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专著学习心得—读《赏识你的学生》感悟
教育专著学习心得—读《赏识你的学生》感悟
教师:侍静 爱国第二小学
寒假期间,我拜读了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书里大部分故事描写的是身体缺陷,自暴自弃或行为顽劣、一度跌入人生低谷的孩子,在老师真诚的鼓励和热情的帮助下,重拾信心,克服困难,改正错误,最后终于走向成功的动人情景。
《赏识你的学生》由孟繁华主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新课程教师培训的教材。全书共七章,第一章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第二章老师,您听我说,第三章每个人都是天才,第四章一生的感谢,第五章就这样被你感动,第六章师心深处,第七章恨,铁就能成钢吗?全书共有七十多篇文章,每篇文章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经典案例,并附有家长留言、专家评析和思考与探索。附录中则收入了最具杀伤力和最具激励作用的评价性语句,以及建议阅读的书刊和网站目录。该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同时又针对教师群体,具有指导意义。
这本书给了我们全新的教育理念。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和理解至关重要。只有善于理解生命,才能真正达到对孩子的理解。”要理解学生,必须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的人格体,必须与孩子进行平等地对话,善待每一个生命,用真诚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赏识学生并且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考虑,为他们提供最适当的教育方式,这才是真正关爱学生的最佳体现。本书所展示的,或是学生的心灵独白,或是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或是精选的专家评析,然而,它为我们开启的,却是教育的全部奥秘,那读完这本书,让我曾经浮躁的心,宁静了很多。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批评多于鼓励,甚至经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例如:“讲了多少遍了,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 “看人家学生怎么怎么好,你们以后怎么办?”本来教师想通过揭学生的痛处,来唤醒学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这样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适得其反。因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引进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以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中,提倡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就像汤普森小姐欣赏特迪的手镯和香水一样,用赏识唤回了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了学生的自尊,用关爱呵护了学生的心灵。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理解他们身上就是在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真正的解读后,爱的付出。本书给每一位老师带来了启示,原来“惩罚”也可以让学生们如沐春风,在学生心底留下最深的感动。并为教师们提供了与学生最直接、最深切、平等的心灵关照的机会。让每一位“诲人不倦者”都不得不反省、深思和探索,因为,这些都是来自真实心灵的呼声。
从《赏识你的学生》中,我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尊重和爱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摘录:
“爱学生”和“尊重学生”的含义是不同的。“爱学生”意味着喜欢、欣赏学生,保护学生的成长,给他们以帮助,促进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则意味着要把学生看成和我们自己一样的人,看成是一个自由、独立、完整,有其独特天性、人格特征和尊严的人,“尊重”更注重接纳、平视、理解和宽容地看待学生的一切所作所为。
感悟: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自己”可以把它看成是我们教师的座右铭。赏识资优生是锦上添花,赏识弱势群体才是雪中送炭。只有更加关爱弱势群体,才能使处于失衡状态的天平重归平衡。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可能有瓦特,你的冷眼里可能有牛顿,你的讥笑中可能有爱迪生,你的骂声中可能有爱因斯坦„„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尊重孩子就是必须考虑他们个性的独特性、差异性,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想,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这样的:当他离开学校的时候,对老师存有一份感激之心,对学校充满一种怀念之感,对学习保持一份自信之心,对生活更带一种热爱之情,对人生拥有一张理想之帆,赏识教育不是营造温室,让学生习惯被赏识,而是培育学生的自信,教学生学会赏识自我、赏识他人,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向上、永续发展存在的不足。另外,这本书还让我深深领悟到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或许你认为是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是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教育是充满着生机的鲜活过程,是人与人心灵的相遇和对话。真爱学生,才懂得“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的道理。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多一些欣赏;少一些冷嘲热讽,多一些赞许鼓励;少一些不闻不问,多一些体贴爱护,我们都会为人父母。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批评多于鼓励,甚至经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例:“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要做错,怎么能考第一。”“讲了几遍的题还不会,真是对牛弹琴。”“看人家学生怎么怎么好,你们以后怎么办?”本来是想通过揭学生的痛处,来唤醒学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这样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适得其反。因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引进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以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因而,我们教育工作者理应宽容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赏识就是爱的体现。它不是虚情假意的作秀,不是居高临下的宠幸,不是不讲原则包办代替的溺爱,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它并不深奥,它也许就是一句你很聪明;就是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就是把没有自信的学生推到赛跑道的起跑线上;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孩子是需要赏识和赞扬的,赏识能使孩子舒展心灵、激发潜能。孩子很容易从老师的赞扬和鼓励中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读罢孟繁华老师撰写的《教你赏识孩子》一书,书中那些案例以及“赏识、理解、信任、奉献„„”等词象波浪一样冲击着我,它教会我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优点、缺点,从而使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价值的肯定,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面对今后的道路。
教师对学生,首先要亲近学生,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多表扬,多鼓励,要信任、激励学生。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就是对学生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是给他们信心合勇气,让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人是相互的,我看到他们听我说话时专注的神情,感到自己在尊重他们时,也被他们尊重的感觉,心中感慨万千。如果短短的一句表扬话也能带给学生幸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在你赏识学生的过程中,你已经成就了非凡的智慧。
我们老师对孩子发自内心的赏识,从孩子本身出发的赏识,能传递给孩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加努力和自信,而且会促进孩子智能发展和身心健康,大大增强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从而激励孩子奋发向上,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使孩子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第二篇:教育专著学习心得—读《赏识你的学生》感悟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清水九年制学校 付强
《赏识你的学生》由孟繁华主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新课程教师培训的教材。全书共七章,第一章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第二章老师,您听我说,第三章每个人都是天才,第四章一生的感谢,第五章就这样被你感动,第六章师心深处,第七章恨,铁就能成钢吗?全书共有七十多篇文章,每篇文章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经典案例,并附有家长留言、专家评析和思考与探索。附录中则收入了最具杀伤力和最具激励作用的评价性语句,以及建议阅读的书刊和网站目录。该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同时又针对教师群体,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赏识学生并且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考虑,为他们提供最适当的教育方式,这才是真正关爱学生的最佳体现。本书所展示的,或是学生的心灵独白,或是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或是精选的专家评析,然而,它为我们开启的,却是教育的全部奥秘,那就是在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真正的解读后,爱的付出。本书给每一位老师带来了启示,原来“惩罚”也可以让学生们如沐春风,在学生心底留下最深的感动。并为教师们提供了与学生最直接、最深切、平等的心灵关照的机会。让每一位“诲人不倦者”都不得不反省、深思和探索,因为,这些都是来自真实心灵的呼声。
从《赏识你的学生》中,我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尊重和爱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摘录:
“爱学生”和“尊重学生”的含义是不同的。“爱学生”意味着喜欢、欣赏学生,保护学生的成长,给他们以帮助,促进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则意味着要把学生看成和我们自己一样的人,看成是一个自由、独立、完整,有其独特天性、人格特征和尊严的人,“尊重”更注重接纳、平视、理解和宽容地看待学生的一切所作所为。
感悟: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自己”可以把它看成是我们教师的座右铭。赏识资优生是锦上添花,赏识弱势群体才是雪中送炭。只有更加关爱弱势群体,才能使处于失衡状态的天平重归平衡。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可能有瓦特,你的冷眼里可能有牛顿,你的讥笑中可能有爱迪生,你的骂声中可能有爱因斯坦……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尊重孩子就是必须考虑他们个性的独特性、差异性,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想,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这样的:当他离开学校的时候,对老师存有一份感激之心,对学校充满一种怀念之感,对学习保持一份自信之心,对生活更带一种热爱之情,对人生拥有一张理想之帆,赏识教育不是营造温室,让学生习惯被赏识,而是培育学生的自信,教学生学会赏识自我、赏识他人,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向上、永续发展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多一些欣赏;少一些冷嘲热讽,多一些赞许鼓励;少一些不闻不问,多一些体贴爱护,我们都会为人父母。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批评多于鼓励,甚至经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例:“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要做错,怎么能考第一。”“讲了几遍的题还不会,真是对牛弹琴。”“看人家学生怎么怎么好,你们以后怎么办?”本来是想通过揭学生的痛处,来唤醒学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这样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适得其反。因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引进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以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因而,我们教育工作者理应宽容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赏识就是爱的体现。它不是虚情假意的作秀,不是居高临下的宠幸,不是不讲原则包办代替的溺爱,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它并不深奥,它也许就是一句你很聪明;就是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就是把没有自信的学生推到赛跑道的起跑线上;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第三篇:教育专著读后感 赏识你的学生
心灵的沟通
——读《赏识你的学生》有感 寒假期间,我拜读了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书里大部分故事描写的是身体缺陷,自暴自弃或行为顽劣、一度跌入人生低谷的孩子,在老师真诚的鼓励和热情的帮助下,重拾信心,克服困难,改正错误,最后终于走向成功的动人情景。
这本书给了我们全新的教育理念。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和理解至关重要。只有善于理解生命,才能真正达到对孩子的理解。”要理解学生,必须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的人格体,必须与孩子进行平等地对话,善待每一个生命,用真诚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读完这本书,让我曾经浮躁的心,宁静了很多。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批评多于鼓励,甚至经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例如:“讲了多少遍了,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 “看人家学生怎么怎么好,你们以后怎么办?”本来教师想通过揭学生的痛处,来唤醒学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这样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适得其反。因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引进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以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中,提倡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就像汤普森小姐欣赏特迪的手镯和香水一样,用赏识唤回了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了学生的自尊,用关爱呵护了学生的心灵。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理解他们身上
存在的不足。
另外,这本书还让我深深领悟到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或许你认为是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是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教育是充满着生机的鲜活过程,是人与人心灵的相遇和对话。真爱学生,才懂得“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的道理。
第四篇:教育专著学习心得》感悟
读《赏识你的学生》感悟
从《赏识你的学生》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尊重和爱这两个词语的含义。“爱学生”和“尊重学生”的含义是不同的。“爱学生”意味着喜欢、欣赏学生,保护学生的成长,给他们以帮助,促进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则意味着要把学生看成和我们自己一样的人,看成是一个自由、独立、完整,有其独特天性、人格特征和尊严的人,“尊重”更注重接纳、平视、理解和宽容地看待学生的一切所作所为。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自己”可以把它看成是我们教师的座右铭。赏识资优生是锦上添花,赏识弱势群体才是雪中送炭。只有更加关爱弱势群体,才能使处于失衡状态的天平重归平衡。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可能有瓦特,你的冷眼里可能有牛顿,你的讥笑中可能有爱迪生,你的骂声中可能有爱因斯坦„„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尊重孩子就是必须考虑他们个性的独特性、差异性,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想,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这样的:当他离开学校的时候,对老师存有一份感激之心,对学校充满一种怀念之感,对学习保持一份自信之心,对生活更带一种热爱之情,对人生拥有一张理想之帆,赏识教育不是营造温室,让学生习惯被赏识,而是培育学生的自信,教学生学会赏识自我、赏识他人,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向上、永续发展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多一些欣赏;少一些冷嘲热讽,多一些赞许鼓励;少一些不闻不问,多一些体贴爱护,我们都会为人父母。
正如书的后记中所说:“教育是充满着生机的鲜活的过程,是人与人心灵相遇的对话。”教育是期待,教育是牵手,教育是澄明,教育是心动;教育里洋溢着微笑的面孔,教育里饱含着真情的问候;教育中涌动着生命之流,绽放着成长之花,展现着智慧之境,培植着理性之魂;教育陪伴着人们成长生活,教育已成为人们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离开了“爱”这个核心则无从谈起,爱是教育的起点,终点则是孩子们的快乐成长与提高。
为人之师,我们将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如果我们不对太阳倾注殷切的期望,那么太阳也将不会放射绚丽夺目的光芒,让我们都来做一个美丽的教育者。
第五篇:教育专著学习心得
读《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有感
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得到确立,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也正不断推进。教师的角色也正在发生变化,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
多年来,人们沿袭传统的教育理论,遵循着古人关于教师功能的定位,即韩愈在《师说》里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在当今世界,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一个大学毕业生刚迈出校门就会发现,他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已经有一部分过时了。因此,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
教师容易学习到的一般是学科专业和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方面的基本知识,而难以学习到教学技术、技巧,更谈不上学习如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的技能了。
认真读了《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这本书,我感觉受益匪浅。这本书,共向读者介绍了名师授课的四十二个经典细节,每一部分都是按照“名言引入——观点阐述——经典案例——案例分析——培养策略引路”这样的序列进行介绍,真可谓是名言观点吸引人,案例分析耐寻味,策略引领指方向。
如何让课程内容充实紧凑,生动有趣,能让学生爱听,是每一个老师都会思考的问题。传统的教育方法中,老师总是以一副严谨而不苟言笑的面孔出现,上课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很难引人入胜。这本书通过案例评析的形式,在授课的方法手段上引入了很多先进的观点。例如:用风趣幽默的授课语言“粘”住学生;用多变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课程保持耳目一新的新鲜感;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大胆思索,充分发挥想象;把游戏带进学习,寓教于乐;恰当的运用板书与教具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些新颖的方法颠覆了死板、枯燥的传统教学方式,给了我很多启发。
诚然在过去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也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授课方式,但是相比于书中的名师们,我的授课方式显得缺乏新意。新时代的老师需要具备更高的素质与授课水平。倘若把三尺讲台比作一个微型舞台,那么,一个称职的老师既要是一个好编剧又要是一个好演员。
这本书让我最为欣赏之处,在于它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定义了教学的目的与作用。在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我们今天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当他们步入社会时可能有一部分已经过时。如何让教学的作用能一直延续,让学生学到的东西不只是受用于一时,取决于教师教给学生的到底是什么。
如书中所云:“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启发学生去发现真理。”过去我们教育工作者总认为,把书本上的知识尽可能完全的教授给学生,是我们最大的职责。而这种落后的“填鸭”式教育理念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们更多的是在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不用说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后,大都惊呼:“我在学校里什么也没学到,老师教的东西都没用。”的原因。作为老师,我们在听到这种声音时,应该认真思考,为什么学生们会有这种抱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如果老师没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当学生离开学校后,他们的头脑里只有那些零散的知识点,完全不能用来应对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
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是独立性,非依赖性。我们的学生在独立思考方面确实存在着缺陷,学生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位外国学者曾对中外学生做了一个比较,结果发现中国的小孩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不会提问!老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通常会询问台下的同学有没有问题,外国的小孩都会踊跃的提问,而中国的小孩都缄默不语。这种现象是中国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思维定势造成的:老师按照教材上课,老师讲的肯定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这种严格、保守的教学方式残酷地禁锢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束缚了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学生们不会去思考为什么,所以问题都找不出来,更不敢对书本和老师说“不”。这也是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是教育的缺陷导致了能力的缺陷。本书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针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可取的教育模式。首先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指导多于传授,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比如某些知识点,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针对学生们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予解答与启发。老师可以尝试给学生们布置一些与学科相关的展开内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模仿等学习过程,在不断实践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们对已学的知识进一步展开,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
本人教授的学科是小学数学。作为一门理科,过去的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们用形形色色的公式和定理去解答各种类型的题目,在各类考试中获得高分。这样的结果就是很多学生只会解答数学习题,却不能灵活运用数学这个工具去解决具体问题。由此看来,这样的教学方法效果不好,没有提高学生的能力。我们应该更多的教会学生各种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相互关系,将知识点贯串形成知识网络。再配合适当的练习,学生必将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数学这门课的特色是在于它重逻辑、重条理,我们教给学生知识其实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教会学生思考。
明确了教学的最终目的,还需要合适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改进教学方式,《名师》里的名师们为我提供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其细节之一《幽默,课堂活色生香的最佳魔法》引发了我对小学课堂教育的更深认识,尤其是看到钱梦龙特级教师的课堂案例,他这种引导学生提问的语言以及跟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一节课的课程保持着欢乐和轻松,为师生之间的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然而,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让人感觉沉闷而压抑,学生们在课堂上不苟言
笑,不积极发言,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那么,怎么样使我们的课上得更生动,使我们的语言组织得更幽默,轻松呢?我个人认为,首先要从我们教师自身的生活上入手,先要使自己的心情放松,要学会开朗的面对每一件事,对学生不能倚老卖老,应该把他们当成朋友去关心爱护他们,平时更应该从生活当中发掘幽默的素材。而另两篇细节《肢体语言,此处无声胜有声》和《让课堂语言激情四溢》让我有深深的同感,对学生的每一个肯定的眼神,赞扬的笑容,让学生感受到你时刻在关注着他,让肢体语言,为你的课堂教学更为生动,传神。擅长使用肢体语言,能让你许多在教学语言中不能精确表达的意思,更好的表达出来,一次次的真实的情感交流中,学生就觉得自己与老师是朋友,师生之间产生了情感共鸣,学生就很容易地主动走进了情意融融的学习活动中,正所谓“教学应体现语言的交流,语言交流的精髓之处在于互通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要进入学生这个神秘之宫的大门,教师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孩子。”还有一篇《春风拂面般的启发式教学》对我的感触也颇深,“启发”二字,在孔子的的原话中,“启”是“开其意”的意思,指学生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仍不能领悟时,需要教师从旁开启,导以思路,使学生能够登堂入室,探寻奥秘。“发”是指“达其辞”之意,就是指学生经过教师导以思路后心有所悟难以表达时,教师给予诱导,使其能把思维成果用语言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开其意”是内化,“达其辞”是外化,即凭借内部语言按照老师提出的问题启发的思路进行思考,然后将思维结果进行丰富,整理,外化为口头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启”是因,“发”是果。教师“启”得好,引导得当,才能让学生“发”有效,激活思维。还要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扩散思维,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立体化思考问题,扩大思维的发散度,增加思维容量。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使他们的身心更放松,思维更积极,想象更丰富。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真正成功的秘
诀,是激发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动力,也是发明创新的摇篮。
翻阅书本,品读书本中阐述的一个又一个观点,分享书本中阐述的一个又一个经典案例,足足让我感受到了名师授课经典细节魅力所在。更让我感悟到了,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到底拿什么去吸引我们的孩子,什么才能真正吸引孩子,那就是教师真正具有的教育能力,既包括“热心、幽默、诚实、正值„„”多达1000个以上的素质能力!作为战斗在新课程改革最前线的现代教师,肩负着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历史重任,胸怀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爱,我们应脚踏实地实施更轻松愉快的互动式教学。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如耐人寻味的故事,精彩有趣的游戏,幽默风趣的语言,紧张刺激的竞赛,形象具体的操作,饱满真挚的情感等等,激发学生的探求欲,引发学生的兴趣,把课堂打造成一个充满趣味的知识园地。
罗曼.罗兰说:“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应重视教育理论的阅读,在书中,我们能发现智慧的火花,读出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并检查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能开拓我的眼界,丰富思维,发现好的教育方法,并将它运用到教学中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