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慕课活动演讲稿(初稿3)
中国慕课活动演讲稿
会议主题:中国教育慕课大会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各位来宾:
大家好!
我是来自XXX学校的XXX,我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关于Java的一些基础性课程,首先在此对慕课平台团队表示感谢,对我所在单位的领导的鼓励与支持、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在此我郑重表达对常常帮助我修改PPT内容,并且一路指点我,帮助我完成课程录制的一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当然再次也对和我一起交流学习,对我提出指导意见的相关领域其他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愿意花时间认真观看我的教学课件的老师同学们表示诚挚的谢意!今天我很荣幸在此与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交流一些我对于Java慕课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各位对我的课程多家关注与支持,谢谢大家!(鞠躬)
在此,我想向在座的各位分享一些我的做慕课的一些新的体会,其实我本人对于慕课教学的接触主要是是在Java相关课程范围,当然除此以外,本人对于其他的各位讲师的课程也大概有所了解。就本人而言,我觉得做慕课最重要的是注重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的自我建设,也就是说在做慕课的过程中,需要首先调整自我的心态,加强对于教育学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同时本人的教学主要是设立一些问答区,并且设置一些问答区,进一步帮助学生找到工作,使得学生在学习之后可以找到心仪的工作。众所周知,本人的课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的工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本人在制作过程中,尤其注重课程的质量,在课程的各个制作环节都全力以赴,力求完美,使得课程受到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欢迎,并且为大量的学生找到心仪的工作,帮助无数的学生实现了他们的职业理想。
同时本人的教学还运用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来对学生进行情感与知识的双重的刺激,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观看我的一举一动来得到一种正能量,得到精神深处的灵魂的鼓励、唤醒与启发。其次才是专业知识的教授方式的创新化,我们不能决不能仅仅照本宣科地被动教学,而应当充分借鉴于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与马斯洛的心理学相关理论,注重人性化的教学,将知识深入浅出地以区别于课堂的另外一种目的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轻松地学习过程中得到最好的启迪。举个例子,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妨尝试着加入一些仪容仪表以及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来充当助教,并且将教学的地点多样化,而教学的内容融入到有趣化过程,从而让人们在观看中爱上学习。同时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我还会在展示精美的PPT课件同时,恰当的加入一些比较合适的教学模型,这方面是我的课堂的今后的发展趋势。最后我再次表达对于慕课教学平台的谢意,表达对所有的参与到我的课程中的老师与学生的衷心谢意。同时在此,我祝愿课程平台越办越好,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慕课教学的队伍中来,相信平台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美好,当然我作为慕课教学的衷心的支持者、热爱着,在今后将会更加用心于慕课课程质量的建设,同时加强与平台的合作,希望平台对我们的未来的课程多加支持,希望在座的诸位对我的课程多家支持与关注。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鞠躬)
第二篇:慕课
作为课堂教学的班级授课制自提出以来,对课堂教学的变革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在变革过程中,既有建设性探索,也不乏颠覆性的尝试,甚至有诸如“学校消亡论”、“课堂消亡论”的论断。但时至今日,课堂教学依然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当人类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资源网络化、环境虚拟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协作化等特征,对教育教学产生极大冲击。尤其是近期“慕课”强势来袭,新技术正在引发一场学习的革命和教育的革命,正在改变几千年来的教育模式[1]。“慕课”提供了一种支持泛在学习、知识建构、交流协作的无缝学习空间,使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单向知识传授转向注重交流与评估的多向互动;使个体认知转向分布式认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是其基本动力,知识生产胜于知识消费是其基本学习理念。它改变了人与人的共生关系,倒逼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我们的学校若不改革,可能会沦为世界一流学校的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1];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若不变革,可能会沦为“慕课”平台的自习室。面对“慕课”对课堂教学的挑战,须重新审视面对面教学的处境。巨大的挑战之下亦蕴含着变革的机遇,“慕课”为课堂生态的重建提供新的定向。慕课,简称“MOOC”,也称“MOOCs”,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
所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一)开放性课程设计打破了课堂教学封闭性的局限
“慕课”产生于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从开放教育资源到开放学习,再到当前一种新型开放资源模式:“慕课”的本质属性均沿承了开放教育的理念。开放教育主张教育的民主和平等,不论学习者的性别、年龄、种族、经济等状况,向世界任何地区、任何人提供能够充分满足学习需求的学习机会。而“慕课”在沿承开放教育基础之上已远超越最初的“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开放的内涵,它是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了上课、分享观点、信息反馈、完成作业、评估学习进度、讨论学习内容、参加考试、得到分数、拿到证书等学习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均是开放的。“开放”正在成为一种价值,任何学习对象均可在任何时间自由选择注册学习,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分析冲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藩篱。传统课堂教学重视学生共性,对学生的个性学习关照不足。进而为每位学习者设计差异性的学习内容、学习模式、反馈资源等,凸显了个性发展,冲破课程教学方式的“标准化”藩篱。
(二)多主体的交流互动拆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森严的壁垒 “慕课”平台引入了社交理念,来自不同地域的授课者与学习者依托网络社区进行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互动和交流,形成了多主体、多向互动的分布式认知结构———认知不仅发生在学习者的头脑中,还发生在人与人、人与平台的交互过程中。学习者根据不同的主题可以在不同的社交网站上构建学习互助的亚群体,并随着学习者的不断聚集进一步衍生出课程的相关网站与资源库[11]。教师或助教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在线参与到学习者的讨论区,或者筛选出集中且意义较大的问题,以文字整理或视频形式进行系统解答。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不同方式进行参与,“慕课”借助社会化网络工具,形成了比传统课堂教学中更大、更新的学习共同体,拆除教师与学生之间森严的壁垒,摒弃了传统教室里等级分明的权威形象,师生之间用平等、民主的协商来取代教师的专断。
(三)基于微视频与交互练习的知识图谱式学习路径摆脱了课堂教学“满堂灌”的局限 微视频与交互练习是“慕课”核心的学习资源。一般而言,“慕课”的教学安排按“周”布置,教师规定好每周的学习内容,将学习内容分为多个知识模块分别录制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微视频即为课程信息传输的核心形式。它以一个知识点为单位编制,短小精悍,反映了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某个教学环节或某个问题展开教与学活动的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它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完整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的局限。同时,微视频的学习逐渐由易到难进阶,呈现的是一种基于知识点的知识图谱式的学习路径。相对于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来说,更加有利于学习者集中精力,体现了“做中学”并强化了知识点的练习。此外,大多数的交互式练习都是课程服务器按照程序自动评估打分,最大的优势是能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评估,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课程服务器将会根据学生作答的情况提供相应的讲解视频或其他材料,以强化学习。
“慕课”本身也逐渐显露出了更多的现实困境,它们要比上述外部因素严重得多。这更值得引起重视和关注。
第一,注册者众多,认真者较少,完成者寥寥。第二,“慕课”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任课教师压力巨大。不是所有“慕课”课程都引人入胜,也不是所有教师都适合担任“慕课”课程。
第三,“慕课”课程必须由高深的技术作支撑。第四,“慕课”的接受效果不甚理想。有 第五,评价与测试是最大难点。
“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生态的重建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以及课堂教学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总体关联的系统。“慕课”作为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将原来课上的知识传授通过在线微课程放在课下预先进行,而将原来课下进行的知识内化过程放在课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来进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翻转”。课堂“翻转”改变了原有课堂教学要素的动态组合,势必引起课堂教学生态的重建。课堂教学生态的重建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建课堂教学理念.从重“教”转变为重“学”传统的课堂教学观以“控制教学进度”为特征,常常以教定学,教师控制、主宰着课堂。“控制”、“主宰”均意味着一种外力、服从和被动,这种课堂教学观将教学过程等同于认知过程、知识传授过程,将课堂变为“教堂”。
(二)重建课堂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着眼于终身教育的价值追求,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它们是同一教学过程的不同方面,是同一门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不同维度,也是教育境界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层递性的表征,突出的是生命主体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注重的是超越“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学习能力发展,升华的是个体完整生命的和谐发展。
(三)重建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慕课”带来了教学组织形式的“翻转”,为解决传统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带来了契机。“慕课”背景下的课堂“翻转”,将传统课堂上“传授知识”的认知目标放在课下利用在线学习实现,而课堂上则是以师生的讨论、交流、探究为主,整个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改变。
(四)重塑课堂教学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动态发展构成了复杂的课堂教学系统。基于“慕课”的课堂“翻转”,使师生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为课堂教学环境带来了新的属性。
第三篇:慕课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s, MOOC)又称“慕课”。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ER)和教育信息化浪潮的一个重要部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迅猛发展,并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产生了并正在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时间,在各国政府的教育管理者与政策制定者们、教育研究人员、大学校长、教授,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慕课学习者中,既有人为之振奋,将慕课的兴起喻之为“象牙塔的倒掉”和“大学的革命”;也有人对慕课嗤之以鼻,认为它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觉得它并不会对大学产生多少影响;而更多的人则是不知所措。
面对慕课来袭,大学究竟应该如何推动和发展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尤其是如何将慕课与大学自身的发展、协同创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如何与大学所承载的社会使命等紧密地联系起来?这将成为摆在今天每一位大学校长面前的一个重要且无法回避的攻关课题。
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就大学如何推动和发展慕课给诸位校长们提供八点建议。
一、跟踪世界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就世界范围而言,普及化、国际化、信息化可谓当前高等教育的三大发展趋势。其中,普及化使得更多的人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国际化绝非单纯地吸收国际留学生、引进外籍教师、开展双语教学、提高教师出国比例等,它更多的是通过国际合作来提升大学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信息化则是从工具、资源、过程等系统的各个环节,以信息与通讯技术来变革高等教育。世界高等教育的这三大趋势,在慕课这儿可以说是融于一身,它正好顺应了全球高等教育变革的普及化、国际化和信息化这三大趋势。因此,大学校长理应跟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在自己的大学积极推动和发展慕课。
二、选修一门慕课,体验尝试
常言道,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必须亲口尝一尝。大学校长们要想知道慕课究竟对大学教育教学变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大学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大学应该怎样来推动和发展慕课?其中第一个要做的事情,我想恐怕就是选一门慕课进行学习,校长要亲自体验一下,尝试一下,哪怕因时间和精力问题无暇顾及最后不得不辍学,也要选修一门课程。事实上,已经有一些校长在这么做了。北京大学李晓明校长助理不仅自己修课体验,而且自己亲自上课,带领团队在Courera上开设课程。复旦大学的陆昉副校长亲历亲为,积极推动复旦大学的慕课发展。
三、理性冷静地看待慕课,既不盲从也不漠视
其实,大学是否需要启动慕课计划、推动和发展慕课,大学为什么要推动和发展慕课,这是需要理性的、冷静地思考的问题。在如何看待慕课这个问题上,大学校长应该持一种理性冷静的态度,既要避免盲目跟风,狂热鼓噪,也要避免麻木不仁,视而不见。校长要紧密地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理性有序地推动和发展慕课。
四、深入研究在线学习、混合学习模式
大学校长不仅要了解和体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更要紧密结合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大学教学改革的新动向、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深化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今天的大学不仅要有全球眼光,而且还要不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的选择。为此,大学应深入研究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模式,积极探索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世界大学名校公开课、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以及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之类的课程与资源运用于大学内的课堂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大学要推动和发展慕课,首先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慕课。
这是当务之急,也是推动和发展慕课的前提。
五、制定教学信息化宏观战略与政策
与推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一样,大学应当审时度势,立足学校自身实际,在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学教学信息化宏观战略与政策,尤其是要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微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大学课程数字化与信息化、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等紧密结合起来,整体布局,系统变革,循序渐进。
六、加入大学课程联盟共建共享
慕课兴起,国内大学闻风而动。北京大学积极推动与edX和 Coursera的合作,清华大学设立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研究中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设立了慕课中心,成立了面向中学的由国内20所著名中学发起的C20慕课联盟。许许多多大学摩拳擦掌,积极推动和发展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2012年4月,上海市教委为了实现上海各高校课程、专业、师生资源共享,正式发文批准成立“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心”。2013年10月9日,由重庆大学等高校发起成立的、自愿结成的、非盈利性、非法人、开放性的高校联盟“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理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举行,该联盟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为实现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广泛共享而自愿结成的高校联盟。
对于国内大学而言,我们不仅可以与edX、Coursera之类的国际机构合作,将自己的课程面向世界发布,也可以在“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共建共享。大学不仅可以借助这些联盟和平台提升自己大学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而且也可以借助社会资本,深化和发展大学自己的课程与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自身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水平。
七、立足校内人才培养深化教学改革
大学推动和发展慕课,不应当是为了赶时髦。大学应当利用推动和发展慕课的这一契机和举措,紧密结合大学自身人才培养实际,立足校内人才培养,不断推动课程改革,深化大学教学改革,践行大学社会使命。为此,大学推动和发展慕课应当纳入到大学整体发展战略之中加以系统考量,整体规划,应当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等等之类立校之本的东西紧密结合起来,立足校内人才培养深化教学改革。
事实上,在国内高校中,已经有一些大学开始这么做了。
2014年1月16日,复旦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2014年4月1日复旦大学将登陆全球慕课平台Coursera。在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看来,此举标志着复旦大学对如何建设慕课、运用慕课、发展慕课形成了共识,也有了自己的思路,并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接受上海教育新闻网记者刘时玉的采访时,陆昉副校长说,“我们希望一方面把复旦的课程推向社会,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希望引领校内的教学改革,使在线教学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把慕课建设纳入常规的教学体系。”
八、积极试点总结经验稳步推进
在推动和发展慕课的过程中,不同的大学,在心态、动机、目的和意图几个方面也许略有不同。一些大学,积极推动慕课,似乎有加入世界一流大学俱乐部的味道,同时,另外一些大学则更多地着眼于深化大学课程改革。还有一些大学,则着眼于践行大学的使命。无论是哪种动机、目的、心态和意图,在推动和发展慕课的时候,大学应当积极试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稳步推进。避免“一窝蜂”,避免“瞎折腾”、“搞运动”。
第四篇:慕课
以科学技术的角度谈慕课
什么是慕课?
慕课是什么?慕课是一个短语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首字母缩写,“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慕课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0”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意思。
慕课把以视频为主且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课程免费发布到互联网上,供全球众多学员学习。其突出特点是以小段视频为主传授名校名师的教学内容,以即时测试与反馈促进学员学习,并基于大数据分析促进教师和学生改进教与学。慕课是“在线课程”层面上的网络教学形式之一,属于已经发展了十几年的在线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对以往的网络教学有重要借鉴意义。
慕课的起源及发展
MOOC起源于加拿大。2008年加拿大阿萨巴萨卡大学的乔治·西门子和斯蒂芬·唐斯基于联通主义的学习理论模型,首次提出了MOOC并创建了全球第一个cMOOC类型的课程。cMOOC强调人机交互的学习模式,把课程设计者、学习资源、教学者、学习者和自发组建学习共同体等作为一个整体,并基于已经大众化的社会性交互工具平台,促进不同思维类型和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在人—机、人—人交互模式下切磋学习,引发知识迁移和知识创造,使面向信息类聚、整合理解、迁移运用、批判思维和知识构建等的“深度学习”真正发生,从而对传统大学教学模式和组织形态提出了革命性挑战,所以学术界充分肯定了cMOOC的理论创新。但是,cMOOC尚未形成稳定的、易于复制的、可供一般在线课程教学应用的实践模式,也没有风险投资便于介入的抓手。
200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基于cMOOC部分思想,借鉴了可汗学院的教学模式,沿用传统面授教育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易于复制的课程框架,以学生自主构建学习共同体实施在线课程学习的模式,创办了在线教育商业化公司Udacity和Coursera等,邀请著名大学加盟并提供在线课程平台xMOOC(x表示扩展或加盟,不同于c表示联通主义的含义),在课程学习环节免费向全球开放课程,吸引了众多学员注册学习,而在课程结业认证等环节收费,从而形成资本投资收益的商业模式,很快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加之媒体的大力宣传和渲染,加速了政府、社会、学校和公众对于网络教学意义的认识,也造成了今天大众热议的MOOC演变成在线教育的代名词的状况。
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供应商纷起竞争,Coursera、edX和Udacity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均已入驻中国。如果说2012年MOOCs在国际教育界引发了一场“海啸”,那2013年在中国教育界也算是刮起了阵阵“飓风”。近20场关于MOOC的会议、论坛相继召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相继与美国MOOC平台签约,面向全球免费开放了15门在线课程,MOOC这种以短视频方式学习的在线课程正在受到学习者的青睐。
慕课的优缺点
慕课的席卷,让各国的大学管理者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危机。“对于各国知名高校而言,慕课平台是高等教育的新大陆,谁都不希望失去向全世界传播知识,提升国际地位的机会。在未确定慕课。对高等教育是否具备颠覆性影响的前提下,参与其中是最好的选择。”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如是说。
对于慕课风暴,嗅觉灵敏的人一定会洞察到与以往的广播电视大学、视频公开课等开放课程相比,它即将给高等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源于三个特点:
首先,慕课广泛的开放性。基于宽带网络、智能手机和移动技术的迅速普及,受众非常广泛。所谓“大规模、开放式”,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注册,学习者的人量不受限制,除了特定的证书或学分外,学习者也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对于学习者来说,这样的课程进入门槛很低,只要拥有一部联网电脑,就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学习,时空和经费对人的学习需求的限制降到极小。
其次,慕课的透明性。在慕课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不同的学习准备情况、自己的时间需要注册自己需要的课程;完成注册后,在课程的开放周期内,可以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并提交作业、在社区讨论、互评作业、参加测试;如按要求完成以上学习环节,甚至有可能取得证书乃至学分。在线课程直面学生、市场的考量与选择,教学质量评估在自由选择的市场环境中变得简单而公正,学生用脚投票来评估教学质量变得通行无阻。在线课程让某一高校的课程与教学质量不再是单一校园内的事情,而在全球范围内变得透明、具体。
最后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易获得性。对于学习者而言,慕课让世界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选修最顶尖大学的优秀课程。
从教学改革和商业运作模式角度,要大胆肯定MOOC作为在线课程教学的诸多优点,即:
1.小视频配合相应的即时在线测试开展课程教学,十分易学; 2.模板化的课程结构易于工程化复制,规范化在线课程建设;
3.名校名课免费向全球开放,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和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互换和共享;
4.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成果及时促进教师完善和改进教学内容,帮助学员自我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
5.基于社会性交互工具软件支持构建学习共同体,能促进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的提升;
6.虽然课程上网建设成本较传统教学高,但是教学组织实施成本相对较低,加之“广种薄收”的实施策略,资本投资收益率较高。
总之,MOOC一是通过标准化的线上课程教学实现高水平大学教学资源受众的规模化和全球化,拓展了传统高等教育的知识传授链;二是社会资本和资源介入高等教育引发知识产业链重组,促进高等教育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分工与重组变革进程。
但是我们也要客观阐明MOOC的课程在教学实践和技术实施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即:
1.教学组织形式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翻版,以结构化的知识传授为主,相应就继承了传统课程教学的优点和不足,这种学习方式并不完全适合分布式认知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2.从教学论的视角,MOOC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即“刺激-反应”理论的教学,程式化的教学模板,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设计简单,既没有分类、分层的教学目标分析,也没有针对多种学员对象的需求,难以适应高等教育众多学科和不同类别课程的具体要求;
3.现有的国际上40多个MOOC平台与以往网络教学平台相比,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发展完善,自身尚处于“婴幼儿”阶段,不能因单门课程的注册学员多而一叶障目,过度夸大其平台的教育性和技术性功能;
4.与以往的开放远程教育系统相比,MOOC仅是课程教学层面,缺乏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与其它教学及其管理平台的数据交换共享,更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开放教育资源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
5.MOOC课程仅仅不足10%的学员坚持完成课程学习,所以既要欣慰少数学员学有所成,也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视角关心对另外90%学员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以,正如丹尼尔指出的,当前许多MOOC在教学法方面还是非常传统的,教学质量也不高。
MOOC的兴起和发展可理解为在线教育发展过程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和契机。在认识层面,MOOC引起了国内外,尤其是国内教育部门领导、大学管理者、教师和社会公众对在线教育的普遍重视。而在实践层面,无需照搬美国MOOC做法,或完全另起炉灶运动式搞一套所谓的MOOC系统,而是应该从整个在线教育发展的历史、成就、问题、机遇、挑战和对策的大系统,辩证认识和发展MOOC,从单一的“课程”层面扩展到系统的“教育”层面,从单一的“网络教学”扩展到“混合教学”。
慕课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慕课给中国教育带来的冲击将是多方面的。从宏观上说,面向世界开放的慕课,是一个国家展示其教育实力的平台。一所大学乃至一个国家的大学体系,能提供给慕课的课程及课程受欢迎的程度,就是该大学的教学水平或该国高等教育实力的呈现。某种意义上,慕课是大学与大学、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比武擂台”。通常讲的一国文化软实力,确实可以由此在全球学生面前见个高下。不过,仅就慕课三大平台皆由美国大学搭建并唱主角而论,中国教育界便已先输了一阵。
在微观层面上,慕课不只是课程共享,还是教学技术的成功创新。自从MOOC在美国兴起,近些年致力于将信息技术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李晓明就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一新型学习方式。得益于20多年的网络教育实践,慕课很快形成较为稳定实用的基本教学模式。在慕课的世界里,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学生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5分钟左右就会有师生提供解答。国内高校沿袭至今的教师说、学生记,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从技术上被打破了。课程设计的精细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的教师督促式教学法,取而代之的是在兴趣驱动下的学生自我探究。教育界倡导多年的“探究式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真正得到了实施。
在慕课模式下,大学的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完整地、系统地在线实现。与上述形式相比,慕课的特点是:它是由精英大学首先促动的以着力于“学习的革命”为目的的高深知识传播体。它会不会带来一场学习的革命,为什么有人认为它一定能带来一场学习的革命?
首先,MOOC本身并没有如此大的魔力,能给高等教育带来革命性变化,因为现有的MOOC课程及其支撑平台只是在线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且自身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既有明显优势,也有严重不足。但是,如果以这次“MOOC运动”为契机,肯定MOOC的同时,再借鉴开放远程教育多年来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完善和发展MOOC,并进一步结合信息化环境下的高等教育混合教学改革,从教育理论体系、技术体系、组织体系等方面科学发展在线教育大系统,的确能够加速高等教育教学的变革进程。
其次,需要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历史观视角,客观、辩证地认识、理解和完善MOOC,不要过度宣传并给其贴上一个“革命”的标签。事实上,对于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问题,很早就已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对于在线教育,我们国家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和一些大学开办的远程教育,以及传统高校数字校园中的网络辅助教学等,这些在线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开展了十余年,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在线教育发展类似,在专业规划、课程建设、教学组织、支持服务、质量保障与认证、混合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系统化的成果,正在不断加速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改革。另外,历史上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多次出现过要革命的预言,但事实一再证明往往言过其实。
最后,2013年国际上逐渐转向融合以往网络教学务实发展MOOC,而国内高呼MOOC的声势却有增无减,照搬美国MOOC课程建设模式和商业运行机制,既缺乏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际的教育信息化理论指导,也缺乏创新的可行方案和顶层设计,行政化打造所谓的MOOC平台与联盟,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贻误科学发展在线教育的良机。所以辩证认识和分析MOOC,借鉴MOOC的优点,从教育视角而非技术视角来系统梳理和创新已有的在线教育体系,站在国家教育改革的战略高度,基于系统工程思想,面向校园内学生和校园外学员、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正规教育与终身教育,完成我国在线教育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和实践指南,科学稳步地推进在线教育,才能修成正果。
MOOC也许还不足已称之为一场革命,但是其对高等教育的变革却是起到了一定作用。
首先,高等院校可以借助MOOC真正推进混合教学改革。MOOC已经进一步使得传统大学认识到在线学习的优势和重要性,深入理解了Bricks与Clicks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的未来,所以,要抓好这一良好的机遇,在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和组织体系等全方位、深度推进包括面向课程层面、专业层面和学校层面的系统化的混合教学改革。
其次,应借鉴MOOC重构开放教育体系,明确高等教育职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生态圈已经形成,高等教育踏入到了互联网生态圈之中,并与工作职业生态圈融为一体,工作目标即是学习目标。可以借鉴MOOC在高等教育运作模式方面的探索经验,传统的品牌高校、地方高校、开放大学以及相关企业等多方参与并找准各自的生态位,重构开放教育体系,优化生态链,并要未雨绸缪,制定自己的应对之策。
最后,促使高等院校进一步基于信息技术、传播科技与学习科学的成果,不断优化面授教育与在线教育的课程设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汇聚多方资本和技术资源,强化高等院校面向社会的服务功能,走国际化合作办学的道路,从而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否则,不进则退,终将被淘汰。
慕课对大学及老师的影响
慕课浪潮席卷之下,世界范围的名校、名师、名课“同台竞技”,中国大学如何立身?
慕课现阶段还不可能取代传统的高等教育,毕竟校园生活的经历、校园文化的熏陶都是在线课程难以替代的,以慕课冲击为契机,加快大学教学、管理的根本变革,实现两者的融合才是更好的姿态。与此同时,在这场汹涌的世界浪潮中,中国高水平大学强强联合,积极参与并且融入这场变革,方能化危为机。
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认为,当前高等教育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资源共享,第二学习模式。利用慕课的平台,可以把全球的优质课程拿过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而大学如何运用这一模式,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则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实践。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应该成为国内名校的探索方向。慕课不同于网络公开课,互动性更强,慕课的出现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改革的可能,教师可以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课堂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真正实现“翻转课堂”。这一模式将促进教师对教学的反思,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有助于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学习也将变得更加有效。
现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以慕课为契机,中国大学要冷静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简单的赶热闹。“仅仅是在线教育,并不能解决高等教育的深层次问题,现在的小班化教育,大规模推动也遇到瓶颈。想办法把两者充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才能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留给中国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时间,已经不多。”
尽管慕课有其自身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它与真实的大学课堂相比,依然存在着较大距离和差别。
比如说,“在学校的课堂上,我们能在第一时间提出问题,并得到老师最有针对性的回答,直接互动交流,但在慕课上,就算我们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问题的答案,但却无法让思想碰撞出火花。”
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及就业环境状态下,中国在校大学生选择慕课的不可能占大多数,部分学生可能开始有些兴趣,但能坚持学完课程的人很少。“原因很简单,很多学生上名校,注重的未必是上什么课,而是拿一张什么样的文凭,用人单位也是如此。”
慕课在知识传递上比传统的实体课堂更加符合学习科学的规律与要求,因而学习者的学习会更加有效。慕课对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变革的可能。大学教师可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在课堂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这种“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
毫无疑问,慕课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教学评价与质量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当学生能在网上找到内容相同、上课时间灵活并且费用同样低廉乃至免费的课程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水平就成了学生选择的重要指标,包括内容是否有用、丰富,讲解是否清晰、生动,课程节奏是否合理等等。如果有一天学生可以用“脚”投票,没有人选择教学水平差的教师,这将迫使教师不得不认真准备课程。即便是现在没有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也可能预先或同时在线上学习一门同样的课程,这也是对现实课堂上教师的无形压力。这种评价是公开而透明的。
伴随着慕课等线上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各种海量教育资源触手可及,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地位似乎岌岌可危。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会在“电子教师”面前退居二线乃至消失吗?
面对这一问题,人们的观点惊人地一致:教师这一职业永远也不会消失。一个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没有目的的教育,就好像没有画的画框。在信息技术带来教育革新的今天,教师的职业反而会更加重要。教师不仅是每个学生平等获取知识的保障,面对面的贴近教学,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是最重要的。老师所能教给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觉练习的习惯,绝不是冰冷的鼠标键盘显示器或其他移动终端所能教的。
尽管教师永远不可替代,但人们都认为在未来5年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重大转变。
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Edgar Morin呼吁公众重新认识教师这一职业的复杂性,他说,现在,不论从小学到大学,知识性的东西都教得太多,但做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人,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而这,正是未来教师角色转换的方向。曾担任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副院长的欧燕华现在是一名自由讲师,专门教授有关幸福的课程。在她看来,科技是一个工具,用得好一定会有助于教育的发展,但同时有一点很明确,科技仅仅是工具,使用的人更重要。学校是什么,教育是什么,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的欧燕华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智慧,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其成长,使之成为一个“全人”。从这一点看,科技的进步永远无法替代教师。
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的教育就是从外部世界把信息塞进学生的脑袋里,因此,欧燕华认为,科技进步带来的教育革新对教师人格的要求反而更高。作为学生的精神导师,教师怎样利用工具,塑造学生的内心,为人性的成长服务,将成为教师最大的任务,而这,其实也是让教师的角色回归了本源。
慕课可能的未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在大规模的慕课背景下,我们不妨设想,在不久的未来: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发生根本改变。把知识要点的讲授交给大师,把学生的训练、拓展、辅导引入课堂。
教师的职能将发生巨大变化。教师中将出现慕课资源的研发者和主导者,充分利用慕课资源的优秀课堂组织者,课堂教学普通辅导者。“教书先生”将慢慢淡出教育舞台。没有优质慕课资源的教师将成为一般的课堂辅导员。
学生的学习模式将发生重大改变。学生听课学习知识要点,将突破时空的限制,变成全景式学习。
教师的授课资源将出现高保值和高增值。靠精彩的网络授课,教师可以树立起饮誉全国乃至全球的名师形象,教师可以通过精彩的网络授课堂而皇之地获得巨额收益。
教师职业技能评价将发生根本改变。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的评价不再以职称、资历为主要依据,年轻教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个人魅力,凭借自身智慧和精彩的演绎,赢得社会公开公平的称道,成为网络授课新锐,成为倍受追捧的教坛明星。
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翻转课堂”将成为主流:学生通过各种网络终端途径点击慕课自学,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交互巩固;或者在教师指导下先通过慕课学习知识要点,再进行互动训练、拓展训练。师生将用大量的时间开展活动式素质教育。
第五篇:中国大学慕课《中国衣裳》习题
西南交通大学《中国衣裳》
习题整理
2018年7月
第一章单元测试 第二章单元测试 第三章单元测试 第四章单元测试 第五章测试题 第六章测试题 第七章测试题 第八章单元测试 第九章单元测验 第十章单元测试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 第十二章单元测试
《中国衣裳——传统服装文化》期末试卷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1分)“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句话出自于—— 得分/总分
A《易经》
B《周易·系辞》 1.00/1.00
C《史记·五帝本纪》
D《黄帝内经》 2单选(1分)在黄帝的设计当中,上衣和下裳各代表什么? 得分/总分
A天、地 1.00/1.00 B尊、卑
C男、女
D保暖、遮羞 3单选(1分)在黄帝的设计当中,上衣下裳各用什么颜色? 得分/总分
A黑、黄
B黑、白
C玄、纁
D玄、黄 1.00/1.00 4单选(1分)将上衣下裳分别裁剪然后缝缀成一体的服装被称为什么? 得分/总分
A深衣 1.00/1.00
B袍衫
C大氅
D褙子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单选(1分)十二章纹当中龙排在第几位? 得分/总分
A第一位
B第三位
C第五位 1.00/1.00
D第七位 2单选(1分)十二章纹当中,藻的寓意是什么? 得分/总分
A茂盛
B柔弱
C洁净 1.00/1.00
D细腻
3单选(1分)十二章纹当中唯一的抽象图案的名字黻,这个字的读音是什么? 得分/总分 A读成普?
B读成币?
C读成伯?
D读成服? 1.00/1.00 4单选(1分)在周朝,子爵的冕服从哪个章纹开始穿着? 得分/总分
A龙
B华虫
C宗彝 D藻 1.00/1.00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单选(1分)孔子说批评子路的穿着太过华美,并用水流作为比喻。他说穿得过于华丽,就相当于下游的水流,太—— 得分/总分
A清澈
B湍急
C泛滥 1.00/1.00
D浑浊
2单选(1分)屈原喜欢美服,他的美服所不具备的特点是? 得分/总分
A 帽子高 B花色鲜
C衣无缝 1.00/1.00 D气味香
第四章单元测试
1单选(1分)传说中嫫母发明了什么? 得分/总分
A织机部件 1.00/1.00
B家蚕养殖
C腰机
D格子花纹 2单选(1分)黄道婆是在什么地方学习了棉纺技术? 得分/总分
A上海乌泥泾师傅
B江宁织造师傅
C广西北海壮族
D海南岛黎族 1.00/1.00 3单选(1分)在诗歌当中交代,刘兰芝一个月能织多少匹布? 得分/总分
A10匹 B50匹 1.00/1.00 C100匹
D150匹 4单选(1分)丁娘子织出的布又叫—— 得分/总分
A丁家布 B飞花布 1.00/1.00 C皇家布
D娘子布
第五章测试题
1单选(1分)丝织品种,锦的名字是因如下哪个原因得名? 得分/总分
A像金一样贵重,所以采用了金字旁。1.00/1.00
B因为早期曾经把金线织进去,所以锦字的写法含有金字旁。
C因为织锦是彩色的,看过去金碧辉煌,所以采用金字旁
D古人常用锦来包裹黄金,所以采用金字旁。2单选(1分)孟母教育孟子,所断的东西,可能性最大的是什么? 得分/总分
A弄断了织机的部件
B剪断了织机上的经线 1.00/1.00
C用刀划开了织好的布
D把梭子上的线剪断了。
第六章测试题
1单选(1分)五行当中的五色,以下哪个描述不正确? 得分/总分
A火——红色
B木——青色
C水——黑色
D金——黄色 1.00/1.00 2单选(1分)以下历史人物当中,谁最喜欢紫色服装? 得分/总分
A孔子
B舜帝
C齐桓公 1.00/1.00
D老子
3单选(1分)黄色是在谁手里开始被皇族专用的? 得分/总分
A隋文帝杨坚
B唐高宗李治 1.00/1.00
C宋太祖赵匡胤
D唐高祖李渊 4单选(1分)《水浒传》当中的高俅,职务为太尉,你觉得他的官服应该是什么颜色? 得分/总分 A紫色 1.00/1.00 B红色
C黑色
D绯色
第七章测试题
1单选(1分)古代,锦是指什么? 得分/总分
A有花纹的丝绸 0.00/1.00
B有金线的丝绸
C造价昂贵的织物
D彩色花纹的织物(正确)2单选(1分)在出土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块锦,是哪一种锦? 得分/总分
A蜀锦 1.00/1.00
B宋锦
C云锦
D壮锦
3单选(1分)武则天第一次奖励下属的锦袍上,绣有什么? 得分/总分
A八字回文和山。B十六字回文和山
C游龙翔凤
D八字回文 1.00/1.00 4单选(1分)以下哪种工艺在古代有染出彩色的记载,并且现在日本正仓院保存有文物? 得分/总分 A夹缬 1.00/1.00 B绞缬
C蜡缬
D灰缬
第八章单元测试
1单选(1分)以下哪个是商朝的礼冠的称呼? 得分/总分
A皇
B收 C冔
1.00/1.00 D冕
2单选(1分)在冕上,哪个部件也被称为武? 得分/总分
A冠卷 B冠圈 1.00/1.00 C冕旒
D簪子
3单选(1分)子路年轻的时候戴什么冠? 得分/总分
A却敌冠
B樊哙冠
C高山冠
D雄鸡冠 1.00/1.00 4单选(1分)刘氏冠的特点是 得分/总分
A很高 1.00/1.00 B很大
C很硬
D很贵
第九章单元测验
1单选(1分)新疆洋海古墓发现的封裆裤,距今大概多少年? 得分/总分
A4000多年
B3000多年 1.00/1.00
C2000多年
D1000多年 2单选(1分)汉代大文豪是在什么地方穿犊鼻裈干活的? 得分/总分
A咸阳
B洛阳
C临邛 1.00/1.00
D临淄
3单选(1分)大口袴、缚袴等裤装在哪个朝代最为流行? 得分/总分
A战国
B秦汉 C南北朝 1.00/1.00
D隋唐
第十章单元测试
1单选(1分)谁认为足下一词出自晋文公穿木屐悼念介子推的典故? 得分/总分
A孟子
B司马迁
C东方朔 1.00/1.00
D许慎
2单选(1分)孔子在哪国丢了一只木屐? 得分/总分 A齐国
B卫国
C陈国
D蔡国 1.00/1.00 3单选(1分)推崇儒家,仿制鲁风鞋的是哪位皇帝? 得分/总分
A汉明帝
B隋文帝 C唐宣宗 1.00/1.00 D宋太祖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1分)历史上如下哪位女性穿着打扮最为奇特,以至于后世用服妖来评价她? 得分/总分
A吕雉
B上官皇后
C赵飞燕
D孙寿 1.00/1.00 2单选(1分)坦腹东床是发生在谁身上的故事? 得分/总分
A谢安 B谢灵运
C王羲之 1.00/1.00
D潘安
3单选(1分)“时世妆”一词曾经出现在哪位诗人的诗句当中? 得分/总分
A曹植
B李白
C李商隐 D白居易 1.00/1.00
第十二章单元测试
1单选(1分)李渔的著作《闲情偶寄》是一部: 得分/总分
A诗集
B小说
C游记
D戏剧理论 1.00/1.00 2单选(1分)以下哪种色彩或者服装是李渔推崇的? 得分/总分
A红色 B褙子 1.00/1.00 C水田衣
D平底鞋 3单选(1分)李渔反对水田衣有好几个,但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得分/总分
A色彩混杂,难看。
B缝多,达不到天衣无缝的境界
C浪费面料,浪费钱
D仿佛山河破碎,不吉利。1.00/1.00
《中国衣裳——传统服装文化》期末试卷
本期末考试共50道选择题,每题一分。有一小部分内容来自于本课之外,以考核辅助内容的学习。考试需要在180分钟之内完成。
倒计时: 02:15:23 1单选(1分)李白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当中的“裳”字,怎样读才是正确的?
Ashang(轻音)
Bshāng(读如商)
Cshàng(读如上)
Dcháng(读如常)2单选(1分)按照《周易·系辞》当中的说法,中华传统服装上衣下裳的形制,是由谁开创的?
A伏羲
B黄帝
C嫘祖
D胡曹 3单选(1分)舜帝运用十二章纹的故事记载在哪本典籍当中?
A《春秋》
B《尚书》
C《山海经》
D《史记》 4单选(1分)哪一个是十二章纹当中唯一的抽象符号?
A星
B山
C宗彝 D黻
5单选(1分)按照《后汉书·舆服志》的规定,侯爵身上会有哪些章纹?
A藻、火、粉米、黼、黻
B宗彝、藻、火、黼、黻
C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D粉、米、黼、黻 6单选(1分)明朝皇帝服装出现了如下什么现象?
A冕服上只有龙纹
B冕服上废弃了十二章纹
C在冕服之外的袍服上也开始使用十二章纹
D废除了冕服制度 7单选(1分)周公对穿着的态度是?
A全面规范穿着
B全面自主穿着
C只管束男性官员穿着
D只约束女性穿着 8单选(1分)孔子对传统服装的贡献主要在于?
A设计了具体的服装款式
B随时随地倡导穿儒服
C亲身把符合礼制的服装穿出了风采
D文质彬彬的观念对后代人的着装有重大影响 9单选(1分)墨子的着装观念,更多代表的是哪个阶层?
A君王阶层
B士大夫阶层
C与儒家对立的人士
D普通劳动人民 10单选(1分)屈原对服装审美的具体态度或做法是什么?
A用作品教授民众应该怎样穿衣服
B在楚国朝堂上对当时的服装制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C按自己的喜好穿最美的衣服,表现个性
D为了反对荀子的言论,专门去穿美丽衣服。11单选(1分)根据牛郎织女的传说,后代人特设了一个与纺织有关的节日——乞巧节。乞巧节的过法有很多,哪一种不是典型的乞巧节过法?
A穿七孔针比赛
B喜蛛应巧 C绣金匾比赛
D投针验巧 12单选(1分)嫘祖和嫫母都是黄帝的妃子,传说中她们都对中国古代纺织有重大贡献。那么他们谁是被后人称为“先织”,谁被称为“先蚕”,或者其他呢?
A嫘祖为“先蚕”;嫫母为“先织”
B嫘祖为“先织”;嫫母为“先蚕”
C嫘祖为“先蚕”;嫫母为“先机”
D嫘祖为“先织”;嫫母为“次织” 13单选(1分)黄道婆是古代著名棉纺织专家,被祀为“先棉”。下面哪句话曾经用来赞美黄道婆织出的棉布?
A粲然若写
B黼黻文章
C莹心耀目
D章彩奇丽 14单选(1分)孟母断织这个故事,后来变成了《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那么《三字经》当中说孟母做的是什么呢?
A孟母剪断了织机上的经线
B孟母折断了一个纺织用的部件
C孟母把织好的布剪碎了
D孟母再也不纺线织布了。15单选(1分)姜子牙在齐国大力发展纺织,使齐国得以发展并开始富强。那么,当时其他诸侯国做出了什么反应?
A自己的事情太忙,顾不上了解齐国
B害怕齐国,不希望跟齐国联系 C抵制齐国的商品
D到齐国拜访和学习16单选(1分)管仲在发展纺织方面做了很多贡献,其中下面哪一条措施是他推动的?
A设立基金,给养蚕户提供低息贷款
B自己出国推销齐国的纺织品
C让晋国公子重耳留在齐国种桑树养蚕
D禁止平民穿着麻布服装 17单选(1分)诸葛亮到达四川之前,中国织锦最发达的地区,俗称织锦中心在哪里? A襄邑
B临淄
C苏州
D成都
18单选(1分)在唐朝中期,有一位江东节度使给属下未婚军人金钱,命其到北方娶会纺织的女人到南方,一年娶回了几百名,为江东纺织产业的发展加强了人才基础。这位节度使的名字是?
A田承嗣
B山谦之
C薛兼训
D郭子仪 19单选(1分)在西汉末期,哪位历史人物特别喜欢谶纬之学,并召集多位学士集团编撰相关书籍?
A刘向
B颜师古
C东方朔
D王莽 20单选(1分)秦朝崇尚黑色,是以什么理论为依据的?
A阴阳 B五行
C洛书
D星宿
21单选(1分)孔子为什么会恶紫夺朱?
A周王朝以红色为尊,孔子遵守礼制
B孔子自己喜欢红色,经常穿红色衣服
C孔子排斥道家,而紫色与道家有关系
D孔子不喜欢齐桓公,因为他称霸 22单选(1分)课程当中分析,隋文帝之所以喜欢黄色,是因为:
A黄色面料便宜
B黄色象征金钱
C黄色能让隋文帝看上去更帅
D黄色明度最高,吸引眼球 23单选(1分)在赵匡胤“黄袍加身”故事发生前十年,还发生过一件类似的事情,当时是:
A撕下一面黄旗披在了郭威身上
B拿了一件黄色大袍给郭威穿上;
C郭威从契丹人那里抢来了一面黄旗
D属下偷偷准备了一件黄袍给郭威穿上 24单选(1分)唐代官员的品色衣,主要运用了哪几种颜色?
A黑色、黄色、紫色、红色
B黄色、绛色、紫色、绯色
C紫色、绯色、青色、白色
D紫色、绯色、绿色、青色 25单选(1分)历史记载当中,“人之领袖”这句话最早是谁说出来的?
A诸葛亮
B曹丕
C司马昭
D魏舒
26单选(1分)在新疆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当中织有哪一种花草?
A茱萸
B牡丹
C忍冬
D芙蓉
27单选(1分)古代闻名的“璇玑图”为一下哪位才女所织?
A汉代韩仁
B三国蔡文姬
C南北朝苏若兰
D宋代苏小妹 28单选(1分)以下哪种描述更接近“陵阳公样”?
A横向连续平铺的祥云瑞兽纹
B细小花纹做地加绣文字
C以小圆珠串联围合主题图案
D以花环围合鸟兽花卉图案 29单选(1分)明清时期官方使用的补服,对文武官员和品级用图案进行区分,这一设计的灵感从今天看,属于哪位皇帝或皇后?
A吕后
B汉灵帝 C武则天
D宋徽宗 30单选(1分)中国传统服装花纹当中,最不常见的图形是?
A方形
B圆形
C长曲线条
D三角形 31单选(1分)古代冕的冕版是什么样的?
A前高后低
B两头上翘
C前低后高
D波浪形 32单选(1分)古代皇帝最为隆重的冕上面,每根冕旒上的珠子有多少颗?
A24颗
B20颗
C12颗
D9颗
33单选(1分)古代人把皇帝冕上的冕旒又叫什么?
A繁露
B蔽明
C垂帘
D步摇
34单选(1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用獬豸冠做为法冠。獬豸冠原属于哪个诸侯国的?
A秦国
B赵国
C齐国
D楚国
35单选(1分)历史记载当中,哪位曾戴缣巾出征?
A公孙瓒
B袁绍
C曹操
D司马懿 36单选(1分)诸葛亮让人把当时女子首服“巾帼”扔到了谁的营前,用于讽刺对方不敢出战?
A司马懿
B孟获
C陆逊
D姜维
37单选(1分)新疆洋海古墓出土的3300年前的裤子,是哪一种?
A长筒袜式的胫衣 B开裆长裤
C封裆长裤
D犊鼻裈 38单选(1分)中原地带,最早在军队中采用裤装的是哪一位?
A管仲
B吴起
C赵武灵王
D秦异人 39单选(1分)为了使上官皇后有更多机会跟汉昭帝生子,霍光让其他宫女穿上了封裆裤。这种封裆裤的名字叫?
A纨绔
B穷袴
C缚袴
D袴褶
40单选(1分)在南北朝时期,从北方传入中原的裤装,在汉文化和气候的影响下发生了改变,于是出现了:
A灯笼裤
B大口袴
C小口裤
D大裆裤 41单选(1分)孔子丢的是哪种鞋?
A履
B屝
C屦
D屐
42单选(1分)齐襄公打猎遇鬼,所丢的鞋是哪一种?
A履
B屝
C屦
D屐
43单选(1分)谢安折断屐齿是在:
A是东山再起,听到重新获得重用消息高兴之后
B是在淝水之战,接到前方打了胜仗当时
C是在接到淝水之战获胜消息并送走客人之后;
D是在登山时折断,因此他的后代谢灵运改进成了谢公屐 44单选(1分)唐宣宗仿制孔子履,后大臣们又仿唐宣宗的样式制作新鞋,大臣们的这种鞋被称为:
A孔子履
B鲁风鞋
C儒生屐
D遵王履 45单选(1分)历史上,哪种衣带被赋予了“示谨敬、自约整”的含义?
A鞶带
B绅带
C蹀躞带
D紫金带 46单选(1分)哪位历史名人认为靖康耻跟当时的流行时装“一年景”有关? A文天祥
B陆游
C苏轼
D王安石 47单选(1分)古人认为出现“服妖”现象,原因是五行当中的哪一行出了问题? A金
B木
C水
D土
48单选(1分)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当中讲述了他有关服装审美的观点。这些观点当中有一个最具他个人代表性。是哪一个?
A与景相应
B与貌相宜
C与时俱进
D以雅为美 49单选(1分)以下对水田衣的描述,哪一个是明显错误的?
A专门在水田里干活穿的衣裳
B近似于穿在和尚身上的百衲衣
C近似于穿在婴儿身上的百结衣
D一种明清时代流行的服装。50单选(1分)“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句话是出自哪位古代学者之口?
A郑玄 B董巴
C孔颖达
D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