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6:4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共)》。

第一篇: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共)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享有哪些基本的民事权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自己的民事权利。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享有哪些基本的民事权利呢?

(一)你们有被抚养的权利。

我们都知道抚养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那么不幸失去父母的孩子,或者父母因经济困难、身体有病没有能力抚养自己的未成年人怎么办哪?我国《婚姻法》规定,遇到这种情况,未成年人年满18周岁的哥哥、姐姐如果有抚养能力的就应该抚养自己的弟弟、妹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如果健康状况良好、并且有经济能力抚养自己的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按照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也可以要求他们支付生活费和教育费。再如果这些亲属都没有能力或者说都不在了,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这时候还有党和我们的国家,你们可以找到当地人民政府,国家和政府有法律规定的义务来帮助你们。同学们一定都知道在今年的5月12日我国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的大地震,在这次自然灾害中有很多的小朋友都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成为孤儿,这个时候就是我们的党和政府承担了对未成人的保护义务的。

(二)你们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对于你们的这一权利,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都明确规定:“年满6周岁的孩子,不分性别、民族和种族都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在经济比较落后和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必须让年满入学年龄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不可以让未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所以,如果有的家长因经济条件不好,或者孩子的成绩差而不让孩子继续读书,那么,未成年人就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曾经,我就代理过很多的未成年人因父母离婚后,直接抚养未成年人一方的父母因经济困难,而对方

不肯支付教育费导致未成年人辍学的案件。起诉到法院后,对方父母都是被判承担教育费的。所对于教育权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权利,要知道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三)你们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权利。

对此,我国《民法通则》也有相应的规定。你们作为未成年人,虽然年龄小,生活比较简单,但也有自己的隐私,法律同样保护你们的隐私。如:个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等及其他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情、被他人收养的事实、身体的某些疾病等都属于个人隐私。任何人包括父母、老师都不可以随意拆看、毁弃、隐匿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不可以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如果你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同样也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进行捍卫。

(四)你们拥有生命权、健康权和维护人格尊严的权利。

《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定了“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第101条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所以,同学们你们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你们的生命、健康和人格尊严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即使是你们的父母也不得以教育的名义随意打骂、甚至打伤、打死自己的孩子,老师也不能随意体罚未成年学生。如果你们的人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侵犯,不管父母和老师的出发点如何都是违法的,严重的还会触犯刑律。当然,如果是父母和老师偶尔的轻微的进行必要的教育性的惩罚(我所指的是惩罚而不是体罚)的行为,并不是违法行为。例如对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罚站或者是进行劳动等,在不影响你们身体健康、不有损你们人格尊严的情况下是不构成违法的。所以你们也不要小题大做,说是对未成合法权利的侵犯而要进行维权。我记得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我就曾经因迟到、完不成作业被老师罚过站、打扫过卫生等等。

(五)你们有接受馈赠的权利。

比如说:逢年过节,长辈送给你们的压岁钱,就属于赠与的性质,这部分钱是属于你们个人的财产,父母只能代管,不能随意处分。因为,接受别人的馈赠是纯获利益的行为,是不会对你们的合

第二篇: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第一课

法律并不神秘

教学目标:

1、法律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是规则,让同学们知道必须认真遵守。

2、生活需要规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法。

3、通过学习让同学们知道生活离不开法律,又受到法律的限制。

过程与方法:

1、在“大风车”的王国里,让“智多星”娓娓道来告诉同学们一些法律的知识。

2、在“你知道们吗”的版块里传递法律知识。“故事城”里一个个小故事,让同学在故事里,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3、“动动手动动脑”在练习中感知法律的意义,教会同学们日常的行为规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法律并不神秘秘,法律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法律。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做一个合格的法律小公民意识。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法律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认真的遵守,培养学生遵守法律,不做

法律是规则

违法法律的事情。

2、法律是规则,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懂得只有遵守法律社会才会变得更加有秩序,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过程与方法:

1、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

2、小组讨论,集体讨论。在疑问中寻找解决的问题。

教学重点:法律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认真的遵守,培养学生遵守法律,不做违法法律的事

教学难点:法律是规则,养学生遵守法律,不做违法法律的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律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法律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规则。

二、教学新课

1、法律既然是我们生活的规则,发挥着怎样重要的作用?(社会变得有秩序,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同学们,走让我们进大风车,感受美国的法律:行人优先,汽车让人“是美国交通的基本法则。感受绅士的风度。

在美国,司机碰到行人会怎样做?想一想在我国情况又会怎样? 从中我们感受到法律的重要!

3、智多星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走进法律,感受法律规则的种种: A、国家,学校都可以制定规则。

B、法律规则代表着国家,只有国家才能制定。法律是国家制定的规则。我们必须遵守法律规则。

C、遵守法律规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才能有序、正常地进行。4、1823年,在英格兰一所大学的一场足球赛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制定了什么样的规则?

5、教师讲故事《知错就改的咪咪》,听完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从中学到什么?

三、动动手动动脑。

1、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规则,请你围绕“我的一天”描述一下我们的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规则。

2、请你想一想,我们的衣食住行,那些地方需要用到法律?

3、请你想一想,下面那些做法违反了社会的规则?

(1)贝贝担心上课迟到,骑自行车闯红灯。(2)佩佩给新来的同学起外号。(3)雷雷抄了好朋友的作业。

三、全课小结:

课后反思:

第二节

教学目标:

1、生活需要规则,就形成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法律。

2、法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际生活,让同学感知法律来源于生活,也给我们的衣食住行带来方便。情感谈吐与价值观

培养血学生遵守规定,做合格的法律小公民。

一、情境引入

二、学习新课

1、生活需要规则,于是人们共同制定了规则并加以遵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法。

2、法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法律来源于生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法律。法律也给我们的生活带了方便。

3、同学们,有了法律规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请小组合作,讨论一下,看哪一个组讨论的做好!

4、假设一下,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这些规定,将会怎样?畅所欲言。

5、走进“大风车“,暑假的一天下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遇到

法律来源于生活

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找”法律“来帮忙。

6、“智多星“爷爷告诉什么?

7、“你知道什么?”新加波、德国、瑞典等国家有哪些规定?

8、故事城“法律规则就在身边”。

三、动动脑动动手。

1、请同学说一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需要用到法律?

2、如果老师上课时让你罚站,你觉得对吗?为什么?

四、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节

教学目标:

1、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让同学们感受到我们既受到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法律的限制。

3、没有法律制度的约束,我们的安全无法保证,生活将会变得混乱。过程与方法

小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观看视频。让同学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法律制度的约束,我们的安全无法

生活离不开法律

保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规定,懂得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一、教学引入:

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讲授新课:

1、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同学们感受到我们既受到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法律的限制。

2、走进“大风车”小亮在放学后和几位同学玩起了公用电话对不对?为什么警察叔叔对小亮和明明批评?

3、衣食住行,法律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都有体现,请同学举出身边的例子。

4、“你知道吗?”法律知识的扩展延伸。

三、走进生活,感知法律。

教师讲故事《家庭与法律》

四、动动手动动脑。

1、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呢?生活中那些地方离不开法律?

2、请同学们说一说,法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五、课后小结:

课后反思:

第二课

做一个守法的小公民 教学目标:

1、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文明社会里。

2、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3、培养学生讲究文明礼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培养文明习惯,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安全,热爱关心集体,做一个守法的小公民。

过程与方法:

小组讨论,个别发言,教师总结。

第一节 我们是鱼,集体是水

教学目标:

1、集体是我们个人组成的,我们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2、一个人只有服务于集体,才能服务于集体,才能帮助更多的人,才能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出:

教师讲 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国王,他有十个儿子平时因权势互相勾心斗角…………….。

二、教学新课

1、学生讨论:假如我们不遵守法律,会怎样 ?

2、遵纪守法,从我做起。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组成的。如果我们是鱼,集体就是水,我们离不开集体,就像鱼儿离不开水。

3、一个人只有服务于集体,才能服务于集体,才能帮助更多的人,才能作出更大的贡献。

4、走进“智多星”让同学们感知什么是集体?

5、在“故事城”里,感受关心集体,帮助同学的浓浓情意。

三、动动手动动脑

1、想一想,我们生活的集体有哪些》请你来列一列.2、学校文艺汇演,你参加了学校合唱训练,但你马上要才加实例的选拔赛还要练钢琴,面对这种情况,你打算怎么办?

四、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节

养成好习惯

克服坏习惯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让学生懂得好的习惯使我们的生活幸福,学习进步。

2、坏习惯不要养成,它会违反社会公德,甚至是违法法律的行为。

3、所以我们从小他、养成好习惯,克服坏习惯。过程与方法:

1、小组讨论,在自己的行为中自我鉴定,学会找到不足,加以改正。

2、观看幻灯,教师讲解。培养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二、教学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天做的每一件事,都与习惯有关。习惯就像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一个人的心灵。

2、坏习惯不要养成,它会违反社会公德,甚至是违法法律的行为。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坏习惯?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插队,没有礼貌等。

3、小组之间互相表扬,小组成员之间有哪些好习惯?(经常使用礼貌用语,进门前敲门,不在楼道大声喧哗,按时到校不旷课,不给他人起外号等)

4、“你知道吗?文明语言

5、故事城——尊敬老师是一种好习惯。

三、动动手是动动脑

1、你有哪些好习惯?请你写下来吧!

2、请你自己想一想,自己身上还有哪些不好的习惯?应该怎样改正?

3、好习惯告诉我们这样做:

对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家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公共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四、全课小结

课后反思:

第三节

公共秩序

大家来维护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2、教育学生人人都要遵守公共秩序,才能保证公共安全和良好的学习,生活坏境。

教学过程与方法:

播放影片,小组讨论,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教学引入

二、教学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公共秩序,才能保证公共安全和良好,如果我们不遵守公共秩序,会怎样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破坏社会秩序,损坏社会利益)

2、人与人经常在公共场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按着自己的想法做事,我们的生活很难想象。

3、社会是大家的,维护要靠大家,靠每一个人的自觉和努力。因此必须制定人人遵守的规矩。这就形成了社会的公共秩序。

4、走进智多星,看看我们都应该遵守那些公共秩序?我们要争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等。

5、你知道吗?有这样一则报道,新加坡……………..“不文明的行为也是可耻的”

三、动动脑动动手

1、明明、亮亮做得对吗?应当怎样做?

(1喜欢看书,在图书馆里发现了一本画册,爱不释手,趁管理员不注意偷偷的撕了两页。

(2亮亮很崇拜功夫片的明星,他仿效影片中的英雄刻苦练飞镖,把路灯当靶子扔石头。

3、在电影院里,同学们我们不应怎样做?

四、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

我们爱祖国

我们爱宪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我们的法律也是一个大家庭。

3、法律的母亲——宪法。

4、维护祖国,人人有责

5、五十六个名族五十六枝花

第一节 法律的母亲叫宪法

教学目标:

1、我国宪法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本课让学生知道宪法与一般的法律是不同的。

2、宪法是其它法律的的母亲。其它法是子法。

3、让学生知道宪法是一部“爱”的法律,宪法会保护我们国家的每一个人。

过程与方法:

情境引入,知识传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必须遵守宪法。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是由多少个名族组成的?我国的宪法是哪一年制定的?

二、教学新课:

1、同学们,我国的宪法全称是什么?

2、宪法与其它的法律是不同的,宪法是其它法律的的母亲。其它法是子法。

3、让学生知道宪法是一部“爱”的法律,宪法会保护我们国家的每一个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都必须遵守宪法。

4、走进宪法,同学们你们知道宪法一共包括几章,多少条?基本内容是什么?

5、我们都知道,在学校学习要遵守学校的纪律,要懂得在学校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可以不做,什么样的事情是我们必须做的。小组之间讨论,汇报。

6、如果我们不遵守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7、你知道吗?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

三、动动手动动脑。

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因此,任何法律条文的制定是不得同宪法相互抵触,否则就是无效的。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

2、通过本节的学习,请你来判断下面这些说法是对的还是错误的?

(1)我国现在的宪法是1982年指定的。()

(2)我国的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指定的。()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的指定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四、课后小结:

课后反思:

第二节

维护祖国

人人有责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做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利益的事情。

2、要维护祖国的统一,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山河壮美而自豪。教学过程与方法

播放祖国山川壮美的画面,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我们都把祖国比喻什么?(母亲)所以我们就应该像爱自己的母亲那样热爱自己的母亲。

2、我们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做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利益的事情:要维护祖国的统一,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3、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祖国吗?为什么呢?小组讨论,说出理由和依据。(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和成就,地域辽阔、山河壮美……..)

4、同学们做一个中国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吗?为什么?

(有四大的发明、有绵延的万里长城,有秦兵马俑……….)

5、我们都是热爱祖国的小学生,你是怎样做的?

6、你知道?-----------为了祖国。

7、故事城--------我们的祖国叫中国。

三、动动手动动脑

1、热爱祖国,从点滴做起,想一想我们可以为祖国做些什么?

2、下面的那些行为是维护祖国的行为?请你选择:

(1)爱护国旗,不让国旗淋湿。()

(2)升国旗时候保持严肃,行队礼。()(3)在外国人面前说中国的坏话。()

四、全课小结:

课后反思:

第三节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教学目标:

4、学习本节,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5、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和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等56个名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它民族人口最少,被称为少数民族。

6、让学生知道我国有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教学过程与方法:

故事引入,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已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二、教学新课:

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2、“中国”与“中华”“华夏”相通。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和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等56个名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它民族人口最少,被称为少数民族。

3、同学们你们知道汉族人口最多有多少人吗?占总人口的多少?

4、“智多星“会告诉我们什么?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吧!

5、你知道吗?——民族习俗

6、故事城———少数名族,同是一家人。

三、动动手动动脑

1、你还知道那些少数名族的名字?请把它们写下来。

2、朝鲜族一般喜欢素白色,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请你再查一查。朝鲜族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有哪些不同。

四、全课小结:

课后反思:

第四课

人类有许多好朋友

教学目标

1、人类有许多好朋友,花草树木,地球都是人类的朋友。

2、为了人类的美好,我们要关心爱护我们的朋友,友好对待人类的好朋友。

3、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过程与方法:

学生以独立的方式展示,如幻灯片、动漫、DV、图画展等等,鼓励形式多样、新颖。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难点: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重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第一节

花草树木会说话

教学目标:

1、花草树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灰尘、释放人体所需的新鲜空气,是人类的朋友。

2、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可以制造氧气,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所以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难点:我们爱护花草树木,就像爱护我们的朋友一样。

教学重点:花草树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灰尘、释放人体所需的新鲜空气,是人类的朋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小品,说感受

1.情景导入

2.学生表演小品《地球爷爷看病》。

3.交流:

二、讨论活动

1.情景导入 2.交流汇报

3、同学们,会草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为什么说它们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4、公园里的花草树木,每天都不停的制造氧气,所以公园里的空气特别新鲜。

5、走进“智多星”,它会告我们什么?那么花草树木都有什么好处呢?

花草树木是“治疗器”,是“天然的氧气”。是“空气过滤器”。是“灭菌队”,是“消声器”,是“降温品”,是“御寒物”。

6、观看视频短片,听花草树木的诉说,我们人类应该反思一下自己,请不要伤害花草树木,她们可是人类的朋友,7、故事城——花草树木的对话。

三、动动脑,动动手。

1、身边的花草树木,给生活增添了绿色,请大家四人一组,分别扮演花草树木,做一小游戏。

2、有人破坏我们家乡的花草树木,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课后小结:

课后反思:

第二节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美丽无比的星球,环境污染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伤害。

2、为了美好的明天,培养学生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

教学难点:保护地球,爱护我们身边的环境。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教学质疑,激发学习情趣

二、教学新课

1、教师: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美丽无比的星球,环境污染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伤害。

2、教师:为了美好的明天,培养学生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

3、大风车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同学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吧!

4、“智多星”爷爷告诉我们:

(1 我们居住的星球叫地球,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

(2 我们国家有哪些保护环境的法律?

(3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5、小组之间合作,保护环境,那些事情做得不对?你做了那些不对的事情,以后会怎样做?

6、“你知道吗?”——教育在美国

7、故事城——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三、动动手动动脑 1、6月5日是世界坏境日,请你以“环境”为主题,写一句宣传语张贴在教室里。

2、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请你想一想,我们每一天应该以怎样的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你平时是怎样保护环境的?

3、说一说,下面哪些行为是保护环境的行为?

(1

参与环保活动。

(2

把家中的垃圾分类放。

(3

不乱扔果皮纸屑。

(4

不在墙上涂抹乱画。

四、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篇: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第一课 学生在校一日要求

第二课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 第三课 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 第四课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第五课 遵守公共秩序

第六课 报警、报案、急救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七课 亲生父母“卖”了自己的孩子 第八课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九课 你也是小公民 第十课 考试不能作弊

第一课 学生在校一日要求

教学内容:学生在校一日要求。教学目标

1、知道上学、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餐、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值日;放学的具体要求。

2、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

教学重点:知道早读、集会、早操、上课、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的具体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课件展示学生在校一天的生活情景。问:我们在学校里应怎样做才能有序地进行学习、活动呢?由此引出课题。

二、学习过程

1、请每个小组各选两个主题进行讨论——我们该如何做?(供选择的主题: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餐、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值日;放学)

2、请每个小组进行汇报,并让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一评、议一议。3、出示学校对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餐、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值日;放学的具体要求,学生进行学习。

上学:(1)按时上学;(2)穿校服(运动服)回校;(3)衣服要干净、整齐,不破烂,(4)短衫要束在裤子里,上衣纽扣要扣好(或拉上链);(5)佩戴红领巾要端正美观(红领巾要戴在衣领里);(6)主动向老师、同学热情问好;(7)星期一穿白鞋;

(8)不穿没袖的衣服、拖鞋;(9)不染发,不涂指甲,不戴首饰。课间:(!)不吵闹,不追逐,听从值日生的劝导,开展有益活动。(2)说话控制音量,走路放轻脚步,上落楼梯靠右行走。(3)讲卫生,不乱丢乱吐乱画。(4)爱护公物,爱护绿化。(5)文明有礼,使用礼貌用语,乐于助人。(6)玩耍时,见到来客、老师要停止游戏,行队礼,热情问好,并侧身让路。

午餐、午睡:(1)排队取饭,不争先恐后。(2)不挑食、不偏食,节约用水,爱惜粮食,不浪费。(3)及时把饭盘放回厨房处。(4)午睡安静,抓紧时间休息。

早读:(1)积极参与各项学习。(2)精神集中,姿态端正。(3)自治自理能力强。(4)按时完成各科作业。

集会:(1)立得直,坐得正,手放在大腿上。(2)保持安静,适度鼓掌。(3)热情参与活动。(4)离场时,凳子拿在左手上。

早操:(1)集队要快、静、齐,行进中要保持安静。(2)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3)动作准确有力。

上课:(1)预备铃响,学习用品摆放整齐。(2)端坐静听多思、动口动脑动手。(3)“三个一”保视力,端正坐姿、写姿、读姿、握笔姿,养成良好习惯。

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1)做到广播响,齐安静。(2)认真听,跟着做。(3)队会轮流组织,形式多样,自主管理。

值日:坚持每天“二扫”:晨扫、午扫;每周一中扫;每月一大扫。保持窗户明亮,地面无纸屑,桌椅纵横对齐。

放学:排归程队放学,队伍整齐。不随意在学校内、外逗留。按时回家,注意交通安全。

4、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学校学习、生活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辨析。

三、教师总结。

1、进一步学习石龙小学学生在校一日要求。2、进行一次比赛,比一比谁的表现最好 第二课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

教学目标:

1、借助此次宣传和讲解工作,使学生们对即将实施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们明确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3、在学习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同时,使学生们懂得和理解党的惠民政策光耀人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教学准备: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单。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大家好!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对原《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法律将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今天我们就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详细了解一下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分发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单。

二、学习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1、大致讲解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概貌:

a、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公布,并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

b、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分七章: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家庭保护;第三章 学校保护;第四章 社会保护;第五章 司法保护;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则。

2、立法原则: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有利于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面前,人人平等。

4、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七大亮点; a、既与国际公约接轨有体现国情; b、体现了政府为主保障儿童权利的原则: c、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d、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e、关注特殊困境中的未成年人的; f、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g、明确了相关处罚措施。

5、未成年人定义:

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的标准有着不同的规定。联合国在拟订《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时,曾对未成年人的概念进行过讨论,但最终未达成一致,只是规定:“未成年人,系指按照各国法律制度,对其违法行为可以以不同于成年人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儿童或少年。”“未成年人人的年龄限度取决于各国本身的法律制度。”

6、未成年人的权利:

a、宪法及其他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b、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①、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②、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 ③、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④、未成年人平等的享有权利。

三、小结:

新修订的 《未成年人保护法》即将实施。当然,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需要由全社会来承担,同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能过度保护,不能忽视教育,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要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不可能代替保护,但教育教育可能促进保护。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给予其保护。

当今世界,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家更是从“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出发,修定出了如此一部贴近民心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未成年人,只有以更高、更强、更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积极努力的加倍学习,珍惜每一分在学校的美好时光,才能以知识完备和武装自己,在未来的信息化社会中让我们的祖国引领时代,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走向欣欣向荣,我们的伟大祖国才能走向繁荣昌盛。

第三课 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

教学内容: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教学准备:

1、用幻灯片打出标题。

2、将教室座位布置成矩形,让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有利于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感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案例引出: 宣读案例:

事情发生在某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学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

二、学生讨论:

1:甲失手打伤乙,算不算违法?

学生:我认为甲是不小心把乙碰下去的,不是故意的,所以不能算是违法;

学生:不对,如果说甲不违法的话,那乙的受伤岂不是没有人负责了吗? 学生:我也认为不应该因为不是故意的,就不违法,那这样的话,打伤了人,只要说不是故意的,不都可以逃脱法律了吗? 学生:我觉得虽说甲不是故意推乙下去的,但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所以他是违法行为。

学生:我想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法律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而言,伤害了他人的合法的人身权利,并且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程度,就会构成违法,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

老师:有没有构成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是确定是否违法犯罪的重要依据。比如两人开玩笑,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没什么伤害,不是违法,但如果其中一人不注意打到另一人的眼睛上,把眼睛打坏了,达到伤残的程度,那他就是违法了,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案例中的甲造成了乙从楼上摔下严重受伤,显然违法了。

主持人:乙经医院的全力抢救,虽然脱离了危险,但仍被医疗鉴定部门确定为重伤,我再请问同学们:(用幻灯片打出问题2:甲违反了什么法?)

学生:他犯了伤害罪。

学生:他的行为造成了乙的严重受伤,所以他侵犯了乙的人身权利。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在法律上,违法行为还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两种类型,他们的区分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严重违法行为对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比一般违法行为大。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他的行为已构成了严重违法,也就是俗称的犯罪。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主持人:接着幻灯片打出第3个问题:你认为案例中的甲应得到怎么的法律惩罚?

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件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各抒已见,有说罚款的,有说判刑的。

老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确定一个人有没有犯罪,犯了什么罪,以及应该受到怎样的制裁,不是凭感情用事,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条文作为依据。

根据《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主持人:幻灯片打出第4个问题: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学生:我知道一个人做错了事,即使是无意的,只要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就是违法的,所以我以后要处事要慎重,不能做出伤害别人的事,因为伤害了别人,其实也是伤害了自己。

学生:我觉得我们以后不能再与同学随意玩笑,尤其是在楼梯、阳台、马路边、河边等一些危险的地方,因为一不注意,就会有意外发生,我们不能让这个意外毁了我们的一生。

三、案例分析:

主持人: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案例: 出示资料:6月17日下午3:00,连江县东岱镇某小学六年级(1)班,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语文老师讲解和布置各种复习统考的题目

四、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在今后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第四课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教学内容: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教学目标:

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请看这样一个事例。(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

二 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

第五课 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内容:遵守公共秩序。教学目标:

1、知道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列举说明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秩序。

3、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4、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重点:公共秩序是公共场所的纪律,我们应当知道有关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公共秩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在公共场所自己要遵守公共秩序,看见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中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

2、收集与遵守公共秩序有关的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语?(出示: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

2、当你看到这些标语时你是怎样做的?

师:我们是小学生,必须遵纪守法,我们该怎样从遵守公共秩序做起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导行

1、生跟着录音熟悉课文内容(放录音)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2、师讲解告诉学生:

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公共秩序是人们长期生活中为适应共同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规则。人们按照这些规则办事社会就井然有序。

3、出示(双江小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剧场看杂技表演)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遵守公共秩序?

(排队入场、按票入座、演出中役有走动、看演出时不乱吼叫、结束时场地上没有瓜皮果壳)

②剧场的叔叔阿姨是怎样称赞他们的?说明他们怎么样?

③他们遵守了公共秩序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好处?

(启发学生从心情、演员完成任务的情况、剧场工作人员的态度等方面来谈)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

但是有些学校个别同学就不是这样。

第六课 报警、报案、急救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报警、报案、急救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常用的报警、报案和急救电话和方法

2、懂得自己保护自己。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因此做为监护人不但应当熟练掌握110、119、120、122这几个最常用的报案、急救电话的使用方法,还应当教会孩子这些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匪(刑)警报案电话:110 1.报案范围:各类刑事案件和社会治安及危害国家安全等案件。2.报案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10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情况简明扼要的叙述一遍。

③主要说明案发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人数等;作案者(或受害人)的长相、身高、年龄、性别、衣着、特征等;作案时使用的工具;相关的车辆情况(颜色、车型、牌号等)等。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二)火警报案电话:119 1.报警范围:各种火灾 2.报警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19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火灾发生的地点(详细地址)、时间、火势情况及发生火灾地方的周围环境等简要的说明。

③如果知道是由什么引起的火灾及主要燃烧物和火灾现场及周围有无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也最好说明。

④说明火灾现场能否进大车(通往火灾现场的道路情况)。⑤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⑥待对方挂断电话,你再挂机。(三)交通事故报案电话:122 说明:有些地方尚未统一使用122报案电话,应以当地公安交管部门公布的交通事故报案电话为准。

1.报案范围:各类车辆所发生的交通事故。2.报案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22(就当地交通事故报案电话)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交通事故情况简明扼要地叙述一遍。③说明事故的发生地点、时间、车型、车牌号码、事故起因、有无发生火灾或爆炸、有无人员伤亡、是否已造成交通堵塞等。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四)急救中心求救电话:120 1.急救范围:各种突发的严重急病和受伤。2.求救的正确方法: ①拨打120号码。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病人或受伤害的病因、病情简单说明。如果知道病人或受伤者的病史及过敏药物和血型,也最好说明。

③说明病人或受伤害者的详细地址和发病时间。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⑥可到路口去迎接救护车,以免救护车因找不到病人的地址而延误时间。提醒监护人特到注意: 监护人应当让孩子熟练掌握110、119、120、122这几个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但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不要在没事的情况下因为好奇就认为好玩而随意拨打这几个重要号码或虚假报警,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课 亲生父母“卖”了自己的孩子

教学内容:亲生父母“卖”了自己的孩子。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父母是无权“买卖”孩子的。

2、当自己遇见这样的事,应当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懂得保护自己。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数日来,本报与福州《东南快报》展开新闻联动,为刚出生80天就被拐卖、如今已经三岁的亮亮寻找亲人。近日,神秘人物再次打进热线,一解小亮亮被拐“内幕”。记者根据神秘人物提供的线索,终于找到了亮亮的亲生父母,可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

几天前,一曾扬言“再报道下去大家都有麻烦”的神秘人物终于再次打进热线,揭开了小亮亮被“拐”内幕。神秘人物自称姓廖,是小亮亮亲生父亲的好朋友,在看了亮亮被拐事件的跟踪报道后,他被报社浓浓的爱心感动,终于“站”出来道出详情。他说,亮亮的父母都是四川来蓉打工人员,于1998年5月生下亮亮。当时,夫妻俩已经有两个儿子,一家5口全靠夫妻俩每月500元工资度日,生活十分艰辛。因此,亮亮的父亲便萌发了将孩子送人的念头。正好他以前的同事,即抱小孩接头的四川妇女表示愿意牵线搭桥。不料,那四川妇女竟将亮亮“转”给犯罪嫌疑人王某,王某再将亮亮卖给闽侯大湖乡珍珠村郭厚金。此后,小亮亮的生父得到6500元“寄养费”。四川妇女和王某也都从中谋取到部分“劳务费”。

根据廖先生提供的线索,我们终于在闽侯南充鞋厂找到了亮亮的亲生父母。他们承认廖所说都是实情,而且他们从一开始就看到关于亮亮的报道,一直不敢露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将孩子卖掉已属违法行为,何况还有6500元“寄养费”无力偿还等情况,而要回孩子必须做亲子鉴定,这一系列麻烦让他们望而却步……

在我们游说下,亮亮母亲终于答应去看看孩子。但车到半路她又不顾一切跳下车不去了。她说家里太穷,实在无力养育孩子,然后调头就走了。

二、分组讨论,总结全文

...第八课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教学目标:

1、法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法律面全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遵守法律,无论谁违法都要依法追究责任,生活处处离不开法律。

2、体验法律的权威,从而树立平等的法律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与权利。

教学重难点

1、提高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2、反对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特权现象和歧视行为。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想法。

二、新课过程

1、总结学生的答案,由此向学生介绍法的含义。

2、向学生解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3、介绍什么是法律援助。

4、介绍书中的案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法律面前不存在特权现象。

三、课堂小结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方针,法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法律面全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遵守法律,无论谁违法都要依法追究责任。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第九课 你也是小公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公民、国籍的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争做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小公民,遵守法律。

2、让学生懂得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从而约束自己,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社会上做个合格的小公民。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观看图片,请同学们说说我们身边是否存在这样的现象。

二、新课过程

1、讲解公民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

问学生是否是合格的小公民?询问学生知道的小学生行为规范有哪些吗? 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就要做到讲文明、讲礼貌,乐于助人。文明用语少不了,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文明用语大比拚。

问候用语有哪些?感谢用语有哪些?赞美语言有哪些?祝贺的用语有哪些?道歉的用语有哪些?

3、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合格的小公民

4、请学生回答,对学生的回答做汇总。

三、课堂小结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必须从小做起,时时处处讲礼仪,注重文明礼仪规范,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公民。

第十课 考试不能作弊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考试作弊是道德问题。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懂得作弊是不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课时安排:一课时 新课过程

一、教学导入

出示案例,请学生评一评案例中的主人公的行为,并描述原因。

二、新课过程

1、看了案例之后,请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什么是作弊行为?作弊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2、询问学生所知道的作弊方式有哪些?如果自己身边出现作弊的行为,应该怎样对待?

3、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教师作补充。

5、让学生了解我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趁机教育学生知道作弊不仅是违法行为而且是道德问题,要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案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作弊行为,作弊的危害,学生对于我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第四篇: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三坝小学三年级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教师:李得柱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

教学内容: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学目标:

1、借助此次宣传和讲解工作,使学生们对即将实施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们明确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3、在学习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同时,使学生们懂得和理解党的惠民政策光耀人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教学准备: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单。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大家好!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对原《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法律将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今天我们就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详细了解一下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分发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单。

二、学习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1、大致讲解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概貌:

a、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公布,并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

b、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分七章: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家庭保护;第三章 学校保护;第四章 社会保护;第五章 司法保护;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则。

2、立法原则: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有利于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面前,人人平等。

4、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七大亮点; a、既与国际公约接轨有体现国情;

b、体现了政府为主保障儿童权利的原则: c、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d、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e、关注特殊困境中的未成年人的; f、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g、明确了相关处罚措施。

5、未成年人定义:

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的标准有着不同的规定。联合国在拟订《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时,曾对未成年人的概念进行过讨论,但最终未达成一致,只是规定:“未成年人,系指按照各国法律制度,对其违法行为可以以不同于成年人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儿童或少年。”“未成年人人的年龄限度取决于各国本身的法律制度。”

6、未成年人的权利:

a、宪法及其他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b、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①、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②、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 ③、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④、未成年人平等的享有权利。

三、小结:

新修订的 《未成年人保护法》即将实施。当然,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需要由全社会来承担,同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能过度保护,不能忽视教育,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要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不可能代替保护,但教育教育可能促进保护。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给予其保护。

当今世界,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家更是从“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出发,修定出了如此一部贴近民心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未成年人,只有以更高、更强、更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积极努力的加倍学习,珍惜每一分在学校的美好时光,才能以知识完备和武装自己,在未来的信息化社会中让我们的祖国引领时代,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走向欣欣向荣,我们的伟大祖国才能走向繁荣昌盛

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

教学内容: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教学准备:

1、用幻灯片打出标题。

2、将教室座位布置成矩形,让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有利于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感想。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案例引出: 宣读案例:

事情发生在某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学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

二、学生讨论:

1:甲失手打伤乙,算不算违法?

学生:我认为甲是不小心把乙碰下去的,不是故意的,所以不能算是违法;

学生:不对,如果说甲不违法的话,那乙的受伤岂不是没有人负责了吗?

学生:我也认为不应该因为不是故意的,就不违法,那这样的话,打伤了人,只要说不是故意的,不都可以逃脱法律了吗?

学生:我觉得虽说甲不是故意推乙下去的,但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所以他是违法行为。

学生:我想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法律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而言,伤害了他人的合法的人身权利,并且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程度,就会构成违法,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

老师:有没有构成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是确定是否违法犯罪的重要依据。比如两人开玩笑,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没什么伤害,不是违法,但如果其中一人不注意打到另一人的眼睛上,把眼睛打坏了,达到伤残的程度,那他就是违法了,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案例中的甲造成了乙从楼上摔下严重受伤,显然违法了。

主持人:乙经医院的全力抢救,虽然脱离了危险,但仍被医疗鉴定部门确定为重伤,我再请问同学们:(用幻灯片打出问题2:甲违反了什么法?)

学生:他犯了伤害罪。

学生:他的行为造成了乙的严重受伤,所以他侵犯了乙的人身权利。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在法律上,违法行为还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两种类型,他们的区分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严重违法行为对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比一般违法行为大。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他的行为已构成了严重违法,也就是俗称的犯罪。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主持人:接着幻灯片打出第3个问题:你认为案例中的甲应得到怎么的法律惩罚? 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件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各抒已见,有说罚款的,有说判刑的。

老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确定一个人有没有犯罪,犯了什么罪,以及应该受到怎样的制裁,不是凭感情用事,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条文作为依据。

根据《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主持人:幻灯片打出第4个问题: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学生:我知道一个人做错了事,即使是无意的,只要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就是违法的,所以我以后要处事要慎重,不能做出伤害别人的事,因为伤害了别人,其实也是伤害了自己。

学生:我觉得我们以后不能再与同学随意玩笑,尤其是在楼梯、阳台、马路边、河边等一些危险的地方,因为一不注意,就会有意外发生,我们不能让这个意外毁了我们的一生。

三、案例分析:

主持人: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案例:

出示资料:6月17日下午3:00,连江县东岱镇某小学六年级(1)班,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语文老师讲解和布置各种复习统考的题目

四、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在今后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学生在校一日要求

教学内容:学生在校一日要求。教学目标

1、知道上学、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餐、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值日;放学的具体要求。

2、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

教学重点:知道早读、集会、早操、上课、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的具体要求。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课件展示学生在校一天的生活情景。问:我们在学校里应怎样做才能有序地进行学习、活动呢?由此引出课题。

二、学习过程

1、请每个小组各选两个主题进行讨论——我们该如何做?(供选择的主题: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餐、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值日;放学)

2、请每个小组进行汇报,并让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一评、议一议。

3、出示学校对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餐、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值日;放学的具体要求,学生进行学习。

上学:(1)按时上学;(2)穿校服(运动服)回校;(3)衣服要干净、整齐,不破烂,(4)短衫要束在裤子里,上衣纽扣要扣好(或拉上链);(5)佩戴红领巾要端正美观(红领巾要戴在衣领里);(6)主动向老师、同学热情问好;(7)星期一穿白鞋;

(8)不穿没袖的衣服、拖鞋;(9)不染发,不涂指甲,不戴首饰。课间:(!)不吵闹,不追逐,听从值日生的劝导,开展有益活动。

(2)说话控制音量,走路放轻脚步,上落楼梯靠右行走。(3)讲卫生,不乱丢乱吐乱画。(4)爱护公物,爱护绿化。(5)文明有礼,使用礼貌用语,乐于助人。(6)玩耍时,见到来客、老师要停止游戏,行队礼,热情问好,并侧身让路。

午餐、午睡:(1)排队取饭,不争先恐后。(2)不挑食、不偏食,节约用水,爱惜粮食,不浪费。(3)及时把饭盘放回厨房处。(4)午睡安静,抓紧时间休息。

早读:(1)积极参与各项学习。(2)精神集中,姿态端正。(3)自治自理能力强。(4)按时完成各科作业。

集会:(1)立得直,坐得正,手放在大腿上。(2)保持安静,适度鼓掌。(3)热情参与活动。(4)离场时,凳子拿在左手上。

早操:(1)集队要快、静、齐,行进中要保持安静。(2)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3)动作准确有力。

上课:(1)预备铃响,学习用品摆放整齐。(2)端坐静听多思、动口动脑动手。(3)“三个一”保视力,端正坐姿、写姿、读姿、握笔姿,养成良好习惯。

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1)做到广播响,齐安静。(2)认真听,跟着做。(3)队会轮流组织,形式多样,自主管理。

值日:坚持每天“二扫”:晨扫、午扫;每周一中扫;每月一大扫。保持窗户明亮,地面无纸屑,桌椅纵横对齐。

放学:排归程队放学,队伍整齐。不随意在学校内、外逗留。按时回家,注意交通安全。4、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学校学习、生活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辨析。

三、教师总结。作业布置

1、进一步学习石龙小学学生在校一日要求。2、进行一次比赛,比一比谁的表现最好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教学内容: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教学目标:

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请看这样一个事例。(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二 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大屏幕出示讨论内容)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

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内容:遵守公共秩序。教学目标:

1、知道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列举说明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秩序。

3、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4、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重点:公共秩序是公共场所的纪律,我们应当知道有关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公共秩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在公共场所自己要遵守公共秩序,看见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中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

2、收集与遵守公共秩序有关的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语?(出示: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

2、当你看到这些标语时你是怎样做的?

师:我们是小学生,必须遵纪守法,我们该怎样从遵守公共秩序做起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导行

1、生跟着录音熟悉课文内容(放录音)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2、师讲解告诉学生:

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公共秩序是人们长期生活中为适应共同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规则。人们按照这些规则办事社会就井然有序。

3、出示(双江小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剧场看杂技表演)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遵守公共秩序?

(排队入场、按票入座、演出中役有走动、看演出时不乱吼叫、结束时场地上没有瓜皮果壳)

②剧场的叔叔阿姨是怎样称赞他们的?说明他们怎么样?

③他们遵守了公共秩序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好处?

(启发学生从心情、演员完成任务的情况、剧场工作人员的态度等方面来谈)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

但是有些学校个别同学就不是这样。

学习收养法

教学内容:学习收养法。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收养法》

2、懂得用法律手来保护自己。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玲玲从小就被杨老汉收养。前不久,玲玲去看望亲生父母,生母见玲玲又懂事又会干活儿,十分喜欢,就让玲玲留在身边,不让她回杨老汉家。杨老汉几次催促都遭到拒绝。

请问:杨老汉能将玲玲领回去吗?

为了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维护收养关系当事人的权利,我国于1991年12月公布了《收养法》。《收养法》第22条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于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杨老汉收养了玲玲,并对她尽了抚养和教育义务,已经形成了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这种关系不能随随便便就被解除。因此,玲玲的生母阻挠杨老汉领回养女是违法的。如果她继续坚持自己的错误,杨老汉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请人民法院依法保护这一收养关系。

法律规定,收养关系建立后,任何一方都不得自行解除。如果收养关系的一方或双方希望解除收养关系,应该协商解决或诉请人民法院解决。

二、总结全文,分组讨

报警、报案、急救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报警、报案、急救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常用的报警、报案和急救电话和方法

2、懂得自己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因此做为监护人不但应当熟练掌握110、119、120、122这几个最常用的报案、急救电话的使用方法,还应当教会孩子这些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匪(刑)警报案电话:110 1.报案范围:各类刑事案件和社会治安及危害国家安全等案件。2.报案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10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情况简明扼要的叙述一遍。

③主要说明案发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人数等;作案者(或受害人)的长相、身高、年龄、性别、衣着、特征等;作案时使用的工具;相关的车辆情况(颜色、车型、牌号等)等。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二)火警报案电话:119 1.报警范围:各种火灾 2.报警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19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火灾发生的地点(详细地址)、时间、火势情况及发生火灾地方的周围环境等简要的说明。

③如果知道是由什么引起的火灾及主要燃烧物和火灾现场及周围有无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也最好说明。

④说明火灾现场能否进大车(通往火灾现场的道路情况)。⑤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⑥待对方挂断电话,你再挂机。(三)交通事故报案电话:122 说明:有些地方尚未统一使用122报案电话,应以当地公安交管部门公布的交通事故报案电话为准。

1.报案范围:各类车辆所发生的交通事故。2.报案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22(就当地交通事故报案电话)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交通事故情况简明扼要地叙述一遍。

③说明事故的发生地点、时间、车型、车牌号码、事故起因、有无发生火灾或爆炸、有无人员伤亡、是否已造成交通堵塞等。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四)急救中心求救电话:120 1.急救范围:各种突发的严重急病和受伤。2.求救的正确方法: ①拨打120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病人或受伤害的病因、病情简单说明。如果知道病人或受伤者的病史及过敏药物和血型,也最好说明。

③说明病人或受伤害者的详细地址和发病时间。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⑥可到路口去迎接救护车,以免救护车因找不到病人的地址而延误时间。

提醒监护人特到注意: 监护人应当让孩子熟练掌握110、119、120、122这几个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但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不要在没事的情况下因为好奇就认为好玩而随意拨打这几个重要号码或虚假报警,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亲生父母“卖”了自己的孩子

教学内容:亲生父母“卖”了自己的孩子。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父母是无权“买卖”孩子的。

2、当自己遇见这样的事,应当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懂得保护自己。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数日来,本报与福州《东南快报》展开新闻联动,为刚出生80天就被拐卖、如今已经三岁的亮亮寻找亲人。近日,神秘人物再次打进热线,一解小亮亮被拐“内幕”。记者根据神秘人物提供的线索,终于找到了亮亮的亲生父母,可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

几天前,一曾扬言“再报道下去大家都有麻烦”的神秘人物终于再次打进热线,揭开了小亮亮被“拐”内幕。神秘人物自称姓廖,是小亮亮亲生父亲的好朋友,在看了亮亮被拐事件的跟踪报道后,他被报社浓浓的爱心感动,终于“站”出来道出详情。他说,亮亮的父母都是四川来蓉打工人员,于1998年5月生下亮亮。当时,夫妻俩已经有两个儿子,一家5口全靠夫妻俩每月500元工资度日,生活十分艰辛。因此,亮亮的父亲便萌发了将孩子送人的念头。正好他以前的同事,即抱小孩接头的四川妇女表示愿意牵线搭桥。不料,那四川妇女竟将亮亮“转”给犯罪嫌疑人王某,王某再将亮亮卖给闽侯大湖乡珍珠村郭厚金。此后,小亮亮的生父得到6500元“寄养费”。四川妇女和王某也都从中谋取到部分“劳务费”。

根据廖先生提供的线索,我们终于在闽侯南充鞋厂找到了亮亮的亲生父母。他们承认廖所说都是实情,而且他们从一开始就看到关于亮亮的报道,一直不敢露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将孩子卖掉已属违法行为,何况还有6500元“寄养费”无力偿还等情况,而要回孩子必须做亲子鉴定,这一系列麻烦让他们望而却步„„

在我们游说下,亮亮母亲终于答应去看看孩子。但车到半路她又不顾一切跳下车不去了。她说家里太穷,实在无力养育孩子,然后调头就走了。

二、分组讨论,总结全文...

第五篇: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第一课 学生在校一日要求

教学内容:学生在校一日要求。教学目标

1、知道上学、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餐、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值日;放学的具体要求。

2、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

教学重点:知道早读、集会、早操、上课、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的具体要求。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课件展示学生在校一天的生活情景。问:我们在学校里应怎样做才能有序地进行学习、活动呢?由此引出课题。

二、学习过程

1、请每个小组各选两个主题进行讨论——我们该如何做?(供选择的主题: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餐、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值日;放学)

2、请每个小组进行汇报,并让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一评、议一议。3、出示学校对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餐、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值日;放学的具体要求,学生进行学习。

上学:(1)按时上学;(2)穿校服(运动服)回校;(3)衣服要干净、整齐,不破烂,(4)短衫要束在裤子里,上衣纽扣要扣好(或拉上链);(5)佩戴红领巾要端正美观(红领巾要戴在衣领里);(6)主动向老师、同学热情问好;(7)星期一穿白鞋;

(8)不穿没袖的衣服、拖鞋;(9)不染发,不涂指甲,不戴首饰。课间:(!)不吵闹,不追逐,听从值日生的劝导,开展有益活动。(2)说话控制音量,走路放轻脚步,上落楼梯靠右行走。(3)讲卫生,不乱丢乱吐乱画。(4)爱护公物,爱护绿化。(5)文明有礼,使用礼貌用语,乐于助人。(6)玩耍时,见到来客、老师要停止游戏,行队礼,热情问好,并侧身让路。

午餐、午睡:(1)排队取饭,不争先恐后。(2)不挑食、不偏食,节约用水,爱惜粮食,不浪费。(3)及时把饭盘放回厨房处。(4)午睡安静,抓紧时间休息。

早读:(1)积极参与各项学习。(2)精神集中,姿态端正。(3)自治自理能力强。(4)按时完成各科作业。

集会:(1)立得直,坐得正,手放在大腿上。(2)保持安静,适度鼓掌。(3)热情参与活动。(4)离场时,凳子拿在左手上。

早操:(1)集队要快、静、齐,行进中要保持安静。(2)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3)动作准确有力。

上课:(1)预备铃响,学习用品摆放整齐。(2)端坐静听多思、动口动脑动手。(3)“三个一”保视力,端正坐姿、写姿、读姿、握笔姿,养成良好习惯。

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1)做到广播响,齐安静。(2)认真听,跟着做。(3)队会轮流组织,形式多样,自主管理。

值日:坚持每天“二扫”:晨扫、午扫;每周一中扫;每月一大扫。保持窗户明亮,地面无纸屑,桌椅纵横对齐。

放学:排归程队放学,队伍整齐。不随意在学校内、外逗留。按时回家,注意交通安全。

4、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学校学习、生活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辨析。

三、教师总结。作业布置

1、进一步学习石龙小学学生在校一日要求。2、进行一次比赛,比一比谁的表现最好

第二课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

教学目标:

1、借助此次宣传和讲解工作,使学生们对即将实施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们明确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3、在学习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同时,使学生们懂得和理解党的惠民政策光耀人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教学准备: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单。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大家好!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对原《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法律将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今天我们就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详细了解一下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分发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单。

二、学习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1、大致讲解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概貌:

a、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公布,并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

b、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分七章: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家庭保护;第三章 学校保护;第四章 社会保护;第五章 司法保护;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则。

2、立法原则: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有利于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面前,人人平等。

4、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七大亮点; a、既与国际公约接轨有体现国情; b、体现了政府为主保障儿童权利的原则: c、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d、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e、关注特殊困境中的未成年人的; f、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g、明确了相关处罚措施。

5、未成年人定义:

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的标准有着不同的规定。联合国在拟订《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时,曾对未成年人的概念进行过讨论,但最终未达成一致,只是规定:“未成年人,系指按照各国法律制度,对其违法行为可以以不同于成年人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儿童或少年。”“未成年人人的年龄限度取决于各国本身的法律制度。”

6、未成年人的权利:

a、宪法及其他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b、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①、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②、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 ③、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④、未成年人平等的享有权利。

三、小结:

新修订的 《未成年人保护法》即将实施。当然,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需要由全社会来承担,同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能过度保护,不能忽视教育,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要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不可能代替保护,但教育教育可能促进保护。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给予其保护。

当今世界,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家更是从“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出发,修定出了如此一部贴近民心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未成年人,只有以更高、更强、更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积极努力的加倍学习,珍惜每一分在学校的美好时光,才能以知识完备和武装自己,在未来的信息化社会中让我们的祖国引领时代,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走向欣欣向荣,我们的伟大祖国才能走向繁荣昌盛。

第三课 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

教学内容: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教学准备:

1、用幻灯片打出标题。

2、将教室座位布置成矩形,让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有利于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感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案例引出: 宣读案例:

事情发生在某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学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

二、学生讨论:

1:甲失手打伤乙,算不算违法?

学生:我认为甲是不小心把乙碰下去的,不是故意的,所以不能算是违法;

学生:不对,如果说甲不违法的话,那乙的受伤岂不是没有人负责了吗?

学生:我也认为不应该因为不是故意的,就不违法,那这样的话,打伤了人,只要说不是故意的,不都可以逃脱法律了吗?

学生:我觉得虽说甲不是故意推乙下去的,但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所以他是违法行为。

学生:我想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法律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而言,伤害了他人的合法的人身权利,并且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程度,就会构成违法,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

老师:有没有构成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是确定是否违法犯罪的重要依据。比如两人开玩笑,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没什么伤害,不是违法,但如果其中一人不注意打到另一人的眼睛上,把眼睛打坏了,达到伤残的程度,那他就是违法了,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案例中的甲造成了乙从楼上摔下严重受伤,显然违法了。

主持人:乙经医院的全力抢救,虽然脱离了危险,但仍被医疗鉴定部门确定为重伤,我再请问同学们:(用幻灯片打出问题2:甲违反了什么法?)

学生:他犯了伤害罪。

学生:他的行为造成了乙的严重受伤,所以他侵犯了乙的人身权利。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在法律上,违法行为还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两种类型,他们的区分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严重违法行为对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比一般违法行为大。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他的行为已构成了严重违法,也就是俗称的犯罪。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主持人:接着幻灯片打出第3个问题:你认为案例中的甲应得到怎么的法律惩罚?

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件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各抒已见,有说罚款的,有说判刑的。

老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确定一个人有没有犯罪,犯了什么罪,以及应该受到怎样的制裁,不是凭感情用事,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条文作为依据。

根据《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主持人:幻灯片打出第4个问题: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学生:我知道一个人做错了事,即使是无意的,只要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就是违法的,所以我以后要处事要慎重,不能做出伤害别人的事,因为伤害了别人,其实也是伤害了自己。

学生:我觉得我们以后不能再与同学随意玩笑,尤其是在楼梯、阳台、马路边、河边等一些危险的地方,因为一不注意,就会有意外发生,我们不能让这个意外毁了我们的一生。

三、案例分析:

主持人: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案例: 出示资料:6月17日下午3:00,连江县东岱镇某小学六年级(1)班,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语文老师讲解和布置各种复习统考的题目

四、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在今后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第四课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教学内容: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教学目标:

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请看这样一个事例。(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

二 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大屏幕出示讨论内容)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

教学内容:遵守公共秩序。教学目标:

第五课

遵守公共秩序

1、知道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列举说明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秩序。

3、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4、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重点:公共秩序是公共场所的纪律,我们应当知道有关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公共秩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在公共场所自己要遵守公共秩序,看见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中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

2、收集与遵守公共秩序有关的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语?(出示: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

2、当你看到这些标语时你是怎样做的?

师:我们是小学生,必须遵纪守法,我们该怎样从遵守公共秩序做起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导行

1、生跟着录音熟悉课文内容(放录音)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2、师讲解告诉学生:

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公共秩序是人们长期生活中为适应共同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规则。人们按照这些规则办事社会就井然有序。

3、出示(双江小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剧场看杂技表演)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遵守公共秩序?

(排队入场、按票入座、演出中役有走动、看演出时不乱吼叫、结束时场地上没有瓜皮果壳)

②剧场的叔叔阿姨是怎样称赞他们的?说明他们怎么样?

③他们遵守了公共秩序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好处?

(启发学生从心情、演员完成任务的情况、剧场工作人员的态度等方面来谈)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

但是有些学校个别同学就不是这样。

第六课 报警、报案、急救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报警、报案、急救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常用的报警、报案和急救电话和方法

2、懂得自己保护自己。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因此做为监护人不但应当熟练掌握110、119、120、122这几个最常用的报案、急救电话的使用方法,还应当教会孩子这些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匪(刑)警报案电话:110 1.报案范围:各类刑事案件和社会治安及危害国家安全等案件。2.报案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10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情况简明扼要的叙述一遍。

③主要说明案发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人数等;作案者(或受害人)的长相、身高、年龄、性别、衣着、特征等;作案时使用的工具;相关的车辆情况(颜色、车型、牌号等)等。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二)火警报案电话:119 1.报警范围:各种火灾 2.报警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19号码。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火灾发生的地点(详细地址)、时间、火势情况及发生火灾地方的周围环境等简要的说明。

③如果知道是由什么引起的火灾及主要燃烧物和火灾现场及周围有无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也最好说明。

④说明火灾现场能否进大车(通往火灾现场的道路情况)。⑤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⑥待对方挂断电话,你再挂机。(三)交通事故报案电话:122 说明:有些地方尚未统一使用122报案电话,应以当地公安交管部门公布的交通事故报案电话为准。

1.报案范围:各类车辆所发生的交通事故。2.报案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22(就当地交通事故报案电话)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交通事故情况简明扼要地叙述一遍。③说明事故的发生地点、时间、车型、车牌号码、事故起因、有无发生火灾或爆炸、有无人员伤亡、是否已造成交通堵塞等。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四)急救中心求救电话:120 1.急救范围:各种突发的严重急病和受伤。2.求救的正确方法: ①拨打120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病人或受伤害的病因、病情简单说明。如果知道病人或受伤者的病史及过敏药物和血型,也最好说明。③说明病人或受伤害者的详细地址和发病时间。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⑥可到路口去迎接救护车,以免救护车因找不到病人的地址而延误时间。

提醒监护人特到注意: 监护人应当让孩子熟练掌握110、119、120、122这几个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但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不要在没事的情况下因为好奇就认为好玩而随意拨打这几个重要号码或虚假报警,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课 亲生父母“卖”了自己的孩子

教学内容:亲生父母“卖”了自己的孩子。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父母是无权“买卖”孩子的。

2、当自己遇见这样的事,应当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懂得保护自己。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数日来,本报与福州《东南快报》展开新闻联动,为刚出生80天就被拐卖、如今已经三岁的亮亮寻找亲人。近日,神秘人物再次打进热线,一解小亮亮被拐“内幕”。记者根据神秘人物提供的线索,终于找到了亮亮的亲生父母,可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

几天前,一曾扬言“再报道下去大家都有麻烦”的神秘人物终于再次打进热线,揭开了小亮亮被“拐”内幕。神秘人物自称姓廖,是小亮亮亲生父亲的好朋友,在看了亮亮被拐事件的跟踪报道后,他被报社浓浓的爱心感动,终于“站”出来道出详情。他说,亮亮的父母都是四川来蓉打工人员,于1998年5月生下亮亮。当时,夫妻俩已经有两个儿子,一家5口全靠夫妻俩每月500元工资度日,生活十分艰辛。因此,亮亮的父亲便萌发了将孩子送人的念头。正好他以前的同事,即抱小孩接头的四川妇女表示愿意牵线搭桥。不料,那四川妇女竟将亮亮“转”给犯罪嫌疑人王某,王某再将亮亮卖给闽侯大湖乡珍珠村郭厚金。此后,小亮亮的生父得到6500元“寄养费”。四川妇女和王某也都从中谋取到部分“劳务费”。

根据廖先生提供的线索,我们终于在闽侯南充鞋厂找到了亮亮的亲生父母。他们承认廖所说都是实情,而且他们从一开始就看到关于亮亮的报道,一直不敢露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将孩子卖掉已属违法行为,何况还有6500元“寄养费”无力偿还等情况,而要回孩子必须做亲子鉴定,这一系列麻烦让他们望而却步„„

在我们游说下,亮亮母亲终于答应去看看孩子。但车到半路她又不顾一切跳下车不去了。她说家里太穷,实在无力养育孩子,然后调头就走了。

二、分组讨论,总结全文

...

下载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4篇

    武林小学2014--2015年秋学期二年级法治教育教案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教育学生......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

    法制教育 二年级下册教案 主讲教师:王红雨 廊坊市第十七小学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法律在规范人们的生活方面,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方面的......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

    册教案 授课班级:二(授课教师:王晓云1)、 2)班(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法律在规范人们的生活方面,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性,懂得构建和谐......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五篇范文)

    《法制教育》教案 第一课 法律是规则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让同学们懂得只有遵守法律,社会才会变得更加有秩序,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学生知道什么是法律。 教学难......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合集)

    安全法制教育 二年级下册教案 授课班级:二(2)班授课教师:蒋艳 安全法制教育 二年级下册教案 授课班级:二(1)班授课教师:刘下军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法......

    二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 导读:第一课和小伙伴在一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体验亲密友谊带来的快乐。过程与方法:.学......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5篇

    二年级安健法卫课教案 1学生在校一日要求 教学内容:学生在校一日要求。 教学目标 1、知道上学、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值日;放学的具体要求。 2、在日常学......

    小学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1(共5篇)

    小学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1、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