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感悟及考点

时间:2019-05-12 15:2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然辩证法感悟及考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然辩证法感悟及考点》。

第一篇:自然辩证法感悟及考点

1、学习课程后的感想

为期6周的自然辩证法课程结束,课程量上看不多,因此想要完整的介绍自然辩证法这一学科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老师采用话题辩论的形式上课再加上一些引导性的讲解,应该说我们学到的还是很多的,像其中有个话题就是50年后你认为生活是怎样的,为此自己展开了想象,又结合实际发展的预测,还写了篇文稿。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借了本自然辩证法的书,看了些概念性的东西,虽然不太懂,但有个大致的了解。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今,自然科学发展迅速,基本粒子的研究、天体物理方面的重要发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领域的出现,都说明现代自然科学正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而随着自然现象的内部联系的被逐步揭示,现代自然科学更显示出新的特点,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各种方法、手段的综合运用,宏观、微观不同层次之间的互相联结等,这就需要运用更高程度的理论思维—唯物辩证法去进行辩证的综合工作。科学精神的关键在于辩证的批判。我们要培养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精神,不承认任何神圣的不可批判的东西,勇于批判别人和接受别人的批判,不轻信他人的观点。

作为一名工科研究生,要有辩证思维能力及批判精神,不盲从书本和权威。同时也不能囿于自己狭窄的专业,缺乏必要的社会知识。要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方法的重要性,注重创新意识的树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自己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多向导师请教他们对科研方法的看法以及在运用科研方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写作命题论文,在思考问题、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等实际操作中,深刻理解科研方法与科研活动的关系。

2、证明现实和梦境的区别,怎样才能证明不在梦境里

生理反应方面上,可创造一些剧烈的感觉(如痛觉、强光照射、巨响等)或者触发警觉(摔倒、坠落等)以从梦中苏醒,如果上述生理性反应能够正常进行,那么证明不在梦中。

心理认知方面上,当下环顾现场的建筑构造并通过走动巡视来检查其中几何上的一致性,若果在检查时间内总是符合欧几里得几何,那么可证不在梦中(梦境的场合没有长时间的稳固性);当下回忆近期的记忆,包括如何来到现场,为何来到现场,之后应去哪处?现下是什么时间等等,如果其中总有一致的连续性,那么可证不在梦中(梦境的过程没有长时间的连续性)。

逻辑推理方面上,假设我此时身处梦中,我要在考试中证明自己不在梦中,如果我成功地证明了自己不在梦中,那么我得到的是错误的答案;假设我不在梦中,我在考试中需要证明自己不在梦中,如果我成功地证明了它,那么我得到的是正确的答案。由于我按题目要求只能证明自己不在梦中,而只有我不在梦中时我的证明才是正确的,因此答案“我不在梦中”不可能错误。如果它错误了,那么题目本身没有正确答案。

博弈论方面上,如果我在梦中,那么我对这个题目做任何回答都不影响我的实际利益;如果我不在梦中,那么我对这个题目回答为“我确实在梦中”时我将失去一些分数。那么我的最佳策略就是回答“我不在梦中”。

我们不知道庄子是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如何区分梦境与现实问题的人,但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一个梦足够真实,我们就很有可能会分不清梦境与现实。

一、可以根据心理认知或是生活常识进行判断

在电影《盗梦空间》中男主角柯布用陀螺来判断现实与梦境。作为造梦师的柯布知道,现实中的陀螺肯定会有停下来的那一刻,而梦中的陀螺则会因为梦境设定而一直转动下去。根据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看周围的环境符不符合自然规律,有没有超越自然规律的状况发生。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不符合常理的情况,如果发现自己荒诞不羁,那么你明显就是在做梦了!

二、努力回想你是怎么来到这个场景之中的

这个方法其实还是盗用柯布的方法,但是非常管用。研究证明:人的正常的睡眠结构周期分两个:一个是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另一个是快速眼动睡眠期(REM)。而做梦大都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过后又是非快速眼动睡眠期,二者相交替,梦便成为一个又一个的片段。所以在梦境中,你的所有经历只有如何发生,没有怎样开始的。而且我们每晚至少会做四个梦,由于潜意识的影响,它们的内容也会不一样,很少有连贯之说。所以,如果你怀疑自己是在做梦,不妨想一想你是怎样来到这个环境中的。如果你想不起来,那你一定是在做梦。

三、可以通过开灯制造眼部刺激

这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梦里的电灯被打开后根本不亮(常见于噩梦);另一种是能够感受到眼前一亮,可是如果你看向灯管没有强烈的眼部刺激,这种情况居多。因为大脑的能量不足以在梦境中制造这样的强光感觉,所以,如果你发现灯不亮或者是没有强烈的眼部刺激,十有八九你在梦中。

四、可以用自己看不懂的外语书当图腾 因为这个图腾的秘密只有你知道,如果别人也知道的话,一旦在梦中对你的图腾进行破坏,那图腾的功能也就消失了,你就不能通过图腾去辨别现实与梦境了。如果你用一本自己根本看不懂的外语书(全外文版的,只有你知道是什么书)做图腾,突然发现自己都认识,毫无疑问你在做梦。

五、最重要的心法

上面说的都是辨别梦境与现实的技巧,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怎么让梦中的自己提出疑问。这里可以采用重复暗示法,即在有空的时候问自己一句话:我是在做梦吗?早晨起床、上学上班发呆时,午休前,特别重要的是在晚上睡觉前。仿照孔子“吾日三省吾身”养成一种随时反问的习惯,那么在梦境中自然也会出现这句疑问:我是在做梦吗?

3、主观性和客观性

主观是个人的意志,是人心里的想法,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人的思想环境的内容.而客观是世界上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存在.主观要反映客观,客观要被主观反映.主观的反映可以是比较真实的,但是也有不真实的反映,这就是假象。

1、如何正确看待“我认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2.如何保证“我认为”的正确性?

3、“我认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表现和价值?

4、“我认为”背后的深刻含义与意义?

第一题主要谈唯物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要去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性),但是于此同时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主观性),这就意味着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因此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第二题坚持实事求是从实践中获得认识 第三题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也具有特殊性,然后万物都有矛盾自己结合我认为谈一下

第四题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形成我认为但是不一定正确,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和大家的赞同,在敢于猜想同时也要行动出真知。

证明东西的存在性 反证法。

“没有出现的事物”这个定义本身说明,它是人类根据目前所掌握知识(或现象)做出的结论(假设),本身并不能说明事物真正是否存在(已发生)。所以我们可以反过来提出假设:如果这个事物存在(已发生)的话,会对现实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我们对这些可以观测(或感知)到的已知的影响(或现象)进行推理论证,就可以证明这个事物是否真的存在。其实在历史、考古以及科研领域,很多并不存在的事物(或事件)都通过反证法的考证和试验,证明了他们的不存在,即先前的命题为假命题。问题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是什么概念? 人们喜欢用“客观”和“唯物”来说明自己的准确性.在这里不谈深奥的主客体问题.只是谈谈人们所说的“主观性”背后的含义.从现实角度来说,不管一个人承认还是不承认,每一个人的观点都是在自己“信奉的价值观”上的主观理论.这没有什么不好,因为作为一个人他离不开自己的主观性,当一个人越是喊“客观”的时候,他的认识范围可能越来越狭窄.仅从现象学来说一下“主观人”和“客观人”的区别.客观人:

1,一个人越是说自己的观点很客观的时候,更多时候是意味着“我是无所不知,我的观点是最正确的,因为我客观”,那么如何来证实这种客观性呢?其实说到底,很多事情不好量化,也就是说不好客观化,所以客观的东西不好证实.2,一名咨询师总想找“客观标准”是很容易把自己的能力夸张和对咨客有不切实际的要求,他们喜欢用这样的语气“客观上不存在,主观上你就是想来想去”.人就是人,何必把她“客观化”.3,总喜欢找客观标准的人,喜欢蔑视前人的经验.其实人性的东西用“人性化来理解”要比“客观化理解”要好.因为前者比较接近事实,而后者可能是随意捏造的产物.4,总想找客观标准的人,容易忽视咨客的实际情况,愿意用自己的“标准”来进行干预.当达不到预期的治疗目标时,很容易敌视求助者.因为他的标准没有实现.主观人:

1,承认自己的不知道,承认自己认识的局限性.当以这种态度来看待咨客的时候(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会有更多的人情味,更喜欢探索问题.其实承认自己的主观性有些时候是很好的治疗工具.“咨客中心疗法”说到底就是扔掉自己的价值观,努力进入咨客的内心世界,这种努力本身就是很好的治疗工具.因为这种努力其实就是对咨客的最大尊重.2,不过早地下结论性的断语.其实人性本身有很大的潜力,一般而言,对于绝大多数人,下结论性的断语是错误地.3,承认自己“主观性的咨询师”更想找咨客身边可利用的资源.而不会一味地进行所谓的“心理治疗”.4,更会尊重咨可的痛苦和少带批判眼光.其实不带批判眼光本身就是很好的治疗,能做到这一点很难,这需要勇气和爱心.5,更加冷静地关注咨客疾病的起伏性.6,对预期的治疗目标比较现实,不容易陷入自己设想的不切实际的“健康标准”

第二篇:自然辩证法感悟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感悟

朱凯 工程系机制专升本二班 2011701189

通过《自然辩证法》学习以及观看教育视频和影片,感到学了很多科学知识,如宇宙起源,宇宙大爆炸,哲学,克隆,时间与空间,相对论。特别是观看宇宙起源和宇宙大爆炸影片时,我对宇宙有进一步了解,而且还打开我的思维,我本来认为一个事物会有一个答案或者多个答案,我现在认为事物并非一定有答案,有些事物是没有答案的,即使有答案也只是个参考,不必牢记,随时会被推翻。对于已经存在的真理抱有怀疑的眼光。哥白尼就是一个例子。哥白尼之前教会的宇宙观盛行,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科学的伟大胜利。自然科学当时也在普遍的革命中发展着,而且它本身就是彻底革命的;它还得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哥白尼推翻“地心说”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时代,从此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尽管科学与神学仍有争执,但是在此后的一百多年,就连教廷也不得不承认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不固守陈规,所以他能开创一个学说。

我认识到学习不一定盲目地为找工作,学习是建立在兴趣和强项的基础上的,没有兴趣,没有激情,底子不好,学习吃力,了解自己兴趣和强项,合理选择学习方向。不能仅仅限制本专业内,广泛学习,相关连的学习有助于拓展思维,自由发挥,整体提高能力。哲学,历史,文学等都有我们可以汲取的营养。很多科学大家,并不是只会一种东西,往往既是科学家,又是别的领域的专家。学习不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更不是为了全人类,这些纯粹是口头胡扯,人生的追求不外乎是事业和地位,每个人都是为了奔向理想,走向未来。这样能少走无穷无尽的弯路,并节省在错误口号下浪费掉的无法计算的时间和精力。历史告诉我们,在今天,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能力和开阔视野,我们成功。

总而言之,我认为《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工具,即用多个方面考虑问题,需要部分考虑时,单独考虑,需要整体考虑时,全面运动的分析问题,这是我学习的感悟。

第三篇:武汉大学-自然辩证法考点

【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

定义: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某一特殊现象、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某一特殊过程或者科学技术某一特殊学科的特殊规律。

2、内容:四个方面,即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

3、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5、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6、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总之,自然辩证法主要有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内容。【2】技术的本质结构

技术是人对自然界的能动的改造关系和实践关系的思想。

技术的本质:技术就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技术具有双重属性:自然属性表现为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社会属性表现在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约束。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技术是对自然规律的运用。技术的目的总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技术的应用明显地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教育、民族传统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具有以下几个本质特征:

1、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2、工具性与价值负载

3、有益性与有害性

4、自主性与社会建构性。

技术的结构:技术结构式指技术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组织刑天和彼此之间的联结方式。(经验形态、实体型态、知识形态)。根据技术要素在技术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技术的结构类型有:经验型技术结构,实体性技术结构和知识型技术结构。每种技术结构都是社会技术基础中的一个功能结构单元,也就是结构相位。技术结构的历史发展模式就是从单相技术结构(经验型)向双相技术结构(经验型和实体型技术结构)再向三相技术结构(经验型技术结构、尸体型技术结构和知识型技术结构)逐步强化的过程。【3】系统自然观

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系统所组成,各系统间通过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而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网络体系。系统:由若干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系统都是由若干物质要素组成的,这些共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的诸要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甚至是异质的。(要素与系统的关系)

组成自然物质系统的各个要素是通过它们之间内在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才能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整体性)(3)一切物质系统都具有其特殊功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要素、结构、功能和环境是一个系统所必须的规定。系统的功能依赖于其他要素、结构和环境。要素性质的变化、结构的变化、环境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系统的功能表现。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

1、整体性: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

2、开放性:与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3、动态性:运动、变化、发展

4、层次性

1、整体性: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

系统具有其要素所没有的新性质、功能和规律,处于系统中的要素的性质、功能和规律不同于他们在鼓励状态是的性质、功能和规律。

2、开放性:与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自然系统具有物质、能量、信息“三要素” 孤立系统—同环境没有物质、能量交换的系统。

封闭系统—同环境只有能量交换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开放系统—同环境即有物质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自然界的绝大部分子系统都是开放系统。

3、动态性:运动、变化、发展 开放的自然系统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都有一个孕育、产生、发展、成熟、消亡的过程,这是由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运动)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决定的。

4、层次性

系统有一定的要素构成,要素则是由更小的其他要素构成的子系统,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4】全球性问题

简要阐述全球性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策。

答:(1)原因:以牺牲时间来获取空间,对于人类来说,是不经济的。但这几乎成了现实!传统的工业文明短短300年来,由于人类物质占有欲的膨胀,对交换价值的追逐,破坏了原有的人与自然相对和谐的关系状况;掠夺式地开发和无节制地耗费,使得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都濒临了自我修复的极限,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不仅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而且已经危及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全球性问题”的概念是1972 年提出的,它包括:“人口问题”、“粮食问题”、“不可再生的资源问题”、“工业化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反映出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依靠现有的技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其发展的主要途径,以高消费、高享受为其发展目标,因而它往往是片面地强调发展中的经济指标,强调发展的数量和速度,忽视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忽视了自觉调整人口与生态、资源与发展的持续比例关系。“温室效应”、“能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对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实际影响。实际上,“全球性问题”的根源就在各个国家、地区之间和各个国家内部的利益争夺中,它的解决也需要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努力。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种经济形式并存,非公有制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与此相连的问题亦层出不穷

(2)对策:经过简单分析,我们给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 必要条件”: 1,但“人类中心”、“以人为本”应当得到肯定,它决不是历史上“人类中心论”的翻版。只有以人与自然的关联尤其是以人自身为问题起点,才能探明问题的根源,继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可持续发展”是唯一途径:我们必须坚信走出“人类困境”的可能性,而关键是人类自己要重视长远利益,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出卖未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对于传统的发展理念,实现了三个转变:从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核心到以社会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转变;从以发展“客体”为中心到以发展“主体”为中心的转变;从以开发自然资源为主到以开发人的资源为主的转变。上下一心、协调一直地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3、产业转型是当务之急: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是关键。所以,我们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增加产品中的科学技术含量,走“智力经济”路线。4、利益主体之间要合作:要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性问题”,必须不断改变利益主体(人与人或企业与企业)间的关系现状,变不合作为合作。根据上述博弈分析,给我们最有益的启示就是要“合作”利益主体为了合作的长远利益,必须抵挡彼此欺骗带来的一次性眼前好处的诱惑。

5、制度改革必不可少:产业转型需要与之匹配的新制度,而主体间的合作秩序也需要制度来保障。

一、全球性问题的产生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人对自然的巨大干涉能力,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加突出。现代技术对自然平衡的干涉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都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而这种平衡的改变又明显地带来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后果,从而引起了我们现在所谓的“全球性问题”。关于全球性问题特征从影响方面可以认为全球性问题是指世界所有国家或几乎所有国家都受到实际影响的问题,而需要所有这些国家协同一致的努力能解决的问题。

二、全球性问题的表现

全球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口问题,世界人口的庞大压力,尤其 是在发展中国家,对其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造成了现实的威胁,而人口增长的速度依然大的惊人,按照生物学的规律,当一个物种过度繁殖时,必将导致这一物种大批的死亡。

2、环境危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工业革命、农业革命的同时带来的新问题——环境污染,也是全球性问题中最严重、最长远、最急需处理的问题,而其产生的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土壤退化加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问题都加大了人类生存压力。

3、资源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全球淡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对陆地水域与海洋也施加了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淡水短缺、水生资源破坏和陆地水域与海洋污染已成为国际社会当前所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1)水资源污染

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所导致的人均用水量的增加,在过去的三个世纪里,人类提取的淡水资源量增加了35倍,1970年达到了3500平方公里。本世纪的后半叶,淡水提取量每年增加4%-8%,其中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占了增长的主要部分,特别是本世纪70年代“绿色革命”期间,灌溉用水翻了一番。与淡水资源短缺相对应的是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农业消耗了全球用水量的70%左右,但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普遍比较低,许多灌溉系统60%以上的水在浇灌庄稼前就渗漏和蒸发掉了,并带来土壤盐渍化。水污染有三个主要来源,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和含有农业污染物的地面径流。另外,固体废物渗漏和大气污染物沉降也造成对水体的交叉污染。化肥和农药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不合理使用,使农业的地表径流污染也发展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成为湖泊等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来源。(2)海洋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海洋生物资源过度利用。世界渔业生产由海洋捕捞、内陆捕捞和水产养殖(包括淡水和海水养殖)所组成。海洋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废物和污染物最终都进入了海洋,海洋污染越来越趋于严重。目前,每年都有数十亿吨的淤泥、污水、工业垃圾和化工废物等直接流入海洋,河流每年也将近百亿吨的淤泥和废物带人沿海水域。

三、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全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两个概念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正是由于全球性范围内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日趋严重,使得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日益显露,才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于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3.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并给出了可持续发展定义(布氏定义):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互辩证关系。科学技术不能代表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当今社会的节奏,使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既给我们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巨大的全球性问题,这就导致了我们为此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科学技术来更好地进行可持续发展,但我们必须认清科学技术的利与弊,用辩证的观点去理解.评判科学技术的好坏并非如此直接,是由于一些表面直接看来良好的技术被大规模使用后产生的事先难以预料的后果导致的。许多技术在刚刚开始应用时似乎是对人类的恩赐,而当大量使用时则成为对人类的威胁。刀子在人类生活中是有用的,但他也能用来杀人。我们要着重从科技属性考虑可持续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起着重大作用,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人类在评价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时,以及在此基础上决定如何应用科学技术时,一定要时刻意识到自己理性的局限性,意识到在浩瀚的宇宙中自己只是沧海一粟。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人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对于同一项技术的评价,随着其使用的社会环境和使用的目的不同,结果也会完全不同。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形象地之初:“科学史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利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完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因此,我们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一定要处理好科学技术与其的关系。3.3科学技术创新及其匹配与可持续发展 在我们这个时代,之所以有可能实现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得益于一种新的科学技术的兴起。这一科学技术的关键要素是一种低原料和低能源消耗的关键要素,其高附加值源于它所凝聚的知识。要实现从工业技术向只是技术的转型,除了需要新的技术本身在整个科学技术领域的扩散,也只有在相应的社会制度框架的配合下才能实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技术,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期已经在美国产生,但是由于与之相匹配的制度尚未建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总体上却呈现下滑态势。上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如果只是表面化地尽在形式上开办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乃至二板市场,效果可能是既不能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也不能为投资者提供退出机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结果呢?其原因是制度变革还不到位,或者说还只是停留在形式上而未从深层次上进行改革。由此可见,制度创新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否则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匹配仅为推动可持续发展。【5】创新型国家建设问题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本动力

来源于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的作用不断增长的现实,其建设的依据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我国需要通过创新型国家的建立解决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和经济基础的矛盾,通过加大创新投入、提高创新产出、加强自主创新等措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之路。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质

是指通过国家社会职能的转变和发挥实现对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创新型国家的内涵有创新精神、创新人才、创新投入、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产出等。创新型国家创新精神表现为探索精神、服务精神、参与精神、学习精神、协调精神、合作精神等。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路径是:

通过明确保证科技研发经费在国家财政投入中的地位,统筹项目、人才、基地的安排, 强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措施加大创新投入;通过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促进优势产业发展,继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措施增加创新产出;通过发挥产业界作用、推动产学研联合创新等措施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依据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

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使国家通过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打造和维护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社会环境。

其一,实行有效的知识产权的保护的需求。在所有制方面,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国家的力量实行有效的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授予知识产权有限的排他权利来保护创新者的利益,同时要求创新者公开技术,使创新成果得到充分利用。

其二,打造和维护新的创新合作环境的需求。由于创新活动中新的协作关系的出现,需要通过国家的力量打造和维护一个有利于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和互动的创新合作环境,使创新型劳动者协调工作,发挥创新团队效应,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其三, 实行“以知为本”分配模式的需求。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情况下,需要通过国家的力量实行通过股权和职权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以知为本”分配模式,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防止两极分化。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原理

在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的新情况下,创新活动和现代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的结合日益密切,科学技术活动日益成为需要受到国家关注和体现国家意志的活动,需要充分发挥国家对创新活动的调控职能,对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提出了强大需求。表现在:

第一,通过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打造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我国目前劳动生产率低,与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相差约6—22倍。从能源消耗来看,中国经济每创造1美元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需要通过创新型国家建设变人口压力为智能资源,实现工人阶级的知识化,加快创新劳动者队伍形成。

第二,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新矛盾。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产生了新的矛盾,表现在国家对创新活动的调控职能不够,对创新环境的培育不够,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够,对自主创新支持的力度不够,对创新体系的扶植不够等。只有坚持走建设创新型国家道路,发挥国家对创新活动的调控职能。内涵

(一)创新型国家的涵义

创新型国家的内涵是指通过国家社会职能的转变和发挥实现对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国家成为创新的人格化代表,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与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结合和统一,从而使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得以实现。

(二)、创新型国家的特征

创新型国家体现了当代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其特征目前比较公认的有创新精神、创新人才、创新投入、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产出等。1.创新精神

创新型国家的建立的基础是全社会创新精神的培养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其特征的创新精神表现为探索精神、服务精神、参与精神、学习精神、协调精神、合作精神等。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包括创新精神,反映了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作用,创新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既是对科学精神的回归,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灵魂,更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体的塑造。2.创新投入

创新投入指的是社会对创新活动的资源投入,主要内包括人力投入和经费投入,反映创新投入最重要的指标是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3.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指的是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创新工作者队伍,创新劳动者成为创新的人格化代表,能够使科学知识这种新的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创新型国家特征包括创新人才反映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对打造新型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视。4.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创新型国家特征包括自主创新反映能量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情况下,需要通过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掌握创新活动的主动权,形成和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有效解决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6】科学的内涵和本质(科学价值论)1.内涵

从科学发展史角度探析科学的内涵

我们可以从知识体系、研究活动、社会建制三个角度探讨科学的内涵。

首先,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在自然界中,从宇宙星辰到地球构造、从植物动物到人类社会、从动物心理到人的思维,都有其独特的规律。人们对这些规律的认识,以及由此构成的知识体系,就表现为科学。但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叫科学,科学是知识的高级形态,只有那些理论化、系统化、具有真理性的知识,才叫科学。科学需要借助于一些概念、范畴、判断、推理、公式、原理等表述出来,科学知识的内容是客观的,逻辑形式是严密的。人类在实践中所获得的许多局部的经验、灵感的火花,由于其零碎、分散、不成体系,故不能算作科学。科学知识还必须具备真理性和深刻性,能经受严格科学实验的检验,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其次,科学是认识世界的研究活动。科学研究是人们探索规律、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在哲学史和科学发展史上,一般将科研活动里的思想和行为过程也纳入对科学内涵的理解中。科学不仅指人类已经取得的精神成果,也指人类反映外部世界、探索客观规律以获取知识的创造性过程。正如齐曼所说:“科学研究应被看成是社会中一定地位的特定人群的日常工作和有组织的劳动,他们聚集在大学、研究所这些社会机构里,互相管理,互付报酬,并使用昂贵的技术装备。”①贝尔纳也指出:“科学是一种有待研究和叙述的程序,是一种人类活动,而联系到所有其他种种人类活动,并且不断地和它们相互作用着。”②保加利亚学者伏尔科夫也说道:“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产生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科学生产。”③美国学者小李克特也认为,科学是“一种社会地组织起来探求自然规律的活动”。④

如果把科学知识及其理论体系看成人们生产出来的高级精神产品,科学研究就是生产这些产品的过程。这个生产过程无时无刻不凝结着人类精深的思维劳动,并以人的大脑为其基本加工工具。其他的劳动资料有各种科学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等,它们能延伸科学工作者感官和大脑的功能,是沟通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桥梁。各种文献资料,以及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科学工作者认识世界的手段,这些手段是否精良,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效率。科研劳动的加工原料是人类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科学实验)及现有的科学知识。在科研劳动中,科学家利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实验数据,从中总结出新的规律。科学知识在其使用和传播中,不仅不会磨损其价值,还会使其价值越来越大。再次,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贝尔纳指出:“作为集体的、有组织机体的科学建制是一种新兴制度。”⑤近代以来,科学几乎已形成了建制化所需要的一切基本要素——科学的组织和机构、职业科学家队伍、科学学会和协会、科学的教育系统、科学与工业结合的各个环节等。在“小科学”时代,科学活动是小规模的,主要靠个人兴趣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主要局限于纯学术的“象牙塔”之中。默顿将这一时期科学建制的目标定为“扩展确证无误的知识”。但随着二战后科学的加速发展,科研规模逐渐扩大,学科急剧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趋势更加明显,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远。而且,在相当多的方面,科学与技术已紧密结合在一起,二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进入了普赖斯所说的“大科学”时代。“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概念较之从前有了新的外延,除了基础研究外,还增加了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今天,即使是基础科学研究,也大多注重应用前景,科学价值实现了真理性价值与实用性价值的统一。因此,科学的建制目标和科学的规范结构都要相应地加以改变。现今的科学建制目标不仅是“扩展知识”,还应加上“首先把新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学的规范结构也不仅包括默顿所提出的四种基本规范——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还要求科学具有服务社会、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功能。

只有把科学理解为知识体系、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建制的统一体,才能准确界定科学的内涵,反映科学的本质。这三者的完美结合,全面展现和解答了科学是什么、科学怎样产生、由谁产生、在什么社会体制下产生等问题。从语汇学角度探析科学的内涵

“科学”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获得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其外延也不断得到拓展。

广义的科学指所有成系统的学问和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狭义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而不包括技术。本书所研究的科学价值,是指狭义的科学。

(三)从科学与技术比较角度探析科学的内涵

随着当代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科学与技术日益密不可分,因此人们将二者合称为“科技”。但科学与技术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要对其分别加以考察。科学是一个知识系统,科学知识系统的进步表现为科学系统向着一个“较好”的状态发生了方向性变化。从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科学进步首先表现为知识的逐渐积累和知识量的不断增加。不同时期的科学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形态,它反映了人们在一定运用的各种物质手段、工艺程序、操作方法、技能技巧和相关知识的总和。从广义来看,“技术”不仅包括狭义技术的内涵,还包括在管理、决策、交换、流通等领域的技术问题,即管理方法、决策方法、计划方法、组织方法、交换方法、流通方法等。广义的技术不仅仅意味着技巧、方法,它是技术活动、技术成果及其社会应用的统一体。

科学与技术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二者的区别在于:科学属于认识论范畴,其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其发展方向主要是从实践到理论,重点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等问题。科学成果表现为知识形态,并通过概念、原理、假说、定律等逻辑形式展现出来;科学的评价标准是对和错,科学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是把20世纪开始的新技术革命称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以体现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发展趋势。本质

(一)立场的无阶级性 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发展也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完善。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科学并不依赖于特定的经济基础,也不为特定的经济基础辩护。当然,科学的发展也要受经济基础制约,不同阶级的世界观和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对科学发展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里所讲的无阶级性,是指科学是经实践检验并被证明为真理的知识体系,它可以被社会各阶级的人发现、利用和继承。自然科学既无国界,也无阶级和民族界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从科学发展的历程来看,它不会随着某一经济基础的变革而改变。虽然战争或时代变迁会毁灭部分的科学资料和科学仪器,但科学更多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而发展的。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意识形态迟早会随之改变。新旧意识形态往往存在质的差异,其所代表的阶级立场也完全不同。自然科学不属于意识形态,因此它可以独立于经济基础而存在。比如,经典物理学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但从其适用范围来看,它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是真理。

(二)内容的可检验性 科学的客观真理性,在于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所有科学知识都坚持用物质世界自身来解释世界,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神秘的东西。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无一例外的都是以科学实践为基础,是经过严密逻辑论证和反复实践检验的。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真实、准确的反映,而不是虚幻、歪曲的反映。科学理论不是笼统的、有歧义的一般性陈述,而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能在可控条件下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对科学理论的真与伪、正确与错误、全面与片面的评价,应有客观的实验依据。可检验性要求对科学理论所涉及的内容给予明确解释,并推导出特定的可检验的实验事实,将理论推导出的数据与实验中得到的结果相比较,进行实验检验。如果科学理论不具备逻辑的自洽性或经受不住实验检验,就会被修正或淘汰。科学的真理性,正是由其可检验性加以保证的。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很多思想家从不同侧面探讨了科学理论的可检验性问题。比如,逻辑经验主义认为,如果一个命题具备“可检验性”或“可验证性”,才是科学的命题,否则便是非科学的命题;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具有普遍性,可被证伪①的理论才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库恩和拉卡托斯认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在于,是否在范式或科学研究纲领的指导下从事“解难题”活动。可以看出,科学与非科学的最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备可检验性。伪科学是伪装成科学形式的非科学,它伪造或篡改实验数据,回避或拒绝科学实验的检验和同行专家的鉴定,或者用违背科学实验准则和程序的“实验”去取代规范的科学实验。

(三)效益的间接性

马克思指出了科学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①其中所说的四个“取决于”,明确表达了“科学是生产力发展动因”的观点。“科学是生产力”这一论断,是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当科学仅仅作为观念形态而存在时,由于它尚未进入生产过程,尚未取得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力的形式,它只是“一般形态”的生产力或“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当科学进入生产过程之后,它已渗透到生产力的诸要素中去了,它便从间接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了。

科学的社会效益体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科学作为生产力的要素,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优化生产资料、提升管理效能,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物质文明发展。但相对于技术来说,科学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其作用往往具有间接性。一般来说,这个过程要经历一个“由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发展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的社会效益具有间接性。

(四)内涵的多维性

在前面对科学内涵的界定中,将科学理解为知识体系、社会活动、社会建制的统一体。随着科学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倾向于将科学与自己所在的领域结合起来,从各种不同角度探讨科学的内涵。于是,科学的内涵进一步拓展,除前面所讲的三方面外,很多学者将科学文化、科学方法、科学的精神气质也纳入对科学内涵的理解中。

有学者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他们从人类文明史的视角,指出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精神创造方式,是人类文化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还有学者认为,科学是一种方法。他们从认识论角度指出,科学的本质在于追求真理,科学方法即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运用数学方法与理性思维,形成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一种独特的认识方法。科学方法中的实证方法、理性方法和臻美方法,都能很好地运用于各个领域。还有学者认为,科学是一种精神气质。作为一种社会事业的科学,不能仅仅以盈利为目的,科学的社会建制会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科学共同体的规范结构等方面全面协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展现科学活动的文化价值和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美国学者罗伯特·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1942)一文中,这样阐述科学的精神气质:“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它们借助于习俗的价值而获得合法地位。这些通过格言和例证来传达、通过法令而增强的规则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在化了,于是形成了他的科学良心,或者如果人们愿意用现代术语的话,也可以说形成了他的超我。虽然科学的精神气质并未被系统整理,但是从科学家在习惯中、在无数论述科学精神的著作中、在由于触犯精神气质而激起的道德义愤中所表现出来的道义上的意见一致方面,可以推断出科学的精神气质。”①默顿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包括四种作为惯例的规则——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科学的精神气质不仅维护了科学共同体的稳定秩序,保障了科学自身的长足发展,它还符合人类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标准。它内化为科学家的良心,有助于推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它也成为人们对科学内涵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见,科学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涉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多维性。

(五)逻辑的严密性

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有其特殊的认识手段(科学仪器、实验设备等)和认识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归纳演绎法等)。科学作为认识成果,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即由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科学事实、科学假说以及由逻辑推理和实验检验建立起的科学理论等构成。【7】科学理论研究对个人心理的作用(真善美)

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方式,科学有着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在实践活动之中,科学的真利善美圣获得了现实的统一性。也正是这样的现实统一性,使得科学的真,通过以利为载体,以善、美、圣为意义支持而得以实现。利又叫利益,是科学价值性首要的和基本的表现形式。科学所实现的“利”有多重表现形式,但在本质或主旨上,科学所追求的利应该是“大利”。所谓“大利”就是实现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这样的“大利”亦是一种“至善”、“至美”和“至圣”。善是指对人类社会有利、有益的价值,是实践活动的结果符合主体的需求、满足其愿望而使主体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愉悦状态。善是科学的积极的、正面的社会效应。作为与真理性相对应的价值性概念,善不仅是一种道德价值,还包括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是一种综合价值。因此,科学上的真与善是整体上的统一。科学是实现价值的工具和手段,本无所谓善恶。但是,主体可以利用其为善或作恶。因此,由科学的运用而导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资源危机、人口危机等,并不是科学本身的过错,它暴露的是人的思想观念方面出了问题,从而使得科学社会功能发生了异化。由此可见,从思想观念上消除科学异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将科学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置于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人与世界之整体关系中来考察和定位,应以人与世界之整体关系为标准来判断科学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美是科学给予主体的一种感悟,一种和谐、愉悦、享乐、惬意、满足、安逸式的感悟。美更是一种自由创造的力量,是真与善的统一。主体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世界、创造自身的。在主体按照真、利,特别是善、美、圣的科学意蕴来创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及其过程中,主体自身也同时得到改造,主体与客体相互“改造”,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着自由美好的理想境界进发,从而达到尽善尽美的至美、至圣状态。

求真、求利、求善、求美和求圣,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永恒追求,是科学的根本任务和宗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既合事物、对象之“理”——条理、准则、规律,又合主体之“理”——需要、价值、目的,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规范性的统一,也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内蕴着真利善美圣意蕴的科学既是“是”与“应该”的统一体,又架设了一条由“是”转变为“应该”的“桥梁”。同时,科学架设的“桥梁”为实现主体的价值追求、社会需要提供了观念保障。

第四篇:学习《自然辩证法》感悟总结

学习《自然辩证法》感悟总结

摘要:通过本学期对自然辩证法一科的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了解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内容,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特别是它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认识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本文整理了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并对本学科对于个人的影响做了一些讨论,最后汇总课程学习的感悟。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科学技术 课程学习感悟前言

如今,自然科学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基本粒子的研究、天体物理方面的重要发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领域的出现,都说明现代自然科学正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而随着自然现象的内部联系的被逐步揭示,现代自然科学更显示出新的特点,那就是: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各种方法、手段的综合运用,宏观、微观不同层次之间的互相联结等,这就需要运用更高程度的理论思维—唯物辩证法去进行辩证的综合工作。

科学精神的关键在于辩证的批判。我们要培养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精神,不承认任何神圣的不可批判的东西,勇于批判别人和接受别人的批判,不轻信他人的观点。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说”,贝克勒尔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理论,爱因斯坦创立了著名的相对论„„无不是对怀疑主义精神的最好诠释。当然,这种怀疑又是理性的、有条理的怀疑,是建立在科学的实验及严密的逻辑基础之上的。从歌德巴赫猜想到电梯问题,从宇宙大爆炸学说的证明到生命起源的探究,从人体基因结构的破译到宇宙中暗物质的追寻„„都能够说明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的必要性。批判性思维给我的启示是要正确地处理好对待学术权威的态度。有条理的批判,反映了研究者的理性精神和感情中立的态度。在一个学术共同体内,对某些学术权威或者自己的导师给予相当恰当的尊重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在学术共同体正常的运行机制下,学术权威的形成不是靠权利杠杆建构的。学术权威在其共同体内的作用就如一个灯塔和蓄水池,能把从事某项研究的人员汇聚起来,并指明前进的方向。这种方向的指明,不是靠他的权力,而是靠他的学术研究能力,因为他可以凭借自己敏锐的直觉,避免撞到前进航线上的暗礁。因此,给予学术权威和自己的学术前辈必要的尊重,可以使自己的研究少走弯路,更多地在学术共同体内得到帮助。相关知识简介

2.1基本概念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所开创的研究领域。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1)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自然界的辩证法;

2)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3)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界的本质及其演化发展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的性质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一般方法.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1)属于哲学门类

• 自然辩证法不专门研究某种特定物质的运动规律,所研究的是自然界发展的一般 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带有整体性

和一般性的特征,具有哲学性质。

2)属于交叉学科

• 与自然史、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学、技术学、创造学、科技社会学、科技管理 科学、逻辑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等有密切的联系。对个体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作为对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的科学,内容涉及自然观、自然科学观、自然科学方法论及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和科学技术思想史等广泛的领域。它既有对各门具体科学的基本问题(即元科学问题)的深层考察,对具体科学方法的细致研究,又有对整个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及方法论的宏观探索。也就是说,自然辩证法既有对自然科学细致人微的分析解剖,又有对整体自的宏 观鸟瞰,从而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科学 的世界 图景。可以说,自然辩证法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思维方法和思想观念,也体现了一种生活态度。在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中(宗教的、伦理的、艺术的、科学 的、常识 的等,自然辩证法扮演了独特的角色:它以探索字 宙、自然为己任,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为内容,以其所提供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门径,批判地反恩人类一切自然科学知识的各种前提和基础,为人类知识的确立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己时代水平的最高支撑点。因此,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就要训练科学的哲学思维方式,培养具有自然辩证法精神的生活态度和品格。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高远的气度、高明的识度和高雅的风度。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既需要有大量精通各专业知识、脚踏实地的专家、实干家,又需要一大批知识广博、高瞻远瞩、具有雄浑浩然之气的战略家,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如古人期望的“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并且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与成果,又是改变人们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又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中介。

在自然辩证法中,研究和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的,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就可以明白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

4、对本门课程的感悟和总结

转眼,一学期的课程行将结束,但是唐老师每一节课富有激情的讲课态度和严谨的治学作风,对我今后在人生思考或在职业生涯规划我想都有一定影响。本学期虽然课程内容不多,但其中的理论创造和推导过程,唐老师都能和大家进行一种良好的互动,在学习与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大家更能结合自身体会与感悟对本门课程进行学习,更具有实用性。工科研究生是学习工程技术的,将来也是要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因此,工

科学生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好、学精自己的专业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知识上。但是,仅仅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不能或不足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或科技工作者。首先是因为,一方面在现代技术教育中,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门化。而另一方面,现代技术问题又越来越综合化,任何一个技术问题的解决,往往要涉及许多学科领域,不仅需要本专业的知识,而且需要相关学科知识的配合。如现代数控机床技术,不仅涉及到机械,而且与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等密切相关。因此,现行的越来越专门化的技术教育与技术的一体化发展趋势是相背离的。其次,技术与社会密切相关,任何技术都是由社会中的人去掌握和操纵,任何一件技术产品又都是为社会服务,供社会所“享用”。技术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懂得技术知识,而且必须了解必要的社会知识。如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机器时,要使操作人员方便省力,必须懂得人体工程学的知识;要使产品外观美观漂亮,还得掌握一些心理学与美学的知识;还有诸如经济学、社会学等也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缺乏这些知识,有些设计尽管从技术本身考察合理可行,但由于外观设计“傻大黑粗”,操作费工费力,成本昂贵等,未必为社会所接受。而现实中,工科学生不仅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狭窄的专业中,而且非常缺乏社会知识;因此,就必然会出现有些学生在学校“高分”而在实际工作中“低能”的现象,空有满腹经纶而无用武之地,宏伟的设想、设计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校 教育没有帮助他们找到技术与社会的联络点。而自然辩证法恰恰在这方面弥补了现行教育的不足。首先,自然辩证法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它不仅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而且也把技术本身作为整体来考察。它使得学生们从哲学、社会的高度上认识到,技术本身也是一个体系。社会中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而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联系起来存在于社会之中。就工科院校的教育体系来说,虽然设立了各门专业,但各门专业之间是紧密联系着的。任何一个专业都不能脱离其他专业而“孤军深入”,相关或相邻学科的超前和滞后发展往往对该学科也有制约和影响。如学机械专业的,并不能把“电类”专业的知识认为是事不关己,机电一体化才是其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不得不在愈来愈狭窄的专业领域内从事学习与研究,甚至使一些人沦为狭隘分工的奴隶,但同时也使得各专业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工科学生不应也不能囿于自己狭窄的专业,从认识上打破专业“壁垒”,拓宽专业面,广泛吸取各类专业的知识素养,这样才不会眼光狭窄。

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无论科技工作者能否自觉地认识到,他们总会有自己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又会在他们的研究活动中起促进或阻碍作用。辩证思维能力是现代科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一名优秀工程师不仅

要有渊博的专业与社会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其才能的充分发挥。目前工科院校大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这对工科学生了解和掌握唯物辩 证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他们终归只是一般的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概念,辩证法在他们头脑中还是抽象的、甚至是模糊的,更谈不上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了。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自然辩证运用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的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的变化,又从逻辑上阐释了科学技术与哲学的相互关系,具体介绍了具有哲学素养的一些现代科学家的科学实践体会,使同学们认识到了科学技术与哲学间的本质联系,科学技术与哲学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科学技术通向哲学需要一座桥梁,即自然辩证法,从而克服了他们中间存在着的把科学技术与哲学关系简单化的倾向,进一步地明确了确立良好的哲学素养对科技工作者来讲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对其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再次感谢唐老师,在您的教导下,我对自然辩证法的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以后我会将这门学会更加灵活地应用在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在此对唐老师说声:感谢!

参考文献

[1] 上课笔记及PPT;

[2] 自然辩证法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 自然辩证法概论[D].刘明建.重庆医科大学管理学院, 2003.

第五篇: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考查题

食品工程 陈训 12509310021、联系自己知识结构的现状,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何实际意义。答:(1)提高哲学修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提供给我们关于自然、自然科学总的看法、总的观点,是任何科学无法代替的。(2)能够使我们获得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知识。(3)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拓宽思路,增强科学创新力(4)有利于理解、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5)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2、自然界物质演化的基本方式及其特征?

答:

3、科学问题的来源和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答:科学问题是指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未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而来:(1)从新经验事实的解释中提出;(2)从科技的空白区和结合部中提出;(3)从新事实与旧理论的冲突中提出;(4)从相互并存的多种假说中提出;(5)从科学理论内部中提出;(6)从不同学科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中提出;(7)从追求理论的普适性和逻辑的简单性中提出;(8)从证实假说或事实的可靠性中提出;(9)从某一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向其他领域移植中提出;(10)从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中提出;(11)从社会需要与现行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中提出。

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决定性环节。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1)需要性原则(首要原则):要满足社会实践或科技自身发展的需要。

(2)科学性原则:要有科学事实根据和科学理论依据。

(3)创造性原则:要求课题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突破性。

(4)可能性原则:课题有可能完成的主客观条件。

4、星野芳朗的技术体系更替模式述评。

答:星野芳朗的“三次技术体系更迭”理论:(1)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蒸汽机技术时代;(2)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电气化时代;(3)20世纪40年代微电子技术时代。

下载自然辩证法感悟及考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然辩证法感悟及考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然辩证法

    浅议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 一、雾霾天气状况 相关研究的统计数据表明,近些年来我国的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雾霾的次数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雾霾日数呈现东......

    自然辩证法

    人与科学关系的思考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崛起与壮大,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

    自然辩证法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收获说实话刚知道学校给我们开这门课的时候,我有点迷惑。我觉得对我们专升本的来说,来到本科院校最大的目的就是考研,一切和专业课、考研无关的课程都是无意义......

    自然辩证法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

    自然辩证法

    1. 简述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基本内容,并说明其意义。 基本内容: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确立了他的“太阳中心说”的宇宙体系,即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包括地球在内的行......

    自然辩证法论文(★)

    从生态自然观的视角反思当今雾霾问题 施苹苹 专业:金融 学科编号175 学号: 摘要:近年来,雾霾问题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不可小觑的影响,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通报2013年自然......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论生态文明建设》 学 院:动力与机械学院 专 业: 机械工程 学 号:2010282080109 姓 名: 彭 迪 2011-1-5 论生态文明建设  彭 迪 (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系,湖北,武......

    自然辩证法影评

    自然辩证法 逃离克隆岛观后感 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克隆应该算得上了吧,许多人为了它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韩国的“克隆之父”黄禹锡更是不惜作假欺骗国民以达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