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矛盾论后感
记得自己在读高中时就已经读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后来又读了毛主席的《矛盾论》。初学时,以为那矛盾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短”的自相矛盾。后来才渐渐发现矛盾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教育意义。
哲学中讲到: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换句话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其中,“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它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许多人回避矛盾,否认矛盾,找不到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科学方法。从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到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其实,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古往今来,人们所处的世界都是充满矛盾的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因而我们应该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性,不能回避矛盾,否认矛盾。
矛盾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时时可以见到,处处可以用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等,对于我们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与启发。
首先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来说,矛盾的普遍性是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而其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正如毛主席所说:“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成语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要具体地分析事物的特点。并根据事物的特点去办事情。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历代文学宝库中歌颂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可谓浩如烟海,但后人却可以从其各不同的描述中,区分出特定的环境来。“天仓仓,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讴歌的是辽阔雄浑的北国草原;“日出江化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的则是风景迤俪的江南风景。即使同样写江南水乡,“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秋江晚景,则又是另一番风貌了。鸿篇巨制《红楼梦》中写了四百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其中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不下数十个。这些人物一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读者完全可以凭借人物各自的特殊性,把他们区分开来,决不因千人一面而相互混淆。试想,如果作者们离开对山河风光和各种人物矛盾的特殊性的具体分析和深刻把握,能够创作出这些千秋传诵,光耀后世的文学瑰宝吗?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学习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习统筹兼顾。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国的GDP取得了长远的进步,但我们并没有因此忽视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困难和问题,我们扎扎实实的加以解决,坚持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正所谓:“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相互配合。”
然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会随着时间、地点、场合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应该注意他们的转变,不然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问题和困难。就像2003年的非典一样。自从十一界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一场非典突如其来,让全国人民不知所措,陷入一种恐慌之中全国人民谈“典”色变。这时党中央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适时做出调整,将全国的重心放到抗击非典上。在党中央的正确指导下,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抗击下,我们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
从矛盾的主次方面来说,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分清事物的主流与支流,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正确估计工作中的成绩与缺点,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同学不应求全责备。只要一个同学的优点是主要的,就要肯定他,向他学习。一个同学即使有比较严重的缺点,也要团结他,帮助他。只有这样,才能团结好我们的同学,才能建设好我们的班集体。
毛泽东的矛盾论给予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让我们从中受益匪浅。但我们并不能搞教条注意,经验主义,本本主义,照搬照抄,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一样,要在矛盾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得更好;与此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活用矛盾论中所学的知识,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好的解决方法。
第二篇:读《矛盾论》后感
观《矛盾论》后感
近几天看了毛泽东的《矛盾论》,我深有感悟!《矛盾论》这篇哲学论文,是毛泽东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作为那个
时代的思想指导,它不仅帮助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在现今社会仍是不
可多得的精神向导,具有无可替代的现实意义!从《矛盾论》中我们明显地可以
看到,毛泽东并非是要建立一种自己的哲学,而是在于阐述马列主义的哲学.文
章开头就引用了列宁的“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
盾”向我们阐述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在马克思的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其实质和核
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
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
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
法。很显然,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在本文中主要是阐述了矛盾的几大特性,即同一性、斗争性、普遍性及特殊
性。现就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进行分析。毛泽东在对其进行分析是引用了列宁的“辩证法是这样的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怎样能够是同一的,又怎样成为同一的(怎样变成同一的),--在怎样的条件之下它们互相转化,成为同一的,-
-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当把这些对立看作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看作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并对其进行了解释。他认为一切过程的矛盾着的各方面,本来是互相排斥、互相斗争、互相对立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过程里和人们的思想里,都包含着这样带矛盾性的方面,无一例外。单纯的过程
只有一对矛盾,复杂的过程则有一对以上的矛盾。各种矛盾之间,又互相成为矛
盾。这样地组成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和人们的思想,并推使它们发生运动。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且矛盾总有两个对立面,就像生对应死、成功对应失败、进对应退一样。而对立的两面却是缺一不可的,没有生就无所谓死、没有上,无
所谓下、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无产阶级,相反没有无产阶级也一样没有资产阶级。
这两方面是相互依存的!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一个方面的含义。而是的含义则
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好比如无产阶级之
前是被统治者,在后来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成为了统治者;同样的,新中国成立之
前,统治中国的是资产阶级,在经历两党的战争后,新中国成立了,人民当家作
主了!
矛盾的斗争性 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与趋势。由于
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
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列宁说:“对立的统一(一致、同
一、合一),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
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那列宁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一切过程都有始
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
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
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两种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的因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一种状态的时候,它只有数量的变化,没有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好似静止的面貌。当着事物在第二种状态的时侯,它已由第一种状态的数量的变化达到了某一个最高点,引起统一物的分解,发生了性质的变化,所以
显出显著地变化的面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统一、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状
态中所显现的面貌。而统一物的分解,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状态的破坏,变到相反的状态,便都是事物
在质变状态中,以一种过程过渡到他种过程的变化中所显现的面貌。事物总是不
断地由第一种状态转化为第二种状态,而矛盾的斗争则存在于两种状态中,并经
过第二种状态而达到矛盾的解决。所以说,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
对的,而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则是绝对的。
但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
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
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
争性的绝对性体现在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在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其在事物的发展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条件
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一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总而言之,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我们中国人常说:“相反相成。”就是说相反的东西有同
一性。这句话是辩证法的,是违反形而上学的。“相反”就是说两个矛盾方面的互相排斥,或互相斗争。“相成”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之下两个矛盾方面互相联结
起来,获得了同一性。而斗争性即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性,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拿
列宁的话来说,叫做“在相对的东西里面有着绝对的东西”。
2011级生物工程01班
王碧霞
201104060123
第三篇:读《矛盾论》小感
读《矛盾论》小感
毛泽东说:“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于外力的推动„„。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这段话对于学生或者说在奋斗中的个人来说,其借鉴意义在于警醒我们,成功靠我们自身。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矛盾的普遍性在于差异的普遍性,在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于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家庭背景的差异是前辈们的积累,是既存的。我们能做的是利用自身渴望向上的心与生活处境的矛盾推动自己努力奋斗。这就是“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的一个简单的例证。
但是个体为什么认识到自身生活处境的不如意呢?我们可以想像是因为有了外在的比较——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的鲜明对比(矛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矛盾论》中阐述的“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的观点似乎并不恰当。固然,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但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是事物发展的前因。
这里我想说的是矛盾的认识是靠外在事物建立的。在一个相对的“内部”内,每个个体及该“内部”本身都是与外界联系的。这些联系造成了相对的“内部”内的矛盾。若是没有这些与外界的联系,我们所称的相对的“内部”内应该是同质的,便不会有矛盾。所以我觉得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一种高于我们界定的范围的存在,而不应该放在影响事物发展的原因的第二位的位置。
最后,我想谈谈对哲学的一些小感受。
我是一个喜欢静静思考的人,总会一个人细细地把一些读过的书、听过的话、经历过的事想一遍。然后得出一些结果。发现却是一些已经看到过的名言。我想这就是哲学吧。当我们经历一些人、一些事,受过一些伤、一些痛,了悟了的那些为人处世之道,社会自然事物发展规律。所以哲学是一种很远又很近的事物。远在,如若你非有心,你永远不会去想那些事;近在,当你偶然经历了什么事,哲学会浮现在你脑海,引领你前进。
你,想与不想,哲学,就在那里~~~
第四篇:读矛盾论 后感
读毛泽东《矛盾论》
以及唯物辩证法运用在当今现实社会中的思考
保险学院 09社保 付敏 2009311523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的思想界产生史无前例的变化,很多人都在怀疑马克思的主义是否能够运用到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然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这里我不想讨论社会主义是否真的是中国的唯一革命道路,而我关心的是共产党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成功的以及现实社会中马克思主义还能提供的指导,而且主要讨论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部分。
以下将分为大致三个部分来阐述我的理解:一是马克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而是毛泽东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三是关于中国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解决的我的思考。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理论,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的整体,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发展变化之中,每一事物都有其运动规律。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一切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矛盾即对立统一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事物的发展表现为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的过程;任何事物都自身包含着肯定和否定因素,事物的发展还表现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形上升和波浪式前进。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就是要用联系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毛泽东《矛盾论》主要思想
毛泽东《矛盾论》主要是从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观出发,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写出的。他否定了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支持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矛盾是事物的对立和统一,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事物包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两方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而在我看来,毛泽东矛盾论的特殊之处是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他阐述了中国革命是矛盾的相互对立,解决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因而中国革命从民族革命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另外,毛泽东军事思想很多都体现了矛盾的观点,提出要全面的联系的看待问题,熟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再者,中国革命性质的不同是因为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矛盾著的力量是主要的矛盾;其他的矛盾力量,例如,残存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小资产者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和农民小资产者的矛盾,自由资产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法西斯主义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的矛盾,以及其他矛盾,都为这个主要的矛盾力量所规定、所影响。总而言之,毛泽东的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的真实反映和运用。
三、中国现实问题的唯物辩证法指导
自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以来,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都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体现和具体运用。而如今,中国已处于和平时期,主要矛盾不再是封建主义和现代民主的矛盾,也不再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了,主要矛盾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面来,因而,党的工作重心应该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来。尤其是近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同时因为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入导致了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社会矛盾不断尖锐,腐败现象不断滋生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以为单纯的追求经济建设以及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已经不是最主要的工作,而工作重心应该更倾向于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平方面,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全体国名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数据的增长。不仅要注重分配的效率,更应注重再分配的公平。
再者,一切从群众出发,为人民服务是当工作的重要宗旨和目标,“人民”不能狭隘在部分对经济增长贡献大企业和个人,而应是全体国民!这是矛盾的普遍性,这才是党工作的根本。政治经济的腐败日趋严重,民众对政府的工作效率等已出现不信任的情况,甚至在部分地区已然出现社会**,关于这一情况,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党和政府没有充分重视政治的建设,我以为要严打严抓腐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能说当已经脱离了马克思主义路线,只能说党和政府没有充分践行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充分了解当今中国的具体现状,也没有针对具体的矛盾做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当今中国出现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但是都能够由唯物辩证法来解释,而且都能够有唯物辩证法来指导具体实践。
第五篇:毛概论文 读《矛盾论》、《认识论》后感
读《矛盾论》、《认识论》后感
——真理与谬误是语言与定义的碰撞和错位
读《矛盾论》,读到“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彼此的对立面转换。”,突然就有一种想法——其实矛盾的双方没有转换,只是因为现实状况的改变而由不变相对显现出“变”。主次矛盾是人为区分的(在一个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盾的地位,起次要作用的矛盾),而固有事物以稳定态存在,只是我们经验的划分出对于我们来说主要的和次要的部分。例如,近代中国阶级矛与民族矛盾主次关系随着国内局势的转变而发生变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作为概念本身在动荡中维持原态,而它们间的不平衡性是由各自所对应的现实世界的不平衡性引起。当人们说“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相互转化”时,就常会引起人们的误解,好像矛盾变了,但其实只是现实的改变把主次矛盾这两盏帽子互换了。所谓矛盾的转换,只是语言上的逻辑。
我想可以这样说,“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些概念只是人类针对自身需求而发明的语言,任何概念都是如此,所谓本质,是人们运用理性和逻辑对于已感知到的事物的一种描述性归纳。生物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对外界的感知会转向自身的问询、向内发出信号——我们需要被感知,语言因此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通货。
语言在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呢?无疑是相互间交流的桥梁。但这座桥梁却常常蒙蔽着世人。比如不同语种的人们,即便学习了彼此间的语言,也还是无法真正交心。中文里的“冰箱”指英文中的“fridge”,这实际上是通过同一物质而引导的粗糙的对应关系。“冰箱”这个词从功能和形状上对某物命名,“fridge”却不等于“icebox”。语言性交流或许能达到“知道”的程度,但却很难做到真的理解。即便是说同一种语言的人们交流也是一样。我把这种交流的误差归因于词汇的色彩。随着我们的世界观逐渐成熟,对物体的认知也逐渐个人化,同样的词语在不同人之间色彩是几乎不可能相同的。人和人的交流是这样,如果一个人想要用语句表达自己,他首先要找到与自己的感情对应的词汇和符号,另一个人看到时,则要把这些词汇转化成自己的感情、精神,因为各自语言的色彩不同,所以即便抛开个体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发展程度差异不讲,交流也还是会存在误差。
误差无处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不客气的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尽管有国情上的考量,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当时革命先辈误打误撞的延伸。管文虎在《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几个重大问题上的认识局限和理论误区》一文中就对此有论述。
然而字句的误解真的说明内心的分歧吗?可能是的,但也可能不是。上文中人与人的交流过程若要延伸,便是听者将感知到的感情再用自己语言表达出来,相同的感受表达以不同的言语也存在可能。
这样说来语言简直是满口谎言的小滑头,世界真是充满谬误。难道放弃交流吗?难道只好依赖于艺术表达或者神情动作?
当然不必。客观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虽然部分始于误解,却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程。这样看来误解何尝不是一种道理?萨特曾经说过,理解思想的过程就是占有这个思想。已逝的哲人们留下的思想巨著自有后代的学者解读,譬如杜小真写《存在与自由的重负》,她真的理解萨特了吗?我不知道,谁也不知道。我知道的是,即使这是本解读他人的书,实际上我看的还是“杜小真”。毛泽东读马克思有误解,马克思读黑格尔又何尝不是?反过来看,现在说着别人的误解的我,真的明白这份误解了吗?又或者这里真的有误解吗?毕竟“误解”也是第三者、第四者甚至第N者的理解。但是误不误解的,真的很重要吗?我们在不断的误解中,不是得到了新的思考?同一幅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但无论怎样都是美的享受。思想的婴孩孕育于传播与独立的理解,而绝非完全认同。我不赞成去真正理解别人,或者说以为你真正理解别人。其一,明知是误解还要冠上他人的名头,的确不算一种尊重(换位思考至多是理解彼此的处境,人们可以互相体谅却难互相理解);其二,假设你的理解与那句子表达的意义极为接近,那实在意味着世界上少了很多精彩。设若对一切事物的定义皆同一化,世界岂不是因失去了创造的肥力而变得死气沉沉?当然,不是所有的误解的花苞都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只有依靠不懈的实践与思考,才能为误解浇灌思想的肥料。坚持这种误解也绝非是说完全将他人的意见屏蔽在外,正相反,在阅读别人的思想时,因误读而产生的新思也是在不断地丰满我们的心灵。
彼之真理,我之谬误。追本溯源,交流的误差产生于个体定义的不同。
定义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客观在于,人类对某事物的定义是对该事物的客观情况做出高度归纳(包括“鬼”、“神”等未证明是否存在的观念性存在概念);主观则在于,首先,定义这个行为由人类发出,相对于动物、植物等其他维度的世界而言,就主观了。(比方说意识这个概念,马克思断言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有人才能有意识。这是因为我们对意识的定义只能通过人类自身的思考来完成,这一主体限定的定义过程,就决定了我们能够归纳的只有我们自身的认识活动。在动物甚至植物的世界里,可能也存在意识,只是它们不会也叫“意识”这个名字)。其次,定义行为又是由个人发出的,受到个人经历、认识范围及个体性格限制。从我们出生,倾听周围的声音,跟随身边人的语言而开始描绘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我们就以一个接受者的姿态将一切命名和定义照单全收,这种完全获得性的体验并不能满足我们对自身存在感的需索,于是之后就逐渐开始疑惑——为什么窗子不叫做“门”,门不叫做“窗子”;为什么手不叫做“脚”,而脚不叫做“手”······在源源不断的疑惑中,我们最能妥协的应该是名词、数次、量词等非常客观的词类,若说到形容词、副词,无论和周围的人在细微处如何磨合,也还是不会达到完全一致。在个人处境中我们逐渐对一些字词有了深刻的体会,之后,在新的历程中这种体味又不断地被否定与修饰。(笔者按,“定义”这个词本身也是定义行为的结果,为了逻辑的完整,在此文提及的“定义”专指人类的定义。)
即便对一个人而言,定义也是动态的。人的一生少不得要前后矛盾几次,若因要信从自己从前的某个观念就放弃新的思考,未免可笑。“萨特在漫长的哲学生涯中,研读过马克思主义著作,曾几度与共产党合作,却又没有间断与共产党的论争。直至50年代初,他还是一方面谴责苏联的集中营,一方面又认为苏联是一架出了“事故的机器”,认为总的说来苏联是站在正义人民的一边。1948年,他发表剧本《肮脏的手》,这是一部被视为具有反共倾向的作品,萨特后来也禁止在未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在社会主义国家演出这出剧。而至1952年,他又与共产党合作,参加营救因反对印支战争而逮捕关禁的亨利·马丁的运动。”(引自杜小真,《最后一位哲学家》)人的行为本来就不应该被语言所限制。人一旦停止怀疑,就容易变得盲目。我所以总是坚持区分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等带有立场性的信仰与单纯的信仰。无论政治信仰还是宗教信仰,一旦某个基于现实情况考量的行为背离,就会被贴上“卑鄙叛徒”的标签。这些信仰只是对外的、一时的“信”,不同于单纯信仰对自我的实现与寻求。比如,文革中人格的互相抹杀不仅消弭在侮辱性的批斗中,也湮灭在人们对一个错误的坚信和坚持。语言在表达上已经不尽如人意,若一时的言语便成了终身的烙印,就更可悲。
人的一生,纵向来看,不同时期的“我”都是一个存在;横向来看,不同时期的“我”又与他人相互独立。语言在追求真理过程中实在是很好的工具,这并非体现在看似其乐融融的沟通中,而恰恰体现在言语与心意的误差上——与他人的误差、与自身的误差,正是从外、内两个方向对自身的认知进行完善、提升。
另:
毛泽东的《认识论》里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检验标准。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我们要通过实践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这是目前我对《认识论》的印象,总觉得其中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步读起来颇为含糊、抽象,以《矛盾论》为起点对追求理性认识这一点提出一些我的看法。我把当时听老师讲这两篇文章时心中闪过的疑惑沿着思路展开来,没想到越写到后面就写得越发散,也没有很多对原文的论述,希望老师别判我偏题。信手随笔,很多胡言乱语,还望老师指正。
冷忠晓
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