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5:5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第一篇: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经验传输

听教育专家魏书生讲座有感

2010年10月15—18日,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发祥地——辽宁省盘锦市召开。感谢校领导的厚爱,使我有机会和溪主任一起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学生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德育工作者对养成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养成教育要从行为训练入手、从细节着眼,“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日积月累,持之以恒。魏书生老师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松、静、匀、乐”的人生态度深深感染着同行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参观了盘锦市高中后,大家更觉得震撼。5400余名学生动作规范、节奏一致、整齐划一的课间操和队列,场面壮观、气势恢宏,让与会代表看到了养成教育常抓不懈的可喜成果。

我觉得班主任做好班集体建设工作关键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就是教师的工作态度问题,即班主任要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心中必须有爱,对班集体建设的爱,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等等,另一方面班主任要掌握一定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关于前者一会我想主要结合魏书生教育前辈的讲座来重点谈谈我们教师的工作态度问题。关于后者我另写了一份题目叫《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的经验传输材料,有兴趣的班主任可以会后到溪主任那去借阅。

我清晰的记得十月十六号那天,与会老师无一不被魏书生崇高的精神世界所感染着,无一不被他积极乐观的处世工作态度感动。他认为“做一名人民教师,一要有信仰,二要有热情”。

下面我就从以下三方面谈谈听了魏书生报告的体会。

一、坚守住心灵的宁静,坚守住快乐的心灵之道

魏书生的讲座,总是将深刻的哲理,甚至苦闷的话题用流畅、幽默而又富有抒情的话语形象的表述出来,其语言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他用真情厚意感染着所有在场的人,让听众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他使听者为之激动。为什么被别人视作艰辛工作的教育在他眼里和心里竟然是那样的亲切和欢欣?这都出自他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真挚的厚爱。他的思想不是超然无踪缥缈的,而是真实质朴的,根植于我们的教育状况,根植于我们的教师的需求,根植于广大学子的心灵。因为,他总是把走向学校当作一种精神享受,把认真教书育人当作是一种人生享受,把一切不如意之事之人当作体验生活的一种愉悦享受。他时时享受,处处享受。用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凡人凡事,一切都在于“道法自然”,何乐而不为呢!

他告诉我们珍爱生命、享受生活的四字秘诀,叫做“松、静、匀、乐”。“松”即身体放松;“静”即心灵平静;“匀”即呼吸匀称;“乐”即情绪欢愉。他特别告诫我们要记住四字秘诀,并把它们“拓展拓展再拓展”。魏老师对“松静匀乐”这四个字讲得诙谐幽默,听者无不颔首点头,脸上洋溢着会心的微笑。走进教室,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经验传输

“松静匀乐”;走出教室,“松静匀乐”;处理同学吵架,“松静匀乐”;和后进学生谈心,“松静匀乐”;开口讲课,“松静匀乐”;回身板书,“松静匀乐”;一天工作,“松静匀乐”;下班回家,“松静匀乐”;市场买菜,“松静匀乐”;讨价还价,“松静匀乐”;回家洗菜炒菜,“松静匀乐”;那么一天下来,“松静匀乐”加“松静匀乐”等于什么?还是“松静匀乐”。

是呀,要在纷乱复杂的社会里,在紧张激烈的人际中坚守住心灵的宁静,坚守住快乐的心灵之道。这是魏老师要求师生坚守的“阵地”。他认为,快乐可以外取,也可以内求。只有时时做到以静制动,快乐才可能随你而来!因为,有一失,必有一得;有一利,必有一弊;翻开手背,必定是手心;走出阴影,必定是阳光。

二、用一颗平常心看待生活,对待工作。

在他的讲座中我最欣赏的有两句话: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把平平凡凡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他讲得很实在,“少埋怨环境”不是“不埋怨环境”。在生活和工作中会有许多的不尽人意的事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教师职业的意义来说,这样的地位教师是当之无愧的,但现实生活中,教师是否能有这样的地位,则是另外一回事了。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异。我们工作量、工作压力大。宁静的夜晚,我们在做课件;休闲的假日,我们在备课,而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下班后的时间可以完完全全休息。家人、同学、朋友总是不理解,会说怎么会这么忙,我们上班时间没有空闲,下班了还有工作。而且工作中经常会有心烦多事,有些学生厌学,作业拖拉,有的家长不关心,忙于生意、忙于娱乐。我们老师中许多人总是提前上班、推迟下班时间,当教师的辛苦是别的行业的人所无法体会的。况且,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这样的情况,多多少少会埋怨,但是一味的抱怨、发牢骚、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用呢?你抱怨了,学生上课就专心了吗?作业就认真了吗?家长就关心了吗?一味的埋怨,会使心情越来越差,看出来的所有事情都不顺眼,批评学生,学生的情绪就不好,就出现恶性循环。

是的,不能改变别人,不能改变环境,你没有能耐去换轻松的工作,那就改变自己,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做起。我们要知足,俗话说知足常乐,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人永远快乐不起来。要知道捧在手里的,才是最好的,也最值得珍惜。但是知足不是停留,我们还要奋斗,工作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在遇到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态度进入生活,我们要想方设法去克服,不要一味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而是要去努力适应自己的学生。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三、会后反思:会上魏老师提到的“松静匀乐”与胡校长以前和我们讲过的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经验传输

“享受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的新提法不谋而合,再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问自己你的教育生活完整幸福么?

这样一个朴素而有重要的问题,问起来容易回答起来很难很难。一方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观;另一方面,我们中的不少人在品味自己教育生活时,总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无奈与忧愁,或者说,总有种说也说不清楚的感受。

但我总是想,教师不是神,不是圣,她首先是一个有着和其他群体一样的肉体和灵魂的人。对于一个普通的人来说,家庭成员的相敬如宾是福,邻里之间的和谐互助是福,同事们的融恰、默契、宽容是福,上下级的理解、通达、尊重是福,事业上的不懈追求是福。

但教师终归还是教师,长期的职业追求和滋润给每一位教师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追求完美、模范做人、规范做事的职业烙印。我想对于教师来说,幸福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工作。正像魏书生提到的:“教育不是做给领导检查、参观,而是做给自己享受的。”

是呀,幸福是一种心境,是那份迥异于喧嚣世界的从容淡定,是那份坐看云起云落、笑看春去秋来淡泊名利的境界;幸福是一种理想,陶醉在不懈追求的忙碌之中;幸福是一种责任,眷恋在对三尺讲台和无邪顽童的爱心里;幸福是一种反思,升华在对平凡索事成败的思索上;幸福是一种积累,快乐在辛勤耕耘抽穗拔节的沃土中;幸福是一种体验,体验教学相长的快乐,体验预设过程的安宁,体验生成瞬间的精彩,体验备教辅批的耐心,体验不期而至的成功后的愉悦;幸福更是今天过得比昨天有智慧,一个坐拥教育智慧的教师,她的思想是灵动的,她的行动是富于变化的,她做事的方式是简约的,她的今天总比昨天更有朝气,更有激情,更有活力,更有创新。

我想有时候,教师的幸福更多的也是“痛苦”的。痛苦顾校不顾家的忙碌,痛苦恨铁不成钢的烦怨,痛苦不能被理解的苦恼,痛苦拼搏竞争的压力,痛苦追求过程的曲折与失意„„ 但,从某种意义上讲,痛苦何尝不是幸福的另一种形态呢?痛苦与幸福相生相伴。痛苦是幸福的基石,痛苦是幸福乐章的插曲,痛苦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幸福,离开了痛苦的小插曲,教育的乐章可能平铺直叙,缺少情蕴,更不能让人成长与飞跃。

其实人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就是一个积攒幸福的过程。穿越世纪的尘埃,在座的各位同仁让我们一起去感悟、享受只属于我们自己的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吧。我想只要我们真心付出,精心践行,用心体验,幸福就在你我的手中!

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经验传输

享受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

——听教育专家魏书生讲座有感

南 一 小 学

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经验传输

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

——听关鸿羽老师报告有感

2010年10月15—18日,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发祥地——辽宁省盘锦市召开。感谢校领导的厚爱,使我有机会和溪主任一起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学生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德育工作者对养成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养成教育要从行为训练入手、从细节着眼,“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日积月累,持之以恒。魏书生老师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松、静、匀、乐”的人生态度深深感染着同行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参观了盘锦市高中后,大家更觉得震撼。5400余名学生动作规范、节奏一致、整齐划一的课间操和队列,场面壮观、气势恢宏,让与会代表看到了养成教育常抓不懈的可喜成果。

会上听取了来自北京的养成教育专家关鸿羽老师的题目为《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的报告,收益颇丰

一、养成教育在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什么:

关鸿羽认为当前德育实效性不强,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九小”问题,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依赖”、“小散漫”、“小野蛮”、“小磨蹭”、“小马虎”。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养成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才、成人;养成教育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养成教育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过去我们的教育说得多,做得少,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我们只进行了认知教育,其弊病就是知行脱节,光说不练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起码不是完善的教育。如果我们的教育最终不能对孩子的行为发生影响,那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慢功夫,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硬功夫、真功夫。英国作家萨克莱曾说:“播种思想,收割行动;播种行动,收割习惯;播种习惯,收割人格;播种人格,收割命运。”养成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崇高道德的生长点。

二、关鸿羽老师对养成教育的理解:

关鸿羽老师认为“养成”的本意是,通过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动作习惯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的培养。

关老师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时要做到十个结合,即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检查评比与自我评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经验传输

价相结合,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相结合,反复强化与积极疏导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循序渐进相结合,实践锻炼与强化体验相结合,意志努力与切断联系相结合,自我控制与履行协议相结合,平时表扬与积分奖励相结合。

关鸿羽老师认为训练必须科学,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训练必须持之以恒,最少连续训练六周。

良好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养成。我们经过多年实验得出结论:最容易训练的习惯也需要连续六周才能形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必须一杆子插到底,切不可“前紧后松”、“一曝十寒”,要有耐性,要不怕反复。行为训练要抓反复,反复抓。

第二,训练必须严而又严,不要有例外。

研究中他发现一个规律: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训练就需要咬着牙,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枯燥单调练习,才能成功。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要矫正就更要坚强的意志,强化训练。事实证明不少孩子的好习惯,往往是在与坏习惯的斗争中形成的。因此,训练就要有个“狠劲”,严而又严。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要有例外,开始第一件不该迁就他的你迁就他,以后就难以要求了。

确定标准之后,就要严格遵守,不能放松。没有“狠”劲,表面上是爱孩子,可最终是害了他们。我们必须把严与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严达到爱。寓爱于严,严爱结合,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

第三,要把握关键点,抓好第一次。

习惯训练要重视第一次,第一次往往印象深刻,先入为主,具有导向作用。如果孩子第一次偷东西,老师发现了,很好教育,可能以后就不偷了。如果孩子第一次偷东西老师没发现或没重视,孩子偷了十次老师才发现或才重视,就不好教育了。

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了由低到高这个序,就会妨碍学生成长。

三、养成教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关鸿羽老师认为:

第一,养成教育内容要规范化。有些学校随心所欲,想起一出是一出,没有任何计划,没有任何规范,往往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就进行什么教育。“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堵漏洞式”的教育,“救火式”的教育,就是一种盲目性。现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已制订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必须很好地执行。教育就是要把人类积累的社会文化和规范意识传给下一代,用人类的基础文明去武装后代。这些规范就是力图建立起学生生活的规范体系,以使养成教育规范化。

第二,养成教育内容要细目化。我们要把教育的内容做小、做细、做实,不贪大求全,不弄虚作假。我认为对孩子提要求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所谓近,就是要求要离生活近一点,离孩子近一点,离社会近一点,不要好高骛远;所谓小,就是要求要小一点,以小见大,从小事做起,不要“高口号”式;所谓实,就是要实在、具体,不要太抽象,不搞花架子,不作虚功。总之,我们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给孩子提要求要尽量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形象、直观。提出的要求要明确而不含糊,具体而不抽象。只有做到近、小、实,才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便于孩子理解、掌握和执行。当然,细目化并非是琐碎化,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经验传输

我们在细目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的系统性,力争使之既具体又系统,以便于教育的整体升华。

第三,养成教育的内容要序列化。一些学校忽视了教育的“序”。社会上搞文明礼貌月,我们就抓礼貌习惯的培养,社会上搞公民道德纲要宣传周,我们又赶紧抓行为美的培养。突击性、运动式打乱了教育的序,似乎只要搞搞突击,人的行为习惯就能完满形成,其实这是违背科学规律的,如同“一阵风”、“一阵雨”,只是湿了地皮,并未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身上生根。养成教育要序列化,是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了由低到高这个序,就会妨碍学生成长。

四、养成教育还有几个问题要深化研究。

关鸿羽老师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必须深化研究。

第一,养成教育不能泛化、绝对化。我们强调养成教育,并不是说抓好养成教育就万事大吉了。无论在孩子成长的任何年龄阶段,培养良好习惯是教育和儿童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有人们习惯性的行为也有非习惯行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除了会遇到一般的、自己熟悉的情境外,还经常会遇到很多特殊的、不熟悉的情境,采取什么行为,要靠道德意识支配,这种道德意识是不能靠简单训练产生的,要靠长期的培养和教育。所以,只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忽视思想教育也是不行的。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习惯的培养不能泛、绝对化。养成教育只是德育的一个方面,教育的结果不能只限于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使受教育者思想深处发生变化,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尽管习惯与人格的关系非常密切,习惯往往是构成人格的组成成分,但是习惯与人格、思想道德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他并不一定就具有良好的人格,并不一定是思想道德高尚的人。比如,一个贪官,一个奸商,并不妨碍他有一些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他之所以变成坏人是另一套系统在起作用,是他的价值观、政治观和人生观在起作用了,所以教育必须全面地提高孩子的素质。

第二,养成教育必须赋予新时期的内容和要求。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但是,随着时迁世异、物换星移,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养成教育,必须赋予新时期的内容和要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家长和教师必须以新的视角来看待养成教育,要让养成教育具有时代特点,与21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高科技竞争时代相一致。我们已经进入市场经济阶段,我们要研究当代社会有哪些新的要求,在养成教育中要根据时代要求,增加新的内容,如实事求是的习惯;积极的人生习惯(遇到事情总是往积极的、好的方面想的习惯);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习惯;自学的习惯;终身学习的习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习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习惯;上网的习惯;自我认识、自我监控的习惯;环境保护的习惯;垃圾分类的习惯;团队合作的习惯;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遵守一米线的习惯;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尊重他人私人空间的习惯;乘滚梯靠右站的习惯,等等。既使是传统的习惯也要增加新的内涵,如节俭习惯培养,已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了,而应在合理消费的前提下,节约自然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时间,等等。再如“孝”,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尊敬老人的美德,这种“孝”在封建的道德规范中,要求其子女对家长不分是非曲直,必须绝对服从,即“顺者为孝”。这种封建的“孝道”我们必须加以反对,但是敬重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加以继承和发扬。因此,在要求孩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时,已不是长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经验传输

辈说什么就顺从什么,而应该既尊重长辈,又可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只是在提出不同意见时是以尊敬的态度提出的。所以现在不提孝顺而强调孝敬。

第三,不要忽略了智慧性习惯的培养。谈到习惯,很多人只想到了动作性习惯,强调动作性习惯,忽视智慧性习惯。其实培养习惯不只是动作性习惯,还包括智慧性习惯。智慧性习惯应是智能活动的方式或模式。对动作性习惯可以提“自动化”;对智慧性习惯可以叫“经常化”,因为它比动作性习惯更复杂,更具有综合性,甚至需要思想观念做支持。智力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间接性、抽象性。它的活动对象不是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的客体,而是客体在头脑中的反映,是间接的、抽象的;二是内潜性、言语性。它是在头脑内部借助于内部语言默默地进行的,是内潜的而不是外在的,往往看不到动作;三是概括性、简约性。它的活动对象不是具体事务而是对具体事务的概括,活动时能高度省略,往往觉察不到它的活动过程。所以培养智慧性习惯更难。现代社会对智慧性习惯要求更为迫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智慧性习惯的培养。如:发现问题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反思的习惯,凡事三思而后行的习惯,等等。

第四,严格训练时不要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训练习惯时必须进行严格训练,要求一律,但是这里的严格是对行为说的,对思维不能强求一律。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育的孩子是创造型人才,因此我们不能把孩子管得过死,不能以牺牲创新精神来进行养成教育。1900年至今,美国有230多人获诺贝尔奖,而我们的获奖人数是零。德国一个大学就培养了20多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而我们这么苦学,全国13亿人口中一个也没培养出来,这很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孩子的创新习惯,如创新求异、不墨守成规的习惯,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挑战权威的习惯,发散思维的习惯,逆向思维的习惯,探究的习惯,幻想的习惯,冒险的习惯,等等。因此在培养习惯的时候不要要求孩子什么都听大人的。我的观点是: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行为上要严,思维上要宽。属于道德问题的不听话,坚决反对。属于天真活泼的淘气,宽松一点。属于思维上的不听话,有独到见解的,支持鼓励;

对孩子标新立异一要允许,二要鼓励,三要引导;允许孩子“胡思乱想”,就是不允许“胡作非为”;

对孩子的管理要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教育孩子不要迷信权威,我们必须让孩子树立这样一种意识:任何现成的东西都是不完美的,都是可以再创造的。一切现成的知识除非经过自己确认,都是可以怀疑的。要敢想、敢说、敢干,敢于思维、敢于想象、敢于创造。

第五,习惯训练不要扼杀了孩子的个性。习惯培养往往要求孩子整齐划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孩子的个性。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习惯培养中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避免他们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在制定具体的行为规范时,不应过于复杂、细微,规定过于呆板,给孩子过分的限制,让孩子械机地反应或者无所适从,压抑了孩子个性的发展。所以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孩子的个体差异性。

听了关老师的报告,使我对养成教育有了更新、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是呀,“小习惯成就大未来,好习惯成就精彩的人生”。班主任是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人,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应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生。”让我们立一以贯之的信念,乐真、乐善、乐学、乐恒,走始终相继的“养成教育”长路!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经验传输

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

——听养成教育专家关鸿羽报告有感

第二篇: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讲座有感

——“松、静、匀、乐”——

陇城中学赵永红

力。论:“两大点”“一小点”

两大点:

1.民主。

2.科学。

乐:情绪快乐,松静匀乐见到朋友,松静匀乐;师四字诀“松静匀乐”,呼吁教师守住心灵宁静,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把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做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如诗如画、如舞如歌,每时每刻都享受生存的快乐和教育的幸福。

他所讲的“松”即是身体放松少紧张。“用公家的时间锻炼私人的身体”、“大家每天来学校看看书、写写字、算算题、想想事情,这哪里累着了?比起那些真正的体力劳动者干活时的浑身酸疼,幸福多了。所以,大家依然是全世界最轻松的人。我们一定要守90%的人一辈子都不

乐观向上,永快乐要自己找。有些无 法选择的事情就要放得下。他说,我们的出生是无法选择的,你不能老是想,要是我出生在省长家那多好啊!这是自寻烦恼。我们无法在空间上、时间上选择,但我们能选择一个乐观进取的自我。

他那积极的人生态度、爱业乐业精神、教书育人和学校班级管理的技巧更是让人敬佩和折服。

第三篇: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教育报告会心得体会

宜兴希望学校郭志春

6月2---3日在延安大学大礼堂参加,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的讲座,这是我第一次听没有中场休息的讲座,第一次目睹讲演者轮流交换两只脚站着讲三个小时的讲座,……这就是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的讲座。我是第一次见到魏老师,他的穿着那么朴素,神态那么平和,模样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没有一点所谓的“名人”架子。再细听他的谈吐没有一点空洞的说教,没有讲多么深刻的大道理。他只是很平静地说着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些小事,显得那么淡定从容。很快我便被他的睿智幽默所感染;为他乐观、进取的态度所叹服;为他独特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所启发。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讲座中,我看不出一个教育专家的权威——语言如此平实;也看不出掌管一方教育大权的一把手的影子——着装如此朴素。整场讲座以“松静匀乐”为引,告诉老师们如何在纷扰的闹市中,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作为一名老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更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浅显讲解了自己独特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朴实的言语,敏锐的视角,伴着东北“二人转”的台词,全场不时的暴发热烈的掌声,笑声不断。魏老师的讲座令人获益匪浅,尤其是魏老师的那份“坚持”,让我深深折服。经历过**的年代,上过山下过乡,没有上过一天的师范课堂,但不论是哪种工作,他都能认认真真做好,不仅做好,还做到最好,荣誉、先进以及外人看来的“前途机会”也向他伸出手,但在这些“机会”的面前,魏老师却语出惊人“为了能去教书,我才把事儿做

好的”,令人瞠目结舌。“我要教书”成为魏老师的目标,多次的坚持,终于使“梦想”成真。走上讲坛后,竟然教书教上瘾了,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如此,魏老师还“坚持”把根深深的扎进土壤里,只有扎得深和实,才会不断长出新芽,绿叶,才会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魏老师还坚持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坚持每天写日记,坚持服务、互助、人文、商量的班级民主,坚持计划、检查、反馈的班级管理的科学系统……我喜欢这样平凡的坚持。

还让我佩服的是他对学生的态度,尤其是对待后进生的态度。无论学生底子多薄,基础多差:无论学生的表现让人看来多么“恶劣”,他都能彻底地做到“尊重”。他身上崇高而无私的爱心犹如熠熠闪光的灯塔。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颓废、阴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

真的很感谢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给了我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魏老师的讲座足以让人受益终生。

第四篇: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我校组织全体班主任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魏书生的讲座。看后,我深受启发,尤其是他的管理艺术,以及他的人格魅力深深的吸引着我。说真的,自参加工作到现在,所听报告也有几十次了,可是像他这样的还是第一次。魏书生的讲座它吸引人,想不听都做不到。他说的是那样实实在在,那样深刻感人。说到了每一位工作在第一线的全体老师的心里。一边听着他的讲座,一边对照与反思自己的过去。其实,自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几年来,一直在不断地实践与探索,总感觉他所讲的那些自己也曾经历过、感受过!但所缺少的就是他那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他的精神真的值得我、值得从事教育教学事业的我们大家好好学学!

他说的是那样轻松自如,那样切合实际。这哪是在做报告,分明是在和我们一起无拘无束地谈心。他之所以能说得这么轻松,这么受听,就是因为他本人工作在第一线,与我们有着相同的经历和体验。不同的是,他比我们做的成功,比我们更有方法。他是那样的朴实无华,讲起经验却条条是道,滔滔不绝。难怪大家听得那么入神,几乎没有一个人不集中精力的,真是太吸引人了。怎能不让我们佩服,而且佩服得五体投地。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是一名班主任,所以他的报告对我来说的确是真经,我得好好向他学学。所以,听着他的报告,我如获珍宝,真是百分之一百地集中精力,一点不敢留神,生怕稍不注意错过了哪一句。因为听魏书生的报告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心灵独白,举手投足、字里行间无不感受到他质朴的人格魅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魏书生老师是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人,他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看别人都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中;你看别人都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中。他的面容一直是平和亲切的,就像在跟你面对面谈心;他从不讲多么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什么华丽的词语,只是谈一些身边的与生活、工作、学习有关的小事情,幽默有趣,让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于是,你迫切地想了解他,接近他,为他身上的那种难以言说的魅力所吸引。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空洞说教,从容中蕴含巨大的凝聚力与感染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把普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时代的脉搏紧密联系起来,是心与心的交流,也是一首爱国敬业的颂歌。关于管理,魏书生说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他说:“普通学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班主任不做。”这样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各司其职,使身兼两个班班主任的魏书生竟发出轻松无事可做的感慨!多令人羡慕啊。这是一个人向往的理想中的班主任角色。这一真经,这学期起,我完完全全地吸收了,感觉真的不错。不但减轻了自己

一个班主任的负担,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信与积极性。他们对自己所任的职责真是尽职尽责,而且干得风风火火。因为他们认为老师喜欢他,相信他,认为他有能力,才让他管得,所以这是他的骄傲。你看,这样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让我感动的还有魏书生对学生那切切实实的爱。魏书生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魏书生认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呀,对这一点,我特别赞同,也深有感触。每每看到那些差生可怜巴巴地坐在座位上,没有朋友,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我就会心酸,眼睛湿润。这是我最不愿看到的情景。于是,在我班里,我不许学生欺侮差生,而且要让他们与其他同学没区别,是班级的主人。我用心地去爱我的每一位学生,因为老师的爱是重要的、是神圣的。它不但能换取学生的爱,还能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改变他们对人生的看法。

就拿我班的李*来说吧。他生来一副傻相,好多东西都不会。所以同学都欺侮他,嘲笑他,拿他开心;老师当然也不喜欢他,不管他,不提问他,就像没有他这个学生。就这样,他常常自己躲在角落里,胆怯地望着别人。这是我接手这个班以后看到的最让我心酸的情景:这孩子太可怜了。于是,我走近他,拍拍他的肩膀,笑笑说:“李*,怎么不和同学们一起玩?”他怯怯地看看我,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这时,好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我,并且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有的甚至赶紧围上来,好像看到了什么好奇的事。我没想到,自己的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竟然让学生们如此关注。可见,李*是很少得到这样的关爱的。这让我的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从那以后,我便下意识地,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都给他投去关爱,多给他关注:比如,课上多提问他,努力寻找他的闪光点来及时地表扬他;课下,不但我本人主动和他说话,拉近乎,还不失时机地让同学们拉他一起玩。为了创造这样的机会,我也亲自加入他们的活动,因为我发现,有我的关注,同学们对他也格外地关照。这样时间长了,没有我在跟前,学生们也很少欺侮他了。一个月之后,他和其他同学一样„„成了班级的主人。再也看不到他那胆怯、可怜的目光了,而是大大方方地、快快乐乐地,和同学们一起说笑、打闹。从此,李*让同学们刮目相看了,当然,他的学习劲头也更大了。这让我眉开眼笑,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因为我万万没有想到他会有这么大的改变。不知不觉中,他已把我当成了自己的朋友,也当成了自己的保护神。

通过多年的亲身感受和经验,我非常赞同并且佩服魏书生老师的做法。因为它是切实可行的,是符合常规的,是有科学道理的,是尊重学生的,是我们做好教师的捷径。所以,希

望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听一听魏老先生的报告。真的,听了他的报告,可是胜读十年书。不看的话,真乃你人生的一大遗憾呀!

身处在同一社会的我们,有了魏书生这位有智之士在指点我们前进,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工作呢?品德是树立起来的,知识是积累起来的,人生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些看似平平凡凡却又宏大的事业上。

“守住心灵的宁静,既然来到这个岗位就应该爱自己的这份事业,并且要愉快地生活着。”大家说,对不对?

第五篇: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大名如雷贯耳,对于他的种种事迹也或多或少的了解。不过今天才算真正欣赏了魏书生老师的专题讲座,听魏书生的报告,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心灵独白,无不感受到他质朴的人格魅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如品香茗、如嚼菜根。具体心得体会如下: 首先,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总体框架是:

一个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质观、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二个原则――民主与科学,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规律。

三个统一――社会本位与以人为本的统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统一,主体思想与发展思想的统一,以及由此整合而反映时代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主体发展、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思想。

四个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工作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以及由此扩展开来的富于哲理的思考。无论任何人,要改变客观世界,都首先要从主观上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方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个支柱――以培养自学能力为宗旨的学科教学论,以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为宗旨的班级工作论,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学习方法论,以 1 养、教结合为宗旨的家庭教育论,以规则与威信相结合为宗旨的学校管理论,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独到理论和具体方法。

其次,对魏书生的语言的评价: 魏书生老师是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人,他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看别人都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中;你看别人都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中。他从来都是站着演讲的,不管演讲时间是半天还是一天;他的面容一直是平和亲切的,就像在跟你面对面谈心;他从不讲多么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什么华丽的词语,只是谈一些身边的与生活、工作、学习有关的小事情,幽默有趣,有时还带着一点点自私的念头,却很有一番见地,让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于是,你迫切地想了解他,接近他,为他身上的那种难以言说的魅力所吸引。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空洞说教,从容中蕴含巨大的凝聚力与感染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把普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时代的脉搏紧密联系起来,是心与心的交流,也是一首爱国敬业的颂歌。魏书生是个实实在在的人。

第三,魏书生对教师职业的迷恋,源于教师是最有利于培养真诚、善良、美好的职业。带着这份朴素的情感,他放弃许多机会、经过多次申请,终于成为一名教师、一名终身教师,以至在担任众多的行政及兼职工作时都不曾离开三尺讲台。教育的理想主义,体现在教育教学中,是那些闪烁人性光辉的举措: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唱歌、写说明书、做好事、写心理病历,坚持每天做100次仰卧起座、俯卧撑,2 “一分钟竞赛”、“学会使用‘边角余料’”等等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教育、对教学、对学生,魏书生有着真真实实的情感。第四,魏书生对学生爱的教育.自爱爱人的魏书生,魏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尤其是爱学生。魏书生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魏书生认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魏书生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是简单地加以训斥了事,而是通过让学生写心理病历和说明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关于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对后进生的管理。在盘锦实验中学当校长时,他把一个全年级成绩最差的学生要到了班里。进班第一件事,魏书生让他自己找优点,这个男生说,我没有优点。魏书生说:“不可能,我已经发现了两个优点!”后进生对批评往往能非常镇静地对付,一听说自己有优点,居然脸红了。在魏书生的一再引导和启发下,孩子终于找到了自己身上久违的优点:“我心眼好。”这在魏书生眼里就是最大的优点,他用“好人一生平安”让孩子找到了自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魏书生就是这样,他有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胆量,科学家的严谨;有儒家的礼让,有释家的胸怀,道家的超脱;有社会活动家的阅历,演讲家的口才„„这一切,成就了他作为一代教育家独有的魅力和风范,以一颗平常心快乐地生活、工作、学习着。

下载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和美实验小学闫爱荣 这次我们在学校共同聆听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专题讲座,题目是《如何当好班主任》,这是班主任不可不听的讲座,虽然我没有担任班......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6月11日学校组织教师听魏书生讲座,我是第一次听魏老师讲座。刚一出场,我就被他的与众不同所吸引。他的穿着那么朴素,神态那么平和,模样也是那么普通,没有一......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2013年10月11日到12日,在学校领导精心组织下,我有幸参见了赴西峰聆听魏书生教授讲座的机会,魏教授的报告,如一场春雨洗涤了不少教师的灵魂,让我们在这场洗......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隆阳区丙麻中学 2013年11月王延伟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隆阳区丙麻中学 王延伟 11月23-24日,有幸聆听了魏书生的讲座。他是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听......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我们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让我们享受到为国家、为人民尽到责任的快乐。” ——魏书生此次听了著名......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演讲心得 梁思瑶 学生时代就曾在课堂上聆听过魏书生老师的精彩演讲,拜服于他杰出的教育智慧和超脱的人生态度。工作后,我十分荣幸听到他的现场演讲,并真正体会到他作为......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精选)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11月4日有幸到遵义聆听了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专题报告会。报告会时间一天,上午一坐就是三个小时,中午只有一个来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下午一坐两个......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篇一:观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观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藁城市张家庄学区赵庄小学蒋丽红 魏老师那风趣幽默的语言、淡泊平和的心态、淡定从容的处世哲学、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