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教案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学案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学案)
(一)全章知识脉络,知识体系
主要关系式:
速度-时间图象
自由落体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图象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vv0a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v12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xv0tat
222位移和速度的关系: vv02ax
vv0 2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位移-时间图象
应用:①判断运动性质(匀速、变速、静止)
②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③比较运动快慢④确定位移或时间等 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应用:①确定某时刻的速度②求位移(面积)
③判断运动性质④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⑤比较加速度大小等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特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加速度(g)(重力加速度)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
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 数值:在地球不同的地方g不相同,在通常的计算中,g取9.8m/s2,粗略计算g取10m/s2
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把v0取作零,用g来代替加速度a就行了
(二)知识要点追踪 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实质上是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初速度v0、末速度v、加速度a、位移x和时间t这五个量的关系。具体应用时,可以由两个基本公式演绎推理得出几种特殊运动的公式以及各 种有用的推论,一般分为如下情况:
(1)从两个基本公式出发,可以解决各种类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2)在分析不知道时间或不需知道时间的问题时,一般用速度位移关系的推论。(3)处理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末速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通常用比例关系的方法来解比较方便。
2、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思想(1)选定研究对象,分析各阶段运动性质;(2)根据题意画运动草图
(3)根据已知条件及待求量,选定有关规律列出方程,注意抓住加速度a这一关键量;(4)统一单位制,求解方程。
3、解题方法:
(1)列方程法(2)列不等式法(3)推理分析法(4)图象法 Ⅱ 巧用运动图象解题
运动图象(v-t图象、x-t图象)能直观描述运动规律与特征,我们可以用来定性比较、分析或定量计算、讨论一些物理量。
解题时,要特别重视图象的物理意义,如图象中的截距、斜率、面积、峰值等所代表的物理内涵,这样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三)本章专题剖析
[例1]一物体以初速度v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速度变为v2求:(1)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2)物体在中间时刻和中间位置的速度.(3)比较vt/2和vx/2的大小.[例2]特快列车甲以速率v1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在正前方距甲车s处有列车乙正以速率v2(v2<v1)向同一方向运动.为使甲、乙两车不相撞,司机立即使甲车以加速度a做匀减速运 动,而乙车仍做原来的匀速运动.求a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例3]一船夫驾船沿河道逆水航行,起航时不慎将心爱的酒葫芦落于水中,被水冲走,发现时已航行半小时.船夫马上调转船头去追,问船夫追上酒葫芦尚需多少时间?
[例4]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在离地面224 m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12.5 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g取10 m/s2).(1)求运动员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2)求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三)课堂练习
1.几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 s内位移最大的是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 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2.若某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第4 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 s内的平均速度 B.4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2 s末的瞬时速度 C.第4 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于第3 s内的速度变化量 D.第4 s内与前4 s内的位移之比是7∶16 3.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是v/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A.l/2
B.21l
C.l
4D.3l 44.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某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的速度为v.到C点的速度为2v,则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A.1∶4
C.1∶2
B.1∶3 D.1∶1 5.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5 s内通过相距50 m的A、B两根电线杆,若汽车经过B杆后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下一根电线杆时速度达到15 m/s,若B、C两杆相距也是 50 m,则此汽车的加速度是______ m/s2.6.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初速度是1 m/s,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15 m/s,它在第6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3 s内的位移是15 m,第8 s内的位移是5 m,则物体的初速度为______,加速度为______.8.一滑块由静止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 s末的速度是6 m/s,求:(1)第4 s末的速度;(2)前7 s内的位移;(3)第3 s内的位移.
第二篇: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教案
一.教学内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2、掌握运用“逐差法”和“图象法”求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
3、重点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
三.高考考点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规律的考查是高考的热点,这个实验在高考中可以和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及验证动量守恒实验相互综合,通过对于纸带的处理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出题形式灵活多变,富于创新,凸显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能力,如2001年上海卷第17题。2001年北京卷第14题。
四.重难点解析:
1.实验原理
(1)由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设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a,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分别是s1、s2、s3……由运动公式可得:ss2s1s3s2at,即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相等。因此,要由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只要看纸带上时间间隔相等的连续相邻的计数点间的距离之差是否相等即可。
(2)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①逐差法:根据s4s1s5s2s6s33at,求出a1、a2、a3,再算出a1、a2、a3的平均值,即为我们所求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逐差法”求加速度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使用我们测量的数据s1、s2、s3…,以减小偶然误差。
②vt图象法: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22vnsnsn12t;求出打第n个计数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再作出vt图象,图线的斜率即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2.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电源。
3.实验步骤
(1)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远离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然后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4)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子,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来确定计数点,为了计算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用连续五个打点作为一个计时时间单位,即t=0.1s。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并填入表中,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最后求其平均值;也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瞬时速度,作出vt图象,求直线的斜率即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4.注意事项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计时器稳定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3)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滑轮相撞,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它。
(4)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要适当,以免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的点太少,或者加速度太小,而使各段位移无多大差别,从而使误差增大,加速度的大小以能在50cm长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得六、七个计数点为宜。
(5)要区别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0.025s0.1s。
5.逐差法求加速度
由saT
2得s2s1s3s2s4s3aT
2又s4s1(s4s3)(s3s2)(s2s1)3aT
ssa14213T
可得ssssa2522,a36233T3T
同理可得:
加速度的平均值为: 2a1a2a31s4s1s5s2s6s3333T23T23T21(s4s5s6)(s1s2s3)29T
本式也可这样理解:(也称一分为二法)
sIs1s2s3和sIIs4s5s6为两连续相等时间间隔里的位移,其中时间间隔为3T。a
由△s=aT2得
(ss5s6)(s1s2s3)ssaII2I4(3T)9T2
如果不用此法,而用相邻的各s值之差计算加速度再求平均值可得:
ssssssssss1ssa2213224235246256215TTTTT5T
比较可知,逐差法将纸带上s1到s6各实验数据都利用了,而后一种方法只用上了s1和s6两个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只受s1、s6两个数据影响,算出a的偶然误差较大。
由vt图象求加速度。
ss3ss2v11,v22,2T2T…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ssn1vnn2T,求出打第一、第二、第三…第n个计数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作出vt图象,求出图线的斜率即为匀变速物体的加速度。
6.误差分析
(1)小车拉着纸带所做的加速运动中加速度不恒定,这样测量得到的加速度只能是所测量段的平均加速度。
(2)纸带上计数点间距离测量带来偶然误差。
(3)计数点间距离测量应从所标出的0、1、2、3…中0点开始,分别测出0~1,0~2,0~3…之间距离,然后计算0~1,1~2,2~3…间距离分别表示为s1,s2,s3…这样可以减小因测量带来的偶然误差。
(4)数据处理时,有两种办法:
ssssssa1221,a2322a5625TTT①,…,… a1a2a55得
(ss1)(s3s2)(s6s5)25T2(ss)6215T
ssssssa1421,a2522,a56233T3T3T
②aa2a3a133T得(ss5s6)(s1s2s3)49T2
a
比较两种方法,方法①中只用了s6、s1两段,两方法②中用了6段,前者误差较大。
【典型例题】
问题1:纸带问题处理的一般方法:
例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标为0~5的6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1、3、5三个计数点跟“0”点的距离d1、d2、d3填入表格中。
距离 测量值(cm)d1 d2 d3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间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m/s,通过计数点“4”的瞬间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______m/s2。
解析:(1)以计数点0(刻度尺零刻度)为一维坐标原点,连出向右方向的一维坐标系,从图中可读得计数点1、3、5的坐标值x11.20cm,x35.40cm,x512.00cm,则d1x1x01.20cm,d2x3x05.40cm,d3x5x012.00cm。
(2)每相隔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
T50.02s0.1s
x3x15.401.20102m/s0.21m/s2T20.xx312.005.40v45102m/s0.33m/s2T20.1
v2
(3)定义1、3计数点间距为s1x3x14.20cm
定义3、5计数点间距为s2x5x36.60cm1、3(或3、5)之间T'2T0.2s
2由s2s1aT' T'
2有
答案:1.20
5.40
12.00
0.21
0.33
0.6 as2s16.604.2022210m/s0.6m/s0.22
变式1:
例2.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图中A、B、C、D、E、F是按时间顺序先后打出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实际点未画出,计数点D点也未标出),用刻度尺量出AB、EF之间距离分别为2.40cm和0.84cm,那么做匀变速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
解析:首先,依题知,A点是先打出的点,而各相等时间t=5T0=5×0.02s=0.10s内的位移是减小的(sEFsAB)故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相反。
到于加速度大小,图中未标出D点,似乎不可求解;其实有没有D点并不影响解题(但必须知道有些计数点,以计算时间间隔)。如图所示规定AB长为s1,BC长为s2,EF长则为s5。
ssa5214T即可求出加速度a。
由
解法一:应用△s=a·T2公式采用逐差的方法。如图所示中,令s1sAB,s2sBC,…,s5sEF,有s5s1(s5s4)(s4s3)(s3s2)(s2s1)4s4aT2
ssa5210.39m/s24T
∴
“负”号表示小车做减速运动。
解法二:是应用匀变速运动的位移、速度公式,设A点速度为vA,有:
1sABvAtaT2①21sEFvEtaT2②24t,vKvAa4t③
自A点到E点的时间间隔为
由以上三式得:
ssaEF2AB0.39m/s24t
“负”号表示小车做减速运动。
答案:加速度大小为0.39m/s2,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相反。
变式2:
例3.已知打点计时器的交流电源频率是f,用它记录一个匀变速运动的小车的位移,打出的一条纸带和已选好的计数点0,1,2,3,4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出1与2两点间的距离为s12,3与4两点间的距离为s34,由图可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_。
(2001年北京)
解析:相邻两计数点间隔时间为: 14T4,s34s122aT2ff
2f(s34s12)a
32∴ f2(s34s12)32
答案:
变式3:
例4.为了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阶段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运动可近似看做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为()
A.1m/s 2
B.2m/s
C.3m/s
2D.4m/s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纸带问题中有ss2s1aT,读出s1、s2,代入即可计算。
轿车总长4.5m,相当于提示我们图中一个大格约为1.5m。
因车身长度4.5m,从图中可看出每一大格表示1.5m,每一小格为0.3m,由此可算得两段距离s112.0m和s220.1m
又T=2s,则
sss20.112.022a2221m/s2m/sTT2
2答案:B
问题2:图象法求加速度问题
例5.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速度,如下表所示:
计数点序号 计数点对应时刻(s)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
为了算出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加速度公式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α,由公式atan算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用公式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其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答案:C
变式1: 0.1 44.0 2 0.2 62.0 3 0.3 81.0 4 0.4 100.0 5 0.5 110.0 6 0.6 168.0
avt算出加速度
avt算出加速度
例6.某同学用以下方法绘制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先把纸带每隔0.1s剪断,得到若干短纸条,再把这些纸条并排贴在一张纸上,使这些纸条下端对齐,作为时间坐标轴,标出时间。左边与纵轴重合,纵轴作为速度坐标轴,标出速度。最后将纸条上端中点连起来,于是得到vt图象,如图所示。
(1)这样做有道理吗?说说你的看法?
(2)如何利用图象求小车的加速度?
解析:(1)有道理。
设纸条长为s,时间间隔为T,平均速度为v
则svT
而vv中时(v中时为每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故
而T为定值,说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与纸条的长度成正比。
如果取T=1s,则s在数值上就等于v中时的大小
即v1s1,v2s2,v3s3…现取T=0.1s
则有
所以连接各段中间时刻与速度在图中对应的点,就是小车的vt图象。
注意:只有当T=1s时,才有v1s1,v2s2,v3s3…的数值关系。
(2)直线的斜率就表示小车加速度的大小,在图线上找出相距较远的两点,例如v1和v5对应的点,则v中时sT
v1ss1s,v22,v33TTT…
s5s1TT
vs5s1at4T2(s1,s5在纸条剪下前可测出)
所以t4T,vv5v1
变式2:
例7.对于物体运动的情况,可以用列表法进行描述,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就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过程中测得的位移s和时间t的数据记录,试根据表中的记录进行分析,并得出s随t变化的规律。物体运动起始点 A→B v0=0 所测物理量 时间t/s 位移s/m 时间B→A v0=0 t/s 位移s/m 测量次数 1 2 3 4 5 0.55 0.2511 0.89 0.2545 1.09 0.5052 1.24 0.5009 1.67 0.7493 1.52 0.7450 2.23 1.0014 1.76 1.0036 2.74 1.2547 1.97 1.2549
1sat22
从A到B的运动规律:s0.45t,从B到A的运动规律:
解析:用图象法求解,作出从A运动到B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从A到B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其st关系为svt,其速度大小可从图象的斜率求得:
sv0.45m/st
所以s=0.45t
再作出从B到A的st图象,该图象接近二次函数的图象,可再作出st图象,为一通过原点的倾斜
21sat22直线。则物体从B运动到A的过程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st关系为。
评析:利用图象可方便地得到物理量间的关系,尤其是“曲线改直”的思维方法,由st图象,猜想s22和t间关系,再作出st图象为一通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就可验证s与t成正比关系。
小结本节内容。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
1.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造成各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不是一个恒量的主要原因是()
A.长度测量不准确
B.打点时间间隔不均匀
C.运动中受摩擦力作用
D.木板未调成水平
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中有益的是()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
3.如图所示,是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获得的打点的纸带。A、B、C、…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对应的时间间隔是T,对应的距离依次是s1、s2、s3、…
(1)下列计算加速度的计算式中正确的有()
ssssa322a523T2T
A.B.ss5s2s1s3s4s2s1a6a8T24T
2C.D.(2)下列计算D点的速度表达式中正确的有()
s3s42T
A.ssvD61T
C.vD
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以下实验步骤,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遗漏步骤可编上序号G、H……)__________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取下纸带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匀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将以上步骤完善后按合理的顺序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的纸带上记录的一些点,在每相邻两点中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
s1s2s3s44TB.ss3s4s5vD24TD.vD
6.打点计时器原来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交流电的频率为60Hz而未被发觉,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记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30.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s448.0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小车加速度为____________m/s2。
1s30
8.如图所示是小球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图,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是。如果测得s56.60cm,s67.68cm,s78.75cm,请你用s7和s5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值。(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题答案
1.AB
2.A、C、D
3.(1)A、B、C、D(2)A、D
4.(1)A中应通电,再放纸带
(2)D中取下纸带前应先切断电源(3)步骤G: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熟悉实际操作过程,记住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1.50m/s2
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6.偏小 7.0.3
0.6 8.9.68 m/s2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2
教学目标:
1、积累:了解书序的特点;掌握文中一些重要词语,如多义词“信”“修”“期”“致”“临”等、虚词“毕”“咸”“所以”等、富有生命力短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畅叙幽情”“天朗气清”“游目骋怀”“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等;背诵全文。
2、理解:理解文意和主旨,领悟作者于深沉的感慨中蕴蓄的对人生的眷恋、热爱之情。
3、评价:作者借宴游所生发的生死观、所感悟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把握文章情感脉络,理解文章主旨;背诵全文。
2、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生死观、人生观。
教学方法:
诵读发、点拨法、讨论法、比较法等。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CAI课件(内容主要有:作者像、作者介绍文字、《兰亭集序》摹本、古今名人评价语、兰亭古迹风光、有关背景资料、背景音乐等)、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
1—2教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再现情境,导入新课。
公元353年3月,正是江南“草长莺飞、杂花生树”、万木葱茏、江花似火、碧水如蓝的季节。3日,一群文人雅士、名流俊才,齐聚浙江绍兴“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此日也,天公作美,风和日丽,“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此地也,环境清幽,风光独好,“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此人也,把酒临风,吟诗啸歌,畅咏怀抱,放浪形骸,俯仰天地,游目骋怀,“其喜洋洋者也”,他们“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他们“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以极视听之娱”。游宴之后,大家将赋诗汇集成册,并公推书法家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当仁不让,欣然命笔,借着酒兴,用行草写就了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其书法,“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无愧“行书第一”之美誉;其文章,文笔简约流畅,情感深沉苍凉,意蕴丰厚深邃,手法独具一格,借宴游谈生死观,借题发挥论人生意义,实为“大家手笔”。书法与文章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现在,让我们走进《兰亭集序》,追逐书圣王羲之人生探索的踪迹。(板书课题)
2、鉴赏《兰亭集序》碑帖摹本,导入课文。
投影《兰亭集序》碑帖摹本,或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彩色插图“冯承素摹兰亭帖”。其创作者是“书圣”王羲之,其书体为行草,其价值为“行书第一”,其书法率性而为,洒脱奔放,飘逸遒劲,一气呵成,真是“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这横竖撇点捺、勾勾画画的线条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领略华夏民族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感悟到作者才性气质、精神生命的昭示与张扬!这些线条也是魏晋时代风貌和气度的再现,那么这些文字的内蕴是什么呢?它流淌着作者怎样的生命形态?让我们细细咀嚼品味吧。(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听读。放录音范读或教师配乐范读。要求:注意文章的语气、语速、节奏、感情基调和生字词读音。
2、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词读音,把握文章语气、语速、节奏、基调等。读前强调:①应读准的字词(略)。②语调、语速、句读等。如“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为叙述,中速读;下文集会的描写,以清新明快语调读,重读“乐”字,体现快乐心情;第二段语速变缓变重,尤其是“向之所欣„„岂不痛哉!”句,要读出深沉之慨。第三段“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句的节奏要读准,要读出批判的语气,“后之视今„„亦将有感于斯文”以和缓低沉的语气读出。
3、齐读(或轮读)。涵泳文气,训练语感。
三、疏通理解。
1、默读。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或助读资料),疏通词句,理解文意。
2、质疑。就阅读理解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学生质疑问难,师生释疑解惑。
3、检测。完成课后“练习三”、《金版新学案—教师用书》(知能巩固各题)(P177)、翻译有关句段。
四、研读背诵。
1、速读课文,理请情感脉络。
本文虽为序言,但作者俯仰天地,抚今追昔,借题发挥,情感之流涌动其中,跌宕起伏。请“拈”出文中三个词语,体味其情感的变化之由。
明确:“乐”——“痛”——“悲”。“乐”者,游宴之乐也;“痛”者,死生之痛也;“悲”者,人生之悲也。全文由乐生痛,言痛生感,由痛言悲,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2、研读第一段。
①讨论:作者“乐”从何来?何“乐”之有?
②点拨、明确:一乐盛会时间——暮春——踏青之季也,地点——兰亭——名胜之处也,目的——修禊事——洗濯除病、祛灾迎祥、嬉戏宴游也(暗写)。二乐人贤——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名士相聚。三乐环境幽美——此地有„„映带左右——山环水饶。四乐活动尽兴——一觞一咏„„幽情——乐事爽心。五乐——天气作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气候宜人。六乐感受独特——仰观„„视听之娱——人生极致。人贤、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齐聚,其乐也陶陶,其乐也无穷!
③背诵。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课堂背诵。
3、研读第二段。
①讨论:作者“痛”自何来?缘何而“痛”?
②点拨、明确:作者由“乐”而忧,由忧生“痛”,由生而死,生死相依,生命短暂,感慨沉痛。作者由兰亭集会想到人们相处往来,虽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人生忧患是相同的。一者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老之将至;所之既倦,„„感慨系之。二者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持久——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三者来自生命个体的短暂有限——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之大,岂不令人“痛”哉?
③背诵。
4、研读第三段。①讨论:作者因何生“悲”?所“悲”为何?
②点拨、明确:由读“昔人兴感”之由的体悟“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今人对生死的感悟相同;批判当前士大夫虚无主义的生死观——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此句是理解难点,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发“后之视近,亦由今视昔”的“悲”叹。其实质是对生死的悲叹,对生命易逝、盛筵难再的悲叹。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疾,此次宴游的盛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彰后世,使后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慨,点明诗集由来——故列叙时人„„,编辑目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作者“悲”而不沉,“悲”而不伤,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人生的眷恋、执著与追求。
③背诵第三段。
5、尝试背诵全文。
五、探究与评价。
1、如何理解评价寓于文中的作者的生死观、人生观?(亦可将教参的分析,提供学生讨论)
2、可适当拓展:何谓生死观?生命个体对生与死的态度、看法和追求。请于历史长河中撷取文人墨客、仁人志士对生死的理解阐释的名言警句。如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大丈夫当战死疆场,“马革裹尸”;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鲁迅:“寄意寒星痊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毛泽东赞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藏克家:“有的人活者,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等。作者对生死是豁达的向上的进取的。
何谓人生观?(略)关于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讨论。古诗:“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陶渊明:“人生似虚化,终当归空无”“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李白“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天生我材必有用”“直挂云帆济沧海”;苏轼:“人生如梦,一樽还泪江月”等。(人生如一串葡萄,人生如半杯水的比喻——乐观与悲观)。作者对人生是热爱、进取、有为的。
六、鉴赏。
1、鉴赏本文文笔洗练、词汇丰富、句式骈散结合之美。
2、鉴赏本篇序言的与众不同之妙。
3、比较鉴赏。试比较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与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异同。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2Unit1CulturalRelics词汇学习教案
Section 3 Words and expressions from Unit 1 Cultural Relics
survive
v.生存,生还
1.The old lady has survived all her children.那老太太的子女都先她而去世了。2.In the jungle, they were driven to extremes in order to survive.在丛林中, 他们为了生存被迫采取极端行动。
3.The human race cannot survive.人类不能继续生存。
4.Will we all survive until the year 2000? That's the sixty-four thousand dollar question.我们大家是否都能活到公元2000年?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5.These birds are able to survive the perils of the Arctic winter.这些鸟能够战胜北极冬天的危险。
6.If the industry doesn't modernize it will not survive.该制造业若不现代化就不能继续存在。
7.You need to be tough to survive in the jungle.要在丛林中活下来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8.The urge to survive drove them on.求生的欲望驱使他们继续努力。in search of 寻找,寻求
1.Some tribes migrate with their cattle in search of fresh grass.有些部落为了寻找新鲜的牧草而带着他们的牲畜迁移。
2.The article seems to be angled towards modern young women in search of equality.这篇文章的观点似乎倾向寻求平等的现代年轻妇女。
3.The scientists are in search of a new element.科学家们正在寻找一种新元素。4.It fared worse with the family who left their hometown in search of better jobs.那家人为寻找更好的工作离开家乡,运气却更糟。
5.He's sailed the seven seas in search of adventure.他闯荡七大洋去历险。select a.精选的
n.被挑选出来的人或物 vi.选择,挑选,选拔 vt.选择,挑选
1.A select group were invited to the wedding reception.一群经过挑选的人士被邀请参加婚宴。
2.This is a very select area;you have to be rich to live here.这高级住宅区,你必须有钱才能住在这里。
3.She selected a diamond ring from the collection.她从收藏品中挑选了一枚钻石戒指。
4.Our shops select only the very best quality produce.我们商店都是精选的质量最高的产品。design
n.设计,图样 v.设计,计划
1.He designed us a beautiful house.他为我们设计了一所很美的房子。2.This dress is of the latest design.这件衣服是最新设计。
3.The gloves were designed for extremely cold climates.这些手套是为严寒地区制造的。4.His evil designs were frustrated.他的罪恶企图未能得逞。
5.The route was designed to relieve traffic congestion.这条路是为缓解交通拥挤而开辟的。6.We shall have to design a new curriculum for the third year.我们得设计出三年级的新课程。
7.Do the Italians really design better than we do? 意大利人真比我们会设计吗? 8.She has designs on his money.她觊觎他的钱财。fancy
n.想象力,幻想,喜好 a.想象的,精美的,新奇的
1.I fancy I have met you before.我想我以前或许见过你。
2.The painting took his fancy, so he bought it.这幅画被他看中了,所以他就把他买了下来。3.Fancy her saying a thing like that!想不到他竟然说出这种话来。
4.I don't fancy going all that way in such bad weather.我不喜欢在这样的坏天气里一直这么走着。
5.She rather fancies herself as a singer.她自以为是了不起的歌手。6.I have a fancy(ie a vague idea)that he will be late.我感觉他要迟到。7.That's a very fancy pair of shoes!那是一双非常别致的鞋!8.He fancies she likes him.他以为她喜欢他。decorate v.装饰,装修
1.We decorated the house for Christmas.我们装饰房屋过圣诞节。
2.Several soldiers were decorated for bravery.数名士兵因英勇而受嘉奖。
3.Bright posters decorate the streets.鲜艳的广告招贴画点缀着街道。4.The building was decorated with flags.这座建筑物有旗子作装饰。
5.We're decorating(the kitchen)again this summer.今年夏天我们又要修饰厨房。belong to vt.属于(为...之一员)1.You and I belong to different political camps.你和我属于不同的政治阵营。2.The more help a man have in his garden, the less it belongs to him.花园里帮忙的人手愈多,就愈不成为自己的花园。
3.What party do you belong to? 你属于哪一党派?
4.Land belonging to the crown does not belong to the king personally but to the state.皇室的领地并非属于国王私人所有,而是属于国家的。
5.Do you belong to a union? 你属于某个工会吗?
6.Do wolves belong to the canine species? 狼是犬科动物吗? 7.Alder trees belong to the birch family.赤杨属于桦木科。8.I belong to Glasgow.我是格拉斯哥人。in return 作为回报,作为报答
1.He wa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in return, he was liked by everyone.他总是乐于助人,作为回报,大家都喜欢他。
2.In return;in response;back.作为回报;作为回应;回答
3.A tenure in England and Scotland under which property of the king or a lord in a town was held in return for a yearly rent or the rendering of a service.纳贡土地所有权在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城镇中向国王或贵族付一定的年租或提供服务作为回报而获得的土地所有权。4.I sent him a present in return for his help.我送给他一份礼物以回报他的帮助。5.I'll let you borrow it on one condition:(that)you lend me your bicycle in return.我借给你也行, 但有个条件, 你得把你的自行车借给我。6.I bought him a drink in return for his help.我请他喝酒以酬谢他的帮助。
7.The bargain they reached with their employers was to reduce their wage claim in return for a shorter working week.他们与雇主达成的协议是他们在工资方面降低要求, 但每周工时要缩短。at war 处于战争状态,交战
1.An official agreement between governments at war, especially one concerning the exchange of prisoners.交换战俘的协议交战国政府间订立的官方协议,尤指涉及战俘交换的协议。2.The state of being at war or being engaged in a warlike conflict.交战处于战争或有战争危险的冲突状态。
3.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Germany was at war with almost all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几乎同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处于交战状态。
4.The two sisters are constantly at war with each other.这两姐妹不时发生争执。
5.The country has been at war with its neighbour for two years.这个国家与邻国已打了两年仗了。
6.Their love affair was played ou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a country at war.他们恋爱那时国家正进行着战争。remove n.距离
v.除去,迁移,开除
1.Our office has removed to Shanghai from Beijing.我们的办公室已从北京迁到上海。2.That officer must be removed.那位官员必须免职。3.He removed the mud from his shoes.他去掉鞋上的泥。
4.Your story is several removes from the truth.你的说法与事实有些距离。5.We are removing from London to the country.我们正从伦敦迁往乡下。6.Our suppliers have removed to Bath.我们的供应厂商已迁往巴斯。7.How can we remove the husk of the grains? 我们怎样去掉谷物的外皮?
8.When the meat is boiling, remove the scum.当肉煮沸时,把浮在上面的浮渣撇掉。less than 不到,少于
1.This piece of furniture is really inexpensive with a price of less than forty dollars.这件家具还不到四十美元,实在不贵。
2.Even under the best conditions, we couldn't finish in less than three days.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我们也无法在少于三天的时间内完成。
3.A pound today buys much less than it did a year ago.今天一英镑远远买不到一年前能买的那么多东西。
4.The amount by which one quantity is greater or less than another.差额一个数在数量上多于或少于一个数的数值。
5.That hotel probably costs no less than 20 dollars a night.那间旅馆的住宿费大约要20元一晚呢。
6.The whole house went up in smoke in less than an hour.整座房子不到一个小时就烧光了。7.We won no less than 500 in a competition.我们在一场比赛中赢了多达500英镑。8.We shan't let our house go for less than 50000.我们的房子低于50000英镑不卖。doubt n.怀疑,疑惑 v.怀疑,不信
1.There is no doubt that we will be successful.毫无疑问我们会成功的。
2.I doubt the truth of it.我怀疑此事的真实程度。
3.He was troubled by religious doubt.他因对宗教的疑惧而十分烦恼。
4.No doubt he means to help, but in fact he just gets in the way.他确实是想帮忙,然而事实上却只是帮倒忙。
5.She was beyond all doubt the finest ballerina of her day.她无疑是她那个时代最优秀的芭蕾舞演员。
6.I have no doubt that you will succeed.我肯定你能成功。7.There is(no)room for doubt.(没)有怀疑的余地。
8.I doubt if that was what he wanted.不知道那是不是他想要的。worth n.价值
prep.& a.值...钱,值得...的 1.The house is worth a lot of money.这栋房子值很多钱。
2.Whatever is worth doing at all is worth doing well.任何值得做的事就值得做好。
3.The thief ran off down the road, so I chased him for all I was worth.那个贼顺着马路逃跑,我就拼命紧追不舍。
4.It's such a small point that it's hardly worth troubling about.这个问题很小, 不值得研究。5.What's the old man worth? ie What is the value of his possessions? 这个老先生的财产值多少钱?
6.Any teacher worth his salt knows that.只要不是混饭吃的教师, 都明白这一点。7.The book is worth reading/It's worth reading the book.这本书值得一读。8.The scheme is well worth a try.这个计画倒值得一试。take part vi.支持
1.He will take part in a chess tournament next week.下星期,他将要参加一场国际象棋比赛。
2.We are all invited to take part in the pageant.我们全都被邀请参加这次盛典。
3.He mustered all his courage to take part in the game.他鼓起全部的勇气参加比赛。
4.The panel was chosen to take part in discussion.那个专门小组被选中参加讨论。
5.Many people were elected to take part in democratic involvement.很多人被选举参与民主管理。
6.Let's take part in the triumphal chorus.让我们去参加凯歌大合唱吧。
7.In early days only male athletes were allowed to take part in the Olympic Games.在奥林匹克运动会早期, 只有男性运动员才能参加比赛。
8.She would sooner resign than take part in such dishonest business deals.她宁可辞职也不愿参与这种不正当的买卖。explode v.爆炸,爆发,激发
1.He exploded with rage.他勃然大怒,暴跳如雷。
2.The firework exploded in his hand.那个爆竹在他手里响了。
3.When the boiler exploded many people were injured.因锅炉爆炸,许多人受了伤。
4.At last his anger exploded.他终于大发雷霆。
5.He exploded with rage, fury, jealousy, etc.他勃然大怒、暴跳如雷、妒火中烧等。6.She exploded into loud laughter.她突然大笑起来。
7.The bomb was timed to explode during the rush-hour.炸弹选在人最多时爆炸。8.I'm about to explode!我肺都快要气炸了!
think highly of 尊重
1.They think highly of him.他们很敬重他。
2.No, not really!I think only the professor really understands it.But I know the government thinks highly of it.不,并不真懂。我想只有教授本人才真正懂得。但我知道政府对他的发明评价很高。
第五篇: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2Unit1CulturalRelics疑难解析教案
Section 2 Notes to difficult sentences from Unit 1 Cultural
relics
1.…could never have imagined that his greatest gift to the Russian people would have such a strange history.根本没有想象到他送给俄罗斯人民的礼物会经历如此曲折的历史。主句谓语动词和从句谓语动词都是“虚拟语气”用法。最基本的虚拟语气句型:
a虚拟现在时表示与现在事实相反的假设,其if 从句的谓语形式用动词的过去式(be 一般用were),主句用would/ should/ could/ might +动词原形。If places were a like, there would be little need for geographers.如果各个地方都一样,就不需要地理学家了。
b虚拟过去时是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假设,if 从句的谓语形式用过去完成时即had+过去分词,主句用would / should / could / might + have +过去分词。If he had known your address yesterday, he would have telephoned you.c虚拟将来时是表示对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很小的或不确定的假设。If从句的谓语形式用一般过去式或用were to / should +动词原形,主句用would / should /could/ might +动词原形。If he were to leave today, he would get there by Friday 2.The design of the room was in the fancy style popular in those days.琥珀屋设计的思路是当时流行的华丽风格。
句中in the fancy style 可以改写为of the fancy style,后者是一种特殊的“(be)+of+名词”结构,其中的名词是抽象名词时,相当于其中名词所对应的形容词的意思, 说明被修饰词具有某种特征或属性。
“(be)+of+名词”结构中常用的名词有use/importance/help/value/interest/quality/service/benefit/necessity等。如: I don't want to hear what you are saying.It is of no interest to me.我不想听你说,我对此不感兴趣。(of no interest=not interesting)Doing morning exercises will be of benefit to your health.做早操对你的健康有利。Coal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煤对工业发展是相当重要的。(of great importance=very important)
3.In fact,the room was not made to be a gift.事实上,琥珀屋制作的意图不是礼物。英语中有些动词,若其宾语补足语是不带to 的不定式,变为被动语态时,该不定式前要加“to”。此类动词为感官动词。feel, hear, help, listen to, look at, make。
4.In 1770, the room was completed the way she wanted it.1770年琥珀屋按照她的设想完成了。the way 前面可以补上一个in,way 的后面可以补个t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