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克家教学实践心得之家庭教育守则
黄克家教学实践心得之家庭教育守则
孩子成材的金钥匙
青岛城阳第十中学 高级教师 黄克家 编撰
养儿育女
去爱我们的子女吧,世上每一个父母都对孩子有着无限的爱怜,从辛苦的孕育到痛苦的分娩,都寄托着无限的怜爱与呵护。当我们看到孩子那粉嘟嘟的小脸,那份幸福满足以及成就感难以言表,除了幸福还是幸福。孩子究竟给我们带来多少幸福和满足,谁也说不清。否则,怎会有绝大多的父母想为孩子献出一切,乃至生命。由此,连生命都可以献出,还有什么牺牲不能做到呢?… 去爱我们的孩子吧。
总结孩子教育心得:正因为孩子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幸福和期待,我们以爱的名义起誓,那份责任便油然而生,不是每位家长都是教育家,但每位家长都是教育者,这就是个问题,怎样去教育孩子?
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的心原本是相近, 相似的,但在成长的过程中却发生巨大的变化。性相近,习相远,而这相远的变化原因在哪里呢?在教育!有多少家长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将孩子变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自己生命的延续,将自己未竟的事业、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从而形成了家教。
我还要讲一下,你的教育科学合理吗?这样的家教对孩子来说公平吗?况且在家教的过程中,如果孩子违背你的意愿,将会面临什么?… 家长朋友仔细想想你自己。
更有甚者,近朱者赤,近墨者… 结果你知道。我经常和朋友们讲培养孩子不是个小事,是个工程,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在此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自毁其功。而纵观现实,我们做家长的都给了孩子什么?好像我听到见到的多是攀比和父母的付出多么多么的多,而你又….谁谁谁在物质上多么多么的差,而成绩又是多么多么的好.... 而家长朋友们你怎么不反思一下,你少给了孩子什 么?
古人云,家贫出孝子,国难出良将。你是否给孩子一个爱的环境,成功的榜样,优良的品质,科学的习惯?我看过这样一句话,高效, 是一种能力,专注, 是一种品质。我认为还少了一句,成功, 是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如何养成,家长朋友你想过吗?做过吗?给孩子传授过吗?故而我建议家长朋友从解剖自己开始,当然这很痛,心痛。从言传身教开始,坚持下去,以我们的榜样影响我们的孩子,去培养一个成功优良的孩子,去爱我们的孩子吧,他会给你带来想不到的快乐和幸福。同时我们也要感谢我们的孩子,他们除了带给我们快乐幸福,还会带给我们优秀和成功,让我们在感谢孩子的同时,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成功。
孩子成材的金钥匙 我要介绍推崇的是王金战老师,王老师是沂水一中的老师,后到青岛二中任教,再到临沂华盛实验学校担任校长,再到北大附中任教,现在是著名教育专家,全国优秀教师,中科院博士,北京理工大学硕导,武汉大学特聘研究员,美国麻州国际教育顾问等职务。
以下是王老师总结的教育经验,强烈建议每位父母花约三分钟时间阅读,仔细品味一定会受益匪浅!
01.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0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03.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04.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学习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05.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之一,西方人的经验是:“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阶层是会遗传的。”但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06.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0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侯,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08.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
09.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10.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11.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家长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12.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的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
13.让孩子成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没有激情,任何伟业都不可能善始,没有理智,任何壮举都不能善终。”
14.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排队,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开始。
15.做人要厚道。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厚道,请不要嘲笑他的软弱。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亏,因为他被别人厌恶。愿意吃小亏的人,将来会占大便宜,因为他被人喜欢。
16.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
17.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让孩子1到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 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要么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要么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18.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进餐,二是邀请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偶尔邀请孩子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三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
19.如果没有特别困难,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20.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建立阅读和写作习惯,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阅读,尽早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只要还在读书的人,就不会彻底堕落,彻底堕落的人是不读书的。”从来不给孩子讲故事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21.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第一个在3岁前后,第二个在9岁前后,第三个在13岁前后。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患无穷。
22.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23.如果你的孩子在13岁的时候喜欢弗罗斯特的诗句:“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人少的那一条”,这很正常,不要担心,他以后也许会选择人走的多的那一条。
24.父母给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给13岁前后的孩子讲道理时,要注意自己讲话的姿态,姿态比道理更重要。否则,孩子会厌恶,反抗。孩子会说:你讲的话都是对的,但你讲话的那个样子很令人讨厌。
25.心底秘密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诉你,那么,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说出来。
26.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无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积极的权威型父母。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消极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
27.必须留意你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也不必太在意他的名次。倒是需要警惕那些学习成绩总是第一名的孩子。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好,性格也好,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性格却自私,缺乏同情心,没有生活情趣。
28.必须让你的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并愉快的接受小伙伴。“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邻居不满,对孩子的小伙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让自己 的孩子和他们交朋友,让孩子觉得好像自己跟别人很不一样,那么,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与任何人自然地相处。
29.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让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但不要有太杂乱的伙伴,在孩子没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断里之前,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坏习惯。
30.让你的孩子尽早建立健康的审美观。有出息的男性一定会喜欢健康的女性。不要让孩子的审美观陷入低级,病态。不要以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为强大的,就都是坏的。不要以为小麻雀,小绵羊,小狗都是可爱的,也不要以为狮子,老虎,狼都是坏的。不要以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
31.《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32.告诉你的孩子: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家长和孩子就像两颗彼此分离又相互靠近的大树和小树,大树要为小树遮挡风沙,也要给小树留下足够的空间,感受阳光,呼吸空气。这 样小树才能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自由伸展,茁壮成长。太靠近大树的小树是不能长成参天大树的,而远离大树的小树却要去独自地抵挡风沙,虽坚强无比却又极易扭曲或夭折。
每一个小孩都是种子,请允许他(她)在成长的路上跌跌撞撞。耐心的等待吧,种子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第二篇:家庭教育之心得
家庭教育之心得------诚实、善良
家庭,对孩子而言与其说是他的避风港,到不如说是他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就是他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庭的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孩子自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上,就如一张白纸呈现在每个家长面前,家长在这张白纸上描绘着怎样的宏伟蓝图,就决定着孩子朝怎样的方向发展,说小点,一个孩子的教育决定一个未来家庭的建设,说大点,每个孩子的教育又决定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因此,家庭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现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在近30年的发展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仔细观察周围,又有太多的担忧与纠结困扰着我们,让我们缀缀不安,频频爆出三聚氰胺、苏丹红、光明回炉奶、啤酒中含甲醛、猪肉中含有瘦肉精。。种种的危害防不慎防,无处不在,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社会怎么了?中国人怎么了?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变得急功近利而又浮躁不安,政府官员追求政绩,企业追求业绩,学校追求升学率。。表面而又短暂的优异与繁荣下确是惨痛的代价与长久的伤痛,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孩子教育的残缺等等。
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单元,我们无力改变现状,但我们可以从自身作起,去影响现在,去改变未来。
从小我们是听着妈妈讲“放羊娃”的故事长大的,妈妈教育我们要诚实,我们生活的年代物质是贫乏的,但我们没有食品安全危机,我们没有诚信危机,我们不用担心该如何吃、穿、用而更安全,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信任的。因此,现在我一样教育我的孩子,做人首先要诚实,长大了才能诚信。在他懵懵懂懂的成长过程中,也屡屡发生一些不诚实的行为,比如模仿我的笔迹在没考好的试卷上签名,借了同学的钱不及时归还等,这些行为的发生,一方面反映出我在教育他的方式上出了问题,我自己首先反省,与他沟通,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太多的疑惑、意识形态需要家长的正面引导与启发,我就告诉他,你可以考的不好,因为你是平常人难免要犯错误,但你一定要诚实,因为,那是你将来的立足之本。
我们的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备受宠爱与关照,家长给的“大方”,他们也接受的欣然,似乎已成为常态,四肢健全依然要“啃”老的现象屡见不鲜,完全不理会父母的艰辛与痛苦,小小的一点委屈可以让他们无法忍受,长此以往,这将是社会的退步与悲哀。记得我的孩子在上小学二年级时,因为老师没让他上一节娱乐课,他便向我提出要转学,在五年级同样的事情再一次发
生,他告诉我他恨主课老师,因为不让他上体育课。我可以容忍他的年幼,但不能容忍他的无知,我会告诉他做人要善良,要学会理解,学会感恩,举例并告诉他是如何成长的?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家人为他健康成长所作的一切物质与精神上的付出,在他踏入校门后,辛勤的园丁们如何象蜡烛一样点燃自己,照亮他人,在那不大的讲台前,用毕生的心血,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祖国的未来与栋梁,默默无问而又无怨无悔,以种种孝敬父母的行为教育他如何尊重老人。。孩子可以不优秀,但身心一定要健康、健全。
2011年3月20日
第三篇:黄克功案件心得
历史是今天的镜子
《黄克功案件》是一部大型前史体裁的影片,以77年前陕甘宁边区的一桩审判为主线,讲述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因逼婚未成而枪杀16岁女青年刘茜,陕甘宁边区审判长雷经天顶住压力,按照民主判决的方法审判了这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树立了党的法纪与威信。
案件发生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亲自过问案件,保卫部门缜密细致勘察,边区最高法院最后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判处黄克功死刑并立即执行。
胡耀邦说的,法律面前只讲事实。我们要做的,就是人人平等,我们要做的就是给所有人一个公道。都说以史为鉴,这大概也是影片想要传达出来的,想要让我们深思的地方。或许每个人都会对结局有着不同的看法,就像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互相探讨各抒己见。
当前,对依法治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影片要传达的正能量真正让人深思。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强力反腐、通过整顿官场转变作风等,更重要的是通过两次全会相继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支持重塑形象。
第一,重塑执政形象。重塑形象最核心的莫过于要提升老百姓对领导地位的认知度,提升公众对执政地位合法性的心里支持度。而这两者,并不等于有了领导权、有了程序上的合法就能自然而然得到来的。大家重要使命,就是要大大提高执政和领导的社会认同度和心理上的支持度,让民众心悦诚服,进一步改善执政党与民众的关系。
第二,重建官场。无须讳言,近年来我们的官场确实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如买官卖官、权线交易等,对社会风气起到了非常坏的破坏影响。中国社会风气败坏,首先是因为中国官场风气败坏以后带坏的,要改变中国社会风气,首先必须矫正中国的官场风气。而十八大提出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也许是最好的重塑官场的“猛药”。换句话说,只有我们的710多万党政公务人员每个人能够清正,才可能有政府清廉;而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无疑又是政治清明的前提和条件。
第三,重构秩序。应该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制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为重构中国秩序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路线图。通过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构建中国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在重构秩序中把维护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权威放在了首位,对宪法敬畏和尊重。其核心是,制定宪发和法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要得到追究。
第四,重构价值。构建中国的价值体系,不是说对过去的都要推翻重来,而是要解决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价值荒漠化以及价值紊乱的问题。这也许是中国真正的风险和危机,即信仰危机。党的第一个大判断是“腐败亡党亡国”,所以他强力反腐,既打老虎又打苍蝇。第二个大判断,即“人心向背,决定执政党的生死存亡”,这也许更加接近问题的本质。而十八大后提出是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图想以此为引领,重构中国的价值。
第五,重构发展方式。中国的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中国传统的发展方式走到尽头大家也心知肚明。新一届政府不断完善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使其尽快取得成效。其中最令人鼓舞的,就是提出“市场决定论”,并按照这一思路重构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这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第四篇:实践心得之蜕变
实践心得之[蜕变] 实践心得之[蜕变]
经历带给人以各种影响,可分为负影响与正影响。自个人观点出发,负影响即是消极影响,指在经历中接受了阻碍自己未来发展的因子。显而易见,正影响就是积极影响了,是指从该经历中汲取有利于未来人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本次“梦星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每个队员也都完成自己的一次变化之旅,变化或外显突出或潜移默化,而有的队员就在这次经历中实现了一次如蝶破茧蛹的蜕变。我们队伍里有的队员在去支教之前还同学面前还是小孩子样儿,稚气始终不愿意脱离她的脸庞,乍一看,明显就是一个“不合格”的“老师”,也许就是她的这副小孩心,与那些初一学生更好地结合。但事实证明,这位女老师对学生们的感情付出是最真最丰富的;很自然地,学生们对她的情感反馈也是最真挚的,所以他们之间结成的师生感情关系也是最结实的。学生总是喜欢黏着她,跟她聊天,分享心事等等,她也是很关心学生,这样的起落相差,让她产生了蜕变,她深深懂得,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不仅仅靠做学生的朋友、聆听学生心事、将自己“童化”以让他们感觉处于“平等”地位就能做到的,还需要有能“镇压”学生在不正经事情的本领。如今,她还是会有像小孩儿的行为表现,那种表现是她性格乐观积极的标签,慢慢发现她的稚气中开始带有一点点的成熟稳重,因为现在她与学生网上聊天、通话联系时,在玩笑中将学生引导到学习和理想中去,让学生在玩笑中受教。(于桥焕)关系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关注他们的喜与忧。
虽然她能释放学生的激情,但是她却还不能控制学生情感释放的量度。她负责监督小品的排练,在排练时,她把剧本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说笑本事,自行添加笑料,自主排练。当她信任大家会好好排练,会听她话的时候,大家却是在胡闹疯玩起来,忽略了她的监督。已经到了文艺汇演的最后关头了,但小品排练还没有出什么成果。当时她首先是生气,大力拍桌,脸色已经红了,但习惯被她迁就的学生还没察觉到“老师”生气,竟还在哄玩着,她感觉无力阻止,最后只能暗哭。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她用泪水与心给排练小品的各个学生写了一份短信,表达了她对大家胡玩表现的批评,当然也有肯定他们好的表现方面;写出她对大家一直以来的真实感受。下午就要进行文艺汇演了,大家对小品没抱多大希望,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所有节目表演中,小品得到的掌声是最强烈的,是最成功的。她也很欣慰。
第五篇:家校共建培训心得(黄丽莉)
家校合育 共促成长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吴泗小学
黄丽莉
2018年9月15日,在美丽的九峰一小有幸和学校的小伙伴们一起参加了一次东湖高新区的家校共建培训,既兴奋又感动,专家的讲座让一次一次的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同时也教授了我们很多的经验,真的非常感谢有这么好的平台来帮助我们青年教师快速发展。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采用怎样有效的方式和家长合作教育孩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之后,我认为可以从家校合心,共同教育做起。
要做到这点,就要善于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要知道,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家庭的教育对学生也尤为重要。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那怎样让学生在家里也有个好的环境教育呢?这就要我们班主任多与家长沟通,多与家长交流,向家长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与家长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进步。要让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表现,也让家长告诉老师他们孩子在家的情况。在学生做了一件好的事时,家校可共同鼓励他,表杨他,赞赏他;要是学生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劝导他。这样就强化了孩子习惯的养成和对错的辨别能力。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所以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不管怎样,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我们一起来共同完成。学校家庭教育怎样才有更有效,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管总结完善,让自己的教育更为有效,让自己获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