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司考国际法总结
国际法
1、国际法渊源: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和一般法律原则,非政府组织的决议不构成国际法的渊源(还有国际法院判例、国际法学家学说、一国发涉外部分也不构成)。
2、国际习惯对所以国家都有约束力,国际惯例具有任意性,只对选用的当事人。
3、民商直接优先。知识产业条约要转化。
4、WTO多边协议和知产要在我国进行转化。
5、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条约和中国国际法(外交条例和豁免条例)并行适用。
6、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指各国都必须采取和平方式解决(注意不是非武力)
7、国际法原则六个:国际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不使用武力威胁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民族自决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第二章、国际法主体和国际法责任
1、公海船旗国管辖,公海普遍管辖,四种罪行:海盗、非法广播、贩毒、贩奴。
2、国家享有绝对管辖豁免权,放弃方式:明示、默示(参与诉讼、提出反诉),以前接受管辖,不一定现在接受管辖,一案一事。放弃三条件:自愿、特定、意思表示明确。
3、管辖豁免、执行豁免都是绝对豁免。国家从事商业行为没有管辖豁免(但并不意味着放弃国家豁免权),但是有执行豁免。
4、法律承认有明示和默示(建立外交、正式政治性条款、接受领事、正式投票其参加只有国家才能参加的组织)不能逆转,事实承认(只签订过非政治性条款)
5、国家非恶债:国际中央政府借的;对象是国际法主体;平等条约。元首:政府首脑、大使、使节。
6、非政府组织是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要遵守其他国家法律法规。
7、联合国实质性(9个同意票,大国一致 3/5)四类决议:采取行动、推选新秘书长、吸纳新会员、开除老会员或终止会员国义务的。
8、联合国大会,只对内部决议事项具有法律约束力,其他建议性质,可以讨论宪章。
9、国际习惯法是国家间反复协议形成,安理会一次决议不能形成。
10、保护性管辖:本国国民和国家的权利受侵权,本国行使管辖权。
11、秘书长是安理会和联大先后选(国际法是平行选),安理会实质性决议,联大简单多数票(1/2)。
12、外空行为致地面损害(国家全部责任)和核污染(国家相对责任对营运人的补充)都是绝对责任。协商解决全部争端。
13、《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使馆的财产和档案无论何时何处,均不可侵犯,即使两国断交、使馆馆长撤离、发生冲突都不例外。
14、国家机关行为归于国家,国有公司行为不归与国家。第三章、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
1、界标双方共同解决。
2、多国河流国际河流禁止:改道、堵塞。国际河流也不属于人类共同财产。
3、中国不承认50年时效占领。领土取得七个:先占(无主地)、时效(50,中国不认),添附(领土上增加可以填海造田,公海上不可以),战争征服,割让(平等自愿可以),公民投票(取决于国内法和相关国家的协议)
4、港口斗殴港口国可以主动管辖:扰乱港口的安全;本国国民;重大。
5、可以请求港口国管辖:船旗国船长或船长。
6、无害通过,不可收费。
7、毗连区享有自由航行权。毗连区不是领土领海。海洋法赋予四项权利:海关、财政、移民、卫生,我国申请国安、专属经济区(不是领土)。
8、在毗连区走私,可行使紧追权。从内部海一直追到公海,到第三国领海终止。紧追不能中断。要发出信号进行追。
9、群岛国不可以隔断专属经济区,各自形成一个群岛基线,群岛水域权利比非群岛多了群岛水域。
10、群岛水域在群岛基线以内,岛屿封闭线以外的海域(内水以外领海以内)无害通过,是领水上领空,下领土。可以指定空中通道。
11、南极,1961年前提出领土要求的,冻结,以后不得提出。
12、对发射国国民的损害(注意是损害),不适用太空公约(计算方法适用国内法)。责任适用。发射必须登记,发射不过是谁干的,均由国家赔。13、2017巴黎协定三类国家:工业国家(目标限制)、发展(接收技术权利)、发达(提供技术义务)。共同占有区别对待。
14、计算方法净排量(实际-吸收),超标了,三种折抵方式:买排量(只能发达),输出绿色技术折抵对象(发展),只许欧盟用的集团方式,2020年以后以国家自主贡献代替现在强制方式,升温控制2度。第四章、个人
1、中国孩子,不能取得中国国籍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父母定居国外并取得外国籍。
2、国家工作人员和现役军人不能丧失中国籍,定居外国中国人护照和身份证具有同等效力。
3、外国人在旅馆以外住宿的24小时要向公安办理登记。
4、免签:有居留证的;越境不超时(不出机场,24h);有免签协议的
5、入境是向驻外签证机关。入境检查的是边检机关,国内公安管。
6、签证:公务的、普通的(12类)、外交的、礼遇的
7、工作的,工作累居留证、工作许可证。留学生:校外勤工,要学校同意,居留证注明
8、出镜:限出境,强制出(限制出镜(1-5年不得入境),遣送(公安、边检)、驱逐(公安部,10年))
9、外交保护权行使(公安不作为行为属于国家行为),要求用尽当地救济。
10、引渡想外交部申请提出,引渡出高院裁定,最高法核准。
11、如果可能被施以酷刑的,应当拒绝。双重犯罪。军事犯不引渡,国际法应拒绝引渡:本国公民;不是双重犯罪;政治犯;我国补充5个:军事犯;可能酷刑的;过追诉时效或赦免的;我已经终止刑诉的;被缺陷判决的不引渡。
12、可以拒绝的:人道主义、身体健康原因,正在进行刑诉的,13、取得外国籍,没有定居,仍为中国籍。
14、国际法,使馆仍是所在国的领土,但受到使馆国的限制。使领馆庇护,不合法。第五章、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
1、使馆馆舍(公务区、休息区、馆长私人官邸),决定不可侵犯,不可征收征用,领馆馆舍可被征收,能被征用给补偿。
2、必须馆长同意领馆能进的是工作区域,紧急情况可以不征的馆长同意。
3、外交人员享有完全的刑事管辖豁免,外交人员人身不得侵犯(制止防止犯罪或正当防卫可以)。
4、外交人员完全免除作证义务。派遣国可放弃外交人员的权利,必须是明示。
5、接受国可管辖外交人员四种案件:私有不动产纠纷;私人身份参与继承;公务范围以外的从事专业或商业活动引起的纠纷;主动起诉而被反诉的。
6、外交人员的豁免恩及其配偶和子女。
7、不受欢迎的人不必说明理由。如不召回,接受国可拒绝接受其为外交人员,如还有违法行为可以强制其出境。8、4种人派遣前需要接受接受国同意明示:使领馆馆长、使馆的武官、特别使团的任何人、不具有派遣国国籍的人(非国籍人接受可反悔)。
9、领事馆员(执行职务行为)人身不得侵犯两个例外:犯有严重罪行、执行已生效的判决可逮捕羁押。
10、领事官员免税是所得税,不包括间接税、遗产税等
第二篇:国际法总结
国际法总结
一、国际法的概念: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二、国际法的特征:
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间的法律关系;
2、国际法的创立方式是国家间的协议;
3、国际法的强制执行依靠国家采取单独或集体措施。
三、国际法的渊源:
1、国际条约(不管一般性的和特别的条约,都具有法律约束力,都是国际法的渊源);
2、国际习惯(对各国一般有约束力);
3、一般法律原则(它不是一般的法律,我国认为一般的法律原则是各国法律体系所共有的原则);
4、确立国际法原则的辅助资料(不是法律渊源。
辅助方法:司法判例、权威公法学家学说、国家组织决议)。
四、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的概念:是指在国际法体系中,那些得到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并构成国际法基础的原则。
五、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1、各国公认;
2、具有普遍意义;
3、构成国际法的基础;
4、具有强行法的性质。
六、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2、不侵犯原则;
3、不干涉内政原则;
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5、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七、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的理论:
(一)一元论:国际法优先说、国内法优先说;
(二)二元论:国际法和国内法平行说。(P44-P46)
八、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一)国际层面:
1、国内立法不能改变国际法的原则或规则;
2、国家不得以其国内法规定来对抗其承担的国际义务,或以国内法规定作为违背国际义务的理由来逃避其国际责任;
3、国际法不干预一国国内法的制定,除非该国承担相关的特殊义务。
(二)国内层面:
1、直接适用(民商事条约在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时,条约通常可直接、优先适用,我国提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2、同时适用(我国加入了公约,同时国内法也要遵守,所以在国内呈现出并行使用的状态。)
3、转化适用(将条约转化为国内相应立法,通过本国立法来执行条约。)
或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中国规定):
1、严格履行国际义务,保护中国的合法权益;
2、各该法所规定的范围内,倾向于所缔结的条约是我国法律的组成部分,并且可以在我国直接适用;
3、当条约与我国法律抵触时,根据我国现行的几十部重要法律表明的立场是条约优先。
4、条约优先我国国内法,是指优先于宪法以外的法律,而不应优先于《宪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① 建立或修改国内法,以将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或接受的国际习惯转化为国内法,在国内得到适用;
②个案处理,即根据需要采取临时法律措施,以适用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
九、国家应具备的四个要素:
1、永久的人口;
2、确定的领土;
3、政府;
4、主权。
十、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对内和对外事务,不受任何其他权力的命令或强制,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平等权(国家在国际法上享有平等地位的权利。)、自卫权(当国家遭受外来武力攻击时,实施单独的或集体的武力抗拒攻击者,以保卫自身的生存、独立和安全 的权利。
分为平时防御权和攻击时自卫权。)、管辖权(国家对人和物以及事件的管理和支配权。
属地管辖是专属的和排他的。)。
十一、国家豁免:泛指一国在外国的行为和财产不受另一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方面的管辖,但通常是指不受另一国的司法管辖,即非经一国同意,该国的行为和财产不受另一国法院的审判和强制措施的支配。(主权行为和国家财产才享有主权豁免。国家管辖豁免主要体现为:司法管辖豁免、诉讼豁免和执行豁免。
放弃一项豁免或一个特定诉讼的豁免,并不意味着放弃另一项豁免。)
十二、国家承认的范围:
1、法律上的承认(永久的和不可撤销的,由于外交或者领事关系的建立,或重要条约的缔结等实际交往情况可以表明属于法律上的承认;
2、事实上的承认(经济、贸易、商业、文化和科技方面的交往)。
十三、国家债务的继承:
1、国债;
2、以国家名义承担的,实际上只用于地方的债务。
(地方债务、个人债务和恶债不继承)
十四、国家财产的继承的一标准:和领土有关联;二原则:实际生存原则、随领土转移原则。
十五、白板规则:一般不继承,除非有协议。P84
十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继承:
1、对条约的继承(对旧政府接受的国际条约继承的总原则是区别对待,根据条约的内容和性质来决定是否继承。)
2、对财产的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自其成立之日起,就有权继承旧政府在中国境内外的一切财产。)
3、对债务的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旧政府的债务继承原则是凡旧政府接受的外国侵略和奴役中国的债务,及旧政府为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或从事违反中国人利益的活动所举之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律不予继承。)
十七、中国国籍的取得:P106
十八、外国人的待遇原则:
1、国民待遇(指国家在相同条件下和特定范围内给予外国人与本国人相同的待遇);
2、最惠国待遇(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和特定范围内,一国给予另一国国民的待遇不低于它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的待遇,包括特权、优惠、免除、不禁止或不限制等。最惠国待遇的根据是国家间缔结多边或双边条约中载有的最惠国待遇条款。)
3、互惠待遇(一国给予外国人的某项权利、免除或优惠须以该外国人的国籍国同样给予该国国民某项权利、免除或优惠为前提。
十九、外交保护:是指国家对其在外国的国民(包括法人)之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家违反国际法的侵害而得不到救济时,采取外交或其他方法向加害国求偿的行为。
二十、外交保护的条件:
1、保护国的国民或受其保护的其他人遭到所在国的非法侵害;
2、受害人持续具有保护国的实际国籍或经常居住在该国;
3、用尽当地救济。
二十一、引渡:是指国家把当时在其境内的被别国指控为犯罪或判罪的人,应有关国家请求,移交给请求国进行审判或处罚。
二十二、引渡的主体通常都是国家,请求引渡的国家可以是犯罪行为发生地国或受害国,也可以是犯罪嫌疑人或罪犯的国籍国。二
十三、引渡的根据是国际条约。(无条约可以拒绝引渡)
二十四、引渡的条件:
1、双重归罪原则(请求国和被请求国都认为构成犯罪的可引渡);
2、罪名特定原则(请求国未经引渡国同意,只能就其请求
引渡的特定犯罪行为对该被引渡人进行审判或处罚)。
3、被请求引渡人的犯罪处罚达到法定高度。
二十五、拒绝引渡的理由:
1、本国人不引渡;
2、政治犯不引渡,但是实施了战争罪、反和平罪和反人类罪、种族灭绝或种族隔离罪、非法劫持航空器、侵犯外交代表人一般不视为政治犯,可以引渡。
3、死刑犯、军事犯、宗教犯不引渡。
二十六、庇护:指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被追诉或被迫害而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居留和给予保护。
二十七、取得难民身份的条件:
1、栖身于本国或经常居住国之外;
2、不能或不愿受本国保护和不能或不愿返回经常居住国;
3、有正当理由畏惧迫害。
二十八、对非法入境难民的处理原则:
1、不推回原则(遵守边界不拒绝原则);
2、对非法入境难民的宽容和便利原则。
二十九、国家领土的构成:领陆、领水、领空和领陆和领水的底土。
三
十、领土的取得:
1、先占;
2、时效;
3、征服;
4、添附;
5、割让。
6、民族自决;
7、全民投票;
8、恢复主权和收复失地。
(前三种已经不存在,现在只有后两种。
添附分为自然添附(如河口三角洲和涨滩)、人工添附(如围海造田)。
割让有强制性的割让,如武力;还有非强制性割让,如买卖、交换和赠送等。
现代新的领土取得方式:殖民地独立和公民投票。)
三
十一、中国陆地边界长约2.2万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
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
三
十二、边界的划分:
1、划界的方法:几何学划界法、天文学划界法、自然划界法。
2、划界程序:a定界(指有关国家经过谈判签订边界条约,将商定的两国边界的主要位置和基本走向写入条约中,边界条约还要规定处理各种具体情况的原则和规则,它是确定有关国家边界的基本法律文件。); b标界(边界条约正式签订之后,即进入实际标界阶段。首先,划定边界线的位置,树立界碑以作为标志;
其次,制定边界议定书并边界地图,详细载明全部边界的具体走向和界标的精确的位置,作为边界条约的附件,边界议定书和边界地图也是确定边界的重要法律文书。)
c划界文件不一致的解决原则(无协议的情况下,通常按下列原则解决:标界位置与议定书和地图不符时,以议定书和地图为准;
地图与议定书和边界条约不符时,以议定书和边界条约为准;
议定书和边界条约不符时,以条约为准)。三
十三、南极的法律地位:
1、和平利用南极;
2、南极科学考察自由和国际合作;
3、冻结各国对南极的领土和权利要求;
4、维持南极地区的公海制度。
三
十四、领海是指领海基线以外毗邻一国领陆或内水的一定宽度的海水带,其宽度不得超过12海里。
三
十五、领海的法律地位:
1、沿海国的领海主权:
a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权;
b沿海航运权;
c领空权;
d立法和管辖权;
e 战时中立的沿海国之领海应有中立地位,交战国不得在其中进行交战或拿捕商船等违反中立义务的行为。
2、领海中的无害通过制度(无害通过制度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宁和正常秩序的条件下,可以在不事先通知或征得沿海国同意的情况下,连续不间断的通过其领海航行的权利。
无害
通过是连续的、不间断的,除非发生不可抗力、遇难和救助,否则,不得停泊和下锚;
潜水艇通过时必须上浮水面并展旗。
无害通过只适用于外国民用船舶和政府船舶,但不适用于外国军舰。)
3、沿海国在领海中的司法管辖:A 关于刑事管辖权:一般不行使管辖权,但是在以下情况下行使,a 罪行的后果及于沿海国; b 罪行属于扰乱当地安宁或领海的良好秩序的性质;
c经船长或船旗国的外交代表或领事官员请求地方当局予以协助;
d这些措施是取缔违法贩运麻醉药品或精神调理物质所必要的。
B
关于民事管辖权:一般不管辖除有请求外。
关于军舰和其他用于非商业目的的政府船舶的管辖豁免(沿海国可以要求军舰离开领海,对于军舰和其他用于非商业目的的政府船舶不遵守法律规章而给沿海国造成的损害或损失,其船旗国应付国际责任。
三
十六、毗连区:领海以外的一带海域,其向海一面的外部边缘为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
三
十七、沿海国在毗连区的管辖权:
1、防止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的行为发生;
2、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上述法律和规章的行为。
三
十八、过境通行制:专为在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一部分和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另一部分之间的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继续不停和迅速过境的目的而进行的航行和飞越。
三
十九、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
1、沿海国在本国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和义务:a资源的主权权利 ;
b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有专属的管辖权(①对专属经济区的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有专属的管辖权; ②对专属经济区内的海洋科学研究有专属的管辖权; ③对专属经济区内的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具有专属管辖权。); c 其他权利和义务(如航行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拿捕海盗、临检和紧追等权利和相应的义务。);
d 采取立法和执法的措施;
e 顾及其他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2、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和义务: a在本公约有规定的限制下享有公海中的航行自由、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海洋其他国际合法用途;
b 公海上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c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
四
十、大陆架(只针对于底土):指其领海以外的,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注意不含海水带)。
四
十一、沿海国对大陆架资源的主权权利(对大陆架自然资源,如海床和底土的矿产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的专属);
四
十二、公海上的管辖权:
1、船旗国的管辖(主要是针对船舶的内部事务、公海碰船等航行事故中的刑事责任问题);
2、初次停靠的国家来管辖;
3、一般管辖又称各国管辖(海盗行为、贩运奴隶、贩运毒品和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
四
十三、登临权:指军舰在公海上有合理的根据认为外国船舶有从事海盗行为、贩运奴隶,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没有国籍或虽然悬挂外国旗帜或拒不展示其旗帜,而事实上却与该军舰属同一国籍的嫌疑时,可命令船舶停船并派人登临检查的权利。
四
十四、紧追权:指沿海国主管当局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外国船舶违法该国法律和规章时,可对该外国船舶进行追逐、继续进行到公海将其拿捕和交付审
判的权利。
四
十五、国际海底区域内资源开发制度——平行开发制度。(具体做法是如果某开发申请者探明了某一片矿区,它必须先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供两块价值相当的矿址,由国际海底管理局挑选一块作为保留区由其企业部开发,另一块通过合同方式由申请者开发,成为合同区。)
四
十六、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
1、1963年《东京公约》管辖:航空登记国对该航空期内所犯的罪行和行为有权行使管辖权、每个缔约国都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立其作为登记国对在该国登记的航空器上的犯罪的管辖权、本公约不排斥按照本国法行使任何行使管辖权,但这种管辖的行使不得干预飞行的航空器,除非在以下情况:罪行在该国领土上具有后果、罪行是该国国民或在该国有永久居所的人所犯或是针对该国国民或该人、罪行危及该国安全、罪行违反该国现行的有关航空器飞行或操作的任何规定或条例、为确保该国遵守根据某项多边国际协定所承担的任何义务而有必要行使管辖权; 2、1970年《海牙公约》管辖:罪行是在该国登记的航空器内发生的、在其内发生罪行的航空器在该航空器降落时被指称的罪犯仍在该航空器内、罪行是在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内发生的,而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或如承租人没有这种营业地,则永久居所地是在该国、当被指称的罪犯在缔约国领土内,而该国未将此人引渡给上述所指的任一国家时,该缔约国应同样采取必要措施,对这种罪行实施管辖权;
3、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管辖:
罪行是在该国领土内发生、是针对在该国登记的航空器,或在该航空器内发生的、在其内发生犯罪行为的航空器在该航空器降落时被指称的罪犯仍在航空器内、是针对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或是在该航空器内发生的,而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或如承租人没有这种营业地,则其永久居所是在该国。
四
十七、或引渡或起诉原则:按《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的有关条款规定,要求缔约国对在其领土内发现的犯罪嫌疑人,如不将其引渡给其他有管辖权的国家,则应对其实施管辖,其主管机关应对该嫌疑人提起诉讼。
1、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是一种可以引渡的罪行,但各国又没有强制引渡的义务。国家可以依据引渡协议或国内法决定是否引渡;
2、如各国根据本国法或引渡协议没有引渡义务,则应将这种行为作为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进行处理,不能作为轻罪处理,更不能作为政治犯行为庇护;
3、如控制劫机犯的国家不准备起诉该劫机行为人,则有义务向有关国家引渡。
四
十八、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
1、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自由;
2、外层空间不得据为己有;
3、外层空间应用于和平目的;
4、天体及其资源属于人类共同财产。
四
十九、外层空间活动的责任制度:
1、责任的主体: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责任承担者是发射国。(发射国是指发射或促使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和从其领土或设施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
2、责任的范围:a损害范围:人身和财产;
b 责任范围:发射国对其空间物体在地球表面、或飞行中的飞机造成的损害,应负绝对赔偿责任,亦称绝对责任原则,只要有损害,发射国就应承担责任。
C责任的不适用:①该发射国的国民;
②在空间物体从发射至降落的任何阶段内参加操作的或在空间物体从发射至降落后的任何阶段内应发射国的邀请二留在紧接预定发射或回收区地带的外国国民。
五
十、营救制度:各国无论在何地发现航空器及其人员发生意外,都应当立即
通知发射国和联合秘书长,对于宇航员尽力营救,并立即安全交还发射国。对发射物,各国应根据发射国的要求采取保护或消除危险的措施,并归还发射国,有关费用由发射国承担。
五
十一、空间物体的登记制度: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及国际组织应在联合国秘书长登记空间物体的情况。
五
十二、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主要是国家)间以国际法为准缔结的书面国际协定。
特征:
1、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协定;
2、是以国际法为准的协定;
3、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
4、通常是书面形式的协定。五
十三、条约缔结的程序:
1、约文之议定(起草):双边条约可由一方或双方共同起草;多边条约可由与会的代表共同起草,也可由专门设立的委员会起草。(少数服从多数)
2、约文之认证(审议表决):a认证条约约文是指缔约国代表确认共同议定的条约文本是正确的和标准的,应作为缔约国接受其拘束的文本;
b约文认证方式:若没有约定或规定的程序,可采用以下方式:
(认证阶段)签署、草签(全权代表将其姓名之首姓签于约文的下边,是正式签署前的签署。
3、表示同意条约拘束:a签署(正式表示接受条约拘束的方式);
b 交换构成条约之文书; c批准、接受、赞同(上述三种最后效果一样,批准——权力机关作出的,接受和赞同——行政机关作出的。)
d 加入(针对开放性条约);
4、交换或交存批准书。
五
十四、条约的保留:是指一国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条约时所做的单方面声明,不论措辞或名称如何,其目的在摒除或更改条约中若干规定对该国适用时之法律效果。
五
十五、保留的法律效果:
1、保留国——接受保留范围改变相应条约的条款——接受保留;
2、保留国——保留所涉规定在两国之间视为不存在——反对保留国;
3、接受保留国——使用条约规定——反对保留国。(P353---P354)
五
十六、条约登记:联合国任何会员国所缔结之条约及国际协定应尽速在秘书处登记,并由秘书处公布之。(可以登记,不登记的不能援引。
条约应善意解释。)
五
十七、我国的缔结条约的程序:
1、国务院行使缔约权,外交部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管理缔结条约或协定的具体事务;
2、谈判和签约代表的委派和全权证书的签署;
3、关于条约的批准、加入、接受、核准,均由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4、条约的登记和公布(由外交部向联合国秘书处登记,经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批准或加入的条约和协定,由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其他的条约或协定的公布由国务院决定。
五
十八、条约冲突时的适用:P13《练》
五
十九、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特征:
1、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主要成员是国家(有时也接纳非主权实体:如尚未独立的殖民地、附属土地、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
2、政府间国家组织根据成员国之间的多边条约建立;
3、国际组织具有常设机构;
4、国际组织有一定的自主权。
六
十、(联合国)大会的职权:侧重于促进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促进国际法的发展和编纂,促进人权的实现。
大会可以讨论宪章范围内或者有关联合国任何机关的职权的任何问题或事项,除安理
会正在处理的外,它可以就这些问题和事项向会员国和安理会提出建议。六
十一、(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职权:
1、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职权;
2、制止侵略的职权;
3、其他职权。(安全理事会有双重否决权)
P392 六
十二、反报是指一国以相同或类似的行为对另一国采取的不礼貌、不友好或不公平的行为作出的反应。
六
十三、报复是指一国针对另一国的国际不当行为而采取的相应的措施,以迫使对方停止其不当行为,或为其不当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赔偿。
六
十四、谈判是指当事国为使它们之间的有关问题得到解决或获得谅解而进行国际交涉的方法。
六
十五、斡旋:由第三方为争端当事国提供有利于它们接触和谈判的便利条件,转达各方的信息和意见,从而促使当事国开始谈判或者重开业已停止的谈判。(斡旋者不参加当事国的谈判)
六
十六、调停:指经争端当事国的同意,邀请争端当事国以外的第三方直接参与到当事国之间的谈判中,并为双方提出实质性建议的争端解决方式。六
十七、国际法院的职权:
1、诉讼管辖权:A能向国际法院诉讼的国家(a既是会员国又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 b不是会员国,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
c不是会员国,也不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的,可以根据安理会决定的条件,预先向国际法院书记处交存一项声明,表明该国愿意按照《联合国宪章》、《国际法院规约》和《国际法院规则》的规定,承认国际法院的管辖权,保证执行法院的判决,并承担《联合国宪章》第94条规定的义务,也可以向国际法院诉讼)
B国际法院受理诉讼的案件(a各当事国提交的一切案件;
b《联合国宪章》或其他现行条约及协定中所规定的一切事件;
c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6条第2款提交的案件。)
2、咨询管辖权
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可就任何法律问题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经联合国大会授权的联合国机关及各专门机构只有权请求国际法院对其职权范围内的法律问题发表咨询意见,如超越其职权范围请求法院发表咨询意见,法院有权拒绝。
六
十八、战争开始的法律后果:
1、外交和领事关系的断绝;
2、条约关系发生变化(边界条约存在);
3、断绝通商往来;
4、对敌产的影响(公产除使、领事馆外可予没收;
交战国境内的敌国人民的私产可予以限制、如禁止转移、冻结或征用,但不得没收。
占领区内的敌国人民的私产不应以任何方式干涉或没收,禁止掠夺和报复)
5、对敌国公民的影响(但遵从人道主义)
6、关于敌性的确定:A 个人敌性的确定(住所制和国籍制)
B公司敌性的确定(设立登记制、营业地制、经理人制)
C船舶敌性的确定(悬挂敌国国旗的船舶具有敌性、悬挂中立国的国旗的不具有敌性)
D货物敌性的确定(凡在敌性船舶上的或货主具有敌性的货物都具有敌性)。
六
十九、领事是指一国根据协议而派驻他国的特定城市或地区,以保护本国和本国国民在当地合法权益和执行其他领事职务的官员。
七
十、联合国的宗旨:
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2、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
3、促成国际合作;
4、构成一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七
十一、双重否决权:如果对某一事项是实质性的还是程序性的发生争执,须先决定该事项是否属于程序性时,常任理事国可行驶否决权,否决其为程序问题。在对作为实质问题的该事项表决时,常任理事国还可行驶否决权。
七
十二、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安理会的每个理事国均有一个投票权。程序问题由15个理事国中的9个理事国的可绝票决定。实质问题以9个理事国的可绝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决定,即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的反对票都可否决提案,但常任理事国不参加投票或弃权不构成否决。
第三篇:司考总结
405分过司考 司考复习一定要有体系
访问:本文作者格拉内罗的学法家园(原文《2011年司考 405分心得》)
我是大四的在校生,今年第一次参加了国家统一司法考试,非常幸运的以405分的成绩通过,之所以写下这篇心得,是想帮助更多的朋友们能在2012年及今后的司考道路中能少走弯路,能更加有效的学习,能一起成为法律共同体的一员。
一、总结篇
首先就2011年司法考试的特点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全面出击。参加2011年司考的朋友都非常清楚,在今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整个司考的分值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四卷中都加以考察,我本人是对这以变化非常失望的,因为我非常讨厌法律运行中的政治操弄,但我想对我们广大考生却是一件好事,因为这门学科是投入和产值非常客观的学科,同学们完全可以利用较少的时间而取得高分,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2.基础理论考察加大。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卷二的刑法考察中,我们知道往年的真题主要以案例的形式出现,但在今年中,却加大了对基础理论的考察,结果无价值,客观说,在刑法中得到了全面确认,这就要求我们的考生在往后备考中一定要把基础打牢,这是我们取得高分的前提。
3.重者恒重规律依然有效,但对复习的全面性要求提高。在2012年的司法考试中,往年的必考知识点仍毫无悬念的加以考察,如民法 的善意取得,无权处分,刑法的十大重点罪名,但在偏冷的知识点考察上仍明显的加大了难度,这要求我们在第一遍基础复习阶段尽力做到抓重点,同时统筹兼顾,注重全面性。
二、方法篇
下面介绍一下我的复习方法:
1.我是来自西南一所师范院校大四的学生,我校作为一名在校生,我们最大的优势除了时间,还是时间。有一个理论说,有效复习时间能达到800小时的基本都会过,我想这对我们在校生都并不是什么难事,暑假两个月每天保持10小时以上的学习,就能达到600小时了,加上前期一个多月每天8小时强度,完全可以达到这个要求。但是,许多甚至提前半年,一年准备的考生,他们的复习时间已经达到了1000小时,甚至超过了这个数字,为什么仍然通不过甚至低分呢?我想最重要的是他们做了太多无用功,对时间的理解太机械,他们单纯的以为800小时=通过,我想这是完全不对的,殊不知他们在这期间做了太多无用功和把战线拉太长了,这是他们失败额关键。所以,我想对同学们的说的是,时间是基础,效率是关键,战线不易太长。这其中,我认为效率是最重要,我的司考复习时间和许多同学们一样,甚至比他们少,但是我可以自豪的说,我的方法是最有效的,和同学们交流,我最想同学们说,一定要注意学习方法。
2.我的基本工具就是两样:录音+讲义+真题 备战司考,资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你把三大本都考完一遍,我敢说效率都不及认真的做完五年真题,并把真题的知识点理解透,因为我们看三大本是泛
读,而看讲义,做真题是有重点的提高。所以,同学们对资料的掌握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我的理解是,有一套真题(马上进入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做真题),一套讲义即可,千万不要多。
3.全面复习思路:
1.从五月份开始,针对法本生,非法本可提前一月,复习顺序是民法---刑法-----民诉------刑诉------行政法------三国法------理史宪。我用五月份和六月份复习了民法和刑法,因为他们在整个司考中所占分值最大,两科加起来,差不多三分之一分数,希望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这两个学科,多投入时间,你有可能只学民法,刑法通过司法考试,但绝不可能只学宪法和法制史就通过。其中民法比较简单,在民法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要结合生活经验和对善良正义的朴素理解,也就是利用一个正常人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去学法网司考题库做题,这往往会有助于我们解决题目。而刑法在整个司法考试中难度仅此于行政法,属于较难的学科,这里仅强调一点,要求同学们对刑法的学习体系化,等下还会介绍。
2.五月份复习民法和六月份复习刑法完后,在七月份,就开始了诉讼法的复习。民诉花了我十天,刑诉也花了十天。诉讼法的学习,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单纯的记忆,但说到记忆方法就大有可说了,我们在这两大诉讼法的记忆过程中一定要有逻辑性,就是我们整个记忆必须建立在对法律整个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如刑诉的基本原则------制度----诉讼程序-----执行等,我们一定要弄懂他们的逻辑联系,这对我们记忆非常有帮助。当然,遗忘是不可避免的,我建议同学们
以在记忆一遍后,以五天为一个周期,不断重复,这样,到了考前绝对不会忘不了,在记忆前期,我错信了了一个老师的方法,也就是把民诉,刑诉,行政诉讼有比较的记忆,这可害惨我了,几乎全部把我的逻辑结构完全打乱,建议同学们在前期千万不要比较记忆,到了后期,假如你对这三大法背到滚瓜烂熟了,可以尝试着比较记忆。在七月份的后十天中,我进行了行政法的复习。说起这门学科,真是让我头大了,因为这是一门就算你花了最多时间复习,但到考场上仍什么都不会的学科,也就是说,你学的,很可能不是他考得,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必须重视它,但也不必投入太多精力。
3.进入八月份,我首先开始的是三国法的复习,这门课之所以取得高分,我想说完全是外因起决定性作用(有点违法辩证法了,呵呵),因为我跟了个好老师,杨帆(女),这小女人,听她上课完全是一门享受,建议同学们一定要经跟杨帆老师,突出重点,思路清晰,听了一遍,完全能使你三国法成绩有本质的飞跃。而且她那把声音,简直要把我美死,有一段时间,我有点失眠,碰巧在学法网论坛上听说她的声音有助于睡眠,我就睡觉前每天听,果然每一觉都睡得乐滋滋。顶她!
八月份用十天复习三国法后,我就开始了法理,宪法,法制史的复习,这三科的复习,最主要的也是记忆。其中最重要的是有选择的记忆,推荐万国陈璐琼的45表,简练,高效。
4.复习总结:整个复习,我最大的新的就是,我们的复习,一定要有体系性,要形成体系,我认为,这是我们通过司考的核心所在。
我们在学习一个知识时,千万不要把它孤立起来,要形成知识体系,这一点,在民法和刑法中尤为重要。拿民法来说,我们说善意取得制度总要先了解无权处分吧,善意取得是以无权处分为前提的,但什么叫无权处分,我敢说,许多同学就算到了他们走进考场那刻都没弄清,出租,借用算处分吗?抵押,质押算处分吗?这都要求我们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图谱,这对我们的学习大有益处。刑法也是一样,体系性非常强,我建议同学的体系感建立不起来的话可以参考韩友谊,讲义第一页的图谱,把那个图背下来,按着知识体系学习,一定会效率大增。而民法的体系建立,建议同学们参考李建伟老师的民法讲义。
三、老师篇
好方法推荐完了,下面推荐一些好老师,我觉得老师好不好,完全是个人感觉,喜爱,下面我推荐一下各科的老师:
1.民法-----李建伟。老李这人吧,呵呵,还真不好说,因为先前看了他众合60讲的序言,感觉这人真伟大,做司考培训,完全是怀着法治理想去做的,但到了课堂上见他贬损其他培训机构,真是把资本家的真面目暴露无疑。但这是后话,他的讲课还真是一流,重点突出,体系性强,把知识点说得很透,推荐他。我今年民法107.2.刑法------韩友谊,老韩这人真是没得说,上课一流,思路清晰,声音特有穿透力,听他睡觉绝对不会打瞌睡,他能把刑法的逻辑,思路,重点完全讲透,虽然废话多了一点,但我丝毫不建议,在忙碌的司考中能在谈天说地中学到知识,又何尝不是享受呢?还有一个叫
刘凤科的,许多同学推荐他,但我没听过,没有发言权,同学们也可以试试。
3.民诉------杨秀清。民诉只推荐一个人,杨秀清老师,他上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思路非常的清晰,而思路的清晰对于同学们对知识点掌握和记忆非常有帮助。谢谢秀清姐姐了,我这次民诉知错了三题。
4.刑诉-------汪海燕,杨雄。在听杨雄2011的课件之前,我听了海燕姐姐2010的课件,发现汪老师的特点也是和秀清老师的一样,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但是由于他今年出国了,没得讲课,所以听了杨雄的,他的刑诉150表也是非常好的。
5.行政法----林鸿潮。非常喜欢林老师,他能把行政法如此之难的学科变得如此通俗,而且上课条理清楚,逻辑清晰,特别是立法法的学习,真是一流。这为我后面宪法的学习奠定了扎实基础。
6.三国法。杨帆,没有理由,毫无争议
7.理史宪。陈璐琼45表,简练,高效。
以上就是我所有心得,真是毫无保留的都告诉大家了,衷心希望同学们能取得好成绩,真的,衷心祝愿大家,想和我进一步交流的同学可以跟帖,我一定知无不言!
2012年司法考试有效书籍及课件收集小技巧
2012年司法考试有效书籍及课件收集小技巧。打开电脑,百度司法考试,你会发现司考视听,视频及电子版等资料比比皆是,面对这么多的资料,如商场里的商品一样琳琅满目,常常让人眼花缭乱,却不知道如何选择。
任何参加司法考试的朋友手头上都有各式各样的资料,这些资料有的是在市场上买到的,有的是朋友给的,还有的是网上下载的……每年的司法考试资料都无比丰盛,这么多的资料当中也必然存在优劣的问题,本文将就如何有效选择好的司考资料,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适合自己,最有实用价值的资料等问题展开一点探讨,希望本文能给大家的资料收集带来点帮助。图书资料:
虽然现在的网络已经无比的发达,但是图书资料作为基础资料的地位还是无法撼动的,因为很多考生还是习惯从书本上活动知识,拿只笔,一边看一边划,这些是必不可少学习途径之一。
图书资料有这些个人觉得是必备的:国家司法考试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制定,法律出版社出版);司考三大本(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法律出版社出版);司考历年的真题汇编解析(建议选以下这种:历年试题及考点归类精解,张能宝编,法律出版社版);法条解析(建议选:工商出版社出版的司考通版之法条串讲)。
购买图书可以去各大书店选购,也可以在网上订购,还可以直接和培训机构联系。
视听资料:
选视听视频资料的时候首先要听听是否清晰,不能盲目下载,音质清晰才不会影响你听课的心情,否则效果很差;其次要看看资料是否齐全,许多的视听资料都是系列性的,若不齐全,也没必要下载,听着听着突然没了,学习中断不是好现象,下这些资料的时候看看是否有汇总,汇总的东西可以让你一目了然;再次要看看讲课的老师是哪位,现在的司考老师多如牛毛,也因此参差不齐,建议听一些大牌老师的视频(譬如民法李仁玉、钟秀勇,刑法
陈永生,行政法吴鹏,三国法女杨帆等),听一些讲课有激情而又能让你听完就会感觉有所收获的东西;最后,下载时要注意看看视频有没有伴随讲义出现,一般的视听资料课件都会跟随该老师的讲义的,这样一边看讲义一边听,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其他资料:
除以上资料外,还有一些资料也值得大家下载,如一些名师 的授课笔记,一些部门法笔记,对一些热门知识点的点评,学习经验的总结等。
最好准备一个MP3/MP4,可以把视频音频课件及讲义下载到MP3/MP4里面,这样就可以随身携带随身听课,特别是每天的上下班路上、出差等空闲时间。
准备好一些荧光笔,做复习司法考试记号用的,用较粗、较淡的墨水覆盖关键部位来做记号,做上记号后,就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第一阶段辅导,哪些是第二阶段辅导等等一目了然。
第四篇:司考总结
1.县级选举委员会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省、市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
2.终审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3.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只负责召集人大会议,不负责主持。4.特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由国家主席发布。
5.调查委员会应该向产生它的常务委员会提出调查报告,可以不公布调查的情况和材料。县级以上设调查委员会,市级以上设专门委员会。
6.县长、副县长由本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代表联名提出。
7.军事法院的基层法院设在军级,铁路运输法院、森林法院都设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
8.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和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9.地方的事业单位机构和编制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拟定,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
10.对属于行政工作中具体应用行政法规的问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法制机构请求国务院法制机构解释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可以研究答复;其中涉及重大问题的,由国务院法制机构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同意后答复。
11.具体行政行为效力的种类:(1)公定力:具体行政行为一旦作出,假定该行为合法,具体行政行为不因复议或诉讼而停止执行。(2)确定力:具体行政行为一旦作出,不得随意更改:已确定的行政决定,公民无权自行变更;已确定的行政执法行为,非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随意改变。(3)拘束力:具体行政行为生效后,必须按照已经确定的内容实施行为——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4)执行力:国家强制当事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所要求的义务。
12.在行政诉讼中,派出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若是超出法律法规授权范围,该派出机构应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若是种类越权,则派出机构所属的机关为被告。但在行政复议中,无论派出机构的行为是种类越权还是幅度越权,都以派出机构为复议被申请人。
13.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申请人为公民的申请期限为1年。
14.判处缓刑、和管制的犯罪分子有禁止令,假释没有。对证人的询问不能另行指定地点,对犯罪嫌疑人则可以。
15.共同海损的理算,使用理算地法。
16.倒签提单是装船后签发的提前证明,而预借提单是还没有装船要求签发的提单
17.规章不批准,只备案,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要批准不备案,省级地方性法规是备案而不批准。较大市的地方性法规要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18.纳税主体、纳税数额和纳税方式的争议都属于纳税争议都要复议前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19.只有对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行为才可以给于处分,对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和处罚的行为不能给于处分。
20.对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的决定,当事人不可以向人民法院就此决定提起要求受理的行政诉讼,而只能是上级机关责令其受理,必要时上级机关可以直接受理。
对行政机关不予执行行政复议决定的,只能由复议机关或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履行,而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1.行政诉讼中只有对被告的主动追加,(原告不同意追加被告的转列为第三人),而对原告(不愿意起诉的原告)只能是通知其作为第三人,不能主动追加为原告。
22.行政诉讼中诉讼代表人1~5人,民事诉讼中诉讼代表人的人数为2~5人,每位代表人可以委托1~2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2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4.行政诉讼中受诉人民法院在7日内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的,起诉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或者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予受理;受理后可以移交或者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也可以自行审理。
25.行政赔偿以违法为归责原则,刑事赔偿采取了违法归责和结果归责相结合的归责原则,司法赔偿采取违法归责和过错规则相结合的归责原则。因此,国家赔偿确立的归责原则为违法规则、结果规则和过错规则。
26.当事人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或者因具体行政行为和与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其他行为侵权造成损害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分别立案,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合并审理,也可以单独审理。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伤、亡已构成犯罪,受害人或其亲属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对民事赔偿诉讼请求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其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27.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但起诉后经判决并执行了的,有权依法取得判决确定后被羁押的赔偿。
28.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29.董事会不具有诉讼主体资格,股东起诉时应该以公司为被告。30.董事会召集方式,表决方式,决议内容违反法律、或者公司章程,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3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提起代表诉讼不受持股比例的限制,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2.章程没有规定的,董事会无权决定公司的投资事项。
33.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这是强制性规定。
34.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可以为自然人,中方投资者只能是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不能是自然人。
35.董事会是合资经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合营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董事长是合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合营合同必须用中文书写,可以同时用商定的一种外文书写,具有同等效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7条(但09年卷三75题司法部答案为可以用英文)
36.基金管理人由依法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担任,基金托管人由依法设立并取得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担任,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不得为同一人,不得相互出资或者持股。
37.达到30﹪持续进行收购的,发出要约,不少于30天不超过60天,期限内不得撤销要约,要变更的需经过批准。
38.证券公司不得为其股东或者股东的关联人提供融资或者担保,这是强制性规定。实行会员制的证券交易所的财产积累归会员所有,其权益归会员所有,在存续期间不得将其财产积累分配给会员。证券交易所设总经理一人,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任免。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和解散,由国务院决定。
39.代位求偿权与向第三人的追偿权在不违反损害补偿原则的前提下是可以并存的。
40.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以基金份额、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权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以其他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41.保证不得附有条件,附条件的,不影响对汇票的保证责任。
42.别除权是指债权人因债设有担保物而就债务人特定财产在破产程序中享有的单独、优先受偿权利。别除权的范围包括抵押权、留置权、质押权三种。
43.经营者销售和购买商品,刻意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但接受者和给于者都必须入账。
44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45.临时用地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46.以 被代理人的 身份和名义从事的代理行为。
47.主合同已经履行的情况下,主合同效力不受定金合同效力的影响。定金数额不能超过主合同的20﹪。
48.当事人追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49.涉外民事诉讼的上诉期间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中止、中断和延长。
50.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经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51.外国法院请求人民法院提供司法协助的请求书及其所附文件,应当附有中文译本或者国际条约规定的其他文字文本。
52.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裁决有缺陷的,仲裁委员会无权自行变更。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撤销。
53.当事人请求不予执行仲裁调解书或者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和解协议做出的仲裁裁决书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54.累犯中的刑罚执行完毕是指主刑而非附加刑,其次再犯罪应是故意犯罪而非过失犯罪。5年内。
55.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客观上能还而主观上不还的以贪污论。56.行为人行贿的目的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如果谋取的利益属于正当利益,则不构成行贿罪。因被勒索给与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而获得了不正当利益的,也是行贿。
57.申请回避的主体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主体不同:①公诉案件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②自诉案件是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③附带民事诉讼则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不能代替被告人做陈述。
58.辩护人在其进行无罪辩护时提出的相应材料和意见是举证责任不是证明责任,举证责任主要是相对于当事人来说的,证明责任主要是司法机关责任。
59.检察院直接立案的法定期限内不能办结的应当变更强制措施,审判阶段判处管制和宣告缓刑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也是应当。审判阶段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审结的是可以,公安机关侦查阶段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的也是可以
应当=法院管制与鉴定案未结+检察院侦查(不涉及个人因素)其它涉及个人因素的都是“可以”
60.被取保候审人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但在取保候审期间涉嫌重新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执行机关应当暂扣其交纳的保证金,待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决定是否没收保证金。对故意重新犯罪的,应当没收保证金;对过失重新犯罪或者不构成犯罪的,应当退还保证金。
61.司法拘留是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行政拘留是行政制裁方法,被司法拘留和行政拘留的人均羁押在行政拘留所,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羁押在看守所。
62.酌定不起诉,起诉便宜主义、合理主义、裁量主义。
63.公诉人在法庭生理过程中建议延期胜利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每次不得超过一个月。
64.裁定既可以是书面也可以是口头,口头裁定作出后,记入笔录即可。65.只是认为罪名不当的,再不加重刑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罪名。66.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本院对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判的申诉,可以交由第一审人民法院审查,第一审人民法院审查后,应当写出审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报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定。
67.死刑停止执行中,下级法院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并及时将调查结果和意见层报最高院审核。
68.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69.受送达的当事人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不予送达。
70.证人鉴定人员经控辩双方发问或者审判人员询问后,审判长应当告知其退庭,证人鉴定人员不得旁听对本案的审理。
71.船舶抵押权使用船旗国法,船舶在光船租赁以前或光船租赁期间设立抵押权的,使用原船舶登记过法律。
72.平安险=全损+特定事故中的部分货损,不包括单纯自然灾害中的部分货损。因迟延造成的损失不列入共同海损。
73,委员长会议没有质询案的提案权,有权决定交受质询机关书面答复。有法律提案权,其中专门委员会和10人以上常委联名的法律提案权也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提交常委会。
74.预告登记是商品房预售合同当事人的权利,而登记备案是商品房预售人的法定义务。
75.信用证不得开成凭以申请人为付款人的汇票兑用。即信用证的申请人不能是信用证项下汇票上的付款人。
76.变造后的货币必须仍具有真正货币的形状与基本特征,要与变造前的货币具有同一性。反之,则属于伪造货币。
78.在盗掘古墓葬过程中,盗掘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属于盗掘古墓葬罪的加重情形。如果行为人事后出于故意,而将珍贵文物毁损的,仍应认定为故意毁损文物罪。79.因①对法律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②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认识上的偏差、③因新的证据、④因法律修订和政策调整、⑤因裁判所依据的其他法律文书被撤销而导致案件被改判和发回重审的合议庭成员不承担责任。
80.行政复议机关在申请人的行政复议请求范围内,不得做出对申请人更为不利的行政复议决定。
81.单独受理的第一审行政赔偿案件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第二审为2个月,一并受理行政赔偿请求案件的审理期限与该行政案件的审理期限相同。
82.注册商标需要改变其标志的,应当重新提出注册申请。
83.侵犯专利权的赔偿:①实际损失②侵权人获得的利益③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④1万元~100万元。
84.一审受理案件的立案审查不仅涉及形式方面(裁定驳回)的审查而且还涉及对一些实体方面(受案及管辖权裁定不予受理)的审查,但是案件的再审阶段的立案审查只涉及形式方面的审查。
85.二审期间基于新的证据对诉讼时效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应与支持。86.职务发明创造在离开单位1年内做出的,仍属原单位所有。
87.超过2年,保险人不得要求解除合同,但有权更正并要求补交少交的保险费。
88.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指定,投保人变更受益人时需经被保险人同意,但被保险人变更受益人则不用投保人同意。
89.代表团正副团长由各代表团推选产生而非选举产生。90.善意情况下就没有“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
91.私人雇佣劳动关系和农业劳动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共同劳动关系不由劳动法调整。
92.商业银行的破产,只需要证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即可,不需要证明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93.搜查是指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的搜索和检查。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侦查人员进行(医师、医生不是侦查人员不可以)。但检查的对象只能是活人的身体。
94.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公安机关、检察院可以对民事赔偿部分进行调解。经调解并已给付,被害人又坚持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
95.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别于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不以吸收存款的名义)
96.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于2次以上行政处罚的构成逃税罪。不包括扣缴义务人。
97.证明责任并非只由控诉方承担(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
98.在法庭上不得对未成年人使用戒具,未成年人在法庭上可以坐着接受法庭调查、询问,在回答审判人员的提问、宣判是应当起立。
99.附义务的赠与合同并非附条件的合同。
100.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01.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或提审的案件,由再审或提审的人民法院在作出新的判决、裁定中确定是否撤销、改变或者维持原判决、裁定。达成调解协议的,调解书送达后,原判决裁定即视为撤销。
102.法律规则在逻辑上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二者缺一不可。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可以由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达。法律规则三要素在法律条文中都有可能被省略。
103.危险物品肇事罪(刑法第136条),是指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由于过失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104.抗税罪、强迫交易罪、妨害公务罪只能包含轻伤害。105.船舶最初停泊的中国口岸所在地法院管辖。
106.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勘验给辩护人时间而延期审理的不计入审限。申请回避而延期审理的要计入审限。
107.人民检察院发现嫌疑人没有犯罪行为的,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而不能做出不起诉决定。
108.国家工作人员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贿赂为他人谋取利益为名,骗取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但并没有而且也不打算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不构成受贿罪,应以诈骗罪论处。
109.在庭审中,证据调查结束时,公诉人应当发表总结性意见。110.诉讼时效消灭的是权利人的胜诉权,而除斥期间消灭的是权利人所享有的实体权利本身。
111.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112.一审反倾销案件由被告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113.当事人没有协议选择适用的法律的,适用仲裁机构所在地法律或仲裁地法律。
114.同时违反禁止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的构成不作为犯罪,单纯违反禁止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的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115.侵占罪以“合法持有”为前提,侵吞他人交付保管的非法物不构成侵占罪。
116.在国内仲裁过程中,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经仲裁机构提交人民法院的,由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被申请保全的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裁定并执行;申请证据保全的,由证据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裁定并执行。申请执行的为中级法院。申请证据保全必须是在诉讼过程中。
117.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天。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举证期限届满前10天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但简易程序中不受期限限制。
118.对管辖权异议的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但是不可以申请复议。119.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2年后据以做出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120.临时股东大会应当在法定事项发生之日起2个月内举行。
121.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诉讼时效,适用相关涉外民事关系应当使用的法律
122.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不能制定自制条例,自治条例必须由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12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提供与其自身相关的税费缴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政府信息的,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
124.保密审查(发明、实用新型)不包括外观设计。
125.不能仲裁事项:人身关系(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行政争议。
126.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时间不计入侦查羁押期限,其它鉴定时间要计入期限。
行政复议中鉴定勘验时间不计入复议期限。
127.贷款诈骗罪1万元以上,3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诈骗罪。128.国务院决定不能设定行政处罚。部门规章不设定行政许可。129.国务院决定或者国务院授权的省级政府决定,一个行政机关可集中行使有关机关的处罚权。
130.对未成年讯问时不适用戒具,对于确有人身危险性必须使用戒具的,现实危险消除后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法庭上绝对不适用戒具。
131.涉外取证(请求书、领事取证、特派员取证、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自行取证)
132.信用卡犯罪由于广泛使用,容易构成(1)信用卡诈骗罪;(2)盗窃罪;(3)妨害信用卡管理罪;(4)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5)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133.特别提款权由于其只是一种记帐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因为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
134,调整刑性法律关系是基于合法行为产生的,保护性法律关系是基于违法行为产生的。
135.法官判决不已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属于法律事件。
对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任命的国务院组成人员给予处分,由国务院决定
对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人员给予处分,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诉法解释》第27条 原告对下列事项承担举证责任:
(一)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钓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复议材料应在5天内书面通知补正,行政复议机构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应当由2名以上行政复议人员参加。复议机关可以将期限延长一次,但不能超过30天。
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达成和解,必须向复议机关提出书面的和解协议,且必须获得复议机关准许,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有权设定警告和1000元以下的罚款。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0条规定,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这里注意与《民事诉讼法》相区别。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由申请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执行对象为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基层人民法院认为执行确有困难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执行;上级人民法院可以决定由其执行,也可以决定由下级人民法院执行。”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提交申请执行书、据以执行的行政法律文书、证明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材料和被执行人财产状况以及其他必须提交的材料。享有权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向作出裁决的行政机关调取有关材料。”
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后,应当在30日内由行政审判庭组成合议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就是否准予强制执行作出裁定;需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由本院负责强制执行非诉行政行为的机构执行。
原机关赔偿原来的损失,复议机关赔偿加重部分损失;
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应当书面告知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认为对被告人可以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一案中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对其中部分被告人改判死刑缓期执行的,如果符合刑法第50条第2款的规定,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未排除证据之间的矛盾,无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十八周岁且确实无法查明的,不能认定其已满十八周岁。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侦查机关或者辩护人委托有关方面制作涉及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报告的,调查报告应当在法庭上宣读,并接受质证。
反对解释,指根据刑法条文的正面表述,推导其反面含义,也称反义解释。3.老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孕妇犯罪的缓刑适用。
将刑法第七十二条修改为:“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依法治国是核心内容;执政为民是本质特征;公平正义是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重要使命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一句口诀:新本驾驶证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口诀:民法限制
人民民主 ;法制完备 ;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权力制约 执政为民的基本内涵:口诀:本人文明
以人为本;保障人权;文明执法; 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口诀:法理成绩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合理合法;程序正当;及时高效; 服务大局的基本内涵:口诀:手绕足
把握大局;围绕大局;立足大局; 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 口诀:司政组
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一句口诀:证人放学
政治性;人民性;科学性;开放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一句口诀:民工爱喝安利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由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党的先进性和法制建设的艰巨性决定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的领导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思想领导: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首先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法治领域的指导地位。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再次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政治领导: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核心是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领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三.组织领导: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主要是通过推荐干部,加强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法治领域得到贯彻落实。
【定概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中国民主法制实践为基础、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和吸收借鉴西方合理法治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化观念体系。
【说联系】A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A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重大的影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A有指导作用。同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A有独立的反作用,A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促进作用。因此,A的水平的好坏决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发展的好坏。他们犹如飞机的双翼,缺一不可。
【抄材料】联系材料,„„(附上材料内容)
【喊口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一切立法活动的思想先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确保我国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确保我国司法坚持正确方向、实现司法公正的思想保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推动法学研究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1.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2.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3.法律必有漏洞。
第五篇:国际法期末重点总结
国际法期末复习范围
国际法(international law):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形成出来的各国公认的,表现这些国家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国际关系上对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包括原则、规则、制度的总体。
国际条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具有缔约能力的国际法主体间以国际法为准而缔结的确立其相互权利、义务的国际书面协议。
国际习惯(international custom):各国在其长期的国际交往的实践中通过重复类似的行为而逐渐形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不成文的行为规则。
国际法的渊源(the source of a rule of international law):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和使国际法的规范具有“合法性”的法律形式。
强行法(jus cogens):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指国家之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许损抑且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一般国际法规律使得更改之规律。
国家承认:一个既存国家确认特定领土范围的居民已组成为一个国家并具有国际法上的人格,同时表示愿意与其交往。
政府承认:确认一个集团的人在一个国家内已经组成了一个能够在国内实行有效统治,在国际关系中代表该国家的政府,同时表示愿意视为该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而与之交往。
独立权:独立权是国家主权在对外关系上的体现,是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外来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国际地役:又称国家地役,是指一国根据条约对其领土主权所加的一种特殊限制,据此,国家领土的一部或全部在一定范围内为另一种国家的某种目的或利益服务。
缔约权:有权缔结条约的机构的权限。
庇护(asylum):一般所称之庇护,是领土庇护,它指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而被外国追诉或受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和居留,并给予保护。
引渡(extradition):指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他国追捕、通缉或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基于条约或其他理由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的一种国际司法协助行为。
公海:是指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公海相关法律制度:公海自由是现代国际海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指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不论其为沿海国或内陆国。任何国家不得有效地声称将公海的任何部分置于其主权之下。公海自由的内容主要包括:
1.航行自由;
2.捕鱼自由;
3.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4.公海上空飞行自由;
5.建造国际法所容许的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
6.科学研究的自由。
各国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和义务:
(一)沿海国: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主权权利是与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有关的权利,即以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专属经济区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的自然资源(不论为生物或非生物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以及在该海域内从事经济性开发和勘探,如利用海水、海流和风力生产能等其他活动的主权权利。管辖权事项涉及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海洋科学研究,以及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6条,沿海国在行使权利和履行其义务时,应适当顾及其他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并应以符合该公约规定的方式行使。
(二)其他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8条规定,在专属经济区内,所有国家,不论在沿海国或内陆国,在本公约有关规定的限制下,均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海洋其他国际合法用途。第88条至第115条有关适用于公海的一般规定以及其他国际法有关准则,只要与公约第五部分不相抵触,均适用于专属经济区。
但是,各国在专属经济区内行使其权利和履行其义务时,应适当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并应遵守沿海国制定的与公约第五部分不相抵触的法律和规章。
领海的无害通过:所有国家,不论为沿海国与内陆国,其船舶均享有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通过领海的权利。
国际海底区域的概念:简称“区域”,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的一个崭新概念。它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也就是各国大陆架或专属经济区以外的深海洋底及其底土。
国际海底区域的地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一部分规定:“区域”的法律地位可概括为:
1.“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
2.任何国家不应对“区域”的任何部分或者资源主张或行使主权或主权权利;任何国家或
自然人或法人,也不应将“区域”或其资源的任何部分据为己有。任何这种主权和主权权利的主张和行使,或这种据为己有的行为,均应不予承认。
3.“区域”内资源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人类,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行使。
4.“区域”上覆水域或这种水域上空的法律地位不受影响。
国家的基本权利: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享有一些权利。由于这些权利是国家根据主权所固有的,又被称为国家的基本权利。国际的基本权利应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这些权利既是主权所派生的,也是主权内容的具体化和体现。需要强调的是:所有这些权利不是国家之间的条约所产生的,它们是国家作为国际人格者在习惯上享受的权利,也是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成员而相互给予承认的权利。
继承的实际生存原则:领土实际生存原则指某一发生继承的领土范围内的动产由其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继承,继承国对被继承国按公平原则进行适当补偿。
国际法公约第38条第一款:
法院对于陈诉各项争端,依依国际法裁判之,裁判时应适用:
(子)不论普通或特别国际协约,确立诉讼当事国当事国明白承认之规条者。
(丑)国际习惯,作为通例之证明而经接受为法律者。
(寅)一般法律原则为文明各国所承认者。
(卯)在第59条规定之下,司法判例及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作为确定法律原则之补助资料者。
国际法上承认的种类:在国际法上,承认国家或政府,是国际社会中的既存国家以一定方式对新国家或新政府出现这一事实进行确认,并表明愿意与之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行为。因此,国际法上有国家承认和政府承认两种。
国家承认是指一个既存国家确认特定领土范围的居民已组成为一个国家并具有国际法上的人格,同时表示愿意与其交往。
政府承认是指确认一个集团的人在一个国家内已经组成了一个能够在国内实行有效统治,在国际关系中代表该国家的政府,同时表示愿意视为该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而与之交往。
最惠国待遇:它是指一国(施惠国)给予另一国(受惠国)国民的待遇,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的待遇。
国民待遇:它是指国家在一定范围呢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公民同等的待遇。
依加入取得国籍的种类:主要有申请入籍,基于婚姻、收养、认领等事实入籍等。
申请入籍。一国是否允准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加入其国籍,是其主权范围内的事,他国无权干涉,任何人也无权主张一国必须接受其入籍。原则上,各国都允许外国人在一定的条件和法律程序下入籍。
由于婚姻入籍。一国国民由于与他国国民结婚而取得他国国籍,这主要是解决女子国籍因婚姻发生变更的问题。
由于收养入籍。收养对被收养者国籍的影响,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收养影响国籍,即本国国民收养的外国籍或无国籍的养子女因收养而取得本国国籍。第二,收养不影响国籍,即养子女不因被收养而取得养父母所属国的国籍。第三,收养虽不影响被收养人的国籍,但养父母所属国可以按优惠的条件给予被收养人的国籍。
领土的取得和变更方式:指领土主权的取得和变更,传统方式有五种,即先占、添附、时效、割让和政征服。①先占:是一个国家有意思地取得当时不在任何其他国家主权之下的土地的主权的一种占取行为。②添附:指土地通过新的形成而增加。③时效:指一国长期、不间断和公开地占有、统治他国部分而取得该部分领土的主权。④割让:指一国通过条约将其对国家领土的主权转移给另一国。⑤征服:指战争结束后,征服国将被征服国领土全部或部分加以兼并的行为。随着国际法实践的发展,一些传统的领土取得方式已不再适用,而产生了新的方式,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人民自决的方式。①人民自决,指殖民地被压迫民族从宗主国或殖民国家分离出来成立独立国家或者加入其它国家而发生的领土变更。②全民投票:领土主权争议地区的居民以投票方式表示意愿,确立领土归属的方式。③收复失地:原领土国收回被别国非法侵占的领土而恢复对该国的历史性权力的领土变更方式。④交换领土:相邻国家间为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更好地解决边境问题,在协议基础上自愿变更部分领土的归属。⑤添附。
主权豁免(immunity right of state):指国家及其财产不受他国的立法、行政、司法管辖,通常是司法管辖,在未经一国同意,该国的行为免受所在国法院的审判,其财产不受法院扣押和强制执行。
领事():是一国根据与他国的协议,派驻他国一定地区执行领事职务,以保护派遣国及其公民和法人在当地合法权益的代表。
外国人待遇的方式:①国民待遇,国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公民同等的待遇。②最惠国待遇:指一国给予另一国国民的待遇,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的待遇。③差别待遇:指一国给予外国人不同于本国人的待遇,或对不同国籍的外国人给予不同的待遇。④普遍优惠制:指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
国书():派遣国书是派遣国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国家元首用以证明大使或公使身份的正式文件。
全权证书(full power):全权证书是指一国或国际组织主管当局或主管机构所颁发,指派一人或数人代表该国或国际组织谈判 议定或认证条文,表示该国或国际组织同意受其约束,或完成缔结条约的任何其他行为的文件。
直线基线(straight baseline):连接海岸向外突出的地方和岛屿上适当各点而形成的一条线。正常基线(normal baseline):就是连接海岸的低潮线,也即海水退潮退到离海岸最远的那条线。
保护性管辖():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其本身安全或重大利益,对外国人在该国领域之外所犯罪行实行管辖的权利。
普遍性管辖():通常理解为普遍刑事管辖,是指根据国际法,对于某些特定的国际罪行,由于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全人类的利益,不论犯罪行为发生于何地和罪犯国籍如何,所有国家均有权对其实行管辖。
情势根本变更():是指在缔结条约时有个假定,即条约的有效以缔约时所能预见到的情势
不变为条件,如果情势发生根本变化,缔约国有权终止、退出或暂停施行条约。外交特权与豁免和领事特权和豁免的异同:
紧追权(right of hot pursuit):是指沿海国对违反其法律和规章并从其管辖海域逃向公海的外国船舶进行追逐以拿捕的权利。
条约对第三方的效利:①条约非经第三国同意,不为该国创设义务或权利。②如果有一个条约有意为第三国设定一项义务,应得到第三国书面明示接受。③如果一个条约有意为第三国创设一项权利,也应得到第三国的同意,但在第三国无相反的表示时,应推定其同意。④第三国所担负的义务,必须经条约各当事国与该第三国的同意,方得取消或变更,但经确定其另有协议者除外;第三国享有的权利,如果经确定原意为非经第三国同意不得予以取消或变更时,当事国不得予以取消或变更。⑤条约通常会对第三国产生某种法律效果,如果条约的规定是对习惯法规则的编纂或已形成为习惯法规则,则对第三国有拘束力。例外:有的条约明确给第三国是定义务而无须其同意。
条约适用的规则:
国家主权平等:①各国不问经济、政治、社会或其他性质有何不同,均有平等权利与责任,并为国际社会之平等会员国;②各国法律地位平等;③各国均享有充分主权之固有权利;④各国均有义务尊重其他国家之人格;⑤国家之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得侵犯;⑥各国均有权利自由选择并发展其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制度;⑦各国均有责任充分并一秉诚意履行其国际义务,并与其他国家和平相处。
《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国际法的基本原则:①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原则;②善意履行宪章义务; ③和平解决国际争端;④禁止非法使用武力;⑤集体协助联合国行动和不得协助联合国行动所针对的国家;⑥确保非会员国遵行宪章原则;⑦不干涉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事件。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区别:
条约保留的概念和范围:是指一国于签署、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条约时所作之片面声明,不论措辞或名称为何,其目的在于摒除或更改条约中若干规定对该国适用之法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