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承跟师笔记一
中医规范化培训学员师承
跟 师 学习笔 记 本
管 理 单 位: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指导老师姓名:
继承人姓名:
记录时间段: 201*-201*年
记录日期:
上午/下午
节气: 记录地点:师承门诊
记录内容:
主诉:胃脘,胁肋胀痛1月
现病史:1月前,患者与他人生气后,出现胃脘胀痛,伴反酸,口苦,无恶心,呕吐等症,无呕血及黑便,此后,症状渐加重,饭后腹胀,胃脘胁肋胀痛尤甚,纳食可,大便稀溏,每日3-4次,小便正常,睡眠欠佳。患者平素四肢不温。既往史:既往患高血压4年,冠心病2年,无肝炎、结核病史,无糖尿病史。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血压:130/80mmhg,脉搏:75次/分,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睑结膜无苍白,头颅五官无畸形,唇无紫绀,颈软,甲状腺未触及,咽红,扁桃体不大,双肺互相音清,心届如常,心率:75次/分,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服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舌红苔薄白,脉沉。辅助检查:胃镜:慢性胃炎,腹部B超: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胃痞 症候诊断:肝郁脾虚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 治法:疏肝健脾,行气止痛
处方:白附片30 g 干姜10g 红参粉6g 炒白术15g
炙甘草6g
柴胡15g 枳壳20g 当归15g
川芎10g 香附10g 白芍10g 陈皮20g
4剂水煎口服 2日1剂
服药后随诊患者自觉胃脘胀痛症状明显缓解,偶有口干、口苦,大便逐渐转干。在原方基础上家用吴茱萸10g,黄连5g清胃热制酸止痛。
本例患者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调达,横乘脾土;脾失健运,湿雍木郁,肝失疏泄而成。肝失疏泄,经气郁滞,则胸胁胀满窜痛;太息可引气舒展,气郁得散,故胀闷疼痛可减;肝气郁滞,情志不畅,则精神抑郁;气郁化火,肝失柔顺之性,则急躁易怒;肝气横逆犯脾,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则食少腹胀;气滞湿阻,则肠鸣矢气,肝气犯脾,气机郁结,运化失常,故腹痛则泻;便后气机得以条畅;舌红苔薄白,脉沉,为肝郁脾虚之证。本症病变在胃,病机在肝、脾、胃。脾胃居于中焦,中焦受阻,土虚木克,气机郁滞则克脾犯胃,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之气为一身之气的枢机,中气虚弱则枢转气机被郁,导致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调,气血运行受阻出现肝胃不和的一系列症候。因此治疗必须求本,本标结合,故疏肝理气,畅通气机,调理脾胃使之脾胃功能恢复。和胃止痛,与柴胡相伍一散一收,助柴胡疏肝,相反相成共为主药;配枳壳泻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动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加强疏肝理气之功,以达郁邪;白芍、甘草配伍缓急止痛,疏理肝气以和脾胃,且具有保护胃粘膜屏障和修复粘膜之作用;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香附、陈皮理气和胃止痛,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适等症。诸药合用辛以散结,苦以降通,气滞郁结方可解除。附子理中汤健脾,脾得温则运,肝得疏则不克伐脾土,本方既温脾又疏肝,服药后病人自觉症状减轻,纳食可,精神好,收到较好疗效。指导老师批注及签名:
第二篇:中医师承跟师心得12
跟师心得
中医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先秦时期,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上,已有一些生理和疾病、个人卫生与集体卫生的记载,这当时已有讲卫生与保健防病的萌芽思想;后汉时期,由于秦皇、汉武都是长生不老的热烈追求者,所以炼丹术、服石法、神仙术以至房中术之类养生之书,充斥天下;两宋、金元时期,中医学出现了流派争鸣,从而也推动了养生学的发展,现存有宋朝的养生著作11种,元朝的养生专著7种;明清时期的养生学著作,唯心成分日益减少,日益切合实际。明代的养生专著甚多,大多今日尚有存者。清以后,在养生学方面没有什么进展。
养生学的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顺应自然、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及综合调理、因人而异等方面。
顺应自然就是要顺应四时,提高人体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性调节能力。四时的气候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交替过程,影响人体生理功能,从而出现相应的变化。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而完善的统一体,人身由“神”与“形”组成。“形”指形体结构,包括五脏六腑、经络、四肢百骸
---学中医养生学 等组织结构和气血津精等基本营养物质;“神”是机体生命活动及情感意识的体现,是人体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
动与静,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的两种形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二者共同构成矛盾的统一体。人在生活中,也应保持动、静结合。心神宜静,形体宜动。在动中要求动静适度,“过动则伤阴,阳必偏胜,过静伤阳,阴必偏胜”。但在动静两者中首先要求动,只有如此,才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
综合调理、因人而异 也就是说婴幼儿期应注意寒暧及饮食的调理;青少年时期重在培育肾气、惜精保精以健身;中年则是身体各部分由极盛转衰的时期,所以要注意气血阴阳调补,保养得当。以防早衰,争取长寿;老年是体内气血衰弱,功能减退的时期,这阶段当重视调神、慎饮食、节房事以延缓衰老,保持身体的健康,延年益寿。
在这门课程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按摩和针灸。它们和拔罐、刮痧、气功、药膳等都是中医养生中特色疗法。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保健类按摩主要目的是恢复肌肉神经的活力,摆脱亚健康状态,提振精神。典型的有中式按摩,日式指压按摩,泰式按摩,足部按摩等;治疗性按摩主要是治疗一些肌肉神经的损伤,配合火罐,刮痧,艾灸等传统中医手段,经过一定得疗程,达到康复和好转的目的,目的是强调治疗后的效果,促进机体恢复的目的。典型的有中医推拿手法,整骨按摩等。休闲型按摩则主要强调对人体精神的放松。在针灸中,针与灸是两种治疗方法。针治法是运用一定的操作手法,把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的某一(穴位),使该部位发生酸、麻、胀、重等感觉,从而产生治疗疾病的作用。灸治法是将艾绒揉成小团或长条状,点燃后放在(或靠近)人体体表的某些固定的部位,施行热熨或熏,从现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主要有 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和扶正祛邪的功效。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针灸科选择相应的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在学习中,我认识了人体部位上的穴位和经脉,一种对中华医学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中医学如果此博大精深,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去学习和研究。
第三篇:中医师承跟师心得07
跟师心得
---汗 症
汗之由来:早在【黃帝内经】中,对汗的生理,病理就有了认识,“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水下留于膀胱则为尿。”,“五液受水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五液。”(汗为心液,泪为肝液,涕为肺液,涎为脾液,唾为肾溢)。由于天热、衣厚、劳作而汗出为正常生理现象。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或出汗时间及顔色异常等的一种病证,多归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一、汗之种类
1,自汗:无论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不因劳作,衣厚或发热而时时汗出,动则益甚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多为肺气虚,卫气不固所致。
2,盗汗:“睡而出,觉出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即睡眠时汗出,醒后即止的一种病证。多因阴虚内热迫汗多泄所致。
盗汗,自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于阳气虚,盗汗必属于阴虚。
3,大汗:指出汗过多,即如大汗淋漓,汗如雨下。可因热盛迫汗多泄或发表太过,病后气虚等因。如伤津元气欲脱,可导致‘亡阴,亡阳。
4脱汗:又称绝汗,5,漏汗:指表证发表太过,以致阳气受损,卫气不固汗液漏出不止,津液耗伤,出现尿少、肢冷、拘急等症状。
6,战汗:即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多为外感热病,如疟疾、伤寒等。
7,热汗:指发热时出汗,并有口渴、面红、烦燥、目赤、小便短黄,苔黄、多为外感热病。
8,冷汗:指畏寒,肢冷而汗出,汗前不发热、口不渴,常兼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大便稀溏,舌淡、苔白。
9,局部出汗:有额汗、鼻汗、腋汗、手汗、心汗、阴汗等。其中额汗较复杂,系额头出汗而身上无汗的症状。除外感病,常见于病后或老人气喘,气逆于上致额头多汗,属于虚证。如重病后期,神倦肢冷,突然额汗大出是虚阳浮越,阴无所附,阴液随气而脱。此外,肝阳上亢亦可出额汗。
二、汗证辨治:其中大汗,战汗,热汗多属于外感病按外感治疗,其他辨治如下。
1、自汗:多为气虚,卫气不固,治宜益气固表。以玉屏风散(防风、白术、黄芪)加党参、五味子、麻黄根、锻龙牡、三角麦、炙甘草、白芍等。阳虚者(包括脱汗、漏汗、冷汗)加附子、巴戟天、仙灵脾,以温阳补肾,达到阴平阳秘而汗自止。
2,盗汗:一般而言盗汗多属于阴虚,当以养阴敛汗为主。常以当归六黄汤(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等量,黄芪加倍)加浮小麦共凑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之效。
3,气郁出汗:多伴有陣热、烦燥、胁肋脹痛等。常与情志有关,以更年期妇女多见。用逍遥散(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甘草、薄荷)加浮小麦、郁金、香附。有热加丹皮、栀子。气虚加党参、黄芪。阳虚加巴戟天、仙灵脾、仙茅等。
4,血瘀出汗:若气血瘀阻,运行不暢,津无出路,溢于肌肤,多见局部出汗。如半身或右或左,或上或下。治宜调和气血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药用柴胡、赤芍、枳壳、当归、川芎、熟地、桃仁、红花、桔梗、牛
七、甘草。再隨证加减。5其他局部出汗:
鼻汗: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调理补气,提高免疫力。选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丸。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按压双腿外侧以疏通调理肺经。
颈汗:颈部汗腺分布稀少,很少有人会出汗。如果颈部常常出汗可能与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请到医院全面检查内分泌情况,以采取针对性治疗。平时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入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质、多喝水;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增强体质;科学的生活规律,不经常熬夜,以免造成激素分泌失衡,进而引起疾病;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劳与激动,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到内分泌系统;预防感染;尽量不用塑料制品,避免环境因素的危害。
腋汗: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较易出汗。若汗液过甚且气味很大,可能是日常饮食味道过重,吃过多葱、蒜、洋葱等食品。可以到医院做激光治疗。另外,饮食要清淡,多吃果蔬。
胸(心)汗: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畅。所以,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用生黄茋、红枣泡水喝,可缓解症状。
手、足心汗: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足心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可以按摩腹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0圈。避免吃生冷食物等。
一般汗症大致这些,遇复杂汗症请就医。
第四篇:中医师承跟师心得08
跟师心得
中医师带徒之道,每天与老师朝夕相处,近距离、亲密地学习老师为人、做事、行医继世为人的一切,我心理无比激动,收获破多,由衷产生了心得,如下分享学习强化中医之体会。
一、中医是世界观,中医是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范畴,与中医有什么关系?还是让我们先看看作为中医经典之首、理论之源的《黄帝内经》是怎样说的。《内经》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典籍《内经》引入了阴阳学说,从对自然界的认识出发,构建了一整套的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脏腑气血、经络针灸、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保健等等。这套理论的核心就是站在“天人合一”的角度,把人看作与自然界相联系的、本身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阴阳平衡就是健康,阴阳失调就会得病,阴离阳绝就会死人。可以说,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朴素的唯物观、矛盾观、系统观、演变观、整体观构成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中医首先表现为思辩之学,其次才是治病救人之学,说中医反映了一种世界观是丝毫不过分的。
二、中医探寻调理之法,中医追求养生之道
中医目前走下坡路是个不争的事实。对此痛心疾首之余也只能无可奈何。
我觉得中医本身的局限、现代中医学院教学方式的弊端、对中医理论不正确的阐发、片面强调“经典”或过于强调中西医结合、对现代“快”生活节奏的不适应等等都可能是造成中医目前面临困境的原因,但核心问题我认为是没有很好地秉承中医传统。我觉得中医有以下三个重要传统。
(一)是中医治未病。这是指中医讲究把握病机。正所谓“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二)是中医重视辨证施治。中医的辨证包含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发展变化、抓主要矛盾、兼顾其他等几层意思。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并考虑天时地理因素,再运用三焦、六经、八纲、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立法用药。《内经》中记载:黄帝问“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歧伯回答说:“地势使然。”这说明中医自始就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而是系统地、整体地看待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三)是中医用药讲究配伍,对证下药,临症加减,极具灵活性。中药在性能上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因由各种草药构成,中药组方讲究君臣佐使,还要根据症状的改变随时作出变化,实际上就是讲究药物的有机结合、协同作用,这不是随意而为,而是非常严谨的。
三、中医力求和谐之美,中医成就生活方式 中医是很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同样也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到这里,似乎有点悬乎,但事实的确如此。
《内经》上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这里强调的是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人要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相协调、相统一,说白了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规律。只有适应了自然规律,人体各项功能才能正常运行,精神活动才能正常。人是自然的产物,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受自然界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
在现代,我们在掌握了更多的科技知识和对自然界的认识提高的同时,既不能夸大人与自然界的同一性,更不能忽视自然界对人的影响。中医的很多观点是值得我们琢磨一番的。至于人与人的关系,《温病条辨:序》上载有“医,仁道也,而必智以先之,勇以副之,仁以成之。”所以首先是仁者才能为医,故名仁医继世。中医还认为情志与五脏疾病有关:喜伤心(笑能死人),怒伤肝(大动肝火,血压上升,肝区疼痛,眼珠突出),恐伤肾(吓得尿裤子),思伤脾(单相思吃不下饭),悲伤肺(悲伤或哭泣会导致呼吸加快,气死人)。这些都说明什么问题啊?这些是在教导人们相互间要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彼此间要和和气气、快快乐乐地生活。所以经过短短的一个多月跟师学习,让我加深了并强化了中医知识,更加体会到中医的博大精深。
第五篇:中医师承跟师心得03
跟师心得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心得
小柴胡汤最早见于《伤寒论》,为少阳之良方。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疗效显著,因此,一直沿用至今。少阳病症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为主要脉证。本证因为邪入少阳经,位居于半表半里,正邪纷争,外与阳争为寒,内与阳争而为热,故寒热往来,是少阳病的特征性发热。按少阳经脉的巡行规律,证见经脉不利。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枢机不利,脉眩细,是少阳病的主脉。这些都是少阳病的主要表现,所以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调畅气机,调和肝脾,调和气血的功效,治疗以少阳经脉病症表现为主的病症。
小柴胡汤的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等七味中药组成。方剂的组成:柴胡为轻清升散,疏邪透表之少阳解表专用药。黄芩、清少阳相火,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半夏和胃降逆,散结消痞。参甘为佐,扶正祛邪,又清里而防邪入,如此配合,具有清热解表,调和肝脾,补需扶正之功效。是和法的代表方。
1、小柴胡汤是解表剂
张仲景《伤寒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伤寒论指外感,只要是外感风寒之邪,风寒之邪袭表,已阳郁闭,营己不和,正邪和争余表,恶寒发热,重者为太阳伤寒,轻者为太阳中风。伤寒永麻黄汤为主之,中
风永桂枝汤为主之,重在发汗解表,若邪热结于少阳,并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永小柴胡汤解表和里,重在清解邪热,若经大经传变,变为阳明腑实证,就会选用通腑泄热的承气汤。在临床应用中,将小柴胡汤用于解表不伤正的退热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单用于治疗发热的疾病时,柴胡的量压迫用足,最少用20g以上。
2、小柴胡汤是和解剂
小柴胡汤作为和解剂,从广义的和法去认识具有和解治疗作用,祛除寒热,调其偏胜,,扶其不足的治疗原则。后进医家在注解小柴胡汤时多以和解剂论之。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法是八法之一,是指通过和解的治法,如和解枢机,调和营卫,调和脾胃,调和升降,调和内外等,达到治疗的目的。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之方,少阳为三阳之枢,为气机枢转之要,正邪分手之地,故治少阳病以和解法,使枢机和畅,三焦通利,病邪得除,正气得复,脏腑安和,疾病可愈。外感风寒病的和法是指和解法,重在祛邪,如《伤寒论》上角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而解。
3、内伤杂病永小柴胡汤的适应症:用于肝胆郁热,如胸胁苦满或痛,口苦咽干者,用小柴胡汤去人参,角消食导滞之品郁金,鸡内金等,发热重者,重用柴胡。用于肝脾不调之症,如胁腹胀满,含则胀甚,纳谷不香,情志不畅,大便不爽等症,用小柴胡汤去黄芩,肝郁加香附与川芎滋肝。脾虚 加白术,茯苓以健脾,中阳不振加干姜。用于肝气郁结的更年期综合症,取小柴胡汤之调和阴阳的作用。更年期综合征,是肾之虚衰。肾属水,肝属木,水不灌木,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口苦咽干,目眩,永小柴胡汤和六味地黄汤加减。对调平阴阳滋水涵木有较强的效果。
4、小柴胡汤有调补气血的作用。伤科疾病,患于表,而病变常在内脏,常因定淤气滞,取共调平气机,气行血行的作用,小柴胡汤其组成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擅开肝胆之郁,推动气机,调达升降,交通内外。
伤科疾病长由于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因此伤后疼痛的原机为气血虚弱,气虚血瘀。
小柴胡汤作为八法和法的代表汤剂,是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在临床应用中不能拘于一种格式,抓住主证,随证加减,是今世医者治疗大法中使用和法的精髓,有大的框架指导,临床应用的方向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