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融三同心得体会
“一融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常委会重要指示和团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贯彻落实团省委在全省专兼职团干部中广泛开展“融入青年,与青年同学习、同劳动、同生活”党性实践锻炼活动,依据《豫青字〔2011〕14号:关于开展“一融三同”党性实践锻炼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辉县市团市委积极开展“一融三同”活动,冀屯乡西耿村、拍石头乡沃源合作社、松贡水合作社、辉县市城北中学、吴村镇中州棉纺、冀屯乡食用菌合作社等处处都印上了辉县团市委的身影,留下了辉县市团干的足迹。
通过进基层,进学校,进农户,与青年们同学习、同劳动、同生活,与村社干部、群众代表一起座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活动中,深入农村一线,了解民情,使团市委对“一融三同”的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与群众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增强了党性观念和党性修养,改进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能力。
一、“一融三同”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推进剂”
“一融三同”已成为新时期下党群干群关系的“推进剂”,“润滑剂”。通过融入群众,与群众同学习、同劳动、同生活。在与青年零距离的交流沟通中,深刻感受到了群众的善良和淳朴。深切体会到了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与厚望。进一步推动了团委与青年心与心的交流和融合,唤醒了我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强化了党性修养。通过开展一融三同活动,在与青年的朝夕相处中,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感情,了解了青年期望,体察了民心民情,进一步增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坚定了推动农村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在“一融三同”活动中,帮助农户制定增收计划,化解青年之间矛盾,协调企业与职工关系,促进教师与学生感情交流。有力的促进社会和谐。
二、“一融三同”活动是改进工作作风的传家宝。
通过开展“一融三同”活动,使我们对基层团委干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基层团委干部最朴实,也最辛苦,所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各项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头绪多,纷繁复杂。体力上的劳累自不待言,遇到不了解情况,态度不好的群众埋怨怪罪,心里头的辛酸只有自己默默承担。感受胜于说教,农村群众和团干身上的优良传统和品格深深地教育了我,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既是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也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求真务实是党永葆青春蓬勃生机的法宝,只有真心贴近群众,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才能不断提高和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只有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真正了解群众的疾苦冷暖,掌握群众生活生产的真实情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和困难,才能拉近我们和群众的距离,得到群众的拥护。
三、“一融三同”活动是提升工作能力的助推器 现实生活中,部分领导干部在制定决策、计划或决定时,习惯于凭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出主意,想办法。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去开展慎密的调查研究,没有深入的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心声,没有集中群众的智慧,没有认真去总结群众实践的经验和办法,缺乏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这样是做不好基层工作的,我们的基层机关干部只有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真心与群众交流,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困难和疾苦。才能真正了解一些长期上访群众的真实诉求,才能真正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才能真正提高我们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第二篇:三同心得体会
“三同”体验培训心得体会
上个月,我有幸成为我区第三批 “三同”班的学员赴贵州省毕业市威宁县盐仓镇二堡村体验生活。对于出生在70年代末、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我来说,十来天的“三同”生活,与其说是一种实践体验,倒不如说是一场生动的人生课堂来得更贴切。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儒雅博学的名师授课,也没内涵丰富的书籍课本,然而它却用冷峻的现实、朴素的情感、真挚的交流,以无形之力直击人的内心,带来前所未有的教育、启迪和震撼,让人受益终生,回味无穷。一、一次国情民情的教育课堂,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生活的现状与城乡生活的差异
此次“三同”所在的二堡村隶属于毕节市威宁县,该县为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黔西北高原,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二堡村就位于县城东北部,平均海拔2020米,由于地处高海拔,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村里水资源贫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产生活用水依靠雨水和水窖解决,全村总户数为368户,总人口为1935人。农业收入以种植业和家庭饲养为主,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玉米、马铃薯。2012年全村
2值秋收季节,当了解到村里哪户人家缺乏劳动力时,我们集体去帮忙收农作物。购买文具、生活及保健用品到村里的小学,镇上的养老院慰问,有外语特长的学员还到村小学给小朋友们上英语课,有的学员甚至每天早晨7点多便到学校带领小朋友们早读。对于村里的特困户,学员们自掏腰包集体上门去慰问,为数不多的慰问金却给农户们在寒冷的天气里送去一丝温暖。为了让村里早日脱贫致富,在村委会组织的座谈会上、在专门为农村教育问题而召开的征求意见会上,学员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村里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建设献计献策。
而相较于我们的付出,二堡村的农户们却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回报:村民们把最好的房间、最干净的被褥让给学员:没有吃早餐的生活习惯却每天早起给大家煮早餐;学员们晚归时,“家里”的小朋友冒着细雨打着手电去迎接;生怕学员们吃不惯当地饭菜的口味,每天调整着菜式及做法……。还记得在慰问完村里的贫困户后,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小孩上学的寡妇为表示感谢特地送来热腾腾的大包子。还记得每每走在路上,迎面而来的村民总是用他们质朴的微笑、亲切的语调,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还记得在我们离开二堡村的那天,村民们从凌晨4点就开始忙乎,把平日里都不舍得吃的鸡杀掉,给学员们做的早餐。在送别的路上,村支书强忍着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在回到深圳后,住户家小兄弟发来的“你们走后,家里好像少了点什么”的信息。如此的深情厚谊,让每一位学员都铭记于心,感动不已。我们不禁感慨:为什么在生活富裕充实的城市里,老百姓对党委、政府甚至是公务员抱怨更多、更不信任?而在贫困的二堡村,短短十几天的生活,却让我们与村民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情谊呢?我想“三同”体验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古语有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党员干部只有真正的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一线感受群众疾苦,懂得换位思考、扎实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的取信于民,为民所敬。三、一次人生态度的教育课堂,让我们真正懂得知足与感恩 盐仓与盐田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生活环境与物质条件却有着天差地别。生活在物资丰富、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里我们常常会因为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而充满了抱怨。可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二堡村,你看不到牢骚满腹、也看不到怨天尤人,每一位村民都用真诚质朴的笑容来回应和感染着我们。最让我感动的是住在“咱家”隔壁的崔祥兵一家,祥兵是一位年青的父亲,家里有三个小孩,都在上小学。两年前因为一次意外,右腿粉碎性骨折,从医院回家以后,一直靠拄拐杖才能行动。因此两年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落在了崔夫人身上。从外表看起来,崔夫人瘦弱得仿佛一阵风都能吹倒,可是干起活来却一点不含糊。干农活、做家务、照顾老公小孩全由她一人包办。更为可贵的是,因崔祥兵哥哥去世,嫂子改嫁,哥哥家的两个小孩也由崔祥兵家负
6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呢?老支书用他的亲笔信诠释什么是责任与承担,无关职位的高低、薪酬的多少、评价的好坏。这让我们这些来自特区的年青干部十分汗颜。只有认清自己工作的使命和意义,才会对事业、对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
在二堡村的“三同”培训学习已经结束了,可是这一段经历对大家的影响却一直还在。在第三期“三同”培训班的总结会上,当看到镇政府精心制作的“三同”培训记录的短片,回忆起“三同”生活的点滴时,禁不住眼眶湿润。让我想起了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真心希望这个宁静、和谐、纯朴,带给我们无数感动与难忘经历的小乡村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三同培训心得体会
三同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三同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三同心得体会
“三同”体验培训心得体会
上个月,我有幸成为我区第三批 “三同”班的学员赴贵州省毕业市威宁县盐仓镇二堡村体验生活。对于出生在70年代末、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我来说,十来天的“三同”生活,与其说是一种实践体验,倒不如说是一场生动的人生课堂来得更贴切。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儒雅博学的名师授课,也没内涵丰富的书籍课本,然而它却用冷峻的现实、朴素的情感、真挚的交流,以无形之力直击人的内心,带来前所未有的教育、启迪和震撼,让人受益终生,回味无穷。
一、一次国情民情的教育课堂,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生活的现状与城乡生活的差异 此次“三同”所在的二堡村隶属于毕节市威宁县,该县为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黔西北高原,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二堡村就位于县城东北部,平均海拔2020米,由于地处高海拔,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村里水资源贫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产生活用水依靠雨水和水窖解决,全村总户数为368户,总人口为1935人。农业收入以种植业和家庭饲养为主,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玉米、马铃薯。XX年全村23-值秋收季节,当了解到村里哪户人家缺乏劳动力时,我们集体去帮忙收农作物。购买文具、生活及保健用品到村里的小学,镇上的养老院慰问,有外语特长的学员还到村小学给小朋友们上英语课,有的学员甚至每天早晨7点多便到学校带领小朋友们早读。对于村里的特困户,学员们自掏腰包集体上门去慰问,为数不多的慰问金却给农户们在寒冷的天气里送去一丝温暖。为了让村里早日脱贫致富,在村委会组织的座谈会上、在专门为农村教育问题而召开的征求意见会上,学员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村里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建设献计献策。
而相较于我们的付出,二堡村的农户们却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回报:村民们把最好的房间、最干净的被褥让给学员:没有吃早餐的生活习惯却每天早起给大家煮早餐;学员们晚归时,“家里”的小朋友冒着细雨打着手电去迎接;生怕学员们吃不惯当地饭菜的口味,每天调整着菜式及做法。还记得在慰问完村里的贫困户后,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小孩上学的寡妇为表示感谢特地送来热腾腾的大包子。还记得每每走在路上,迎面而来的村民总是用他们质朴的微笑、亲切的语调,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还记得在我们离开二堡村的那天,村民们从凌晨4点就开始忙乎,把平日里都不舍得吃的
鸡杀掉,给学员们做的早餐。在送别的路上,村支书强忍着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在回到深圳后,住户家小兄弟发来的“你们走后,家里好像少了点什么”的信息。如此的5-篇二:XX年个人 “三进三同”学习心得体会
XX年个人 “三进三同”学习心得体会
按照区委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我到xxx镇乌岗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进三同”活动,通过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村社干部、群众代表一起座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同时,还结合开展了“结穷亲”活动,到“亲戚”家走访、慰问。活动中,我深入到农村一线,了解民情,使自己受益匪浅,感受颇多,使我对“三进三同”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进了与群众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党性观念及党性修养,改进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能力。
一、“三进三同”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推进剂” “三进三同”已经成为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的“推进剂”、“润滑剂”。通过深入花溪街道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与群众“零距离”的交流沟通中,深刻感受到了群众的淳朴与善良,深切体会到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与厚望,进一步推动了干部群众心与心的交流和融合,唤醒了我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强化了党性修养。通过开展“三
进三同”活动,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中,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感情,了解了群众期望,体察了民心民情,进一步增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坚定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
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在“三进三同”中,协助乡村制定发展规划、帮助农户制定增收计划,化解农村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发展。实践证明,“三进三同”不但是历练党员干部的良好平台,更是党员干部落实科学发展、推动农村文明进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载体。通过与群众之间亲切攀谈,群众自然而然敞开心扉、打开话匣把我们当成自己人,让我深刻感受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真谛,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就是要保持与群众血脉相通、心气相连,密切联系群众,多渠道与群众沟通,为群众想问题、办事情。只有这样,党群干群关系才能避免“油”、“水”分离,实现“鱼”、“水”情深,党的事业和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长久支持和拥护。
二、“三进三同”活动是改进工作作风的“传家宝” “三进三同”活动是我们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的“传家宝”。通过开展“三进三同”活动,使我对基层村社干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基层村社干部最朴实,也最辛苦,所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各项工作任务
重、头绪多,纷繁复杂。体力上的劳累自不待言,遇到不了解情况、态度不好的群众埋怨怪罪,心里头的辛酸只有自己默默吞咽。在与村支部书记的交谈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农村工作的艰苦,亲身感受到基层干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反躬自省,优越的物质条件不经意间反而养成我们时不时坐在车里“察”民情,会议室里“搞”调研的不实作风。感受胜于说教,农村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的优良传统和品格深深地教育了我。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既是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也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求真务实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只有真心贴近群众,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生活语言,才能不断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声音,保持与群众进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才能找准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方法途径,做到真正取信于民。群众是最真诚的朋友,朋友之间才能说真话、知真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党员领导干部都应改变关门坐堂式、走马观花式工作作风,每月抽出一定时间,走访1-2个院落或村(社区),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真正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同时,通过向群众公布个人的电话号码,建立为民直通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实在在
的问题。
三、“三进三同”活动是提升工作能力的“助推器” 作为一名信访部门的领导干部,“三进三同”活动无疑是我们提升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助推器”。现实工作中,一些干部职工总是拘限于书本和理论学习,认为理论知识比较扎实,方方面面都比群众强,没必要深入群众、没必要向群众学习。部分领导干部在制定决策、计划或决定时,习惯于凭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出主意、起办法,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去开展慎密的调查研究,没有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没有认真去总结群众实践的经验和办法,缺乏“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信访工作是长期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工作,当前,交通出行、城市拆迁、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农村产业发展等诸多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都需要亟需解决。我们信访干部只有“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真心与群众交流,拉家常,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疾苦和困难,才能真正了解一些长期上访群众的真实诉求,才能真实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才能真正不断提高我们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因此,要做一名真正为群众办事情、谋福利的信访干部,不仅要掌握指导工作的理论武器,奉献群众的满腔热情,而且要有服务群众的真实情感,具备扎实做群众工作的实际能力。我们信访干部要以“三进三同”活动为契机,并将其作为一种常态机制,才能不断提升我们
与群众打交道、解决突出信访问题的能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篇三:三进三同心得体会
“三进三同”心得体会
上栗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县委群工部部长:胡建秋
XX年12月30日
按照省、市委关于建立干部“民情家访”制度的意见及全市、全县领导干部“走基层、转作风、抓项目、促发展”活动要求,县委审时度势,立即在全县领导干部中集中开展以“进农村访民情、进农户解民忧、进企业(重点项目)谋发展,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主要内容的“三进三同”活动。按照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本人作为上栗县人大 常委会党组成员、县委群工部部长联系上栗镇泉塘村。活动开展以来,我带领工作组成员本着真心交流、耐心解惑、细心问难、诚心服务的工作要求,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惑于民、施助于民,融洽了干群关系,树立了良好形象,推动了工作落实。回顾这一工作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种锻炼,收获很大,感触很深,下基层,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下面本人就下基层工作谈点肤浅认识。
一、下基层就要带着真情实意去下,才能切实掌握民意 下基层干部开展民情访谈,就是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掌握
基层实际情况,从而解民忧、帮民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如果我们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为完成下基层任务而工作,这样不仅不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心声和所思所盼,反而还可能引起群众的不满和反感。下基层,就是要带眼睛下,认真观察民情;带耳朵下,仔细倾听民声;带脑袋下,认真思考发展思路;带双手下,尽其所能为民办些实事。为认真开展好民情访谈,我们坚持“三进三同”原则,充分利用群众在家时间开展工作,到群众家中串门,聊天的形式,认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赢得民心;只有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他们的企盼;也只有深入农村、走近群众,在田间地头、在农家小院、在农民餐桌上和群众贴心交心,打成一片,才能真正打开群众的心扉,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才能找准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向,明确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真正把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只有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办实事、谋发展,老百姓就会对我们充满感激、充满信任,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我深深地感受到,老百姓是最可亲、最可敬的人,干部与老百姓有多近,老百姓对干部就有多亲。
二、下基层就要带着务实为民去下,才能真正为民服务 为认真开展“三进三同”活动,我们本着“务实、为民、诚
信”的原则,切实联系村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一是积累了更多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和方法。认真学习了近年来党的各项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镇村一线领导干部学习工作的方式方法,认真向农村老同志学习处理农村事务中的一些方式方法,让自己积累了更多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二是增进了和群众的感情。农村群众对我们的善意与热情,以及在我们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时表现出来的感激之情,让我触动非常大,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结识了一批农民朋友,使我对群众的感情更加浓厚。三是增强了工作责任心。以更踏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农村工作无小事,只有多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与农民一起开展各项工作,农民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主动和你商量工作,换句话说,只有以真诚的心去帮助群众,群众就会理解你、支持你。四是触动了为民服务的内在动力。在驻村工作期间,我们时时处处都感受到群众想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但我觉得扶贫的重点不是他们需要什么就简单地给什么,而是重在理念上的引导,重在发展路子、发展方向的选择。也就是要把县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使扶贫真正扶到点子上,让困难群众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五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由于心灵上与群众密切沟通,真心实意为农服务,所以群众对我们更加信任,有
心理话对我们讲,沟通就更方便了,调解一些矛盾纠纷也有了基础,这样非常便于我们开展工作。
三、下基层就要带着转换角色去下,才能真正问计于民 “身”入基层更要“深”入基层,在与农户的面对面交流中,我深深认识到要做好驻村工作,必须做到三个转变:一是工作角色的转变,联系村干部的任务是协助而不
是指挥;群众在我们的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的心里就有多重。在驻村工作中,我们先后走访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养殖大户、老党员和一些贫困户,努力为他们解决了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分内之事,但群众回报给我的是难以言表的感激,远远多于我的付出。我深深感到,老百姓是纯朴的,也是最讲感情的,只要真心实意为他们着想,他们都会铭记在心。通过走访,我多了一份关注民生的责任感。二是工作方式的转变,变对基层工作的被动参与转向主动介入,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多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就能打开工作的新局面。下基层就应该沉下身子,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心、尽心、精心地为群众服务。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生活作风积极投身农村工作,踏踏实实向群众学习,真真切切为群众服务,朴朴素素和群众交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从工作、生活中的
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质,展现良好形象,切实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才华有施展的舞台,才能使你的能力得到体现。三是工作作风的转变,以谦虚谨慎、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多动嘴、勤跑腿、多融合。转变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联系村开展下基层工作只是一种工作的载体,旨在转变作风、推动工作。尽管驻村工作有期限,但服务三农无期限,要真正扑下身子,切实真正转变作风,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干部作风实实在在的转变,感受到蹲点工作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下基层就要带着有的放矢去下,才能真正与民为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多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与农民交流沟通,群众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理解你、支持你。在这次活动中,通过和群众沟通联系,亲眼见,亲耳听,拉家长里短、解百姓心结。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百姓劳作的艰辛和获取报酬的不易;感受到群众对法律法规知识的欠缺和机关办事程序的不明,才产生了机关单位事难办的错觉。作风不过硬,能力难提升;作风不扎实,工作难推进;作风不深入,事业难兴旺。另一方面我们讲解一些机关单位办事的基本程序,消除群众把办事程序当成机关干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误解。群众的反映也让我们感受到在机关中推行首问责任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我们接待来办事群众时,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浅浅的微笑、一杯淡淡的开水、一时认真的倾听就体现了尊重群众的良好作风。无论是在家庭院落、田间地头、养殖棚圈、还是在温室大棚里,篇二:三同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三同心得体会
“三同”体验培训心得体会
上个月,我有幸成为我区第三批 “三同”班的学员赴贵州省毕业市威宁县盐仓镇二堡村体验生活。对于出生在70年代末、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我来说,十来天的“三同”生活,与其说是一种实践体验,倒不如说是一场生动的人生课堂来得更贴切。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儒雅博学的名师授课,也没内涵丰富的书籍课本,然而它却用冷峻的现实、朴素的情感、真挚的交流,以无形之力直击人的内心,带来前所未有的教育、启迪和震撼,让人受益终生,回味无穷。
一、一次国情民情的教育课堂,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生活的现状与城乡生活的差异 虽然出发之前,通过区里召开的动员会及前两批学员的反馈,让我提前对此次的“三同”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真正到达二堡村时,各种环境、各种状况还是让我感到了意料之外的震惊。至今仍难忘,刚进村里时那条坑洼泥泞的山路、路边那看似破败却仍旧炼烧着的锌矿、村里道路上随处可见的各种动物的粪便、被苍蝇蚊虫占领的公共厕所、农户家水窖里含有漂浮物的生活用水以及根本不可能洗澡的事实带给我的震撼。但是
很快,村民们热情质朴的笑容、初次体验干农活的新鲜感、学员们互帮互助的友谊,让起初的这种不适应感迅速消除。
而作为一名母亲,最让我揪心疼惜的便是村里的小朋友了。当城里的小朋友还在家里大人们的呵护下娇生惯养,过着像“小皇帝”般的生活时,农村的孩子们早早已经开始帮家里干农活了。他们那稀疏发黄的头发、因营养不良而略显矮小的个头、因天气寒冷冻得像胡萝卜一样的小手、从不吃早餐的生活习惯、在操场排队等待打午饭的瑟瑟发抖的身影、一件又脏又破的玩具却视若珍宝、吃到一颗糖时那幸福满足的神情,这些是城里的小孩根本无法想像的。所幸的是,村里对教育还是较为重视,看到村里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小学以及学校里26岁的年轻校长,让我们对于这个村小学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期待。但是校舍内除了破旧的桌椅板凳、黑板讲台,再无其他设施,教室里甚至连电灯都3-值秋收季节,当了解到村里哪户人家缺乏劳动力时,我们集体去帮忙收农作物。购买文具、生活及保健用品到村里的小学,镇上的养老院慰问,有外语特长的学员还到村小学给小朋友们上英语课,有的学员甚至每天早晨7点多便到学校带领小朋友们早读。对于村里的特困户,学员们自掏腰包集体上门去慰问,为数不多的慰问金却给农户们在寒冷的天气里送去一丝温暖。为了让村里早日脱贫致富,在村委会组织的座谈会上、在专门为农村教育问题而召开的征求意见会上,学员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运用自己的知识和
智慧,为村里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建设献计献策。
而相较于我们的付出,二堡村的农户们却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回报:村民们把最好的房间、最干净的被褥让给学员:没有吃早餐的生活习惯却每天早起给大家煮早餐;学员们晚归时,“家里”的小朋友冒着细雨打着手电去迎接;生怕学员们吃不惯当地饭菜的口味,每天调整着菜式及做法。还记得在慰问完村里的贫困户后,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小孩上学的寡妇为表示感谢特地送来热腾腾的大包子。还记得每每走在路上,迎面而来的村民总是用他们质朴的微笑、亲切的语调,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还记得在我们离开二堡村的那天,村民们从凌晨4点就开始忙乎,把平日里都不舍得吃的鸡杀掉,给学员们做的早餐。在送别的路上,村支书强忍着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在回到深圳后,住户家小兄弟发来的“你们走后,家里好像少了点什么”的信息。如此的5-篇二:参加“三同”锻炼的几点体会和感受
参加“三同”锻炼的几点体会和感受
宣威市人事局 孔英
为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巩固“双为”教育活动成果,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了”云岭先锋工程活动,动员成千上
万的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种工作方法,较大地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改进了干部工作作风,被称为“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钥匙”。7月16日,我按照市委的安排和要求,到倘塘镇松林村委会半坡村民小组孔令广农民朋友家,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短短的三个月里,我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深深感到农民的艰辛,村干部的艰苦和不易。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三同”要真正做到当农民真解难事实,交农民诚 我到孔令广家后,以一名新成员的身份与他们一同上山劳动、下田种地,从烤烟封顶打杈、扎烟到苞谷中耕管理,从锄草、刨洋芋到帮农户挑水、扫地、做饭、洗碗,无论是农活还是家务活,我都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经过一段时间下来村里的干部群众认可我们“三同”干部不是下来走过场的,而是能实实在在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劳动之余,我经常会跟老百姓聊天,与农民交朋友,向他们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鼓励他们依靠科技勤劳致富,同时在与他们深入的交往中,掌握村情,松林村生态环境好,天然草场宽,森林覆盖率高,矿产资源储量少,开采价值低,经过三个月的调研,我我认为在松林地区发展畜牧业是一条符合当地实际,促进农民增收的好路子,并写了一篇关于在松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养殖业的调研文章。
通过在农村生活,深知农民的疾苦,在劳动之余,出了跟我所在住户做些家务活外,主动帮助村子里的老弱病残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农户孔令佩家小孩生病,因家里无钱,向
村里人借50元钱给小孩看病都借不着,我听说后,到他家给他一百元钱叫他赶快带小孩去看病;村民孔祥发老人,因年迈又加之几个儿女都不在身边,我就主动跟他家挑水、扎烟、理烟,帮他到烟站卖烟;还利用到城里、镇里办事之机,积极协调动员松林在外的老板、能人前来松林捐资助学,搞公益事业,煤炭老板孔令宾已答应捐资10万元给半坡村小学建盖教室。
二、市委下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进行“三同”是很有必要的。
曲靖市委提出下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三同”,有些同志认为这是“走过场”或“没有必要”,担心下去的同志不可能住得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后,我认为下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是非常必要的,就我来说虽然在乡镇工作过,也曾有农村生活经历,但这毕竟是面上的、浅层次上的认识,没有像这次深入的了解农村、农民生活。现在农村形势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仅凭印象、凭经历已经不能准确把握农村工作的特点。我国70%多一点的人口在农村,农村还有3000万左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在
经济发达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些问题不是从理论上、表面上认识得到的,只有到农村,才能真正理解这些问题。
“三同”是增强与农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干群关系不是那么融洽,有些干部下乡流于形式,作风漂浮,不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不体察百姓疾苦,影响了党和干部的形象在群众中的威信,其实,我们老百姓是纯朴、善良的,我们干部要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把各项工作落在实处。
三、“三同”是一次学习、提高、锻炼的机会
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和向社会招考公务员充实到机关的年轻人较多,他们具备了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机关工作业务水平,但长期在机关工作,对农村缺乏实践和工作经历。现在农村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机关干部,我们的大多工作职责都是为农村工作、全市经济发展服务的,如果没有农村工作经历,不具备农村政策水平和农村工作方法,就谈不上为农村、为老百姓服务。通过“三同”生活经历,使自己进一步学习了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提高了政策水平,学习了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三同”锻炼,是一次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我的一次好机会。使自己学会了一些劳动和生产技能,拓宽了知识领域。
四、通过“三同”锻炼,增强工作责任感。
这次到农村体验生活,才真正体会到山区农民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了很大进步,农村面貌有了一定改观,但是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很多资源优势还未发挥,城乡差别还很大。如村里的农户为孩子上学的学费都凑不够,娃娃病了借50元钱去看病都借不了等等,看到这些情景,我会感到同情和难过,因此,我觉得我们机关年轻干部在机关时间一长,对农村农民生活不了解,有时就会出现这也不满足,那也不顺眼的现象,建议他们到农村去看看,在与我们所处的工作环境和经济待遇相比,我们的条件优越多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干好工作,同时也就会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更加努力工作,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感性认识,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篇三:驻村“三同”蹲点心得体会
驻村“三同”蹲点调研心得体会
×××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作为中青班一员,我到了××市××镇茶新村河麓组 ×××家,进行为期十天的“三同”蹲点调研活动。这次调研,与平时自己在工作中经常下村所作的检查工作式的调研有所不同,这次是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村民实现了“亲密接触”,在这次蹲点调研中,通
过走访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党员、退伍军人、困难户,进行拉家常倾谈,与帮扶户边喂猪边倾谈,11月15日还参加了茶新村召开的各届人士座谈会,宣传了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分析农村的发展形势,也对农村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基层组织
建设、维护稳定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虽然我也在基层工作多年来,但这次“三同”蹲点调研,对我来说是一次情感的震撼,一次生动的教育,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触动很大、感受很深、启示很多。
一、总的感受
群众路线,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基层领导干部要敢于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勇于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善于与群众“心连心”解困。这十天时间中,我所到之处,都感受到村民的热情和渴望,他们都很乐意与我交谈,从家庭事到村里事,从生活到生产,从现在到将来,无所不谈,这说明群众是渴望领导干部能与他们“零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和困难。深入一线是“发现问题、寻求对策”的最佳途径。作为领导干部,特别乡镇的干部,要做好民生工作,只有走群众路线,直面群众,真正沉下去,做到“零距离”、“面对面”、“心连心”,避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才能听到群众真实的心声,才会真实的了解民情、民意、民忧、民困,也才能使我们能真实地掌握基层的第一手材料,帮助我们理清工作思想,制订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这次驻村使我深刻认识到,思路源于基层,活力来于一线,也使我们领导干部赢得了民心、接住了“地气”。为民服务,是群众拥护支持的根本。当前群众在生活生产还有很多问题和困难有待我们帮助他们去克服、去解决。帮助群众脱贫致富,重在理念上的引导,重在发展路子、发展方向的选择。也就是要把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基层干部要做好宏观的指导和微观的服务,既要进行政策上的引导和鼓励,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给予指导,为群众理清思路,指明方向,更要在技术、资金上给予帮助和扶持。只有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让群众得到实惠,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更多支持。从茶新村要搞村办公楼建设得到群众和各届人士的支持,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农村要稳定、要发展,除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指导、关心、支持、帮助外,关键还得靠最基层的组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党员看支部,群众看干部。要充分发挥村“两委”的作用,关键又是靠领头雁。一位德才兼备的村支书,就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维护稳定,加快发展。茶新村的社会能够这样和谐稳定,对
换届后的村发展思路那么明确,将建设人饮工程、硬化道路,归根结底是该村有李福志这样乐意服务群众、甘于服务村民的能人当村支书,有坚强有力的村支部、村委会。一个好支书、强支书能带出一支好队伍,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就可以带出全村新面貌。
二、几点思考
思考一:根据实际促进农民增收。
增加农民收入,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工作。近年来,××市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农民培训工程,强化农民转岗就业服务,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XX年的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302元。但茶新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504元,为全市平均水平的85%,远低于全市水平。农民收入包括纯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就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引导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和附加值让农业真正成为“富民产业”。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努力为农民增加就业打工收入。再有,就是做好农村贫困户的帮扶,对生活确有困难,入不敷出严重,要采取相应的帮困政策,促使他们加快脱贫。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也不
可缺少。强大的村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雄厚物质基础。茶新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微小,如道路硬化、修建水利等公益事业,都是通过向群众集资、募捐和争取上级支持来筹集资金,无形中增加了农民收入。思考二:民生问题要始终放在工作首位。
无论是在走访、还是在座谈中,群众讲的最多的还是民生问题。诸如看病问题,文化生活等问题。农民就是怕生大病,一旦生了大病,高额医疗费会把一个小康之家迅即拖入贫困,造成“因病返贫”。茶新村的最困难的几户家庭都是因病致贫的。
关注民生,就要从老百姓的所思所盼着手,从群众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着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是要让农村实现“四个好”:一要让农民身体素质好,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搞好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让农民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看得起”。二要让农村环境卫生好,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搞好农村人饮工程,解决农民吃水问题。三要让农村社会治安好,加大对农村治安治理力度,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使群众真正安居乐业。四要让农村出行交通好,“吃穿住行”是生活必须,吃的穿的住的,是群众自己就能解决的事情,可出行是大家的事,一个有是解决不了的,修建好道路是公益事业。因此,要大力推进农村道路建设特别是实施道路硬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
思考三:农村发展关键要有一个好的班子、好的领头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茶新村在今年村“两委”换届后,构思了村发展目标,将建设人饮工程、硬化道路和村办公楼,并得到群众的支持,硬化村道和建设村办公楼工程已经开始筹款,归根结底因为换届后的支部书记 ×××既有能冲能闯的本事,又有善思善行的头脑,能够团结和带领村民。
总的来看,这次蹲点调研,时间紧凑,内容丰富,得益匪浅,倍感自己作为乡镇书记的责任重大。这次“三同”蹲点的经历和体会,将在我完成这次学习结束,回到工作岗位后,对于抓好各项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和帮助。
篇三:“三同”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1)
“三同”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
童伟华
3月28日至4月1日,有幸参加了由银川市委组织部周密安排的三同实践锻炼活动。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实实在在的体验,是一次真真切切的锻炼。通过为期5天的三同实践锻炼活动,我的思想得到了提升,宗旨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与村干部和群众的关系进一步融洽,收获不少,感慨良多。一次三同、终生受益,这种受益 是多方面的: 一
是锤炼了党性。我在灵武市梧桐树乡沙坝头村生活5天的体验中磨炼了自身意志;在远离闹市的环境中净化了心灵;在与农民朝夕相处中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对锤炼党性修养的自律和自觉,加深了精神的体会和感悟。城市里欲望太多,容易让人心生浮躁,看着朴实的村民每天辛勤劳作、笑对生活,这种生活态度让我学会要知足惜福,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感恩国家、回报社会。二是了解了农村。沙坝头村村庄风景秀美,干净整洁。每天枕着青蛙的呱呱叫声入眠,清晨听着清脆的小鸟叫声苏醒,每天都生活在空气质量极优的环境中。这里的村民保持着传统的勤劳朴实和淳朴的民风,餐桌上的食物基本是自给自足,自然健康。党的惠农政策深入人心,新农村建设发展迅速。近年来,沙坝头村坚持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多措并举,切实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加快建设秀美、富裕、宜居、和谐的新沙
坝头村。这次活动,让我切身体会到城市让生活更智能,农村让人们更向往。
三是体察了民情。通过这5天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加强了我对农村生活零距离的再认识,亲身经历了人生中许多个第一次,深刻的体察了民情。在实践之余,我们经常到村民家中走访,为当地的教育、医疗、种植等问题想办法、出点子,茶余饭后还给农民讲外面的世界、讲新生事物,让村民了解了信息、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
四是增强了法治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矛盾纠纷日益增多,能否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是各级政府和执法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这方面,我们经常说化解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几,但恰恰就是剩下的百分之几最难解决、也最容易出问题。对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要及时依法给予解决,绝不能因为部分不合理而错过最佳解决时机,使一些小问题演化成大事件。
五是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在彻底融入当地村民生活的这5天中,使我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有了切身体验,了解到了农民群众的冷暖疾苦、喜怒哀乐和所需所想,在对待群众的态度、务实为民的情怀、勤劳节俭的作风等方面有了极大的转变和升华。这段生活教会了我如何与群众打交道,归根结底一个‘情’字。当你用真情实意与他们相处时,你就会赢得信任和一切。
通过这次三同实践锻炼活动,我清醒认识到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向群众学习不够。
在学习中,总是拘限于书本和理论学习。在制定决策、计划或决定时,习惯于凭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出主意、起办法,没有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没有认真去总结群众实践的经验和办法,缺乏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二是为群众解难不够。很少认真地
去思考群众盼什么,需要什么,没有用心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在处理民生问题方面,缺乏跟踪督促检查,缺乏亲力亲为地狠抓落实的精神。对如何做好思考还不够,措施办法还不多。通过一周的看、问、访、谈,内心深处对三农问题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对沙坝头村发展产生了几点思考:
一是强力发展支撑沙坝头村的拳头农产品。乡村发展首先还是要立足于农业、立足于农村的资源、立足于农民的特长。沙坝头村有耕地11200亩,其中瓜菜种植面积4000亩,而且还有西瓜合作社,这一点做的很好。建议把整个村的耕地进行合理规划,向着经济农业、效益农业和现代农业方向发展,比方说有机蔬菜、有机果品的种植和配送。当然有了好产品,关键还要有好营销、好服务。
二是运用分享经济理念,发展互联+乡村民宿。沙坝头村紧靠黄河东岸区位优势突出,可以朝着乡村旅游的方向发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人们对呼吸新鲜空气、饮食健食净水的需求,乡村游无疑是未来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可以把沙坝头村打造成黄河金岸美丽乡村精品村,白天可以掰玉米、摘蔬菜、品西瓜等,还有可以去垂钓、骑最美的滨河大道,晚上主人可以带着去观察青蛙,这些都可以成为旅游的宝贵资源。
三是建议对农村治理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随着法治中国的发展,乡村治理模式要实现从能人治村到贤人治村的转变。首先,选择能人作为后备干部,为培养治村贤人做准备。其次,完善能人的监督管理机制,完成从能人到贤人的转变。沙坝头村的大学生村官就培养的很好。三是要加强对农民素质的提升,向着培养新型农民的方向不断努力。鼓励农民创业创新,加大劳动力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5天的三同实践锻炼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它留给我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在三同活动中付出的微不足道,而收获的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自身带头带领践行好群众观,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开阔眼界,不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
篇四:三同心得体会
“三同”体验培训心得体会
上个月,我有幸成为我区第三批 “三同”班的学员赴贵州省毕业市威宁县盐仓镇二堡村体验生活。对于出生在70年代末、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我来说,十来天的“三同”生活,与其说是一种实践体验,倒不如说是一场生动的人生课堂来得更贴切。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儒雅博学的名师授课,也没内涵丰富的书籍课本,然而它却用冷峻的现实、朴素的情感、真挚的交流,以无形之力直击人的内心,带来前
所未有的教育、启迪和震撼,让人受益终生,回味无穷。
一、一次国情民情的教育课堂,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生活的现状与城乡生活的差异
此次“三同”所在的二堡村隶属于毕节市威宁县,该县为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黔西北高原,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二堡村就位于县城东北部,平均海拔2020米,由于地处高海拔,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村里水资源贫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产生活用水依靠雨水和水窖解决,全村总户数为368户,总人口为1935人。农业收入以种植业和家庭饲养为主,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玉米、马铃薯。XX年全村
人均纯收入3800元左右。
虽然出发之前,通过区里召开的动员会及前两批学员的反馈,让我提前对此次的“三同”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真正到达二堡村时,各种环境、各种状况还是让我感到了意料之外的震惊。至今仍难忘,刚进村里时那条坑洼泥泞的山路、路边那看似破败却仍旧炼烧着的锌矿、村里道路上随处可见的各种动物的粪便、被苍蝇蚊虫占领的公共厕所、农户家水窖里含有漂浮物的生活用水以及根本不可能洗澡的事实带给我的震撼。但是很快,村民们热情质朴的笑容、初次体验干农活的新鲜感、学员们互帮互助的友谊,让起初的这种不适应感迅速消除。
而作为一名母亲,最让我揪心疼惜的便是村里的小朋友了。当城里的小朋友还在家里大人们的呵护下娇生惯养,过着像“小皇帝”般的生活时,农村的孩子们早早已经开始帮家里干农活了。他们那稀疏发黄的头发、因营养不良而略显矮小的个头、因天气寒冷冻得像胡萝卜一样的小手、从不吃早餐的生活习惯、在操场排队等待打午饭的瑟瑟发抖的身影、一件又脏又破的玩具却视若珍宝、吃到一颗糖时那幸福满足的神情,这些是城里的小孩根本无法想像的。所幸的是,村里对教育还是较为重视,看到村里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小学以及学校里26岁的年轻校长,让我们对于这个村小学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期待。但是校舍内除了破旧的桌椅板凳、黑板讲台,再无其他设施,教室里甚至连电灯都
没有,又不免让我们感到一丝心酸。虽然近年来政府的惠农政策使得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基础设施的落后、生活环境的恶劣、自然资源的贫瘠、人才的匮乏,仍然制约着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与农村的生活仍有着天壤之别。GDP排名世界第二的成绩不能回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高的事实,亦不能忽视城乡差距、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的现实,只有像二堡村这样的农村发展成为配套设施齐全、村容村貌整洁、经济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里的农民能够过上富足舒适的生活,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丰富的资源,我们才能够真正享受国力强盛带给我们的骄傲
与自豪。二、一次群众观念的教育课堂,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党群干群的鱼水关系
二堡村“三同”的14位学员被分配到了7户农家入住,在与农户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子里,学员们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与另一名女同学被安排住在村主任家里,刚住下时,因为对“家人”及环境的陌生还略显拘谨,可没过多久就都把自己当成了家中的一员,每到集体聚餐的时刻,便亲切招呼其他同学到“咱家”来吃饭。平时帮家里打扫卫生、收拾房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吃完晚饭与“家人”围坐炉前聊天谈心,拉近彼此的距离。看到农村生活的艰辛、村民群众的质朴,我们一组的学员们也群策群力,想着法儿地帮村里干点实事。由于正
值秋收季节,当了解到村里哪户人家缺乏劳动力时,我们集体去帮忙收农作物。购买文具、生活及保健用品到村里的小学,镇上的养老院慰问,有外语特长的学员还到村小学给小朋友们上英语课,有的学员甚至每天早晨7点多便到学校带领小朋友们早读。对于村里的特困户,学员们自掏腰包集体上门去慰问,为数不多的慰问金却给农户们在寒冷的天气里送去一丝温暖。为了让村里早日脱贫致富,在村委会组织的座谈会上、在专门为农村教育问题而召开的征求意见会上,学员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村里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建设献计献策。
而相较于我们的付出,二堡村的农户们却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回报:村民们把最好的房间、最干净的被褥让给学员:没有吃早餐的生活习惯却每天早起给大家煮早餐;学员们晚归时,“家里”的小朋友冒着细雨打着手电去迎接;生怕学员们吃不惯当地饭菜的口味,每天调整着菜式及做法„„。还记得在慰问完村里的贫困户后,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小孩上学的寡妇为表示感谢特地送来热腾腾的大包子。还记得每每走在路上,迎面而来的村民总是用他们质朴的微笑、亲切的语调,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还记得在我们离开二堡村的那天,村民们从凌晨4点就开始忙乎,把平日里都不舍得吃的鸡杀掉,给学员们做的早餐。在送别的路上,村支书强忍着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在回到深圳后,住户家小兄弟发来的“你们走后,家里好像少了点什么”的信息。如此的深情厚谊,让每一位学员都铭记于心,感动不已。我们不禁感慨:为什么在生活富裕充实的城市里,老百姓对党委、政府甚至是公务员抱怨更多、更不信任?而在贫困的二堡村,短短十几天的生活,却让我们与村民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情谊呢?我想“三同”体验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古语有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党员干部只有真正的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一线感受
群众疾苦,懂得换位思考、扎实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的取信于民,为民所敬。三、一次人生态度的教育课堂,让我们真正懂得知足与感恩 盐仓与盐田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生活环境与物质条件却有着天差地别。生活在物资丰富、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里我们常常会因为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而充满了抱怨。可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二堡村,你看不到牢骚满腹、也看不到怨天尤人,每一位村民都用真诚质朴的笑容来回应和感染着我们。最让我感动的是住在“咱家”隔壁的崔祥兵一家,祥兵是一位年青的父亲,家里有三个小孩,都在上小学。两年前因为一次意外,右腿粉碎性骨折,从医院回家以后,一直靠拄拐杖才能行动。因此两年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落在了崔夫人身上。从外表看起来,崔夫人瘦弱得仿佛一阵风都能吹倒,可是干起活来却一点不含糊。干农活、做家务、照顾老公小孩全由她一人包办。更为可贵的是,因崔祥兵哥哥去世,嫂子改嫁,哥哥家的两个小孩也由崔祥兵家负
篇五:“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艰辛的创业 又见桃花源
―――“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XX年7月26日我们根据局里安排,开展了与辖区企业“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活动,XX年8月1日由纪检组
长带我们一行4人到xx县xx乡红岩经济林牧示范园与他们一起劳动。从县城出发绕过泥泞的山路,大约2个半小时后,成行连片的板栗映入了眼底,如果没有脚下的这条公路,我们一定会以认为是进入了陶渊明的桃花源。
xx县xx乡红岩经济林牧示范园位于xx乡的东南方,距离x街子7公里,属xx乡打瓦村范畴,平均海拔1700米,常年平均气温20。C,属温凉山区气候,适宜种植泡核桃、板栗等多种经济林果,宽阔的山地适宜猪、牛、羊等牲畜的放养。
为期七天我和其他同志们一起在xx县xx乡红岩经济林牧示范园与广大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足迹走遍了园区的每一个角落,我深深的认识到该示范园正在走一条绿色生态农业的道路。园区具有巨大的潜力。
1、充分开发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
古语说的好“靠山吃山”,业主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根据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大力发展种植业,现已种植核桃450亩、板栗450亩、日本黄花梨150亩、美国布朗李100亩、花椒50亩,在此基础上业主努力挖掘土地的潜力在上述土地上套种了五除一(药材)10000余株、日本甜柿200余株、玉米、荞、豌豆等多种经济作用,充分发挥各种经济林果互补的作用,合理开发了每一寸土地资源。在布局上,业主合理规划,连片种植,统一管理,初步形成了产业化种植、规
范化管理,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的现代农业迈进。
2、以林养畜,发挥产业的互补作用,大力发展养殖业。
在搞好种植业的基础上,还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产业间的互补作用,在园区开展猪、牛、羊、鱼、鸽子的养殖业的开发,目前已建成4个牛场,面积达3000M2,养牛33头,建成羊场1个,面积达300M2,养羊75头,猪场3个,面积达400M2,养猪70头,开挖鱼塘10个,面积达500M2,饲养有鲤鱼、草鱼共计XX余公斤,鸽子250余只。通过养殖业的开发,让昔日的无用的野草变成了今天上等的饲料,同时养殖业产出的大量畜肥又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供了肥料保证,通过这样一个动物和植物间的生态循环,将两个产业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产业间互补,并相互依存的一个良好格局,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木材加工业。
由于该示范园位于我县xx乡,距离我县最大的林场xx县西桂国社合作林场仅8公里路程,业主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在园区兴建木材加工厂房10格,约300M2,目前产出的成品有:板材、实木地板条、集成材拼板等三个品种,为了合理的使用木材资源,几年来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加工水平,现已逐步增加了原木的使用率,使原木出材率达到了85。每年业主在此
产业后的净收益约为6万余元。
4、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富余的优势,大力发展园区产业
园区位于打瓦村红岩,周围分布有金竹林、田尾、新寨等村民小组,农忙结束,该地区拥有大量社会闲散劳动力。该园区常年对劳动力的需求为14000余个,园区的建立为当地富余劳动力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的场所,使广大农户在农闲时,有了一个创收的地方,通过两年来不断的发展,示范园现已形成了一个幅射周围村寨且富有活力的劳动力市场,为周围广大农户增加了新的经济来源,同时广大农村劳动力的加入也成为了示范园生存并发展的重要支持及保证。
5、立足现实,着眼未来
园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给发展产业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和潜力,但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比如说:从田尾桥头到示范园约有7公里的公路,但由于雨水、拖拉机使用防滑链等种种原因,至使交通不十分便利,特别是雨天,有时车辆很难进入,这对生产型企业来讲是个致命的弱点。又比如说,园区的土地全部为山地,这对以后采取机械
化管理也是个难题,大面积的作物如果全部采取现行的人工管理的话,将极大抑制园区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业主积极行动,化压力为动力,每年拿出XX余元对田尾至
园区公路进行修缮,随着各种经济林果的丰产期的到来,此笔费用将逐年增长,确保园区和外界这条“大动脉”的畅通。为保证以后机械化管理的实施,业主现已在园区修建一条长约1公里左右的环型公路,以便以后将各种农业机械及所需物资直接运至种植作物的土地上,保证了林果种植地和办公地间的畅通,这也为林果丰产期的采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业主的上述行动对目前的生产虽说还起不到什么明显的作用,但着眼未来,这对该园区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6、存在问题
虽然该经济林牧示范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但就目前来说还存有一些制约该示范园发展的因素:(1)、道路条件不太理想,虽然业主每年都对园区通往外界的公路进行修缮,但微弱的力量仅能保证这条公路不断,雨天能勉强过车,还不能充分发挥公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拉动作用;(2)、园区开发前期投入大,资金缺口较为明显,园区开发至今的所有投资均为业主自有,开发初期为业主的积储,而现在只能靠木材加工、畜牧业及目前业已挂果的部分林果的收益来维持园区的运作,对一些收益好但投入大的产业,没有能力投产,这就严重制约了该示范园的发展,使其不能挣脱家庭作坊式自给自足的落后农业束缚。但可喜的是业主现已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现正在和有关银行协商,准备贷款,扩大再生产,使园区早
日向新型绿色生态农业迈进。
三、美好前景
园区现有三大产业:种植、养殖、木材加工,但就目前来讲还不能创造多少经济效益,但其间蕴藏有巨大的效益,就拿种植业来讲,核桃五年后开始逐步丰产,年产量可达10余吨,收入约为12万元左右,栗子三年后丰产,产量约30吨,收入约12万元左右;药材五除一,三年后丰产,产量约1吨,收入约2万元,日本黄花梨二年后丰产,产量约6吨,收入1万元左右,美国布朗李三年后丰产,产量约20吨,收入约6万元左右,到丰产期时目前的种植业的产值就可达32余万元,并且这些产物的产量将逐年增加,效益也会不断增长。就养殖业来说,随着种植业的逐步成熟,业主介绍他将坚定不移的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充分发挥产业互补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牛200头,羊200头,猪100头,并增加鸡、鹅等品种,为城镇提供大量的绿色生态食品,到那时他将为园区出产的生态食品申请商标,树立品牌,并利用品牌效应,进一步拉动园区产业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业主叶国龙的带领下xx县xx乡红岩经济林牧示范园成功的走出了一条“以林养畜,以畜促林,种养结合,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的道路。为我县生态农业的发展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篇六:三同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收获--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 李永红XX年6月20日,普通教师的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由我校组织的“三同六送
六帮实践锻炼活动”,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我的内心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短短
一天的交流、研讨课及捐赠仪式的开展,带给我的感受却是很多很多。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之一:感谢。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首先我要感谢新营乡二府营小学搭建的平台,感谢他们能给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感谢三
年级数学组老师们精心的集体备课,同时还要感谢新营乡二府营小学各位老师的热情招待和
孩子们的精彩表现。
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之二:感动 这次“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根据各科的安排,我们到了新营乡二府营小学,每
到一处,那整洁的校园总会吸引我的目光,任路途怎么遥远,走进校园看见笑脸灿烂的孩子
们,连同一声声问候客人好!、老师好!,还有那热情、亲切的校领导、老师,使我们一下子
身感轻松心情愉悦,所有疲劳皆抛到九霄云外。不一样的地方,却有着一样的感动:感动的是
各学校领导、听课老师们的热情好客和对我们的欢迎;感动的是老师们听课时那专注的眼神,时而思索,时而认真地做着笔记;感动的是在进入课堂的一刹那,孩子们的淳朴、热情、可爱,还有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之三:收获 “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应该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校教师理念的提升、教学经
验的借鉴,同时也锻炼了我们如何用教学技能和机智去调动那些不同学情的陌生的学生。为
此我们每到一所学校,首先要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然后再进行一些教学设计的修
改,语言的组织,使其更贴切该校的教学,从而达至送教的目的。翟旭红老师为同学们准备
了一节数学总复习课《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计算》,此堂课她大胆尝试,采用魔术的
导课方式,幽默诙谐的语言,自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
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愉快的投入到活动中来,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我感觉这里的孩子与
我们城里的孩子差别不大,他们有着良好的常规,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围绕老师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学老师与学
生配合默契,孩子们大胆动手动脑完
成课的任务,将课一次次推向高潮,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玩中学,学中玩的,让孩子快乐的
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是宗旨,展现了科学课的魅力。同学们快乐的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也验
证了我们三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创新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可谓达到了双赢的最佳目的。更让我感动的是听课的老师们,他们都很认真、很用心地听着,时而思索,时而而认真
地做着笔记。不仅是本学校的老师听课,其它乡镇的兄弟学校也积极参与,不顾路途遥远,早早的来到课堂,作为曾经在乡村学校工作过的我更是感受颇深,这就是我们农村学校老师 的朴实,对工作的热情,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即使工作环境多么艰苦,也坚守着自己的那份
责任
还有那评课的氛围,课后的说课、评课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大课堂,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思索,一种提高。在评课时,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好的地方他们加以高度
肯定,不足的地方又给予中肯的建议。还有许多让人深思的话语,使我豁然开朗。细致入微 的评课,给老师提出了更具体的做法,更高的要求。说是评课,其实对于送者和接受者,都
是收获者。再如,在评课后的聊课,我们无所不谈,除就课论课之外,我们还做了一些课外
教材的聊课,大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些都是汇集的教学方法、经验!评课就像照多面镜,让我发现了自己平时上课中存在的问题,这为以后工作中得到及时改正。如果说教育是一艘
船,那么,课程改革就是扬起的风帆,送教下乡就是鼓起帆的风,但愿我们的教育扬起风帆,越走越宽阔!
总之,通过这次“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是一次难得
和难忘的经历,一段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我过得很充实,只
要这些事对他人有用,我就很快乐,这就足够了。从自身专业成长的角度,交给老师们开启
教育成功的钥匙,在教学层面上又有了新的领悟与提高,还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当地教师,这对
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件难得的财宝!乡村学校的学生都很实在,和他们相比我感受到城
市的孩子能无忧无虑的学习是多么的幸福。他们和世界
上所有的孩子们一样的可爱,也许更
淳朴,更像一张白纸,和世界上所有可爱的孩子们一样,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学习
环境。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这个队伍中来。我将吸取一次次成功与失败经验,一如继往将明天的科学课教育事业进行到底。篇二:
三进三同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三进三同”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学校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向青年学生发出“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总体部署,结合我校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大学生中组织开展暑期
“三进三同”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响应学校这一号召,我于XX年2月18日,出发来到我住在乡下的爷爷家,开展了“三进三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为期短短的几天中,我和爷爷同吃,同住,同劳动。除了按照学校提出的要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了解民情,坚持吃住在农家,与当地群众一道,参加农业生产,体验群众生活,增进与普通群众的感情,做到入乡随俗,身体力行这一要求以外,我们还针对另一个近几年来在社会各地引起人民群
众强烈关注的问题——政府征地补偿,在农村农户里走
访采访,有了一个深刻、客观的了解。
为了响应学校这一号召,要下乡体验生活,我想到了我住在乡下的爷爷。因为爷爷喜欢清静,所以已经一个人住在乡下的老宅子很多年了。爷爷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按时早起,看报,吃
饭,运动,种菜,什么事情都是按时做的,并且自己也有个小菜园子。这是一个进行“三进
三同”社会实践活动的好地方,所以我决定去我爷爷家开展这次“三进三同”社会实践活动。
2月18日下午,我坐车辗转来到了重庆市沙坪坝区香蕉园分水坡的爷爷家。到了爷爷家已经
是下午四点钟,和爷爷大概聊了一下,我此次出行的目的以后,爷爷表示很支持,我作为大
学生,参加这类社会实践活动,并表示会积极配合我的活动。因为天色已晚,而且是第一天,所以起火,烧菜都是爷爷做的,我只是在一旁打打下手。一会儿,香腾腾的饭菜就好了,这
些农家菜可真是诱人,我吃得特别香。饭后,我们端了些小板凳,跟爷爷画家常,听他讲以
前的故事。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来,吃了早饭就去小菜园子干活了。我拿着锄头,镰刀,耙等农
具,跟着爷爷出发去小菜园子干活了。早上的空气更是清新了,还有些许凉意呢,再吸一口
新鲜的空气,那更是让人神清气爽了。来到小菜园子以后,爷爷简单交代了一下我需要做的
事情,我便开始了第一次干农活的经历。整整一上午我把那些长在农作物旁边的杂草都除掉,还给农作物浇水施肥。起初我以为是个简单的活儿,不就是拔草吗,后来发现,这还真需要
一定的经验,和熟练程度。杂草生根得紧不说,有多又乱,搞得我手忙脚乱,一会弄下这里,一会又弄下那里。更可笑的是,到了后来我都分不清楚,哪些是爷爷种的蔬菜,哪天是杂草
了。而打水更不轻松,打了水担回去的路上,我才知道真是苦啊!山路本来就窄又不平,有
时候下过雨,或者清晨,雾气重的时候,路就特别滑。我们都要走一段,歇一段。浇了水以后,我回到爷爷家后,休息了一会,便开始做饭了,今天得靠我自己生火、做饭。
爷爷在旁边做指导,告诉我怎么生火,柴要选干的,小的木材,也不能放太多。火生好了,也要掌握好加材的时间和多少,还有怎么烧菜。一阵忙活过后,我才把饭做好了,已经饿得
不行了,便都赶快享用起自己的劳动果实了。下午给爷
爷整理了一下大宅子,扫了一下坝子。
通过这忙碌的一天,我不仅亲身感受到了干农活,做弄饭,学到了一些做农活的经验和技巧,还增进了同农民群众的感情,增长实践才干,是十分有意义的一天!第三天和第一四天,我便针对我的另一个目的,展开了一些活动。我在来之前就调查到,爷爷住家的范围是政府征地补偿的对象。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分别对爷爷和一些在被征地
后修成的老年休养院里的老人进行了一个采访。大概采访过后,我了解到了,虽然像爷爷这
种在乡下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农户,对乡下生活已经感到习惯了,如果政府征地,他们需要移
居城市的话,多少有些不习惯。但是他们知道政府这一政策,对农村居民的现状,前途,经
济都有很大的改善和帮助,对被征地农村居民和农村地区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为农村居
民的发展和致富提供了很多机遇,为农村地区的城市化,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教育,医
疗等等方面都带来了诸多好处。爷爷也表示,不久后他的房子将要被政府征去,但是如果政
府依法征地,补偿及时到位,程序透明公开,征地工作对于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是绝对互利互惠
第四篇:三同培训心得体会
三同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三同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三同心得体会
“三同”体验培训心得体会
上个月,我有幸成为我区第三批 “三同”班的学员赴贵州省毕业市威宁县盐仓镇二堡村体验生活。对于出生在70年代末、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我来说,十来天的“三同”生活,与其说是一种实践体验,倒不如说是一场生动的人生课堂来得更贴切。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儒雅博学的名师授课,也没内涵丰富的书籍课本,然而它却用冷峻的现实、朴素的情感、真挚的交流,以无形之力直击人的内心,带来前所未有的教育、启迪和震撼,让人受益终生,回味无穷。
一、一次国情民情的教育课堂,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生活的现状与城乡生活的差异 此次“三同”所在的二堡村隶属于毕节市威宁县,该县为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黔西北高原,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二堡村就位于县城东北部,平均海拔2020米,由于地处高海拔,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村里水资源贫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产生活用水依靠雨水和水窖解决,全村总户数为368户,总人口为1935人。农业收入以种植业和家庭饲养为主,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玉米、马铃薯。XX年全村23-值秋收季节,当了解到村里哪户人家缺乏劳动力时,我们集体去帮忙收农作物。购买文具、生活及保健用品到村里的小学,镇上的养老院慰问,有外语特长的学员还到村小学给小朋友们上英语课,有的学员甚至每天早晨7点多便到学校带领小朋友们早读。对于村里的特困户,学员们自掏腰包集体上门去慰问,为数不多的慰问金却给农户们在寒冷的天气里送去一丝温暖。为了让村里早日脱贫致富,在村委会组织的座谈会上、在专门为农村教育问题而召开的征求意见会上,学员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村里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建设献计献策。
而相较于我们的付出,二堡村的农户们却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回报:村民们把最好的房间、最干净的被褥让给学员:没有吃早餐的生活习惯却每天早起给大家煮早餐;学员们晚归时,“家里”的小朋友冒着细雨打着手电去迎接;生怕学员们吃不惯当地饭菜的口味,每天调整着菜式及做法。还记得在慰问完村里的贫困户后,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小孩上学的寡妇为表示感谢特地送来热腾腾的大包子。还记得每每走在路上,迎面而来的村民总是用他们质朴的微笑、亲切的语调,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还记得在我们离开二堡村的那天,村民们从凌晨4点就开始忙乎,把平日里都不舍得吃的
鸡杀掉,给学员们做的早餐。在送别的路上,村支书强忍着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在回到深圳后,住户家小兄弟发来的“你们走后,家里好像少了点什么”的信息。如此的5-篇二:XX年个人 “三进三同”学习心得体会
XX年个人 “三进三同”学习心得体会
按照区委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我到xxx镇乌岗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进三同”活动,通过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村社干部、群众代表一起座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同时,还结合开展了“结穷亲”活动,到“亲戚”家走访、慰问。活动中,我深入到农村一线,了解民情,使自己受益匪浅,感受颇多,使我对“三进三同”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进了与群众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党性观念及党性修养,改进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能力。
一、“三进三同”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推进剂” “三进三同”已经成为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的“推进剂”、“润滑剂”。通过深入花溪街道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与群众“零距离”的交流沟通中,深刻感受到了群众的淳朴与善良,深切体会到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与厚望,进一步推动了干部群众心与心的交流和融合,唤醒了我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强化了党性修养。通过开展“三
进三同”活动,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中,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感情,了解了群众期望,体察了民心民情,进一步增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坚定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
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在“三进三同”中,协助乡村制定发展规划、帮助农户制定增收计划,化解农村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发展。实践证明,“三进三同”不但是历练党员干部的良好平台,更是党员干部落实科学发展、推动农村文明进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载体。通过与群众之间亲切攀谈,群众自然而然敞开心扉、打开话匣把我们当成自己人,让我深刻感受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真谛,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就是要保持与群众血脉相通、心气相连,密切联系群众,多渠道与群众沟通,为群众想问题、办事情。只有这样,党群干群关系才能避免“油”、“水”分离,实现“鱼”、“水”情深,党的事业和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长久支持和拥护。
二、“三进三同”活动是改进工作作风的“传家宝” “三进三同”活动是我们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的“传家宝”。通过开展“三进三同”活动,使我对基层村社干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基层村社干部最朴实,也最辛苦,所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各项工作任务
重、头绪多,纷繁复杂。体力上的劳累自不待言,遇到不了解情况、态度不好的群众埋怨怪罪,心里头的辛酸只有自己默默吞咽。在与村支部书记的交谈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农村工作的艰苦,亲身感受到基层干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反躬自省,优越的物质条件不经意间反而养成我们时不时坐在车里“察”民情,会议室里“搞”调研的不实作风。感受胜于说教,农村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的优良传统和品格深深地教育了我。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既是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也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求真务实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只有真心贴近群众,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生活语言,才能不断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声音,保持与群众进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才能找准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方法途径,做到真正取信于民。群众是最真诚的朋友,朋友之间才能说真话、知真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党员领导干部都应改变关门坐堂式、走马观花式工作作风,每月抽出一定时间,走访1-2个院落或村(社区),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真正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同时,通过向群众公布个人的电话号码,建立为民直通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实在在
的问题。
三、“三进三同”活动是提升工作能力的“助推器” 作为一名信访部门的领导干部,“三进三同”活动无疑是我们提升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助推器”。现实工作中,一些干部职工总是拘限于书本和理论学习,认为理论知识比较扎实,方方面面都比群众强,没必要深入群众、没必要向群众学习。部分领导干部在制定决策、计划或决定时,习惯于凭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出主意、起办法,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去开展慎密的调查研究,没有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没有认真去总结群众实践的经验和办法,缺乏“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信访工作是长期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工作,当前,交通出行、城市拆迁、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农村产业发展等诸多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都需要亟需解决。我们信访干部只有“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真心与群众交流,拉家常,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疾苦和困难,才能真正了解一些长期上访群众的真实诉求,才能真实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才能真正不断提高我们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因此,要做一名真正为群众办事情、谋福利的信访干部,不仅要掌握指导工作的理论武器,奉献群众的满腔热情,而且要有服务群众的真实情感,具备扎实做群众工作的实际能力。我们信访干部要以“三进三同”活动为契机,并将其作为一种常态机制,才能不断提升我们
与群众打交道、解决突出信访问题的能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篇三:三进三同心得体会
“三进三同”心得体会
上栗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县委群工部部长:胡建秋
XX年12月30日
按照省、市委关于建立干部“民情家访”制度的意见及全市、全县领导干部“走基层、转作风、抓项目、促发展”活动要求,县委审时度势,立即在全县领导干部中集中开展以“进农村访民情、进农户解民忧、进企业(重点项目)谋发展,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主要内容的“三进三同”活动。按照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本人作为上栗县人大 常委会党组成员、县委群工部部长联系上栗镇泉塘村。活动开展以来,我带领工作组成员本着真心交流、耐心解惑、细心问难、诚心服务的工作要求,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惑于民、施助于民,融洽了干群关系,树立了良好形象,推动了工作落实。回顾这一工作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种锻炼,收获很大,感触很深,下基层,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下面本人就下基层工作谈点肤浅认识。
一、下基层就要带着真情实意去下,才能切实掌握民意 下基层干部开展民情访谈,就是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掌握
基层实际情况,从而解民忧、帮民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如果我们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为完成下基层任务而工作,这样不仅不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心声和所思所盼,反而还可能引起群众的不满和反感。下基层,就是要带眼睛下,认真观察民情;带耳朵下,仔细倾听民声;带脑袋下,认真思考发展思路;带双手下,尽其所能为民办些实事。为认真开展好民情访谈,我们坚持“三进三同”原则,充分利用群众在家时间开展工作,到群众家中串门,聊天的形式,认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赢得民心;只有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他们的企盼;也只有深入农村、走近群众,在田间地头、在农家小院、在农民餐桌上和群众贴心交心,打成一片,才能真正打开群众的心扉,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才能找准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向,明确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真正把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只有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办实事、谋发展,老百姓就会对我们充满感激、充满信任,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我深深地感受到,老百姓是最可亲、最可敬的人,干部与老百姓有多近,老百姓对干部就有多亲。
二、下基层就要带着务实为民去下,才能真正为民服务 为认真开展“三进三同”活动,我们本着“务实、为民、诚
信”的原则,切实联系村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一是积累了更多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和方法。认真学习了近年来党的各项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镇村一线领导干部学习工作的方式方法,认真向农村老同志学习处理农村事务中的一些方式方法,让自己积累了更多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二是增进了和群众的感情。农村群众对我们的善意与热情,以及在我们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时表现出来的感激之情,让我触动非常大,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结识了一批农民朋友,使我对群众的感情更加浓厚。三是增强了工作责任心。以更踏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农村工作无小事,只有多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与农民一起开展各项工作,农民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主动和你商量工作,换句话说,只有以真诚的心去帮助群众,群众就会理解你、支持你。四是触动了为民服务的内在动力。在驻村工作期间,我们时时处处都感受到群众想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但我觉得扶贫的重点不是他们需要什么就简单地给什么,而是重在理念上的引导,重在发展路子、发展方向的选择。也就是要把县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使扶贫真正扶到点子上,让困难群众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五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由于心灵上与群众密切沟通,真心实意为农服务,所以群众对我们更加信任,有
心理话对我们讲,沟通就更方便了,调解一些矛盾纠纷也有了基础,这样非常便于我们开展工作。
三、下基层就要带着转换角色去下,才能真正问计于民 “身”入基层更要“深”入基层,在与农户的面对面交流中,我深深认识到要做好驻村工作,必须做到三个转变:一是工作角色的转变,联系村干部的任务是协助而不
是指挥;群众在我们的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的心里就有多重。在驻村工作中,我们先后走访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养殖大户、老党员和一些贫困户,努力为他们解决了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分内之事,但群众回报给我的是难以言表的感激,远远多于我的付出。我深深感到,老百姓是纯朴的,也是最讲感情的,只要真心实意为他们着想,他们都会铭记在心。通过走访,我多了一份关注民生的责任感。二是工作方式的转变,变对基层工作的被动参与转向主动介入,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多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就能打开工作的新局面。下基层就应该沉下身子,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心、尽心、精心地为群众服务。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生活作风积极投身农村工作,踏踏实实向群众学习,真真切切为群众服务,朴朴素素和群众交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从工作、生活中的
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质,展现良好形象,切实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才华有施展的舞台,才能使你的能力得到体现。三是工作作风的转变,以谦虚谨慎、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多动嘴、勤跑腿、多融合。转变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联系村开展下基层工作只是一种工作的载体,旨在转变作风、推动工作。尽管驻村工作有期限,但服务三农无期限,要真正扑下身子,切实真正转变作风,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干部作风实实在在的转变,感受到蹲点工作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下基层就要带着有的放矢去下,才能真正与民为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多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与农民交流沟通,群众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理解你、支持你。在这次活动中,通过和群众沟通联系,亲眼见,亲耳听,拉家长里短、解百姓心结。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百姓劳作的艰辛和获取报酬的不易;感受到群众对法律法规知识的欠缺和机关办事程序的不明,才产生了机关单位事难办的错觉。作风不过硬,能力难提升;作风不扎实,工作难推进;作风不深入,事业难兴旺。另一方面我们讲解一些机关单位办事的基本程序,消除群众把办事程序当成机关干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误解。群众的反映也让我们感受到在机关中推行首问责任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我们接待来办事群众时,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浅浅的微笑、一杯淡淡的开水、一时认真的倾听就体现了尊重群众的良好作风。无论是在家庭院落、田间地头、养殖棚圈、还是在温室大棚里,篇二:三同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三同心得体会
“三同”体验培训心得体会
上个月,我有幸成为我区第三批 “三同”班的学员赴贵州省毕业市威宁县盐仓镇二堡村体验生活。对于出生在70年代末、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我来说,十来天的“三同”生活,与其说是一种实践体验,倒不如说是一场生动的人生课堂来得更贴切。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儒雅博学的名师授课,也没内涵丰富的书籍课本,然而它却用冷峻的现实、朴素的情感、真挚的交流,以无形之力直击人的内心,带来前所未有的教育、启迪和震撼,让人受益终生,回味无穷。
一、一次国情民情的教育课堂,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生活的现状与城乡生活的差异 虽然出发之前,通过区里召开的动员会及前两批学员的反馈,让我提前对此次的“三同”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真正到达二堡村时,各种环境、各种状况还是让我感到了意料之外的震惊。至今仍难忘,刚进村里时那条坑洼泥泞的山路、路边那看似破败却仍旧炼烧着的锌矿、村里道路上随处可见的各种动物的粪便、被苍蝇蚊虫占领的公共厕所、农户家水窖里含有漂浮物的生活用水以及根本不可能洗澡的事实带给我的震撼。但是
很快,村民们热情质朴的笑容、初次体验干农活的新鲜感、学员们互帮互助的友谊,让起初的这种不适应感迅速消除。
而作为一名母亲,最让我揪心疼惜的便是村里的小朋友了。当城里的小朋友还在家里大人们的呵护下娇生惯养,过着像“小皇帝”般的生活时,农村的孩子们早早已经开始帮家里干农活了。他们那稀疏发黄的头发、因营养不良而略显矮小的个头、因天气寒冷冻得像胡萝卜一样的小手、从不吃早餐的生活习惯、在操场排队等待打午饭的瑟瑟发抖的身影、一件又脏又破的玩具却视若珍宝、吃到一颗糖时那幸福满足的神情,这些是城里的小孩根本无法想像的。所幸的是,村里对教育还是较为重视,看到村里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小学以及学校里26岁的年轻校长,让我们对于这个村小学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期待。但是校舍内除了破旧的桌椅板凳、黑板讲台,再无其他设施,教室里甚至连电灯都3-值秋收季节,当了解到村里哪户人家缺乏劳动力时,我们集体去帮忙收农作物。购买文具、生活及保健用品到村里的小学,镇上的养老院慰问,有外语特长的学员还到村小学给小朋友们上英语课,有的学员甚至每天早晨7点多便到学校带领小朋友们早读。对于村里的特困户,学员们自掏腰包集体上门去慰问,为数不多的慰问金却给农户们在寒冷的天气里送去一丝温暖。为了让村里早日脱贫致富,在村委会组织的座谈会上、在专门为农村教育问题而召开的征求意见会上,学员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运用自己的知识和
智慧,为村里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建设献计献策。
而相较于我们的付出,二堡村的农户们却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回报:村民们把最好的房间、最干净的被褥让给学员:没有吃早餐的生活习惯却每天早起给大家煮早餐;学员们晚归时,“家里”的小朋友冒着细雨打着手电去迎接;生怕学员们吃不惯当地饭菜的口味,每天调整着菜式及做法。还记得在慰问完村里的贫困户后,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小孩上学的寡妇为表示感谢特地送来热腾腾的大包子。还记得每每走在路上,迎面而来的村民总是用他们质朴的微笑、亲切的语调,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还记得在我们离开二堡村的那天,村民们从凌晨4点就开始忙乎,把平日里都不舍得吃的鸡杀掉,给学员们做的早餐。在送别的路上,村支书强忍着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在回到深圳后,住户家小兄弟发来的“你们走后,家里好像少了点什么”的信息。如此的5-篇二:参加“三同”锻炼的几点体会和感受
参加“三同”锻炼的几点体会和感受
宣威市人事局 孔英
为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巩固“双为”教育活动成果,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了”云岭先锋工程活动,动员成千上
万的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种工作方法,较大地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改进了干部工作作风,被称为“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钥匙”。7月16日,我按照市委的安排和要求,到倘塘镇松林村委会半坡村民小组孔令广农民朋友家,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短短的三个月里,我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深深感到农民的艰辛,村干部的艰苦和不易。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三同”要真正做到当农民真解难事实,交农民诚 我到孔令广家后,以一名新成员的身份与他们一同上山劳动、下田种地,从烤烟封顶打杈、扎烟到苞谷中耕管理,从锄草、刨洋芋到帮农户挑水、扫地、做饭、洗碗,无论是农活还是家务活,我都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经过一段时间下来村里的干部群众认可我们“三同”干部不是下来走过场的,而是能实实在在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劳动之余,我经常会跟老百姓聊天,与农民交朋友,向他们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鼓励他们依靠科技勤劳致富,同时在与他们深入的交往中,掌握村情,松林村生态环境好,天然草场宽,森林覆盖率高,矿产资源储量少,开采价值低,经过三个月的调研,我我认为在松林地区发展畜牧业是一条符合当地实际,促进农民增收的好路子,并写了一篇关于在松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养殖业的调研文章。
通过在农村生活,深知农民的疾苦,在劳动之余,出了跟我所在住户做些家务活外,主动帮助村子里的老弱病残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农户孔令佩家小孩生病,因家里无钱,向
村里人借50元钱给小孩看病都借不着,我听说后,到他家给他一百元钱叫他赶快带小孩去看病;村民孔祥发老人,因年迈又加之几个儿女都不在身边,我就主动跟他家挑水、扎烟、理烟,帮他到烟站卖烟;还利用到城里、镇里办事之机,积极协调动员松林在外的老板、能人前来松林捐资助学,搞公益事业,煤炭老板孔令宾已答应捐资10万元给半坡村小学建盖教室。
二、市委下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进行“三同”是很有必要的。
曲靖市委提出下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三同”,有些同志认为这是“走过场”或“没有必要”,担心下去的同志不可能住得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后,我认为下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是非常必要的,就我来说虽然在乡镇工作过,也曾有农村生活经历,但这毕竟是面上的、浅层次上的认识,没有像这次深入的了解农村、农民生活。现在农村形势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仅凭印象、凭经历已经不能准确把握农村工作的特点。我国70%多一点的人口在农村,农村还有3000万左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在
经济发达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些问题不是从理论上、表面上认识得到的,只有到农村,才能真正理解这些问题。
“三同”是增强与农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干群关系不是那么融洽,有些干部下乡流于形式,作风漂浮,不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不体察百姓疾苦,影响了党和干部的形象在群众中的威信,其实,我们老百姓是纯朴、善良的,我们干部要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把各项工作落在实处。
三、“三同”是一次学习、提高、锻炼的机会
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和向社会招考公务员充实到机关的年轻人较多,他们具备了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机关工作业务水平,但长期在机关工作,对农村缺乏实践和工作经历。现在农村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机关干部,我们的大多工作职责都是为农村工作、全市经济发展服务的,如果没有农村工作经历,不具备农村政策水平和农村工作方法,就谈不上为农村、为老百姓服务。通过“三同”生活经历,使自己进一步学习了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提高了政策水平,学习了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三同”锻炼,是一次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我的一次好机会。使自己学会了一些劳动和生产技能,拓宽了知识领域。
四、通过“三同”锻炼,增强工作责任感。
这次到农村体验生活,才真正体会到山区农民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了很大进步,农村面貌有了一定改观,但是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很多资源优势还未发挥,城乡差别还很大。如村里的农户为孩子上学的学费都凑不够,娃娃病了借50元钱去看病都借不了等等,看到这些情景,我会感到同情和难过,因此,我觉得我们机关年轻干部在机关时间一长,对农村农民生活不了解,有时就会出现这也不满足,那也不顺眼的现象,建议他们到农村去看看,在与我们所处的工作环境和经济待遇相比,我们的条件优越多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干好工作,同时也就会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更加努力工作,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感性认识,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篇三:驻村“三同”蹲点心得体会
驻村“三同”蹲点调研心得体会
×××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作为中青班一员,我到了××市××镇茶新村河麓组 ×××家,进行为期十天的“三同”蹲点调研活动。这次调研,与平时自己在工作中经常下村所作的检查工作式的调研有所不同,这次是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村民实现了“亲密接触”,在这次蹲点调研中,通
过走访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党员、退伍军人、困难户,进行拉家常倾谈,与帮扶户边喂猪边倾谈,11月15日还参加了茶新村召开的各届人士座谈会,宣传了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分析农村的发展形势,也对农村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基层组织
建设、维护稳定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虽然我也在基层工作多年来,但这次“三同”蹲点调研,对我来说是一次情感的震撼,一次生动的教育,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触动很大、感受很深、启示很多。
一、总的感受
群众路线,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基层领导干部要敢于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勇于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善于与群众“心连心”解困。这十天时间中,我所到之处,都感受到村民的热情和渴望,他们都很乐意与我交谈,从家庭事到村里事,从生活到生产,从现在到将来,无所不谈,这说明群众是渴望领导干部能与他们“零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和困难。深入一线是“发现问题、寻求对策”的最佳途径。作为领导干部,特别乡镇的干部,要做好民生工作,只有走群众路线,直面群众,真正沉下去,做到“零距离”、“面对面”、“心连心”,避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才能听到群众真实的心声,才会真实的了解民情、民意、民忧、民困,也才能使我们能真实地掌握基层的第一手材料,帮助我们理清工作思想,制订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这次驻村使我深刻认识到,思路源于基层,活力来于一线,也使我们领导干部赢得了民心、接住了“地气”。为民服务,是群众拥护支持的根本。当前群众在生活生产还有很多问题和困难有待我们帮助他们去克服、去解决。帮助群众脱贫致富,重在理念上的引导,重在发展路子、发展方向的选择。也就是要把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基层干部要做好宏观的指导和微观的服务,既要进行政策上的引导和鼓励,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给予指导,为群众理清思路,指明方向,更要在技术、资金上给予帮助和扶持。只有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让群众得到实惠,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更多支持。从茶新村要搞村办公楼建设得到群众和各届人士的支持,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农村要稳定、要发展,除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指导、关心、支持、帮助外,关键还得靠最基层的组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党员看支部,群众看干部。要充分发挥村“两委”的作用,关键又是靠领头雁。一位德才兼备的村支书,就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维护稳定,加快发展。茶新村的社会能够这样和谐稳定,对
换届后的村发展思路那么明确,将建设人饮工程、硬化道路,归根结底是该村有李福志这样乐意服务群众、甘于服务村民的能人当村支书,有坚强有力的村支部、村委会。一个好支书、强支书能带出一支好队伍,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就可以带出全村新面貌。
二、几点思考
思考一:根据实际促进农民增收。
增加农民收入,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工作。近年来,××市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农民培训工程,强化农民转岗就业服务,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XX年的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302元。但茶新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504元,为全市平均水平的85%,远低于全市水平。农民收入包括纯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就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引导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和附加值让农业真正成为“富民产业”。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努力为农民增加就业打工收入。再有,就是做好农村贫困户的帮扶,对生活确有困难,入不敷出严重,要采取相应的帮困政策,促使他们加快脱贫。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也不
可缺少。强大的村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雄厚物质基础。茶新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微小,如道路硬化、修建水利等公益事业,都是通过向群众集资、募捐和争取上级支持来筹集资金,无形中增加了农民收入。思考二:民生问题要始终放在工作首位。
无论是在走访、还是在座谈中,群众讲的最多的还是民生问题。诸如看病问题,文化生活等问题。农民就是怕生大病,一旦生了大病,高额医疗费会把一个小康之家迅即拖入贫困,造成“因病返贫”。茶新村的最困难的几户家庭都是因病致贫的。
关注民生,就要从老百姓的所思所盼着手,从群众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着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是要让农村实现“四个好”:一要让农民身体素质好,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搞好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让农民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看得起”。二要让农村环境卫生好,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搞好农村人饮工程,解决农民吃水问题。三要让农村社会治安好,加大对农村治安治理力度,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使群众真正安居乐业。四要让农村出行交通好,“吃穿住行”是生活必须,吃的穿的住的,是群众自己就能解决的事情,可出行是大家的事,一个有是解决不了的,修建好道路是公益事业。因此,要大力推进农村道路建设特别是实施道路硬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
思考三:农村发展关键要有一个好的班子、好的领头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茶新村在今年村“两委”换届后,构思了村发展目标,将建设人饮工程、硬化道路和村办公楼,并得到群众的支持,硬化村道和建设村办公楼工程已经开始筹款,归根结底因为换届后的支部书记 ×××既有能冲能闯的本事,又有善思善行的头脑,能够团结和带领村民。
总的来看,这次蹲点调研,时间紧凑,内容丰富,得益匪浅,倍感自己作为乡镇书记的责任重大。这次“三同”蹲点的经历和体会,将在我完成这次学习结束,回到工作岗位后,对于抓好各项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和帮助。
篇三:“三同”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1)
“三同”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
童伟华
3月28日至4月1日,有幸参加了由银川市委组织部周密安排的三同实践锻炼活动。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实实在在的体验,是一次真真切切的锻炼。通过为期5天的三同实践锻炼活动,我的思想得到了提升,宗旨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与村干部和群众的关系进一步融洽,收获不少,感慨良多。一次三同、终生受益,这种受益 是多方面的: 一
是锤炼了党性。我在灵武市梧桐树乡沙坝头村生活5天的体验中磨炼了自身意志;在远离闹市的环境中净化了心灵;在与农民朝夕相处中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对锤炼党性修养的自律和自觉,加深了精神的体会和感悟。城市里欲望太多,容易让人心生浮躁,看着朴实的村民每天辛勤劳作、笑对生活,这种生活态度让我学会要知足惜福,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感恩国家、回报社会。二是了解了农村。沙坝头村村庄风景秀美,干净整洁。每天枕着青蛙的呱呱叫声入眠,清晨听着清脆的小鸟叫声苏醒,每天都生活在空气质量极优的环境中。这里的村民保持着传统的勤劳朴实和淳朴的民风,餐桌上的食物基本是自给自足,自然健康。党的惠农政策深入人心,新农村建设发展迅速。近年来,沙坝头村坚持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多措并举,切实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加快建设秀美、富裕、宜居、和谐的新沙
坝头村。这次活动,让我切身体会到城市让生活更智能,农村让人们更向往。
三是体察了民情。通过这5天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加强了我对农村生活零距离的再认识,亲身经历了人生中许多个第一次,深刻的体察了民情。在实践之余,我们经常到村民家中走访,为当地的教育、医疗、种植等问题想办法、出点子,茶余饭后还给农民讲外面的世界、讲新生事物,让村民了解了信息、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
四是增强了法治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矛盾纠纷日益增多,能否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是各级政府和执法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这方面,我们经常说化解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几,但恰恰就是剩下的百分之几最难解决、也最容易出问题。对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要及时依法给予解决,绝不能因为部分不合理而错过最佳解决时机,使一些小问题演化成大事件。
五是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在彻底融入当地村民生活的这5天中,使我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有了切身体验,了解到了农民群众的冷暖疾苦、喜怒哀乐和所需所想,在对待群众的态度、务实为民的情怀、勤劳节俭的作风等方面有了极大的转变和升华。这段生活教会了我如何与群众打交道,归根结底一个‘情’字。当你用真情实意与他们相处时,你就会赢得信任和一切。
通过这次三同实践锻炼活动,我清醒认识到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向群众学习不够。
在学习中,总是拘限于书本和理论学习。在制定决策、计划或决定时,习惯于凭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出主意、起办法,没有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没有认真去总结群众实践的经验和办法,缺乏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二是为群众解难不够。很少认真地
去思考群众盼什么,需要什么,没有用心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在处理民生问题方面,缺乏跟踪督促检查,缺乏亲力亲为地狠抓落实的精神。对如何做好思考还不够,措施办法还不多。通过一周的看、问、访、谈,内心深处对三农问题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对沙坝头村发展产生了几点思考:
一是强力发展支撑沙坝头村的拳头农产品。乡村发展首先还是要立足于农业、立足于农村的资源、立足于农民的特长。沙坝头村有耕地11200亩,其中瓜菜种植面积4000亩,而且还有西瓜合作社,这一点做的很好。建议把整个村的耕地进行合理规划,向着经济农业、效益农业和现代农业方向发展,比方说有机蔬菜、有机果品的种植和配送。当然有了好产品,关键还要有好营销、好服务。
二是运用分享经济理念,发展互联+乡村民宿。沙坝头村紧靠黄河东岸区位优势突出,可以朝着乡村旅游的方向发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人们对呼吸新鲜空气、饮食健食净水的需求,乡村游无疑是未来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可以把沙坝头村打造成黄河金岸美丽乡村精品村,白天可以掰玉米、摘蔬菜、品西瓜等,还有可以去垂钓、骑最美的滨河大道,晚上主人可以带着去观察青蛙,这些都可以成为旅游的宝贵资源。
三是建议对农村治理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随着法治中国的发展,乡村治理模式要实现从能人治村到贤人治村的转变。首先,选择能人作为后备干部,为培养治村贤人做准备。其次,完善能人的监督管理机制,完成从能人到贤人的转变。沙坝头村的大学生村官就培养的很好。三是要加强对农民素质的提升,向着培养新型农民的方向不断努力。鼓励农民创业创新,加大劳动力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5天的三同实践锻炼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它留给我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在三同活动中付出的微不足道,而收获的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自身带头带领践行好群众观,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开阔眼界,不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
篇四:三同心得体会
“三同”体验培训心得体会
上个月,我有幸成为我区第三批 “三同”班的学员赴贵州省毕业市威宁县盐仓镇二堡村体验生活。对于出生在70年代末、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我来说,十来天的“三同”生活,与其说是一种实践体验,倒不如说是一场生动的人生课堂来得更贴切。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儒雅博学的名师授课,也没内涵丰富的书籍课本,然而它却用冷峻的现实、朴素的情感、真挚的交流,以无形之力直击人的内心,带来前
所未有的教育、启迪和震撼,让人受益终生,回味无穷。
一、一次国情民情的教育课堂,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生活的现状与城乡生活的差异
此次“三同”所在的二堡村隶属于毕节市威宁县,该县为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黔西北高原,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二堡村就位于县城东北部,平均海拔2020米,由于地处高海拔,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村里水资源贫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产生活用水依靠雨水和水窖解决,全村总户数为368户,总人口为1935人。农业收入以种植业和家庭饲养为主,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玉米、马铃薯。XX年全村
人均纯收入3800元左右。
虽然出发之前,通过区里召开的动员会及前两批学员的反馈,让我提前对此次的“三同”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真正到达二堡村时,各种环境、各种状况还是让我感到了意料之外的震惊。至今仍难忘,刚进村里时那条坑洼泥泞的山路、路边那看似破败却仍旧炼烧着的锌矿、村里道路上随处可见的各种动物的粪便、被苍蝇蚊虫占领的公共厕所、农户家水窖里含有漂浮物的生活用水以及根本不可能洗澡的事实带给我的震撼。但是很快,村民们热情质朴的笑容、初次体验干农活的新鲜感、学员们互帮互助的友谊,让起初的这种不适应感迅速消除。
而作为一名母亲,最让我揪心疼惜的便是村里的小朋友了。当城里的小朋友还在家里大人们的呵护下娇生惯养,过着像“小皇帝”般的生活时,农村的孩子们早早已经开始帮家里干农活了。他们那稀疏发黄的头发、因营养不良而略显矮小的个头、因天气寒冷冻得像胡萝卜一样的小手、从不吃早餐的生活习惯、在操场排队等待打午饭的瑟瑟发抖的身影、一件又脏又破的玩具却视若珍宝、吃到一颗糖时那幸福满足的神情,这些是城里的小孩根本无法想像的。所幸的是,村里对教育还是较为重视,看到村里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小学以及学校里26岁的年轻校长,让我们对于这个村小学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期待。但是校舍内除了破旧的桌椅板凳、黑板讲台,再无其他设施,教室里甚至连电灯都
没有,又不免让我们感到一丝心酸。虽然近年来政府的惠农政策使得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基础设施的落后、生活环境的恶劣、自然资源的贫瘠、人才的匮乏,仍然制约着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与农村的生活仍有着天壤之别。GDP排名世界第二的成绩不能回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高的事实,亦不能忽视城乡差距、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的现实,只有像二堡村这样的农村发展成为配套设施齐全、村容村貌整洁、经济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里的农民能够过上富足舒适的生活,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丰富的资源,我们才能够真正享受国力强盛带给我们的骄傲
与自豪。二、一次群众观念的教育课堂,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党群干群的鱼水关系
二堡村“三同”的14位学员被分配到了7户农家入住,在与农户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子里,学员们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与另一名女同学被安排住在村主任家里,刚住下时,因为对“家人”及环境的陌生还略显拘谨,可没过多久就都把自己当成了家中的一员,每到集体聚餐的时刻,便亲切招呼其他同学到“咱家”来吃饭。平时帮家里打扫卫生、收拾房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吃完晚饭与“家人”围坐炉前聊天谈心,拉近彼此的距离。看到农村生活的艰辛、村民群众的质朴,我们一组的学员们也群策群力,想着法儿地帮村里干点实事。由于正
值秋收季节,当了解到村里哪户人家缺乏劳动力时,我们集体去帮忙收农作物。购买文具、生活及保健用品到村里的小学,镇上的养老院慰问,有外语特长的学员还到村小学给小朋友们上英语课,有的学员甚至每天早晨7点多便到学校带领小朋友们早读。对于村里的特困户,学员们自掏腰包集体上门去慰问,为数不多的慰问金却给农户们在寒冷的天气里送去一丝温暖。为了让村里早日脱贫致富,在村委会组织的座谈会上、在专门为农村教育问题而召开的征求意见会上,学员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村里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建设献计献策。
而相较于我们的付出,二堡村的农户们却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回报:村民们把最好的房间、最干净的被褥让给学员:没有吃早餐的生活习惯却每天早起给大家煮早餐;学员们晚归时,“家里”的小朋友冒着细雨打着手电去迎接;生怕学员们吃不惯当地饭菜的口味,每天调整着菜式及做法„„。还记得在慰问完村里的贫困户后,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小孩上学的寡妇为表示感谢特地送来热腾腾的大包子。还记得每每走在路上,迎面而来的村民总是用他们质朴的微笑、亲切的语调,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还记得在我们离开二堡村的那天,村民们从凌晨4点就开始忙乎,把平日里都不舍得吃的鸡杀掉,给学员们做的早餐。在送别的路上,村支书强忍着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在回到深圳后,住户家小兄弟发来的“你们走后,家里好像少了点什么”的信息。如此的深情厚谊,让每一位学员都铭记于心,感动不已。我们不禁感慨:为什么在生活富裕充实的城市里,老百姓对党委、政府甚至是公务员抱怨更多、更不信任?而在贫困的二堡村,短短十几天的生活,却让我们与村民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情谊呢?我想“三同”体验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古语有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党员干部只有真正的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一线感受
群众疾苦,懂得换位思考、扎实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的取信于民,为民所敬。三、一次人生态度的教育课堂,让我们真正懂得知足与感恩 盐仓与盐田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生活环境与物质条件却有着天差地别。生活在物资丰富、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里我们常常会因为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而充满了抱怨。可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二堡村,你看不到牢骚满腹、也看不到怨天尤人,每一位村民都用真诚质朴的笑容来回应和感染着我们。最让我感动的是住在“咱家”隔壁的崔祥兵一家,祥兵是一位年青的父亲,家里有三个小孩,都在上小学。两年前因为一次意外,右腿粉碎性骨折,从医院回家以后,一直靠拄拐杖才能行动。因此两年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落在了崔夫人身上。从外表看起来,崔夫人瘦弱得仿佛一阵风都能吹倒,可是干起活来却一点不含糊。干农活、做家务、照顾老公小孩全由她一人包办。更为可贵的是,因崔祥兵哥哥去世,嫂子改嫁,哥哥家的两个小孩也由崔祥兵家负
篇五:“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艰辛的创业 又见桃花源
―――“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XX年7月26日我们根据局里安排,开展了与辖区企业“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活动,XX年8月1日由纪检组
长带我们一行4人到xx县xx乡红岩经济林牧示范园与他们一起劳动。从县城出发绕过泥泞的山路,大约2个半小时后,成行连片的板栗映入了眼底,如果没有脚下的这条公路,我们一定会以认为是进入了陶渊明的桃花源。
xx县xx乡红岩经济林牧示范园位于xx乡的东南方,距离x街子7公里,属xx乡打瓦村范畴,平均海拔1700米,常年平均气温20。C,属温凉山区气候,适宜种植泡核桃、板栗等多种经济林果,宽阔的山地适宜猪、牛、羊等牲畜的放养。
为期七天我和其他同志们一起在xx县xx乡红岩经济林牧示范园与广大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足迹走遍了园区的每一个角落,我深深的认识到该示范园正在走一条绿色生态农业的道路。园区具有巨大的潜力。
1、充分开发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
古语说的好“靠山吃山”,业主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根据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大力发展种植业,现已种植核桃450亩、板栗450亩、日本黄花梨150亩、美国布朗李100亩、花椒50亩,在此基础上业主努力挖掘土地的潜力在上述土地上套种了五除一(药材)10000余株、日本甜柿200余株、玉米、荞、豌豆等多种经济作用,充分发挥各种经济林果互补的作用,合理开发了每一寸土地资源。在布局上,业主合理规划,连片种植,统一管理,初步形成了产业化种植、规
范化管理,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的现代农业迈进。
2、以林养畜,发挥产业的互补作用,大力发展养殖业。
在搞好种植业的基础上,还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产业间的互补作用,在园区开展猪、牛、羊、鱼、鸽子的养殖业的开发,目前已建成4个牛场,面积达3000M2,养牛33头,建成羊场1个,面积达300M2,养羊75头,猪场3个,面积达400M2,养猪70头,开挖鱼塘10个,面积达500M2,饲养有鲤鱼、草鱼共计XX余公斤,鸽子250余只。通过养殖业的开发,让昔日的无用的野草变成了今天上等的饲料,同时养殖业产出的大量畜肥又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供了肥料保证,通过这样一个动物和植物间的生态循环,将两个产业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产业间互补,并相互依存的一个良好格局,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木材加工业。
由于该示范园位于我县xx乡,距离我县最大的林场xx县西桂国社合作林场仅8公里路程,业主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在园区兴建木材加工厂房10格,约300M2,目前产出的成品有:板材、实木地板条、集成材拼板等三个品种,为了合理的使用木材资源,几年来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加工水平,现已逐步增加了原木的使用率,使原木出材率达到了85。每年业主在此
产业后的净收益约为6万余元。
4、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富余的优势,大力发展园区产业
园区位于打瓦村红岩,周围分布有金竹林、田尾、新寨等村民小组,农忙结束,该地区拥有大量社会闲散劳动力。该园区常年对劳动力的需求为14000余个,园区的建立为当地富余劳动力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的场所,使广大农户在农闲时,有了一个创收的地方,通过两年来不断的发展,示范园现已形成了一个幅射周围村寨且富有活力的劳动力市场,为周围广大农户增加了新的经济来源,同时广大农村劳动力的加入也成为了示范园生存并发展的重要支持及保证。
5、立足现实,着眼未来
园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给发展产业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和潜力,但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比如说:从田尾桥头到示范园约有7公里的公路,但由于雨水、拖拉机使用防滑链等种种原因,至使交通不十分便利,特别是雨天,有时车辆很难进入,这对生产型企业来讲是个致命的弱点。又比如说,园区的土地全部为山地,这对以后采取机械
化管理也是个难题,大面积的作物如果全部采取现行的人工管理的话,将极大抑制园区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业主积极行动,化压力为动力,每年拿出XX余元对田尾至
园区公路进行修缮,随着各种经济林果的丰产期的到来,此笔费用将逐年增长,确保园区和外界这条“大动脉”的畅通。为保证以后机械化管理的实施,业主现已在园区修建一条长约1公里左右的环型公路,以便以后将各种农业机械及所需物资直接运至种植作物的土地上,保证了林果种植地和办公地间的畅通,这也为林果丰产期的采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业主的上述行动对目前的生产虽说还起不到什么明显的作用,但着眼未来,这对该园区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6、存在问题
虽然该经济林牧示范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但就目前来说还存有一些制约该示范园发展的因素:(1)、道路条件不太理想,虽然业主每年都对园区通往外界的公路进行修缮,但微弱的力量仅能保证这条公路不断,雨天能勉强过车,还不能充分发挥公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拉动作用;(2)、园区开发前期投入大,资金缺口较为明显,园区开发至今的所有投资均为业主自有,开发初期为业主的积储,而现在只能靠木材加工、畜牧业及目前业已挂果的部分林果的收益来维持园区的运作,对一些收益好但投入大的产业,没有能力投产,这就严重制约了该示范园的发展,使其不能挣脱家庭作坊式自给自足的落后农业束缚。但可喜的是业主现已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现正在和有关银行协商,准备贷款,扩大再生产,使园区早
日向新型绿色生态农业迈进。
三、美好前景
园区现有三大产业:种植、养殖、木材加工,但就目前来讲还不能创造多少经济效益,但其间蕴藏有巨大的效益,就拿种植业来讲,核桃五年后开始逐步丰产,年产量可达10余吨,收入约为12万元左右,栗子三年后丰产,产量约30吨,收入约12万元左右;药材五除一,三年后丰产,产量约1吨,收入约2万元,日本黄花梨二年后丰产,产量约6吨,收入1万元左右,美国布朗李三年后丰产,产量约20吨,收入约6万元左右,到丰产期时目前的种植业的产值就可达32余万元,并且这些产物的产量将逐年增加,效益也会不断增长。就养殖业来说,随着种植业的逐步成熟,业主介绍他将坚定不移的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充分发挥产业互补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牛200头,羊200头,猪100头,并增加鸡、鹅等品种,为城镇提供大量的绿色生态食品,到那时他将为园区出产的生态食品申请商标,树立品牌,并利用品牌效应,进一步拉动园区产业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业主叶国龙的带领下xx县xx乡红岩经济林牧示范园成功的走出了一条“以林养畜,以畜促林,种养结合,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的道路。为我县生态农业的发展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篇六:三同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收获--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 李永红XX年6月20日,普通教师的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由我校组织的“三同六送
六帮实践锻炼活动”,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我的内心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短短
一天的交流、研讨课及捐赠仪式的开展,带给我的感受却是很多很多。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之一:感谢。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首先我要感谢新营乡二府营小学搭建的平台,感谢他们能给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感谢三
年级数学组老师们精心的集体备课,同时还要感谢新营乡二府营小学各位老师的热情招待和
孩子们的精彩表现。
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之二:感动 这次“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根据各科的安排,我们到了新营乡二府营小学,每
到一处,那整洁的校园总会吸引我的目光,任路途怎么遥远,走进校园看见笑脸灿烂的孩子
们,连同一声声问候客人好!、老师好!,还有那热情、亲切的校领导、老师,使我们一下子
身感轻松心情愉悦,所有疲劳皆抛到九霄云外。不一样的地方,却有着一样的感动:感动的是
各学校领导、听课老师们的热情好客和对我们的欢迎;感动的是老师们听课时那专注的眼神,时而思索,时而认真地做着笔记;感动的是在进入课堂的一刹那,孩子们的淳朴、热情、可爱,还有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之三:收获 “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应该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校教师理念的提升、教学经
验的借鉴,同时也锻炼了我们如何用教学技能和机智去调动那些不同学情的陌生的学生。为
此我们每到一所学校,首先要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然后再进行一些教学设计的修
改,语言的组织,使其更贴切该校的教学,从而达至送教的目的。翟旭红老师为同学们准备
了一节数学总复习课《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计算》,此堂课她大胆尝试,采用魔术的
导课方式,幽默诙谐的语言,自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
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愉快的投入到活动中来,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我感觉这里的孩子与
我们城里的孩子差别不大,他们有着良好的常规,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围绕老师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学老师与学
生配合默契,孩子们大胆动手动脑完
成课的任务,将课一次次推向高潮,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玩中学,学中玩的,让孩子快乐的
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是宗旨,展现了科学课的魅力。同学们快乐的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也验
证了我们三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创新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可谓达到了双赢的最佳目的。更让我感动的是听课的老师们,他们都很认真、很用心地听着,时而思索,时而而认真
地做着笔记。不仅是本学校的老师听课,其它乡镇的兄弟学校也积极参与,不顾路途遥远,早早的来到课堂,作为曾经在乡村学校工作过的我更是感受颇深,这就是我们农村学校老师 的朴实,对工作的热情,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即使工作环境多么艰苦,也坚守着自己的那份
责任
还有那评课的氛围,课后的说课、评课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大课堂,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思索,一种提高。在评课时,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好的地方他们加以高度
肯定,不足的地方又给予中肯的建议。还有许多让人深思的话语,使我豁然开朗。细致入微 的评课,给老师提出了更具体的做法,更高的要求。说是评课,其实对于送者和接受者,都
是收获者。再如,在评课后的聊课,我们无所不谈,除就课论课之外,我们还做了一些课外
教材的聊课,大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些都是汇集的教学方法、经验!评课就像照多面镜,让我发现了自己平时上课中存在的问题,这为以后工作中得到及时改正。如果说教育是一艘
船,那么,课程改革就是扬起的风帆,送教下乡就是鼓起帆的风,但愿我们的教育扬起风帆,越走越宽阔!
总之,通过这次“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是一次难得
和难忘的经历,一段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我过得很充实,只
要这些事对他人有用,我就很快乐,这就足够了。从自身专业成长的角度,交给老师们开启
教育成功的钥匙,在教学层面上又有了新的领悟与提高,还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当地教师,这对
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件难得的财宝!乡村学校的学生都很实在,和他们相比我感受到城
市的孩子能无忧无虑的学习是多么的幸福。他们和世界
上所有的孩子们一样的可爱,也许更
淳朴,更像一张白纸,和世界上所有可爱的孩子们一样,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学习
环境。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这个队伍中来。我将吸取一次次成功与失败经验,一如继往将明天的科学课教育事业进行到底。篇二:
三进三同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三进三同”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学校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向青年学生发出“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总体部署,结合我校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大学生中组织开展暑期
“三进三同”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响应学校这一号召,我于XX年2月18日,出发来到我住在乡下的爷爷家,开展了“三进三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为期短短的几天中,我和爷爷同吃,同住,同劳动。除了按照学校提出的要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了解民情,坚持吃住在农家,与当地群众一道,参加农业生产,体验群众生活,增进与普通群众的感情,做到入乡随俗,身体力行这一要求以外,我们还针对另一个近几年来在社会各地引起人民群
众强烈关注的问题——政府征地补偿,在农村农户里走
访采访,有了一个深刻、客观的了解。
为了响应学校这一号召,要下乡体验生活,我想到了我住在乡下的爷爷。因为爷爷喜欢清静,所以已经一个人住在乡下的老宅子很多年了。爷爷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按时早起,看报,吃
饭,运动,种菜,什么事情都是按时做的,并且自己也有个小菜园子。这是一个进行“三进
三同”社会实践活动的好地方,所以我决定去我爷爷家开展这次“三进三同”社会实践活动。
2月18日下午,我坐车辗转来到了重庆市沙坪坝区香蕉园分水坡的爷爷家。到了爷爷家已经
是下午四点钟,和爷爷大概聊了一下,我此次出行的目的以后,爷爷表示很支持,我作为大
学生,参加这类社会实践活动,并表示会积极配合我的活动。因为天色已晚,而且是第一天,所以起火,烧菜都是爷爷做的,我只是在一旁打打下手。一会儿,香腾腾的饭菜就好了,这
些农家菜可真是诱人,我吃得特别香。饭后,我们端了些小板凳,跟爷爷画家常,听他讲以
前的故事。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来,吃了早饭就去小菜园子干活了。我拿着锄头,镰刀,耙等农
具,跟着爷爷出发去小菜园子干活了。早上的空气更是清新了,还有些许凉意呢,再吸一口
新鲜的空气,那更是让人神清气爽了。来到小菜园子以后,爷爷简单交代了一下我需要做的
事情,我便开始了第一次干农活的经历。整整一上午我把那些长在农作物旁边的杂草都除掉,还给农作物浇水施肥。起初我以为是个简单的活儿,不就是拔草吗,后来发现,这还真需要
一定的经验,和熟练程度。杂草生根得紧不说,有多又乱,搞得我手忙脚乱,一会弄下这里,一会又弄下那里。更可笑的是,到了后来我都分不清楚,哪些是爷爷种的蔬菜,哪天是杂草
了。而打水更不轻松,打了水担回去的路上,我才知道真是苦啊!山路本来就窄又不平,有
时候下过雨,或者清晨,雾气重的时候,路就特别滑。我们都要走一段,歇一段。浇了水以后,我回到爷爷家后,休息了一会,便开始做饭了,今天得靠我自己生火、做饭。
爷爷在旁边做指导,告诉我怎么生火,柴要选干的,小的木材,也不能放太多。火生好了,也要掌握好加材的时间和多少,还有怎么烧菜。一阵忙活过后,我才把饭做好了,已经饿得
不行了,便都赶快享用起自己的劳动果实了。下午给爷
爷整理了一下大宅子,扫了一下坝子。
通过这忙碌的一天,我不仅亲身感受到了干农活,做弄饭,学到了一些做农活的经验和技巧,还增进了同农民群众的感情,增长实践才干,是十分有意义的一天!第三天和第一四天,我便针对我的另一个目的,展开了一些活动。我在来之前就调查到,爷爷住家的范围是政府征地补偿的对象。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分别对爷爷和一些在被征地
后修成的老年休养院里的老人进行了一个采访。大概采访过后,我了解到了,虽然像爷爷这
种在乡下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农户,对乡下生活已经感到习惯了,如果政府征地,他们需要移
居城市的话,多少有些不习惯。但是他们知道政府这一政策,对农村居民的现状,前途,经
济都有很大的改善和帮助,对被征地农村居民和农村地区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为农村居
民的发展和致富提供了很多机遇,为农村地区的城市化,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教育,医
疗等等方面都带来了诸多好处。爷爷也表示,不久后他的房子将要被政府征去,但是如果政
府依法征地,补偿及时到位,程序透明公开,征地工作对于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是绝对互利互惠
第五篇:三同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三同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三同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三同心得体会
“三同”体验培训心得体会
上个月,我有幸成为我区第三批 “三同”班的学员赴贵州省毕业市威宁县盐仓镇二堡村体验生活。对于出生在70年代末、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我来说,十来天的“三同”生活,与其说是一种实践体验,倒不如说是一场生动的人生课堂来得更贴切。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儒雅博学的名师授课,也没内涵丰富的书籍课本,然而它却用冷峻的现实、朴素的情感、真挚的交流,以无形之力直击人的内心,带来前所未有的教育、启迪和震撼,让人受益终生,回味无穷。
一、一次国情民情的教育课堂,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生活的现状与城乡生活的差异 此次“三同”所在的二堡村隶属于毕节市威宁县,该县为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黔西北高原,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二堡村就位于县城东北部,平均海拔2020米,由于地处高海拔,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村里水资源贫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产生活用水依靠雨水和水窖解决,全村总户数为368户,总人口为1935人。农业收入以种植业和家庭饲养为主,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玉米、马铃薯。XX年全村23-值秋收季节,当了解到村里哪户人家缺乏劳动力时,我们集体去帮忙收农作物。购买文具、生活及保健用品到村里的小学,镇上的养老院慰问,有外语特长的学员还到村小学给小朋友们上英语课,有的学员甚至每天早晨7点多便到学校带领小朋友们早读。对于村里的特困户,学员们自掏腰包集体上门去慰问,为数不多的慰问金却给农户们在寒冷的天气里送去一丝温暖。为了让村里早日脱贫致富,在村委会组织的座谈会上、在专门为农村教育问题而召开的征求意见会上,学员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村里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建设献计献策。
而相较于我们的付出,二堡村的农户们却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回报:村民们把最好的房间、最干净的被褥让给学员:没有吃早餐的生活习惯却每天早起给大家煮早餐;学员们晚归时,“家里”的小朋友冒着细雨打着手电去迎接;生怕学员们吃不惯当地饭菜的口味,每天调整着菜式及做法。还记得在慰问完村里的贫困户后,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小孩上学的寡妇为表示感谢特地送来热腾腾的大包子。还记得每每走在路上,迎面而来的村民总是用他们质朴的微笑、亲切的语调,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还记得在我们离开二堡村的那天,村民们从凌晨4点就开始忙乎,把平日里都不舍得吃的
鸡杀掉,给学员们做的早餐。在送别的路上,村支书强忍着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在回到深圳后,住户家小兄弟发来的“你们走后,家里好像少了点什么”的信息。如此的5-篇二:XX年个人 “三进三同”学习心得体会
XX年个人 “三进三同”学习心得体会
按照区委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我到xxx镇乌岗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进三同”活动,通过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村社干部、群众代表一起座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同时,还结合开展了“结穷亲”活动,到“亲戚”家走访、慰问。活动中,我深入到农村一线,了解民情,使自己受益匪浅,感受颇多,使我对“三进三同”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进了与群众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党性观念及党性修养,改进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能力。
一、“三进三同”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推进剂” “三进三同”已经成为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的“推进剂”、“润滑剂”。通过深入花溪街道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与群众“零距离”的交流沟通中,深刻感受到了群众的淳朴与善良,深切体会到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与厚望,进一步推动了干部群众心与心的交流和融合,唤醒了我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强化了党性修养。通过开展“三
进三同”活动,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中,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感情,了解了群众期望,体察了民心民情,进一步增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坚定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
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在“三进三同”中,协助乡村制定发展规划、帮助农户制定增收计划,化解农村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发展。实践证明,“三进三同”不但是历练党员干部的良好平台,更是党员干部落实科学发展、推动农村文明进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载体。通过与群众之间亲切攀谈,群众自然而然敞开心扉、打开话匣把我们当成自己人,让我深刻感受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真谛,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就是要保持与群众血脉相通、心气相连,密切联系群众,多渠道与群众沟通,为群众想问题、办事情。只有这样,党群干群关系才能避免“油”、“水”分离,实现“鱼”、“水”情深,党的事业和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长久支持和拥护。
二、“三进三同”活动是改进工作作风的“传家宝” “三进三同”活动是我们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的“传家宝”。通过开展“三进三同”活动,使我对基层村社干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基层村社干部最朴实,也最辛苦,所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各项工作任务
重、头绪多,纷繁复杂。体力上的劳累自不待言,遇到不了解情况、态度不好的群众埋怨怪罪,心里头的辛酸只有自己默默吞咽。在与村支部书记的交谈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农村工作的艰苦,亲身感受到基层干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反躬自省,优越的物质条件不经意间反而养成我们时不时坐在车里“察”民情,会议室里“搞”调研的不实作风。感受胜于说教,农村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的优良传统和品格深深地教育了我。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既是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也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求真务实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只有真心贴近群众,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生活语言,才能不断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声音,保持与群众进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才能找准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方法途径,做到真正取信于民。群众是最真诚的朋友,朋友之间才能说真话、知真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党员领导干部都应改变关门坐堂式、走马观花式工作作风,每月抽出一定时间,走访1-2个院落或村(社区),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真正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同时,通过向群众公布个人的电话号码,建立为民直通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实在在
的问题。
三、“三进三同”活动是提升工作能力的“助推器” 作为一名信访部门的领导干部,“三进三同”活动无疑是我们提升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助推器”。现实工作中,一些干部职工总是拘限于书本和理论学习,认为理论知识比较扎实,方方面面都比群众强,没必要深入群众、没必要向群众学习。部分领导干部在制定决策、计划或决定时,习惯于凭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出主意、起办法,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去开展慎密的调查研究,没有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没有认真去总结群众实践的经验和办法,缺乏“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信访工作是长期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工作,当前,交通出行、城市拆迁、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农村产业发展等诸多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都需要亟需解决。我们信访干部只有“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真心与群众交流,拉家常,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疾苦和困难,才能真正了解一些长期上访群众的真实诉求,才能真实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才能真正不断提高我们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因此,要做一名真正为群众办事情、谋福利的信访干部,不仅要掌握指导工作的理论武器,奉献群众的满腔热情,而且要有服务群众的真实情感,具备扎实做群众工作的实际能力。我们信访干部要以“三进三同”活动为契机,并将其作为一种常态机制,才能不断提升我们
与群众打交道、解决突出信访问题的能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篇三:三进三同心得体会
“三进三同”心得体会
上栗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县委群工部部长:胡建秋
XX年12月30日
按照省、市委关于建立干部“民情家访”制度的意见及全市、全县领导干部“走基层、转作风、抓项目、促发展”活动要求,县委审时度势,立即在全县领导干部中集中开展以“进农村访民情、进农户解民忧、进企业(重点项目)谋发展,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主要内容的“三进三同”活动。按照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本人作为上栗县人大 常委会党组成员、县委群工部部长联系上栗镇泉塘村。活动开展以来,我带领工作组成员本着真心交流、耐心解惑、细心问难、诚心服务的工作要求,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惑于民、施助于民,融洽了干群关系,树立了良好形象,推动了工作落实。回顾这一工作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种锻炼,收获很大,感触很深,下基层,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下面本人就下基层工作谈点肤浅认识。
一、下基层就要带着真情实意去下,才能切实掌握民意 下基层干部开展民情访谈,就是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掌握
基层实际情况,从而解民忧、帮民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如果我们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为完成下基层任务而工作,这样不仅不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心声和所思所盼,反而还可能引起群众的不满和反感。下基层,就是要带眼睛下,认真观察民情;带耳朵下,仔细倾听民声;带脑袋下,认真思考发展思路;带双手下,尽其所能为民办些实事。为认真开展好民情访谈,我们坚持“三进三同”原则,充分利用群众在家时间开展工作,到群众家中串门,聊天的形式,认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赢得民心;只有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他们的企盼;也只有深入农村、走近群众,在田间地头、在农家小院、在农民餐桌上和群众贴心交心,打成一片,才能真正打开群众的心扉,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才能找准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向,明确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真正把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只有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办实事、谋发展,老百姓就会对我们充满感激、充满信任,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我深深地感受到,老百姓是最可亲、最可敬的人,干部与老百姓有多近,老百姓对干部就有多亲。
二、下基层就要带着务实为民去下,才能真正为民服务 为认真开展“三进三同”活动,我们本着“务实、为民、诚
信”的原则,切实联系村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一是积累了更多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和方法。认真学习了近年来党的各项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镇村一线领导干部学习工作的方式方法,认真向农村老同志学习处理农村事务中的一些方式方法,让自己积累了更多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二是增进了和群众的感情。农村群众对我们的善意与热情,以及在我们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时表现出来的感激之情,让我触动非常大,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结识了一批农民朋友,使我对群众的感情更加浓厚。三是增强了工作责任心。以更踏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农村工作无小事,只有多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与农民一起开展各项工作,农民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主动和你商量工作,换句话说,只有以真诚的心去帮助群众,群众就会理解你、支持你。四是触动了为民服务的内在动力。在驻村工作期间,我们时时处处都感受到群众想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但我觉得扶贫的重点不是他们需要什么就简单地给什么,而是重在理念上的引导,重在发展路子、发展方向的选择。也就是要把县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使扶贫真正扶到点子上,让困难群众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五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由于心灵上与群众密切沟通,真心实意为农服务,所以群众对我们更加信任,有
心理话对我们讲,沟通就更方便了,调解一些矛盾纠纷也有了基础,这样非常便于我们开展工作。
三、下基层就要带着转换角色去下,才能真正问计于民 “身”入基层更要“深”入基层,在与农户的面对面交流中,我深深认识到要做好驻村工作,必须做到三个转变:一是工作角色的转变,联系村干部的任务是协助而不
是指挥;群众在我们的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的心里就有多重。在驻村工作中,我们先后走访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养殖大户、老党员和一些贫困户,努力为他们解决了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分内之事,但群众回报给我的是难以言表的感激,远远多于我的付出。我深深感到,老百姓是纯朴的,也是最讲感情的,只要真心实意为他们着想,他们都会铭记在心。通过走访,我多了一份关注民生的责任感。二是工作方式的转变,变对基层工作的被动参与转向主动介入,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多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就能打开工作的新局面。下基层就应该沉下身子,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心、尽心、精心地为群众服务。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生活作风积极投身农村工作,踏踏实实向群众学习,真真切切为群众服务,朴朴素素和群众交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从工作、生活中的
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质,展现良好形象,切实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才华有施展的舞台,才能使你的能力得到体现。三是工作作风的转变,以谦虚谨慎、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多动嘴、勤跑腿、多融合。转变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联系村开展下基层工作只是一种工作的载体,旨在转变作风、推动工作。尽管驻村工作有期限,但服务三农无期限,要真正扑下身子,切实真正转变作风,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干部作风实实在在的转变,感受到蹲点工作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下基层就要带着有的放矢去下,才能真正与民为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多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与农民交流沟通,群众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理解你、支持你。在这次活动中,通过和群众沟通联系,亲眼见,亲耳听,拉家长里短、解百姓心结。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百姓劳作的艰辛和获取报酬的不易;感受到群众对法律法规知识的欠缺和机关办事程序的不明,才产生了机关单位事难办的错觉。作风不过硬,能力难提升;作风不扎实,工作难推进;作风不深入,事业难兴旺。另一方面我们讲解一些机关单位办事的基本程序,消除群众把办事程序当成机关干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误解。群众的反映也让我们感受到在机关中推行首问责任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我们接待来办事群众时,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浅浅的微笑、一杯淡淡的开水、一时认真的倾听就体现了尊重群众的良好作风。无论是在家庭院落、田间地头、养殖棚圈、还是在温室大棚里,篇二:三同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三同心得体会
“三同”体验培训心得体会
上个月,我有幸成为我区第三批 “三同”班的学员赴贵州省毕业市威宁县盐仓镇二堡村体验生活。对于出生在70年代末、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我来说,十来天的“三同”生活,与其说是一种实践体验,倒不如说是一场生动的人生课堂来得更贴切。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儒雅博学的名师授课,也没内涵丰富的书籍课本,然而它却用冷峻的现实、朴素的情感、真挚的交流,以无形之力直击人的内心,带来前所未有的教育、启迪和震撼,让人受益终生,回味无穷。
一、一次国情民情的教育课堂,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生活的现状与城乡生活的差异 虽然出发之前,通过区里召开的动员会及前两批学员的反馈,让我提前对此次的“三同”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真正到达二堡村时,各种环境、各种状况还是让我感到了意料之外的震惊。至今仍难忘,刚进村里时那条坑洼泥泞的山路、路边那看似破败却仍旧炼烧着的锌矿、村里道路上随处可见的各种动物的粪便、被苍蝇蚊虫占领的公共厕所、农户家水窖里含有漂浮物的生活用水以及根本不可能洗澡的事实带给我的震撼。但是
很快,村民们热情质朴的笑容、初次体验干农活的新鲜感、学员们互帮互助的友谊,让起初的这种不适应感迅速消除。
而作为一名母亲,最让我揪心疼惜的便是村里的小朋友了。当城里的小朋友还在家里大人们的呵护下娇生惯养,过着像“小皇帝”般的生活时,农村的孩子们早早已经开始帮家里干农活了。他们那稀疏发黄的头发、因营养不良而略显矮小的个头、因天气寒冷冻得像胡萝卜一样的小手、从不吃早餐的生活习惯、在操场排队等待打午饭的瑟瑟发抖的身影、一件又脏又破的玩具却视若珍宝、吃到一颗糖时那幸福满足的神情,这些是城里的小孩根本无法想像的。所幸的是,村里对教育还是较为重视,看到村里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小学以及学校里26岁的年轻校长,让我们对于这个村小学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期待。但是校舍内除了破旧的桌椅板凳、黑板讲台,再无其他设施,教室里甚至连电灯都3-值秋收季节,当了解到村里哪户人家缺乏劳动力时,我们集体去帮忙收农作物。购买文具、生活及保健用品到村里的小学,镇上的养老院慰问,有外语特长的学员还到村小学给小朋友们上英语课,有的学员甚至每天早晨7点多便到学校带领小朋友们早读。对于村里的特困户,学员们自掏腰包集体上门去慰问,为数不多的慰问金却给农户们在寒冷的天气里送去一丝温暖。为了让村里早日脱贫致富,在村委会组织的座谈会上、在专门为农村教育问题而召开的征求意见会上,学员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运用自己的知识和
智慧,为村里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建设献计献策。
而相较于我们的付出,二堡村的农户们却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回报:村民们把最好的房间、最干净的被褥让给学员:没有吃早餐的生活习惯却每天早起给大家煮早餐;学员们晚归时,“家里”的小朋友冒着细雨打着手电去迎接;生怕学员们吃不惯当地饭菜的口味,每天调整着菜式及做法。还记得在慰问完村里的贫困户后,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小孩上学的寡妇为表示感谢特地送来热腾腾的大包子。还记得每每走在路上,迎面而来的村民总是用他们质朴的微笑、亲切的语调,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还记得在我们离开二堡村的那天,村民们从凌晨4点就开始忙乎,把平日里都不舍得吃的鸡杀掉,给学员们做的早餐。在送别的路上,村支书强忍着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在回到深圳后,住户家小兄弟发来的“你们走后,家里好像少了点什么”的信息。如此的5-篇二:参加“三同”锻炼的几点体会和感受
参加“三同”锻炼的几点体会和感受
宣威市人事局 孔英
为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巩固“双为”教育活动成果,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了”云岭先锋工程活动,动员成千上
万的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种工作方法,较大地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改进了干部工作作风,被称为“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钥匙”。7月16日,我按照市委的安排和要求,到倘塘镇松林村委会半坡村民小组孔令广农民朋友家,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短短的三个月里,我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深深感到农民的艰辛,村干部的艰苦和不易。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三同”要真正做到当农民真解难事实,交农民诚 我到孔令广家后,以一名新成员的身份与他们一同上山劳动、下田种地,从烤烟封顶打杈、扎烟到苞谷中耕管理,从锄草、刨洋芋到帮农户挑水、扫地、做饭、洗碗,无论是农活还是家务活,我都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经过一段时间下来村里的干部群众认可我们“三同”干部不是下来走过场的,而是能实实在在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劳动之余,我经常会跟老百姓聊天,与农民交朋友,向他们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鼓励他们依靠科技勤劳致富,同时在与他们深入的交往中,掌握村情,松林村生态环境好,天然草场宽,森林覆盖率高,矿产资源储量少,开采价值低,经过三个月的调研,我我认为在松林地区发展畜牧业是一条符合当地实际,促进农民增收的好路子,并写了一篇关于在松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养殖业的调研文章。
通过在农村生活,深知农民的疾苦,在劳动之余,出了跟我所在住户做些家务活外,主动帮助村子里的老弱病残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农户孔令佩家小孩生病,因家里无钱,向
村里人借50元钱给小孩看病都借不着,我听说后,到他家给他一百元钱叫他赶快带小孩去看病;村民孔祥发老人,因年迈又加之几个儿女都不在身边,我就主动跟他家挑水、扎烟、理烟,帮他到烟站卖烟;还利用到城里、镇里办事之机,积极协调动员松林在外的老板、能人前来松林捐资助学,搞公益事业,煤炭老板孔令宾已答应捐资10万元给半坡村小学建盖教室。
二、市委下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进行“三同”是很有必要的。
曲靖市委提出下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三同”,有些同志认为这是“走过场”或“没有必要”,担心下去的同志不可能住得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后,我认为下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是非常必要的,就我来说虽然在乡镇工作过,也曾有农村生活经历,但这毕竟是面上的、浅层次上的认识,没有像这次深入的了解农村、农民生活。现在农村形势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仅凭印象、凭经历已经不能准确把握农村工作的特点。我国70%多一点的人口在农村,农村还有3000万左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在
经济发达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些问题不是从理论上、表面上认识得到的,只有到农村,才能真正理解这些问题。
“三同”是增强与农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干群关系不是那么融洽,有些干部下乡流于形式,作风漂浮,不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不体察百姓疾苦,影响了党和干部的形象在群众中的威信,其实,我们老百姓是纯朴、善良的,我们干部要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把各项工作落在实处。
三、“三同”是一次学习、提高、锻炼的机会
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和向社会招考公务员充实到机关的年轻人较多,他们具备了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机关工作业务水平,但长期在机关工作,对农村缺乏实践和工作经历。现在农村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机关干部,我们的大多工作职责都是为农村工作、全市经济发展服务的,如果没有农村工作经历,不具备农村政策水平和农村工作方法,就谈不上为农村、为老百姓服务。通过“三同”生活经历,使自己进一步学习了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提高了政策水平,学习了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三同”锻炼,是一次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我的一次好机会。使自己学会了一些劳动和生产技能,拓宽了知识领域。
四、通过“三同”锻炼,增强工作责任感。
这次到农村体验生活,才真正体会到山区农民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了很大进步,农村面貌有了一定改观,但是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很多资源优势还未发挥,城乡差别还很大。如村里的农户为孩子上学的学费都凑不够,娃娃病了借50元钱去看病都借不了等等,看到这些情景,我会感到同情和难过,因此,我觉得我们机关年轻干部在机关时间一长,对农村农民生活不了解,有时就会出现这也不满足,那也不顺眼的现象,建议他们到农村去看看,在与我们所处的工作环境和经济待遇相比,我们的条件优越多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干好工作,同时也就会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更加努力工作,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感性认识,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篇三:驻村“三同”蹲点心得体会
驻村“三同”蹲点调研心得体会
×××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作为中青班一员,我到了××市××镇茶新村河麓组 ×××家,进行为期十天的“三同”蹲点调研活动。这次调研,与平时自己在工作中经常下村所作的检查工作式的调研有所不同,这次是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村民实现了“亲密接触”,在这次蹲点调研中,通
过走访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党员、退伍军人、困难户,进行拉家常倾谈,与帮扶户边喂猪边倾谈,11月15日还参加了茶新村召开的各届人士座谈会,宣传了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分析农村的发展形势,也对农村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基层组织
建设、维护稳定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虽然我也在基层工作多年来,但这次“三同”蹲点调研,对我来说是一次情感的震撼,一次生动的教育,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触动很大、感受很深、启示很多。
一、总的感受
群众路线,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基层领导干部要敢于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勇于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善于与群众“心连心”解困。这十天时间中,我所到之处,都感受到村民的热情和渴望,他们都很乐意与我交谈,从家庭事到村里事,从生活到生产,从现在到将来,无所不谈,这说明群众是渴望领导干部能与他们“零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和困难。深入一线是“发现问题、寻求对策”的最佳途径。作为领导干部,特别乡镇的干部,要做好民生工作,只有走群众路线,直面群众,真正沉下去,做到“零距离”、“面对面”、“心连心”,避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才能听到群众真实的心声,才会真实的了解民情、民意、民忧、民困,也才能使我们能真实地掌握基层的第一手材料,帮助我们理清工作思想,制订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这次驻村使我深刻认识到,思路源于基层,活力来于一线,也使我们领导干部赢得了民心、接住了“地气”。为民服务,是群众拥护支持的根本。当前群众在生活生产还有很多问题和困难有待我们帮助他们去克服、去解决。帮助群众脱贫致富,重在理念上的引导,重在发展路子、发展方向的选择。也就是要把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基层干部要做好宏观的指导和微观的服务,既要进行政策上的引导和鼓励,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给予指导,为群众理清思路,指明方向,更要在技术、资金上给予帮助和扶持。只有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让群众得到实惠,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更多支持。从茶新村要搞村办公楼建设得到群众和各届人士的支持,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农村要稳定、要发展,除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指导、关心、支持、帮助外,关键还得靠最基层的组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党员看支部,群众看干部。要充分发挥村“两委”的作用,关键又是靠领头雁。一位德才兼备的村支书,就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维护稳定,加快发展。茶新村的社会能够这样和谐稳定,对
换届后的村发展思路那么明确,将建设人饮工程、硬化道路,归根结底是该村有李福志这样乐意服务群众、甘于服务村民的能人当村支书,有坚强有力的村支部、村委会。一个好支书、强支书能带出一支好队伍,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就可以带出全村新面貌。
二、几点思考
思考一:根据实际促进农民增收。
增加农民收入,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工作。近年来,××市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农民培训工程,强化农民转岗就业服务,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XX年的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302元。但茶新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504元,为全市平均水平的85%,远低于全市水平。农民收入包括纯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就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引导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和附加值让农业真正成为“富民产业”。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努力为农民增加就业打工收入。再有,就是做好农村贫困户的帮扶,对生活确有困难,入不敷出严重,要采取相应的帮困政策,促使他们加快脱贫。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也不
可缺少。强大的村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雄厚物质基础。茶新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微小,如道路硬化、修建水利等公益事业,都是通过向群众集资、募捐和争取上级支持来筹集资金,无形中增加了农民收入。思考二:民生问题要始终放在工作首位。
无论是在走访、还是在座谈中,群众讲的最多的还是民生问题。诸如看病问题,文化生活等问题。农民就是怕生大病,一旦生了大病,高额医疗费会把一个小康之家迅即拖入贫困,造成“因病返贫”。茶新村的最困难的几户家庭都是因病致贫的。
关注民生,就要从老百姓的所思所盼着手,从群众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着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是要让农村实现“四个好”:一要让农民身体素质好,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搞好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让农民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看得起”。二要让农村环境卫生好,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搞好农村人饮工程,解决农民吃水问题。三要让农村社会治安好,加大对农村治安治理力度,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使群众真正安居乐业。四要让农村出行交通好,“吃穿住行”是生活必须,吃的穿的住的,是群众自己就能解决的事情,可出行是大家的事,一个有是解决不了的,修建好道路是公益事业。因此,要大力推进农村道路建设特别是实施道路硬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
思考三:农村发展关键要有一个好的班子、好的领头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茶新村在今年村“两委”换届后,构思了村发展目标,将建设人饮工程、硬化道路和村办公楼,并得到群众的支持,硬化村道和建设村办公楼工程已经开始筹款,归根结底因为换届后的支部书记 ×××既有能冲能闯的本事,又有善思善行的头脑,能够团结和带领村民。
总的来看,这次蹲点调研,时间紧凑,内容丰富,得益匪浅,倍感自己作为乡镇书记的责任重大。这次“三同”蹲点的经历和体会,将在我完成这次学习结束,回到工作岗位后,对于抓好各项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和帮助。
篇三:“三同”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1)
“三同”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
童伟华
3月28日至4月1日,有幸参加了由银川市委组织部周密安排的三同实践锻炼活动。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实实在在的体验,是一次真真切切的锻炼。通过为期5天的三同实践锻炼活动,我的思想得到了提升,宗旨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与村干部和群众的关系进一步融洽,收获不少,感慨良多。一次三同、终生受益,这种受益 是多方面的: 一
是锤炼了党性。我在灵武市梧桐树乡沙坝头村生活5天的体验中磨炼了自身意志;在远离闹市的环境中净化了心灵;在与农民朝夕相处中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对锤炼党性修养的自律和自觉,加深了精神的体会和感悟。城市里欲望太多,容易让人心生浮躁,看着朴实的村民每天辛勤劳作、笑对生活,这种生活态度让我学会要知足惜福,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感恩国家、回报社会。二是了解了农村。沙坝头村村庄风景秀美,干净整洁。每天枕着青蛙的呱呱叫声入眠,清晨听着清脆的小鸟叫声苏醒,每天都生活在空气质量极优的环境中。这里的村民保持着传统的勤劳朴实和淳朴的民风,餐桌上的食物基本是自给自足,自然健康。党的惠农政策深入人心,新农村建设发展迅速。近年来,沙坝头村坚持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多措并举,切实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加快建设秀美、富裕、宜居、和谐的新沙
坝头村。这次活动,让我切身体会到城市让生活更智能,农村让人们更向往。
三是体察了民情。通过这5天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加强了我对农村生活零距离的再认识,亲身经历了人生中许多个第一次,深刻的体察了民情。在实践之余,我们经常到村民家中走访,为当地的教育、医疗、种植等问题想办法、出点子,茶余饭后还给农民讲外面的世界、讲新生事物,让村民了解了信息、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
四是增强了法治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矛盾纠纷日益增多,能否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是各级政府和执法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这方面,我们经常说化解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几,但恰恰就是剩下的百分之几最难解决、也最容易出问题。对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要及时依法给予解决,绝不能因为部分不合理而错过最佳解决时机,使一些小问题演化成大事件。
五是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在彻底融入当地村民生活的这5天中,使我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有了切身体验,了解到了农民群众的冷暖疾苦、喜怒哀乐和所需所想,在对待群众的态度、务实为民的情怀、勤劳节俭的作风等方面有了极大的转变和升华。这段生活教会了我如何与群众打交道,归根结底一个‘情’字。当你用真情实意与他们相处时,你就会赢得信任和一切。
通过这次三同实践锻炼活动,我清醒认识到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向群众学习不够。
在学习中,总是拘限于书本和理论学习。在制定决策、计划或决定时,习惯于凭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出主意、起办法,没有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没有认真去总结群众实践的经验和办法,缺乏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二是为群众解难不够。很少认真地
去思考群众盼什么,需要什么,没有用心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在处理民生问题方面,缺乏跟踪督促检查,缺乏亲力亲为地狠抓落实的精神。对如何做好思考还不够,措施办法还不多。通过一周的看、问、访、谈,内心深处对三农问题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对沙坝头村发展产生了几点思考:
一是强力发展支撑沙坝头村的拳头农产品。乡村发展首先还是要立足于农业、立足于农村的资源、立足于农民的特长。沙坝头村有耕地11200亩,其中瓜菜种植面积4000亩,而且还有西瓜合作社,这一点做的很好。建议把整个村的耕地进行合理规划,向着经济农业、效益农业和现代农业方向发展,比方说有机蔬菜、有机果品的种植和配送。当然有了好产品,关键还要有好营销、好服务。
二是运用分享经济理念,发展互联+乡村民宿。沙坝头村紧靠黄河东岸区位优势突出,可以朝着乡村旅游的方向发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人们对呼吸新鲜空气、饮食健食净水的需求,乡村游无疑是未来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可以把沙坝头村打造成黄河金岸美丽乡村精品村,白天可以掰玉米、摘蔬菜、品西瓜等,还有可以去垂钓、骑最美的滨河大道,晚上主人可以带着去观察青蛙,这些都可以成为旅游的宝贵资源。
三是建议对农村治理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随着法治中国的发展,乡村治理模式要实现从能人治村到贤人治村的转变。首先,选择能人作为后备干部,为培养治村贤人做准备。其次,完善能人的监督管理机制,完成从能人到贤人的转变。沙坝头村的大学生村官就培养的很好。三是要加强对农民素质的提升,向着培养新型农民的方向不断努力。鼓励农民创业创新,加大劳动力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5天的三同实践锻炼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它留给我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在三同活动中付出的微不足道,而收获的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自身带头带领践行好群众观,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开阔眼界,不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
篇四:三同心得体会
“三同”体验培训心得体会
上个月,我有幸成为我区第三批 “三同”班的学员赴贵州省毕业市威宁县盐仓镇二堡村体验生活。对于出生在70年代末、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我来说,十来天的“三同”生活,与其说是一种实践体验,倒不如说是一场生动的人生课堂来得更贴切。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儒雅博学的名师授课,也没内涵丰富的书籍课本,然而它却用冷峻的现实、朴素的情感、真挚的交流,以无形之力直击人的内心,带来前
所未有的教育、启迪和震撼,让人受益终生,回味无穷。
一、一次国情民情的教育课堂,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生活的现状与城乡生活的差异
此次“三同”所在的二堡村隶属于毕节市威宁县,该县为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黔西北高原,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二堡村就位于县城东北部,平均海拔2020米,由于地处高海拔,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村里水资源贫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产生活用水依靠雨水和水窖解决,全村总户数为368户,总人口为1935人。农业收入以种植业和家庭饲养为主,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玉米、马铃薯。XX年全村
人均纯收入3800元左右。
虽然出发之前,通过区里召开的动员会及前两批学员的反馈,让我提前对此次的“三同”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真正到达二堡村时,各种环境、各种状况还是让我感到了意料之外的震惊。至今仍难忘,刚进村里时那条坑洼泥泞的山路、路边那看似破败却仍旧炼烧着的锌矿、村里道路上随处可见的各种动物的粪便、被苍蝇蚊虫占领的公共厕所、农户家水窖里含有漂浮物的生活用水以及根本不可能洗澡的事实带给我的震撼。但是很快,村民们热情质朴的笑容、初次体验干农活的新鲜感、学员们互帮互助的友谊,让起初的这种不适应感迅速消除。
而作为一名母亲,最让我揪心疼惜的便是村里的小朋友了。当城里的小朋友还在家里大人们的呵护下娇生惯养,过着像“小皇帝”般的生活时,农村的孩子们早早已经开始帮家里干农活了。他们那稀疏发黄的头发、因营养不良而略显矮小的个头、因天气寒冷冻得像胡萝卜一样的小手、从不吃早餐的生活习惯、在操场排队等待打午饭的瑟瑟发抖的身影、一件又脏又破的玩具却视若珍宝、吃到一颗糖时那幸福满足的神情,这些是城里的小孩根本无法想像的。所幸的是,村里对教育还是较为重视,看到村里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小学以及学校里26岁的年轻校长,让我们对于这个村小学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期待。但是校舍内除了破旧的桌椅板凳、黑板讲台,再无其他设施,教室里甚至连电灯都
没有,又不免让我们感到一丝心酸。虽然近年来政府的惠农政策使得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基础设施的落后、生活环境的恶劣、自然资源的贫瘠、人才的匮乏,仍然制约着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与农村的生活仍有着天壤之别。GDP排名世界第二的成绩不能回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高的事实,亦不能忽视城乡差距、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的现实,只有像二堡村这样的农村发展成为配套设施齐全、村容村貌整洁、经济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里的农民能够过上富足舒适的生活,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丰富的资源,我们才能够真正享受国力强盛带给我们的骄傲
与自豪。二、一次群众观念的教育课堂,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党群干群的鱼水关系
二堡村“三同”的14位学员被分配到了7户农家入住,在与农户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子里,学员们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与另一名女同学被安排住在村主任家里,刚住下时,因为对“家人”及环境的陌生还略显拘谨,可没过多久就都把自己当成了家中的一员,每到集体聚餐的时刻,便亲切招呼其他同学到“咱家”来吃饭。平时帮家里打扫卫生、收拾房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吃完晚饭与“家人”围坐炉前聊天谈心,拉近彼此的距离。看到农村生活的艰辛、村民群众的质朴,我们一组的学员们也群策群力,想着法儿地帮村里干点实事。由于正
值秋收季节,当了解到村里哪户人家缺乏劳动力时,我们集体去帮忙收农作物。购买文具、生活及保健用品到村里的小学,镇上的养老院慰问,有外语特长的学员还到村小学给小朋友们上英语课,有的学员甚至每天早晨7点多便到学校带领小朋友们早读。对于村里的特困户,学员们自掏腰包集体上门去慰问,为数不多的慰问金却给农户们在寒冷的天气里送去一丝温暖。为了让村里早日脱贫致富,在村委会组织的座谈会上、在专门为农村教育问题而召开的征求意见会上,学员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村里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建设献计献策。
而相较于我们的付出,二堡村的农户们却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回报:村民们把最好的房间、最干净的被褥让给学员:没有吃早餐的生活习惯却每天早起给大家煮早餐;学员们晚归时,“家里”的小朋友冒着细雨打着手电去迎接;生怕学员们吃不惯当地饭菜的口味,每天调整着菜式及做法„„。还记得在慰问完村里的贫困户后,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小孩上学的寡妇为表示感谢特地送来热腾腾的大包子。还记得每每走在路上,迎面而来的村民总是用他们质朴的微笑、亲切的语调,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还记得在我们离开二堡村的那天,村民们从凌晨4点就开始忙乎,把平日里都不舍得吃的鸡杀掉,给学员们做的早餐。在送别的路上,村支书强忍着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在回到深圳后,住户家小兄弟发来的“你们走后,家里好像少了点什么”的信息。如此的深情厚谊,让每一位学员都铭记于心,感动不已。我们不禁感慨:为什么在生活富裕充实的城市里,老百姓对党委、政府甚至是公务员抱怨更多、更不信任?而在贫困的二堡村,短短十几天的生活,却让我们与村民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情谊呢?我想“三同”体验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古语有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党员干部只有真正的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一线感受
群众疾苦,懂得换位思考、扎实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的取信于民,为民所敬。三、一次人生态度的教育课堂,让我们真正懂得知足与感恩 盐仓与盐田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生活环境与物质条件却有着天差地别。生活在物资丰富、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里我们常常会因为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而充满了抱怨。可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二堡村,你看不到牢骚满腹、也看不到怨天尤人,每一位村民都用真诚质朴的笑容来回应和感染着我们。最让我感动的是住在“咱家”隔壁的崔祥兵一家,祥兵是一位年青的父亲,家里有三个小孩,都在上小学。两年前因为一次意外,右腿粉碎性骨折,从医院回家以后,一直靠拄拐杖才能行动。因此两年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落在了崔夫人身上。从外表看起来,崔夫人瘦弱得仿佛一阵风都能吹倒,可是干起活来却一点不含糊。干农活、做家务、照顾老公小孩全由她一人包办。更为可贵的是,因崔祥兵哥哥去世,嫂子改嫁,哥哥家的两个小孩也由崔祥兵家负
篇五:“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艰辛的创业 又见桃花源
―――“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XX年7月26日我们根据局里安排,开展了与辖区企业“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活动,XX年8月1日由纪检组
长带我们一行4人到xx县xx乡红岩经济林牧示范园与他们一起劳动。从县城出发绕过泥泞的山路,大约2个半小时后,成行连片的板栗映入了眼底,如果没有脚下的这条公路,我们一定会以认为是进入了陶渊明的桃花源。
xx县xx乡红岩经济林牧示范园位于xx乡的东南方,距离x街子7公里,属xx乡打瓦村范畴,平均海拔1700米,常年平均气温20。C,属温凉山区气候,适宜种植泡核桃、板栗等多种经济林果,宽阔的山地适宜猪、牛、羊等牲畜的放养。
为期七天我和其他同志们一起在xx县xx乡红岩经济林牧示范园与广大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足迹走遍了园区的每一个角落,我深深的认识到该示范园正在走一条绿色生态农业的道路。园区具有巨大的潜力。
1、充分开发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
古语说的好“靠山吃山”,业主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根据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大力发展种植业,现已种植核桃450亩、板栗450亩、日本黄花梨150亩、美国布朗李100亩、花椒50亩,在此基础上业主努力挖掘土地的潜力在上述土地上套种了五除一(药材)10000余株、日本甜柿200余株、玉米、荞、豌豆等多种经济作用,充分发挥各种经济林果互补的作用,合理开发了每一寸土地资源。在布局上,业主合理规划,连片种植,统一管理,初步形成了产业化种植、规
范化管理,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的现代农业迈进。
2、以林养畜,发挥产业的互补作用,大力发展养殖业。
在搞好种植业的基础上,还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产业间的互补作用,在园区开展猪、牛、羊、鱼、鸽子的养殖业的开发,目前已建成4个牛场,面积达3000M2,养牛33头,建成羊场1个,面积达300M2,养羊75头,猪场3个,面积达400M2,养猪70头,开挖鱼塘10个,面积达500M2,饲养有鲤鱼、草鱼共计XX余公斤,鸽子250余只。通过养殖业的开发,让昔日的无用的野草变成了今天上等的饲料,同时养殖业产出的大量畜肥又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供了肥料保证,通过这样一个动物和植物间的生态循环,将两个产业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产业间互补,并相互依存的一个良好格局,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木材加工业。
由于该示范园位于我县xx乡,距离我县最大的林场xx县西桂国社合作林场仅8公里路程,业主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在园区兴建木材加工厂房10格,约300M2,目前产出的成品有:板材、实木地板条、集成材拼板等三个品种,为了合理的使用木材资源,几年来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加工水平,现已逐步增加了原木的使用率,使原木出材率达到了85。每年业主在此
产业后的净收益约为6万余元。
4、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富余的优势,大力发展园区产业
园区位于打瓦村红岩,周围分布有金竹林、田尾、新寨等村民小组,农忙结束,该地区拥有大量社会闲散劳动力。该园区常年对劳动力的需求为14000余个,园区的建立为当地富余劳动力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的场所,使广大农户在农闲时,有了一个创收的地方,通过两年来不断的发展,示范园现已形成了一个幅射周围村寨且富有活力的劳动力市场,为周围广大农户增加了新的经济来源,同时广大农村劳动力的加入也成为了示范园生存并发展的重要支持及保证。
5、立足现实,着眼未来
园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给发展产业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和潜力,但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比如说:从田尾桥头到示范园约有7公里的公路,但由于雨水、拖拉机使用防滑链等种种原因,至使交通不十分便利,特别是雨天,有时车辆很难进入,这对生产型企业来讲是个致命的弱点。又比如说,园区的土地全部为山地,这对以后采取机械
化管理也是个难题,大面积的作物如果全部采取现行的人工管理的话,将极大抑制园区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业主积极行动,化压力为动力,每年拿出XX余元对田尾至
园区公路进行修缮,随着各种经济林果的丰产期的到来,此笔费用将逐年增长,确保园区和外界这条“大动脉”的畅通。为保证以后机械化管理的实施,业主现已在园区修建一条长约1公里左右的环型公路,以便以后将各种农业机械及所需物资直接运至种植作物的土地上,保证了林果种植地和办公地间的畅通,这也为林果丰产期的采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业主的上述行动对目前的生产虽说还起不到什么明显的作用,但着眼未来,这对该园区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6、存在问题
虽然该经济林牧示范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但就目前来说还存有一些制约该示范园发展的因素:(1)、道路条件不太理想,虽然业主每年都对园区通往外界的公路进行修缮,但微弱的力量仅能保证这条公路不断,雨天能勉强过车,还不能充分发挥公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拉动作用;(2)、园区开发前期投入大,资金缺口较为明显,园区开发至今的所有投资均为业主自有,开发初期为业主的积储,而现在只能靠木材加工、畜牧业及目前业已挂果的部分林果的收益来维持园区的运作,对一些收益好但投入大的产业,没有能力投产,这就严重制约了该示范园的发展,使其不能挣脱家庭作坊式自给自足的落后农业束缚。但可喜的是业主现已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现正在和有关银行协商,准备贷款,扩大再生产,使园区早
日向新型绿色生态农业迈进。
三、美好前景
园区现有三大产业:种植、养殖、木材加工,但就目前来讲还不能创造多少经济效益,但其间蕴藏有巨大的效益,就拿种植业来讲,核桃五年后开始逐步丰产,年产量可达10余吨,收入约为12万元左右,栗子三年后丰产,产量约30吨,收入约12万元左右;药材五除一,三年后丰产,产量约1吨,收入约2万元,日本黄花梨二年后丰产,产量约6吨,收入1万元左右,美国布朗李三年后丰产,产量约20吨,收入约6万元左右,到丰产期时目前的种植业的产值就可达32余万元,并且这些产物的产量将逐年增加,效益也会不断增长。就养殖业来说,随着种植业的逐步成熟,业主介绍他将坚定不移的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充分发挥产业互补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牛200头,羊200头,猪100头,并增加鸡、鹅等品种,为城镇提供大量的绿色生态食品,到那时他将为园区出产的生态食品申请商标,树立品牌,并利用品牌效应,进一步拉动园区产业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业主叶国龙的带领下xx县xx乡红岩经济林牧示范园成功的走出了一条“以林养畜,以畜促林,种养结合,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的道路。为我县生态农业的发展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篇六:三同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收获--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 李永红XX年6月20日,普通教师的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由我校组织的“三同六送
六帮实践锻炼活动”,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我的内心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短短
一天的交流、研讨课及捐赠仪式的开展,带给我的感受却是很多很多。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之一:感谢。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首先我要感谢新营乡二府营小学搭建的平台,感谢他们能给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感谢三
年级数学组老师们精心的集体备课,同时还要感谢新营乡二府营小学各位老师的热情招待和
孩子们的精彩表现。
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之二:感动 这次“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根据各科的安排,我们到了新营乡二府营小学,每
到一处,那整洁的校园总会吸引我的目光,任路途怎么遥远,走进校园看见笑脸灿烂的孩子
们,连同一声声问候客人好!、老师好!,还有那热情、亲切的校领导、老师,使我们一下子
身感轻松心情愉悦,所有疲劳皆抛到九霄云外。不一样的地方,却有着一样的感动:感动的是
各学校领导、听课老师们的热情好客和对我们的欢迎;感动的是老师们听课时那专注的眼神,时而思索,时而认真地做着笔记;感动的是在进入课堂的一刹那,孩子们的淳朴、热情、可爱,还有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之三:收获 “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应该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校教师理念的提升、教学经
验的借鉴,同时也锻炼了我们如何用教学技能和机智去调动那些不同学情的陌生的学生。为
此我们每到一所学校,首先要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然后再进行一些教学设计的修
改,语言的组织,使其更贴切该校的教学,从而达至送教的目的。翟旭红老师为同学们准备
了一节数学总复习课《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计算》,此堂课她大胆尝试,采用魔术的
导课方式,幽默诙谐的语言,自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
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愉快的投入到活动中来,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我感觉这里的孩子与
我们城里的孩子差别不大,他们有着良好的常规,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围绕老师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学老师与学
生配合默契,孩子们大胆动手动脑完
成课的任务,将课一次次推向高潮,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玩中学,学中玩的,让孩子快乐的
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是宗旨,展现了科学课的魅力。同学们快乐的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也验
证了我们三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创新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可谓达到了双赢的最佳目的。更让我感动的是听课的老师们,他们都很认真、很用心地听着,时而思索,时而而认真
地做着笔记。不仅是本学校的老师听课,其它乡镇的兄弟学校也积极参与,不顾路途遥远,早早的来到课堂,作为曾经在乡村学校工作过的我更是感受颇深,这就是我们农村学校老师 的朴实,对工作的热情,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即使工作环境多么艰苦,也坚守着自己的那份
责任
还有那评课的氛围,课后的说课、评课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大课堂,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思索,一种提高。在评课时,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好的地方他们加以高度
肯定,不足的地方又给予中肯的建议。还有许多让人深思的话语,使我豁然开朗。细致入微 的评课,给老师提出了更具体的做法,更高的要求。说是评课,其实对于送者和接受者,都
是收获者。再如,在评课后的聊课,我们无所不谈,除就课论课之外,我们还做了一些课外
教材的聊课,大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些都是汇集的教学方法、经验!评课就像照多面镜,让我发现了自己平时上课中存在的问题,这为以后工作中得到及时改正。如果说教育是一艘
船,那么,课程改革就是扬起的风帆,送教下乡就是鼓起帆的风,但愿我们的教育扬起风帆,越走越宽阔!
总之,通过这次“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是一次难得
和难忘的经历,一段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我过得很充实,只
要这些事对他人有用,我就很快乐,这就足够了。从自身专业成长的角度,交给老师们开启
教育成功的钥匙,在教学层面上又有了新的领悟与提高,还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当地教师,这对
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件难得的财宝!乡村学校的学生都很实在,和他们相比我感受到城
市的孩子能无忧无虑的学习是多么的幸福。他们和世界
上所有的孩子们一样的可爱,也许更
淳朴,更像一张白纸,和世界上所有可爱的孩子们一样,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学习
环境。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这个队伍中来。我将吸取一次次成功与失败经验,一如继往将明天的科学课教育事业进行到底。篇二:
三进三同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三进三同”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学校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向青年学生发出“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总体部署,结合我校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大学生中组织开展暑期
“三进三同”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响应学校这一号召,我于XX年2月18日,出发来到我住在乡下的爷爷家,开展了“三进三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为期短短的几天中,我和爷爷同吃,同住,同劳动。除了按照学校提出的要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了解民情,坚持吃住在农家,与当地群众一道,参加农业生产,体验群众生活,增进与普通群众的感情,做到入乡随俗,身体力行这一要求以外,我们还针对另一个近几年来在社会各地引起人民群
众强烈关注的问题——政府征地补偿,在农村农户里走
访采访,有了一个深刻、客观的了解。
为了响应学校这一号召,要下乡体验生活,我想到了我住在乡下的爷爷。因为爷爷喜欢清静,所以已经一个人住在乡下的老宅子很多年了。爷爷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按时早起,看报,吃
饭,运动,种菜,什么事情都是按时做的,并且自己也有个小菜园子。这是一个进行“三进
三同”社会实践活动的好地方,所以我决定去我爷爷家开展这次“三进三同”社会实践活动。
2月18日下午,我坐车辗转来到了重庆市沙坪坝区香蕉园分水坡的爷爷家。到了爷爷家已经
是下午四点钟,和爷爷大概聊了一下,我此次出行的目的以后,爷爷表示很支持,我作为大
学生,参加这类社会实践活动,并表示会积极配合我的活动。因为天色已晚,而且是第一天,所以起火,烧菜都是爷爷做的,我只是在一旁打打下手。一会儿,香腾腾的饭菜就好了,这
些农家菜可真是诱人,我吃得特别香。饭后,我们端了些小板凳,跟爷爷画家常,听他讲以
前的故事。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来,吃了早饭就去小菜园子干活了。我拿着锄头,镰刀,耙等农
具,跟着爷爷出发去小菜园子干活了。早上的空气更是清新了,还有些许凉意呢,再吸一口
新鲜的空气,那更是让人神清气爽了。来到小菜园子以后,爷爷简单交代了一下我需要做的
事情,我便开始了第一次干农活的经历。整整一上午我把那些长在农作物旁边的杂草都除掉,还给农作物浇水施肥。起初我以为是个简单的活儿,不就是拔草吗,后来发现,这还真需要
一定的经验,和熟练程度。杂草生根得紧不说,有多又乱,搞得我手忙脚乱,一会弄下这里,一会又弄下那里。更可笑的是,到了后来我都分不清楚,哪些是爷爷种的蔬菜,哪天是杂草
了。而打水更不轻松,打了水担回去的路上,我才知道真是苦啊!山路本来就窄又不平,有
时候下过雨,或者清晨,雾气重的时候,路就特别滑。我们都要走一段,歇一段。浇了水以后,我回到爷爷家后,休息了一会,便开始做饭了,今天得靠我自己生火、做饭。
爷爷在旁边做指导,告诉我怎么生火,柴要选干的,小的木材,也不能放太多。火生好了,也要掌握好加材的时间和多少,还有怎么烧菜。一阵忙活过后,我才把饭做好了,已经饿得
不行了,便都赶快享用起自己的劳动果实了。下午给爷
爷整理了一下大宅子,扫了一下坝子。
通过这忙碌的一天,我不仅亲身感受到了干农活,做弄饭,学到了一些做农活的经验和技巧,还增进了同农民群众的感情,增长实践才干,是十分有意义的一天!第三天和第一四天,我便针对我的另一个目的,展开了一些活动。我在来之前就调查到,爷爷住家的范围是政府征地补偿的对象。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分别对爷爷和一些在被征地
后修成的老年休养院里的老人进行了一个采访。大概采访过后,我了解到了,虽然像爷爷这
种在乡下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农户,对乡下生活已经感到习惯了,如果政府征地,他们需要移
居城市的话,多少有些不习惯。但是他们知道政府这一政策,对农村居民的现状,前途,经
济都有很大的改善和帮助,对被征地农村居民和农村地区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为农村居
民的发展和致富提供了很多机遇,为农村地区的城市化,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教育,医
疗等等方面都带来了诸多好处。爷爷也表示,不久后他的房子将要被政府征去,但是如果政
府依法征地,补偿及时到位,程序透明公开,征地工作对于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是绝对互利互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