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镇银行储蓄存款营销经验交流
储蓄存款营销经验交流
XXXX村镇银行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汇报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两点:一是找准两个定位(市场定位、产品定位);二是做好五个到位(教育培训到位、指标分解到位、营销宣传到位、优质服务到位、双向激励到位)。
一、找准两个定位
(一)市场定位——细分客户群体
村镇银行在发展初期的劣势,大家众所周知。村镇银行扎根县域,要想得到持续性发展,必须找准客户群体。我们发现:年龄40岁以上客户占比接近80%、存款10万以下的客户数量占比90%,30万以下的客户存款总额占比80%。由此可以看出,中老年小额存款客户是我行储蓄存款的主力军。该群体收入相对较为固定,有一定的积累,趋利和从众心理较强,投资风险偏好相对较低,储蓄动机主要是应对未来的养老、医疗、子女教育和婚嫁、改善住房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储蓄存款是其投资的主要渠道。这类群体的客户需求排序我们认为是:存款价格(优于他行的利率)、存款的安全性(银行机构是否可靠)以及是否受到尊重(服务质量)。在随后几年的工作实践中,证明我们的客户定位是基本准确的。
(二)产品定位——满足客户需求 为满足客户需求,我们一是适度提高存款产品利率。各档次存款原则上按上浮50%一浮到顶,凸显存款价格的竞争力。二是适当增加存款产品种类。借鉴兄弟行的经验,先后开通了“零存宝”、“聚财通”等存款产品,供客户选择和交叉搭配。三是制定适合客户利益的优惠措施。比如分档次派送小礼物;对储蓄存款客户的柜面转账实行免费;达到一定存款额度以上的客户赠送生日礼物等等,满足了客户的不同需求,总体反映良好,我行的存款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
做好以上两个定位,那么接下来就需要进一步做好五个到位,以巩固和提升客户数量和存款规模
二、做好五个到位
1.教育培训到位——统一思想认识、提升营销技巧 意识决定行为。只有做到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才能保证行动上的高度一致。一直以来,我行非常重视员工思想的统一和存款营销技巧的提升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培训,重点贯彻“四个坚持”,重点提倡“合文化、心服务”、“做永久客户、办终身银行”和“身命为上”等理念,重点落实“四微理论”和“蚯蚓精神”,在全员中牢固树立起“抓存款就是抓效益,提高资金自给能力就是提高资产创利能力”的观念,共同增强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危机感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充分利用“营销典型引路法”、“营销案例分析法”、“营销心得体会分享”等形式,普及“250定律:不得罪每一个客户”、“名片满天飞:向每一个人营销”、“建立存款客户档案”等“乔.吉拉德式”营销技巧;我们还结合自身实际,自行编印了《存量客户盘活宝典》、《赢在大堂》、《外拓获客》等学习资料,提升全员的营销能力,打牢储蓄存款营销的基础。
2.指标分解到位——合理分解,分层落实
指标分解的合理性有利于指标的达成率。我们根据上级下达的工作计划,每年及时出台《落实年度经营目标工作方案》,合理分解全年储蓄存款指标到网点、到部门、到人,并采取每月按网点、按部门、按个人进行营销业绩排名、明确奖惩的方式,形成“人人肩上有压力,个个心中有动力,整体推进有合力”的良好工作格局。
3.营销宣传到位——丰富营销方式,增强获客能力(1)坚持开展“节日式”营销。从2016年开始,我们坚持“逢节必营销”的工作传统,每年年初制定《节假日营销计划》,要求营业网点轮流设计营销方案,要求运营管理部做好督导、配合和和评估工作。活动期间,大力推介我行存贷款产品和结算工具,同时还有效运用移动发卡、兑换新钞(纪念币),赠送小礼物等形式,吸引客户前来开卡和存款。(我们开展的节日营销除了法定节假日外,还把客户认知度较高的“母亲节”、“父亲节”,以及行业客户群体较大的“护士节”纳入进来,更能有效地拉近与客户距离,获得客户的认可)
(2)坚持开展“拉网式”营销。我行克服“人手少”的困难,按照“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人”的原则开展上门走访和户外营销活动。领导带头、网点牵头,组织人员深耕“社区、校区、商区、园区”,开发储蓄存款和结算客户。营销人员采取柜员与信贷员相搭配的方式,开展存贷款协同营销,同时坚持“不拼价格拼特色”的理念,不与当地同业(比如邮储、农商行)打价格战,广泛传递“凡我行存款客户,融资有便利、价格有优惠”的信息,促进存款、贷款、银行卡、电子银行等业务的协同快速发展。
(3)坚持开展“立体式”营销。充分利用各种媒介的传播功能,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宣传营销。比如:我行常年与市电视台合办《XX创业路》栏目;在市区醒目位置发布户外广告;不定期向市新闻办报送信息,利用短信群发、微信朋友圈等功能,持续保持我行相关信息的有形传递和视觉冲击。通过“立体式”营销,有效提升了我行的外部形象,实现了“电视有影,网络有文,户外有牌,微信有秀”的立体宣传效果。
(4)坚持开展“体验式”营销。我们学习和借鉴美国安快银行模式,力争打造“社区银行”和“体验式网点”。我们设计开展了“欢迎来逛XX村镇银行”的客户专享优惠活动,主要内容就是:我行的存款客户,可以专享优惠价格购买我行贷款客户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比如农产品(土鸡蛋、大米);建筑装饰材料(地板、木门);以及餐馆、酒店的服务等。这样同时也为贷款客户增加销售渠道,促进存贷款客户互惠双赢,进一步培植和扩大我行存款客户群体。
(5)坚持开展“亲情式”营销。一是持续开展“生日”营销。自开业以来,我行坚持为存款达到x万元以上的客户进行生日营销。根据“生日”营销要求,在客户生日当天,由专人电话送上生日祝福,并邀请客户来行领取生日礼物,让客户感受到我行给予的专享关怀,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二是持续开展“关爱特定人群”活动。例如为弱势群体捐款,劳动节关爱环卫工人、重阳节关爱老年人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今年春节前夕,我行再次参与了省电视台和商会组织的“暖冬行动”,到武昌火车站接“在外务工的应城人回家”,让应城游子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同时推介我行的存贷款产品和服务,鼓励能人返乡创业。
(6)坚持开展“公益式”营销。一是联合当地相关部门和社团开展文体公益活动。与摄影家协会一起,为在哈尔滨务工的返乡民工家庭拍摄全家福活动;与市妇联联合开展了“三八红旗手”表彰活动;与文体新局共同举办了“环城骑行”等活动。二是连续5年参加了当地政府组织的“三万”和“精准扶贫”活动。每年对驻点贫困村开展扶贫慰问,给予一定的资助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展示了我行“立足当地、服务当地、回馈当地”的理念和责任,践行了上级提出的“双效合一”,有效地扩大了我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优质服务到位——生存的法宝,核心竞争力 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文明服务,是村镇银行弥补短板,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根本法宝和核心竞争力。我行按照上级“创建服务文化品牌,提升核心价值”活动的要求,参照行业标准,以创建“五星级网点”为目标,认真学习他行的先进做法,致力于改善网点的软硬件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一是坚持发扬优良传统。“三声两站一双手”、“客户进门一杯茶”是我行柜面服务始终坚持的做法;自行编制的《柜面服务三字经》和《文明服务标准流程》,一线柜员都能够熟记于心,落实于行。二是强化监督服务质量。2016年出台了《文明服务义务监督员工作办法》,外聘了10名文明服务义务监督员,对我行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我行的营业窗口均设立了“电子评价器”,由客户根据每一笔业务的办理情况进行评价。每周由运营部对网点的文明服务情况进行巡查或录像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当月通报。三是不断改善服务环境。网点安装了自助填单机、碎纸机、点钞机、无线路由器等设备,为客户办理业务提供便利;网点增设了迎宾防滑地毯,购置了血压计,为客户提供人性化服务;若客户因身体原因不能亲自来行办理业务,我们按照预案,派出双人上门服务。很多客户反映,到我行来存款,不是看重的利率,而是看重我们提供的贴心、周到的服务。
5.双向激励到位——考核的及时性,激励的有效性 我行坚持实行存款激励长效机制,每月对新增存款和客户情况进行排名,对前三名的员工给予奖励;设立了“存款营销先锋奖”、“特别贡献奖”等奖项,鼓励员工“多干事、干成事”和多劳多得。今年,我行还推出了《营业网点“明星员工”考评管理办法》,以业务数量、存款增量、结算工具的销量、文明服务的质量、理论考试成绩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内容,进行量化打分,每月评选出一名“明星员工”,在网点大堂公示,并给予外派学习的机会进行奖励,极大的调动了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截至今年6月末,我行存款余额、日均存款均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存款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储蓄存款较年初增长xx万元,增幅为xx%,储蓄存款与总存款的占比达到xx%。
以上汇报的是我行在储蓄存款营销方面的一些做法。我们认为,做好储蓄存款的关键,还是:坚持、坚持、再坚持!习总书记2016年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提出的 “坚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的工作方针,同样也适用于我们村镇银行。目前,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普及,将对金融业产生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也将对我们的储蓄存款营销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时不我待,惟有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树立恒心,继续发扬“蚯蚓精神”和“捕鱼论”,在储蓄存款营销工作上坚持绵绵用力,定能久久为功。
下一步,我行将继续在上级的坚强领导下,聚全行之力,结全行之智,深入做好储蓄存款营销,同时注重存贷联动,实现存贷款快速、稳定、有效增长,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全年工作目标和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村镇银行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村镇银行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3月创建成立的全省首家村镇银行,是西峰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与辖区内5户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和76位自然人出资3000万元组建的股份制金融企业。截至2010年4月底,全行资产总额3.1亿元,负债总额2.6亿元,存款余额2.6亿元,贷款余额2.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333.9万
元,实现利润总额1990.5万元,税后净利润1522.9万元。各项监管指标均达到了良好银行监管标准,服务“三农”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连续两年荣获市企业家协会“优秀企业”称号,被西峰区委、区政府授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单位”。
村镇银行的成功组建和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政策引导、服务支持和模式创新,基本经验和体会是:
第一,加强协调,引导扶持是瑞信村镇银行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瑞信村镇银行从起初筹建到开业运营,始终加强与市、区党政部门和当地企业的协调沟通,多方宣传,争取政策,寻求支持。在筹建阶段,西峰区政府专门组织召开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村镇银行筹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区财政拨付筹建费用15万元,建委、工商等相关部门特事特办,全力配合选址、办证等相关事项,公安、消防、工商免除登记费用3500元,国税部门批准瑞信村镇银行享受与农村信用社同等税收优惠政策。在开业运行中,区政府协调有关单位尽量将农口资金存入村镇银行。市、区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村镇银行营造了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第二,依托城市,面向农村是瑞信村镇银行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从庆阳市情看,农村经济相对薄弱,农户收入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农民进城经商打工,农村资金流入城市的现象较为严重。如果单纯从服务农村经济的角度考虑,将村镇银行设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偏远乡村,势必导致村镇银行存款来源少,业务发展慢,最终会影响村镇银行支农效能的发挥。鉴于此,他们提出了依托城市、面向农村、服务农民、辐射农业的筹建思路,把瑞信村镇银行设在了庆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峰城区。正是这种区位优势,使瑞信村镇银行吸收存款有了来源,拓展业务有了市场,其业务在短期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支持“三农”奠定了资金基础,起到了城市资金流向农村,依托城市反哺农业的作用。
第三,多元注资,科学构架是瑞信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村镇银行是由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共同出资组建的,其中银行资本占25%,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出资占23%,自然人出资占52%。这种资本组合与结构,有利于规避银行机构作为发起人控股过多,把村镇银行视为自己的分支机构控制决策、干预经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促进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的法人治理架构形成,有利于更多的企业法人和自然人股东关注村镇银行的经营,支持村镇银行的发展。一些企业法人股东将原在其他银行机构开立的结算账户撤销,在村镇银行重新开户,一些股东把自己的钱转存到村镇银行,并积极向亲朋好友宣传村镇银行业务,吸揽存款,介绍贷款,为村镇银行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引导推动作用。
第四,坚持创新,注重管理是瑞信村镇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创新信贷品种。在充分分析当地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信贷产品优劣势之后,研究推出了“单笔最高限额2万元,用于满足广大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单笔最高限额20万元,用于满足城乡结合部个体工商户需求”和“单笔最高限额50万元,满足微小企业需要”的三种贷款。二是创新担保方式。主动赴包头市商业银行学习他们小企业贷款管理的经验,及时调整信贷策略,推出了按月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与庆阳市众信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担保公司开立担保基金账户,按存入资金的两倍发放贷款,有效地缓解了银行贷款难和客户担保抵押难问题。与天安保险公司联合推出了贷款意外保险,已办理贷款保险业务36笔,保费收入3520元。三是创新管理方式。严格贷款“三查”制度,制定了瑞信村镇银行信贷操作指南,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设计了一整套操作方案,制定了信贷风险管理操作规程,有效规避了道德风险。四是创新服务方式。在人民银行未批准开户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网络进行结算,为解决跨行结算难题,及时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协商,开通了“瑞信网银”业务,解决了开户企业的跨行结算难题。
第五,加强监管,强化服务是瑞信村镇银行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确保瑞信村镇银行各项业务健康运行,设计了3种基本报表、8种辅助报表格式,重点对存贷比例、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例、支农贷款比例、不良贷款比例等10项监管指标,加强监测分析。建立了周报告制度。每周向分局报告业务开展、监管指标执行、新业务拓展、制度建设、安全管理、高管活动等情况,全程跟踪监测。建立了发起行、监管部门、村镇银行三方联动的有效监管机制,研究制定了《瑞信村镇银行监管实施办法》,构建了监管长效机制,为其健康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篇:银行营销经验交流
银行营销经验交流
一、阳光心态
我们在忙于日常繁杂事务时,往往忽略调节心态。容易出现心情烦躁、工作效率低、出差错等。有时候我们不会去想自己是怎么了?一觉睡醒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然而导致自己心情不好的原因不知道,一天天过去,终于有一天爆发了,不知道是什么结果。通过学习,了解了为什么要塑造阳光心态,如何塑造阳光心态。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有顺境也有逆境,因此,塑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良好开端。有人说,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我们遇到困难不能抱怨、等待与放弃,而是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不断向好的方向改进和发展。通过改变工作态度,享受工作过程,学会感恩,提升自己的情商去缔造阳光心态。
二、外拓性思维
我能不能?能!不能!通过九球游戏的学习,外拓性思维我怎么能?回想下当自己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就是惯性认为我能或我不能。有些事不是不可能,只是缺少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打破常规看问题,解决问题要创新。跳出圈外看问题,大胆假设解问题。通过老师的讲解,自己在今后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学以致用,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
三、营销理念
现在银行业竞争越来越大。如何加强我们的营销能力,首先加强自身的学习,熟悉自己行的各种业务,从敢讲、能讲、会讲
第四篇:储蓄存款的营销现状
文/章浪潮 叶正祥
理财产品大规模发行以后,商业银行个人存款的统计考核分化成大中小三个口径:小口径又称核心存款口径,仅包括按照法定利率支付利息的储蓄存款;中口径又称人行[微博]口径,是在小口径存款的基础上加上保本理财产品;大口径又称全口径,是在中口径的基础上加上非保本理财产品,甚至还包括基金、保险、CTS、账户贵金属和国债等各类非存款金融资产。随着客户投资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投资渠道的不断增多,个人存款理财化成为趋势,商业银行做客户、做大口径存款逐渐成为共识。但是从这几年情况看,各商业银行总行丝毫没有减轻对核心存款的考核要求,不少基层机构和人员对上级行考核核心存款的做法颇有想法。商业银行对核心存款的考核导向预期如何?核心存款来源有哪些变化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如何抓个人核心存款?
核心存款的意义和商业银行考核导向预期
商业银行总行对个人存款考核口径的纠结并不是没有道理。个人存款的三个口径中,大口径存款指标反映的是客户全量资金流,不管客户资产以何种形式存在,只要资金流在至少说明客户还在;人行口径存款是数据最权威,最便于考核比较的口径,也是重要的人气指标;但是相对于大口径和人行口径存款,核心存款对商业银行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还是贷款收益,而核心存款是商业银行放贷资金主要来源,如果没有稳定增长的核心存款,银行的放贷资金无法保证。作为分支行贷款余额可以超过存款余额,但是作为总行必须考虑全行的存贷比问题。因此虽然不少基层行对大口径存款考核的呼声很强烈,从客户维护的角度讲大口径考核更科学,但是笔者以为只要国内商业银行的盈利还主要是靠存贷利差,商业银行总行不太可能放弃或者放松对个人核心存款的考核。相反,未来数年如果经济好转、股市回暖,一方面客户信贷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个人客户资金加速向基金股票等非存款资产转移,商业银行间对核心存款的争夺会更加激烈,各银行对核心存款的考核和要求甚至会更加严格。
个人存款新增的理想状态当然是大中小口径存款协同发展,以大口径和人行口径存款作为核心存款的“蓄水池”和“涵养林”,促进核心存款稳定增长。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分行出现了大口径或人行口径存款新增良好,而核心存款新增偏弱的情况。以近年来坚持个人大口径存款导向的某国有银行广东分行为例,截止11月30日该行广东分行今年以来核心存款日均新增148.14亿元,时点新增213.84亿,系统排名分别是第7和第6;相对于其排名系统第1的存量规模和同期600-700亿的全量资金新增额来讲,核心存款新增还是稍显偏弱的。可以预见,即使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些年份或某些领域体现大口径存款的考虑导向,那也必须建立在核心存款新增良好的基础上,一旦核心存款新增状况持续偏弱,仍会回炉到考核核心存款为主的状态。
大口径存款思路下核心存款拓展模式的局限
只要总行仍坚持个人核心存款的考核和要求,分支行就无法长时间超脱的只做大口径和人行口径存款,而必须考虑核心存款的增长问题。在大口径和人行口径存款的模式下,商业银行核心存款的拓展更多的依赖资产形态之间的转换。即首先用理财产品、基金、CTS等网络住客户的资金;然后将理财产品期限设计成关键时点到期或成立,动员客户在季末年末将CTS资金转回银行、将货币基金赎回,确保这些非存款的资产在期末以核心存款的形式
存在。目前很多分行存量大口径存款中,核心存款占比达到70%以上;但在当年新增的大口径存款中,却是非核心存款的新增达到70%以上。
大口径模式下的核心存款拓展思路是商业银行当前的现实选择,但是这种模式至少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比拼严重压缩了银行的盈利空间,因此不少银行对理财产品实行总量控制。二是资金形态的转换只能解决核心存款时点新增问题,无法解决日均新增问题,试想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比一年期定存利率高出2-3百分点以上,尝过理财产品甜头的客户怎么可能将大资金长期放在核心存款?三是关键时点整个市场都缺钱,货币基金收益率很高,客户不愿赎回;证券公司也在发行理财产品吸引CTS资金留存证券账户,因此关键时点行外资金向行内资金的转移也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很多对银行基层机构反映这样的困惑和抱怨:客户能买到年化收益率4-6%以上的理财产品,我们用什么理由说服客户存核心存款?我们硬引导客户存核心存款,不是等于把客户往别的银行推吗?的确,在大额存款理财化的趋势下,向大客户要核心存款越来越难,这个问题几乎无解。因此核心存款的拓展,除了目前“以大口径存款的思路、以资产形态的转换为主要手段”这条路以外;我们还必须立足长足、根据核心存款本身的特点,探索和开辟出另外一些道路。尽管这些工作的见效时间会比较长,无法立竿见影;但是开始这些工作已经变得迫在眉睫。
核心存款来源的变化趋势
要探索个人核心存款新增的其他道路,我们必须先分析核心存款的变化趋势。笔者以为,未来的核心存款,尤其是相对低成本和稳定的核心存款,将呈现出金额分散化、客户低端化、区域农村化、渠道网络化的趋势。
1.金额分散化。目前几千万存款的客户银行可以为其定制理财产品,几百万存款的客户都想着做资产配置,几十万存款的客户也可以很方便的捣腾点理财产品。今后想让客户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资金几年如一日的存在银行会更加不现实,大额核心存款的维护成本会越来越高。未来还能长期放在核心存款,甚至无所谓放在活期存款上的资金,大多是客户应付日常生活和产生支出的零散资金。同时,利率市场化配套的存款保险制度对单个客户存款损失的赔偿是有限额的,这也可能导致客户会把存款更加分散于各家银行。因此核心存款必将会越来越呈现出分散化和小额化的趋势。
2.客户低端化(高龄化)。存款是各类金融资产中风险最小、收益最低的品种。高端客户投资信息多、投资渠道广、风险承受能力和意愿高,客户层级越高AUM资产中核心存款的占比越低。年轻人处于支出大于收入、有余钱想着博一把让“钱生钱”的阶段,较少能将资金长期放在核心存款;而中老年人正处于收获的季节,也是经不起折腾的年龄,需要将资产逐渐向低风险的核心存款转移。因此,未来获取核心存款越来越依赖于中低层级和中老年龄的客户,或将呈现出“高端客户和年轻客户重点做大口径存款,核心存款主要来源于中低端客户和中老年客户”的局面。同时,在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自助设备和电子渠道广泛使用的情况下,银行多服务一名客户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以前认为不值得关注的中低端客户群体现在逐渐变得有价值了,这些客户积少成多,也能成就大格局。
3.区域农村化。相对而言,大中城市的客户投资意识更强,投资渠道也更多,资产中核
心存款的比重相对更低;而乡镇和农村客户相对保守些,投资意识偏弱些,资产中核心存款的比重稍高些。本届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推进城镇化,而城镇化的主要受益者就是农村和农民,乡镇和农村地区也将蕴含丰富的金融资源,也是竞争相对不激烈的地区。从这些年商业银行个人核心存款的新增情况来看,县域及以下地区整体要好于城区,个人核心存款呈现明显的“下乡”趋势;预计未来几年来乡镇和农村地区更将成为核心存款新增的主要地区。
4.渠道网络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网络化程度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越来越高,资金就是不断的因投资、消费、支付等原因流动,核心存款更多的表现在资金流动过程中的暂时停歇。因此,要获取核心存款,就必须追根溯源至资金源头,或者“潜伏”到这些资金流动道路上去“截流”。今后,要客户在关键时点帮忙存点钱会变得越来越难,因为客户很可能确实没钱,他们的钱都“在路上”。
个人核心存款拓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核心存款来源的变化趋势,笔者以为未来个人核心存款拓展关键,一是要努力扩大个人基础客户数量;二是要有效推进重点市场,主要包括获取源头资金的收入分配市场,截留资金流的支付结算市场,应对存款下乡趋势的城镇化市场,以及顺应老龄化趋势的老龄化市场;三是要着力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一)获取核心存款的关键在于扩大客户数量。
1.大力推进进区入户工作。目前不少银行正在大力推进“进区入户”和“走进社区“等活动,笔者以为是正确的方向,也十分的必要。走进社区的目的就是要建立网点与临近社区之间的联络机制,以提供智能化、便利化社区金融服务为抓手,将社区打造成为个人业务批量化经营的重要依托平台。最终目的是扩大有效个人基础客户数量,为核心存款的拓展等垫定扎实基础。
2.应高度重视银行卡发卡。银行卡发展至今早已不仅仅是替代存折的交易介质,而是个人业务重要的平台型、综合性产品,银行卡的发卡与基础个人客户的拓展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互为促进的。一方面应以现有的特色卡种为重点,努力扩大发卡量;另一方面,应积极拓展金融IC卡的非金融应用功能,联合第三方发行联名卡等为抓手营销特定目标客户。根据统计银行卡平均卡均存款达到1万元左右,因此多发一张有效的银行卡,意味着平均将带来1万元左右核心存款。浙江省内某县级市有三家国有银行的个人核心存款大概是90多亿、50多亿和30多亿的规模,三家银行的银行卡数量分别是90多万张、50多万张和30多万张。笔者以为这不是巧合,这说明以银行卡发卡量为代表的个人客户数和核心存款数基本是正相关的。
3.应高度重视精细化管理。个人客户数以千万计,大海捞针式的营销方法工作量十分巨大,也容易引起客户反感,个人客户营销必须注重精准性。为顺应大数据时代下客户精准营销的需求,笔者所在分行今年开发了一套精准营销平台及售后平台。各分行结合各自实际选择部分客户群体积极开展了营销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从各行营销结果来,部分还要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获取核心存款的重点应着力推进以下四类市场
1.收入分配市场。收入分配市场是个人核心存款在银行间的第一次分配,是存款的源头。收入分配市场重中之重是代发工资业务,任何社会工薪阶层都是占主体,居民收入中工资薪金是主要收入来源,据统计长三角地区居民收入中大概2/3来源于工资薪金。建议各行应重点梳理信贷投入位居同业前三位的大中型企业客户和有信贷投入的小微企业客户的代发业务覆盖情况,即使不能争取到代发工资业务,也应积极争取代发福利和奖金等业务;应将代发业务覆盖情况与对公客户的贷款利率挂钩。收入分配市场第二块是政府转移支付业务,即政府给与个人居民的各类补贴,包括该各类社保、医保、补贴和公积金等。应加强公私联动力争获取各类政府转移支付资金。
2.支付结算市场。支付结算市场是个人核心存款在银行间的第二次分配,是对各路资金的截留。支付结算市场一是要重点推进市场经营户的拓展,截留线下资金流。二是要积极探索与电商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截留线上资金流。三是要大力推进消费金融业务,截留消费资金流,要加强贷记卡和个贷关联还款账户的营销,实现消费与支付结算资金的体内循环。四是推进外汇汇入业务,截留境外流入资金。
3.城镇化市场。城镇化是未来十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城镇化过程中个人核心存款的拓展机会包括各类拆迁补偿资金,新市民的医保和养老金资金等。应重点关注银行有信贷投入的城镇化项目,确保这些项目的后续个人资金流入。应适应乡镇和农村地区的营销特点,充分利用人缘和地缘优势,注意加强对当地乡镇、村委会和社区的沟通和联系。应注重自助渠道和电子银行业务的推广,弥补商业银行在乡镇地区网点布局较少的劣势。
4.老龄化市场。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8亿,2020年将达到2.4亿,中老年客户不仅人数众多而且风险承受能力和意愿相对较低,是核心存款拓展的理想目标客户。老龄化市场核心存款的拓展机会主要表现在:一是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旅游等领域金融服务为切入点,获取账户核心存款沉淀;二是为中年人整合设计养老金计划产品套餐,获取养老准备资金沉淀;三是以银行卡定期汇款功能为切入点,承接子女为父母的提供的定期赡养费等。
(三)获取核心存款保证是持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银行主要产品的同业竞争中,银行卡可以凭独到的功能胜出,理财产品可以凭较高的收益率胜出,而各家银行的核心存款几乎没有任何差别,我们何以胜出?答案之一可能是更优质的服务。产品做不到有差别,服务可以做到有差别,服务也能创造生产力。与高端客户不同的是,作为核心存款主要来源的基础客户数量庞大,无法由客户经理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因此必须推进各类服务渠道和服务人员的标准化服务水平,确保普通客户的服务体验继续提升。
编辑:章飚
电话:021-50595411-609
E-mail:zb@cfetc.com
第五篇: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
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目前农村只有两种金融主体,一是信用社,二是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农村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垄断状态,没有竞争,服务水平就无法提高,农民的贷款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改革的出路,就是引进新的金融机构。
2006 年12月22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在准入资本范围、注册资本限额,投资人资格、业务准入、高级管理人员准入资格、行政审批、公司治理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其中,最重要的突破在于两项放开:一是对所有社会资本放开。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都可以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二是对所有金融机构放开。调低注册资本,取消营运资金限制。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00万元;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00万元。
在乡(镇)新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0万元;在行政村新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0万元。放开准入资本范围,积极支持和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以下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新设银行业法人机构总部原则上设在农村地区,也可以设在大中城市,但其具备贷款服务功能的营业网点只能设在县(市)或县(市)以下的乡(镇)和行政村。农村地区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新设立的机构,其金融服务必须能够覆盖机构所在地辖内的乡(镇)或行政村。
简介
村镇银行业务受理中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可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以及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村镇银行还可代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
与商业银行区别
村镇银行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以往,在中国农村只有农村信用社和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两种金融主体,金融服务的水平越来越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因此建设村镇银行成为监管层大力推动的目标。
在规模方面,村镇银行是真正意义上的“小银行”。
在经营范围方面,村镇银行的功能相当齐全。根据规定,村镇银行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中、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保险业务和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此外,村镇银行虽小,却是独立法人,区别于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信贷措施灵活、决策快。比如,栾川民丰村镇银行微贷部对于10万元以内的贷款,3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10万元-30万元以内的贷款,4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1]大事记
·2006年12月 银监会放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2007年 3月 首批村镇银行在国内6个首批试点省诞生
·2007年10月 银监会宣布试点从6个省扩大到31个地区
·2007年12月 首家外资村镇银行曾都汇丰村镇银行开业
·2007年12月 国开行作为主发起人组建的村镇银行挂牌
·2008年 8月 农行发起在湖北内蒙古同时成立村镇银行
·2008年 9月 中国民生银行发起的村镇银行在彭州开业
·2008年10月 全国共开设的村镇银行已经达到20多家
特点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试点机构,拥有机制灵活、依托现有银行金融机构等优势,自2007年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局面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
但同时村镇银行本身也有诸如成本高、成立时间短等弱点,而且面临着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威胁,其发展前景不一定十分乐观,村镇银行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银行利率
各银行的贷款利率是以央行所制定的基本利率为标准,在一定的范围内各银行可以根据的实际情况进行上下浮动。最新的央行贷款利率是2008年12月23日制定的(上图)建设目的 建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进而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作为新生事物,村镇银行在建立及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解决,以促进其健康发展,进而发挥应有的功能。
现行规定,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为基准利率的2.3倍,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9倍。其他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放开,浮动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9倍。
存在问题
极易偏离办行宗旨
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是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一些村镇银行的发起人或出资人为了机构能设立成功将会承诺恪守服务 “三农”的宗旨,并在机构成立之初严格执行有关的政策和法规,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开展业务工作。但由于村镇银行是“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独立的企业法人,各发起人或出资人必然会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自身最大的追求目标;而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农业、农村经济作为风险高、效益低的弱势经济,受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的影响巨大。在农业政策性保险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村镇银行在利益的驱使下很难实现“从一而终”的既定经营理念,它们会逐渐偏离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办行宗旨,寻求新的市场定位。在此情况下,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农转非”现象将不可避免地在村镇银行重现。筹集资金困难重重
首先,村镇银行设立于我国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虽然是农民自己的银行,是“穷人的银行”,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但由于这些地区受地域自然条件和开放程度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其次,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较短,农村居民对其缺乏了解,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村居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可程度大打折扣。再次,村镇银行网点少,现代化手段缺乏,缺乏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部分居民将钱存到村镇银行,其初衷主要是为了获得村镇银行的优惠贷款。风险控制任重道远
村镇银行是“草根银行”,是“穷人的银行”,其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为弱势产业——农业,弱势群体——农民,农业和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改革开放以来,为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得到了很多实惠,因而也使一些农民对政策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凡是国家在涉农方面的政策举动都被认为是对农民的“救助”。以村镇银行来说,他们认为在村镇银行获得了贷款就等于在财政部门拿到了补贴,可不用考虑归还;加之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多以信用贷款为主,极易形成信贷的道德风险。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一些借款户信用意识、法律意识淡漠,欠账不还,签字不认,逃、废、赖债之风在不同程度存在,信贷资金安全面临很大挑战。相对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内控和安防能力相对薄弱,应对农村市场错综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能力不够。
对策建议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敦促村镇银行履行职能
为所在区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为“三农”服务是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任何时候都不应动摇。为使村镇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并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有关部门应给予村镇银行必要的政策支持。一是人民银行应给予村镇银行一定的支农再贷款支持,以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二是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状况、债务人可承受能力自主确立贷款利率;三是对初创阶段的村镇银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支持其发展壮大;四是加快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为村镇银行的资金安全提供切实保障;五是建立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六是监管部门应出台政策,支持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进行适度的有序竞争,增强村镇银行的活力。
努力拓展资金来源,壮大村镇银行发展实力
除国家应给予村镇银行信贷支持,努力降低村镇银行操作成本,减轻风险损失等政策支持外,村镇银行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向公众宣传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和目的,介绍村镇银行开展的相关业务,正面引导公众充分了解并认可村镇银行;二是设立村镇银行分支机构,扩大服务半径;三是村镇银行职工应深入“三农”的各个触角,及时了解农民、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引导他们将闲置资金存到村镇银行;四是加快村镇银行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化的手段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的加盟。切实加强金融监管,促进村镇银行稳健经营
应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加强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对申请开办村镇银行的个人或企业建立相应的举报制度,让公众对申请者的资信、品行进行评议。要建立审慎的运营监管制度。对于村镇银行,考虑到其经营的高风险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的特点,对其营运坚持更为审慎的原则十分必要。比如资本充足率标准应该高于其他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分类标准和流动性比率应更高,保障其运营更安全,努力减少因运营不善可能给社会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金融监管部门应引导村镇银行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银行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帮助村镇银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国内村镇银行设立程序
中国银监局近日发布的关于设立村镇银行的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设立村镇银行应当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其中,村镇银行的筹建申请,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银监局审查并决定。银监局自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或自受理之日起4个月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书面决定。村镇银行的开业申请,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审查并决定。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自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书面决定。《暂行规定》还就村镇银行的分支机构的设立程序、行政许可程序及时限要求作出规定,简化了行政许可程序,提高行政许可效率。
第十条 设立村镇银行应当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第十一条 筹建村镇银行,申请人应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一)筹建申请书;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筹建工作方案;
(四)筹建人员名单及简历;
(五)发起人或出资人基本情况及除自然人以外的其他发起人或出资人最近2年经审计的会计报告;
(六)发起人或出资人为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应提交其注册地监管机构出具的书面意见;
(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 村镇银行的筹建期最长为自批准之日起6个月。筹建期内达到开业条件的,申请人可提交开业申请。
村镇银行申请开业,申请人应提交以下文件和材料:
(一)开业申请书;
(二)筹建工作报告;
(三)章程草案;
(四)拟任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申请书;
(五)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六)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材料;
(七)公安、消防部门对营业场所出具的安全、消防设施合格证明;
(八)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申请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拟任人除应符合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村镇银行董事应具备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及能力;
(二)村镇银行董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从事银行业工作5年以上,或者从事相关经济工作8年以上(其中从事银行业工作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具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
第十四条 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需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核准。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书面决定。
第十五条 村镇银行的筹建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银监局审查并决定。银监局自收到完整申请材料或自受理之日起4个月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书面决定。
村镇银行达到开业条件的,其开业申请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审查并决定。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自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做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决定。
第十六条 村镇银行可根据农村金融服务和业务发展需要,在县域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设立分支机构不受拨付营运资金额度及比例的限制。
第十七条 村镇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需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村镇银行分支机构的筹建方案,应事前报监管办事处备案。未设监管办事处的,向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备案。村镇银行在分支机构筹建方案备案后即可开展筹建工作。
村镇银行分支机构开业申请,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审查并决定,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自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决定。
第十八条 村镇银行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应通过所在地银监局组织的从业资格考试,并在任职前报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备案。
第十九条 经核准开业的村镇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由决定机关颁发金融许可证,并凭金融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组建核准
银监会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
银监发〔2011〕81号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
自2006年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准入政策以来,各银监局积极引导村镇银行的组建和发展。村镇银行总体运营健康平稳,较好地坚持了支农支小、服务县域的市场定位,初步探索出了在金融资源供给上的“东补西”、在金融服务改善上的“城带乡”的科学发展模式,对建设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体系、整体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积累了有益经验。为支持优质主发起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有效解决村镇银行协调和管理成本高等问题,促进规模发展、合理布局,提高组建发展质量,进一步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现就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整组建村镇银行的核准方式。由现行银监会负责指标管理、银监局确定主发起行和地点并具体实施准入的方式,调整为由银监会确定主发起行及设立数量和地点,由银监局具体实施准入的方式。
二、完善村镇银行挂钩政策。在地点上,由全国范围内的点与点挂钩,调整为省份与省份挂钩;在次序上,按照先西部地区、后东部地区,先欠发达县域、后发达县域的原则组建。
三、村镇银行主发起行要按照集约化发展、地域适当集中的原则,规模化、批量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村镇银行主发起行除监管评级达二级以上(含)、满足持续审慎监管要求外,还应有明确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战略规划、专业的农村金融市场调查、详实的拟设村镇银行成本收益分析和风险评估、足够的合格人才储备、充分的并表管理能力及信息科技建设和管理能力、已经探索出可行有效的农村金融商业模式以及有到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内在意愿和具体计划等。
四、有意设立村镇银行且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向银监会提出申请,并附本行村镇银行发展战略、跨区域发展自我评估报告、村镇银行发起设立规划等材料。对于实施属地监管的法人机构,应同时抄送属地银监局。属地银监局应在收到相关申请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出具意见,报送银监会。经银监会核准后,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分别向拟设村镇银行所在地银监局、银监分局申请筹建及开业。
五、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已获准筹建的村镇银行,可继续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开业。对于筹建申请已受理但尚未核准筹建的拟设村镇银行,银监局要将其主发起行情况报送银监会,由银监会审查并核准主发起行。对符合规模化、批量化组建村镇银行条件的,银监会将予以积极支持。
请各银监局将此文转发至辖内银监分局及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五日[3] 政策解读
近日,银监会印发了《关于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详见本网站政策法规栏目),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方式,完善村镇银行挂钩政策,引导和鼓励主发起行批量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县域的农村金融服务。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通知》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请介绍一下《通知》出台的背景
答:自2006年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准入政策以来,中央十分关心,银监会系统全力推进,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踊跃参与,村镇银行培育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初步探索出了在金融资源供给上的“东补西”、在金融服务质量改善上的“城带乡”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度和市场活力建设,引导创新了农村金融商业模式和特色产品,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体系、整体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积累了有益经验。截至2011年5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536家,其中开业440家、筹建96家。目前,已开业村镇银行总体运营健康平稳,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截至2011年5月末,资产总额1492.6亿元,其中贷款余额870.5亿元;负债总额1217.9亿元,其中存款余额1006.7亿元;所有者权益274.7亿元,其中实收资本260.2亿元。截至2011年3月末,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30.5%;截至2011年5月末,不良贷款率0.12%、拨备覆盖率810%。已开业村镇银行有效改善了当地“三农”金融服务。截至2011年5月末,农户贷款与小企业贷款合计占各项贷款的81%。自2007年成立以来,村镇银行已累计发放农户贷款30.5万笔,金额568.6亿元。
但是在村镇银行培育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村镇银行是新生事物,社会认知度不高,吸收存款的难度较大,贷款发放又受到规模控制,资金结算问题迟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外部经营环境亟待改善;部分主发起行在全国范围内分散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地域跨度大、管理半径长,协调和管理成本过高,不利于村镇银行的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优质主发起行批量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实施集约化管理,提供专业化服务,有效解决村镇银行协调和管理成本高等问题,促进合理地域布局,提高组建发展质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县域的农村金融服务,银监会制定印发了《通知》。
二、《通知》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答:《通知》主要包括调整组建村镇银行的核准方式,由银监局负责确定主发起行以及村镇银行组建数量和地点调整为银监会负责;完善村镇银行挂钩政策,进一步明确了挂钩地点与次序;另外,对主发起行资质要求、需申报材料及村镇银行审批流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组建村镇银行的核准方式调整前后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组建村镇银行的核准方式由现行银监会负责指标管理、银监局确定主发起行和地点并具体实施准入的方式,调整为由银监会确定主发起行及其设立数量和地点,由银监局具体实施准入的方式。主要区别在于主发起行的核准以及村镇银行组建数量和地点由银监局负责调整为银监会负责,村镇银行行政许可继续按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2008年第3号令)有关规定办理。核准方式的调整有利于遴选优质主发起行,减少组建村镇银行的协调成本,更好地实现规模化、批量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有利于优化村镇银行布局,加强中西部地区村镇银行的组建,更好地支持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
四、请问村镇银行挂钩政策有何变化?
答:村镇银行挂钩政策应继续按照“东西挂钩、城乡挂钩、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挂钩”的原则执行,但在地点、次序上有了相应完善:一是由以前的全国范围内点与点挂钩调整为省份与省份挂钩,并限定在东部省份与西部省份挂钩,使单个主发起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地域适当集中,从而避免在全国范围内零星发起、分散设立。二是明确了“先西部地区、后东部地区,先欠发达县域、后发达县域”挂钩次序原则。主要目的是引导村镇银行主发起行重点布局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欠发达县域。
五、请问银监会对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是否有新的要求?
答:为遴选优质主发起行,银监会对主发起行资质提出了明确规定:除监管评级达二级以上(含)且满足持续审慎监管要求外,还应具备有明确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战略规划、专业的农村金融市场调查、详实的拟设村镇银行成本收益分析和风险评估、足够的合格人才储备、充分的并表管理能力及信息科技建设和管理能力、已经探索出可行有效的农村金融商业模式以及有到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内在意愿和具体计划等标准。对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动机不正、资本实力不强、风险管控能力不足、人才储备不充分以及IT系统支持不力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银监会不再支持其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六、请介绍一下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审批流程
答:有意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且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向银监会提出申请,并附村镇银行发展战略、跨区域发展自我评估报告、村镇银行发起设立规划等材料。对于实施属地监管的法人机构,应同时抄送属地银监局。属地银监局应在收到相关申请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出具意见,报送银监会。经银监会核准后,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按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2008年第3号令)有关规定,向拟设村镇银行所在地银监局、银监分局申请筹建及开业。
七、请问《通知》对民间资本投资村镇银行有没有变化?
答:对于民间资本发起设立和投资参股村镇银行,银监会一贯积极欢迎和大力支持。四年多的实践证明,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民间资本合作投资设立村镇银行,有利于整合与发挥各自优势。作为主发起行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够有效提供专业人才、金融产品、科技支撑、资金清算以及后续培训等方面系统性支持,有效渗透本行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有利于新组建机构较快拓展涉农业务,实现商业可持续;作为合格发起人的民间资本,熟悉当地经济特点和产业优势,了解当地金融需求,不仅能够帮助村镇银行开拓优质客户,发展特色金融业务,而且有利于改进完善村镇银行公司治理,进一步提升村镇银行管理水平。此次政策调整完善的内容是村镇银行主发起行资质审查和挂钩政策。加强优质主发起行的遴选,更加有利于投资村镇银行的民间资本实现保值增值,将会进一步增强村镇银行对民间资本投资的吸引力。银监会将继续积极支持和鼓励主发起行与民间资本开展合作,共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