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2 15:3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正面管教》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第一篇:《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来家有学童版之前,有人向我推荐过《正面管教》一书,我没有看但很认同这个观点。今天我依然没有看,但是想写个>读后感,因为我认为此书精华就在“正面”一词。

节前,我回复了一张儿童问题贴,当时就在想,这坛上多人推荐了《正面管教》一书多次,为什么这个“正面”做得如此不到位?于是想借借他山之石。搜了一下关于这本书的帖子,却明白了我初来此坛时面临的状况。

就如同社会不公平问题的现象总结,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观点:平等意识不到位。但是如何做到平等,却手把手教不了,因为人多元。同理,正面管教意识也是一种认识,但是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呢?《正面管教》一书中的事例和行为指南,首先应该是帮助家长们去理解什么叫“正面”,而不是一种教条的行为结论灌输。举个例:小时候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可不是为了“天”只能对“地”,“雨”只能对“风”。否则,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就在这种唯一正确中给教没了。所以,我不看书的内容,也可以写自己对正面管教的理解,因为现实家庭情况可以不同,但“正面”的原则相同。

《正面管教》这本书在进入中国后,还出现了一问题,国内营销活动给这本书加上了不实之词。比如:“正面管教讲述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对于那些爱心无比,现实中又因为管教孩子而无比心痛的父母亲来说,这可是最好的广告词,但仅是广告词而已。竖立规则和界限,如果语言文字就可以了,还要监狱干嘛?记得以前某偶像电视剧中有句台词“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嘛?”,说得正是这个道理。

这样的广告词,对于营销父母们去学习学习“正面管教”是双赢,但是对于教条思维的大脑来说,也伴随着,世上有无负面管教作用(神仙手段)的虚妄认识。这不是该书应有的东西。

第二篇:《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在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以下是“《正面管教》读书笔记”,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作者和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每读一个章节,总是要忍不住在一旁的纸上记录下一些关键词,在精彩之处画上几个着重号。有些教育观念确实在读书的过程中,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其实,在开始阅读之前,我想当然地认为正面管教就是鼓励教育,可是仔细阅读书中内容,我便意识到自己的理解太肤浅了。封面正中的三行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才一年半的时间,但是作为班主任,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势必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真的能够拿来管教班里的孩子吗?怀揣了一丝不解和怀疑,我跟随作者踏上了正面管教之旅。

首先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老师和家长培养成“讨好着”或是“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样的学生还处在道德观念发展较为低级的层面,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但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并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的人。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不过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面对极度叛逆,并且态度非常恶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但是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书中提到的“积极的暂停”便与我们平时经常讲的“冷处理”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想赢得学生的赞同和支持,首先就得冷静下来,任何问题都应该是在心平气和的前提之下,才能得到最妥善的解决。犯错的学生需要“暂停”下来去冷静地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老师也需要时间去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行为的目的或是动机。严厉的训斥或许可以迅速地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对学生却尊重,而且从长期效果来看,也是不奏效的。当然如果想将“暂停”的价值充分利用,还要遵守书中列出的四项指导原则,对学生进行训练。告知孩子使用“冷却时间”等心情好转,再在互敬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绝对不能将积极的“暂停”变成消极的生闷气。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作为班主任,如果每次班会都是自己的一言堂,那么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降低,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长期以往,也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班会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在遇到困惑的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问学生该怎么做比告诉学生怎么做,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体会到冷静思考的好处之后,他们的自我价值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第三篇: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我的读书笔记 译者的话:

1.《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说:我们不但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

2.纠正孩子的行为之前,先赢得孩子的心,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和孩子们一起探讨解决矛盾的好办法时,效果居然这么神奇 3.邀请孩子和我一起想办法,“会议纪要”规劝双方克制

序言及致谢

两个关键人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鲁道夫.德雷克斯

阿德勒法:帮助孩子停止不当行为的实用技巧,以及教孩子自律,负责,合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用技巧

引言

1.我有时会疑惑惩罚和骄纵之间的较量是否永远不会停止 2.有些不良行为是大人建立的 3.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日常惯例

4.家长容易犯的错:替孩子做他们本该自己做的事情,对孩子过度保护,给孩子买太多东西,包括孩子遇到的困难,不花足够时间陪孩子,替孩子做作业,对孩子唠叨,发号施令以及对孩子高声叫嚷然后又赶快解救

5.健康的自尊,是对孩子培养“我能行”的信念基础,孩子总是由别人告诉他做什么,而没有把自己受尊重的参与解决问题的体验,从而练习父母希望他们拥有的技能时,他们就无法发展那些有助于感到自己我能行的技能 6.通过家庭和教室里实现和平建立一个和平世界 7.理解孩子的四种错误行为目的,和善而坚定并行,相互尊重,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社会责任感,家庭会议和班会,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给予鼓励 8.耐心,乐观,原谅自己会促进你的学习过程 9.每次只尝试一种新方法,循序渐进

第一章

第四篇: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

最近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

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诸多批判、期望、职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2

暑假在家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的《正面管教》这本书,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书中还列举了很多阻碍沟通的语言,同时还告诉我们改善沟通的话。让我明白了怎么样才能改善沟通。

首先,核实能改善沟通。我们要多去发现学生的真是想法和感受。可以通过核实,问启发式问题来促进沟通。其次,探询会促进沟通。我们可以用好奇心增进情感联结并改善沟通。比如一种简单的探询方式就是要求“多告诉我一些”还可以接着说:“然后呢?然后呢?”孩子们不需很多鼓励就会告诉你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他们需要的是知道老师对他们的观点真正感兴趣。只要我们不评判、打断或纠正他们,她们就会告诉我们很多。再次,邀请会鼓励合作。邀请学生多参与一些有助于他们变得能够自我指导的计划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如果一味地指挥会招致被动会主动的抵制与反叛。然后,肯定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要寻找机会肯定孩子们的成就和独特性,特别像美术这种学科,就更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发现每个孩子所特有的艺术感悟。不能要求他们的画面一定要达到你所期望的那样。当我们要求过多并且急于求成时,他们就会丧失信心。就像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最后,尊重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当我们尊重学生时,我们就会认可我们和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的沟通。不要因为别人不明白的事情评判他们,而要鼓励学生寻求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

当老师把学生们作为值得尊重的人看待时,我们就会发现通过核实、探询、邀请和鼓励、肯定以及尊重赋予学生力量会更容易些。在良好的沟通中,会有大量的倾听、尊重、好奇心和赋予力量。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3

当我们与孩子相处时,经常会因为孩子的不听话,或者行为不规范,而去对孩子进行惩罚,惩罚的作用可谓是立竿见影,短期有效,但平日里的惩罚累计起来,却发现我们的惩罚在慢慢失去效果,或者说,只有加重惩罚的力度才能达到效果。日积月累的惩罚后发现,孩子的脾气随着惩罚越来越大,那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正面管教》里提出,我们需要用坚定且和善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积极的暂停”就是孩子在犯错时,我们可以去运用的一个小工具。

我们都听说过“冲动是魔鬼”,因为人在暴怒的瞬间,理性脑的盖子打开了,人在此刻处于被“动物脑”控制的时刻,这个时候说出来的话就是气话,做出来的事也是极具破坏性而且对解决问题是无济于事的。所以,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在意识到自己有脾气来了,理性脑的盖子即将要掀开了,要有意识的察觉并采取“积极暂停”的方法。

适当的停一停,听上去很不合理。问题都发生了,为何不立即解决,反而要求停止呢?可是这恰恰符合人的心理诉求。我们只有在情绪平静的情况下,才能比较理智的解决问题。当我的孩子因为触犯了一些原本定好的规则时,我会去指出,或者制止孩子,但孩子的反应很有可能是不认同,不配合。而他的不配合,就会引起我的怒火,开始骂孩子这不对,那不对,越说越来气,这时的我简直是点着的炮竹,如果他再做一点点错事,我绝对是会忍不住想要动手惩罚他了。

经过多次的努力后,我尝试了积极的暂停,当我意识到自己在不停的唠叨时,我决定暂时离开案发现场,去没有孩子的地方呆着,这样的好处是,没有孩子在眼前,你的理智脑仿佛在恢复过来,动物脑开始慢慢退下去。当我觉得可以再面对孩子时,我重新找到我的孩子,跟他说,妈妈刚才太着急,态度不好。我发现当我的态度处于平和状态时,孩子也不那么激动,而且也愿意配合了。我想这大概就是“积极暂停”的功效。

“积极的暂停”,不只是为了让孩子感觉好起来,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感觉好起来后,一起商量计划,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书中还提了几点怎样进行“积极的暂停”,和孩子一起创建一个暂停去,让他们自己决定暂停区是什么样的,放什么东西。还可以让孩子给暂停区取个特别的名字。当他们沮丧时,问“去你的某某区有帮助吗?”让孩子意识到暂停区的作用。还有就是做出使用积极暂停的榜样,等我们自己沮丧或者生气时,去我们自己的暂停区。

也许家长们会问在孩子“暂停”时允许他们做些愉快的事情,允许孩子玩儿玩具、读书、休息或听音乐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奖励。大家会觉得孩子要遭到惩罚(感觉更糟)才能做得更好,当往往是当孩子们感觉更好时会做得更好。如果孩子在你让他积极暂停的时候跑了出来怎么办?是不是要继续送回“暂停区”呢?实际上只要孩子的不良行为得到了改变,就没有必要再送孩子回“暂停区了”

我们要做的是要记住积极暂停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改变行为,而不是用权力让孩子吃苦头,如果当时孩子自己选择去他的“特别的地方”——一个他帮着布置的地方——直到他心情好起来,就会更有效。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找到对自己孩子行之有效的管教工具。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4

昨晚吃过晚饭,我们三人一起回老家接儿子,在返回来的路上,我与大家商议:“今晚我们开一次家庭会议好吗?”“好啊!”大家齐声赞同,看到家人支持的态度,我的心里也特别高兴,恨不得一步走到家,马上开始我们期盼已久的家庭会议。

走到家时7:45,小女儿累得躺在沙发上休息,儿子跑回他的卧室查看自己的宝贝东西,孩子的爸爸又顺手拿起沙发上的《三国演义》看了起来,一个个似乎都很忙的样子,“看大家还没有做好准备,这样吧,五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准备一下,我们的家庭会议定于7:50准时开始。”大家没有异议,于是,我也赶快跑到厨房喝一杯水,让嗓子更舒服一些。

一切准备就绪,时间也悄然而至,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沙发上,我拿来纸和笔,儿子做记录,我是主持人。“家庭会议现在开始!首先我宣布一下家庭会议的原则,第一是互相尊重,第二是解决问题。”然后进行了一番解释。儿子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小女儿也兴奋地坐在小凳子上一个劲儿地直拍手。“会议第一项是致谢。感谢你们的爸爸早晨做好了早饭,感谢小宝中午我去奶奶家时在路上接我,感谢小苗晚上妈妈择菜时送来小凳子。”我看到,孩子的爸爸微微笑着,儿子不好意思地抿着嘴,小女儿乐得笑开了花。其实,刚才在做准备的五分钟的时间里我就在想我要感谢什么,本来以为很难发现的内容经我细细回顾原来都在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中,而我一句轻轻的感谢,没想到带给家人的是如此美妙的表情。也许平时,我们太多地关注了家人哪些地方没有做好,说得更多的是你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而忽视了家人做得好的地方,缺少了彼此之间诚心诚意的互相道谢。孩子的爸爸也接着说:“感谢你们的妈妈做好了晚饭,感谢小宝从老家带回了捎来的东西,感谢小苗刚才帮爸爸拿剪刀。”呵呵,没想到,孩子的爸爸也很善于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啊!接下来,儿子的致谢开始了:“感谢爸爸妈妈刚才教育我骑车子要小心,感谢小苗上楼时帮我拿东西。”儿子刚才回来的路上,骑着车子在马路中间,很危险,我和孩子的爸爸告诉他骑车一定要牢记安全第一,快慢无所谓,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不要骑快车、骑逞能车。孩子又想起了刚才的事情。最后轮到小女儿了,她想了半天,摇摇说:“不知道。”我们在旁边一起提示她:“刚才吃的饭是谁做的呀?去奶奶家的路上是谁牵着你的手的?“经我们一番提醒,小女儿也像模像样地致谢一番。非常顺利,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会议的第二项,解决我们的家务问题。

平时一日三餐主要以我为主,打扫卫生也是我和孩子的爸爸两个人来做,孩子们参与得较少。自己独揽家务活不仅累得腰酸腿疼,而且还会造成孩子缺乏家庭责任感,所以,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劳动的机会。首先我们通过一项决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于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等这些公共空间的卫生进行认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或者时间认领自己可以完成的卫生任务。儿子认领的任务有:刷碗、扫地并尝试每周做饭两次。孩子的爸爸承包了客厅与大卫生间的拖地任务兼每天的早饭,小女儿思考了一番,也提出了自己要做的事:“我擦桌子。”她指了指餐桌,“嗯,很好啊!”刚才吃完晚饭就是小女儿擦餐桌,她也感觉自己特别能干。“你还可以摆鞋子呀!”儿子在旁边提醒,是啊!小女儿平时喜欢把放在门口的鞋子一双双的摆放整齐,儿子一提醒她也连忙答应下来:“对,我摆鞋子。”剩下的家务活就是我的了,基本上就是中午和晚上的饭菜及厨房的打扫。我一下子感觉轻松多了。

最后我们还确定了每周一次家庭会议的时间。就这样,第一次家庭会议圆满结束,大家感觉很满意,小女儿还恋恋不舍地问:“妈妈,还开会吗?”期盼下一次家庭会议吧!同时也期盼通过家庭会议能够共同解决我们家庭中的问题,让家庭更和谐,孩子们更懂事。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5

利用假期,把《正面管教》这本书拿出来仔细读一读,感觉不论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教学过程,都有很大的启发。下面具体谈一谈我的感受。

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我想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我们教学的道路上,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在大的问题,我们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二、理解了以下四种错误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学生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利——错误观念:只有当学生自己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师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学生得不到归属,但他至少能让老师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这几种发生在学生中的错误目的其实是他们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但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实质,很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也会更有效。

三、自尊,一个容易造成错误的概念,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我们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自尊有了新的认识。

我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学生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续至今,内容包括我们课堂内外经常运用的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让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这一观点我要好好的琢磨,并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能不断的通过改进而实行。

四、孩子们需要感觉到自己被人需要,我们怎样来“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

五、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如果我们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我们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且,仔细审视一下是否是老师的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所归属或没有价值,也会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我们就不会以为孩子总是在故意捣乱,总是喜欢跟我们对着干,而且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

六、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

七、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当老师记住了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我们就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我深有同感,多少次我和学生们都是在爱的信息传递中消除隔阂,增进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正面管教》这本书,是一本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6

EMC全脑开发教育认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我们将通过正面管教家长工作坊帮助家长学会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

读书笔记分享:

1.孩子只有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2.“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5很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3.惩罚造成的四个负面效果:1愤恨——“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2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3反叛——“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4退缩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4.管教来源于拉丁文discipulus或disciplini,意思是“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或“受尊敬的领导人”。孩子们和学生们要成为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他们的动力必须来自于内在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学会自律。而不论惩罚还是奖赏,都是来自于外在的控制。

5.父母和老师们最常使用的过度控制方式就是奖励和惩罚。在这个方式下,大人必须随时捕捉孩子的好表现并加以奖励,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表现以予以惩罚。孩子依靠的是“外在的控制”,是大人始终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孩子们没法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6.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重要性?(心灵纽带)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7.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8.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是以他们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怎样看待他们为基础的。所有行为的目的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时.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

9.平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阿德勒所说的平等是指所有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

10.不良行为: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受原始脑操纵的行为。成年人常常会和孩子一样缺乏知识、意识和技能,并且会像孩子一样陷入原始脑的操纵中。大多数时候,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11.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就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孩子。这种信心的丧失来自于其失望的信念,以及没有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潜意识是在说:我只是想有所归属,而我对如何获得归属感有一些错误的想法。同龄人的压力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极其重要。同龄人的认可比大人的认可更重要。而寻求同龄人的认可也成为他们行为的错误目的之一。

12.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能做的更好。所以要剔除家长意识中的错误概念:为了让孩子们做得更好,就要先让他们感觉更糟。

13.强迫并不是一种为逐渐培养孩子良好品格所需的生活技能的激励因素。

14.关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孩子的行为后果、设立日常惯例、提供有限制的选择、请求孩子的帮助、处理孩子行为背后的观念、决定你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以尊重孩子的态度执行决定、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的选择会带来的后果而不是强加后果。关注于解决问题的主旨是:问题是什么以及其解决办法是什么,其焦点在于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明确是要帮人而不是伤人,去掉那些伤害性或不可行的建议。当孩子可以选择一个方案而不是由别人来告诉他应该选择什么会极大增进孩子的受尊重感感和责任感,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

15.当你的十几岁的孩子晚上回家晚了,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在你和孩子都平静下来以后(常常到了第二天),你让孩子和你一起做头脑风暴,以找到对双方都尊重的解决方案,这就叫3R1H(相关、尊重、合理、有帮助),而你就是在教给孩子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并且让孩子明白要尊重你的要求。只要你不责备孩子,并且把错误看作是学习的机会,你和孩子就不但是在练习解决问题的技能,而且是在相互尊重,并且会共享高质量的亲情时光

16.在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个内在的、价值无量的生活技能就是让孩子知道“冷静期”的价值。当我们心绪烦燥并受原始脑支配时,关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很困难的。在试图解决问题之前,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一段时间的冷静。让孩子理解并学会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我们冷静下来,并且能够重新接通理性大脑时,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积极的暂停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17.积极的暂停是要帮助孩子感觉更好而不是让他们感觉更糟,不是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要教给孩子,当他们感觉好起来之后,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就要跟着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做出弥补。

18.帮助孩子探讨他们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要求孩子参与进来,自己思考,自己把事情想清楚,确定对他们重要的是什么以及他们想要什么,其最终结果是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后果。把后果强加给孩子,往往会导致孩子的反叛和戒备心理,而不是探索式的思考。帮助孩子探讨问题,关键是要停止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开始问启发式问题:你当时想要完成什么?你对发生的事情有什么感觉?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那件事情的发生?你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什么?你现在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想法?你怎样才能把这次学到的东西用于将来?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7

鼓励的方式有很多。

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例如:班主任安排课堂上爱捣乱的学生当班长来管理班,交警叔叔安排闯红灯的行人在路边维护几分钟的交通秩序。

作出弥补。让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感觉与等值惩罚有点相似。

安排特别时光。想起在《小王子》这本书中,狐狸请小王子驯养他的那个故事。“第二天,小王子来到原地。‘最好是在同一时刻赴约,’狐狸说,‘比方说,你定在下午四点钟来,那我从三点钟开始就会感到高兴。会面的时刻愈是临近,我就愈发感到高兴。一到四点钟,我就会激动起来,兴奋起来,我会认识到要获得幸福是要付出代价的!可是,如果你什么时候来压根就没准儿,那我就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酝酿我的心情……会面就得有会面的讲究。’”狐狸的这段话不由让我们感受到约会般的美好心情。在家中,虽然我们与孩子朝夕相处,但是,哪段时间是真正属于孩子的美好时光呢?安排一个与孩子共处的特别时光,让一个时间从此变得意义非凡,让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时光也充满美好的回忆。

鼓励自我评价。从肯定孩子的有点开始,鼓励孩子对自我进行评价,从而改进不完善的地方。

花一些时间训练孩子。训练孩子要注意:用清晰的语言使孩子明白该如何做,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用启发式的语言帮助孩子改进。可以用充满乐趣的游戏方式来进行训练。在我们改变做法之前,要告诉孩子。

日常惯例表。在寒假,孩子制定了寒假作息计划,其中包括起床、学习、睡觉、玩耍等的时间。今天上午,到了学习的时间,孩子还在玩得兴高采烈的,我提醒他说:“接下来到什么时间了?”他回答说:“作业时间。”说完,就去房间写作业了。按照日常惯例表帮助孩子慢慢学会自我管理。

启发式问题。引导孩子自己发现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试试抱一抱。有一次,小女在卫生间不小心摔倒了,她哭着走进客厅,坐在沙发上的我给了她一个拥抱。没一会儿,她就不哭了,告诉我说:“不疼了,妈妈。”然后就去玩去了。拥抱好像是一张创可贴,能够安抚受伤的心情。

这一章的内容非常丰富,中心是让我们牢记一点“鼓励”,只要心中想到的是给予孩子信心,那么就不会做出惩罚的事情。面对不良行为,要善于运用启发式语言引导孩子自我发现、自我改进、自我提高。对于孩子不会做的事情,要花一些时间通过训练让孩子学会。在家庭中安排一个特别时光,感受家庭的温馨,让浪漫与爱驻我家。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8

作者最开始提出了一个问题,也是很多父母和家长的疑问,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在以前的孩子中普遍存在的那种责任心和上进心了呢?”,对此,鲁道夫·德雷克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的见解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这个给我的感想就是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既往的经验和观念上面,育儿方面更是如此,若是父母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老是想着“我当年没有如何如何不还是正常长大了”、那怎么有能期望小孩好好成长呢。再有就是不要拿着以前对待小孩的标准和尺度来要求现在的小孩,毕竟大家处的时代和文化环境都不同了,像是以前生活条件不好追求小朋友吃好喝好“胖乎乎”的,现在则更关注的是“健康”,等等。

几个比较触动我的关键词

和善与坚定。这是作者多次强调的对待孩子的态度。其中“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父母和老师会习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们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多学习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并增进孩子们的合作。

行为不当。作者对行为不当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他们抱有错误的想法”。

不良行为。同样,作者指出,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而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对上述3个概念加以深入理解,就能正确看待小孩子的所谓“不良行为”并加以和善而坚定地应对。当然了,具体到行动上面如何应对、怎样应对还需要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共勉!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9

作为一名普通的望子成龙的家长,我常常困扰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不十分明晰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圆满有效。孩子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是我学着作一名合格家长的过程。我通过与优秀孩子的家长、老师的探讨,不断地自我反省并改进自己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也读了大家公认的育儿方面的一些好书。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刚读完两本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国外著作,心灵被触动,深有感慨。这里摘录一段与大家共享:

“鲁道夫.德雷克斯把对待孩子时和善与坚定并行的重要性教给了我们。“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简.尼尔森《正面管教》。

对孩子的管教,我们作为家长或者老师,都应该避免两种极端情形。孩子的要求和行为不论对错全盘服从,过于溺爱与娇惯的结果最终很可能培养一个寄生虫;无论何种情形都由家长主观臆断,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要求孩子无原则服从、过度控制的结果也只可能造就一个 毫无创新力的应声虫而已。所以,我们应该在尊重孩子、尊重自己的基础上,找到一些易于被接受的处理方式,既让孩子体会到爱与关怀(和善),又让他们自觉遵从一些必须的准则(坚定)。相互的理解与尊重,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讲究技巧的。

希望通过我们家长和老师的不断自我完善与正面管教方式的实施,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集阳光、向上、富有责任感等诸多美德于一身之人。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0

来家有学童版之前,有人向我推荐过《正面管教》一书,我没有看但很认同这个观点。今天我依然没有看,但是想写个读后感,因为我认为此书精华就在“正面”一词。

节前,我回复了一张儿童问题贴,当时就在想,这坛上多人推荐了《正面管教》一书多次,为什么这个“正面”做得如此不到位?于是想借借他山之石。搜了一下关于这本书的帖子,却明白了我初来此坛时面临的状况。

就如同社会不公平问题的现象总结,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观点:平等意识不到位。但是如何做到平等,却手把手教不了,因为人多元。同理,正面管教意识也是一种认识,但是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呢?《正面管教》一书中的事例和行为指南,首先应该是帮助家长们去理解什么叫“正面”,而不是一种教条的行为结论灌输。举个例:小时候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可不是为了“天”只能对“地”,“雨”只能对“风”。否则,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就在这种唯一正确中给教没了。所以,我不看书的内容,也可以写自己对正面管教的理解,因为现实家庭情况可以不同,但“正面”的原则相同。

《正面管教》这本书在进入中国后,还出现了一问题,国内营销活动给这本书加上了不实之词。比如:“正面管教讲述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对于那些爱心无比,现实中又因为管教孩子而无比心痛的父母亲来说,这可是最好的广告词,但仅是广告词而已。竖立规则和界限,如果语言文字就可以了,还要监狱干嘛?记得以前某偶像电视剧中有句台词“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嘛?”,说得正是这个道理。

这样的广告词,对于营销父母们去学习学习“正面管教”是双赢,但是对于教条思维的大脑来说,也伴随着,世上有无负面管教作用(神仙手段)的虚妄认识。这不是该书应有的东西。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1

正面管教,可谓是最近非常流行的育儿之法,今日受命于学校拜读之下写之如下之愚见。

一、孩子是在追寻归属感中成长的

我们再成长,我们却忘记了曾经的我们成长的“坑”。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想确认的其实是爸爸妈妈是否真的爱我。这种爱,十分的奇特,它完全与家庭的贫富程度是区别开来的。为之父母的我们十分简单又异常复杂的便是,如何让孩子能感受到这份爱,给予孩子归属感。孩子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群体,从一出生确定与确信世界归我,我心动而万物随我心动,慢慢变为我是宇宙的尘埃,漂浮于尘埃,如何找到依靠,这也是很多家庭出现问题的根本。在他们觉得是尘埃时,我们并未走进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感受到父母是他可信任的朋友,家庭是他们的港湾。好的亲子关系,绝对是有归属感的亲子关系。

二、承担后果的能力

当年,巨婴国可谓轰动一时,“啃老族”、“巨婴大母神”这些词的出现正是因为我们的孩子没有承担后果的能力,或者说连根本的因——果关系都没有弄清楚,就“被迫”长大,使得巨婴们根本没有行为能力。婚姻中最常被抱怨“云老公”不就是我们教育的问题,从小没有承担过行为能力的后果,多数希望寄托于长大后他能明白,或者,父母总是为他们托起天,天大的事有“老子”顶,却不知小时不承担后果,生活总有一天会让我们吃够苦头。责任感是从小培养的结果,是在承担行为后果的总结。不去承当应有的后果,哪来的责任?

三、我们厌恶着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却又不得不重复他们的方式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我小时候,每每觉得父母教育之不妥处,时常会心里暗自想着:以后,我有孩子坚决不那样。然而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却无意识地去重复一些我们父母教育我们的不当方式,而这种无意识非常之可怕就是,你能明白,在这些不当的方式会带来什么伤害,却还是不自觉地对着你的孩子在重复。这就需要你更多地去了解,有什么其他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或许可以请你的孩子的老师,其他妈妈,看看相关的书,集思广益。毕竟,教育孩子是比造宇宙飞船更加复杂以及困难的事。

四、我们的语言是有力量的

这是我们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我们忽视了语言的力量。我们生气时,那些没经过大脑的语言,能深深伤害到别人,这一点适合于对孩子也适合于夫妻,情绪脑发挥作用时我们都冷静一下,再沟通。读后感·这也是本书最喜欢的一个点,积极暂停,当我们被情绪脑控制时,不要想着去解决这个问题,而应该各自暂停、冷静。

五、孩子出来问题100%是你出了问题

当孩子出现了问题,我们为此感到生气、沮丧、懊恼时,请停下来指责孩子,想一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的方式哪里没有正确,我们应该在修正中前行,而不是指责傲慢中失去了我们的孩子。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教育方式,曾经的教育圣经都不断被现今理念所不断打破,所以,你还信你的方式能一条路走到底?和孩子的相处中我们不断磨合、改进,出来挨着石头过河,行不出更好的方式。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2

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你不要……”却很少说“你要……”“如何做才能……”。《正面管教》之谓正面,在于教我们用正面的和善而坚定的信念教养孩子,一步一步教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既不娇纵也不严厉。

什么是正面管教

曾经,家长、老师们对孩子严厉控制、动辄惩罚。后来,很多人又矫枉过正,走向娇纵、溺爱。诚然,过度严厉或娇纵都不可取,但除了在两者之间来回摇摆,人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办法。

很多人认为严厉和惩罚有效,且效果立竿见影。惩罚确实能立即制止不良行为,但是人们往往忽略它的代价和长期效果。事实上,孩子会用愤恨、报复、反叛、退缩中的一种或全部作为长期回敬我们的惩罚。

正面管教理论指出,父母和老师们应该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以互相合作为基础,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书里边有一些非常独特而且有意思的工具,比如说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工具,叫积极的暂停。在大家闹僵了,开始生气了,开始权力争夺,开始报复的时候,我们喊暂停。让大脑从“原始脑”切换到“理性脑”,事实上,我们在试图解决问题之前,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冷静。

还有一种工具就是鼓励和赞扬。心理学家做过测试,两组小孩做拼图以后,一组小孩被表扬说:你真聪明。这个叫做赞扬;对另一组说:你们真是有探索精神,你们真棒。后来发现被表扬真聪明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游戏当中,更多地选择了更简单的拼图。而被表扬有探索精神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游戏当中,更多地选择了更难的拼图。鼓励与赞扬不同。赞扬指向人,只针对已经完成的事,有操纵性,让孩子寻求别人的认可。而鼓励指向行为,针对努力以及改进,是尊重的欣赏的,让孩子为自己而改变,自信、自立。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才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好的教育方法,既可以用来教育孩子,更可以用来调整自己。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学会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3

家长要学会肯定孩子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把每次犯错当做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学习,要用和善而坚定的爱。最好选择在平静的时候处理问题,这种教育方法既可以教育孩子也可以教育自己。

我们来看看严厉的教育方式:用严厉的方式管教在短期内是有效的,长期来说会产生四个反弹:憎恨、报复、反叛、退缩,这四个词语是孩子所做的反应。越是严厉,孩子的自尊水平就越低,从而就没有自律性。当父母盯着孩子从小到大学的时候,认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其实孩子在那时是没有自律的,全是父母逼迫自己做的不想做的事情。好比一根弹簧,不断的积压、把压力放到最大的时候,父母放手的时候,就立马反弹了,所以一到大学就懈怠了,就放纵自我了。试问家长是想要一个这样的孩子吗?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任何事情都是不知道该怎么做?父母应该像个导游一样,去解读、去告知。

可以学着,用和善而有边界的爱,让孩子找到自我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觉得有人爱。当孩子在哭闹的时候,是在寻找归属感,希望有人爱。童年没找到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会到成年后从配偶哪里获得。拜托了冰箱第四季,找到教育孩子的长期有效的正面管教方式:和善而坚定。当与孩子有正面冲突的时候,学会转身离开,告诉孩子:今后每当你让我生气的时候,我都会转身离开。我是充分的尊重你,等我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回来和你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的自尊是让孩子感到有价值的,如何赢得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间有爱的联系,当孩子表现出错误的时候,父母会说,妈妈曾经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可以告诉事情的自然后果,没关系的。学会了什么?

把孩子的犯错当作是学习,而不是谴责。如果一味的谴责知道结果是什么吗?就是想划清界限和孩子,你认为这不是父母的错,我教过他了,其实是自我怕受到谴责,不能面对问题。读后感·因为父母也有习惯性的不愿意面对困难,这是一种自然性。但是当你能和孩子一起面对他所遇到的问题的时候,你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

学会道歉,向孩子。真诚的道歉,寻求原谅,找到解决方法。任何一个家庭都会犯错的,当孩子学会道歉的时候,家庭会出现很多修复的机会。价值感:日行一善,每天为别人做一件不求回报的事情。生活中是有很多机会是可以为别人做事的,其实是很美好的。自我认同感就会上升。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4

寒假里,我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在家庭和学校里,我们有时都会认为惩罚和骄纵会永远存在。很多人都会从这两个极端考虑问题。那些认为惩罚有效的人,通常就会惩罚孩子。那些不相信惩罚的人,常常就会走向另一端,对孩子骄纵。正面管教能够帮助家长和老师在与孩子沟通时找到一条既不惩罚又不骄纵的路。在学校里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时常会让我们不知道拿他怎么办,往往我们采取的态度就是让学生站一会,或是课后留下他再就是请家长了。第二天他来学校就乖乖的一段时间了,老师们往往这时会觉得“还是请家长有用啊”。看了这本书发现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学生没有真正有收获,没有爱上学习,反而会对这门课的老师产生厌恶,根本达不到学习的目的。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有时我们会认为鼓励并不容易,因为老师或是家长很习惯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回应,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老师和家长也没有深想过惩罚带来的影响。这也就回到我们上面的问题,遇到孩子们犯错,特别是还要请家长去学校了,当然是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帮助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对他做错的事进行惩罚,才不会再犯。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要鼓励。而书中说到的是鼓励而非赞扬。鼓励是给孩子机会,是对孩子的相互尊重。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

书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让我们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的方法,对待学校里课堂上的一些活泼的好动的学生们,老师们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5

通读《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影响孩子一生的头三年》这本书后,我将其操作特点概括为四项:无表扬,不惩罚,有鼓励,设界限。人们常常把表扬和鼓励混为一谈。正面管教则建议父母可鼓励,但不要表扬孩子。这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即“自我价值感”。本书第2章指出:“真正的自我价值感并不是来源于被爱、一大堆好东西,而是来自于拥有能给孩子带来处理生活中的起伏和失望的能力感和适应能力的技能。”表扬会让孩子把关注点从完成事情本身的成就感转移到他人的评价上。但生活是残酷的,不会永远有啦啦队跟在孩子身边。鼓励则是具有针对性的,只针对孩子的行为提出肯定。不惩罚,则是源于对孩子大脑及生理发育特点、阶段性的了解。

非常小的孩子,大脑尚在发育,对事情前因后果的理解力和经验都很缺乏,尚未有成熟的判断力和预见力,往往会做出一些令大人头疼的行为。正面管教对此提出了一个“发展适应性”的概念,认为孩子不应因为其年龄而对应的行为而受到惩罚,这会打击孩子探索世界的热情。惩罚只会取得短期效果,久而久之,甚至会让孩子养成自卑、懦弱的性格。然而,孩子的行为也必须有界限,这不仅是为了让孩子能适应社会规则,更是为了孩子自身的安全。孩子需要反复尝试才能确认界限。正如本书第4章指出的:“任何一个有自尊的孩子都会感觉必须迫近你设定的界限,并且会时常对它们进行试探,只是为了确信那些界限是不可动摇的。”

第五篇: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

苏州的好朋友告诉我她在理发时一个年青的理发师说的话,他是在棍棒教育下长大的,现在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但我认为,一个人的管教方式对他的性格有所影响,而性格会在有爱人有子女后展现出美与不美。我相信人的一生最关键的是家庭,家庭的美满与否是幸福指数的最关键。

马斯汀太太与作者们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她的女儿琳达放学回到家,抱怨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朝她吼。马太太以一种指责的口气问:你都做了些什么?

琳达垂下眼帘,生气的回答:我什么也没做。

马太太说:得了吧,老师才不会无缘无故发火呢。

琳达阴着脸颓丧的坐在沙发上,怒视着妈妈。马太太继续以责备的口吻说:那么,你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琳达怒气冲冲:没什么可做的。

马太太在学习正面管教,也想到了“合作的四个步骤”,她深吸一口气,换了种态度,以和善的语气说:我敢肯定老师当众吼你,你一定觉得非常丢脸(1表达理解)

琳达抬起头来,狐疑的看着转变态度后的妈妈,马太太接着说:我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算术考试我站起来削铅笔,老师就当众吼我了,我觉得又生气又丢脸。(2表达同情,而不是宽恕)

琳达这时感兴趣了:真的?我不过是想借别人铅笔,我认为老师不应该为这点小事吼我,这不公平。

马太太说:恩,我理解你肯定那么想,你看看能有什么办法,免得以后还会这么难堪。(4关注于解决问题)

最后琳达以多准备铅笔解决了问题。

我的回忆里很多次这种问题造成的不愉快的经历,最后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孩子连向我倾述的意愿都没有了。只让孩子不信任我,不再和我分享她在学校的一天。我想和她做朋友的愿望也被自己推向更遥远的日子。

之前,我想我们可以直接表达有多么爱她,愿意和她分担一切她所遇到的问题,我通常会告诉她:爸爸妈妈是你最好的朋友,所有的事情都愿意和你一起解决。但仅仅这么说了,并没有好好的做,因为我没有做好情绪控制,事情也没有得到良性的发展。

当妈妈以不和善的语气责问时,孩子的内心充满敌意和受伤害之后的委屈。一旦妈妈和善的用合作的4个步骤后,问题能随之解决。

这4个步骤可以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有过同样的经历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友善的做了1、2两点,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尊重,关心,是上述步骤的根本。

这本书里有上百条非惩罚式管教的实用建议。然而,在知道怎么做之前,最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才能坚定的做下去。

有一件事让德雷克斯忧心忡忡,很多父母“赢了”孩子,而不是“赢得”孩子。所谓“赢了”是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力量。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更重要。我们说话的语气往往能准确的表达我们言语背后的感觉。如果一个孩子把牛奶洒到地上,解决办法是让他清理干净,只要大人以和善坚定的语气——哎呦,你该怎么办呢?来引起孩子的注意。问比教来得更有效,告诉孩子怎么做可能会引起他的拒绝或反抗,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参与,能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能力以一种有益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

第二章中还有一个我们容易造成错觉的概念:自尊

如果我们给予孩子自尊,实际上就是种伤害。自尊是孩子自己内在的感觉,而不是通过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这些给予孩子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很可能变成讨好者,学会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不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得到的是“他尊”。

我们能为孩子做有意义的事,教会孩子自我评价,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观点。通过允许孩子失败来学会解决问题,这些将会使孩子受益无穷。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2

昨晚吃过晚饭,我们三人一起回老家接儿子,在返回来的路上,我与大家商议:“今晚我们开一次家庭会议好吗?”“好啊!”大家齐声赞同,看到家人支持的态度,我的心里也特别高兴,恨不得一步走到家,马上开始我们期盼已久的家庭会议。

走到家时7:45,小女儿累得躺在沙发上休息,儿子跑回他的卧室查看自己的宝贝东西,孩子的爸爸又顺手拿起沙发上的《三国演义》看了起来,一个个似乎都很忙的样子,“看大家还没有做好准备,这样吧,五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准备一下,我们的家庭会议定于7:50准时开始。”大家没有异议,于是,我也赶快跑到厨房喝一杯水,让嗓子更舒服一些。

一切准备就绪,时间也悄然而至,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沙发上,我拿来纸和笔,儿子做记录,我是主持人。“家庭会议现在开始!首先我宣布一下家庭会议的原则,第一是互相尊重,第二是解决问题。”然后进行了一番解释。儿子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小女儿也兴奋地坐在小凳子上一个劲儿地直拍手。“会议第一项是致谢。感谢你们的爸爸早晨做好了早饭,感谢小宝中午我去奶奶家时在路上接我,感谢小苗晚上妈妈择菜时送来小凳子。”我看到,孩子的爸爸微微笑着,儿子不好意思地抿着嘴,小女儿乐得笑开了花。其实,刚才在做准备的五分钟的时间里我就在想我要感谢什么,本来以为很难发现的内容经我细细回顾原来都在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中,而我一句轻轻的感谢,没想到带给家人的是如此美妙的表情。也许平时,我们太多地关注了家人哪些地方没有做好,说得更多的是你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而忽视了家人做得好的地方,缺少了彼此之间诚心诚意的互相道谢。孩子的爸爸也接着说:“感谢你们的妈妈做好了晚饭,感谢小宝从老家带回了捎来的东西,感谢小苗刚才帮爸爸拿剪刀。”呵呵,没想到,孩子的爸爸也很善于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啊!接下来,儿子的致谢开始了:“感谢爸爸妈妈刚才教育我骑车子要小心,感谢小苗上楼时帮我拿东西。”儿子刚才回来的路上,骑着车子在马路中间,很危险,我和孩子的爸爸告诉他骑车一定要牢记安全第一,快慢无所谓,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不要骑快车、骑逞能车。孩子又想起了刚才的事情。最后轮到小女儿了,她想了半天,摇摇说:“不知道。”我们在旁边一起提示她:“刚才吃的饭是谁做的呀?去奶奶家的路上是谁牵着你的手的?“经我们一番提醒,小女儿也像模像样地致谢一番。非常顺利,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会议的第二项,解决我们的家务问题。

平时一日三餐主要以我为主,打扫卫生也是我和孩子的爸爸两个人来做,孩子们参与得较少。自己独揽家务活不仅累得腰酸腿疼,而且还会造成孩子缺乏家庭责任感,所以,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劳动的机会。首先我们通过一项决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于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等这些公共空间的卫生进行认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或者时间认领自己可以完成的卫生任务。儿子认领的任务有:刷碗、扫地并尝试每周做饭两次。孩子的爸爸承包了客厅与大卫生间的拖地任务兼每天的早饭,小女儿思考了一番,也提出了自己要做的事:“我擦桌子。”她指了指餐桌,“嗯,很好啊!”刚才吃完晚饭就是小女儿擦餐桌,她也感觉自己特别能干。“你还可以摆鞋子呀!”儿子在旁边提醒,是啊!小女儿平时喜欢把放在门口的鞋子一双双的摆放整齐,儿子一提醒她也连忙答应下来:“对,我摆鞋子。”剩下的家务活就是我的了,基本上就是中午和晚上的饭菜及厨房的打扫。我一下子感觉轻松多了。

最后我们还确定了每周一次家庭会议的时间。就这样,第一次家庭会议圆满结束,大家感觉很满意,小女儿还恋恋不舍地问:“妈妈,还开会吗?”期盼下一次家庭会议吧!同时也期盼通过家庭会议能够共同解决我们家庭中的问题,让家庭更和谐,孩子们更懂事。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3

作为一名普通的望子成龙的家长,我常常困扰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不十分明晰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圆满有效。孩子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是我学着作一名合格家长的过程。我通过与优秀孩子的家长、老师的探讨,不断地自我反省并改进自己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也读了大家公认的育儿方面的一些好书。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刚读完两本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国外著作,心灵被触动,深有感慨。这里摘录一段与大家共享:

“鲁道夫.德雷克斯把对待孩子时和善与坚定并行的重要性教给了我们。“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简.尼尔森《正面管教》。

对孩子的管教,我们作为家长或者老师,都应该避免两种极端情形。孩子的要求和行为不论对错全盘服从,过于溺爱与娇惯的结果最终很可能培养一个寄生虫;无论何种情形都由家长主观臆断,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要求孩子无原则服从、过度控制的结果也只可能造就一个 毫无创新力的应声虫而已。所以,我们应该在尊重孩子、尊重自己的基础上,找到一些易于被接受的处理方式,既让孩子体会到爱与关怀(和善),又让他们自觉遵从一些必须的准则(坚定)。相互的理解与尊重,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讲究技巧的。

希望通过我们家长和老师的不断自我完善与正面管教方式的实施,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集阳光、向上、富有责任感等诸多美德于一身之人。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4

1、正面管教是什么

一种区别于严厉和骄纵的管教方式。和严厉的教育方式直接给孩子发号指令不同,正面管教会给孩子有限的选择和在规则以内的自由;正面管教也和骄纵不同,不会给孩子无限的自由和无限的选择。正面管教主要旨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将孩子当做社会人一样尊重、平等的对待,而不是粗暴的发出指令,或是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具体的方法是:废除惩罚;废除骄纵;态度和善而坚定;当心惩罚带来的负面效果;给孩子培养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机会;放弃一些荒诞的观念;让孩子参与到设立限制的过程中来;问启发式的问题。

其中惩罚的长期负面效果,被称为4R:愤恨、报复、反叛和退缩。

2、阿德勒心理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孩子是社会人

(2)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4)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5)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6)平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而是指所有人对平等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孩子也不例外。

(7)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8)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3、正面管教实际的应用

(1)懂得出生顺序的重要性,并运用出生顺序的知识鼓励孩子。

(2)重新认识不良行为

要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所谓的不良行为,大多数时候只是小孩子做出“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已,之所以表现出不良的特征,无非是因为孩子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或者缺乏有效的技能,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阴蚀王而产生的行为等。

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的错误目的。德雷克心理学解释四个错误目的包括: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利;报复;自暴自弃。然后针对孩子的错误目的,选择适宜的鼓励方式。

(针对各种错误目的的解决方式,因为太程式化,不摘录)

(3)区分好逻辑后果和被包装的惩罚。

首先要区分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自然后果就是类似于不吃饭会饿这样的,是指自然而然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让孩子知道这个自然后果的存在,从而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父母让孩子做什么。而逻辑后果相比于自然后果,就是有大人干预的后果。

要防止逻辑后果滥用,或者成为被包装的惩罚,必须符合逻辑后果的四R,相关、尊重、合理和预先告知。相关的意思是,后果必须是与行为相关的,尊重是指后果一定不能包括责难、羞辱、打骂等,而是应该和善而坚定的执行。预先告知,就是预先让孩子知道,如果她选择了某种行为将会有什么结果出现。

(4)关注于解决问题

(5)有效地运用鼓励。

其中认为比较关键的是,区分鼓励与赞扬,和教孩子把犯错误看作学习的好时光。

赞扬的长期效果是会让孩子依赖于他人。成年人往往有一个误解,以为孩子的自尊是从赞扬中得到的,但是其实自尊只从应对失望、解决问题以及大量的错误中学习才能习得的。

(6)家庭会议和家庭活动

(虽然很欣赏组织家庭会议的办法,但是书中的模式,有点太做作了。个人观点。)

个人感想

书中给的一些方法有些老派,而且也不一定完全符合中国国情,但是这个教育观念值得推崇。不管是作为教师还是家长,需要时刻在教育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衡量,考量自己是不是过分控制或者过分骄纵。具体的操作也要因材施教,因大环境施教,也不要指望证明管教是一个可以一劳永逸的方式。

简单说正面管教就是正向鼓励,不要对孩子惩罚,也不要过分骄纵,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的同时也要建立一定的规则,并且在和孩子的交流过程中,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社会人来对待,给予尊重和关注,用和善坚定的态度来传递讯息。

目的是让孩子能够自觉遵守规则,从错误中学习,改善不良行为等,从而建立一个社会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家长或者教师要实施好正面管教,要清楚惩罚存在的问题、骄纵孩子的问题,并且掌握正面管教的方式,根据孩子的特征和具体的情况用好正面管教这个工具。

这本书有一整个系列,给出系统的解决办法,不准备拓展阅读了,有兴趣可以当育儿工具书看看。根据这个核心观点,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下,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可能更实用。尊重、了解、体谅自己的孩子的同时,建立最适合自己家庭的规则,然后温和坚定的执行、引导和改良,就是所有的核心。这必然会是一个非常漫长而往复的过程。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5

利用假期,把《正面管教》这本书拿出来仔细读一读,感觉不论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教学过程,都有很大的启发。下面具体谈一谈我的感受。

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我想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我们教学的道路上,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在大的问题,我们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二、理解了以下四种错误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学生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利——错误观念:只有当学生自己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师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学生得不到归属,但他至少能让老师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这几种发生在学生中的错误目的其实是他们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但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实质,很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也会更有效。

三、自尊,一个容易造成错误的概念,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我们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自尊有了新的认识。

我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学生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续至今,内容包括我们课堂内外经常运用的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让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这一观点我要好好的琢磨,并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能不断的通过改进而实行。

四、孩子们需要感觉到自己被人需要,我们怎样来“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

五、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如果我们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我们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且,仔细审视一下是否是老师的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所归属或没有价值,也会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我们就不会以为孩子总是在故意捣乱,总是喜欢跟我们对着干,而且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

六、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

七、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当老师记住了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我们就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我深有同感,多少次我和学生们都是在爱的信息传递中消除隔阂,增进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正面管教》这本书,是一本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6

正面管教,可谓是最近非常流行的育儿之法,今日受命于学校拜读之下写之如下之愚见。

一、孩子是在追寻归属感中成长的

我们再成长,我们却忘记了曾经的我们成长的“坑”。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想确认的其实是爸爸妈妈是否真的爱我。这种爱,十分的奇特,它完全与家庭的贫富程度是区别开来的。为之父母的我们十分简单又异常复杂的便是,如何让孩子能感受到这份爱,给予孩子归属感。孩子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群体,从一出生确定与确信世界归我,我心动而万物随我心动,慢慢变为我是宇宙的尘埃,漂浮于尘埃,如何找到依靠,这也是很多家庭出现问题的根本。在他们觉得是尘埃时,我们并未走进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感受到父母是他可信任的朋友,家庭是他们的港湾。好的亲子关系,绝对是有归属感的亲子关系。

二、承担后果的能力

当年,巨婴国可谓轰动一时,“啃老族”、“巨婴大母神”这些词的出现正是因为我们的孩子没有承担后果的能力,或者说连根本的因——果关系都没有弄清楚,就“被迫”长大,使得巨婴们根本没有行为能力。婚姻中最常被抱怨“云老公”不就是我们教育的问题,从小没有承担过行为能力的后果,多数希望寄托于长大后他能明白,或者,父母总是为他们托起天,天大的事有“老子”顶,却不知小时不承担后果,生活总有一天会让我们吃够苦头。责任感是从小培养的结果,是在承担行为后果的总结。不去承当应有的后果,哪来的责任?

三、我们厌恶着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却又不得不重复他们的方式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我小时候,每每觉得父母教育之不妥处,时常会心里暗自想着:以后,我有孩子坚决不那样。然而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却无意识地去重复一些我们父母教育我们的不当方式,而这种无意识非常之可怕就是,你能明白,在这些不当的方式会带来什么伤害,却还是不自觉地对着你的孩子在重复。这就需要你更多地去了解,有什么其他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或许可以请你的孩子的老师,其他妈妈,看看相关的书,集思广益。毕竟,教育孩子是比造宇宙飞船更加复杂以及困难的事。

四、我们的语言是有力量的

这是我们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我们忽视了语言的力量。我们生气时,那些没经过大脑的语言,能深深伤害到别人,这一点适合于对孩子也适合于夫妻,情绪脑发挥作用时我们都冷静一下,再沟通。读后感·这也是本书最喜欢的一个点,积极暂停,当我们被情绪脑控制时,不要想着去解决这个问题,而应该各自暂停、冷静。

五、孩子出来问题100%是你出了问题

当孩子出现了问题,我们为此感到生气、沮丧、懊恼时,请停下来指责孩子,想一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的方式哪里没有正确,我们应该在修正中前行,而不是指责傲慢中失去了我们的孩子。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教育方式,曾经的教育圣经都不断被现今理念所不断打破,所以,你还信你的方式能一条路走到底?和孩子的相处中我们不断磨合、改进,出来挨着石头过河,行不出更好的方式。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7

鼓励的方式有很多。

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例如:班主任安排课堂上爱捣乱的学生当班长来管理班,交警叔叔安排闯红灯的行人在路边维护几分钟的交通秩序。

作出弥补。让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感觉与等值惩罚有点相似。

安排特别时光。想起在《小王子》这本书中,狐狸请小王子驯养他的那个故事。“第二天,小王子来到原地。‘最好是在同一时刻赴约,’狐狸说,‘比方说,你定在下午四点钟来,那我从三点钟开始就会感到高兴。会面的时刻愈是临近,我就愈发感到高兴。一到四点钟,我就会激动起来,兴奋起来,我会认识到要获得幸福是要付出代价的!可是,如果你什么时候来压根就没准儿,那我就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酝酿我的心情……会面就得有会面的讲究。’”狐狸的这段话不由让我们感受到约会般的美好心情。在家中,虽然我们与孩子朝夕相处,但是,哪段时间是真正属于孩子的美好时光呢?安排一个与孩子共处的特别时光,让一个时间从此变得意义非凡,让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时光也充满美好的回忆。

鼓励自我评价。从肯定孩子的有点开始,鼓励孩子对自我进行评价,从而改进不完善的地方。

花一些时间训练孩子。训练孩子要注意:用清晰的语言使孩子明白该如何做,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用启发式的语言帮助孩子改进。可以用充满乐趣的游戏方式来进行训练。在我们改变做法之前,要告诉孩子。

日常惯例表。在寒假,孩子制定了寒假作息计划,其中包括起床、学习、睡觉、玩耍等的时间。今天上午,到了学习的时间,孩子还在玩得兴高采烈的,我提醒他说:“接下来到什么时间了?”他回答说:“作业时间。”说完,就去房间写作业了。按照日常惯例表帮助孩子慢慢学会自我管理。

启发式问题。引导孩子自己发现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试试抱一抱。有一次,小女在卫生间不小心摔倒了,她哭着走进客厅,坐在沙发上的我给了她一个拥抱。没一会儿,她就不哭了,告诉我说:“不疼了,妈妈。”然后就去玩去了。拥抱好像是一张创可贴,能够安抚受伤的心情。

这一章的内容非常丰富,中心是让我们牢记一点“鼓励”,只要心中想到的是给予孩子信心,那么就不会做出惩罚的事情。面对不良行为,要善于运用启发式语言引导孩子自我发现、自我改进、自我提高。对于孩子不会做的事情,要花一些时间通过训练让孩子学会。在家庭中安排一个特别时光,感受家庭的温馨,让浪漫与爱驻我家。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8

家长要学会肯定孩子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把每次犯错当做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学习,要用和善而坚定的爱。最好选择在平静的时候处理问题,这种教育方法既可以教育孩子也可以教育自己。

我们来看看严厉的教育方式:用严厉的方式管教在短期内是有效的,长期来说会产生四个反弹:憎恨、报复、反叛、退缩,这四个词语是孩子所做的反应。越是严厉,孩子的自尊水平就越低,从而就没有自律性。当父母盯着孩子从小到大学的时候,认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其实孩子在那时是没有自律的,全是父母逼迫自己做的不想做的事情。好比一根弹簧,不断的积压、把压力放到最大的时候,父母放手的时候,就立马反弹了,所以一到大学就懈怠了,就放纵自我了。试问家长是想要一个这样的孩子吗?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任何事情都是不知道该怎么做?父母应该像个导游一样,去解读、去告知。

可以学着,用和善而有边界的爱,让孩子找到自我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觉得有人爱。当孩子在哭闹的时候,是在寻找归属感,希望有人爱。童年没找到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会到成年后从配偶哪里获得。拜托了冰箱第四季,找到教育孩子的长期有效的正面管教方式:和善而坚定。当与孩子有正面冲突的时候,学会转身离开,告诉孩子:今后每当你让我生气的时候,我都会转身离开。我是充分的尊重你,等我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回来和你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的自尊是让孩子感到有价值的,如何赢得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间有爱的联系,当孩子表现出错误的时候,父母会说,妈妈曾经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可以告诉事情的自然后果,没关系的。学会了什么?

把孩子的犯错当作是学习,而不是谴责。如果一味的谴责知道结果是什么吗?就是想划清界限和孩子,你认为这不是父母的错,我教过他了,其实是自我怕受到谴责,不能面对问题。读后感·因为父母也有习惯性的不愿意面对困难,这是一种自然性。但是当你能和孩子一起面对他所遇到的问题的时候,你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

学会道歉,向孩子。真诚的道歉,寻求原谅,找到解决方法。任何一个家庭都会犯错的,当孩子学会道歉的时候,家庭会出现很多修复的机会。价值感:日行一善,每天为别人做一件不求回报的事情。生活中是有很多机会是可以为别人做事的,其实是很美好的。自我认同感就会上升。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9

正面管教的书本中好多概念让我意识到我传统的观念或者传统的养育方面需要进行一次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一次大变动。在书本中很多概念如同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如何与小孩子更加友好,亲密的大门。

“和善与坚定并行”。感觉上我在很多方面也是做到尊重小孩子的想法但是有时候让我疑惑的是我是否让他学习到了尊重或者尊重他人呢?书中说过“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骄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但是如何去做到和善与坚定呢?

我们总会习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孩子是随时随地的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的归结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

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我们培养成“讨好者”或者“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书中有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我们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之后自己在生活中要将这些话语运用起来。

有时候我不知道如何能够去让孩子感觉我们的爱吧。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怎么做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小孩只有感受到爱后才能够体验到更多的快乐。

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就如书中所说我们都会犯错误,所以更有益的做法是把错误当做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表明了自己能力不足。当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了可以通过犯错误来学习时,我们是否就不会介意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呢!反而可以从错误中获得有价值的帮助的机会!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够照着去做。

在我没有接触书本之前我会在女儿在一些犯错误的时候会告诉她:“早跟你说过了”,“让你不要这么做,你不听”等等的话语,在接触书本后感觉到我的话语是会让他失去自信,不敢冒险,逃避事情,害怕等等情绪。希望自己之后可以告诉她:“太好了,我们在这件事情上面又可以学习了。”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接触书本后我才知道所谓的不良行为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者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导致我们转向受“原始脑”操纵中。这正是大人和孩子之间的权利之争如此常见的原因。书中提出了四个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使我们了解到孩子是通过这些方式在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这样我们之后可以运用这四种错误目的表从中寻找我的感觉对应上去从而她现在是通过何种方式在寻找自己的价值感从而我们找到相对应的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他,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0

当我们与孩子相处时,经常会因为孩子的不听话,或者行为不规范,而去对孩子进行惩罚,惩罚的作用可谓是立竿见影,短期有效,但平日里的惩罚累计起来,却发现我们的惩罚在慢慢失去效果,或者说,只有加重惩罚的力度才能达到效果。日积月累的惩罚后发现,孩子的脾气随着惩罚越来越大,那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正面管教》里提出,我们需要用坚定且和善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积极的暂停”就是孩子在犯错时,我们可以去运用的一个小工具。

我们都听说过“冲动是魔鬼”,因为人在暴怒的瞬间,理性脑的盖子打开了,人在此刻处于被“动物脑”控制的时刻,这个时候说出来的话就是气话,做出来的事也是极具破坏性而且对解决问题是无济于事的。所以,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在意识到自己有脾气来了,理性脑的盖子即将要掀开了,要有意识的察觉并采取“积极暂停”的方法。

适当的停一停,听上去很不合理。问题都发生了,为何不立即解决,反而要求停止呢?可是这恰恰符合人的心理诉求。我们只有在情绪平静的情况下,才能比较理智的解决问题。当我的孩子因为触犯了一些原本定好的规则时,我会去指出,或者制止孩子,但孩子的反应很有可能是不认同,不配合。而他的不配合,就会引起我的怒火,开始骂孩子这不对,那不对,越说越来气,这时的我简直是点着的炮竹,如果他再做一点点错事,我绝对是会忍不住想要动手惩罚他了。

经过多次的努力后,我尝试了积极的暂停,当我意识到自己在不停的唠叨时,我决定暂时离开案发现场,去没有孩子的地方呆着,这样的好处是,没有孩子在眼前,你的理智脑仿佛在恢复过来,动物脑开始慢慢退下去。当我觉得可以再面对孩子时,我重新找到我的孩子,跟他说,妈妈刚才太着急,态度不好。我发现当我的态度处于平和状态时,孩子也不那么激动,而且也愿意配合了。我想这大概就是“积极暂停”的功效。

“积极的暂停”,不只是为了让孩子感觉好起来,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感觉好起来后,一起商量计划,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书中还提了几点怎样进行“积极的暂停”,和孩子一起创建一个暂停去,让他们自己决定暂停区是什么样的,放什么东西。还可以让孩子给暂停区取个特别的名字。当他们沮丧时,问“去你的某某区有帮助吗?”让孩子意识到暂停区的作用。还有就是做出使用积极暂停的榜样,等我们自己沮丧或者生气时,去我们自己的暂停区。

也许家长们会问在孩子“暂停”时允许他们做些愉快的事情,允许孩子玩儿玩具、读书、休息或听音乐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奖励。大家会觉得孩子要遭到惩罚(感觉更糟)才能做得更好,当往往是当孩子们感觉更好时会做得更好。如果孩子在你让他积极暂停的时候跑了出来怎么办?是不是要继续送回“暂停区”呢?实际上只要孩子的不良行为得到了改变,就没有必要再送孩子回“暂停区了”

我们要做的是要记住积极暂停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改变行为,而不是用权力让孩子吃苦头,如果当时孩子自己选择去他的“特别的地方”——一个他帮着布置的地方——直到他心情好起来,就会更有效。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找到对自己孩子行之有效的管教工具。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1

作者最开始提出了一个问题,也是很多父母和家长的疑问,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在以前的孩子中普遍存在的那种责任心和上进心了呢?”,对此,鲁道夫·德雷克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的见解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这个给我的感想就是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既往的经验和观念上面,育儿方面更是如此,若是父母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老是想着“我当年没有如何如何不还是正常长大了”、那怎么有能期望小孩好好成长呢。再有就是不要拿着以前对待小孩的标准和尺度来要求现在的小孩,毕竟大家处的时代和文化环境都不同了,像是以前生活条件不好追求小朋友吃好喝好“胖乎乎”的,现在则更关注的是“健康”,等等。

几个比较触动我的关键词

和善与坚定。这是作者多次强调的对待孩子的态度。其中“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父母和老师会习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们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多学习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并增进孩子们的合作。

行为不当。作者对行为不当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他们抱有错误的想法”。

不良行为。同样,作者指出,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而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对上述3个概念加以深入理解,就能正确看待小孩子的所谓“不良行为”并加以和善而坚定地应对。当然了,具体到行动上面如何应对、怎样应对还需要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共勉!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2

作为一本风靡全球的教育类书籍,《正面管教》(简·尼尔森)确实值得仔细品读。

《正面管教》是以“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根据作者的的实践经验,为许多家长和老师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操工具。正如文题所示,书里所提倡的教育方式是“正向教导”,它倡导教育者要通过鼓励、感知孩子的感受等方式激发孩子内心向善、向上的力量,从而培养孩子具有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传统的家教观念是“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在这种教育观念下,“严格”成了必要的教育态度,“慈爱”变成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即使内心是慈爱的,然而,脸上还要端着严肃,在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时,适时的打击,泼冷水,避免孩子骄傲。这样的教育观念直接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紧张,对抗的发生。近几年,随着“正面管教”的兴起,这样的教育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可以说,随着孩子接收知识渠道的增多,他们对于师长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崇拜和敬畏,因而,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只会带来更大的阻力。《正面管教》所提倡的教育方法适时而变,比较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

这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的教育结晶,其中有几点让人印象深刻。

其一,《正面管教》指出,有效管教的有四个标准:一是教育态度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二是教育行为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三是教育措施是否长期有效;四是教育内容是否能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和善是指在教育孩子时,语气要平和,不要情绪化。坚定是指教育时,家长或者老师要坚守原则,不能毫无底线,过于宠爱。而父母和教师在坚守原则时,不能过于强势,态度要和善。良好的态度是沟通的前提,坚守原则和底线是教育的基石。

作者一直强调很多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是由于他们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假如教师在实施教育行为时,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归属感和价值感,那么,教育行为是有效的。而哪些教育行为能为孩子提供归属感和价值感?作者提出,倾听、共情,认同,激励等行为能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判断一个教育措施是否有效,作者指出,这要看这种措施是否长期有效。在孩子做错事情时,很多家长会进行惩罚,之所以要进行惩罚,很多家长认为,惩罚是为了让孩子长记性,避免以后再次犯错。然而,尼尔森教授认为,惩罚只能起到短期的效果,不能起到长期的效果,鼓励或者帮助孩子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起到长期的效果。有时候,孩子受到惩罚后,会因为生气而不去反思自己行为,他暂时不干“坏事”只是畏惧惩罚,而不是认识到问题所在。很多孩子还会继续干“坏事”,只是行为更加隐秘而已。教育不是看管,而是通过鼓励,培养孩子形成自律。

其二,《正面管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工具,即合作四步法。当家长与孩子发生摩擦,或者老师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可以采用以下四个步骤:一是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二是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三是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四是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第一步是拉近两位沟通者心理距离的方法。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原因之一是矛盾双方互不理解,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只有理解学生的感受,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而教师在表达出对学生的理解后,还要表达出对他们的同情,感同身受能让人产生感激之情,从而使对方放下敌意,平和沟通,这样,沟通双方也容易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在与对方建立好良好关系后,教育者可以着手解决双方的矛盾,教师或者家长可以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表达感受时,注意要客观地描述事实和感受,不要加上自己的主观评论,例如,你可以说:“你今天在课堂上对我大声地反驳让我心理难受。”这样的描述是比较客观的。假如你说的是“你总是喜欢顶撞我,让我很没有面子”,这样的描述可能会激起学生的愤怒,因为“总是和顶撞”这两个词是带有评价性质的,会让人内心不愉悦。因而,客观地描述事实、表达感受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困扰,从而理解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合作四步法”的最后一步是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作者一直强调,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教育者要关注问题背后的原因,然后把重心放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放在惩罚孩子这件事情上。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需要教师或者家长引导孩子想出来,不是教师或者家长直接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三,《正面管教》提倡师生或者亲子一起解决问题。尼尔森教授指出,教师可以尝试在班里召开民主会议,师生一起探寻解决班级存在问题的方法。具体操作是每一位同学提出一个本班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在召开会议之前,选出一个问题,组织学生在民主会议上轮流发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她说,问题一旦被提出来进行讨论,这个问题可能就被解决了。尼尔森举出一个例子,她说有一位老师发现他们班同学近段时间经常嗑瓜子,后来她提出这个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那次会议学生似乎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老师比较烦恼,后来有位学生告诉她,班级嗑瓜子的现象少了。她才意识到,原来问题被提出来讨论后,可能就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而问题就被慢慢解决了。所以班主任可以和学生一起召开民主会议,解决班级问题。而在家庭中,家庭会议也十分重要,家长通过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慢慢变得自律,有责任心。尼尔森教授这种教育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双方的,受教育者只有内化了教育内容,教育才能起到作用,而主动参与教育,就是对教育积极内化的过程。

《正面管教》是一本十分实用的教育类书籍,仔细研读,用心实践,我相信很多教育难题会迎刃而解。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3

通读《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影响孩子一生的头三年》这本书后,我将其操作特点概括为四项:无表扬,不惩罚,有鼓励,设界限。人们常常把表扬和鼓励混为一谈。正面管教则建议父母可鼓励,但不要表扬孩子。这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即“自我价值感”。本书第2章指出:“真正的自我价值感并不是来源于被爱、一大堆好东西,而是来自于拥有能给孩子带来处理生活中的起伏和失望的能力感和适应能力的技能。”表扬会让孩子把关注点从完成事情本身的成就感转移到他人的评价上。但生活是残酷的,不会永远有啦啦队跟在孩子身边。鼓励则是具有针对性的,只针对孩子的行为提出肯定。不惩罚,则是源于对孩子大脑及生理发育特点、阶段性的了解。

非常小的孩子,大脑尚在发育,对事情前因后果的理解力和经验都很缺乏,尚未有成熟的判断力和预见力,往往会做出一些令大人头疼的行为。正面管教对此提出了一个“发展适应性”的概念,认为孩子不应因为其年龄而对应的行为而受到惩罚,这会打击孩子探索世界的热情。惩罚只会取得短期效果,久而久之,甚至会让孩子养成自卑、懦弱的性格。然而,孩子的行为也必须有界限,这不仅是为了让孩子能适应社会规则,更是为了孩子自身的安全。孩子需要反复尝试才能确认界限。正如本书第4章指出的:“任何一个有自尊的孩子都会感觉必须迫近你设定的界限,并且会时常对它们进行试探,只是为了确信那些界限是不可动摇的。”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4

初次接触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是在一个育儿群中一位妈妈分享的音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找的方法,于是买了《正面管教》这本书,书的作者是美国教育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终生受益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样的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教育孩子的实例,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经常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也会因为自己的情绪而迁怒于孩子,也会为了节省时间而代替孩子做了许多本应让孩子自己的事。一直以来我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和我自己都感到很难受,在孩子的眼里,妈妈总是看我不顺眼,在我的眼里孩子总是不能达到我想要的样子。

那么怎样做才算有效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

1、是否和善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相互合作为基础。“和善而坚定”代表了家长的态度,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记住这几个字会让我们与孩子的相处中变得更加平静。

从接触正面管教后,我尝试着把这个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刚开始还是会回到原来的方法中,于是就赶紧让自己暂停,让自己的情绪缓和下来以后,再去和孩子谈谈当时的感受,让孩子也发表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发现更能把问题愉快的解决,还能想像一下下次发生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5

最近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

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诸多批判、期望、职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下载《正面管教》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正面管教》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5篇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正面管教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正......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管紫竹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管紫竹 阅读时间:2017年3月--4月 首先第一感觉是这是一本非常有实际价值的书,作为家长或者老师都能在书中找到教育与沟通的方式,也从孩子的角度阐述了孩......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 平和而坚定的态度。 不试图控制孩子,平等、尊重的对待孩子。 要用正面的方式,告诉她该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更多的让她自由安排或是选择。 放弃短效的手段,采用长效......

    正面管教

    大家好很高兴也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正面管教。 自我介绍下: 顺妈以省级优秀毕业生身份毕业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中级工程师(6年多设计院工作经验);近4岁男孩妈妈(顺......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体会 金杖子中心小学 樊保成 2016年11月26日,我在平泉双桥小学听了曾涛主任讲座——《正面管教的基本理念和方法》,知道了正面管教,知道“和善与坚定”......

    《正面管教》读后感

    刚上完一节课,筋疲力尽回到办公室,桌面上放着一本崭新的《正面管教》,本学期教研组共同书目,书名早已耳熟能详,但是从未认真阅读,刚好趁此机会,平心静气,提升自己。其实在阅读此书......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我读了很久,其实直到现在我仍旧不能一字不落的记得术中提到的内容及案例。不是自己的记忆力大不如前,只是这本书对我更像一本工具用......

    正面管教读后感(汇编)

    《正面管教》由(美国)尼尔森编著,它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讲述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正面管教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