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计法》学习心得体会
《统计法》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统计工作的新人,通过对《统计法》的初步学习,对自己从事的统计工作在法律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理解了《统计法》对于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更加感受到作为一名统计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学习,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提高了对统计工作的认识。
(一)明确了统计工作的任务。
根据《统计法》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施行统计监督。具体到我们调查统计监测部门的工作实际,根据省局精神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数据质量核查”与“战略实施监测”工作,就是属于《统计法》规定的统计分析与统计监督的范畴。这为我们今后的完成工作任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我们在工作中也应当能合理的运用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义务。
(二)明确了统计工作者的权利义务。
作为一名统计工作人员,通过学习《统计法》,理解了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利义务,也为自己今后的工作明确了法律界限。
一是明确了作为一名统计工作者的法律义务。例如“如实搜 集、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收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对象暴动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等规定都是作为一名统计工作者最基本的义务。
二是知晓了统计工作享有的合法权利。例如《统计法》明确规定统计调查对象要建立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制度(第二十二条);明确执法检查人员在执法检查中可采取的措施(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政府相关部门要与统计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查处违法行为(第三十四条);明确对统计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第四十一条、四十二条)等,这些法律规定,都是法律赋予统计工作者的权利,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也需要能够敢于利用、善于利用,合理合法开展工作。
(三)明确了统计工作业务规范。
通过对《统计法》关于“统计调查管理”“统计资料的管理发布”等章节的学习,明确了统计工作中的业务规范,为今后工作中依照法律规定开展业务工作指明了方向。例如“统计调查表应当标明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等标志。”(第十五条)的规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就必须遵守,从而保证符合业务规范开展工作。
二、提高了作为统计工作者的责任意识。
统计是政府进行宏观管理、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做到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就需要科学统计。这就要求我们统计人员能够将调查数据结果结合各项政策、经济形势等因素综合分析,真实、准确反映经济发展运行的规律性问题,充分发挥统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重要的作用。
自己作为一名统计工作者,一是要时刻将自己的工作着力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结合起来,在日常点点滴滴甚至看似细微的工作中一丝不苟、恪尽职守;二是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从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社会的高度,不断加强自身提高统计能力,保障数据质量、维护统计公信力,进一步提高学法用法意识;三是要明确法律责任,切实依法办事。对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规章制度要严格恪守,杜绝弄虚作假,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可靠、科学。
三、发现了作为统计工作者存在的差距。
《统计法》规定,“统计人员应当具备预期从事的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第三十一条)。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对照,觉得自身在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今后急需加强学习。一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要加强对经济学、统计学原理、统计法律法规、财务等知识的学习,系统的掌握统计工作需要运用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二是在业务能 力方面,要在工作中积极向领导、同事虚心求教,在业务培训珍惜培训机会,积极学习各项业务技能,注重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通过对《统计法》的学习,对于统计工作,自己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发现了差距,达到了初步的学习效果。但《统计法》作为统计工作者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今后要继续加强学习、加深理解,不断提升依法统计、严谨工作的信心与能力,切实依法依规合理有效地完成统计工作。
第二篇:学习贯彻执行新统计法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执行新统计法心得体会
新统计法的出台,使我们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新统计法的贯彻实施必将推动统计工作特别是统计法制工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多年来,统计法在总体上得到了贯彻执行,但在某些领域、某些地方执行得不够好,甚至存在着公然违背统计法的现象,各级统计机构和广大统计人员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要切实增强对统计法的敬畏意识,切实增强执行统计法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挺起腰板,擦亮眼睛,以不怕挨扳子、不怕挪位子、不怕丢帽子的“三不怕”精神,勇于亮剑,敢于斗争,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坚决捍卫统计法的尊严。
牢固树立依法统计的法治理念。理念是一种信仰,有了坚强的理念,我们就会不屈不挠地去追求、去奋斗。每一位统计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统计法,牢固树立统计法治理念,使统计法治精神融入自己的血液,浸透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以统计法的各项规定作为行动指南,以统计法赋予的职责、职权为“三个提高”提供法律保障。统计法规定应当做的,必须坚决地、不折不扣地照办;统计法禁止做的,必须坚决地、毫不含糊地不做。
一、严格依法规范统计调查活动
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必须进一步强化对统计活动的管理,严格按照统计法律规定组织实施统计调查,不断提高统计调查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要依法健全统计调查组织保障体系,确保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独立单设,确保乡镇设置统计工作岗位;要严格执行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制度,强化对统计调查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审查,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矛盾;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组织实施统计调查,从严控制承接委托统计调查项目;要严格依法搜集统计资料,依法审核统计资料,依法加工汇总统计资料,坚决抵制对统计数据的各种干扰;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开展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严禁借评估之名擅自修改或者篡改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
二、严格依法管理和公布统计资料
加强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是统计法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三个提高”的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统计服务经济社会重要作用的迫切需要。要加快建立基本单位名录库,建立健全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之间互相提供统计资料的信息共享机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发布统计数据,严格执行统计资料公布审核制度,切实维护政府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要进一步增强统计工作的透明度,积极诠释统计指标,加大统计调查过程和方法制度的公开力度。要严格执行统计资料保密制度,统计工作中获得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
三、坚决查处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
贯彻执行统计法,推进“三个提高”,必须认真履行统计法赋予的监督检查职责,坚决查处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敢不敢查办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案件,敢不敢追究在统计上弄虚作假责任人的责任,是对各级统计机构领导班子是否具有大局意识、法治观念和坚强执行力的具体检验,是对各级统计机构推进“三个提高”的重要考验。对于地方、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干预统计数据或者对弄虚作假行为失察的,对于统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编造和篡改统计数据的,要下大力气严肃查处,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四、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
第一,各级统计局、调查队负责同志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从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的高度,充分认识统计法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贯彻执行统计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第二,要大力推进统计法制队伍建设。各省(区、市)统计局都要把加强法制队伍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按照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的要求,积极构建由市级以上政府统计专门执法机构和县级专职执法人员组成的执法体系,大力充实统计执法检查力量,力争今明两年统计执法队伍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第三,要切实落实执法责任。各级统计局、调查队必须牢固树立不执法就是不作为、就是失职的观念,建立健全统计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推动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统计法制机构和法制工作人员,是统计法律尊严的维护者,是统计法律利剑的执柄者,是反对统计弄虚作假行为的尖兵,要敢于充当、善于充当与形形色色弄虚作假行为作斗争的“黑脸包公”。
第四,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普法宣传,以统计法进党校、进行政学院为抓手,重点抓好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普法宣传,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对统计法的敬畏意识。要充分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的时机,充分利用宣传、司法行政部门的宣传渠道、宣传阵地和优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广泛开展面向广大统计调查对象和社会公众的统计普法宣传。主动通报和公开统计违法案件,发挥警示和教育作用,切实增强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为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法制环境。
第三篇:新统计法学习心得体会
统计法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工作在统计执法检查第一线的普通执法队员,我们要经常运用《统计法》查处各类统计违法行为,但是在平常的执法工作中遇到许多问题使我们捉襟见肘,随着新修订的《统计法》的颁布,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一、明确规定企业要建立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制度
在平时的执法检查中我们发现,有些企业的统计数据往往是统计人员随手上报的,并没有经过该单位领导的审核,上报时依据的原始财务数据也没有归档保存,检查人员在检查中往往无证可循,新修订的统计法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企业统计审核签署制度的建立,必将规范企业的统计工作,提高上报数据的质量。
二、明确执法检查人员在执法检查中可采取的措施
在一次对一家企业的执法检查中我们发现,该公司的统计人员拒绝让检查人员登记保存该单位的会计资料,针对这种情况,新修订的《统计法》则有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向检查对象查询有关事项,进入检查对象的业务场所、货物存放地和统计数据处理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核对,登记保存检查对象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等资料,对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进行记录、录像、复制等。
三、明确规定政府相关部门要与统计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查处违法行为
我们在平时的执法检查中往往只是统计部门单独的行为,很少与政府相关部门相互配合查处违法行为,但有时候单纯依靠统计部门自身查处违法行为往往有些势单力孤,新修订的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协助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移交有关统计违法案件材料。
四、加大对统计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力度,提升《统计法》的执行力
现行《统计法》的行政处罚罚款额度是五万元以下,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五万元的罚款已经达不到惩戒统计违法行为的效果,一些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接受处罚后依然对统计工作不重视,数据质量依然很差,没有起到教育警戒的作用,新修订的《统计法》调整了行政处罚的罚款额度,由以前的5万元以下调整到20万元以下,明显加大了统计违法成本,而且新《统计法》细化了违法行为以及相应的罚款数额,情节严重的,对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新的《统计法》大大强化了统计法律责任,为惩处各类统计违法行为,特别是打击在统计上弄虚作假行为提供了比较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我们在日常执法检查中,对于发现的统计违法行为,不论是什么地方、什么单位、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切实维护统计法的尊严。
我作为一名战斗在统计执法第一线的统计人员,新修订的《统计法》将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必备武器,我们不仅要学懂它,更要宣传它,在执法检查服务中自觉成为新《统计法》的宣传员,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深入企业,接触大量的基层统计人员,这正是宣传新《统计法》的有效时机,所以我们应该身先士卒、带头学习、严格自律、规范自我,在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将《统计法》带到基层,为实现每个人、每个地方、每个单位都能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这个目标而努力!
第四篇:统计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统计法律规范,始见于(B 周朝)。
2.西宁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西宁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属于(C政府规章)。
3.有权制定地方性统计法规的是(C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什么时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A1983年12月8日)。5.2009年6月27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什么时间施行(B2010年1月1日)。6.下列什么机构有权制定统计行政规章(D 省级人民政府)。
7.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统计法律,是(A 《中华民国统计法》)。8.保障统计工作的统一性,最关键的是要实行集中统一的(D 统计管理体制)。9.《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属于(B 统计行政法规)。
10.我国政府统计的第一项法定任务是(D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11.我国实行(D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12.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B 信息、咨询、监督)。
A.咨询、决策、监督B.C.决策、指导、监督D.信息、决策、监督
13.制定《统计法》的目的是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B 完整性)。
1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A 独立的)统计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15.我国统计法调整的范围主要是(B 政府统计活动)。
1.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A 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三类。2.政府统计调查具有(C 强制性)。
3.在国家统计调查项目中,属于重大的统计调查项目,由谁审批?(A国务院)
4.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其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由谁审批?(C 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5.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谁审批?(A 国家统计局)6.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的普查项目,其中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是(A 经济普查)。
7.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构应当对调查项目的(B 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作出予以批准的书面决定,并公布。
8.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什么方式为基础?(C周期性普查)
9.广义的统计标准是指对指标涵义、计算方法、(C 分类目录)、调查表式、统计编码的统一规范。
10.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谁审批?(D 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1.统计资料实行下列何种方式的公布制度?(A定期)
2.在我国统计工作管理体制中,统计资料的管理实行(A 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3.《统计法》第二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统计资料的(B保存、管理制度)。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中的(B 统计部门负责人)对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5.涉及国家的核心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的统计资料是什么级别的统计资料?(A绝密级)
6.《统计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由(D本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布。
7.国家统计数据以什么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B 国家统计局)。
8.统计资料的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变更,由谁决定(C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
9.各级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计划,检查政策、计划执行情况,考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工作成绩,进行奖励和惩罚等需要使用统计资料的,以(D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签署或者盖章的)统计资料为准。
10.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C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可对外提供、泄露)。
1、是统计人员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是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A坚持实事求是)。
2、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A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3、统计人员有权(B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
4、下列各项正确的一项是:(C统计人员对私人、家庭单项调查资料,负有保密义务)。
5、下列各项属于统计专业职务的是:(D统计员)。
6、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机关是B 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7、关于部门统计工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县级以上任命政府有关部门必须设定专门的统计机构
8、统计调查对象中,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是D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
9、根据《统计法》规定,乡镇任命政府应当 B 设置统计工作岗位
10、免考科目是 D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6、《统计法》所称的统计人员是指从事统计活动的(C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
9、根据《统计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C设置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帐)。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违反《统计法》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统计调查制度的内容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B 通报)。2.某公司2010年2月份逾期未向市统计局报送劳动工资报表,市统计局遂向该单位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要求该单位在3日内补报。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补报了劳动工资报表,该单位的行为属于下列哪种统计违法行为?(B 迟报统计资料)
4.2009年劳动工资报表的上报截止期限为2010年2月3日,在此之前,区统计局工作人员小王给自己负责的十家单位打电话,要求他们按时填报。此后,仍有三家单位到2月4日才上报。这三家单位的行为构成(D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5.在消费品价格调查中,政府统计机构采价员向商户询问规格品的实际成交价格,商户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回答。此行为属于(B 提供不完整统计资料)。
6.某县长认为县统计局提供的夏粮产量数据的来源有错误,便亲自动手修改了夏粮产量的统计数据,该县长的行为属于(C 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7.以下不属于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种类的是(C降职)。
8.对作为调查对象的个人,在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活动中拒绝、阻碍统计调查,或者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普查资料的,由(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可以对外提供(D 汇总统计资料)。10.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的适用对象只能是(A 国家工作人员)。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要求调查对象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D通报),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建议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12.下列属于统计行政处罚范畴的是(C罚款)。
13.根据《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统计执法检查人员泄露在检查过程中知悉的被检查对象商业秘密和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并(A 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14.在人口普查中,当普查员上门进行调查时,杨某因害怕自己超生的事实被发现,拒绝开门接受调查。杨某的行为应由谁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15.李某是某县统计局工作人员,因疏忽大意导致该县两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月报报表被焚毁。对李某的行为应给予(D 处分)。
1.实施统计监督检查的主体是(B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监察机关、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2.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是(A立案、调查、处理、结案)。3.办理统计违法案件时,最关键的工作阶段是(B调查)。
4.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统计部门对给予何种处罚的案件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组织听证?(C 较大数额罚款)
5.给予较大数额罚款的统计行政处罚案件,应当事人要求,统计执法机关应当组织(A 听证)。
6.在统计执法中,被处罚单位在接到处罚通知后,如果既不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拒不执行的,由查处机关依法(C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7.统计行政诉讼是对什么机构统计行政案件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B人民法院)。
8.某县统计局联合县乡镇企业局对某工厂的统计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决定,该工厂不服,申请复议时,应由谁负责管辖?(C 该县人民政府)
9.某镇领导指使镇统计员虚报本工业总产出数据,并在统计监督检查期间拒绝配合检查。经查实后,统计部门可以(C 提请监察机关对涉案的镇领导人员给予处分)。
10.根据《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在作出对(C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万元以上的罚款,对公民2千元以上的罚款)的行政处罚
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A.法人或者其他组织1万元以上的罚款,对公民1千元以上的罚款 B.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万元以上的罚款,对公民1千元以上的罚款 c.
D.法人或者其他组织3万元以上的罚款,对公民1千元以上的罚款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属于统计调查对象的是(ACDE)。
A.国家机关B.涉外调查机构C.企业事业单位D.个体工商户E.个人 2.统计调查对象必须(ABDE)地提供统计资料。A.准确B.真实C.有效D.完整E.及时
3.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ABDE)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A.处理B.传输C.公布D.共享E.搜集 4.地方性统计法规不得与下列那几项相抵触?(AB)
A.统计法律B.统计行政法规C.统计行政规章D.部门规章E.规范性文件 5.下列属于统计行政法规的是(ABE)。
A.《统计法实施细则》B.《全国经济普查条例c.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执法检查规定》D.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E.《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6.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有(ABCDE)。
A.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B.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c.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D.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E.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 7.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主要表现为(BDE)。
A.个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接受调查B.对非法定统计义务,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履行 c.企业报送的所有资料都属于国家秘密D.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资料受法律保护E.尽可能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
8.下列各项正确的有(ACE)。
A.国家统计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 B.乡、镇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本级政府的组成部门 C.部门统计机构是政府统计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国有大中型企业统计机构是政府统计机构的一部分 E.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本级政府的组成部门 9.政府统计具有的功能是(BCD)。
A.决策B.信息C.咨询D.监督E.认识 10.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ABCD)。
A.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8.进行统计调查C.进行统计分析D.实行统计监督E.进行统计执法检查
1.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下列何种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CD)
A.统计月报B.统计分析C.全面调查D.重点调查E.综合分析 2.我国政府统计调查项目包括下列哪些项目?(ABE)
A.国家统计调查项目B.部门统计调查项目c.抽样统计调查项目D.定期报表统计项目 E.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3.按规定,凡通过(BCD)能取得统计数据的,不得制发全面定期统计报表对基层进行调查。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行政记录E.典型调查
4.经审批或者备案后的合法统计调查表应当具备法定标识,即在统计调查表上标明(ABDE)。A.表号B.制定机关 C.批准或者备案机关D.批准或者备案文号E.有效期限
5.统计人员依法进行政府统计调查活动时,应主动向统计调查对象出示的合法证件可以是(ABCDE)。A.统计调查证B.临时统计调查证c.普查员证D.普查指导员证E.政府统计机构颁发的工作证 6.政府统计调查包括(ABC)。
A.国家统计调查B.部门统计调查C.地方统计调查D.民间统计调查E.涉外统计调查 7.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ABE)。A.明确分工B.互相衔接C.全面调查D.相互一致E.不得重复 8.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地方统计调查项目(ACD)。
A.可以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拟订B.由有关部门自行拟定 C.可以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拟定
D.报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审批E.报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审批 9.涉外调查活动包括(ABCD)。A.受境外组织,个人或者境外组织在华机构委托、资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市场调查和社会调查B.与境外组织、个人或者境外组织在华机构合作在中华人民共年11IN境内进行的市场调查和社会调查C.境外组织在华机构依法进行的市场调查
D.将调查资料、调查结果提供给境外组织、个人或者境外组织在华机构的市场调查和社会调查E.境外组织、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进行的市场调查和社会调查 10.政府统计调查具有(AD)。
A.强制性B.营利性c.协商性D.义务性E.自愿性 1.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什么资料负有保密义务?(ABDE)
A.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B.属于个人信息的统计资料c.属于社会团体的秘密D.属于统计调查对象商业秘密的统计资料E.属于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 2.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分为(ABC)。
A.绝密级B.机密级C.秘密级D.保密级E.一般秘密级
3.非秘密的统计资料,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主管部门要通过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的(ABDE)等方式,及时对外发表。
A.统计公报B.统计年鉴C.资信报告D.统计月报E.新闻发布会 4.统计资料的特征有(ABC)。
A.客观性B.合法性C.相关性D.保密性E.一致性 5.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
A.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B.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数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
D.政府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 E.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自行公布统计资料
1、统计人员有权(BCE)。
A、对违反统计法的政府机关进行罚款B、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C、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依照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D、对违反统计法的人进行罚款E、揭发和检举统计调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1、统计人员有权 BCE
B 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统计资料 C 要求有关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 E 向统计调查对象提出问题,询问与统计有关的情况 2.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CE
A 统计人员应当搜集、报送真实、准确的反应客观情况和事实的资料,并对锁报送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C 统计人员对其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负责保密 E 统计人员应当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3.下列各项属于统计专业职务的有 BCDE
B高级统计师 C统计师 D助理统计师 E统计员 4.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程序有 ABCD A 申请 B 受理 C 审查 D决定
5、统计法关于统计机构的设立有如下规定:(ABC)。
A、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C、县级以上人满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需要设立统计机构D、乡镇设立统计站E、各部门和企事业组织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 1.下列何种行为属于统计违法行为的范畴?(ABCDE)
A.伪造统计资料B.迟报统计资料C.拒报统计资料D.篡改统计资料E.自行修改统计资料 2.下列属于统计行政处罚种类的有(AB)。
A.罚款B.警告C.没收违法所得D.责令停产停业E.责令改正 3.统计行政处罚中,罚款可以适用于(ABD)。
A.企业事业单位B.其他组织C.个人D.个体工商户E.国家机关 4.违反《统计法》规定,下列何种行为可能依法承担刑事责任?(ABCDE)A.打击报复统计人员B.泄露国家秘密C.泄露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 D.泄露统计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E.利用统计调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在统计执法检查中,受查单位的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统计违法行为?(ABCE)A.隐匿电力抄表记录B.拒绝检查人员进入财务系统查看
C.拒绝提供检查所需的会计凭证D.拒绝检查人员使用该单位的打印机 E.统计人员以单位领导不在为名,拒绝配合执法检查
1.立案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ABCD)。
A.有明确的行为人B.违法情节较重C.应追究法律责任D.属于管辖范围内E.违法情节较轻 2.统计监督检查(ABC)。
A.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B.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C.具有严肃性、权威性D.可以由执法人员随时进行E.被检查对象可以拒绝 3.引起统计行政诉讼的具体行为有(ABD)。
A.统计执法机关的行政处罚行为B.统计执法机关的不作为行为c.行政处分 D.统计执法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E.通报批评
4.某市一化工企业因严重统计违法,被市统计局立案查处。该企业对市统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向谁提起行政复议?(BC)
A.本市统计局B.本省统计局C.本市人民政府D.本省人民政府E.本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 5.统计部门办理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包括(ABCD)。A.立案B.调查C.处理D.结案E.归档
三、判断题
1.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是统计行政规章。(√)2.《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是一部规范经济普查活动的统计法律。(×)3.国务院及其所属机构都有权制定统计行政法规。(×)
4.地市级人民政府都有权制定发布统计行政规章,在本地区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我国的第一部统计法律。(×)
6.在我国,政府统计调查具有强制性,统计调查对象对依法批准的统计报表有义务填报。(√)
7.我国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建立由政府综合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系统组成的集中统一的政府统计系统。(√)
8.政府统计的首要任务是为各级党政领导提供统计资料和决策咨询意见。(×)9.政府统计活动既受到法律的保障,又受到法律的约束。(√)
10.地方性统计法规的内容不得与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统计规章相抵触。(×)1.部门统计调查项目都应当经过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2.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经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3.我国的政府统计调查项目,包括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两大部分。(×)4.按统计调查组织方式的不同,统计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5.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所需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负担。(√)6.对于未标明法定标识的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
7.《统计法》规定,统计标准分为国家统计标准、部门统计标准和企业统计标准。(×)8.统计编码,是指对统计指标的编号,是计算机汇总的标志。(√)
9.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可以在统计调查对象中推广使用计算机网络报送统计资料。(√)
10.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因此难以反映出总体的基本情况。(×)
1.属于绝密级的统计资料,必须发表时,先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全国性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批准,地方性数据由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批准。(×)2.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帐。(√)3.统计资料具有客观性、合法性和相关性三个特征。(√)
4.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统计资料管理制度。(√)
5.已经汇总的综合性统计资料,尽管通过其中的单项指标能够识别出单个调查对象的身份,也可以公布和对外提供。(×)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设立的统计机构划分为两类:国家统计机构和民间统计机构。(×)
2、政府统计机构只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必须设置专职统计员。(×)
4、部门统计机构是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而专门设置的统计职能机构。(√)
5、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属于国务院决定设定的行政许可项目。(√)
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统计人员,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冰指定统计负责人。这些统计机构和统计负责人在统计业务上受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1.行为人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且在统计制度规定的期限内未报送统计资料,应认定其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2.统计违法行为必须是行为人故意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行为。(×)
3.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其违法主体是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
4.政府统计机构除对本机关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有关人员可以依法直接给予处分外,对其他行政领导和责任人员的统计违法行为,不能直接给予处分。(√)
5.当事人对所受处分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6.处分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国家机关人员,不适用于企业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中的工作人员。(×)
7.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的,由作出有关决定的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监察机关取消其荣誉称号,追缴获得的物质利益,撤销晋升的职务,对编造虚假统计资料或者要求他人编造虚假统计资料的行为,可以不予追究。(×)
8.行为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对《统计检查查询书》查询的问题进行答复,但规定的期限之后进行了答复,这属于迟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9.某涉外调查公司经合法审批,受国外某公司委托从事市场调查。调查到某企业时,该企业负责人明确表示拒绝接受调查。该企业的行为构成拒绝接受统计调查的违法行为。(×)
10.在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要求受查单位提供若干职工的人事资料以核对指标数据。受查单位可以以涉及个人隐私为由,拒绝提供上述资料。(×)
1.统计监督检查方式按不同标准有不同分类。根据检查在时间上的不同,可分为定期检查、临时检查和单独检查。(×)
2.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3.统计行政复议以引起行政争议的抽象统计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4.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必须向其上一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申请复议。(×)
5.对国家统计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家统计局申请行政复议。如对国家统计局的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1.A单位2009年财务统计报表上报截止期限为2月10 Et,在2月8日,区统计局打来电话,要求按时填报。此后,该单位由于疏忽,未按时上报报表。2月12 E1,区统计局向该单位送达《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要求其2月1513前上报。该单位仍未按时上报。2月16日,区统计局向该单位送达《统计检查查询书》,要求其在2月18日前答复2009财务统计报表数据。该单位2月18日将未经Jjn-r的众多财务报表和账目送至区统计局。
(1)A单位存在哪些统计违法行为(AB)
A.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B.拒绝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 C.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D.提供不完整的统计资料(2)区统计局进行了几次催报(A)A.1次B.2次C.3次D.4次
(3)对该单位的统计违法行为,区统计局可分别作出何种处理(ABD)A.警告B.通报C.批评教育D.罚款
案例分析题2.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让统计人员将2008年工业总产值6.12亿元和2009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3.92亿元,向县统计局分别上报为l0.75亿元和6.62亿元。更为严重的是,在县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期间,该企业主要领导不仅不配合检查,还指使下属人员不向县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查实后,该企业和涉案主要责任人受到了处罚。请回答:
(1)在此案例中该企业和主要责任人员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BC)
A.提供不完整的统计资料B.要求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 C.拒绝、阻碍统计检查D.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2)县统计局对该企业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作出何种处罚或采取何种处理措施?(ACD)A.通报B.批评教育C.罚款D.建议有部门对涉案责任人给予处分(3)有决定权的机关对涉案责任人可以作出何种处分?(D)A.罚款B.撤职C.调离原工作岗位D.记过 案例分析题3.某省统计局在对某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为统计学类大学本科毕业生,但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也未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遂认定该企业存在统计违法行为。请回答:
(1)该企业违反了何种法律规范?(BC)
A.违反统计执法检查规定B.违反统计从业资格认定规定 C.违反统计规章的规定D.违反统计调查证管理办法
(2)该企业的统计人员至少应当具备下列何种条件?(AB)
A.取得统计员以上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B.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资格证书 c.具备会计与统计核算、统计实务专业大专,统计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学位)D.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3)该企业若改正自己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怎么办?(CD)
A.让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接任统计工作B.让原人员改为兼职从事统计工作 c.立即选派具有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
D.让该统计人员通过考试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4)该企业原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欲取得统计从业资格,必须要通过什么科目的考试?(B)
A.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B.统计法基础知识C.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法基础知识D.统计学原理
案例分析题4.2006年初,某省统计局向全省保健食品企业布置了《保健食品企业统计年报》,报送报表的期限是2006年3月10日。经查,某保健食品公司报表中的某些数据严重低于实际情况,省统计局将报表退回,要求审核后重新填报,该公司置之不理。之后,省统计局又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该公司仍拒绝重新填报统计资料。省统计局对该公司作出了统计行政处罚。请回答:
(1)该保健食品公司在此案例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BD)
A.伪造统计资料B.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C.篡改统计资料。D.拒报统计资料(2)省统计局依法可对该公司作出何种处罚?(AD)
A.警告B.停业整顿C.1万元以上罚款D.20万元以下罚款
(3)本案在省统计局作出处罚决定之前若启动听证程序应具备什么必要条件?(AC)A.该公司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了听证申请B.省统计局拟作出l万元以上罚款的处罚决定
C.省统计局拟作出2万元以上罚款的处罚决定D.省统计局拟作出5万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决定(4)该公司若不服省统计局的处罚,可以采取的措施是(BCD)。
A.向该市统计局申请复议B.向国家统计局申请行政复议C.提起行政诉讼D.向省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案例分析题5.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报的2006年建筑业总产出为20511.3万元,从业人员2413人,工资总额2732.45万元。经查,该公司无法提供2006年的财务报表和原始记录等资料,有具体的核算资料,上报的统计数据没有任何依据,构成了统计违法行为。当地统计局对该公司作出行政处罚。请回答:
(1)该公司涉嫌何种统计违法行为?(C)
A.篡改统计资料B.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C.未按规定设置原始记录D.拒绝提供统计资料(2)当地统计局对该公司作出罚款处罚,以下罚款额度正确的有:(C)。A.20万元以下B.5万元以上C.1万元以下D.20万元以上(3)当地统计局还可以对该公司作出何种处罚?(B)
A.停业整顿B.警告C.通报批评D.对涉案主要责任人予以记过处分(4)该公司若不服从处罚,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D)。
A.申请行政复议B.向工商局申诉C.向上级申诉D.提起行政诉讼
案例分析题6.某省辖市一会计师事务所未按要求报送统计报表,收到送达的统计报表催领单后,仍未按规定时间上报。市统计局认为该事务所涉嫌统计违法,遂向其先后送达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该事务所不服市统计局的处罚决定。先后申请了行政复议,提起了行政诉讼。经审理,受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机关均维持了市统计局作出的处罚决定。请回答:
(1)该事务所在此案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C)
A.虚报统计资料B.瞒报统计资料C.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 D.篡改统计资料(2)市统计局依法可对该事务所作出何种处罚?(BD)
A.停业整顿B.警告c.责令停业D.20万元以下罚款(3)该事务所可以向哪个机关申请行政复议?(AD)A.省统计局B.市统计局C.省政府D.市政府.
(4)该案经行政复议后,该事务所仍不服,应该向哪个机关提起行政诉讼(B)
A.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机构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B.市统计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C.省政府 D.市人民法院 案例分析题7.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5至2006年间4次迟报房地产开发投资基层统计报表。2006年8月,市统计局依法对该公司作出统计行政处罚。该公司不服,提起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经审理,受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机关均维持了市统计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请回答:
(1)该公司在此案例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B)
A.虚报统计资料B.迟报统计资料c.拒报统计资料D.篡改统计资料(2)市统计局依法可对该公司作出何种处理?(BD)
A.停业整顿B.警告C.批评教育D.1万元以下罚款’(3)该公司可以向哪个机关申请行政复议?(AC)
A.省统计局B.省政府C.市政府D.市人民法院
(4)该公司经行政复议后仍不服,应该向哪个机关提起行政诉讼?(B)
A.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机构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B.市人民法院 C.省政府 D.市统计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第五篇:统计法 试题
1.在下列叙述中,采用推断统计方法的是(B)。
A.用饼图描述某公司员工的年龄构成B.某日从某化肥厂随机抽取了100袋化肥,用这100袋化肥的平均重量估计这天生产的所有袋装化肥的平均重量C.一个城市在1月份的平均工资D.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条形图
解析: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大类。ACD属于描述统计。
2.下面变量中属于顺序变量的是(D)。
A.性别B.天气温度C.上证股指D.教育程度
解析:变量可分为:①分类变量是指只能反映现象分类特征的变量;②顺序变量,是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这类变量的具体表现就是顺序数据;③数值型变量,是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A项是分类变量;BC两项是数值型变量。
3.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每月的生活费支出,先将所有的学生按性别分为两组,然后分别从这两组人中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C)。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解析:分层抽样是首先将总体分成不同的“层(或组)”,然后在每一层内进行抽样。题中某校学生为总体,男女两组为不同的层,然后从这两组中分别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分层抽样。
4.下列图形中,适合描述数值型数据的是(C)。
A.饼图B.环形图C.散点图D.条形图
解析:数值型数据的图示方法有直方图、折线图和散点图,ABD三项适合描述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5.某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将其计入(C)。
A.成绩为80分以下人数中B.成绩为70~80分的人数中C.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
D.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确定
解析:在统计各组频数时,恰好等于某一组的组限时,则采取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即将该频数计算在与下限相同的组内。该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计入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
6.有下列甲,乙两部门职员工资数据:甲部门职员工资5000,4000,3500,3000。乙部门职员工资4000,5750,4500,3750。若要比较这两部门职员平均工资差异程度大小,应选用的方法是(C)。
A.极差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平均数
7.一组数据的离散系数为0.3,平均数为5,则方差为(D)。
A.0.06
B.1.5
C.6
D.2.25 8.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1.5,表明该数据(A)。
A.比平均数高出1.5个标准差B.比平均数低1.5个标准差C.等于1.5倍的平均数
D.等于1.5倍的标准差
9.从一般意义上讲,抽样分布是指(D)。
A.一个样本中各观察值的分布B.总体中各元素的观察值所形成的分布
C.抽样推断中假设的分布D.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解析:由样本统计量所形成的概率分布就是抽样分布,如样本均值的分布,样本比例的分布等。
10.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重置抽样调查,甲乙两工厂的工人总数一样,但甲工厂工资方差是乙工厂工资方差的2倍,调查的甲厂工人数是调查的乙厂工人数的一半,则样本均值的方差(C)。
A.甲厂比乙厂大B.乙厂比甲厂大C.两个工厂一样大D.无法确定
11.当抽样单位数是原抽样单位数的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随机重复抽样的标准误差是原来标准误差的(C)倍。
A.1/2
B.1/4
C.2
D.4 12.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随机样本,其均值为=80,标准差s=10。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B)。
A.80±1.06
B.80±1.96
C.80±2.05
D.80±3.52 13.政府要出台一项新的改革措施,为估计民众中赞成该项措施的人数比例,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0.05,置信水平为95%,应抽取的样本量为(C)。
A.394
B.652
C.384
D.452 14.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B)。
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
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
D.累计增长量小于相应时期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解析: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说明报告期比前一时期增长的绝对数量。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差,它说明本期比 某一固定时期增长的绝对数量,也说明在某一较长时期内总的增长量。二者的关系是: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
15.某地区出生人数呈上升趋势,2007年与2006年相比增加3%,2008年又比2007年增加5%,2009年比2008年增加2%,则2009年与2006年相比,增加幅度为(A)。
A.10.3% B.90.3% C.9.7% D.89.7% 解析:由题意知,2007-2009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依次为103%、105%和102%,则2009年的定基(2006年为基期)发展速度=103%×105%×102%=110.3%,所以增加幅度=110.3%-100%=10.3%。
16.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则移动步长应(C)。
A.选择奇数 B.选择偶数 C.和自然周期一致 D.任意取值
解析:采用移动平均法分析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关键在于平均期数或称步长的选择。一般地讲,被平均的项数越多,修匀的作用就越大,但得到的平均数就越 少;反之,被平均的项数越少,修匀的作用就越小,而所得的移动平均数就越多。所以,步长的选择要适当,否则不利于揭示现象的发展趋势。一般情况下,数列如 果存在自然周期,应根据周期确定移动步长。
17.季节比率的高低受各年序时平均数大小的影响,其中平均数大的年份对季节比率的影响(A)。
A.较大 B.较小 C.依不同情况而定 D.无法判断
解析:季节比率的计算方法是:首先计算出各年同期发展水平的平均数,然后将各年同期平均数与全时期总平均数对比即得到季节比率。由此计算方法可以看 出,季节比率的高低受各年数值大小的影响,数值大的年份,对季节比率的影响较大,数值小的年份,对季节比率的影响较小。
23.统计法的调整对象是人们在统计活动中所形成的(A)。
A.社会关系 B.协调与被协调关系 C.服务与被服务关系 D.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解析: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24.我国已经形成了(C)的统计管理机制。
A.各地政府各自管理B.中央统一领导C.统一领导、分级负责D.各级人大及常委会领导 解析:《统计法》第三条确定了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25.制定地方性统计法规的前提是既不能与统计法律相抵触,也不能与(C)相抵触。
A.地方统计规章 B.统计规范性文件 C.统计行政法规 D.部门统计规章
解析:地方性统计法规,是由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并于本地方实施的统计行为规范。地方性统计法规的效力低于统计法律和统计行政法规。因此它既不能与统计法律相抵触,也不能与统计行政法规相抵触。
26.《统计执法检查规定》在性质上属于(A)。
A.统计行政规章 B.统计行政法规 C.统计法律 D.部门规章 18.狭义上的统计指数是指(D)。
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B.物量变动的相对数
C.表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D.表明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解析:从狭义上讲,统计指数是表明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所谓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是指那些由于各个部分的不同性质而在研究其数量特征时不能直接进行加总或直接对比的总体。
19.下列指数中,属于个体指数的是(A)。
A.海尔洗衣机的价格指数 B.汽车类价格指数 C.商品价格总指数D.服务类价格指数 解析:指数按其反映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当指数表明某单一要素构成现象变动的相对数时,称为个体指数,如某一种产品或商品的价格 相对变动水平就是个体指数;表明多种要素构成现象的综合变动的相对数时,称为综合指数,如多种不同的产品或商品的价格综合变动水平就是综合指数。BCD三 项属于综合指数。
21.拉氏物价指数通常是把作为权数的价格固定在(A)。
A.基期 B.报告期 C.某一特定期 D.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 2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能反映(A)。
A.一定时期内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B.一定时期内居民家庭所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水平变动的情况
C.一定时期内居民家庭所购买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情况
D.一定时期内职工实际工资的变动情况 解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除了能反映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反映通货膨胀状况;②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③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27.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最为关键的是(C)的集中统一。
A.统计标准 B.统计制度 C.统计管理体制 D.统计调查方法
解析:统计工作的统一性,最关键的就是统计管理体制的集中统一。有了统计管理体制的集中统一,统计部门对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调查,对统计调查对象的社会经济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搜集、汇总,就会富有效率。
28.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A)的统计机构。
A.独立 B.半独立 C.附属于政府某个部门之下 D.独立或附属于政府某个部门之下 解析:根据《统计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29.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有义务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D)予以保密。
A.单项调查资料 B.综合统计资料 C.基本统计资料 D.商业秘密 解析:《统计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30.北京市西城区统计局在业务上接受(C)的指导.A.北京市政府 B.北京市西城区政府 C.北京市统计局 D.国家统计局
解析:根据《统计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依法组织、管理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在统计业务上受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31.国家统计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对(D)的人员和编制实行垂直管理。
A.省级统计部门B.县级以上统计部门 C.直辖市统计部门 D.其派出机构 解析: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是国家统计局的派出机构。国家统计局对其派出机构的人员和编制实行垂直管理。
32.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由(D)定期发布。
A.统计机构 B.国务院新闻办C.国家发改委 D.国家统计局
解析:国家统计局的职责之一是检查、审定、管理、公布、出版全国性的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发布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
33.《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乡镇统计员和乡镇统计信息网络在统计业务上受(D)的领导。
A.国家统计局 B.县级人民政府C.乡镇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34.依照《统计法》的相关规定,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的职权是(A)。
A.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
B.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报告
C.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监督
D.统计调查、统计咨询、统计监督
解析:根据《统计法》第六条和第三十条的有关规定,统计人员的职权,有下列两个方面: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 督的职权,不受侵犯;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有权就与统计有关的问题询问有关人员,要求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并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资料。
35.在部门统计调查中,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应由(B)审批。
A.同级地方人民政府B.国家统计局C.国务院D.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的统计机构 解析: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36.下列关于统计调查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B)。
A.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该项目的统计调查制度
B.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可以同时制定该项目的统计调查制度
C.统计调查项目和该项目的统计调查制度一并报经审批或者备案
D.统计调查应当按照批准或者备案的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实施
解析:统计调查制度,是指实施统计调查必须遵守的技术性规范,是统计调查项目的核心内容,每一项统计调查都有其相应的调查制度。根据《统计法》第十四 条规定,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该项目的统计调查制度,并依照统计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一并报经审批或者备案。
37.以下关于统计执法检查基本特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D)。
A.它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
B.它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
C.它是按照一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进行的
D.它是一种事后的检查,仅对已经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解析:D项,统计执法检查具有主动性,不仅要对已经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还要主动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通过积极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查找违法隐患,纠正违法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预防、减少各种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
38.对给予(D)处罚的案件,统计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组织听证。
A.警告B.没收违法所得 C.罚款D.较大数额罚款
解析: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做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39.统计行政处分的适用的对象是(A)。
A.国家工作人员B.企业中的统计员C.个体工商户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解析: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施行的行政制裁措施。属于下列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 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①行政机关公务员;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③ 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④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
40.某公司统计员王某,因揭露公司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被公司负责人勒令下岗待业,该公司负责人的行为属于(A)的行为。
A.打击报复统计人员B.不重视统计工作C.虚报瞒报统计资料D.干涉正常统计工作 解析:领导人员对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包括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或者对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以及对揭发、检举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
1.已知甲数列的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2.8;乙数列的均值为14.5,标准差为3.7。由此可以断言(A)
A.甲数列均值的代表性好于乙数列B.乙数列均值的代表性好于甲数列
C.两数列均值的代表性相同 D.两数列均值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2.计算中位数公式中的Sm-1,其涵义表示(C)
A.中位数所在组的频数B.中位数所在组的累计频数
C.中位数所在组以前各组的累计频数D.中位数所在组以后各组的累计频数 3.分配数列各组变量值都减少,每组次数加1倍,中位数(A)
A.减少1/2 B.增加1倍 C.增加2倍 D.不变
4.离散程度测度值中,由总体中最大变量值和最小变量值之差决定的是(D)
A.方差 B.标准差 C.平均差 D.极差 5.离散程度的测度值愈大,则(A)
A.反映变量值愈分散,均值代表性愈差B.反映变量值愈集中,均值代表性愈差
C.反映变量值愈分散,均值代表性愈好D.反映变量值愈集中,均值代表性愈好 1.统计分析数据的方法可以分为(D)两类。
A.统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B.理论统计和运用统计
C.统计预测和决策D.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解析:统计学是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统计分析数据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大类。
2.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100万个家庭中抽取1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消费。这项研究的总体是、样本是、样本量是。(C)
A.100万个家庭、100万个家庭的人均消费、1000
B.100万个家庭的人均消费、100万个家庭、1000
C.100万个家庭、1000个家庭、1000
D.100万个家庭的人均消费、1000个家庭、100万
解析:总体是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量。
3.下列数据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有(D)。
A.年龄B.身高C.产品产量D.性别(男、女)解析:数据类型包括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数值变量),定性变量包括分类变量和顺序变量。其中,分类变量是指只能反映现象分类特征的变量,分类变量的观察结果就是分类数据。ABC三项都是数值变量。
4.下列选项中,按数据的计量精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D)。
A.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定量数据B.分类数据、定量数据、顺序数据
C.顺序数据、分类数据、定量数据D.定量数据、顺序数据、分类数据
解析:将计量精度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略到精细分为两大层次: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数值数据)。其中,定性数据又可以分为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顺序数据是比分类数据的计量精度更高一级的数据。定量数据比顺序数据的计量精度又更高一级。
5.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D)。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性质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解析: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根本区别在于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总体中抽出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而典型调查是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6.统计报表按照报送范围,可分为(B)。
A.一次性报表和经常性报表B.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C.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D.月报、季报和年报
解析:按照报送范围,统计报表有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之分:全面报表要求调查对象中的每一个单位均要填报,非全面报表则只要求一部分调查单位填报;按照报送周期,统计报表主要有月报、季报、年报组成,月报内容简单,时效性强,年报则内容比较全面。
7.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30~40,第二组为40~50,第三组为50~60,第四组为60~70,第五组为7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C)。
A.40在第一组,60在第四组
B.50在第二组,70在第五组
C.60在第四组,70在第五组
D.40在第二组,70在第四组
解析:在统计各组频数时,恰好等于某一组的组限时,则采取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即将该频数计算在与下限相同的组内。40为第一组的上限,所以应在第二 组;50为第二组的上限,所以应在第三组;60为第三组的上限,所以应在第四组;70为第四组的上限,所以应在第五组。8.在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中,若各个变量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2,则平均数(C)。
A.不变 B.减少2倍 C.扩大2倍 D.扩大4倍
9.假定5亿人口大国和50万人口小国的居民年龄标准差相同,现在各自用重置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了解年龄状况,比较抽样误差,两者的关系为(C)。
A.两者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不能确定 10.重置抽样的特点是(D)。
A.每次抽样时,总体单位数都是不同的 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
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都在逐渐减少D.每次抽样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 解析:重置抽样是指在抽取样本单位的时候每次只抽取一个样本单位,观察记录之后再放回到总体中参加下一次的抽样,这样在抽样的过程中总体单位总数始终不变。
11.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无限总体中分别抽取容量为20,35,50的样本,当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标准差。(B)
A.保持不变;增加 B.保持不变;减小 C.增加;保持不变 D.减小;保持不变 12.联系一定的概率作总体参数区间估计时,概率表明的是要求估计的(B)。
A.精确度 B.可靠程度 C.准确性 D.有效性 解析:区间估计就是根据估计可靠程度的要求,利用随机抽取的样本的统计量值确定能够覆盖总体参数的可能区间的一种估计方法。概率越大,估计的可靠程度越高,置信区间就越宽;概率越小,估计的可靠程度越低,置信区间就越窄。
14.在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且为大样本条件下,构造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时使用的分布是(A)。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χ2分布 D.F分布
解析:如果总体方差未知,且为小样本条件下,需要用样本方差代替总体方差,样本均值经过标准化以后的随机变量服从自由度为(n-1)的t分布,需要采 用t分布来建立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大样本条件下,用样本方差代替总体方差,采用正态分布来建立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15.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5.5%、4.6%、3.1%、2.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D)。
A.5.5%×4.6%×3.1%×2.5%
B.(5.5%×4.6%×3.1%×2.5%)-100%
C.105.5%×104.6%×103.1%×102.5%
D.(105.5%×104.6%×103.1%×102.5%)-100%
解析:环比发展速度为105.5%、104.6%、103.1%、102.5%,而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对应的定基发展速度,即定基发展速 度=105.5%×104.6%×103.1%×102.5%。则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105.5%×104.6%×103.1%×102.5%)-100%。
16.表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C)。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
解析:环比发展速度说明所研究现象相邻两个时期(逐期)发展变化的程度;平均发展速度说明某种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逐期平均发展变化的程度;定基增长速度是累计增长量与某一固定时期发展水平对比的结果,表示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增长程度。
17.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
A.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1 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解析:A项,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18.一次指数平滑法得到t+1期的预测值等于(A)。
A.t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值
B.t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1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值
C.t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1期实际观察值的加权平均值
D.t+1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值 19.下列指数中,属于狭义概念指数的是(C)。
A.原油产量指数 B.石油价格指数C.石油化工行业销售量指数D.职工人数指数
解析:从狭义上讲,统计指数是表明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所谓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是指那些由于各个部分的不同性质而在研究其数 量特征时不能直接进行加总或直接对比的总体。C项是不同的产品和商品构成的总体,其销售量不能直接加总,需确定同度量因素对总体综合,故属于狭义概念的指 数。
20.统计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D)。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D.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26.在统计法律制度中,具有最高的统计法律效力的是(A)。
A.统计法律B.统计行政法规C.地方性统计法规D.统计规范性文件 解析:统计法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①统计法律所规定的内容是统计工作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②统计法律在统计法律制度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规章的依据。
27.《统计法实施细则》是由(B)发布实施的。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C.国务院办公厅 D.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解析:《统计法实施细则》在性质上属于行政法规,其由国务院批准或者修订,由国家统计局发布实施。
28.《统计法实施细则》是由(B)批准或者修订的。
A.国家统计局B.国务院C.国务院办公厅 D.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解析:《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批准或者修订,由国家统计局发布实施。
29.统计资料应当依法(A)。
A.统一管理和公布B.分别管理和公布C.统一管理,分别公布D.分别管理,统一公布 解析:统计工作的统一性,在统计资料方面的体现就是统计资料的统一管理和公布,亦即对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得到的有关统计资料,应当由对该资料具有管理权限的有关统计机构统一管理和公布。
22.如果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5%,销售量指数下降10%,则销售额(A)。
A.有所增加B.有所减少C.没有变化D.无法判断
解析:零售价格指数=1+15%=115%,销售量指数=1-10%=90%,则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零售价格指数=115%×90%=103.5%,说明销售额增加了103.5%-100%=3.5%。
23.统计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D)。
A.调整方法的多样性B.立法目的的规范性C.法律责任的差异性D.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解析:统计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是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而言的,这也是统计法之所以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根本所在。
24.2009年修订《统计法》的重中之重是(C)。
A.保障统计工作的独立性B.保障统计工作的统一性C.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制度
D.保障统计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
解析: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灵魂。完善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制度,是此次《统计法》修订的重中之重。
25.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报(B)审批。
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全国人大常委会D.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
解析:根据《统计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但须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34.国家统计调查项目中的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报(A)审批。
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国家统计局或国务院
解析: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分为两种情况:①由国家统计局单独制定;②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其中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等,报国务院审批;其他调查项目,报国务院备案。
35.统计执法检查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一种(B)活动。
A.行政许可B.行政执法C.行政合同D.行政裁决
解析:统计执法检查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一方面,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要忠于职守,正确地履行职责,认真做好对统计 法规和统计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得随意放弃对各种统计违法行为的查处权。另一方面,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在行使检查职权时,被检查单位和个人必 须予以配合,不得干涉、阻挠或者拒绝检查。
36.案件审理完毕,在正式做出行政处罚决定(A),行政机关应当履行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义务。
A.之前B.之后C.同时D.之前或同时
解析: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做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同时或之后履行告知义务,均属未依法履行告知义务。
37.某个体工商户拒绝提供统计资料,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A)万元以下的罚款。
A.1B.5C.10D.15 30.下列选项中可以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的是(C)。
A.某村村委会B.某镇政府C.某市政府 D.某市人大常委会 31.使“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法律化的文件是(C)。
A.《关于加强统计工作充实统计机构的决定》 B.《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D.《统计法实施细则》 32.国家统计局在性质上属于(D)。
A.国务院办公厅B.国务院办事机构C.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D.国务院直属机构 33.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承办机关是(D)。
A.国家统计局B.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地市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38.包庇、纵容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据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D)处分。
A.行政B.降级C.撤职D.记过或记大过
39.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内既未申请复议,也未起诉,而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统计行政机关可以(B)。
A.依法强制执行B.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C.与相对人协商解决D.起诉
40.统计行政诉讼是(B)对统计行政案件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判的活动。
A.统计部门B.人民法院C.人民检察院 D.监察部门 1.在总需求中属于外生变量的是(C)。
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支出D.净出口 2.根据投资乘数原理,当边际消费倾向c=0.6时,如果投资增加100,国民收入最终增加(C)。
A.150 B.200 C.250 D.300 3.在法定准备金率为唯一准备金率,且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全部存入活期存款账户的条件下,当准备金率为10%时,一个单位的基础货币可以创造出(A)的存款。
A.10倍 B.15倍 C.20倍 D.25倍 4.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的自发投资需求为5000亿元,投资的利率弹性为8000亿元,当利率为5%时,整个社会的投资需求为(B)亿元。
A.4000 B.4600 C.5000 D.5600 5.已知储蓄函数为S=-1000+0.6Y,当投资为2000时,均衡出产为(B)。
A.7500
B.5000
C.3000
D.2500 6.北戴河冬季旅游处于低谷,大量第三产业人员失业,这属于(B)。
A.摩擦性失业 B.季节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7.由于经济衰退和萧条导致需求不足而引致的失业叫做(D)。
A.摩擦性失业 B.季节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8.一般认为经济中存在(B)的失业率是正常。
A.1-3% B.4-6%
C.7-8% D.8-10% 9.如果潜在GDP增长率为8%,而实际GDP增长率为5%,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将会下降(B)。
A.1% B.1.5%
C.2%
D.2.5% 10.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部门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长会产生一定度低效作用的经济现象被称为(A)。
A.挤出效应 B.庇古效应 C.利息率效应 D.凯恩斯效应 1.一个统计总体(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2.某高校1995年全部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2岁,这是(D)。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C)。
A.是一致的B.是毫无区别的 C.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又是一致的 D.是无关联的两个概念
4.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D)。
A.各组的频率相互之比 B.各组分布次数的相互之比 C.各组分布次数与频率之比
D.各组分布频数与频数总之比
5.下列组距数列组中值的计算中,错误的计算公式是(B)。
A.组中值=(上限+下限)/2
B.组中值=上限+组距/2 C.组中值=下限+组距/2
D.首组是开口组组中值=首组上限-邻组组距/2 6.把人口现象按照民族划分.各组间的差异属于(B)。
A.数量差异B.属性差异C.数值差异D.变量值差异
7.在相对指标中,主要用有名数来表现指标数值的是(B)。
A.结构相对数B.强度相对教 C.比较相对教 D.动态相对数
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自(B)起开始实施的。
A.1983年12月8日 B.1984年1月1日 C.1987年1月19日 D.1996年5月15日
9.《山东省境计管理条例》是由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属于(C)。
A.统计法律 B.统计规章 C.地方统计法规 D.统计行敢法规 10.我国的统计工作实行(D)管理体制。
A.集中型B.分散型 C.集中与分散型 D.统一领导、分教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