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课学习心得
心理课学习心得
经过半学期的心理课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
有人说自己的最大敌人是自己,因为我们不够了解自己,但很多人都说认识自己是很困难的,我觉得的确如此,我以前对自己的了解也是不够深入的。但上了心理课后,我觉得心理课为我们了解我们自己提供了平台。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要如何认识自己,更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性格,也知道了自己属于何种气质类型,也大致了解了我可能比较适合从事什么职业….这些都显示了我的不足,但同时又为我改造、完善自己及确定以后的发展提供依据。不同的场合对个人的要求不同,我们要在不同的场合适当地表现自己。
在心理课上,我也学到了与人相处的技巧。相处是一门艺术,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必然行为,也是我们每天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几乎所有的行为都与别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人与人之间,平等是最重要的,缺少了平等,交往就没有意义。当然在交往中尊重、宽容、真诚等也是必不可少的人。学习工作中我们要与领导、同学相处;生活中我们要与家人、朋友、陌生人相处。这样相处就成了一门学问,不管我们有多高的文化、多大的本事,如果不懂得与人和谐相处,也必定是一个失败的人。懂得与人相处的艺术,就会营造出和、快乐的氛围,不仅愉悦自己、愉悦对方,还会得到别人的尊
重与友善,同时还获得了帮助。反之,尽管人善良、动机也纯正,却处处不讨人喜欢,关系一团糟,自己不但郁闷还会难以有所作为,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与进行,更谈不上快乐与成功了。因此,无论是与亲人还是朋友交往,我们都要把握好交往的方法,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待人,这样我们才能处理好与亲人朋友的关系,使我的身边少许多争吵,多许多的爱与温暖。
有人对我们的行为指出错误或提出建议时,不要生气,要感谢别人,因为他们的建议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这对于自我完善有莫大的帮助。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更要使自己变得更坚强起来,不要让暂时的困难击倒我们,要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困难。在有不快的时候,敞开心扉,向亲友倾诉,学会表达我们自己,相信别人会给以我们帮助。在愤怒的时候,要学会冷静和自我控制,三思而后行,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酿成大错……以上这些都是身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及交往中应做到并做好的。
老师的讲课很精彩,也让人学到很多,如能在课堂上增加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对某些重要问题进行深入讲解,我想这样的话课程气氛一定能更加活跃,学生的听课效率也更高。最后,感谢老师,老师的教授让我获益匪浅。
第二篇:心理课学习心得最新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心理课学习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
心理课学习心得范文1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知识爆炸的今天,人类也随之进入了情绪负重的年代。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自然就十分敏感。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本身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子娇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员,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其一,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二,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其三、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以上的情绪状态,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主动与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沟通。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应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才能迎合二十一世纪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才能在其中搏击翱翔,走向成熟,迎接挑战。
心理课学习心得范文2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
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
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
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
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心理课学习心得范文3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
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
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心理课学习心得范文4
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与责任,我有幸参加了--来宾市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不仅有理论的学习,充实我们的大脑,同时还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参观学习和调研,作为为数不多的心理专业毕业的学员,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感受一:认识心理健康重要,促发展。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感受二:提高自身素质,助成长
通过培训,自身有了提高。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总之,在这次的培训的锻炼中,我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在业务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努力,将所见、所学根据实际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为学校工作尽己所能!
心理课学习心得范文5
通过网上培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真实感受颇深!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也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古老文化的中国有这样一句格言“3岁看小,7岁看老”。这充分说明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响。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环境、抚养环境,社会风气等。可惜,我们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我们也只能劝说学生家长有科学地教育子女,我们惟一能做的是改善自身。
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其次,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课学习心得范文最新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课学习心得
心理课学习心得
大学之前的我,对未来憧憬得比较多。对外面世界的精彩和自我支配自由的向往,使得每当在闲暇之余,翻开自己的信息来源——网络时,心情总是飞出笼的小鸟一般好奇与欣喜。把三年的大学生活里一些遥远的事物都想得非常美好而精彩,并且在幻想着将来到大学有很多自主支配时间了,要做些什么什么事情,学些什么什么东西。明天因为未知而美好,因为空白而更让人有尽情涂绘和把握的希望。
可是不知道是因为暑假的休息而整个人习惯了懒散,还是“理想的大学”同“现实的大学”之间的矛盾,刚入大学曾经也十分兴奋、愉快。但兴奋和激动之后,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原来是如此的平淡、枯燥,“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日复一日无限循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自己虽然也有努力尝试过一些新事物,想打破“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无限循环。但是和别人比起来就差很多了。可能因为压力和逃避,不自觉经常一个人默默坐在电脑前面,以一种封闭的方式消解低落和沉重。
后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老师对我们说过:当代大学生在刚入学时会出现一些消极心理、心理障碍、心理疾病。造成这些的原因主要有:
一、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
二、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
三、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四、情感困惑和危机
五、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
六、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
需采取一些调适措施,使心理活动恢复正常。所谓心理调适就是采取各种措施把已失调的心理活动调节到正常情况的工作。常用的调适措施有:
1、心理咨询。当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存有疑问时,可以向心理咨询部门请求帮助。心理医生将和大学生一起,研讨调适办法。
2、心理测验。在心理医生和有关人士主持下,对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检查,以发现大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状况,以及了解是否有心理障碍。心理测验常通过各种量表形式进行,如智力测验、职业测验、人格测验、成就测验、性向测验等。
3、心理治疗。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测验的基础上,心理医生可以通过药物和非药物的办法治疗心理障碍。
4、自我调适。在心理医师的指导下,大学生自己进行某种活动,使失调的心理活动恢复正常。对大学生来说,自我调适是预防和医治心理障碍最主要的措施。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认真学习然我知道,面对目标失落与确立的冲突时,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不能单靠被动地顺应环境,须主动地去适应环境,保持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一个人要能对自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客观认识个人能力的优势和劣势,确定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既不轻易否定自己,也不过高的估计自己,尽量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在处理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的心理矛盾上,要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对影响自己成长的主要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主要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学习、努力提高,适时调整。积极投身实践活动,走出自我封闭的小世界,走进外面那个纷繁复杂的“课堂”,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受到磨练和考验,从而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大一是人生的转折关头,也是人生的一道起跑线。人生的关键往往只有那么几次,一但错过,便不在有。因此大一应该很好地把握自己,抓住机遇,争取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个开端必须从心理健康做起。只有心态正常、心理健康的人,才有成功的可能。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对以后大学生活中的心理健康产生基础作用,而且对大学生活以至一生的健康成长都会起到促进作用。
第四篇:心理课学习心得
心理课学习心得
我有一个学心理学的同学,相识一年多了,我才问他是学什么专业的。记得他告诉我他是学心理学的时候,我故意装出一副很吃惊和很害怕的样子问他:“你不会对我刚才行为背后的心理都了如指掌吧?”而他立刻很慌忙地解析说并没有,似乎害怕我真以为他会如此看透我的心理。其实我只是跟他开了个玩笑而儿。想不到他竟如此反应。当时我在想,我也是个大学生,难道他就真以为我这么天真这么无知,对心理学感到这么恐慌吗?其实,这样的事情不是常听说吗?或许,有些人是真的对学心理学的人感到有点恐慌,那是因为对心理学的无知。可是我想不到,他竟然这样认为我!当时我心里是真的难受真的无奈,也不想继续跟他谈笑下去了。
其实我从来不认为学心理学的人会真的对每个人的任何行为背后的心理了如指掌,那甚至是不可能的事。他们分析到的只是大部分人在做某一个行为时的心理而儿,可是具体到个人就不一定准确了,因为人千差万别,不可能都是一样的。而且不一定就见得学过心理学的人比没学过心理学的人更懂得别人的心理,因为这还得看一个人的观察力和细腻程度等等。知识可以从书本上得到,也可以从生活中观察和学习得到!
这么快,学习心理学已经七周了。老师给上课还是很有趣的,不单只给我们讲日常生活的有趣心理现象、心理小故事,也给我们播放相关视频,还有趣的小测试!也许是我个人对心理学感兴趣,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挺有趣的,不像有些课很乏味。其实,不学心理学,我也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行为、事情与心理息息相关,但学了心理学就更加了解一些行为、事情背后人或动物的心理行为,并被心理学的一些规律性和科学性所折服!要是有机会,我真的很想体验一下心理学中很神奇的催眠,亲自探索下人在催眠状态下究竟可以做出哪些平时几乎做不到的事情。要是没机会亲自实验,能到现场看一下整个表演也是相当不错的。但有时候我也在想,要是我真的有机会亲自做体验,也许会不敢做了。因为我对某些神奇的催眠实验还感到无知以至于有点害怕。到目前为止,我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还是很肤浅的,少得可怜的。
课上老师为我们分享的那些调节情绪、提高学习效率、与人和谐相处的方法也相当有趣,值得我慢慢体味。
我记得高中时候,心态总是很平稳的,很少有大起大落。可是到了大学,自己的得意和失意周期好像很短。有时候在这一刻是高兴的,下一刻就是悲伤的;或有时候在这一刻是失意的,下一刻却变成了兴奋。而且有时候这种瞬间的变化不是因为在那一刻发生的什么具体的事,而仅仅是因为我脑子了闪过某个想法或想起某一件已经发生或者还没有发生只是我想象的事。这跟环境不同有很大的原因吧,因为环境的不同,我遇到的事情不同,我个人看事情的态度也跟着与在以前环境下看事情的态度不同。以前高中心里没有杂念,一心只想考个理想大学,其他事用不着我太过关心。但现在,我关心的不只是学习,还有其他的,如人际、工作、娱乐等等。不过,情绪问题终究还是跟自己的心态有最大关系。学了心理学后,我知道了我应该跳出意气用事的躯壳,用逻辑理性去驾驭思想,而不是被情绪驱动着去郁闷,去彷徨。
至于学习问题,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一套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我不想多说。我想说
说与人相处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与人相处的时候也难免会因为自己或别人的脾气而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但并不就应该我个人都任由自己的脾气发展,不加以控制。相处是两个或以上的人的事,所以并不能处处都只顾自己的感受,而不顾别人的想法。我就有一个朋友,脾气不是很好,很多时候发完脾气后虽然可能觉得有点不应该,但是嘴上还是说:“我就是这样的脾气的啦!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虽然,作为朋友相处了这么久,我们知道她是这样的脾气,我们很多时候都可以谅解她。可是我们心里总会有点难受,因为毕竟还是受了点气。难道她就不能改一改,收一收的脾气吗?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意识控制行为的,如果她意识到任由自己的脾气发展会伤害到到我们的友谊,意识到应该为我们的友谊做出点贡献,是不是应该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气?!这样对谁都好。当然,我有时候脾气也很不好,发完脾气后也常常后悔。总的来说还是那句,意识控制行为。我应该多想想做出这个行为会带来的后果,让自己更加理性地行动。
还有一个问题,我是想探讨的。那就是如何看待“揣测别人的心理”。我在社团里有一个的同事,她老是揣测我的心理,并且很多时候她会告诉我她对我的揣测。但是,很多时候,她的揣测或者想法根本就不对,于是我就觉得她老是误会我,很多时候我的想法根本就不是她说的那样的,或者有很大的偏差。对于她对我的这样的揣测,很多时候我的反应只是沉默无语,因为觉得说得更多只会误会更多。有时候我真的压根儿就没有过那样的想法,无论她揣测的是好还是坏!是好,那是她太抬举我了,我根本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她把我想得太伟大了,还是她把自己看得太卑微了?是坏,那因为她心目中的我就不是那么好,甚至很坏,还是根本有时候就是她自己心里自卑?因为我不曾有个这样的想法。当然她也有猜对了的时候。可是她猜对的时候真的很少。是因为我们性格相差很大而让她如此不了解我吗?我有很多时候也很不理解她的做法,因为她的做法跟我身边的人实在是很不同。讲句真话,我真的很不喜欢她老是揣测我的心理,而且还是老是揣测不对那种,有时候这真让我觉得很郁闷。学心理学,可以学以致用,但请不要老是运用于相处时揣测别人的心理!始终别人是别人,你不可能完全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候普遍存在不等于所有适用。
第五篇:心理互助员培训课学习心得
“有一颗与人契合的心”
——心理互助员培训课学习心得07021145戚赛赛 与人相处是一门艺术,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必然行为,也是我们每天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几乎所有的行为都与别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工作中我们要与领导、同学相处;生活中我们要与家人、朋友、陌生人相处。所以,谁都无法躲开这种行为艺术而成为孤
立的个体。学习了这样的一门课,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与人相处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生活中的很多事一样,相处也是一门学问。不管你有多高的文化、多大的本事,如果不懂得与人和谐相处,也必定是一个失败的人。懂得与人相处的艺术,就会营造出和谐、快乐的氛围,不仅愉悦自己、愉悦对方,还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与友善,同时还获得了帮助。反之,尽管人善良、动机也纯正,却处处不讨人喜欢,关系一团糟,搞得乌烟瘴气,自己不但郁闷还会难以有所作为,不利于日常生活、学习的开展与进行,更谈不上快乐与成功了。
在讲座中,老师让我们知道了很对与寝室同学相处的方法,也让我们知道了有一个良好的寝室氛围的重要性。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心。也许你一句无心的话就会伤了同学的心,或许你的初衷也并是不如此,甚至是相反的。室友之间的相处时朝朝暮暮的,总会由于原有生活方式或是习惯的不同产生摩擦,表面上看起来关系再好的同学也会偶然有冷战的时候。老师在讲座中也提出了室友之间冷战的弊端。这样不仅会给寝室带来冰冷的氛围,而且不管是对双方亦或是寝室的其它成员的心理都会造成不小的压力。因此,每一个同学特别是我们寝室互助员都有这样一个责任和义务本着一颗都为他人着想的心处事、说话,亦或是在调节寝室成员关系的时候,一定有一颗与当事人契合的心,不可没有感情的就事论事,甚至在一旁起哄。
寝室也是一个大家庭,缺少得只是生理上的血缘关系,但是,我们有相近的年龄,有相仿的追求,对待问题的态度也是相近的,因此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长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更何况是我们这群共同相处的室友呢。我们虽然都为大学生,是社会中知识层面较高的一群人,但是由于经历太少,心理承受能力低,对社会的现状不了解,很容易在跨入大学后,产生一系列心理上的问题和困扰。大学生自杀的案例已经不是鲜闻少见的了。因此作为寝室互助员,我们必须具有较敏锐的感受,对寝室的每位成员都施以关怀并时刻关注他们的变化,切不可以心存侥幸,或是心存芥蒂,故意不闻不问。
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还要绝对相信老师。小问题很容易变成大问题。而你的不上报,很容易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好像从中学开始,我们就觉得老师只会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其它的方面是绝对不会与我们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但是老师在课上对我们反复强调得就是绝对要将室友的不正常情况上报给学院的心理辅导员。老师的目的并不是要惩罚学生,而是真诚地希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不要以为不上报就是对室友讲义气,也不要觉得事情并不会太严重的,对自己不要自信,也不要给自己酿造后悔的机会。
寝室的成员大都来自不同的地区,大家都是远离亲人,孑然一身,因此大家之间的相互关怀非常重要。不要再把自己当成是家中一般众人的焦点了,你需要别人的关怀,同样要学会关怀其他人,如此才能让寝室的氛围越加和谐,并且这样的一种氛围还会吸引其它寝室同学的加入,这样的生活才是我们向往的。寝室不是旅馆,应该是心灵的另一个临时的归宿。
她的快乐会影响到你的快乐,他的悲哀也会让你揪心,我们需要得是家庭的氛围,任何的任性、自私都是不允许的。
最后,个人觉得每位同学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如能保持下两以种状态,定会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获得不错的效果,与各位寝室互助员以及同学们共勉。
以和为贵。在传统的处事哲学中,中庸之道被奉为经典之道。往往被一些自视清高的人认为是“老好人”,缺乏主见。其实中庸之道是遵循以和为贵的理念,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也是图谋发展的必要前提。当今社会,人在温饱之后,最希望得到的该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所以,不要一味的否定和批评别人,学会赏识、赞美和肯定他人。尝试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而不是只强调自己的感觉和需要。这不仅会令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还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笑靥常开。微笑是一种令人看了舒心、清爽的表情。是绽开在脸上的最灿烂的花朵,给人以温暖与亲和力。它会令第一次和你见面的人印象深刻,它可以在瞬间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会令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受益;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脸上的表情比他身上穿的更重要”。微笑是没有国界的语言,没有什么比你脸上的微笑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了。
四、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宽容的表现。宽容也是人生难得的境界,是一种超乎物质的宽广平静的心态。能够宽容别人的人,一定有一颗天空一样宽广的心,能容下天地万物、世间万事、人伦万情。更重要的,宽容能感染别人。宽容的对待你的对手、敌人,在非原则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不是放纵错误,而是包容对方的短处,被宽容的人会用同样的方式宽容他人。同时也是一种策略,以委婉的方式化解了矛盾与冲突,会显示出你的理智和遇事不乱的风度。而争强好胜者,必会失去一定的限度,导致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
记住那句话“得饶人处且饶人”。宽容朋友是一种境界,宽容对手则是一种美德。感谢学院的老师们为我们准备得这两次实用性、实用性很强的讲座,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有了实践的可能性。作为寝室心理互助员,我一定会将课上学习的知识付诸实践,帮助室友克服不良情绪,给寝室一个美好、欣悦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