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HZY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按照学校响应市统战部的要求,2011年7月中旬,我很高兴来到了江北区五宝镇马井村,开展了与农民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活动。这段时间里,我睡农家床、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走访村民话家常,感受颇多, 获不少。
我生在农村,住在农村,长在农村,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因为读书长期在外,其实我对农村情况还是不太了解。这次参加“三进三同”活动,给我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换个角度去观察、体会民情的好机会,我也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大好机会,五宝镇正在进行新农村的建设,我希望在这里找到马井的优点来建设我们自己的村子,也希望能够找到马井的缺点,提出我的意见,加速马井的发展。
马井村,是一个相对落后的村庄,村民对我的来访很是热情。他们十分的朴实,谈到农村的变化,都说,比以前那真是好多啦,农业税不用交啦,孩子们上学,还免了学费;但他们也是艰辛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耕作,可是一年的收成,比不上城里人一个月的工资;他们也有牢骚:低保为什么给了那家,不给我家?通过这些,我们越来越深地体会到了,在中国,农民不容易。
到马井村参加“三进三同”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三农”现状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马井村地方偏远,现有人口1577人,说到村里的产业,虽说是以种植业为主,但现金收入少得可怜,基本靠外出打工的村民汇款维持生活与生产,在外打工的人口930左右,占全村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多。
马井村存在一些问题,收入高低不等,贫富差距大;种植业养殖业不成规模,经济效益低;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农村孩子的教育状况令人担忧;退耕还林的后期的经济收益低;农地存在荒芜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些问题,不是马井村独有的,而是大部分中国乡村、重庆乡村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全社会共同关注,更需要从中央到市、县、乡、村等各级行政力量的高度重视、共同努力。
在马井的日子里,我能体会到群众是朴实无华的,在与村民共同劳动中,让我感受到百姓的慈祥,百姓的勤俭。多年来,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一锄一锄的不断耕耘着,这一锄锄、一勺勺的平凡举动中正体现了踏踏实实、永不放弃的可贵精神,这也正是我们大学生工作、学习所必须的精神。
我们在村子里走访,看到低坡、正沟的田土基本都种植了玉米、蔬菜等作物,但山上的、高坡的土地却有很多荒芜。究其原因,一是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多为人员。老弱村民体力有限,自然无力上高坡耕种。二是耕种收益太低,除了自给自足之外,村民出售粮食、蔬菜所得到的微薄收入,有时还抵不上种子与化肥的成本,更别提劳动的价值从何体现。长此以往,种植的积极性也就自然下降,很多村民只种植自己吃粮需要的量,其余的精力宁愿用来养鱼、养猪。
对农村、农民、农业的更深入了解,让我逐步认识到,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虽已从积贫积弱的困境中走出,并逐渐在国际事务上斩露头角,获得本应属于我们的声望和影响力,但发展农村、提拯农业、扶助农民的任务仍然是任重道远,不可大意。通过“三进三同”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三农”的认识,磨练了我的工作作风,也使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更加牢固地树立宗旨意识,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在以前的工作和生活中与弱势人群有所疏远,我作为大学生,为此感到愧疚我感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真谛,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为群众想问题办事情。
金融与证券专业
XXX
第二篇: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
按照市委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和院里安排,于今年10月12日与院里其他同志一道,到**县赵家乡香炉社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多次次的深入走访活动中,我们采取以俏俏的进城,打枪的不要的方式,临时到农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真实地感受群众生活,达到听真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话、办真事、促和谐的目的。通过此次活动,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其一,突出一个勤字,不伸不要,我住在香炉社熊支书(村总支书记)家,在向书记了解了香炉社的大致情况(包括生产、生活、全年人均收入、该社的幅源状况)后,经过几天翻山越嶺的走访,深刻的体会到群众处在交通不便、山高路险的艰苦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艰辛。如,我们在走访该社一农户了看到,房屋较宽,破烂不堪,四面透风,屋内除了一张床和日常用具外,别无一件象样的东西。该农户一家两口,丈夫60多岁,其妻年龄大致相同,丈夫在70年代修建该乡公路时,双腿残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但该农户户主身残志不残,凭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夫妻俩互警互爱,共同劳做,响应镇府号召,种植烟叶,发展养殖,间做其它一些手工活有一点微薄收入,尽管生活处在贫困线上,但从不向国家伸手,从不叫穷,凭自己的勤劳,维持一家的生计,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称赞。在他的身上就充分体现了一个勤字。
其二,心中有个懒字,导致一个穷字。在我们所住的社的交通相对不便,山高路险,耕地偏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该社尽管条件如此,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发展希望,如,该社多数农户房前屋后空地较多,草丛较阔,且不适宜耕种,作为发展养殖业是有较好条件的,但该社部分社员坐地等花开的思想忧为严重,近几年,相关单位为扶贫,为其该乡村、社送去部分雏鸡,为支援生产送去化肥,而部分农户不去领来喂养,即是领来喂养,也任其自由生长,不对其防病治病,精心喂养,导致80%左右的雏鸡死亡。对支援的化肥领了后,当场买掉,以得现钱为乐。我认为,在这一部分农户中,就体现了一个懒字。
其三,按该村熊支书的说法“你们不是扶贫专业户,要致富,还要靠我们自己”,他一句朴实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的确对我们而言,对他们的落后、对他们经后的发展,我们的确爱慕能助。我们带去的一点救助金和一点点日用品,对他们的整个贫穷、落后而言,当然是杯水车薪。我们听到熊支书的一席话后,深受感动,相信他们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应的时间内,基本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
其四,我们经过一周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刻的体会到,在赵家乡的绝大多数农户并无多大收益的农作物和畜禽种养殖,农村群众却不懈努力地渴求和使用新的科学技术,依然在那微薄的土地上一锄一锄的不断耕耘着,依然围着并不成规模畜禽一勺一勺地喂养着,为了什么?当你围座在农户餐桌上就知道答案了,他们用自己喂养的鸡、老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你,还会给你介绍,这些都是地道的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这是一种劳动收获后自然流露的喜悦,也是对客人最好的招待,你真会为这种淳厚的民情和朴素的民风所感动,也会真切地感受到分享劳动果实的快乐。其实,这一锄锄、一勺一勺的平凡举动中不正体现了踏踏实实、永不放弃的可贵精神吗?不正是我们工作、学习所必须的精神吗?我认为,用这种精神指导我们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用这种精神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即便在自己有限的工作历程和天地里,即便是成功失败,只要不懈地努力去做了,相信总会体会到播种和收获的喜悦。
其五,几点建议,1、扶贫,要以精神力量、科学知识为主,金钱为辅。
2、重点解决交通、发展经济战略决策的支援。
苏德文
人罪 带着军队玩穿越 都市全异能大师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管阳镇鸦鹊村 庞仁之
“三进三同”活动,是重庆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的一个创举,身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十分珍惜学习锻炼的机会。对于我来说,带着感情下乡首先是从适应新的生活习惯开始的。从报到任职开始,我常常留出时间,走进田间地头,百姓家中,与他们近距离交流,了解本村民情,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在此过程中我有了如下体会:
一、服务意识得到强化,与群众的感情得到增进 对于我来说,带着感情走家入户首先是从适应新的生活习惯做起,把农家当成自家,坚持用农家筷、吃农家饭、盖农家被,尊重农户的生活习惯,不在生活条件上提特殊要求。由于我心理准备充分,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一下子拉近了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使我赢得了认同。我感到,作为一名党员,为群众服务的真谛,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融入群众,真正想民之所想,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保持与群众血脉相通、心气相连,密切联系群众,多渠道与群众沟通,为群众想问题办事情。只有这样,与群关系才能实现“鱼”、“水”情深,而我们大学生村官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长久支持和拥护。
二、作风得到磨炼,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我入驻的管阳镇鸦鹊村,近年来,由于村道年久失修,普子坪有一条道路被雨水冲垮,影响了群众的正常出行安全。得知此事后,我与贮存干部卢兴川,村委会主任陈绍波一道实地查勘,回来后积极争取项目,群众很满意,得到了大家认可。感受胜于说教,群众和村干部身上的优良传统和品格深深地教育了我。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既是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也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求真务实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只有真心贴近群众,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生活语言,才能不断提高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声音,保持与群众进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才能找准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方法途径,做到真正取信于民。
三、工作经验得到丰富,深化了对农村工作的认识 无论在与农民群众摆谈中,还是在与镇村干部交流中,我都深刻感受到农村落后状况,谋求快速发展是群众的强烈愿望。但我也实实在在地体察到科学发展的观念要农村落到实处亦非易事。我们村农户除了烤烟和中药材养殖外,只能通过外出务工增加收入,而且农村人懂技术的少,挣的都是力气钱,收入微薄不说,还难以找到工作。大量人员外出务工,使得空巢老人无人养、留守儿童无人管、公益事业无力做、农村文化很空虚的情况更加严峻。我深刻认识到我们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要做和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三进三同”活动,不仅为我提供了密切联系群众,进行深刻思考的机会,而且也为我创造了以人民群众为师为友,接受基层实践锻炼的的良好平台。今后,我会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不断提高能力,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学习深造,为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按照县局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5月24日——5月30日我与所里其他同事在所长带领下,来到光明村与基层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多次深入走访、自觉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作息,深刻地了解到农民生产、生活情况,真实地感受了农民生活。给我的触动很大,有了一些肤浅的想法:
第一,勤字当头,勤劳致富。
我们住在光明村村长家,在向村长了解了光明村的大致情况(包括生产、生活、全年人均收入、该村的幅源状况)后,经过一周翻山越岭的走访,感觉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已经远去,绝大多数农民都是勤劳的,在党的富民政策引领下,通过勤劳的双手,一家人日子过得还很实在。该村村民杜正龙几年前还住在邻近一个偏远的山凹里,家里十分贫寒,经常为生计而愁。如今的杜正龙举家搬迁出深山,不等不靠,来到交通和取水较为方便的光明村,办起了一个仔猪养殖场,年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户。难能可贵的是杜正龙的猪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性发展,用猪粪生产沼气,沼气池沼渣种蔬菜,蔬菜除向市场销售外,部分粗菜叶用于养猪,实行了良性的循环生产。现在杜正龙已盖起了一座小别墅,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谈到今后的发展时,杜正龙侃侃而谈:还准备向农民租更多的土地,发展大棚蔬菜;还要走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子拟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合作社、农作物运输合作社,带动周边的农户一起发展共同致富……
杜正龙为何能够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内,实现由穷到富的转变,成为农村小康路上的致富带头人?最为主要的是杜正龙意志坚强,凭自己的勤劳,用好党的富民政策,不怕穷,不怕累,不怕脏,白天跑市场,转猪场,晚上自已专研养猪技术。很快从一名养猪“门外汉”成为了“行家里手”。
第二,以穷吃穷,只会更穷。
公允地讲光明村的交通相对不便,山高路险,耕地偏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我们注意到该村多数农户房前屋后空地较多,草丛较阔,且不适宜耕种,作为发展养殖业是有较好条件的。但该村极少数村民坐地等花开的思想比较严重,近几年,相关单位为扶贫,送来部分雏鸡,为支援生产送来化肥,而部分农户不去领来喂养,即是领来喂养,也任其自由生长,导致80%左右的雏鸡死亡。对支援的化肥领了后,当场买掉,以得现钱为乐。这样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以穷吃穷,只会更穷。
第三,大实话的我们不是“扶贫专业户”。
按该村村长的说法“你们不是扶贫专业户,要致富,还要靠我们自己”,他一句朴实的语言,深深震撼了我们的心,的确对我们而言,对他们的落后、对他们经后的发展,我们的确爱慕能助。我们带去的一点救助金和一点点日用品,对他们的整个贫穷、落后而言,当然是杯水车薪。相信他们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基本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
第四,不容忽视的贫富差距问题。
贫富差距问题依然存在,在村里我们还走访了一些农户,但总体感觉是贫富差距比较大。富裕的一些农户有的住别墅,开小车,资产可上百万。但一些贫困的农户还存在吃饭、住房、看病、上学、饮水、交通等一系列的困难。
光明村的贫富差距也许只是我们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罢了。作为一名不怎么懂农村工作的国税新进人员,确实也无力解决这个重大问题。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今后的国税工作中,我会更认真履行职责,竭诚为纳税人服务,宣传好税法,用好税收的优惠政策,同时认真搞好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为国家聚集更多的财力,使国家能有更充足的财力投入到农村养老、医疗保险、救济等民生工程保障中,为实现共同富裕、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按照××委办公室关于组织机关干部集中开展 “三进三同”活动的通知要求,今年5月3日与局里其他同志一道,到××万民村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多次的深入走访活动中,我们了解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真实地感受群众生活,达到听真话、办真事、促和谐的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其一,突出一个勤字,不伸不要,我住在张支书(村支书记)家,在向张支书了解了万民村的大致情况(包括生产、生活、全年人均收入、该村的幅源状况)后,经过几天翻山越岭的走访,深刻的体会到群众处在交通不便、山高路险的艰苦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艰辛。如,我们在走访该村一农户时看到,房屋较窄,破烂不堪,四面透风,屋内除了一张床和日常用具外,别无一件像样的东西。该农户一家两口,母亲60多岁,其儿子50多岁至今还未婚,丈夫过世得早,但该农户两母子凭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响应政府号召,发展养殖,间做其它一些手工活有一点微薄收入,尽管生活处在贫困线上,但从不向国家伸手,从不叫穷,凭自己的勤劳,维持一家的生计,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称赞。在他的身上就充分体现了一个勤字。
其二,心中有个懒字,导致一个穷字。在我们所住的村的交通相对不便,山高路险,耕地偏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该社尽管条件如此,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发展希望,如,该社多数农户房前屋后空地较多,草丛较多,且不适宜耕种,作为发展养殖业是有较好条件的,但该社部分社员坐地等花开的思想忧为严重,近几年,相关单位为扶贫,为其该乡村、社送去部分雏鸡,为支援生产送去化肥,而部分农户不去领来喂养,即是领来喂养,也任其自由生长,不对其防病治病,精心喂养,导致80%左右的雏鸡死亡。对支援的化肥领了后,当场买掉,以得现钱为乐。我认为,在这一部分农户中,就体现了一个懒字。
其三,按该村张支书的说法“你们不是扶贫专业户,要致富,还要靠我们自己”,他一句朴实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的确对我们而言,对他们的落后、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我们的确爱慕能助。我们带去的一点救助金和一点点日用品,对他们的整个贫穷、落后而言,当然是杯水车薪。我们听到张支书的一席话后,深受感动,相信他们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应的时间内,基本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
其四,我们经过一周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刻的体会到,在万民村的绝大多数农户并无多大收益的农作物和畜禽种养殖,农村群众却不懈努力地渴求和使用新的科学技术,依然在那微薄的土地上一锄一锄的不断耕耘着,依然围着并不成规模畜禽一勺一勺地喂养着,为了什么?当你围座在农户餐桌上就知道答案了,他们用自己喂养的鸡、老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你,还会给你介绍,这些都是地道的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这是一种劳动收获后自然流露的喜悦,也是对客人最好的招待,你真会为这种淳厚的民情和朴素的民风所感动,也会真切地感受到分享劳动果实的快乐。其实,这一锄锄、一勺一勺的平凡举动中不正体现了踏踏实实、永不放弃的可贵精神吗?不正是我们工作、学习所必须的精神吗?我认为,用这种精神指导我们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用这种精神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即便在自己有限的工作历程和天地里,即便是成功失败,只要不懈地努力去做了,相信总会体会到播种和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