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延安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5:5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游延安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游延安心得体会》。

第一篇:游延安心得体会

怎样弘扬延安精神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神秘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绵延的黄土高坡,是我脑海中延安最深的印象。在学院的组织安排下,我终于有幸7月4日至7月5日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这难忘的2天旅程,感慨多多,深有体会。

我们是7月3日出发的,列车到达延安时已经傍晚,再去往住处的路上,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延安的风土人情、支柱产业,还未听尽兴,就已到了住处,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延安窑洞,今晚我们就在这里先感受一下延安窑洞的魅力。

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宝塔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延安纪念馆等,第二天参观了清凉山,在这两天我们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及中央机关办公地。当观看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生活地方的一草一木,聆听了解说员详细而生动的讲解,听着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我才深深领会到了延安的历史和精神是那么的丰饶和厚重。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个落后、贫穷的地方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诚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这里是我国党和军队的根据地,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延安市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特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延安是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圣地。毛主席关于中国革命的政治路线问题、军事问题、党建问题、哲学问题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著作大多是在延安撰写的,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在这里。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就是在延安实现的。

现在在大学的校园,现在的大学生,有多少了解延安精神,懂得延安精神,会去践行延安精神呢?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一说起延安,人们都会感到分外亲切,油然而生敬意。这不仅是因为,延安从1935年到1948年的十三个春秋曾是我们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这里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还因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的十三年是艰苦的十三年,奋斗的十三年,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人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他们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的精华与结晶。所有这些,融合而成为一种社会精神,就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成为我们党的优 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精神体系涵盖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没有不继续艰苦奋斗的理由,即使以后发展起来、富强起来了,我们仍然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精神。

弘扬延安精神就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坚持执政为民,就是要时刻关心群众生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各级领导干部,要尽可能多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特别要深入到工厂、农村和广大工人、农民中去,认真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扎扎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

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整套正确的战略、策略、纲领和方针政策,是在延安时期确立起来并不断得到完善的,没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既不会产生延安精神,也不会产生毛泽东思想。现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有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认识和探索。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党的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弘扬延安精神就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的灵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无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也好,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也好,关键都要靠实事求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党员干部只有坚持了实事求是,才能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在新世纪新阶段,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切实做到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讲新话,经典著作要认真读,又要写出新篇章,革命传统要弘扬,也要创造新办法,这就叫作坚持实事求是。

延安精神没有过时,也就是说它在现时代仍然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延安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振奋民族精神,光大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延安精神是我们缺少的,也正是我们需要的,那么我们该怎样弘扬延安精神呢?

第一,正确认识延安精神,理智释放爱国热情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内容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而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和升华。他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但如果延安精神不能在我们青年大学生心中扎下根来,延安精神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必须弄清楚延安精神的历史性与现实性间的关系,弄清楚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之间的亲缘关系,更不能把延安精神排除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程之外。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对我们青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在“台独事件”,“反对日本入常”事件中,我们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值得肯定的。但仔细想想,爱国是值得提倡的,但如何理智的释放我们爱国热情是需要探讨的。组织游行、抵制日货等方式多少有些欠妥,更有些片面。稍有不慎,更有可能成为他人利用的工具。而事实上,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将这种爱国热情转化为一种自身奋斗的动力。要发扬延安时期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思想方面、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全方位提高个人修养,进而真正成为祖国的栋梁。

第二,弘扬延安精神,共创和谐环境

我们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不稳定性与矛盾性最根本体现在受环境影响巨大。因此,创建一个和谐的大环境足以令我们每个人受益。

延安精神要求我们要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牢记这一宗旨,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那么我们生活的大环境就会充满温暖。当然,要做到为人民服务需要我们有一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就要求我们扎实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进而才有影响他人、帮助他人的能力。就如同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的那个过程,当一部分人的综合素质达到一定高度,再去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大家庭全民素质都得到提高。到那时侯,也就实现了我们的和谐社会。

第三,坚持实事求是,合理规划未来

理想产生信念,目标牵引成长,规划成就未来。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如同没有球门的足球比赛,索然无味。但有了目标,也并非拥有了全部,还需要我们合理规划,进而实践。纵观我们当代大学生,正如分析的那样,或多或少的有写浮躁心理,个人目标不太切合实际,更谈不上什么合理规划。

延安精神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也正是解决我们大学生通病的一剂良方。确定目标需要实事求是,规划未来同样需要实事求是。而在我们执行个人规划时,更加不能丢掉实事求是。事实上,我们要想执行好个人规划,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规划的“有形”向“无形”的转型。亦可谓“化整为零”。我们知道,实现任何目标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当中,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而如果真正作到“有形”化为“无形”我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但最为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因为这个从“有形”转化为“无形”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落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过程。

第四,弘扬延安精神,共创节约型社会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我们提倡创造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腐败现象”的存在让人痛心不已,而大学校园内滋生的“微型腐败官场”同样不得不防备。事实上,此类现象正是与艰苦奋斗作风相对立的,更是与我们要创造的节约型社会不能相融的。在我们大学校园内,学生干部,尤其是那些有“腐败”苗头的学生干部有必要带头认真学习延安精神,落实艰苦奋斗的作风,无论公事、私事都应把勤俭节约放在第一位。

在我们的校园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更是可以体现在多方面的。浪费现象是最先应该抵制的,这需要从小事作起,在衣食住行多方面自觉抵制各类攀比的不良风气;高校大学生每年购买各类书籍都需要花费相当的资金,而如果能够让高校学生书籍多次利用,即高年级用过后,由低年级同学继续使用,这样无形中又可为国家节约一大笔开支„„

艰苦奋斗的作风需要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果我们每个青年大学生都做好自身,那么就能为我们创建节约型社会贡献莫大的力量!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延安精神,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这样,我们就完全有能力扼杀我们身边潜伏的种种危机。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我们青年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在我们自身。延安精神只是一个催化我们发展的重要外因。那么如何让延安精神这味“催化剂”更为有效呢?针对我们青年大学生自律性差的特点,我们还应当对自己多一份“强制”,多一份“勉强”。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勉强产生习惯,习惯成为自然,自然成就素质”!

化解身边的危机,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从弘扬延安精神开始作起!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中华人民的独立和解放英勇奋斗。在新的历史时期,延安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精神动力。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将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努力做学习、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的先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出无愧与时代的壮丽凯歌!

延安之行归来,使我深深认识到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一些基础理论,同时要学习一些新的方针政策,新的事务,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第二篇:延安游心得体会

延安游心得体会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我向往已久的地方。7月1日,在党的89岁生日之际,我们定额站全体干部职工在站领导的带领下,奔赴延安,重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那一片热土。

我们一行抵达延安后,首先在延河旁举行了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身旁是滚滚延河水,身后是巍巍宝塔山,在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土地上,我们右手高高举起,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刻我心潮澎湃,我为自己身为中华儿女而骄傲,更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感到无比自豪!

第二天,我们怀着庄严而崇敬的心情,乘车依次去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了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等领袖和革命前辈先烈,和共产党党中央与红军队伍生活工作过的居住旧址和办公旧址。每一处导游小姐都为我们详细讲解,讲述领袖们在这里生活工作的情景,看到那一处处朴素的窑洞,一张张简陋的办公桌,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60年前的峥嵘岁月仿佛就在眼前。看着墙上的照片,他们穿的都很简朴,可以想象当时的条件是多么艰苦,但是在他们的目光却透射出一种坚定,那就是革命一定能胜利的信念。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可以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能够一呆就是十三年,并且在这里慢慢的积蓄力量艰难成长,最后一举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解放全国的伟大胜利,我觉得这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什么是延安精神?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一直不断地在思考这个问题。回想艰苦卓绝的延安时期,无数有志青年,奔赴延安投身民族解放的洪流。伟大的时期孕育了伟大的精神,为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坚持长期抗战,中共中央强调要发扬革命精神,战胜困难,争取胜利,而这正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光荣传统。

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走出来,我们不禁对伟人们肃然起敬,在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共产党人团结各族人民,开创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在参观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明白了延安精神的精髓所在。我认为,延安精神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种勇于开拓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毛泽东同志的许多著作,如《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也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入党章。可以说,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今天,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要提倡和发扬这种精神。

这次的延安之行使我更加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和发扬这种革命精神,就一定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我也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这充满新希望,新挑战的人生征途上,能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延安精神落实和贯穿于自己工作的始终,通过我们年轻一代的努力,使伟大的延安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第三篇:延安游

延 安 游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一直是每个党员所向往的地方,这不仅仅是因为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我们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更是因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2011年5月,我们所赴革命圣地延安的参观学习。一路上,回味着歌曲里所唱的:“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 枣园油灯亮,红日照山川”,带着对延安的景仰,我们踏上了延安这片红色的土地。

在延安,我们先后参观了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延安的每一处旧址,都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每一张图片,都有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

杨家岭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

在这里,中共中央领导根据地军民击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许多重要会议;在这里,中共中央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此地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期间发生了不少有影响的事件。毛泽东在杨家岭窑洞前的小石桌旁,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针对当时流行的“恐美病”,提出“一

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那一间间展室,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都真实地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艰苦奋斗的生活,再现了我党我军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真实场面。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当时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一改变历史的精神力量。使我们对延安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枣园

参观完杨家岭,我们来到了枣园。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西北8公里处。枣园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在枣园大门口,有一位拉着木琴、唱着信天游的老人,一身陕北农民特有的打扮,向游客展示着当今延安正日益消失的东西。吴律师在老人歌声的感染下,与老人同台歌唱。看吴律师那专注的深情,让人体会到了信天游的魅力。刚进入枣园,我们的王书记就全神贯注的给大家讲解着什么,大家都那么专注的听着。

在毛泽东旧居门前,有一架手摇纺车,王书记聚精会神的给崔律

师讲解着纺车的使用方法。这架手摇纺车,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时期的生活场景。

窑洞

窑洞作为陕北老百姓的常见的一种民居方式,也因为其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意义的载进了史册。窑洞,半圆形的拱门,正方形的窗棂。我们先后走进了杨家岭和枣园,枣园时至今日已枣树无几,但是每间窑洞上的“某某同志故居”还是告诉我们:中国曾经的天翻地覆从这里发起。

在毛主席的窑洞故居里,我们只看到了狭小的居室,简陋的客厅,一张床,一张办公桌,是毛主席在窑洞的全部家当,而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写出了《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光辉著作,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指明了斗争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周恩来同志的窑洞是最特别的,只有两间半,导游告诉我们:由于当时工作的关系,恩来同志总在延安和重庆之间奔波,周恩来主动向组织提出居住时间短,只要小屋子,将大窑洞让给家人较多的王稼祥同志。这是何等的革命无私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一心为民,心怀天下,也是时至今日我们学习的中心所在。

在延安狭小、简陋的窑洞里,共产党人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为核心的“延安精神”,领导中国人民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设了美好家园,到今天,我们在依旧要把伟大的延安精神运用到工作中去。

参观完枣园,我们踏上了去宾馆的汽车。在车上想起延安诗人贺

敬之的《回延安》,想起了那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第四篇:游延安有感

游延安有感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小时候第一次读到著名作家贺敬之《回延安》中的这句诗时,就被他热爱延安的精神所感染,并因而对延安无限神往。多少年来,总渴望有一次零距离触摸革命圣地的机会,去感悟“延安精神”博大精深的神奇魅力。

机会终于来了!2008年10月23-26日,房县老干部参观考察团到西安、延安进行“缅怀之旅、感悟之行”。我终于得以瞻仰矗立于延岭山顶的宝塔,抚摸了杨家岭七大会议上桌椅,丈量了王家坪、枣园的距离。亲眼目睹了革命领袖们曾经使用过的简陋用具之后,我终于明白,当年延安枣园的点点灯光,为何最终能照亮神洲大地;终于感悟了共产党人能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最后革命胜利的精神源泉。

早晨六点多钟,我们驱车往延安方向疾驶。天高、云淡、风清、路平。从西安到延安共400多公里,2006年西延高速公路峻工通车,不仅加速了革命老区发展步伐,也缩短了全国广大延安迷的“心灵”路程。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果树林,出了西安是石榴,从铜川到延安是苹果,<莲~山课件 >接近延安则是漫山遍野的枣树林。粉红的石榴、鲜红的苹果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也向我们展示了老区的经济特色产业。

一路上,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的效果日益凸显。虽然触目仍是一片黄色,但远山点点浅绿却在慢慢向周围蔓延——那是退耕还林而种的树木正在茁壮成长。想毕,不远将来,贫瘠的三秦大地也将会展现出郁郁葱葱的景象。

汽车经过三个多小时行驶,进入了延安境内。据导游介绍,现在延安市市辖1区12县,总人口210万人,总面积36712平方公里。现在延安经济支柱是旅游业、烟草业、石油化工业,人均收入已达1700多元,财政收入已达29多亿元。

进入延安境内,首先是黄陵,其次是洛川、富县、甘泉县。中午,当宝塔山上的宝塔映入我们眼帘时,我知道自己终于来到了那神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

街道宽阔整洁、楼房鳞次栉比、火车站宽敞透明、城中人群熙熙攘攘……一切都充满着现代繁华都市的气息,这就是那曾经的革命圣地延安吗?是的,这就是延安,那耸立在延岭山上的宝塔不就是延安标志吗?虽然历经沧桑,但那穿城而过的延河水还在缓缓流淌,延河桥的风姿依然一如当年。清凉山上的道观、半山腰的新华社旧址、山脚下的广场都向我们表明,这是那座曾经的革命圣地。

我们瞻仰第一站是王家坪革命旧址。

王家坪位于延安西北约4公里处,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司令部(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旧址现为南北两院,南院是政治部,北院是司令部。

一进王家坪大门便到南院,首先看到的是军委礼堂。这是一座土木石结构的平瓦房,整个礼堂可容纳二百多人开会,现在还保留着当年延安军民庆祝抗战胜利大会时的场景;绕过军委礼堂,向东是毛主席同志会客室旧址。

北院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有军委会议室,墙壁上挂有当年拍摄的很多照片。朱德同志经常在此召开重要会议,后院有一排访空窑洞,再后还有总政治部组织部办公室、毛主席居室,毛主席、朱德、王稼祥、彭德怀、叶剑英,林彪当年也住在这里。

在此期间,毛主席发表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重要文章。朱德为七大起草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撰写了《中国共产党与军事战争》、《克服困难,向前迈进》等文章,并于1947年4月5日在《解放日报》发表了著名散文《母亲的回忆》。1947年3月初,蒋介石调集了34个旅23万军队,向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发动“重点进攻”,并出动了大批飞机轰炸延安。毛主席镇定自若地坐在窑洞工作,警卫人员请他到防空洞去,他说:“不要紧,窑洞这么厚”,这时,警卫员石国瑞拣了一块弹片给毛主席看,他接过弹片在手里掂了掂,说:“噢,这个很好啊!可以打两把菜刀用”。1947年3月18日,延安城里已能清楚地听到枪炮声,彭德怀几次催毛主席动身,他说:“吃吧!吃罢饭再走!敌人要来就请他来吧!我们把窑洞打扫干净,桌椅放端正,茶壶茶杯摆整齐,告诉胡宗南,延安是我们的,我们还要回来的。”一直到下午6时多,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同志才离开延安,踏上转战陕北之路。1948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光复延安。国民党军队仅仅占领延安1年1月零3天。又过了一年,即1949年,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

在此期间,发生了不少有影响的事件。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胜利结束,军委和总部在此举行了庆祝抗战胜利大会。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在毛主席旧居门前的石桌向父亲汇报了学习情况。毛主席听后说:“你已经大学毕业了,但学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你还需上一个大学——劳动大学,在那里你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次谈话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当年6月26日,国民党中央航空第八大队三十五中队机长刘善本上尉,不愿为蒋介石打内战,驾驶B24式五三O号飞机起义,从重庆飞抵延安,延安总部在这里举行欢迎晚会,并称赞刘善本驾机起义的壮举。1947年3月,彭德怀主动请缨,要求暂时指挥在陕北的两万军队,保卫党中央,毛主席非常赞同。3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组成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习仲勋任副政委。彭德怀带领西北野战军抓住战机,以少胜多,一连打胜了著名的青化砭战役、蟠龙战役、羊马河战役、沙家河战役等,经过七战七捷,共歼敌三万余,粉碎了蒋介石对陕对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有力地配合了全国各战场的军事行动。党中央、毛主席对彭德怀的指挥才能和取得的辉煌战绩给予很高的评价。毛主席重新写下了他初到陕北时对彭德怀同志的赞扬诗:“山高路远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我们参观第二站是位于延安城西北约2.5公里处的杨家岭。

汽车一侧就是有名的延河,过延河大桥不远便是杨家岭。一路上,延河水、宝塔山、窑洞、杨家岭等“延安符号”一一映入我的眼帘,看着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景物,我内心有一种庄严的感觉,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那红旗飘扬、军歌嘹亮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很小的时候,“杨家岭的灯火”就深深印在了我脑海里。我知道,正是在杨家岭那狭小的窑洞里的油灯下,毛主席写出了《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光辉著作,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而今,当我跨越历史,踏上这块黄土地时,是多么想亲眼看一看当年老人家住过的窑洞、看一看杨家岭的灯火啊!

1937年1月,历经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到达延安,中共中央及主要领导居住在这里。在此期间,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坚持抗战,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号召解放区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组织全党开展了伟大的整风运动;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第七次全国党代会;举行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杨家岭见证了中国革命从最艰难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最困苦走向强大的伟大历史,从此,这条陕北高原上普通的大山沟便充满了传奇色彩。

跨进杨家岭沟口中央机关大门,首先看到的是绿树环抱下的中央大礼堂。礼堂上空,红旗在蓝天下猎猎飘扬。礼堂当年由杨作才设计,中央机关同志自己动手建成,它高大雄伟,可算是杨家岭最辉煌的建筑了。时至今日,礼堂依然保持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旧貌,主席台正中悬挂着毛主席和朱德的大幅画像及六面党旗。

走进能容纳千人的会场,抚摩着会场一排排简陋的座椅,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革命前辈们正在商讨中国革命的重大决策,仿佛听到听到了领袖们抑扬顿挫的讲话声音。走出大礼堂,我们过桥来到对面山坡上,这里散布着一些小小的院落,小院里是几孔朴实的窑洞——这是当年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住处兼办公的地方。毛主席居住的3孔窑洞里,陈设着木桌椅、帆布躺椅、木柜等家具,看上去十分简陋,置身于这朴实的窑洞和小小的院落,望着这简陋的生活和办公用品,我们可以想象出当年领袖们生活是何等艰苦。然而,毛主席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整顿党的作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许多著作,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诞生的。此时此刻,杨家岭的灯火再一次在我眼前点亮——正是这长明不熄的灯火,为无数革命指明了方向,照亮了中国革命的漫漫征程。

毛主席旧居门前有一方小石桌,标牌注明是当年毛主席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会见处。针对当时流行的“恐美病”,毛主席谈笑风生,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毛主席幽默风趣的语言在陆定一准确流利的翻译下,不断引起美国记者的笑声。后来,期特朗在她的记录里写道“党的负责干部住着寒冷的窑洞,凭借微弱的灯光,长时间地工作,那里没有讲究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在毛主席旧居前,还有一块坡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便是当年毛主席开垦的菜园,他在这里种下辣椒和西红柿等蔬菜。日理万机的领袖,自己身体力行,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生产运动。

杨家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看上去都那么亲切,发生在杨家岭的故事都那么耐人寻味。漫步在这儿,我的思绪不由又飞到了当年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眼前浮现出的是革命先烈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雄壮激昂的冲锋号声里,赴汤蹈火、前赴后继的画面。因此,我们更加怀念和崇敬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的洗礼。

在普照的阳光下,我们赶往下一站——枣园。

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因枣树多而得名。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往此处。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亦迁入园内居住。

来延安之前,早就听说毛主席在枣园住过。想象中,可能是陈旧的窑洞、荒凉的黄土坡。没想到,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枣园里绿树成荫、树木茂密、环境幽静、风光秀丽,园中千余棵枣树、桃树、杏树生长繁茂。一入园,迎面看到的就是中央书记处小礼堂,这是1943年工作人员自己动手修建的;再往前走,进入一个小广场,老远就看到了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的塑像;广场后面,是一片参天大树;顺坡而上,看到一排一排窑洞。毛主席住的窑洞,分卧室、办公室、会客室,从1943年10月直到1947年2月,毛主席一直住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党的七大。毛主席在这里也写了大量的著作,著名的有《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关于重庆谈判》等。在毛主席住的窑洞旁边,有一个毛主席生平图片展览,图片大都是没有公开发表的。过去看到的照片,都是一些领袖形象,高大威武、气宇轩昂。今天,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领袖的风采,其中,有一幅毛主席和家人的合影,很引人注目——领袖也是人啊!也有儿女情长。

参观枣园后我们来到新华社旧址前,这里正对宝塔山,背靠清凉观,是个留影的好地方。老同志们纷纷下车,以宝塔山、延河桥为背景,留下了参观延安的永恒纪念。

仰看宝塔山,近观延河水,夕阳西下,我们将结束旅程,踏上回归之征途。此情此景,我仿佛又听到了那久违的老歌《延安颂》: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前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啊!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第五篇:延安游心得

延安游心得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几十年了,我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近日,中心组织了延安红色之旅去参观学习,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三天下来,心中感慨万千。

我们经过6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来到延安,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遗址、宝塔山景区、枣园革命旧址,看到了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领袖和很多革命先烈住过的窑洞,用过的物品,穿过的衣服,通过导游的讲解,看着这一幕幕再现我们眼前的真实场景,我们不禁感慨我们的领袖,我们那些无数的革命先烈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为我们创造了这一片大好河山。

通过此次参观,加深了我对延安精神的了解,也让我感到了团结的力量,我们的党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团结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而取得了如此伟大的胜利。延安之行也让我坚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扬新时代的延安精神,就一定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贯穿于自己工作、生活的始终,我们必将为自己、为我们的企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下载游延安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游延安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游西安—延安有感[★]

    游西安——延安有感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小时候第一次读到著名作家贺敬之《回延安》中的这句诗时,就被他热爱延安的精神所感染,并因而对延安无限神往......

    游革命圣地延安有感

    游革命圣地延安有感 2010年5月11日,我们医院党支委,团支委一行24人,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感受延安精神。短短一天的时间,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王家坪......

    延安、西安游[5篇范文]

    8月3日,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到延安参观学习,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接受延安精神的洗礼。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是我们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

    延安心得体会

    延安学习心得体会 2018年10月14日,我们一行32人开始赴延安市委党校培训,开展红色教育。亲眼见到传说中的王家坪、杨家岭、宝塔等革命圣地,亲身感受延安精神的内涵,接受一场红色......

    延安心得体会

    延安干部学院学习心得 阔别十年,我又来到了那个曾经带给我无数快乐的地方——延安,一座有着无数经典革命故事的神圣宝地,一个让人去一次就永远都无法忘记的地方。 唯美的校园 :......

    延安心得体会

    从未去过延安,却对她神往已久。恰值建党91周年,金秋十月局部分职工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红色之旅,并参观学习接受传统的革命教育。 一路上虽然风光并不算秀丽,但已不是想象的黄土......

    延安教学心得体会

    来到西安政治学院的第一天,我就看到了课程安排表上的延安教学活动,内心充满了期盼,延安,这片红色的革命圣地,像是有着无法抗拒的力量一般一直吸引着我。近日,学院组织了我们组织干......

    延安学习心得体会

    延安学习心得体会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党中央、毛主席曾在这里度过了13个春秋,中国革命在这里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7月26日,在市公司的安排下,我作为一名优秀党务工作者,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