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初探

时间:2019-05-13 02:1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初探》。

第一篇: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初探

“五个百”论文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初探

论文题目: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初探 姓 名: 韩步有

工作单位: 彭阳县红河镇中心学校 邮政编码:756500 联系电话:***

二0一八年三月二十日

“五个百”论文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初探

内容提要:

游戏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它可以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很多普普通通的事物都可以组合成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游戏教学能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省时高效地完成任务,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本文结合数学教学,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教学的优势和数学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合理运用集数学和游戏于一体的数学游戏,挖掘和发挥数学游戏的作用,优化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游戏教学 课堂教学

“五个百”论文

绪论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在游戏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班级、团队的认识,提高合作交流能力。因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灵活地添入游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来教导学生领悟知识。选择合适的游戏形式和内容往往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给学生提供一个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亲身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共同发展。

“五个百”论文

游戏是学生们喜爱的活动形式,它生动、活泼、有趣。作为小学生,他们的机体正处在成长发育的过程,特别是神经系统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对于抽象、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他们往往更加难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欲望不高。而数学游戏化教学方式,能够补充这一方面的不足。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境结合起来,把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易于接受,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效果也会更好。同时,小学生具有潜在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数学游戏化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且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一、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优势

游戏教学是指教师融合特定的教学内容于游戏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游戏中回忆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游戏对数学有着深刻的影响,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紧密相连。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合理运用游戏,挖掘和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对数学教学具有极大的价值。同时,游戏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让学生感知数学魅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它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之间形成相互激励、促进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方式。”这足以说明游戏是一种教学,更是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一)以游戏活动促进学生的生理发展

游戏教学侧重人的右脑活动,它与书本知识教学相互交替,有助于儿童左右脑交替地得到休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上学生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使得学生的部分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得不到活动和锻炼。教师适时地将游戏教学引入课堂,有助于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不仅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开发,同时肌体也得到了锻炼。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碰球”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我先出示数字8,对学生说:“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可以说:“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是8。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说出碰球的数,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

“五个百”论文

地记住了。

(二)激发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促进认知发展

游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尤其在学生刚接触数学这一学科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动机的形式是直接来源于兴趣的,他们会主动掌握有趣味性和带感情色彩的内容。游戏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探索性会使学生产生比较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乐趣。如在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我让学生来做一个投球的游戏,设置1、2、3、4、5五个球筐,我读出一个数,让学生将球放入对应的筐中,看哪位学生投得又快又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这样会很顺利地进入到学习中来。在学完这节知识后,我再出一些计算题,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后,把球放入相应的球筐中。这样的游戏活动,有利地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以愉悦的心态参与,融入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的游戏中,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爱上了数学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游戏中密切师生关系

游戏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竞争与合作的机制,促使学生在小组互助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合作精神的可贵,在团队的合作与竞争中发展自我。“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要真正实施这一理念,教师必须主动亲近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主动加入到游戏中去,和学生一起玩,这样有助于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灌输的,而是他们在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慢慢感知并转化而来。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正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时,老师可以按照班级人数设计运算小卡纸,在课堂上分发卡纸上有不同的运算算式,但是只有两个的运算结果是一样的,让学生们依次上台念出算式如:“36+64就是我,我就是100,你们谁是我的双胞胎?”台下另外一个运算结果相同的同学这时候就可以站起来大声说:“22+88就是我,我也是100,我是你的双胞胎。”通过这样一个“数字双胞胎”的小游戏,既让学生学到了课程要求的知识与技能,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巩固了他们的友谊。

二、数学游戏与课堂教学

“五个百”论文

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新概念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

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数学概念是进行推理和判断的基础,清晰的概念是进行正确思维的前提。但也是教学的难点,现行的教材严肃,呆板有余,生动活泼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艺术性的再加工处理,其中在新概念教学中引入教学游戏,不失是一种好学方法。如用呼啦圈引出公因数,在讲公因数时我带了两个大的呼啦圈走进课堂,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了。然后我找了七名同学分别当数字1,2,3,4,6,8,12。并把这七个数字卡片分别贴在他们的胸前。我让这七个同学中是8的因数站在左边的呼啦圈中,是12的因数的站在右边的呼啦圈中。这时有三个同学为难了,他们是代表数字1,2,4的同学,因为他们既是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过了一会儿,我班的马佳骏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让这两个呼啦圈交叉,代表1,2,4的同学站在交叉的地方。”马佳骏同学说完,同学们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利用这个游戏既让学生理解了公因数,又理解了比较抽象的“交集”。因为有了游戏作基础,而变得较为亲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练习题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

在教学中运用游戏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习,“趣”中练习,“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游戏必须寓教于教学之中,以正确的思想激发学生的竞争精神。如在练习小数除法时我用了游戏“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两侧贴上题卡,选两组学生当“登山队员”分别从两侧向顶峰挺进。其他学生当裁判员,哪组答对一题就插上一面红旗,表示前进了若干米,先到达顶峰的一组就可以夺得山顶的优胜旗。在游戏中,参赛队员勇往直前,而裁判员们默默地抢先算出答案以便正确评判。全体学生愉快地在游戏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还借此了解了一项我国的世界之最。

(三)延伸游戏教学

数学知识是不断更新、不断增加的,教师只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教师可以将游戏作为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放学之后,还能够进行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教师也要尽量将延伸的知识

“五个百”论文

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小学生的课业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极大地降低了,不仅是课堂上的教学可以利用游戏法,作业也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可能性”的学习本来就是比较有趣的章节,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邀请家长参与,帮助学生学习,更好地完成作业。回家之后家长做的饭会有什么样的可能性都可以成为一个小小的游戏,家长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小题目,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家长将糖、水果和饮料同时放进小盒子中,让学生说出拿出糖的可能性是多少等类似的问题。

还有“克与千克”等单位的学习,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单位,家长可以把不同的物体拿出来,让学生利用教师讲解的知识说出来,比如,一颗糖、一杯水、一扇门和一张纸等等,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是需要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的。家长和学生的互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还能够增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情感,让家长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学习对学生很重要,健康的成长也是必不可少的。

将游戏融入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放松的学习手段,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发现学习中的难题。利用游戏教学的模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三、小学数学游戏教学中应注意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游戏教学也是如此,用好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游戏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一)游戏的目的要明确

游戏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数学游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教师应根据课堂上学习内容的需要来确定是否开展数学游戏,游戏要有助于突出知识重点,突破难点,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会思维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游戏形式要简单

游戏中教师要发挥组织、引导和调控作用,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保障学习过程顺利进行。一是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的时间,随机调控课堂节奏;二是要考虑每个游戏的注意事项,游戏前要提出要求;三是设计的教学游戏要简单易学、省时高效、适合班级条件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操作,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三)游戏过程要面向全体

“五个百”论文

数学游戏时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如果在课堂上只让少部分学生参与游戏,其他大部分学生充当小观众,那么学生的参与面就太窄,游戏活动也就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尽量设计能让所有学生参与的游戏。在学习了“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后,我设计了一个“凑24点”的游戏,学生每四人一组用扑克牌计算,全员参与动中有静,静中有思,学习效果令人惊喜。

(四)游戏过程要有严格的组织性。

运用游戏教学,游戏过程要有严格的组织性,如果课堂游戏组织无力,学生活动的秩序较差,就会收效甚微。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也同样是一门艺术,它是富有情感性、形象性、独创性的特殊艺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恰当的利用多种形式的数学游戏活动,使这把教学内容融于游戏之中的教学形式更贴近孩子们的心,给小学生带来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去学习,发展了小学生的智力,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游戏教学不仅是小学生渴望的、教师追求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初中数学教学反思需要的一种教学手段。

总之,游戏作为一种学生普遍喜爱的活动,小学数学老师要“用心”去关注和“用脑”去设计数学游戏,并科学合理地运用,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等积极因素来参与教学。游戏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了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这样的教学真正实现了以小学生为主体,以开放为本位,因此,让游戏教学巧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也让孩子们从此快乐地遨游在数学之海吧!

参考文献:

[1] 曹洪辉.汪东兴.寓教于趣寓学于乐-数学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现代小学教育,2000(1).29

[2] 杨菊青.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贵州教育,1997(2).40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4]《数学课堂中的魔术师——数学游戏教学法浅析》,陈筱娟,《小学时代(教师)》2011年7期

第二篇:小学数学的游戏化教学

小学数学的游戏化教学

摘要:当前,小学数学改革的主旋律是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变苦学为乐学。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穿针引线,让学生在体验学习的快乐的同时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的情境进行教学,发挥学科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要时可“让游戏进入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

游戏是一种极为古老、极为普遍的活动。数学游戏是指那些带有趣味性、竞争性和娱乐性,含有部分未知的或全然未知的结果,小学生可投入很大兴趣,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的寓数学知识或数学原理于其中的游戏。

一、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游戏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善于形象记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因此,在学生学习新知时,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

2.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所吸引,而新颖、活动、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兴奋灶,从而使儿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而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只能连续集中15分钟左右。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收到良好效果。如:针对教材中的“打数学扑克”、“邮递员送信”、“小猫钓鱼”、“夺红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等十多种教学内容,我不光组织每名学生参与到教学游戏中而且还为他们制作了小动物的头饰,在做游戏时,让学生戴在头上。这样,无论是一面红旗,一个头饰,还是一副色彩鲜艳的图画,都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能争先恐后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

二、小学数学游戏的选择

1.游戏的选择应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教学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首先得保证游戏内容具有游戏性。这里的游戏性是指数学游戏要具有交互性和娱乐性,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游戏,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游戏中包含竞争和胜负,并且胜负当时可以看到,可以造成一种悬念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因此,游戏内容的选择要新奇有趣,要使学生乐于接受,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实施过程中,游戏性则体现在游戏的形式、操作、策略等各方面。具体是指规则的设计要像游戏,利用各种方式,把抽象的、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趣味化,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师生和生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游戏的选择应当具有知识性与启发性。

游戏内容首先要反映数学内容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游戏要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有利于营造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使学生的思路越走越宽,思维的空间相对广阔。游戏内容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其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素材,现实世界中的常见现象或其他科学的案例,展现数学的概念、结论,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反映数学的应用,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比如,根据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喜欢探索的特点,在学习了各种图形之后,让学生做操作性的数学游戏――七巧板拼图游戏,告诉学生游戏规则,让他们自己动手经历拼出各种图形,并发现蕴涵在其中的数学关系。

三、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学游戏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数学游戏应该紧扣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数学游戏的设计应该有利课堂教学目标的现实,数学游戏教学既可以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应用,也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延伸与发展。数学游戏应该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所帮助,课堂教学中的游戏教学不能游离于课堂教学内容之外,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

例如,《找质数》一课时中,设计一个“听数巧断出教室”这一数学游戏。这个游戏是老师说密令,学生听后,判断自己的学号是否符合走出教室的要求,如果符合就快速的离开。

譬如,老师说:“请所有质数的同学离开”,那么学号是质数的学生就需要快速的离开教室。

这个数学游戏我是安排在学生学习完质数、合数概念之后,即将下课时进行。目的是因为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区分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不同数的分类方法,这时进行这样的数学游戏,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展和延伸,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第二,数学游戏的时空不宜过长过大。数学游戏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尽量做到游戏目标单一。因为如果数学游戏包含太多的知识,所有学生就未免都能顺利的参与其中。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由于身心特点,他们的注意力普遍不长,如果游戏难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就会让他们失去兴趣,所以原则上一个数学游戏时间占整个课时教学的比重应控制在四分之一左右。

例如,一年级数学《6的认识》中的猜数游戏。一共有6粒豆子,左手有2粒,猜一猜,右手有几粒?

这个游戏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既不是太难,也不是很容易,需要学生动脑思考之后,才能回答,所以教学目标的定位合适全体学生。但是这个游戏在同桌相互做了四五次之后,就会重复出现,学生可能对此就会失去兴趣,因此,此数学游戏不宜进行的过长。

教师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通过游戏化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帮助学生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徐爱花.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运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4(33).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新 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最新要求,游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标准,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游戏化教学 综合了游戏与传统教学的优势,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它自身所具有的教育性和 游戏性两个特性为实现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理念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途径。本论文以小 学数学课程为例,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并以相关理论为指导,探索出适用于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在当前的游戏化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 使游戏非常完美自然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首先论述了游戏和游戏化教学的概念以及支撑该教学方式的理论,并通过解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揭示了游戏化教学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依据,以冀州市第三小学 四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了教学案例,通过实施案例前后两次的问卷调查以及对 教师访谈的结果,对游戏化教学后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证明,游戏化教 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了全 面发展,大部分学生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是有意义的,希望这种教 学方式得到普及,同时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方式也持有乐观的态度,这些结果表明,应 用游戏化教学的前景是非常乐观的。最后,对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应用于学科教学中的过 程进行了反思,为不断改进和完善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游戏化教学 小学数学 教学应用 教学效果 绪

1.1 研究背景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情景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游戏化教学的这种教学方式引起很多教师和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然而如何能够将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和教学活动达到自然完美的融合,却成为了游戏化教学在学科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最终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地参加到学习过程中,那么就需要探讨如何用游戏的感性去迎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既可以玩游戏,又可以从中获取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这样就能使游戏和教育相辅相成。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即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背景下,将游化教学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成为一种趋势。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起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的热情,另外课程内容应该具有层次性,这样有利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获取知识。本文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以小学数学为支撑,探索适合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游戏化教学模式,力图为今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供参考。当前虽然在各级各类的学校中都已经配备了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但

是到目前为止,这些学校中能够真正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并不是很多,也 没有真正意识到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强大功能对于教学的影响性。至今,大多数中 小学教师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很难调 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需要广大的学者 和教育专家们通过不断努力力图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且乐 于学习,其中游戏化教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进教育游戏,并在教学过程 中充分发挥游戏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既可以玩 游戏又可以获得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这一过程也会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思考,让他们在理性的看待这个较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并在教学中

不断的去探索教育游戏与教学的规律,逐步使教师和学生适应这个新的教学模 式,使学生能在游戏中体验创造乐趣和经历,能够在数学课程中学会反思和成长。

1.2.2 研究意义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小学生 的自身素质,很显然传统的教育和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这个要求。在这样 的情境下,游戏化教学的优势逐渐突显出来,得到了很多教育专家的关注,然而 如何才能将教育游戏与教育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并为教育教学很好的服务,是当 前游戏化教学的最大困境。

本研究重点探讨的是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该研究 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师今后在数学课程中的应用游戏化教学指明方向,教育游戏作 为一种特殊的游戏,既具备教育的特性,又有游戏的特点。丰富了教学活动 因此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前景非常好。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步入研究教育游戏的行列,特别是在西方 国家更为突出,是最初将电视游戏与教学整合在一起,在这一基础上

使得后来有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开始研究如何将电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其中最 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Driskell,Bracey 等。总之,国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即理论与实践。其中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著名游戏设 计师、教育专家 Marc Prensky,他一直强调改革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学习不再 伴有痛苦,而是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实现“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

乐”是教育游戏的价值所在。至于实践方面的研究,国外相对国内来说比较火爆,国外主要是企业与学校之间的相互合作,目的是为了开发出各种类型的教育游戏。此外,国外在教育游戏的市场操作上也是相当的专业化,教育游戏的操作流程也是非常正规的,首先 是与教育专家达成合作。目的是与教育专家达成共识以后再进行游戏的开发,开发后直接由代理商进行发行。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时,如何使教育性和游戏性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教育游戏研究专家,这也一直是他们力图要努力解决的问题。Fabricator 指出,要想使教育与游戏达到完美自然的融合的程度,那么学习任务 就必须成为游戏化教学中的一种关键的游戏要素被学习者所感知,与此同时在对 游戏进行设计时,还应该开发与游戏相关的学习原则和学习结果,使游戏和学习任务自然衔接起来。

综上所述国外的研究者在游戏化教学方面关注的热点主要是如何才可以使

游戏化教学的教育性和游戏性达到完美的融合以及平衡的发展,但直到现在,游 戏的设计与开发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来指导和实践。这说明游戏化教 学的理论与实践还有待进一步去探讨。1.3.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就是游戏教学,主要是研究教育学习的 理论基础,设计开发,评价管理等方面。在理论基础方面,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陶 漪和恽如伟,他们从精神分析理论、认知理论和需求层次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并为设计教育游戏提供了理论指导

。汤跃明和张玲等人将游戏与教育融合,经过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五项构思

。万力勇从心理学的角度积极参加到设 计教育游戏的活动中,并加以探究,对体验式的游戏学习模型形成意义建构。实证表明,王陆等人开发的名为“悟空”的教育游戏,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思 维想象能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爱上学习,同时也对 知识的意义建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国内在教育游戏方面的研究起步比国外要晚,游戏的研究只是从个别

侧面展开进行的,存在的局限性很大,而且创新度也不高以及实证研究也非常少,另外游戏的研究方法也很单一。但近年来国内在教育游戏方面的研究成果也 颇有收获,成功建立了许多教育游戏实验基地和网络教育平台,如“K12play 教 育游戏平台”。目前教育游戏已经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推广,尤其是在原来主 要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而在现在已经具备对多媒体教育产品的学校中更为显 著。

总之,游戏化教学在我国仍然是处于起步的阶段,研究面也过于狭窄,主要 集中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而且已经应用教育游戏的学校,也主要是用传统的游 戏应用在传统的学科上面,缺乏创新性,实践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本文首先解释了与游戏化教学相关的一些概念以及支撑游戏化教学的主

要理论,然后再对如何将游戏恰当地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对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两者的切合点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2.对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

3.以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为依托,探讨合适的游戏方式设计方案,然后根据方 案进行实施。

4.对小学数学课堂引入游戏化教学后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的结 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这样有利于对这种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为游戏 化教学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得参考和借鉴。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为了使该研究更具有科学性,笔者通过利用网络、图书馆,对有关教育游戏 的科研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分析、归纳和总结,对游戏化教学的相关理论有了 深入的了解,特别是通过查阅近年来的学术论文,从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对其 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2.案例分析法

结合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以及对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 的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对实践结果进行分析,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得借鉴和 参考。3.问卷调查法

为了证明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游戏化教学的可行性,也为了得到学生、教师 的认可,本研究先对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进行了一次前期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 得出的结果对当前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找到实施游戏化 教学的切入点。

4.访谈法

笔者通过访谈小学数学老师,认真记录了老师们对游戏化教学方法的意见和 建议,以此来完善本研究的内容,为今后进一步做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5.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笔者查阅大量论文及文献后,分析和总结了相关的教学案例,并对部分单元做了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然后在 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实践。相关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游戏

目前关于游戏的定义很多,通过搜索引擎“Google”我们以“游戏的定义”

为关键词进行有关游戏的定义的相关搜索,发现有关游戏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对 游戏的定义也是不同的。其中柏拉图对游戏的定义是这样的:游戏是动物和人因 为了生存以及生活的需要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

2.2 教育游戏

目前对教育游戏的定义非常宽泛,业界一直没有对它进行一个确切的定义,人们普遍对它的定义是这样的,即教育游戏是一种专门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开发 的,游戏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并以一些成熟的理论作为支撑,最终使教育与 游戏达到相互融合的程度。

总之,教育游戏是以教育为前提的,通过在教学中使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使 学习者能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教 学环境中,也有助于教师高效的完成自己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2.3 游戏化教学

所谓游戏化教学,就是在课堂中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它是 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师分析教材内容的特点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后,采用合 适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游戏化教学的过 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游戏主动的去学习教材内容,这 种教与学的方式比较适合年龄较小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活泼好动以及注意力集 中的时间短,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更加适合小学生这些特点。教育游戏属于电子化 软件的范畴,而游戏化教学是教师以学习者的特征以及教学内容为前提,在课堂 中实施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可以使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轻松地获得知识和提 高技能。

教育游戏和游戏化教学主要的区别如下所述:

首先,教育游戏的对象要比游戏化教学针对的对象范围要广,教育游戏的使 用对象可以使社会大众特别是喜欢运用教育游戏来获得知识的使用对象,而游戏 化教学主要是应用于课堂中帮助师生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

其次,游戏化教学相对教育游戏来说存在一定得局限性,教育游戏可以不受 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应用它进行学习,而游戏化教学 主要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最后,教育游戏的开发是由专门的软件开发人员根据教师教的需要和学习者 学习的需要进行设计与开发的。另外教育游戏侧重的是盈利,而游戏化教学只是 一种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分析教材内容以及结合学生的特点,并选择合适的教学 工具开展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形成互动,游戏化教学的以学生为主 体,利用游戏的魅力来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延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达到高效 的教学效果。

2.4 游戏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学习理论之一,它最初是由皮亚杰提 出来的,它主张学习的建构需要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而信息化时代 正是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就是学生要自 行建构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引发学习动机 的,使学生可以“寓学于乐”的娱乐性环境。目前教育游戏所提供的学习环

境可以算得上是最好的娱乐性学习环境,在这个娱乐环境中,学生是主要的角色,这种环境的设计是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原理来完成的。

2.4.2 游戏化学习理论

游戏化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用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完成游戏 的任务来达到学习的目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了,而且还有利于学习者牢固的记忆所学的知识点,这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有 很大帮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游戏化学习理论侧重点在于实施游戏的情景、游戏中设计的任务、游戏所具有的趣味性以及存在的竞争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 学习动机。

游戏化学习理论符合游戏化教学的特点,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就获取了知识与 技能,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游戏化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游戏,它更加注重的是学 生通过游戏获得知识的效果。因此在使游戏化学习理论的思想应用于游戏化 教学中时,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游戏也是非常关键的。

2.4.3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支撑教育游戏的又一种重要的理论,它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 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来的。霍华德·加德纳认为,过去对人的智力分 的太过于狭窄,并没有完全把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充分的反映出来,为了把人的真 实能力反映出来他把人类的智慧分为八种类型: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 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 往—交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而游戏化教学过程需要把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调动起来,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 多种智能,因此这个过程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2.4.4 转变式玩耍理论

转变式玩耍理论强调的是在游戏中要把人物、内容和情境进行结合,尤其 是要重视三者之间的关系。转变式玩耍理论认为学生要具有改变事物的能力,当 在游戏情节中遇到困难时,学习者必须应用学科内容来有效地改变这个困境,该 理论认为学生不单是在情境中学习自己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而是能够运用所 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改变情境,在改变这个情境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感知自己运用 学科知识带来的变化。

转变式玩耍理论是与虚拟的教学情境相适应的,在这个虚拟的教学情境中,首先将学科内容和教学任务进行有效结合,然后再创建一个甚至是多个合理的困 境,学生要想解决这个困境,就必须准确的理解与应用学科内容,这样是为了促 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的过程。

2.4.5 沉浸式理论

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某种活动进入完全投入的状态时往往就会忽略其他

一些不相关的内容,一旦注意力达到高度集中就会容易进入一种所谓的“沉浸” 状态。

在数学教学中,沉浸式理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沉浸的氛 围是必不可少的,这就使得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前就有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沉浸 的环境,这个氛围要使师生能够以全身心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数学的情境中,让学 生主动去参与、亲身去体验这个学习过程,这样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另外,教师的沉浸也会使学生受到感染,还可以带动学生应用“沉浸式”学习方

法延伸到课外学习中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并为他们拥有终身学习的 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活动是属于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活动,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可以提 高教学效果。另外,师生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只有当教 师和学生共同处于积极地、和谐的和愉悦的氛围时,他们的潜能才可以发挥到最 佳状态,学习效果也会最好。总之,沉浸式理论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游戏 化教学的使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游戏化教学与数学教学相结合 3.1 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教育游戏进入小学数学课堂是有理论依据的,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在课程理念上基本上是相近的,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上有着重 要的意义。

3.1.1 教育游戏走进数学课堂的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

学制定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明确了数学课程的性质与地 位,特别是对数学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内容标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些都为游 戏化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基本理念中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要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特点,数学学科的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效地数学活动应该是由师生 共同参与,并使教与学有效统一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主体,教师是学生 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进行因材施教,最终为学生设计 并实施一个充分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教学方式上的影响更为 显著,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与实施数学课程内容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 况。《标准》中提倡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努力开发数学教学资源,教育游 戏这一个课题也正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所要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其中的一个,只 有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方法才能比较容易地开发出多媒体教学软件甚至是 教育游戏来辅助数学教学。

3.2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在实施案例之前,笔者首先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以及游戏化教学的使用情况 做了一次调查,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加科学、真实,笔者还对当地多所小学的数学 老师、学生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3.2.2 调查的主要指标

本次问卷涉及以下几个问题:学生对学习数学课程内容是否感兴趣、学生课 前预习新内容的情况、学生对数学老师当前的讲课方式的满意度、学生对游戏化 教学的了解、学生对游戏化教学的态度。

3.2.3 调查结果

通过笔者实地进行调查的结果发现,目前的教学形式仍然主要是采用传统的 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这样就 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在大多数学校中都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和网络 教室,但真正有效利用起来的却很少。

3.3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游戏化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笔者认为,要想使游戏化教学很自然的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具备 以下条件:一定的硬件设施、课堂结构的变化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信息素养,因为 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保证游戏化教学方式能够在课堂中顺利的开展,改善当 前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

1.硬件设施

游戏化教学具有教育性和游戏性两个属性,其中游戏性的体现需要一定的硬 件设施做支撑,如有些在线教育游戏时需要在网络教室中才能进行应用。因此,在将游戏教学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时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硬件设施来支持教学 活动,随着信息化教育在小学中的大力普及,目前在几乎所有的中小学学校都配 置了一定数量的网络教室和微机教室,而且几乎在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工 具,这些条件都是游戏化教学进入小学数学课堂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课堂结构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颁布与实施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它的要求,要注意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就要改变传统的课堂结 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要发生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单纯教 授学生知识,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是被动地跟着老师学习课本内容,要 学会主动去探索知识,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学习结果上。

3.学生和教师的信息素养

要想将游戏有效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教学效果,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 对于教师来说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因为在教学过程 中学生会出现一些力所不能及的问题,教师在监督学生的行为的同时,对学生出 现的问题还要及时指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这样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够有 效地完成教学设计的任务,最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

另外,对于学生自身而言,要想顺利完成游戏的任务同样需要会一些简单的 操作,如对键盘和鼠标的操作能力是必须要掌握的。

目前,大多数学校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小学生基本已经掌 握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4 小学数学应用游戏化教学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学生一直以来的接受式学习的现状,大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新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许多新 的要求,所以探索适合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另外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前小学数学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去培养学生主动去学习数学 的习惯,游戏化教学凭借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能够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教 师需要做的事不仅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的教学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师 还要能够把握整个教学过程。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4.1 实验的设计

4.1.1 实验对象

本研究以冀州市第三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并且选取小学数学四年 级上册的部分单元设计教学案例并实施该案例。

4.1.2 实验方法

该实验的实验对象是冀州市第三小学的四(1)班和四(2)班两个班的学生,这两个班学生数学成绩相当,教学进度基本一致,而且均是由同一个数学老师赵 老师代课。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以(1)班为实验班,(2)班为对照 班,(1)班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而四(2)班仍采取传统的常规 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于该校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已经 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学校也为学生配备有机房和对媒体教室,所以 这些条件已经能够满足本次实验的要求。

4.1.3 实验软件

目前针对小学生开发的游戏软件种类很多,结合本论文的研究目的,该实验 主要利用了 flash 游戏以及在线的教育游戏这两种类型作为实验工具。

1.flash 游戏

对于 flash 游戏来讲,只要玩过网络游戏的学生都对它比较了解,它的界面 很美观,而且大多数都配有音乐,另外 flash 游戏操作时间都比较短,这样有利 于教师把它穿插在教学中,flash 游戏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非常适合小学生使用。

2.在线教育游戏

针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开发的教育游戏平台,学生不需注册就可以进行在线学习,完成游戏后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从成绩的高低可以看出自己是否已经熟练掌握这个知识点。

4.2 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方式

游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游戏引入到课堂中,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如 何将游戏恰当的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一直是教学设计者考虑的问题。它的应用方式 与教学的具体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的硬件设施等都会 对游戏教学的应用方式起决定作用。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环境选用 不同的教学方式,本研究提出四种主要应用方式,具体如下:

1利用游戏导入新课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的方式主要是以提问学生问题来回顾上一节 课所学的内容,然后再开始讲授新课。然而小学生的思维都比较简单,这种跳跃 式的衔接方式很难使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导入新课前,就可以通过借助一个简单的教育游戏,首先要让学生对游戏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教师也可以亲自给学生演示一个 教育游戏,这个游戏需要用到学生还没学习的知识点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2.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形式都比较单一,而且小学生在课堂中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都比较短,因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教育游戏,这样就可以为学生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采用这种方式的最多。

3.利用游戏检查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为了让学生巩固新知识以及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 况,就可以准备一个简短的小游戏,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来对学习效果 进行检测。

4.利用游戏进行课后练习

完成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来 完成,以此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游戏教学平台让学生 自愿完成学习任务。

4.3 游戏化教学的应用原则

4.3.1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杜威指出“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比从听中学的学习方法更加有效”,要把学 与做有效结合起来,在游戏化教学中应该把从做中学的这种思想贯穿进去,让学 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作用。

4.3.2 实时监督,及时反馈

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的是教师要实时监督学生的行为,而且学生 也要及时向老师反馈自己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必要的还要给予学生刺激强化,及 时调整课堂的节奏,因为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4.3.3 游戏引入课堂的“三适”原则

适当、适时、适度这三个原则被称为游戏化教学的三个原则。适当,就是教 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策略,不要把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强加给所有的教学内容;适时,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引 入游戏化教学的方法时要选择好时机,并不是随时都可以引入的;适度,所谓度 指的就是难易程度和时间长短。总之,游戏是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所以利用 游戏的方式做教学设计时,掌握三适原则是有必要的。分析与评价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效果

笔者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游戏化教学后,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 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处理,对普遍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5.1 设计调查问卷

本研究中,为了提高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设计并实施 了调查问卷。问卷中共包含 8 个问题,重点是从学生对游戏化教学的态度、游戏 化教学的发展前景、课堂中使用游戏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游戏化教学应用于课堂

中的优势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实验班四(1)班的 56 个学生,问卷采用统一填答的方式进行,收回率为 100%。

5.2 教师访谈

为了进一步了解教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加入游戏化教学的看法,笔者还对该 校的 10 位数学老师进行了访谈,主要是访谈的问题是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了解 程度、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态度、游戏化教学的利与弊以及教师对游戏化教学 引入数学课堂的建议。

5.3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我们发现通过将游戏化教学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和积极性和以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游戏来实 现教学目标,学习氛围变得相当浓厚。另外,学生在游戏教学中的体验,可以加 强他们之间的协作精神,以及对知识的主动探索精神。调查数据的统计主要是在 收回问卷的基础上,将其放在 Microsoft Excel 中进行录入而得到的。

6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内容的总结

本文主要是通过实验验证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优势以及教育

价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素养通过这种方式都有了明显的 提高。另外,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成绩对比中,也可以发现实验班的优秀率 和及格率都要高于对照班,而且实验班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明显比对照班 高,这些验证结果都再次证明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景还是比 较乐观的。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第一,由于这个实验仅仅是针对四(1)班和四(2)班两个班实施的,参与 调查的人数有限,这样就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说服力不够强。第二,本实验的数据主要是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对教师的访谈进行总 结的,并且在设计的问题上可能考虑的不够全面。

第三,由于这是第一次在微机室使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会受 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时会觉得对新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应,所以在实施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这就需要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监督和引导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第四,由于自己也是初次设计并实施本实验,加之自身水平有限和水平不足,使得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会发生。

“游戏化教学”和“快乐学习”是游戏化教学的理念,这正符合当前教学改 革的要求,所以说应用前景比较乐观。本文主要是通过实验验证了游戏化教学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要想将这种游戏化的教学 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并且得到普及,还是需要教育部门各专家的共同努力,使其真 正达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目的。

第四篇:数学教学游戏化案例

教学游戏化,让数学活动更富有实效

——小班数学活动《按规律排序》给我的启示

一、背景

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和智力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如何实现上述规定和要求,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做了尝试。

二、案例描述和分析

数学活动活动设计一直困扰着我们,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怎样把枯燥的数学活动设计的有趣味,让孩子们主动来学习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教研组就开展了教研活动,共同来研究。我有幸成为了这次活动的执教老师。

第一次活动 治标不治本

无意中看到儿子的小电视在放《花仙子之歌》,我觉得这首歌音乐优美,画面漂亮,一定能受孩子们的喜爱。于是我就设计了花仙子播花的游戏情境,活动一开始我用花仙子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引入活动,希望把孩子带入这个情境中,但是从孩子们的表情看出,他们对这首歌曲很陌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然后我又拿出“花仙子”的图片,用花仙子的语气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花仙子,春天到了,我要给大地送花来了。”接下来就出示ABAB排序的规律(红花黄花红花黄花),让孩子们就下去排。巩固了ABAB结构,我又出示ABBABB一组新的规律(红花黄花黄花红花黄花黄花),引导孩子们找出跟和上面一组规律的不同,然后接下去排。在验证排的对不对时,我们一起读规律,一起纠正错误的地方,这时候已经有很多孩子的注意力开始转移。接下去再进行巩固,还是ABBABB(蓝花黄花黄花蓝花黄花黄花)。最后幼儿独立操作,帮花仙子播花。很多孩子在操作中没有排对,而且最后环节集体验证时没有孩子愿意跟我一起来验证,各管各的去玩了。

分析:

花仙子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经典动画片,现在的孩子很少看这类动画片,对花仙子的人物形象不感兴趣。教师对孩子的了解不够,设计游戏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都是以自身的喜好、想法为主来设计的,孩子们对这个游戏并不是很喜欢。

第二次活动 换汤不换药

我吸取了上次活动的经验,换了一个游戏主题,改成了《羊羊大战灰太狼》,想想这个应该是当前孩子们最热门的动画片,对里面的角色也应该比较熟悉,用这个作为活动的主要游戏情境应该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于是我出示了喜羊羊、灰太狼的图片,问:“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趣,七嘴八舌的讲了起来,基本上都认识他们的。于是我又说:“慢羊羊村长发明了一种神奇药水,喝了这个药水,可以变出许多的羊。”一边讲,一边拿出许多个喜羊羊,美羊羊。“喜羊羊、美羊羊喝了神奇药水,就变出这么多了。现在它们要排队去对付灰太狼了。”孩子们一个个的眼睛都不眨。于是我引出ABAB排序规律,问“喜羊羊美羊羊怎么排队的?”孩子们找出了规律,大家一起读一读,然后放一放。接下去引出新经验,出示ABBABB规律(喜羊羊美羊羊美羊羊喜羊羊美羊羊美羊羊)让孩子们找出与上面规律的不同,然后一起说一说规律,接下去排,孩子们说规律时我只听到羊羊羊„„ 接下去又是巩固练习,出示很多懒羊羊和沸羊羊,让孩子们尝试接下去排什么,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在慢慢减弱,在说规律的时候,有不少孩子不认识沸羊羊的名字,排序时不会说或者不会排。孩子的单独操作也是给羊羊们排队去对付灰太狼。我在巡回指导,最后环节不了了之了。

分析:

《 喜羊羊和灰太狼》这个游戏主题是当前最流行的动画片,对于里面的主角孩子们都认识,因此一开始出示主角的时候,孩子们都很兴奋,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的,但是到后面为什么慢慢减弱了呢?我想:

1、情境设计单一。我在设计游戏时,只想到了要设计一个游戏情境,但是没有真正把孩子引到这个情境中去,可以说是为了游戏化而游戏,游戏只是一个冒头,在活动过程中却很少有游戏的成分,到活动结束羊羊们还没有大战灰太狼,还停留在排队,游戏的逻辑性、情境性都不够,还是传统式的数学教学。

2、游戏语言不够丰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游戏性指导语言少也是导致孩子兴趣较弱的原因之一。教师要巧用语言、巧设环境,适时适度地把幼儿带入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情景,同时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但又井然有序的学习氛围,和幼儿形成一个公平的,朋友型的关系,一起参与活动,共同探讨。

3、情境没有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本次活动是按规律排序,涉及到的新经验是学习ABB规律排序,在整个活动中只有羊的种类进行排序,范围太小,没有真正地达到教学目标。

第三次活动 对症下药见成效

我吸取了两次的经验教训,这次一定要好好把游戏化教学在数学活动中好好地运用进去。首先引入环节,我播放了轻松地背景音乐《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主题曲,说:“今天我们一起去羊村吧”,在欢快的歌声中,把孩子带入了游戏情境中。然后点击PPT,出现喜羊羊、美羊羊,跟小朋友打招呼,再点出慢羊羊村长,手上拿着“药”,说“这是一种神奇药水,喝了它可以变出很多只一样的羊„„”孩子们看的津津有味,又充满了好奇心。接下去的一环节是复习巩固ABAB排序规律。我点一下PPT,出现了很多喜羊羊,美羊羊,排成了ABAB规律,让孩子们说一说接下去该排谁了?孩子们对ABAB规律掌握的比较好,他们一说出来我马上点击出一只羊,用各种插入的方法出现,孩子们可开心了,在他们眼里,学习就是在看电视那么轻松。

接下去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学习ABB的排序规律。我说“灰太狼得知慢羊羊村长变出了这么多的羊,就要来抓羊了”,孩子们马上紧张起来。我继续说:“羊羊们还不知道呢,在玩各种排队游戏,瞧,他们又排出了另外一种方法的队伍,跟前面的一样吗?”(引导幼儿比较ABAB与ABB的不同排序规律),眼尖的孩子马上发现了现在变成了一只喜羊羊两只美羊羊了。这时点击灰太狼图片,“哈哈,有这么多的羊,实在太好了,今晚我可以美餐一顿了。”“啊,怎么回事,我头好晕,眼睛花了。”教师“原来灰太狼看到这样的排队方法会头晕”,喜羊羊马上想到了对付灰太狼的好办法了,“我们快点排成一个两个一个两个的队伍”。师:小朋友,请你快帮帮他们来排队好吗?”小朋友们都很想帮助羊羊们对付灰太狼,专注地看前面的规律,排出后面该排谁。孩子们说出来后,我马上点击PPT出示一个两个一个两个的喜羊羊美羊羊。我想:排的对不对如果是我老师来说的话不够有趣味性,不如请灰太狼来试一试。然后又引出灰太狼“我又回来了”,孩子们这次集体排对了,灰太狼又一次晕倒,“我还会回来的!”我说:“原来灰太狼真的是怕这种排队的方法,那我们把羊村的花也种成这个规律吧,灰太郎看到花也会晕倒的。”这一次我不广把排序停留在给羊羊们排队这个狭小的内容上,拓展到给羊村其它东西排排队,使的排序内容更丰富,面更广。接下去是巩固练习。出示一排红花,黄花,让幼儿看前面的规律,给花来排排队,孩子们的兴趣一直保持着。最后是单独练习环节,加入了更多的内容,根据形状的规律,根据大小的规律,是孩子们的学习不再呆板。我的要求是“我们一起来帮助羊羊们把羊村的墙面,地砖都做成一个两个一个两个的规律吧,这样就能战胜灰太狼了。”孩子们很乐意为羊羊们做点事,认真地排着。又到了最后评价、检查环节,眼看着孩子们的兴趣即将转移,尤其是有些调皮的孩子蠢蠢欲动,又要离开位置,控制不住了。我想如果还是想上次那样要求孩子们一张一张拿上来,老师对过去,孩子们肯定也会像上次那样不愿意检查了。于是,我又将灰太狼引了出来,让它来验查孩子们的操作结果,让配班老师扮演灰太狼,小朋友们举起自己排的卡片,灰太狼一一在小朋友面前跑过,如果排对了,灰太狼会发出“头好晕呀”,如果排错了,灰太狼就会把他抓走,关到狼堡里去。小朋友们可紧张了,当看到灰太狼“晕倒了”就开心的大笑,获得了成功感,但是有几个小朋友不幸被抓走,也牵动着小朋友的的心。怎么样让孩子主动来纠正做错的题卡呢?于是我又增加了一环节:解救大行动。把排错的几张卡拿上来,大家一起想办法,改正过来,那样就能把他们就出来。为了解救同伴,验证环节小朋友也很专心,不再出现前两次的情况。整个活动在紧张、刺激、愉悦的过程中结束了。

接下去是评课环节,老师们对这次活动的评价很高:

1、游戏性强,能够把一个动画片的游戏情境贯穿活动始终,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主动学习。

2、教师组织活动语言赋予了童话语言,避免了单一的说教,而是采用了游戏的指导语,孩子们 乐意听,听得懂,操作时目的性很明确。

3、情境的设计能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每一个环节设计的情节能够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教学内容层层递进,目标达成率高。分析:

在这次活动中,1、我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游戏情境,利用孩子们喜欢的《喜羊羊和灰太狼》这一动画内容,把游戏情境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灰太狼这一孩子们既喜欢又害怕的角色在前挡的时间出现,给孩子们一次次的刺激,使得孩子们的学习状态一直处于主动学习,对活动的兴趣不减。尤其是最后环节,以前的活动这个环节我们很难把握,因为活动时间到了最后几分钟,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渐渐分散,往往就很难再集中,而我巧妙的引出灰太狼要来抓羊了的游戏情节,使得孩子们更有了要做好做对题卡的愿望。最后的纠错环节又加入了解救同伴的游戏情节,孩子们为了解救同伴,也能够集中精力地去纠错,去战胜灰太狼,感受胜利的喜悦。

2、这次活动中ABB排序规律的内容更为丰富,不再局限于给羊羊们排队,而是拓展到了羊村的花草围墙、路面,使得目标完成的更好。

启示

通过本次数学活动教研活动的经历,让我对数学教学的游戏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值得反思与改进的地方有:

一、创设轻松的游戏情境

特定的环境可使人产生相应的态度、情绪或情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境结合起来,可以将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因此,教师须巧用语言、巧设环境,适时适度地把幼儿带入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情景,同时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但又井然有序的学习氛围,和幼儿形成一个公平的,朋友型的关系,一起参与活动,共同探讨。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直观的PPT教具,加上《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主题曲,把孩子们带入了他们感兴趣游戏的情境中,一下子吸引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而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沉浸在游戏的氛围中,使他们的学习轻松、愉悦。

二、游戏的设计要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找到幼儿的兴趣点 幼儿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的认知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设计游戏时幼儿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的认知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设计游戏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让游戏贴近幼儿的生活。我们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让游戏贴近幼儿的生活。一开始我设计的游戏主题是《花仙子》,不能贴近幼儿的生活,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当然也不能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欲望。小班幼儿喜欢熟悉的人物或动物,还喜欢情节有重复的游戏,这样就能一次次的刺激他们,后面的活动设计了《羊羊战胜灰太狼》的游戏情境,就符合了小班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点,他们最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对动画片中的人物比较熟悉,尤其是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三个角色很熟悉,因此,游戏中主要采用了这三个角色。游戏在不断推进,但是又有重复性,每次灰太狼都会晕倒,诙谐幽默,给孩子开心的体验。

三、游戏设计要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无论是用什么教学方法,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服务,游戏化教学也如此。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游戏,巧妙的把教学目标隐藏在游戏内容中,使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像这次数学活动中,我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根据ABB规律进行排序”这一条目标来设计游戏,并且做到游戏的渐进,推动目标的逐步实现。

四、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作为教师,首先自己要进入游戏情境,这样才能够感染幼儿,以达到快速进入游戏情境的目的。小班幼儿理解能力差,规则意识也差,教师要善于运用游戏语言与幼儿对话,提出活动的要求和注意点,这样幼儿会更愿意听,更乐于学,从而能较好地完整教学目标,师生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最后我想说,只要我们教师从实际出发,掌握幼儿的认知特点,设计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的数学游戏,就能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玩得开心,玩有所得。

第五篇: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

幼儿园科学领域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探索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的良师,他们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体、从游戏中强健身体、锻炼思想、学习做人。《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规定: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它指出教师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时,应该以游戏为基本的教学手段。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就是 在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作为比较抽象的数学教学,更应该紧密的和游戏结合起来。游戏能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能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能最大程度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游戏的过程还是幼儿学习交往、学习合作、锻炼意志的过程,是促进幼儿社会性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在幼儿数学游戏的设计和游戏在数学活动中的应用两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一、幼儿数学游戏的设计

1、游戏的设计要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幼儿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的认知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设计游戏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让游戏贴近幼儿的生活。

2、游戏的设计要找到幼儿的兴趣点

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任何事物,都是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和实施教育影响的契机。幼儿对某一个现象和事物感兴趣,教师不要熟视无睹,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因势利导,展开教育活动。

3、为游戏创设轻松愉快的游戏情境

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情境性,游戏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让幼儿更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来。创设游戏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意识的创设一些轻松愉快、诙谐有趣的故事情境是不错的方法之一。无论是大班、中班、还是小班,所有的幼儿都喜欢听故事,把故事和游戏有效的结合起来,能更好的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4、游戏的设计应把各领域有效整合,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

《纲要》将学前教育分为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科学五大领域,提出: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去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新《纲要》把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观,把教育提升到幼儿教育整体观的新境界。这也要求我们在设计和实施数学游戏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数学领域,要着眼于幼儿的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一个好的游戏处处闪耀着教师智慧的光华,需要设计者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既要有一定的知识性,还要有趣、好玩,让幼儿自然而然的走进游戏,在游戏中观察、摆弄、发现、探索,进而了解周围的事物和环境。

二、游戏在数学活动中的应用

1、在情景游戏表演中渗透数学知识

《纲要》的指导思想是:儿童的发展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涵丰富的活动为基础,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发展特点实施教育。幼儿喜欢听故事,而且不厌其烦,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故事中的情景安排一些数学知识。

2、在体育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这正说明了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而体育游戏简单有趣,正符合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符合幼儿生理特点的体育游戏中。

3、在音乐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

音乐是打开幼儿智力最好的钥匙,也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因此,在幼儿刚刚接触数字时,由于幼儿对数字的概念很模糊,我们可以让幼儿听许多关于数字的歌曲,如幼儿熟悉的歌曲《找朋友》,两名幼儿扮演好朋友,随着音乐一边唱一边跳,然后再交换朋友,很好的理解了2的含义;此外还有歌曲《我家有几口》、《手指歌》、《小小手》、《鸡妈妈数小鸡》等,都对幼儿的数字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

4、利用玩具做游戏渗透数学知识

玩具是幼儿的玩伴,利用玩具不仅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幼儿每次玩雪花片,都是插一些简单的图案,时间久了也失去了兴趣。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了新的任务,如:按红、黄两种颜色插一把长剑,比一比谁的长,谁的短;按老师的要求在手指上套上不同数量的雪花片;把形状一样的玩具放在一间屋里。玩雪花片和串珠时,让幼儿练习颜色的排序,让幼儿玩点子与数字等量匹配,按玻璃瓶上的数量把相应数量的串珠放到瓶子中;玩沙子时,给幼儿提供各种形状的杯子,让幼儿感知量的守恒;这样他们在每一次玩玩具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收获,孩子们兴趣很高。

5、在随机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

日常生活是指幼儿一天进行的各种活动,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途径。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对幼儿产生数学影响的事情,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及时抓住不同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如:不同的季节树叶也不同,可以让幼儿观察春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它们有什么不同?还可以让幼儿拾树叶拼成各种图案;餐前让幼儿观察点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的衣服是什么颜色,上面有几粒扣子?上楼梯练习正数,下楼梯练习倒数;吃午饭时让幼儿利用筷子学习单双数,还可以利用碗和筷子进行对应配对;在组织幼儿郊游、散步等活动时,可以随机、灵活的引导幼儿认识和复习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这些简单的事情具有经常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使幼儿在自然、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萌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指出:游戏对于他们是学习,游戏对于他们是劳动,游戏对于他们是重要的教育形成。只要把游戏渗透到抽象的数学活动中,一定会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孩子们喜欢数学,愿意学数学,并且身心获得和谐全面的发展。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促进幼儿的思维的发展

一、游戏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游戏的研究总是从三个方面下手:

(一)游戏的定义

(二)游戏的属性

(三)游戏的功能

迄今为止,教育学、心理学界对幼儿游戏已经取得了基本的共识:在剩余精力学说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论,找出了幼儿游戏的真正原因:幼儿身心的飞速发展和幼儿的心理特点,需要参与真正的实践活动与幼儿本身实际能力不够之间的矛盾;从而认定: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主要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游戏是幼儿对生长过程的一种适应,幼儿的所有学习主要是在游戏中发生完成的。

从游戏活动与学习、劳动活动的区别来看,游戏具有下列属性和

特点:

①.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幼儿的主动性是游戏的主要特点,游戏是适应幼儿的内部需要而产生的,使得幼儿乐于参与游戏并且易于在游戏中受到教育。

1.游戏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现实生活

幼儿的游戏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发展,进行的是假想的成人实践活动。

2.游戏总是伴随有愉悦的情绪

在游戏中幼儿能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愿望,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

3.游戏无强制的目的

虽然课堂中的游戏常带有一定的强制目的性,但并不需要儿童在游戏中明确这个目的,所以幼儿的兴趣仍在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正因为游戏的这些特点和属性,使得游戏不仅成为幼儿最喜爱、最基本的活动,也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它促进了幼儿德、智、体、美多方面的发展。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从游戏中强健身体、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是儿童的良师。在数学教育中,游戏又有其特殊功能,主要表现在:

(一)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之一;思维的产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在幼儿的数的教育活动中,有许多数学内容都可以通过游戏来完成,而此类游戏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让幼儿根据物体的某一特征(颜色、大小、形状或者其他的特征)进行多种角度的分类、排序活动;用不同的方法使两排数量相差1的物体变成一样多;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等等。这些活动均要求幼儿改进思维方式,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思考,加快思维的反应速度,进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分析与综合的发展

所谓分析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不同特征的过程;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不同的特征总和为整体。所以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在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与综合具有不同的水平。大班幼儿的分析与综合,主要是在实际活动中利用表象思维进行的分析与综合。在传授幼儿数学知识的同时,教师如果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那么数学教育的许多内容都能提高幼儿这两种水平,并且能够促进幼儿学会更高一级的分析与综合。

(三)游戏增强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幼儿天生就有好奇心。好奇心驱使他们去注视、观察、摆弄、发现、探索、并了解周围的事物和环境。而游戏恰恰给幼儿提供了这样一个实践的环境,让他去实现他的好奇心。例如:幼儿在玩二进制猜数游戏时,他们会被一个个造型奇特的玩具所吸引,同时会对老师或者同伴手中的数字或者物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会迫切的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在这样的认数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正是在这种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驱使下,引发了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同时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正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

幼儿游戏就是幼儿本身一种无强制的外在目的的、在假想情景中发展的一种假想成人实践活动。

二、游戏中建构大班幼儿数学教育的原因

(一)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要求

根据《纲要》中幼儿数学教育目标: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其中包含的一层意思就是数学教育应当联系生活、寓教于乐、在生活场所和模拟场所中展开。这里的生活既包括现实世界的生活,又包括虚拟生活,而游戏则属于虚拟生活之列。我们之所提出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口号,是因为幼儿的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实质就是:以来源于生活为内涵,以服务生活为目的,并最终服务于现实生活。同时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交流操作,通过反思来建构;因此数学的学习应该与生活联系起来,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依托,引起幼儿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这正好符合幼儿思维借助于具体形象的特点。而游戏恰好也是生活化的、假想的、又是依托于生活,模拟情景再现生活的,使数学教育生活化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有助于幼儿学习有活力的数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数学学习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充分认识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养成善于观察、分析生活的习惯,激发幼儿的积极思维和想象能力,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大班幼儿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他的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它能感受到一些感性的东西,但是还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所以这个时候,让幼儿数学学习生活化,我们做教师还应当注意提供一些生活中的素材来引导幼儿学习。例如:选择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品做教具(消过毒的冷饮棒、喝过的易拉罐等)。幼儿可以用这些东西来进行拼图、搭积木、排序、数数、分类等数学方面的学习。

(二)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的要求

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巧妙的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让幼儿的生活摆脱过多的包袱,并让幼儿从游戏活动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若将数学知识融入各类游戏中。这样一方面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另一方面,还能让幼儿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运用数学。例如:在玩游戏开商店时,顾客与营业员进行买卖游戏,老师也可以假扮顾客参与其中,例如:顾客要买5块口香糖、4把牙刷、6条毛巾&&;在这个简单有趣的游戏过程中,既锻炼了幼儿的数数能力、又锻炼了幼儿给物品分类的能力。

(三)幼儿数学教育人文化的要求

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总是以牺牲某些方面的利益作为价值的。幼儿教育天地是一把双刃剑:在现代社会的急功近利、功利主义的促使下,我们的幼儿教育正面临着种种困惑:兴趣班、应试教育、题海战术正在迫害着我们的幼儿;残酷的竞争、父母的期望、传统教育模式影响都失去了人本质的人文化 一面。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而幼儿教育更应该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幼儿数学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应该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我们教师应该给予幼儿更多的人文关怀。

因此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我们应重视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毕竟我们的教育不是一门功利性的技术,而是本着科学的教育原则,为幼儿以后的全面发展打基础。在游戏中建构幼儿的数学教育,将进一步促进数学课堂的人文化,有利于改变传统数学教学的枯燥无味、沟通

幼儿与教师、幼儿于幼儿之间的情感,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主动学习,在玩中学习,在喜悦中学习,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玩中孩子亲近数学,理解数学,在主动探索中使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四)符合幼儿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①幼儿数学教育的综合化

根据《纲要》的要求:数学活动的内容组织应当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要有机联系、互相渗透、注重综合性,我们可以从中可以看出:幼儿的各个发展领域互相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统一发展的整体。因此幼儿数学的学习不止是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他还包括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解决数学问题等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对数学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认识,这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要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实现。而这些恰好能在游戏中得到满足,游戏不仅使幼儿在活动的探索中学到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内心得到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等。

②幼儿数学教育的体验性

大班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幼儿期向少儿期的过渡阶段;这个时候,幼儿的思维方式已不再是简单的具体形象性思维而是由具体形象性思维向初步的抽象思维转化。

皮亚杰(J.Piaget,1896──1980)认为:儿童的逻辑数理知识不是来源于事物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物体的操作和对其动作的内化。在动作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数学知识,才真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并且是最牢固的、不会被轻易遗忘的知识。在游戏中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体验及自我发展的机会,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放手让幼儿自己亲身去做、去体验,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自我发展的机会。

三、如何在游戏中建构幼儿的数学教育

建构学说源于皮亚杰认识论。近年来随着人类认识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形成了系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是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结合学科的特点得到了深入具体的探讨,日渐形成了数学意义下的建构学说。那么在游戏活动中如何建构大班幼儿的数学教育呢?

(一)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①联系生活实际原则

幼儿的一切学习过程均从生活实践活动中获取、得到。大班幼儿的数学的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要在游戏中建构数学教育,那么游戏情节的设计必须贴近生活,注意设计幼儿生活中有所感受并能唤起相应体验的情节,引起幼儿兴趣,如请幼儿按所穿鞋的种类(皮鞋、运动鞋、布鞋)排队,按照鞋号大小进行排序、计数的训练;在模拟招待客人中使幼儿在摆放茶具、点心的过程中积累对应摆放物体以及数量多少的经验。

②符合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原则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大班幼儿是一个参差不齐的群体,由于各个

幼儿所出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幼儿所得智力发展水平、思维能力也不同。所以我们在游戏中建构大班幼儿的数学教育的时候必须符合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原则。通过听其言、观其行的方法,发现不同的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并针对幼儿不同表现施以适当的教育。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出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要,使每个幼儿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③坚持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两点:

⑴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的主体性体现了幼儿是学习过程中发展的主人。

⑵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则表达了幼儿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在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主导性与幼儿主体性同时存在、相互依附,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在游戏中要多给幼儿动手的机会,及时地为幼儿创造一定的空间,使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学习,主动的提出问题,在做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强调

幼儿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的操作过程;同时老师不能放任自流,要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着眼点在于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使他们敢于乐于尝试,对幼儿活动中所处的问题作画龙点睛的讲解、演示、点拨并帮助幼儿找到简单易行的解决办法,并引导幼儿作为探索过程的一分子参与其中。与幼儿平等自由的交流,发挥教师、幼儿的双方面的潜力效能。

(二)应该坚持的方法与策略

①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游戏来建构

并不是所有的数学内容都可以在游戏中建构,也并不是某一内容可以通过任何游戏来建构。在游戏中建构大班幼儿的数学教育我们要注意针对具体的内容选择适合的游戏。

目前在我国,通常将幼儿游戏分为以下几种:

1.以发展幼儿的技能技巧为目的的创造性游戏。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

2.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为目的的游戏。如:智力拼图游戏、脑筋急转弯游戏等。

3.娱乐性游戏

在游戏式的数学教育活动中,适合我们建构的数学内容一般为:数的集合、分类排序、几何形体、加减法等内容,这些内容的教育中,常常涉及到的游戏有结构游戏、角色游戏、智力游戏等;另外娱乐游戏常常在数学教育中不单独出现,而是渗透于数学课堂之中。

结构游戏是幼儿用积木、塑料等几何体搭建,接插一人玩或几人玩的游戏,着重是发展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幼儿在运用积木搭建各种建建筑物和物体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并巩固各种数学知识,包括空间、几何形体、测量等,而这些方面又与分类、排序、数量的比较相联系,从而起到了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的作用。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他们可以通过游戏,把他们平时的所见所闻表现出来。在各种主题的角色游戏中,不同程度的数学知识的运用,促进了幼儿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如:在玩开商店的游戏中,商品的买卖交换可以锻炼幼儿的数学加减运算能力。娃娃家游戏中布置娃娃家家具,帮助幼儿运用了分类的能力。

智力游戏以发展幼儿的智力、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数学综合能力为目的。常见的游戏有:接**戏、拼图游戏等。

娱乐游戏因其简单、易行、有趣的特点,常被教师在正规课堂渗透使用,被用巩固加强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可以通过认识动物来复习序数。老师分别出示各种动物玩具,让幼儿说出名称,然后要求幼儿按老师说的顺序将动物排好队,如:老师说猴子第一,小鸟第二&&大象排最后。有愕然顺序排好。此有戏可改变顺序、反复进行。

②创设环境

从生活中挖掘材料,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1896──1980)对儿童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皮亚杰强调:数学关系是一种逻辑数理知识,它不存在于实际物体之中。儿童获得数理逻辑知识,不是从客体本身而是通过摆弄他们和在内心组织自己的动作获得。因此真正理解数,意味着儿童自己的动作发现和能动地建立关系。所以操作实物对儿童学习数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我们成人仅仅需要做的就是: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幼儿作为一个真正的主体参与到游戏中来,并从游戏中学到东西。如:数字6的组成我们可以将活动设计成一个商店,商店里全都是六元的商品,发给每个幼儿六元钱,面值分别是一元到五元不等,然后去要求幼儿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购买时必须是两样东西合起来是六元。由售货员验证后才能得到要购买的商品,幼儿在这种模拟的游戏中学习觉得生动有趣,不仅

熟练的掌握了六的组成,而且学会了合作的技能。

③精心设置游戏中的玩具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数学教育的重要活动;而玩具是游戏的工具,也可以看作是

如何在游戏中建构大班幼儿的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课堂的操作教具。凭借着玩具,幼儿对所体验过的事物直接进行联想和想象,并引起一些相应的行动和活动,为游戏活动的展开提供了条件;因此在游戏建构幼儿的数学教育,就必须对玩具的设置加以重视。玩具应能多方面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思维及创造力,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吸引力并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大班幼儿的玩具应更多的满足于幼儿的智力,体力积极活动的要求,能表现出细节特征,能引起幼儿快乐和喜悦的情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美感。

④发挥教师的作用

1.改变传统观念

游戏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进行幼儿游戏活动幼儿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且心情愉快、朝气蓬勃。通过玩游戏他们的身体各部位都可以得到锻炼,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游戏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地位,改变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巧妙设计、有效地组织游戏教学活动,寓教于乐满足幼儿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注意与幼儿的情感沟通,充分认识到教师不仅是幼儿的良师也是幼儿的益友。在游戏中教师要参与其中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而不仅仅是旁边的观望者。同时教师要懂得我们的教学任务不再仅仅是教幼儿学会具体的东西,而是要理解幼儿的思维、研究幼儿的学习、教幼儿如何学习、如何解决身边的种种问题等,为他们以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做好幼儿的支持者与引导者

幼儿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会提出许多让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老师要善于回答幼儿提问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知识。此时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要有耐心地对每一个幼儿提出的问题给予一一解答。同时还应该花费精力、察言观色、深入幼儿生活、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兴趣、爱好,然后再为不同的幼儿创造不同的适宜发展的操作环境;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面向全体、照顾到个别使不同的幼儿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参与的主动性;给予幼儿明确的操作目的和时间,语言要具有启发性,要恰到好处的提问、提示;当幼儿出现错误时,要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错误,并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此外通过做游戏,教师不但给幼儿许多机会用语言来交流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促进了幼儿语言和智力的发展。

(三)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游戏的选择

幼儿的数学教育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矛盾体。所以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什么样的游戏适合建构幼儿的数学教育?因为每一个数学问题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在,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先要看是什么样的数学内容,然后再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来完成。这样的方法论才是科学的方法论。

②时间的长短

根据皮亚杰(J.Piaget,1896──1980)的《 儿童心理理论 》来看: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一般最集中的只有24分钟;中班的38分钟;大班的510分钟 的科学论据,我们在建构游戏的时候必须以这个理论为基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控制授课时间,并且把有效的内容让幼儿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地掌握,这才是我们数学教学最终目标。

③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

选择难度适宜、符合幼儿兴趣、及

幼儿发展需要的数学内容来融入游戏,使幼儿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有利于增强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同时可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不同的幼儿得到不同的发展,才能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下载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初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初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游戏化趣味教学浅析论文[五篇]

    小学数学游戏化趣味教学浅析 一、背景分析 数学学科具有思维性、方法性、创新性特点,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依赖程度偏高,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难免会导致......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方式的运用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方式的运用 摘 要: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新的教学模式――游戏教学应运而生。......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现阶段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深化,也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有着改变。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行培养,往往是注重知识的......

    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

    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 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具体的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巧妙的将科学教育目标和儿童游戏(实体)方式结合,设计出具有情境性、趣味性、生活性和科学性的教......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 1.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当前正是由于人们传统理念对游戏化教学认识不到位而影响了游戏化教学的有效开展。从小学语文教学来看,开展游戏化教学具......

    小学音乐游戏化教学

    小学音乐游戏化教学 一、游戏化的节奏训练 如果能够通过游戏的形式制造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从而将“拍子”的抽象概念进行化解,这将会很大程度提升教学效率......

    浅谈“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精选五篇)

    我眼中的“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 初识“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是不经意间的一瞥,是与我们小学相邻的幼儿园的一条横幅“让学习回归游戏”。再次相逢,是同事分享的微信“在家玩......

    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 什么叫游戏化教学?其实在字面上不难理解,游戏化教学就是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与游戏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游戏教学与游戏化教学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教学中应该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