥巴墙的院落、简单的木制农具以及墙上依稀可辨的枪眼和遗留下来的抗日标语,都让人隐约嗅出当年的战火硝烟。走进村庄,宛若走进了战争年代的时光岁月里:一个个伪装得出神入化的地道出入口,异常巧妙,冉庄民兵的足智多谋以及想像力和创造力令我叹为观止。

另外,狼牙山五壮士和白洋淀既让我重温了教材中的生动故事,感受到抗日战争的惨烈、悲壮和人民的智慧,又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无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还是今天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党的领导地位是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族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各级各部门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紧密团结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决服从党的领导。

第二篇:继承先烈遗志 传承红色基因

继承先烈遗志 传承红色基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7月7日,市局(公司)组织20余人到安徽省金寨县接受红色教育。金寨县是革命的圣地,是将军的摇篮,脚踏革命先烈曾经浴血奋战的土地上,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解,看着一张张历史图片,一段段文字资料,一件件革命文物,如同隔空与革命先烈对话一般,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今天上党课,就是以《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为大家讲述一下我到金寨所看、所感与所悟。

第一部分让我们回顾一下金寨的革命历史

安徽金寨,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第二将军县。土地革命 战争时期,金寨是立夏节起义的爆发地,是六霍起义的主要区域,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地和中心区域,先后组建了11支主力红军队伍,是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的主要发源地,是中国组建主力红军队伍最多的县,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之称。抗日战争初期,金寨是安徽省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金寨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下面就让我们从以下五点来了解金寨的革命历史:

一是燎原星火,两大起义 早在1920年,金寨县燕子河的燕溪小学就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蒋光慈、詹谷堂等一批进步人士相继加入党组织。1924年8月,詹谷堂在金寨县汤家汇的笔架山农校建立起金寨第一个党组织。从此,在党的领导下,金寨革命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篇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别山区先后爆发过黄麻、立夏节、六霍三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金寨是“立夏节起义”的爆发地和“六霍起义”的主要区域。

二是统一苏区,组建主力红军

1930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将鄂豫皖边区的17个县划为鄂豫皖特区,成立中共鄂豫皖边特委,将红31师、32师、33师合编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直属中央军委指挥。许继慎任军长、曹大骏任政治委员,徐向前任副军长兼第1师师长,全军2100余人。中共鄂豫皖边特委和红1军的成立,标志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1930年冬天至1931年春天,国民党军队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两次“围剿”,红军取得了反“围剿”胜利;1931年11月至1932年6月,红四方面军先后发起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歼敌6万余人,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红军主力发展到四万五千人,根据地面积发展到4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苏区。三是浴血奋战,红旗不倒

红25军长征后,国民党军队疯狂地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反复“清剿”,实行“三光”政策,许多地方成了白天不见人、晚上不见灯的无人区。为了坚持斗争,1934年12月中旬,中共皖西北道委在金寨县全军沙河店将分散的红军队伍集中整编,组成红218团。这是鄂豫皖边区当时唯一一支成建制的主力红军队伍。后来,在此基础上再建了红28军,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红军战士凭借信仰的力量,依靠老区群众的支持,穿行在高山密林,克服千难万险,战胜敌人。

四是驱散黑暗,迎来解放曙光

1947年6月至8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刘邓大军的三纵八旅攻克了金家寨,解放了流波疃、麻埠;组建了中共金寨县委和民主政府。自此,“立煌县”改名为金寨县。

革命战争年代,金寨有十万人为党为国捐躯,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一万一千多人,其中生前任团级以上职务的烈士有500多位。他们中有的是父子,有的是夫妻,有的是兄弟,有的是叔侄,还有不少全家都为革命牺牲。

五是将星璀璨,丰碑永存

金寨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和“将军的故乡”,从金寨走出了206位省军级以上领导干部,其中1955年至1964年授衔的将军有59位,其中:上将1人、中将8人、少将50人,在全国十大“将军县”中排名第二。

洪学智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位。洪学智,金寨双河人,是我军历史上唯一一位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被人称为“六星上将”,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六星上将”洪学智曾两度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是掌管钱财最多的一位军队领导。他经常告诫自己和下属:“人生一世,可能什么情况都会遇到,但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以宽容之心待人、敬业之心做事、敬畏之心律己,任何时候都不要去贪图小利。”

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洪学智定下了许多规矩,比如:下部队严格“四菜一汤”标准,就餐摆酒一律不喝,任何时候都不许用公家的钱款请吃请喝,饭桌上不许有剩饭,部队和下级送的礼物一律不收,不允许子女搭车等等。后来,这些规定被其下属概括归纳为“八条铁令”,始终认真执行,谁都不敢触犯。

第二部分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为了新中国的发展,无数中华好儿女为大家、舍小家。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各领域迅速发展,高铁、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天宫、蛟龙、天眼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地增强。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表明,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十九大报告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其实就是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那一个。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离不开国人每一份子的努力,更离不开中国8900万名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我们要不忘幸福的生活来自于先烈们的浴血奋战,不忘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而牺牲万万千千的革命先烈。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撸起袖子加油干,把红色文化的精神能量转化为开拓进取、争先进位的前进动力,用吃苦的精神投入工作,用创新的意识扛起工作,用低调的姿态慎待工作,以不负时代的重托!

2017年7月13日

第三篇:进行红色党性教育心得体会

进行红色党性教育心得体会

沂蒙山为革命老区,曾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保留了大量革命遗址,成为今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今年,恰逢建党90周年,我跟随县委领导赴沂蒙革命老区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亲身体验式现场教学活动。老区一行,虽只有短短两天时间,但同行的许多同志都表示,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荡涤,精神得到升华,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红色之旅、感动之旅、收获之旅。

一、纪念馆里再现惊心动魄的孟良崮战役

早上7点钟,我们的车踏上了奔赴革命老区的征程。近段时间来,同事们都非常忙碌,能有这次机会相互交流,都感到十分兴奋。

经过2个多小时的行程,9点四十分左右我们才到达了地处蒙阴县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该馆于2007年纪念孟良崮战役胜利60周年新落成,整个外形是两个红色的三角形战旗,两个战旗形成孟良崮大崮顶山形,共二层,高度为19.47米,象征着孟良战役发生在1947年。走进纪念馆,才看到粗糙的红色外墙上,嵌满了成千上万颗子弹,这粒粒子弹,似乎在诉说着63年前那场战争的惨烈。

进入馆内,一幅幅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组组雕塑,在解说员的动情解说下,仿佛把我们带回到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1947年4月,蒋介石在对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转而对陕北和山东两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我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十个纵队和大批的地方武装,以压倒一切的气慨,以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经过5月13至16日的浴血战斗,将国民党素有“王牌师”之称的整编74师3万余人全歼于孟良崮山区,该师师长张灵甫亦被击毙,这就是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也是后来小说《红日》的历史题材。此次战役扭转了当时的华东战局,拉开了解放战争大反攻的序幕,对推进解放战争的进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胜利信心。

解说员把我们带到了纪念馆后面的山坡上,只见山坡上密密地排满了一座座黑色大理石底座、上雕银色五星的坟茔。解说员介绍到,在那场战役中有五千余名英烈长眠于这块英雄的土地上,他们牺牲时的平均年龄只有20岁。20岁!多么鲜活的生命!回想我们20岁时,风华正茂,生活在幸福安定的环境中。按常理,他们的生命似乎没来得及展开,但他们却用自己最短促的一生,用一腔热血在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历史上绽放出朵朵耀眼的火花。

坟茔静静,松柏肃穆,诉说的是一段历史,感悟的是一种品质,传承的是一种精神。烈士们那种对党和人民事业无限忠诚的品质,那种虽牺牲生命在所不惜的精神,不依然是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需要的吗?

在参观过程中,有座陈若克烈士墓吸引了同事们的目光,因为与他一起埋葬的,还有我们最小的一位烈士,陈若克烈士的刚出生的女儿。墓碑的撰文详细介绍了她们牺牲的经过,我听得眼圈发红,既为他们的牺牲赶到深深地悲痛,也更加激起对敌人的愤恨,燃起了要好好工作,报答祖国,建设强国抵御外敌的坚强决心。

二、小山村里重温感人肺腑的军民鱼水情

午饭后,我们又驱车赶往沂南的“红嫂革命纪念馆”。在途中,放眼望去,山岭连绵,梯田盘绕。山上的职务正恣意绽放着自己的青翠,耳边不觉回响起“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浪,一阵阵歌声随风传”的经典旋律。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红嫂革命纪念馆”所在地——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这里的教学老师向我们介绍说:马牧池乡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山东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数十万军民在此浴血奋战抗击日寇侵略;解放战争时期更是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而纪念馆所在的常山庄村,不仅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而且至今仍保持着战争年代历史风貌。尤其随着电影《沂蒙六姐妹》、电视剧《沂蒙》等多部影视剧的播出,让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偏僻小山村摇身变为沂蒙山的“好莱坞”。自2010年,沂南县又以整个常山村为展示场地,以沂蒙红嫂这一群体为展示主题,整合沂蒙红色资源,开辟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红色革命基地,现已成为我省党员干部进行党性锻炼的重要现场教学基地之一。

我们在现场教学老师的带领下,顺着一条石板巷走进了这座曾经历过炮火纷飞,见证过沂蒙人民英勇支前,谱写过沂蒙军民鱼水情的小山村。沿着曲折小巷,两旁幢幢石头砌成、茅草披顶的老屋,诉说着百年古村的历史沧桑。

当我们走进一座农家小院,一尊年轻妇女一手搀着伤员,一手掀开衣角用乳汁救护的铜像,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来访者。这就是“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真实故事的在现。明德英一名普普通通的沂蒙女性,1941年冬,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沂南马牧池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一名小战士在突围中身负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当搜捕的敌军走后,小伤员因失血过多,已处于缺水休克状态,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伤员。随后,她和丈夫精心照料十数天,最终使其康复归队。

1961年山东著名作家刘知侠,根据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真实故事,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后被改编成现代京剧《红嫂》搬上了首都舞台,此后“沂蒙红嫂”作为一个具有地理标志性特征的名称便闻名天下。明德英作为“沂蒙红嫂”的生活原型,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爱戴。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上将在探望她时,题词“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

进入茅草屋内,墙面展板上几位老大娘正盘腿坐在一老碾上,笑吟吟的看着来往的人群。老师向我们介绍说,这就是著名的沂蒙六姐妹,她们是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涌现出的女性英雄群体。在那个战火纷飞岁月里,她们起早贪黑地为军队烙煎饼、逢军衣、做军鞋,颠着一双小脚,在崎岖的山路上抬担架、救伤员,推小车、送军粮。当时只有20岁上下的她们,面对国家民族的灾难,义无反顾,冲破世俗,勇敢担当。眼前的照片拍摄于她们的晚年,岁月在这些当年的大闺女小媳妇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但我们仍能从老人们淡然的微笑中读出当年的那份从容、坚韧和刚毅。面对这样伟大女性,怎会不叫人肃然起敬?

现场教学老师带着我们走进另一家小院的茅屋内,一幅“火线桥”的油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油画的主人公是以李桂芳为首的32名妇女。1947年孟良崮战役打响后,有一支部队需要迅速渡过汶河,当时河上没有桥梁,青壮劳力又都上了战场,家里只有妇女。“没有桥腿用人腿,没有桥板用门板”,时任艾山乡妇救会长的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掉自家门板,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身体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当主力部队通过后,这些在河水中挺立近一个小时姐妹们累倒在河滩上。她们当中有的已经怀有了身孕,有的因此落下终身残疾。讲至此,老师哽咽了,我们好多同志也两眼含泪。

曲折的石板小巷连着一个个农家小院,每一座茅屋内的块块展板、幅幅图片,都记录着那个年代的沂蒙女儿对党、对人民军队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爱:有用自己六岁女儿为战士们换口粮的大嫂,有为照顾公婆让未婚夫在前线安心作战而抱着大公鸡拜天地的新娘,一位永远的新娘,因为她从未把新郎盼进家门……一个动人的故事感染着、打动着所有的参观者,泪水和着雨水在人们的脸上肆意流淌。

最后,我们沐浴着细雨来到村中大戏台,伟大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老师,用极朴实的语言追忆着奶奶王换于和母亲张淑贞勇于抚养革命后代的英雄事迹。

于老师介绍说,奶奶王换于出生于一贫苦农民家里,因为是女孩子,直到出嫁也没有自己的名字。19岁嫁到马牧池乡东辛庄于家,两姓合在一起,被称为于王氏。

抗战爆发后,奶奶性格直爽、办事干练,思想也比较先进,逐步被当地党组织培养成了抗日积极分子。入党时,需要有名字才行,当时一位干部就说,既然你是余家用两斗谷子换来的,就叫王换于吧。年过半百的奶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有了自己的名字。不久,她被选举为村妇救会长和艾山乡副乡长。

当时,面对日寇的疯狂扫荡,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首长徐向前到了东辛庄。由于战乱磨难,部队干部的孩子都很消瘦,奶奶就向徐向前建议说:“这样下去不行,得给孩子找奶娘。这样既能很好地照料孩子,打起仗来也好掩护。” 于是,在当地党组织的协助下,奶奶带着俺娘和俺婶子办起了战时部队机关托儿所。第一批转来了27个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生下来没多少天。那时候,大人们都吃不饱,也没有多少奶水喂孩子,许多孩子体质很差。奶奶和俺娘就挨村挨户地打听,谁家的孩子夭亡了,就动员她们不要把奶退回去,把需要哺乳的孩子送去抚养。当时,俺娘和俺婶子也正在哺乳期,在抚养自己孩子的同时还要照顾这些孩子,奶水已不够吃。奶奶对她们说:“这些孩子是革命的后代,咱的孩子吃粗的,把奶留给这些孩子喝吧。”从1939年秋到1942年年底,战时托儿所的孩子们在奶奶及其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得到了健康成长,而奶奶则有4个孙子先后夭折了。其中俺大哥当时都7岁了,已成为大人一个小帮手了,一次为躲避敌人“扫荡”,淋了雨,又受了惊吓,开始发高烧,由于大人都忙,没人顾得上他,结果转成肺炎,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无私的爱换来诉不尽的情。建国后,一位位当年喝过沂蒙母亲奶的“孩子”,来到她的面前都是长跪不起,一声声母亲的呼唤,一行行相思的泪水,洒在了当年曾经养育过他们的故土上。

于老师的讲述质朴得如同漫山遍野的沂蒙山山石,但里面蕴含的那种无私大爱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位听众。自己要不是因为与同事在一起,定会失声痛哭。

这就是沂蒙红嫂,这就是沂蒙母亲。在这些平凡伟大的女性身上,彰显着沂蒙人民深厚的爱党爱军情怀和人性之大善大美!

三、返程途中谈见闻说体会话感悟 带着感动,披着雨丝,我们登上返程车。一天的参观学习虽然短暂,但心灵所受的震撼却让每一位同志感慨颇多,收获颇多,大家不无感叹地说:这次党性教育活动确实深受启发、备受教育,不虚此行。

这是一片英雄辈出的大地,这是一块壮怀激烈的热土。忆往昔,巍巍沂蒙山高耸起沂蒙人民无私奉献的丰碑,滔滔沂河水诉说着沂蒙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看今日,那段战火纷纷、艰难困苦的岁月已渐行渐远,但千千万万沂蒙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出的“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却永驻人间。这种精神,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老一代向新一代人传递的精神火把,是一个民族永生的精神财富!

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牢记历史使命,增强党性修养,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加强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党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弘扬井冈山精神

提升党性修养

2016年11月1日—14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第10期县委书记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学院依托井冈山及周边地区丰富的教学资源,围绕“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主题,综合运用课堂讲授、现场教学、研讨交流、音像教学等多种培训方式,引发了学员们内心强烈的共鸣,成效胜过多年所受的各种革命传统教育。其所传递出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更使我深受教育和启迪。

一、井冈山精神是强化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

历时两年零4个月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敌众我寡,战士们饥寒交迫、苦难相依、生死相伴,在这样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国革命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毛泽东同志率领仅有700多人的秋收起义部队,身居华夏大地之偏僻的湘赣交界井冈山一隅,生存极为艰难,却坚定要夺取全国政权的崇高理想信念,开辟了中国革命全新道路,并最终取得胜利,取得胜利最核心的一条就是靠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梦,仍然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离不开共产党人坚定的精神追求,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根本保证。

二、井冈山精神是强化党性锻炼践行群众路线的宝贵财富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夺取全国政权,仅用了短短28年时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得益于为了千方百计给群众谋利益而奋斗。践行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制胜法宝。从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制定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到瑞金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从具体内容“不拿群众一个红薯”,和“还门板”“上门板”的一字之差,到“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他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非常具体、生动、鲜活、精确地刻画出共产党人心里装着群众,一切为群众着想,真心实意对待群众的态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以历史为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准确把握群众工作的规律和新特征,处理好发展与民生、民族与宗教、长远与眼前、集体与个人、多数与少数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井冈山精神是强化党性锻炼模范遵纪守法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的胜利,除了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头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外,靠的就是严格的纪律。没有铁一般的纪律,这支队伍就不可能走出井冈山、更不会走向全国、走向胜利。井冈山斗争伊始,毛泽东同志就向这支队伍宣布了“三大纪律”,言简意赅、简朴易懂的短短数语,却包含了政治纪律、经济纪律和群众纪律,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

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做保障,将会是一盘散沙,也将一事无成。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严格遵纪守法,牢固树立党章意识,模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定政治立场,把握政治方向,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八项规定”,落实好各级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构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全面准确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投身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

四、井冈山精神是强化党性锻炼从严管党治党的精神动力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创新”的井冈山精神是整个中国革命的精髓,也是我们基层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我们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核心就是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从严治党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增强贯彻从严治党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将从严治党要求融入到党建工作全过程,着力凝聚起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的严峻挑战。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良好的政治生态应当包括:一是营造从严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环境。各级党组织要齐抓共管,不抓党建、不会抓党建、抓不好党建,就不能当党组织书记。二是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就是打造新疆最优、比内地更优的发展环境。三是任人唯贤的用人环境。就是要坚持五湖四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四是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就是公平公正、为民透明、和谐有序。五是文明进取的社会环境。就是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和顺的宗教环境。新疆是少数民族地区,要积极倡导信教群众念好两本经,既要念好古兰经,还要念好致富经。

井冈山之行是“寻根之旅、补钙之行,强身之举”,深感精神受到震撼,内心受到触动,灵魂受到了,洗礼,思想受到了启迪,传承了精神、净化了心灵、提升了境界、坚强了党性、鼓舞了斗志,这样的培训教育丰富、多样、生动、提气,收获丰厚、终身受益、终生难忘!

第五篇:井冈山红色之旅及党性教育心得体会

井冈山红色之旅及党性教育心得体会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有幸参加了局里组织的井冈山学习考察之旅。7月30日清晨,在局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五十余人坐上了开往井冈山的客车。当踏进井冈山的那一刻,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深深的震撼,不仅仅是感觉上的,层峦跌幅,郁郁葱葱,更重要是心灵上的颤动。当年我们党就是在这里经受不断地考验,一点点成长起来,发展壮大。踏进井冈山的那一刻,让我由心底迸发出一种神圣而又自豪的感觉。

从小就知道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但从未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她,了解她。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这里,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精神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精神不仅在当年是井冈山军民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柱,而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前仆后继。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学习和发扬井冈山精神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天上午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系统、全面地记录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从1927年9月直至1930年期间的历史画面。我们在馆内一步步走着,目睹着井冈山怎样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历

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我知道,我们脚下每迈出的一步,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我的脚步因此变得沉重而缓慢了,不愿放过这博物馆里的每一个细节。

下午,我们登上了笔架山,对面就是举世闻名的五指山。笔架山因峰峦的十七个峰依次排列,形同笔架,故而得名。以扬眉峰为中心,以险峰、奇石、古松和杜鹃等景观为特色,以云海和日出为奇观,来此一游,可大饱眼福。笔架山的特大型台湾松群落也是别有一番情趣,松龄一般百至千年。由于年深日久,树身飞满铜钱厚的苍苔,蟠干虬枝,树冠偃伏如盖,显得老态龙钟。有的出于悬崖,有的出于石缝,有的凌空欲飞,有的盘根错节,造型古拙,韵味无穷。

次日,我们首先来到了烈士陵园,走进井冈山革命烈士

陵园纪念堂吊唁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周墙上密密麻麻嵌刻着的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和正中那块庄严肃穆的无名烈士碑。凝望着烈士名录和石碑,我感慨万千,这些烈士虽然在革命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们伟大的革命创举和无畏的牺牲精神可歌可泣,永远值得后人称颂,而他们的英灵将长眠于此,与日月同辉。当大家重温入党誓词,我再次感受到对心灵的强烈冲击力,更加坚定了跟中国共产党走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认真负责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和信心。

伴随着一路的赞叹和惊呼声,沿登山公路盘旋而上,我们赶往慕名已久的黄洋界,寻访革命前辈战斗的遗迹。赞叹的是这气象万千,林海云海一处;惊呼的是这峭壁千仞,山路如此崎岖。难怪毛主席曾经发出“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感慨。如今站在昔日地势险要、防守森严的黄洋界哨口,再也看不见战旗飘动,听不见呐喊声震天,但我身旁的炮台和身后横竖两块纪念碑,仿佛在默默地讲述着几十年前军民齐心协力,以不足一个营击溃敌军两个团的历史佳话。沿着山路目送黄洋界渐渐远去,我们下山来到了井冈山

红军造币厂。房屋是简陋的,但当年发挥的作用是重要的。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可以穿红军军服留影,于是成就了一幅幅“珍贵”画面:好多“革命”旅游同志身着戎装,腰挎手枪,指点江山,目视远方,革命胜利之喜悦溢于言表。此外还有诸如首长阅兵、红军三女杰等多幅“珍贵”照片相继问世。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英雄的业绩与

壮丽的山河交相辉映,构成井冈山得天独厚的风光特色。朱德委员长称其为“天下第一山”。下午,我们驶向了井冈山的瑰宝——龙潭。龙潭因其周边的五潭十八瀑而闻名,又因其中的五龙瀑而得名。只见河水在峡谷中左突右冲,不断向谷底跌落,形成了梯状的五个气势磅礴的瀑布和深潭。云开雾散,艳阳当空,一边眺望着远山,一边体味着近水,我们真的有了种融入大自然的感觉。正是出于这种感受,全体同

志们十分努力地按动着相机快门,不断将不同的美景与人物进行着排列组合,以美景衬托人物,力求山美水美人更美。

这次的学习虽然短暂,却是一堂深刻而生动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课程。优良的革命传统,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作为革命政党的先进体现,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如何保持延续到新时期适应新形势,是每一位党员都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通过本次学习与考察,我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革命奉献精神,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经历了一次梦境般的心灵涤荡,深切体验到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

此次井冈山红色之旅,使我接受了一次彻底的、全方位的革命精神洗礼,进一步提高了思想素质,红军战士英勇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将会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努力前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把革命优良传统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坚定信念,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充分继承和发扬大无畏的井冈山精神。

下载“感受红色文化,传承先烈遗志” 党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感受红色文化,传承先烈遗志” 党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红色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红岩魂在心中永存 根据单位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党性教育培训。在为期一周的培训中,培训班以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培训班精心安排了红岩联线管理中心的主......

    学习“红色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用最初的心去尊重、发现、发展每一个学生 ——学习“红色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不知不觉,我走进教师岗位已将近三年时间。一路走......

    追忆峥嵘岁月 感受红色教育 心得体会

    追忆峥嵘岁月 感受红色教育 李静近日,单位组织了延安红色之旅,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倍感激动!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深知此次延安之行对于我思想上的帮助非常巨大。细细品来,这一......

    吟诵国学经典传承文化培训心得体会

    吟诵国学经典传承文化培训的心得体会 3月27日,我们有幸聆听了张老师的“培养小学生吟诵国学兴趣的实践与探究”的讲座。 张老师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认识吟诵”、“吟诵的目......

    井冈山红色之旅及党性教育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井冈山红色之旅及党性教育心得体会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有幸参加了局里组织的井冈山学习考察之旅。7月30日清晨,在局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五十余人坐上了开往井冈......

    井冈山红色之旅及党性教育心得体会(合集五篇)

    弘扬西柏坡精神,提高履职能力 ──西柏坡参观考察心得体会 我局组织干部职工到西柏坡参观学习,回顾党在西柏坡工作奋斗的那段历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丰功伟绩,弘扬以“两个务必”......

    延安党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延安党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在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省委开展全省作风大整顿活动的大背景下,非常荣幸有机会到革命圣地延安参加党性教育培训,能够跨时空、全身心感受延......

    延安党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延安党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10月12日至17日,按照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的安排部署,我有幸参加了保康县秋季科级干部党性教育培训班。在“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我们通过情境模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