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体会

时间:2019-05-12 15:5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体会》。

第一篇: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体会

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体会

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有效的教育手段。它不仅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使幼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不仅使幼儿学得轻松,主动,而且能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数学知识。

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是通过游戏来完成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让幼儿在玩数学游戏的过程,感知、体验、积累数学知识,培养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爱好。要使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取得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它与教师确定的目标、提供的材料以及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数学教学游戏的设计不宜单一,游戏内容要考虑幼儿的能力差异。

1.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趣味游戏

《纲要》指出:在每项活动中,应让幼儿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因而,游戏的设计应具有让幼儿独立思考的成分,从而让幼儿主动去学习,让幼儿积极运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周围世界,在探索过程中有所发现,才能有效地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因此,我在编制数学教学游戏时,都会根据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和目标,选择和编制大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趣的游戏,使幼儿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如在小班“学习分类”活动中,我设计了“颜色宝宝找家”、“好玩的图形”等各种游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分类。又如在中班游戏“击鼓传球”、“玩具商店”、“小猫钓鱼”中帮助了幼儿练习正确、迅速地数数能力,也促进了幼儿目测能力的发展。

2.游戏内容要因材施教

教师必须了解本班幼儿的不同水平,按幼儿能力的差异来安排游戏的内容,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如:在“使两组数量相等”游戏中,我在提供操作材料时,根据班级幼儿的情况分层次提供,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数量差异大,且不对应排列的操作卡;能力弱的幼儿提供对应排列差异较小的操作卡,这样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了发展。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选择不同的游戏形式,如个别玩的游戏,结伴玩的游戏,小组玩的游戏以及集体进行的游戏等。这样既能提高幼儿学习的密度,又能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再如中班数学“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中,既有幼儿的单独操作游戏“给小动物送礼物”,又有集体参与的游戏“找朋友排队”等,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3.数学游戏要渗透其它领域

将数学活动与音乐、美术、体育等游戏进行结合。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如在学习“比较多少”时,我让幼儿玩“抢椅子”的音乐游戏。当音乐一停,会有一位幼儿没有坐到椅子,这时,我就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幼儿能通过游戏实践获得“比较多少”的方法的数学知识。

二、提供合适的操作材料,且游戏材料的提供要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4.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

在数学游戏中幼儿最主要的作用对象是操作材料,所以在设计游戏时,由于幼儿期的逻辑思维能力处于萌芽阶段,概括能力差,我们应根据幼儿的这一思维特点提供合理的、便于幼儿操作的材料。如:在进行“认识数字4、5”的教学时,为让幼儿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我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套数卡、实物印章以及做纸球用的皱纸。孩子们通过“给数卡排队做实物卡”、“看数字做纸球”等游戏,很快就理解了数字所表示的物体的数量,体现了材料为数学游戏服务的宗旨。

5.操作数学材料促进幼儿智力发育

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为幼儿在活动中接触各种材料提供了条件,幼儿在操作材料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各种材料的特性,体会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仅发展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官的感知能力,还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例如在“学习10以内序数”的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捉迷藏”游戏。小动物们分别躲在10间小房子里,请幼儿把它们找出来,孩子们进行了积极地观察,并回答出“某某小动物藏在第几间房子里”,既认识了序数,又发展了观察力、思维力。在操作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探索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运用想象和思维,从而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各种经验,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6.创设良好的数学环境,增强幼儿主动性

教师还要注意为幼儿创设与数学游戏活动相适应的数学环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因此,为了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游戏和自我发现的机会,我在益智区放置了各种教玩具,其中有贝壳、小花片、各种印章、各种珠子、各种图形、操作卡片、数字卡、点卡、分类盒等等,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的需要及时地进行添加和更换。在区域中,幼儿可以自由随意地操作各种材料,通过玩“图形接龙”、“母鸡下蛋”、“会变的数卡”、“找邻居”、“小动物住哪里”等游戏进行巩固和练习所学数学知识。

三、教师应善于以不同的角色灵活地指导不同性质和形式的游戏。

7.充分发挥幼儿参与数学的主动性

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把教学活动从教师在教育目标控制下的对幼儿的施教过程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幼儿的学习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幼儿的操作活动中,我一般通过观察、询问、交谈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启发、暗示,进行指导和评价,并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调整。

8.教师要扮演不同角色指导幼儿学数学

在不同形式的游戏中,我们要以不同的角色身份进行指导。在集体进行的游戏中,教师主要起组织与协调的作用;在小组玩的游戏中,教师起观察与鼓励合作的作用;在个别玩的游戏中,教师以观察为主,并对个别幼儿进行交谈与指导;在情景性、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中,教师一般以角色身份进行组织与指导;在操作性、竞赛性的游戏中,教师主要以评价者的身份进行启发与发现。

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注重启蒙性,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积累数学经验,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

幼儿园科学领域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探索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的良师,他们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体、从游戏中强健身体、锻炼思想、学习做人。《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规定: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它指出教师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时,应该以游戏为基本的教学手段。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就是 在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作为比较抽象的数学教学,更应该紧密的和游戏结合起来。游戏能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能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能最大程度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游戏的过程还是幼儿学习交往、学习合作、锻炼意志的过程,是促进幼儿社会性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在幼儿数学游戏的设计和游戏在数学活动中的应用两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一、幼儿数学游戏的设计

1、游戏的设计要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幼儿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的认知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设计游戏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让游戏贴近幼儿的生活。

2、游戏的设计要找到幼儿的兴趣点

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任何事物,都是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和实施教育影响的契机。幼儿对某一个现象和事物感兴趣,教师不要熟视无睹,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因势利导,展开教育活动。

3、为游戏创设轻松愉快的游戏情境

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情境性,游戏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让幼儿更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来。创设游戏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意识的创设一些轻松愉快、诙谐有趣的故事情境是不错的方法之一。无论是大班、中班、还是小班,所有的幼儿都喜欢听故事,把故事和游戏有效的结合起来,能更好的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4、游戏的设计应把各领域有效整合,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

《纲要》将学前教育分为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科学五大领域,提出: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去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新《纲要》把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观,把教育提升到幼儿教育整体观的新境界。这也要求我们在设计和实施数学游戏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数学领域,要着眼于幼儿的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一个好的游戏处处闪耀着教师智慧的光华,需要设计者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既要有一定的知识性,还要有趣、好玩,让幼儿自然而然的走进游戏,在游戏中观察、摆弄、发现、探索,进而了解周围的事物和环境。

二、游戏在数学活动中的应用

1、在情景游戏表演中渗透数学知识

《纲要》的指导思想是:儿童的发展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涵丰富的活动为基础,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发展特点实施教育。幼儿喜欢听故事,而且不厌其烦,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故事中的情景安排一些数学知识。

2、在体育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这正说明了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而体育游戏简单有趣,正符合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符合幼儿生理特点的体育游戏中。

3、在音乐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

音乐是打开幼儿智力最好的钥匙,也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因此,在幼儿刚刚接触数字时,由于幼儿对数字的概念很模糊,我们可以让幼儿听许多关于数字的歌曲,如幼儿熟悉的歌曲《找朋友》,两名幼儿扮演好朋友,随着音乐一边唱一边跳,然后再交换朋友,很好的理解了2的含义;此外还有歌曲《我家有几口》、《手指歌》、《小小手》、《鸡妈妈数小鸡》等,都对幼儿的数字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

4、利用玩具做游戏渗透数学知识

玩具是幼儿的玩伴,利用玩具不仅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幼儿每次玩雪花片,都是插一些简单的图案,时间久了也失去了兴趣。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了新的任务,如:按红、黄两种颜色插一把长剑,比一比谁的长,谁的短;按老师的要求在手指上套上不同数量的雪花片;把形状一样的玩具放在一间屋里。玩雪花片和串珠时,让幼儿练习颜色的排序,让幼儿玩点子与数字等量匹配,按玻璃瓶上的数量把相应数量的串珠放到瓶子中;玩沙子时,给幼儿提供各种形状的杯子,让幼儿感知量的守恒;这样他们在每一次玩玩具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收获,孩子们兴趣很高。

5、在随机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

日常生活是指幼儿一天进行的各种活动,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途径。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对幼儿产生数学影响的事情,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及时抓住不同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如:不同的季节树叶也不同,可以让幼儿观察春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它们有什么不同?还可以让幼儿拾树叶拼成各种图案;餐前让幼儿观察点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的衣服是什么颜色,上面有几粒扣子?上楼梯练习正数,下楼梯练习倒数;吃午饭时让幼儿利用筷子学习单双数,还可以利用碗和筷子进行对应配对;在组织幼儿郊游、散步等活动时,可以随机、灵活的引导幼儿认识和复习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这些简单的事情具有经常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使幼儿在自然、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萌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指出:游戏对于他们是学习,游戏对于他们是劳动,游戏对于他们是重要的教育形成。只要把游戏渗透到抽象的数学活动中,一定会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孩子们喜欢数学,愿意学数学,并且身心获得和谐全面的发展。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促进幼儿的思维的发展

一、游戏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游戏的研究总是从三个方面下手:

(一)游戏的定义

(二)游戏的属性

(三)游戏的功能

迄今为止,教育学、心理学界对幼儿游戏已经取得了基本的共识:在剩余精力学说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论,找出了幼儿游戏的真正原因:幼儿身心的飞速发展和幼儿的心理特点,需要参与真正的实践活动与幼儿本身实际能力不够之间的矛盾;从而认定: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主要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游戏是幼儿对生长过程的一种适应,幼儿的所有学习主要是在游戏中发生完成的。

从游戏活动与学习、劳动活动的区别来看,游戏具有下列属性和

特点:

①.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幼儿的主动性是游戏的主要特点,游戏是适应幼儿的内部需要而产生的,使得幼儿乐于参与游戏并且易于在游戏中受到教育。

1.游戏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现实生活

幼儿的游戏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发展,进行的是假想的成人实践活动。

2.游戏总是伴随有愉悦的情绪

在游戏中幼儿能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愿望,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

3.游戏无强制的目的

虽然课堂中的游戏常带有一定的强制目的性,但并不需要儿童在游戏中明确这个目的,所以幼儿的兴趣仍在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正因为游戏的这些特点和属性,使得游戏不仅成为幼儿最喜爱、最基本的活动,也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它促进了幼儿德、智、体、美多方面的发展。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从游戏中强健身体、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是儿童的良师。在数学教育中,游戏又有其特殊功能,主要表现在:

(一)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之一;思维的产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在幼儿的数的教育活动中,有许多数学内容都可以通过游戏来完成,而此类游戏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让幼儿根据物体的某一特征(颜色、大小、形状或者其他的特征)进行多种角度的分类、排序活动;用不同的方法使两排数量相差1的物体变成一样多;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等等。这些活动均要求幼儿改进思维方式,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思考,加快思维的反应速度,进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分析与综合的发展

所谓分析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不同特征的过程;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不同的特征总和为整体。所以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在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与综合具有不同的水平。大班幼儿的分析与综合,主要是在实际活动中利用表象思维进行的分析与综合。在传授幼儿数学知识的同时,教师如果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那么数学教育的许多内容都能提高幼儿这两种水平,并且能够促进幼儿学会更高一级的分析与综合。

(三)游戏增强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幼儿天生就有好奇心。好奇心驱使他们去注视、观察、摆弄、发现、探索、并了解周围的事物和环境。而游戏恰恰给幼儿提供了这样一个实践的环境,让他去实现他的好奇心。例如:幼儿在玩二进制猜数游戏时,他们会被一个个造型奇特的玩具所吸引,同时会对老师或者同伴手中的数字或者物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会迫切的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在这样的认数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正是在这种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驱使下,引发了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同时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正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

幼儿游戏就是幼儿本身一种无强制的外在目的的、在假想情景中发展的一种假想成人实践活动。

二、游戏中建构大班幼儿数学教育的原因

(一)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要求

根据《纲要》中幼儿数学教育目标: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其中包含的一层意思就是数学教育应当联系生活、寓教于乐、在生活场所和模拟场所中展开。这里的生活既包括现实世界的生活,又包括虚拟生活,而游戏则属于虚拟生活之列。我们之所提出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口号,是因为幼儿的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实质就是:以来源于生活为内涵,以服务生活为目的,并最终服务于现实生活。同时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交流操作,通过反思来建构;因此数学的学习应该与生活联系起来,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依托,引起幼儿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这正好符合幼儿思维借助于具体形象的特点。而游戏恰好也是生活化的、假想的、又是依托于生活,模拟情景再现生活的,使数学教育生活化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有助于幼儿学习有活力的数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数学学习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充分认识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养成善于观察、分析生活的习惯,激发幼儿的积极思维和想象能力,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大班幼儿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他的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它能感受到一些感性的东西,但是还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所以这个时候,让幼儿数学学习生活化,我们做教师还应当注意提供一些生活中的素材来引导幼儿学习。例如:选择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品做教具(消过毒的冷饮棒、喝过的易拉罐等)。幼儿可以用这些东西来进行拼图、搭积木、排序、数数、分类等数学方面的学习。

(二)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的要求

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巧妙的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让幼儿的生活摆脱过多的包袱,并让幼儿从游戏活动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若将数学知识融入各类游戏中。这样一方面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另一方面,还能让幼儿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运用数学。例如:在玩游戏开商店时,顾客与营业员进行买卖游戏,老师也可以假扮顾客参与其中,例如:顾客要买5块口香糖、4把牙刷、6条毛巾&&;在这个简单有趣的游戏过程中,既锻炼了幼儿的数数能力、又锻炼了幼儿给物品分类的能力。

(三)幼儿数学教育人文化的要求

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总是以牺牲某些方面的利益作为价值的。幼儿教育天地是一把双刃剑:在现代社会的急功近利、功利主义的促使下,我们的幼儿教育正面临着种种困惑:兴趣班、应试教育、题海战术正在迫害着我们的幼儿;残酷的竞争、父母的期望、传统教育模式影响都失去了人本质的人文化 一面。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而幼儿教育更应该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幼儿数学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应该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我们教师应该给予幼儿更多的人文关怀。

因此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我们应重视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毕竟我们的教育不是一门功利性的技术,而是本着科学的教育原则,为幼儿以后的全面发展打基础。在游戏中建构幼儿的数学教育,将进一步促进数学课堂的人文化,有利于改变传统数学教学的枯燥无味、沟通

幼儿与教师、幼儿于幼儿之间的情感,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主动学习,在玩中学习,在喜悦中学习,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玩中孩子亲近数学,理解数学,在主动探索中使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四)符合幼儿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①幼儿数学教育的综合化

根据《纲要》的要求:数学活动的内容组织应当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要有机联系、互相渗透、注重综合性,我们可以从中可以看出:幼儿的各个发展领域互相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统一发展的整体。因此幼儿数学的学习不止是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他还包括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解决数学问题等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对数学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认识,这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要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实现。而这些恰好能在游戏中得到满足,游戏不仅使幼儿在活动的探索中学到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内心得到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等。

②幼儿数学教育的体验性

大班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幼儿期向少儿期的过渡阶段;这个时候,幼儿的思维方式已不再是简单的具体形象性思维而是由具体形象性思维向初步的抽象思维转化。

皮亚杰(J.Piaget,1896──1980)认为:儿童的逻辑数理知识不是来源于事物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物体的操作和对其动作的内化。在动作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数学知识,才真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并且是最牢固的、不会被轻易遗忘的知识。在游戏中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体验及自我发展的机会,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放手让幼儿自己亲身去做、去体验,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自我发展的机会。

三、如何在游戏中建构幼儿的数学教育

建构学说源于皮亚杰认识论。近年来随着人类认识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形成了系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是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结合学科的特点得到了深入具体的探讨,日渐形成了数学意义下的建构学说。那么在游戏活动中如何建构大班幼儿的数学教育呢?

(一)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①联系生活实际原则

幼儿的一切学习过程均从生活实践活动中获取、得到。大班幼儿的数学的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要在游戏中建构数学教育,那么游戏情节的设计必须贴近生活,注意设计幼儿生活中有所感受并能唤起相应体验的情节,引起幼儿兴趣,如请幼儿按所穿鞋的种类(皮鞋、运动鞋、布鞋)排队,按照鞋号大小进行排序、计数的训练;在模拟招待客人中使幼儿在摆放茶具、点心的过程中积累对应摆放物体以及数量多少的经验。

②符合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原则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大班幼儿是一个参差不齐的群体,由于各个

幼儿所出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幼儿所得智力发展水平、思维能力也不同。所以我们在游戏中建构大班幼儿的数学教育的时候必须符合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原则。通过听其言、观其行的方法,发现不同的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并针对幼儿不同表现施以适当的教育。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出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要,使每个幼儿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③坚持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两点:

⑴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的主体性体现了幼儿是学习过程中发展的主人。

⑵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则表达了幼儿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在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主导性与幼儿主体性同时存在、相互依附,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在游戏中要多给幼儿动手的机会,及时地为幼儿创造一定的空间,使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学习,主动的提出问题,在做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强调

幼儿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的操作过程;同时老师不能放任自流,要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着眼点在于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使他们敢于乐于尝试,对幼儿活动中所处的问题作画龙点睛的讲解、演示、点拨并帮助幼儿找到简单易行的解决办法,并引导幼儿作为探索过程的一分子参与其中。与幼儿平等自由的交流,发挥教师、幼儿的双方面的潜力效能。

(二)应该坚持的方法与策略

①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游戏来建构

并不是所有的数学内容都可以在游戏中建构,也并不是某一内容可以通过任何游戏来建构。在游戏中建构大班幼儿的数学教育我们要注意针对具体的内容选择适合的游戏。

目前在我国,通常将幼儿游戏分为以下几种:

1.以发展幼儿的技能技巧为目的的创造性游戏。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

2.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为目的的游戏。如:智力拼图游戏、脑筋急转弯游戏等。

3.娱乐性游戏

在游戏式的数学教育活动中,适合我们建构的数学内容一般为:数的集合、分类排序、几何形体、加减法等内容,这些内容的教育中,常常涉及到的游戏有结构游戏、角色游戏、智力游戏等;另外娱乐游戏常常在数学教育中不单独出现,而是渗透于数学课堂之中。

结构游戏是幼儿用积木、塑料等几何体搭建,接插一人玩或几人玩的游戏,着重是发展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幼儿在运用积木搭建各种建建筑物和物体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并巩固各种数学知识,包括空间、几何形体、测量等,而这些方面又与分类、排序、数量的比较相联系,从而起到了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的作用。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他们可以通过游戏,把他们平时的所见所闻表现出来。在各种主题的角色游戏中,不同程度的数学知识的运用,促进了幼儿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如:在玩开商店的游戏中,商品的买卖交换可以锻炼幼儿的数学加减运算能力。娃娃家游戏中布置娃娃家家具,帮助幼儿运用了分类的能力。

智力游戏以发展幼儿的智力、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数学综合能力为目的。常见的游戏有:接**戏、拼图游戏等。

娱乐游戏因其简单、易行、有趣的特点,常被教师在正规课堂渗透使用,被用巩固加强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可以通过认识动物来复习序数。老师分别出示各种动物玩具,让幼儿说出名称,然后要求幼儿按老师说的顺序将动物排好队,如:老师说猴子第一,小鸟第二&&大象排最后。有愕然顺序排好。此有戏可改变顺序、反复进行。

②创设环境

从生活中挖掘材料,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1896──1980)对儿童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皮亚杰强调:数学关系是一种逻辑数理知识,它不存在于实际物体之中。儿童获得数理逻辑知识,不是从客体本身而是通过摆弄他们和在内心组织自己的动作获得。因此真正理解数,意味着儿童自己的动作发现和能动地建立关系。所以操作实物对儿童学习数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我们成人仅仅需要做的就是: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幼儿作为一个真正的主体参与到游戏中来,并从游戏中学到东西。如:数字6的组成我们可以将活动设计成一个商店,商店里全都是六元的商品,发给每个幼儿六元钱,面值分别是一元到五元不等,然后去要求幼儿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购买时必须是两样东西合起来是六元。由售货员验证后才能得到要购买的商品,幼儿在这种模拟的游戏中学习觉得生动有趣,不仅

熟练的掌握了六的组成,而且学会了合作的技能。

③精心设置游戏中的玩具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数学教育的重要活动;而玩具是游戏的工具,也可以看作是

如何在游戏中建构大班幼儿的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课堂的操作教具。凭借着玩具,幼儿对所体验过的事物直接进行联想和想象,并引起一些相应的行动和活动,为游戏活动的展开提供了条件;因此在游戏建构幼儿的数学教育,就必须对玩具的设置加以重视。玩具应能多方面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思维及创造力,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吸引力并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大班幼儿的玩具应更多的满足于幼儿的智力,体力积极活动的要求,能表现出细节特征,能引起幼儿快乐和喜悦的情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美感。

④发挥教师的作用

1.改变传统观念

游戏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进行幼儿游戏活动幼儿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且心情愉快、朝气蓬勃。通过玩游戏他们的身体各部位都可以得到锻炼,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游戏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地位,改变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巧妙设计、有效地组织游戏教学活动,寓教于乐满足幼儿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注意与幼儿的情感沟通,充分认识到教师不仅是幼儿的良师也是幼儿的益友。在游戏中教师要参与其中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而不仅仅是旁边的观望者。同时教师要懂得我们的教学任务不再仅仅是教幼儿学会具体的东西,而是要理解幼儿的思维、研究幼儿的学习、教幼儿如何学习、如何解决身边的种种问题等,为他们以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做好幼儿的支持者与引导者

幼儿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会提出许多让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老师要善于回答幼儿提问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知识。此时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要有耐心地对每一个幼儿提出的问题给予一一解答。同时还应该花费精力、察言观色、深入幼儿生活、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兴趣、爱好,然后再为不同的幼儿创造不同的适宜发展的操作环境;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面向全体、照顾到个别使不同的幼儿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参与的主动性;给予幼儿明确的操作目的和时间,语言要具有启发性,要恰到好处的提问、提示;当幼儿出现错误时,要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错误,并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此外通过做游戏,教师不但给幼儿许多机会用语言来交流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促进了幼儿语言和智力的发展。

(三)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游戏的选择

幼儿的数学教育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矛盾体。所以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什么样的游戏适合建构幼儿的数学教育?因为每一个数学问题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在,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先要看是什么样的数学内容,然后再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来完成。这样的方法论才是科学的方法论。

②时间的长短

根据皮亚杰(J.Piaget,1896──1980)的《 儿童心理理论 》来看: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一般最集中的只有24分钟;中班的38分钟;大班的510分钟 的科学论据,我们在建构游戏的时候必须以这个理论为基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控制授课时间,并且把有效的内容让幼儿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地掌握,这才是我们数学教学最终目标。

③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

选择难度适宜、符合幼儿兴趣、及

幼儿发展需要的数学内容来融入游戏,使幼儿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有利于增强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同时可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不同的幼儿得到不同的发展,才能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第三篇: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

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

——纸厂中心小学 蔡昌慧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概念、原理和运行方式,也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而是“科学推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处理过程或是一种思考方法”。由于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即使是在幼儿的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有关数与形的问题。如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不断地发展,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每个人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但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我们的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应当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适当教孩子们一些数学的初步知识,这样才能促使孩子的思维和智力得到较快的发展。以往传统的数学偏重于教师的传授知识,幼儿只是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形成了以教师、教材和讲授为主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实践证明,这种陈旧的、机械的教学方式严重忽视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无助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无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而游戏的介入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游戏化的教学手段,它不仅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而且还提高了幼儿学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一、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含义及数学游戏化的实质 数学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入各种游戏中,让幼儿从中感知、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它的实质是指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二、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施原则

1.主体性。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对学习充满兴趣。使以往的被动状态发展为主动状态。2.综合性。将数学知识渗透到各种数学活动中,如:操作活动、体育、绘画、角色游戏等等的游戏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数学知识,力求产生综合效应。3.愉悦性。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和愉快的心情体验,让幼儿觉得学数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好玩的,有趣的。4.全面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每一位幼儿,使他们都有公平的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从而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施手段在新《纲要》中,数学没有被单列成某个领域而且被放在科学领域之中。从中可见人们对幼儿数学学习特点的认识和当前基础改革的新理念和新原则。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数学的概念、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对事物的探究精神呢?

1.建立正确的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师幼互动是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幼儿在其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同样从师幼互动中汲取经验和成长的养分,并且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达到自已主体的发展,从而实现师幼双方在师幼互动中主体的积极建构和发展。传统的数学教学以“教”为主,师幼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角色差距。那么在游戏化的数学教学中,该如何正确把握师幼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幼儿主动学习决不是不需要教师参与的学习,幼儿形式上的“主动”学习也决不是实质性的主动学习,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绝对少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参与和发挥,只不过教师的这种参与和发挥要较以前的方式来得隐蔽,不易于引起幼儿的反感和厌倦。同时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但又井然有序的学习氛围,和幼儿形成一个公平的,朋友型的关系,一起参与活动,共同探讨,并在整个过程中积极关注幼儿的表现,事后进行分析。

2.寓数学教学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身心整体参与的活动,它包含着各种情感的萌芽。在游戏中,幼儿身心之间,各心理要素之间,处于一种和谐的整体关系中,这是一种对外界的整体反应方式,而愉悦感正是建立在这种方式上的。因此,我经常安排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

(1).在角色游戏中学习数学。各种主题的角色游戏都可以掺和数学内容。如:以前我班的儿童超市游戏中,幼儿对“售货员”及“顾客”之间的角色行为关系并不明确,因此,常出现“顾客”随意拿货,而“售货员”无所事事的现象。现在,我引导“售货员”为“商品”标上价格,“顾客”则按价格的高低与自己经济的承受能力来选择“商品”,按所标价格,数清手中的“现钞”进行正常交易。在这一游戏活动过程中,不但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增添了游戏的真实性,而且使幼儿复习了数数与数字,提高了幼儿认识数字的能力,并且使幼儿们从心底自发觉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起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2)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这是一种让幼儿通过操作实物材料获得数学知识的一种游戏。我让幼儿们按图形标记分别为“图形宝宝们”找“家”。请幼儿们按数字的大小,为相应数量的“形状宝宝”找家;以几何图形拼拆图片的方式进行分类、数数;将类似的“形状宝宝”进行比较、测量,从中正确认识各种形状的特征。幼儿们通常一边操作,一边认真地观察、辨别、数数。这一游戏教学方式,不但让幼儿逐渐形成了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端正了学习的态度,而且激发了幼儿勇于探索的精神。

(3)在体育游戏中学习数学我有意识地将数学内容渗透到体育活动中,使幼儿在玩玩乐乐中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获取数学知识。如:《秋天的水果》这节课。在身锻的基础上,我请幼儿们数数摘到了几只水果,比一比,谁摘得最多,谁摘得最少,多几个,少几个。又如:《运货》游戏中,在幼儿跑、钻、取物的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学习了数与物的等量关系。

3.创设轻松愉悦的游戏情境因幼儿年龄的限制,他们基本上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因此,通常他们的注意力较难集中,只有在情感的操纵下才能处于兴奋状态,对活动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巧用语言、巧设环境,适时适度地把幼儿带入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情境之中。如:在音乐游戏《找朋友》中,我给幼儿们挂上漂亮的不同形状、颜色、数字的胸饰,在音乐声中边唱边跳,寻找与自己数量相等、颜色相同或形状相同的“宝宝”。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幼儿们的情绪显著高涨,游戏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思维辨别能力明显加强。由此可见,只要教师有心,一些简单的教具也能为幼儿带来美好的游戏、学习的环境,从而使幼儿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4.注重个体差异,公平对待每位幼儿。因每位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事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发展的速度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并不能因某位幼儿较“差”而忽视他,而是应该关心、热爱每一位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展现能力的机会,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为了能使每位幼儿更好地发展,我采取了分组教学的形式,幼儿可按自己的兴趣、需要、发展水平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式和速度进行学习。我为幼儿们提供不同的教具及可操作材料,并随时根据幼儿的反馈加以引导,以促使每位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第四篇:幼儿园教学游戏化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研究

摘要

幼儿园教学与幼儿园游戏的关系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之后,国内掀起了一股对于幼儿园教育的讨论热潮。而幼儿园最佳的教育方式就是游戏,怎样让幼儿园教育游戏化是幼教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此情况下,幼儿教师有关幼儿教育游戏化的理解有偏差,笔者从幼儿园教育游戏化的条件、幼儿园教育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和怎样解决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幼儿园教育游戏化的现存问题。

关键词: 幼儿园教学

游戏

教学游戏化

1. 问题提出

1.1 幼儿园教学与幼儿园游戏的关系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更是促进了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关注。《纲要》进一步提出了把游戏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时至今日,幼儿园教学与幼儿园游戏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幼教界工作人员的普遍关注。1.2.幼儿园中最佳的教育方式是游戏

随着本人对游戏理论的了解、认识与探索,进一步引发了如何对游戏的教育价值、游戏与幼儿园教学的整合问题的思考。通过对游戏理论的深入学习,发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而“理想的教学游戏”恰恰正是将幼儿教育、教学“游戏化”的有效手段与集中体现。很多研究都认为:儿童对游戏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食物、睡眠、安全等基本需求相提并论,在幼儿园中,对幼儿教育的最佳方式自然也是游戏。

2.概念界定

1.游戏

根据游戏理论界人们普遍采用的方法与策略,即范例一个案匹配法和特征列举法,在本研究中对游戏的概念做如下界定:游戏是一类行为的总称,此类行为特征包含游戏者主动、自愿的主体态度,假想性的形式,反映实际生活的内容、愉悦的情绪情感体验,以及不具有社会实用价值的内在目的性[1]。2.幼儿园教学 我国关于教学的定义多数是针对学校教育而言。此处摘取较有代表性和权威 性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中解释教学为: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3]。

3、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 3.1幼儿园环境中游戏性因素的缺失(1)游戏时间与空间安排

在半年实习中发现,几所幼儿园在课程设置和空间布置方面没有注意到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和充裕的游戏空间,成为教学游戏化活动开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2)教育性游戏材料的投放

某幼儿园教室室内的面积大概有40平方米,教室内共有六张课桌和三十五位小朋友。一张上课用的课桌的面积不足2平方米,每张课桌周围围坐着六名小朋友,每张桌子上零乱的摆放着一些玩具材料,有雪花插片、积木、各种形状的木板教具等。通过仔细观察,这些玩具材料几乎都不能组合为一整套。(3)师生比例配置

幼儿园教学的组织开展需要采取小组化和个别化方式。这也就相应的对幼儿园师生比例有了一个基本要求。如果师生比例太低,则幼儿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状态是无法保证实现的,如果比例过高则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不符合经济原则。

3.2幼儿园教师的游戏化理念与技能巫待提升(1)教师的游戏化教育理念

观念形成思想,思想决定行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必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以计划者、观察者、促进者好评估者的身份存在于幼儿发展的整体过程中。通过与幼儿的平等交流,共同生成着开放式、主题化的教育内容;通过个别化、小组化的指导,维持着幼儿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发展性的评估,促进着幼儿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然而在这些方面幼儿园教师还有待提高。(2).教师的游戏化教育技能 传统教育中,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教师在长期的教育 工作中也形成了许多适应该教学方式的教育经验与技能。教师习惯于“领导者与 组织者”的角色,对纪律的要求十分严格,幼儿的一切活动与行为都必须服从集 体、统一要求,都必须顺应教师的教学安排。然而教学游戏化要求教师要具有较 强的灵活性与随机应变能力,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兴趣与需要,适时、及时 的提供有效指导。

4、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实现的途径 4.1 创设富含游戏性因素的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环境是一个包括了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综合环境。幼儿园环境的优化必须把幼儿园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的背景来实施。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富含教育性与游戏性因素的物理环境。(2).建立、健全支持性的制度环境。(3)构建富含游戏精神的人文环境。4.2提升教师“游戏化的教”的专业素养

游戏性的教与学,追求“教”的游戏化和“学”的游戏化的共同实现。“学” 的游戏化是“教”的游戏化的结果,“教”的游戏化是“学”的游戏化的前提。(1)正确认识游戏与教学的关系(2)教师游戏化教学技能的发展(3)创设游戏化教学环境

(4)建构幼儿经验,延伸与拓展幼儿游戏化教学活动 4.3注重幼儿游戏性品格培养,建立发展性评估系统

每个人对于周围的事物、事件都有都会有一定的价值判断,幼儿园教学游戏化也需要一个评估系统,幼儿园发展性评价系统的建立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教师与幼儿共同确立评估目标,设计适宜的评估方案(2).教师和幼儿之间要建立平等、合作与信任关系(3).评估与指导相结合(4).多形式、多主体进行评估

4.4重视家园合作,争取家长对教学游戏化的理解与支持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如果没有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幼儿园要向家长宣传、普及游戏知识

(2)建立家园互动交流平台,形象化展示游戏之于幼儿发展的价值与意义(3).彰显游戏精神,维护家长在幼儿园管理中的“游戏者”权益

幼儿园管理模式从封闭式的、单向管理方式转变为开放式、民主化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在整个社会文明发展中彰显了游戏精神的存在。参考文献:

[1]刘众: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第40一56页。[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150页。

[3]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88页。

[4] 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第149页。

第五篇:浅谈幼儿园游戏化教学

浅谈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

——读《通过游戏来教》有感

迄今为止,游戏概念问题的讨论仍没有获得一个为大家一致认同的操作性定义,因而对于什么是游戏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构成人们对于游戏概念的不同解释。在实践中,关于“游戏”与“教学”有许多人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用游戏的手段来组织教学,教学就是游戏;或认为它们是两个互不相干的概念。游戏化教学的研究,涉及到教学、游戏以及其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教育功能已得到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并努力在实践中。

作为一名一线的幼儿教师,自己亲身参与过环境的创设,也去过一些幼儿园参观学习过,发现很多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都非常的精致美观,一眼看去觉得有那么多游戏区角有那么丰富的游戏材料,幼儿真的很幸福,但是当深入的去观察和研究就会发现,这些多是表面现象,其中可以看出幼儿参与的很少,幼儿真正可以操作的东西也很少。在阅读《通过游戏来教》这本书刊上面,强调的是:幼儿在游戏中注重的是游戏的过程体验,他们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而对于游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并不在乎。然而我们的幼儿园受许多现实条件限制,如一个班幼儿比较多,教师在开展游戏的时候常常为了保证游戏有序而不乱的进行,对幼儿诸多控制与要求。幼儿本是游戏的主人,有充分的自由,如游戏的选择,游戏的玩法甚至游戏的规则,教师都应充分的尊重幼儿。但是现实情况是游戏过程中教师经常处于支配地位,为了游戏而游戏,严格控制幼儿游戏的内容、时间以及游戏的规则与玩法,对幼儿过分干预,使幼儿丧失了自由,失去了主体性地位和自由选择的权利。严重阻碍了幼儿参加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剥夺了儿童自我经验的建构的机会,使游戏不能真正发挥出对幼儿发展的教育与促进作用。在游戏中,幼儿应成为游戏的主人而不是成人愿望的执行者,他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来玩游戏的,我们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决定想玩什么、怎么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平时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在尊重的前提下,教师要做的是为幼儿提供支持与帮助,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与操作材料。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在游戏中幼儿有权决定一切。

“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个特点,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种教育方法。”每天穿梭于孩子中间,观察和体验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在教育方式上,除了老师要正确引导外,更应该注意孩子的闪光点要及时发现。《通过游戏来教》中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选择活动应从幼儿的“趣味点”出发。我们应该飞出课的鸟笼,将孩子真正释放在这个大自然中,让孩子们成为主体,以孩子们的趣味点入手,制作活动区材料。如在户外活动中,我偶然发现班上幼儿对于影子很感兴趣,他们喜欢在太阳底下摆弄自己的双手,让手影变出简单的动物造型,如蝴蝶、鸽子、毛毛虫等,为了延续孩子们对手影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我们就可以在科学区中投放镜子、手电筒、站立的小人,让幼儿自由探索感受影子成像、折射的原理;或者投放暗箱、手电筒,让幼儿自主探索手影的造型艺术。

总之,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如何进行有效的游戏化教学就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尝试总结经验。最重要的是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保证游戏指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前提就是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性,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导游戏需要我们的童心、细心和耐心,更需要我们对幼儿的尊重、理解和包容。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使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

下载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思考

    关于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思考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展注重幼儿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加强对幼儿数学思维的培养,但是幼儿各方面能力尚未成熟,很多幼儿都认为数学......

    浅谈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五篇材料)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概念、原理和运行方式,也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而是“科学推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处理过程或是一......

    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5篇范文)

    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概念、原理和运行方式,也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而是“科学推动的一个组成部......

    数学教学游戏化案例

    教学游戏化,让数学活动更富有实效 ——小班数学活动《按规律排序》给我的启示 一、 背景 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和智力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幼儿由......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初探

    “五个百”论文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初探 论文题目: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初探 姓 名: 韩步有 工作单位: 彭阳县红河镇中心学校 邮政编码:756500 联系电话:*** 二0一八年三......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教育创新的时代,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同样被关注着。幼儿园数学教育为顺应时代的要求,为......

    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

    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 单位:扬州市邗江汊河幼儿园 邮编:225127 姓名:裴杨梅 【摘要】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是指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教学游戏化的实质......

    浅谈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

    浅谈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 游戏是幼儿园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户外游戏、区域游戏、传统游戏等都深受孩子的喜爱。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呢?情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