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金凤五小 王旭波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P117~11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
2、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计算,并能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难点:按运算顺序灵活选用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9 13和39 7和8 2、3和4 5、6和30
2、口算练习:
1/3+1/4= 2/5-1/10= 4+5/12= 43-13+25= 78-(40-12)=
3、口述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遇到有括号的,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情景引入 探索新知
1、出示湖北云梦风景图片及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统计图
师: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处美丽的景区(出示图片),这是湖北省的云梦森林公园景色,那里崇山峻岭,风景优美,森林里到处有高大的乔木林、低矮的灌木林,还有大片的草地。
这是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统计表(出示表格),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还有谁来说?(先请2位学生说,再一起读一遍。)
生:乔木林占公园面积的1/2,灌木林占公园面积的3/10,草地占公园面积的1/5。
引导学生读懂表格,2、提出问题:
师: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占公园面积的几分之几呢?
这里的“森林部分”指的是什么?
你会列式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1/2+3/10—1/5(1/2-1/5+3/10 3/10-1/5+1/2)
3、引出课题
比较:这些算式与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引出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例1(1):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师:怎样计算这几个算式呢?,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吗?
(1)尝试计算
(2)反馈评讲
反馈:a、说说解题思路先算什么?(指名说,同桌说)
B、观察运算顺序你有什么发现?(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c、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3)老师强调书写格式及注意事项:用递等式计算,等号一律对齐,分数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2、例1(2):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过度语:森林会给环境带来什么好处呢?云梦公园地处长江中下游,雨水特别充足(下雨动态图)。这么丰富的降水量都转化成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的表格)一起读一读:“森林和周边裸露地面降水量转化情况统计对比”。
师:仔细读这个表格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先让学生解读表格,再引导学生理解表格意思。)
(1)下雨后,森林里的降水量转化情况:储存为地下水、地表水和其他形式分别是多少?(7/20、1/
4、2/5)把谁看做单位“1”?
(2)提出问题:
再来看看周边裸露地面的降水量转化情况:地表水11/20、其他2/5,那么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先想一想怎样解答,再做在本子上。
(3)尝试解决,请两名方法不同的同学板演。
(4)反馈评讲
请板演的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再比较两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强调带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最后强调答案)
(5)渗透情感教育
师:我们知道雨过天晴后,地表水和其他形式的雨水一般都会被蒸发,只有地下水被储存起来。比一比,森林和裸露地面的地下水的储存情况?(出示课件)
发现这种情况,你想说什么?(渗透环保意识)
小结:你说的非常好,我们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行动起来,一起绿化环境,保护水资源。
3、归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归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加法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结合例题板书:从左往右 先算括号里面的)温馨提示: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
三、巩固应用。
过度语:同学们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1、先说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这是老师统计的上周六同学们的休假方式,**给大家读一读:独立完成,同学交流.3、用今天学会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王老师用一根 1米 长的铁丝围成了一个三角形,量得三角形的一条边长1/ 4米,另一条边长3/ 8米,求第三条边长多少米?这个三角形是一个什么三角形?(能想象出这是怎样的三角形吗?)
4、过度语:我们每位学生一天的时间会有以下几方面的分配,(出示练习4)读书时间占一天时间的(),吃饭时间占(),玩乐时间占(),求睡觉时间占一天时间的几分之几?怎样完成?
师: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最好能达到10小时,这样更有利于你们的生长发育,记得晚上一定要早睡。
师:同学们真的挺能干,这些问题轻松就解决了,下面老师给出一题难一点的题目:
5、我校上星期举办了作文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2/5,,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9/10,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这里把什么看成单位“ 1” ?)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第二篇:《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7~118页以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湖北云梦风景图片及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统计图
师:湖北云梦崇山峻岭,风景优美,这里有高大的乔木林、低矮的灌木林,还有大片的草地。
下面是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统计图,从这张统计图。从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乔木林占1/2,灌木林占3/10,草地占1/5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解答。
反馈后,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 在创设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是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良好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二是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提出问题:
师: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占公园面积的几分之几呢?
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你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列出什么样的算式?②如何计算?
(在学生探索过程中,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2)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示学生的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1/2+3/10-1/5
1/2+3/10-1/5 =5/10+3/10-1/5
=5/10+3/10-2/10 =8/10-1/5
=8/10-2/10 =8/10-2/10
=6/10 =6/10
=3/5 =3/5(3)对比方法,总结优化。
提出问题:你喜欢哪种方法呢?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简便?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种方法:分步通分。第二种方法:一次通分。
★ 三个分数都是异分母分数,一次通分比较简便。★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相同。
同级运算应该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但是有时为了简便,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5)实战检验: 2/3+4/5-3/10(6)老师强调书写格式及注意事项:用递等式计算,等号一律对齐,分数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 将数学问题与生活联系起来,激活学生积极的情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引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进一步强调书写过程的规范性,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7)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2、学生自学例1(2)。
(1)师:湖北云梦地处长江中下游,雨水充足。下面是这次梅雨季节云梦森林公园和周边裸露地面降水量转化情况对比图,(2)自学指导
①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然后在小组内说说:这次降水后,森林里以地下水、地表水和其他形式储存分别是多少?(7/20、1/
4、2/5)把谁看做单位“1”?你认为以哪种形式储存的水要多一些? ②以2/5为例,说说它的分数意义。
②提出问题:再来看看周边裸露地面的情况:地表水11/20、其他2/5,那么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3)自主探索
学生根据题意,结合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列式计算。展示两种不同算法:
1-11/20-2/5
1-(11/20+2/5)=20/20-11/20-8/20 =1-(11/20+8/20)=9/20-8/20
=1-19/20 =1/20
=1/20(4)分析算式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观察以上两种不同的解答方式,说一说算式的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从左往右计算。带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数。(5)实战检验:
4/5-3/10+2/3
5/6-(1/2+1/3)=24/30-9/30+20/30 =5/6-(3/6+2/6)=15/30+20/30
=5/6-5/6 =35/30
=0 =7/6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自己总结出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推理和概括能力。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楚1在这里表示的是什么,应看作几分之几来计算。
3、归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归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同.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后算()。追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2、列式计算(或列方程)。(5分)
57(1)从1里减去,所得的差与 的和是多少?
612(2)一个数比1121 与 的和少,这个数是多少 12543、识图回答问题:
出门的同学比留在家中的同学多几分之几?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五、板书设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六.思维训练
某市举办一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分之几?
25910。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
第三篇: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一、教学内容分析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的一般方法。教材以“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与“森林和裸露地面降水量转化情况对比”为背景,引入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和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计算这两种类型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本节的两个例题,都应用了对比的方法,例1(1)是计算方法的对比,例1(2)是解题思路的对比。通过这两次对比,让学生又一次体会对比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它是帮助自己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掌握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重要手段。
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通过对比的方法,体会根据数据特点选 择合理算法的优势,逐步培养优化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放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归纳,提高思维水平。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是分数加减运算的发展,是解决现实中诸多问题的需要。它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方法与过程: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五、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口算练习:
1/3+1/4=
2/5-1/10=
4+5/12=
43-13+25=
78-(40-12)=
2、口述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遇到有括号的,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教学例1(1):
1)口述结合小黑板出示例1:我们盖尾的人大代表李美和的“山科研基地”里栽培了很多树木和花草(同时出示例1表格)(1)。提出问题:
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 你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吗?
(2)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列出什么样的算式?
②如何计算?
(在学生探索过程中,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3)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
展示学生的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1/2+3/10-1/5
1/2+3/10-1/5 =5/10+3/10-1/5
=5/10+3/10-2/10
=8/10-1/5
=8/10-2/10 =8/10-2/10
=6/10 =6/10
=3/5 =3/5
4)对比方法,总结优化。
提出问题:你喜欢哪种方法呢?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简便? 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种方法:分步通分。第二种方法:一次通分。
★ 三个分数都是异分母分数,一次通分比较简便。★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5)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相同。
同级运算应该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但是有时为了简便,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6)实战检验: 4/5—3/10+2/3 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2、教学例1(2)。
(1)出示情境图例1(2)。
(2)分析题意,提出问题。
①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这里面的分数各表示什么?
②以2/5为例,说说它的分数意义。
③这里把什么当做单位“1 ” 呢?
④提出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3)自主探索
学生根据题意,结合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列式计算。展示两种不同算法:
1-11/20-2/5
1-(11/20+2/5)=20/20-11/20-8/20
=1-(11/20+8/20)=9/20-8/20
=1-19/20 =1/20
=1/20(4)分析算式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观察以上两种不同的解答方式,说一说算式的运算顺序。
没有括号的:从左往右计算。
带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数。
(5)实战检验:
1/2-(3/4-3/8)
5/6-(1/2+1/3)
(6)知识反馈: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同.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后算()。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选做)
1、李明用一根1m长的铁丝围了一个三角形,量得三角形的一边是1/4 m,另一边是3/8m,第三条边长多少米?它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解:
1-1/4-3/8
=8/8-2/8-3/8
=6/8-3/8
=3/8
答:第三条边长3/8m,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师:同学们真的挺能干,这些问题轻松就解决了,下面老师给出一题难一点的题目:
(4)我校上星期举办了作文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4/5,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3/4,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这里把什么看成单位“ 1” ?)
四、全课总结。
学生交流,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第四篇: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117、118 的内容及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一4 题。二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 .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三 重点难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8-13 16-4+21 24-(18+3)2.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二)教学实施 .出示例1 的表格。
(l)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2)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3)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4)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方法一: 方法二:
(5)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2 .出示例1 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l)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 ?是什么意思?
(2)请学生列出算式:1 --或1 -(+)(3)请学生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提问: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 3 .小结。
提问: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4 .完成教材第118页的“做一做。
学生试着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看运算顺序及书写美观情况。5 .完成教材第120 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 4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 — 4 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思维训练
某市举办一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综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第五篇: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第97-98页 的例1内容及第100页练习二十五的 第1 一4 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在对比中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最优化。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增强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代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按运算顺序灵活选用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小组合作。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计算
5/8+1/3=
1/2-1/5= 你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么计算吗?
2、轻松准备: + 57 - 21
- 45 + 65
-(32 + 18)
+(64 - 25)
说一说,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3、揭示课题:
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然很快想到要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从而引出课题。)
二、情景引入,复习回忆
1、出示湖北云梦风景图片及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统计图
师: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处美丽的景区(出示图片),这是湖北省的云梦森林公园景色,那里崇山峻岭,风景优美,森林里到处有高大的乔木林、低矮的灌木林,还有大片的草地。
这是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统计表(出示表格),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还有谁来说?(先请2位学生说,再一起读一遍。)
生:乔木林占公园面积的1/2,灌木林占公园面积的3/10,草地占公园面积的1/5。
(引导学生读懂表格,并根据信息形成一个扇形统计图)
师:我们把这些信息绘制成一个扇形统计图,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口头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在本子解答。(反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2、提出问题:
师: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占公园面积的几分之几呢?你会列式吗?还有其他方法吗?(1/2+3/10—1/5
1/2-1/5+3/10
3/10-1/5+1/2)
3、引出课题
比较:这些算式与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引出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三、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例1(1):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师:怎样计算这几个算式呢?,你能用学过的知识选其中两种进行计算吗?
(1)尝试计算
(2)反馈评讲
反馈:a、说说解题思路先算什么?(指名说,同桌说)
B、观察这三种计算方法的运算顺序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比较归纳得出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c、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3)老师强调书写格式及注意事项:用递等式计算,等号一律对齐,分数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2、例1(2):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过度语:森林多会给环境带来什么好处呢?这云梦公园地处长江中下游,雨水特别充足(下雨动态图)。这么丰富的降水量都转化成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的表格)一起读一读:“森林和周边裸露地面降水量转化情况统计对比”。
师:仔细读这个表格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先让学生解读表格,再引导学生理解表格意思。)
(1)降水后,森林里的雨水储存为地下水、地表水和其他形式分别是多少?(7/20、1/
4、2/5)把谁看做单位“1”?
(2)提出问题:
再来看看周边裸露地面的降水量转化情况:地表水11/20、其他2/5,那么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先想一想怎样解答,再做在本子上。
(3)尝试解决
(4)反馈评讲(课件上出示两种方法)
请板演的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再比较两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强调带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最后强调答案)
(5)渗透情感教育
师:我们知道雨过天晴后,地表水和其他形式的雨水一般都会被挥发,只有地下水被储存起来。比一比,森林和裸露地面的地下水的储存情况?(出示课件)
发现这种情况,你想说什么?(渗透环保意识)
境,保护水资源。
3、归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归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加法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结合例题板书:从左往右
先算小括号里)温馨提示: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
三、巩固应用。
小结:你说的非常好,我们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行动起来,一起绿化环师:今天学习的知识在书本第117到118页,请大家打开书看一看。
过度语:同学们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1、先说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用今天学会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李明用一根 1米 长的铁丝围成了一个三角形,量得三角形的一条边长1/ 4米,另一条边长3/ 8米,求第三条边长多少米?这个三角形是一个什么三角形?(能想象出这是怎样的三角形吗?)
过度语:我们每位学生一天的时间会有以下几方面的分配,(出示练习3)读书时间占一天时间的(),吃饭时间占(),玩乐时间占(),求睡觉时间占几分之几?会求吗?
(2)一个人每天的睡眠时间约占一天时间的几分之几? 样更有利于你们的生长发育,记得晚上一定要早睡。
(3)的题目: 师:其实据专家们的最新报导,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最好能达到10小时,这
师:同学们真的挺能干,这些问题轻松就解决了,下面老师给出一题难一点
(4)我校上星期举办了作文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占总人数的,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这里把什么看成单位“ 1” ?)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