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前杨小学贫困生走访活动总结
前杨小学贫困生走访活动总结
贫困生走访工作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各班班主任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一定实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学生走访工作小组,完善学生走访制度
为了确保学生走访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学生走访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学生走访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我校按照省、市相关要求,迅速成立走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走访工作方案和走访工作计划,建立健全了贫困学生档案。
二、广泛宣传,让走访政策深入人心
为增强走访工作政策的透明度,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我校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工作。一是有助学宣传栏和救助公示栏,救助政策、文件、机构人员名单、救助程序补助标准及监督办法能及时与师生、家长直接见面;二是借助学校行政会、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等“四个会”形式宣传救助政策,使得我校师生、家长对救助政策的认识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强化措施,认真开展学生走访工作
为将今年走访工作落实到位,我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有关文件精神,对贫困学生的走访工作进行了详细地部署,在实际操作中也切实坚持了“三公开”(公开救助资金总额,公开救助工作程序,公开受助学生名单及受助标准)、“三杜绝”(杜绝助情感学、助富裕学、助亲属学)原则。
四、抓好落实,顺利实施走访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救助,确保国家救助政策落实在的确贫困学生头上。每学期开学时,学校按程序确定贫困学生的名单,坚持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实施救助工作。维护了国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贫困生实施救助的“阳光工程”、“民心工程”的形象,落实了党和政府维护广大人民群利益这一德政之举。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会持之以恒,对贫困生的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强,更好的完成贫困生走访工作,我们希望走访工作形成常态,一如既往地进行下去,对我校部分学生是一个极大地支持和鼓励,对于稳定学生、减少辍学,提升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篇:前杨小学贫困生走访活动方案
前杨小学贫困生走访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为构建和谐教育,进一步体现教育公平性,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为了充分关爱贫困学生,真正解决家庭贫困学生上学问题,我校特别制定该活动方案。组织机构 组
长:胡振钦 副组长:刘廷华 成员:全体教师
活动开展
一、建立贫困生档案
1、先由各班主任推荐名单,详细写清楚贫困生姓名、性别、家庭住址、家庭收入、贫困原因等。
2、学校调查审批后确定走访的对象。
3、贫困生填帮扶申请书。
4、学校建立贫困生档案
二、大力宣传
积极、主动、开拓性地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课堂、公示等在全校师生及村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救助贫困生”宣传工作,增强透明度,形成全社会关注贫困学生、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1、召开教师大会,提出方案,征求教师意见,发动教师捐款。
2、平时利用橱窗、国旗下讲话和宣讲相互关爱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强化学生的关爱意识。适当的宣传贫困生的事迹。(这个要在不伤害他们自尊的情况下,征得同意才可以宣传)
三、具体帮扶
1、对建档贫困学生实行长期帮扶,视其具体情况,可以给他们买学习用品、衣服鞋帽或发放现金。
2、对于因为自然灾害或则严重疾病引起的贫困,也给予帮助,探望和慰问。
四、做好总结
学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活动的开展公开、公平、公正,经费的开支要接受监督。
贫困生名单每年上报一次,如果在这一年里,家庭经济有所好转,达不到贫困生条件的予以取消资格,有新的贫困生出现也可以上报。
贫困生确定后,2日内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公示地点在校务公开栏。
第三篇:走访贫困生心得体会范本
还记得第一天去x村的时候,那天很冷,而且更悲惨的是,却没有通往那个地方的车,说实话,那种情况我是真心不想去,你说大冷天的,离的那么远,换了谁谁都不愿意。可是又一想,我是一名志愿者,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再想想还有那些孩子们在等着我们,既然身为一名志愿者,这些算什么,就算有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努力克服不是吗?所以,我坚定了自己的立场,要克服种种困难。于是,我们决定徒步前往,走了好远好远,就是不到,一路走来,问了一路,因为之前没有去过不知道路,所以碰到很多麻烦。不过村民都是非常善良.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我们的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在村民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村里较为贫困的一户家庭,当我们走进那破败的土屋中,我们一行人不禁全部沉默下来,因为很难想象在21世纪尽有如此的房屋,让我想起车水马龙的城市,和那些在设备非常好的学校无忧无虑的学习的学生。而在他们的学校仅有那么几间快要倒塌的房屋,在那间不怎么样的教师听到他们的朗朗书声,我们几个回访的同学就当场哭了,他们的那种读书的气氛让我们感到无地自容和无限的幸福。无地自容是因为我们很多学习在那种很优良的学校确有那么多学生混日子.幸福因为,这真的有种温馨的感觉。一路上,我们又进了另外几家,访问了其他几位学生。其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位父母都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位聋哑的哥哥,家里唯一一个算得上健全的人就剩他了,当然,他也是家里唯一一个上学的人,而且,他的学习还是相当好的,据了解,他可懂事了,每次放学回家,他就先写作业,然后就帮父母干各种活,我们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家庭里,无论是交流还是生活习惯上,将会有多大的困难。也很难想象,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他的内心世界里,究竟有多少负担,而他的人生道路上又将有多少坎坷与磨难,这一切,他都自己承受着。这种坚强意志力,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很难做到的。比起他,说真的,我们都差之远矣。在回访期间,还遇到过很多很多的是,那些令人感动的、令人开心的事,我想,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因为,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财富。过了几天,我们根据上次回访了解的情况,为孩子们买了他们需要的各种学习用品,有铅笔、文具盒、笔记本、台灯等等。当然,在这期间,我们也不免遇到各种困难,但是,我们还是走过来了。回去之后,我们又将这些学习用品发放到了他们手中,看着他们拿着那些文具,看着他们开心的笑容,这一刻,我真的很幸福,因为,对我们来说,这些可能都不算什么,可是对他们就不一样,这些都成了他们的奢侈品。之后,他们拿着自己的文具,提着带有xx计划标志的袋子,留下了最美好的一刻。看着照片中他们笑得那么的天真,那么的可爱,说真的,心里暖暖的。最后,我们一同唱响了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我们都哭了。他们之所以现在能拥有这些,说到底,还是离不开那些资助他们的人。感谢他们,感谢这一切。
第四篇:走访贫困生心得体会
走访贫困生心得体会
庙沟门中心小学 杨俊平张燕 朱霞
王爽骏是庙沟门中心小学二年级二班的一名学生。2017年11月27日下午,我、张燕和朱霞三人一起去本学期的帮扶学生家进行家访,去时带了一些学习用品。我们到的时候她刚放学回家,正准备看会书。看到我们三位老师来到她家,她一下子惊呆了,几分钟后才回过神来,结结巴巴的说:“老师们好”。通过交流,我们才知道她们家一共有三个孩子且都是女孩,她是家里的老大,老二和老三都在上幼儿园,她要负责照顾两个妹妹,父母已经不再年轻了,还想着进行自主创业,看能不能靠自己的劳动摆脱贫穷。
她很知道感恩,她向我们说:“我不知道学校里面居然有这种爱心活动,我太幸运了,你们太好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我们跟她说这不是幸运,这是你自己争取来的机会。退一步讲,如果真的是幸运之神眷顾她,那也有他的道理,她的身后毕竟有一个脆弱的家,她的任务要比我们这些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重的多。她要担心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身后的那个家。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只能坚定她的信心,让她安安心心读书。我们能做的太少太少了。
帮扶贫困生是我们教师工作之一, 帮扶工作效果的好否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 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及学校的声誉形象。因此, 帮扶贫困生的工作不容忽视, 要尽早尽快减少落后面, 实现良性循环。
第五篇:走访贫困生心得
假期,我走访了两名贫困生的家庭。这两名贫困生在学校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从表面看,孩子们是很乐观很开朗的。但是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才知道,实质上孩子们心里是很自卑的,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关心贫困生不仅要从物质方面给贫困生以帮助;更需要教师精神上的细心呵护与关怀。
学校有一定量的助学金来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然而有的贫困生虽然极其需要资助,却因为面子或尊严而羞于开口申请助学金,甚至当老师找到他们时,还不承认自己是贫困生。这是不能正视贫困的一种表现。
外界的点点滴滴时刻影响着贫困生的精神世界。一方面,他们貌似坚强地直面人生;另一方面,他们的内心在脆弱地咀嚼苦涩。但与外界的干扰相比,贫困生的自我设障更可怕。针对这一点,我们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障碍:第一,更多地关心贫困生的学习与生活,不要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爱遗忘的角落”。第二,大多数贫困孩子具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如勤俭节约、正直善良、刻苦自律。教育者应不断展示他们的优点,鼓励引导他们进步,帮助他们逐渐摆脱自卑的阴影,变得坚强自信。第三,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给他们创造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和交往中融入班级,感受到集体的活力与温暖。第四,引导全班同学树立“平等、博爱”的思想。在班级中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反对追求物质享受,创造出一种“人人以朴素、自然、俭约为荣,以浪费、奢侈、豪华为耻”的班级氛围。第五,还要力所能及地关心贫困生的家庭。贫困生多数是进城务工人员、下岗职工、残疾人员或单亲家庭的子女。他们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是社会“帮、扶、助” 的对象,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卑、压抑、甚至自暴自弃的倾向。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人贫不能志短,教育者应鼓励贫困生的家人为孩子树立乐观、自信、坚强的榜样。
总之,在指导贫困生进行自我心态调整的同时,还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生活环境。只有内外结合,才能帮助他们逐渐走出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达到“心理脱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