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防地质灾害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安全教案
《防地质灾害》
小一班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防汛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2.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3.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面临地震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5.强化学生的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减灾意识。
二、活动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1)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比较、归纳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形成综合分析总是的能力。
(2)地质灾害的防御。2.难点:
分析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3.解决方法
充分利用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片及录像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投影片:地震构造示意图;“世界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 2.景观图片:地震后的废墟 3.录像:《地震》、《洪水来临》
四、活动过程:
(一)明确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震、洪水的危害,并培养运用旧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地震防御措施的讨论,增强学生临灾的应变能力。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关于地质灾害的概念
可与前面学过的气象灾害作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出气象灾害是由于大气运动造成的,而地质灾害则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即它们是内力和外力作用形成的。2.关于地震 [播放录像]《地震》 [投影片]地震构造示意图。
[提问,启发讨论](1)什么是地震?它是怎样产生的?(2)什么是震源、震中和震中距?(3)地震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 “世界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提问]指出世界两大地震带分布在哪里?与我国的关系如何?学生回答。
[提示]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景观图]地震后的废墟。[展示资料]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归纳]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教师引导讨论]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在了解到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以及危害的基础上,也初步掌握了部分防御灾害的措施。
(三)防汛
1、出示洪水来了的场景图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教师:“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洪水对我们的生活会带来哪些危害?”
2、幼儿自由讨论、交谈:洪水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把防洪小知识编成儿歌教给小朋友)洪水来了莫惊吓,迅速求救往高爬。切断煤气和电阀,寻找木板做舟伐。
3、播放“防洪小知识”的课件给幼儿观看,让幼儿了解一些防洪知识。(往高处跑、关水电门、不能在水沟边走、不能随便喝洪水、找游泳圈或者木盆当船)
4、与幼儿讨论哪些地方是能躲避洪水的高地? 幼儿先自由谈论。教师小结:(能躲避洪水的地点:高楼顶、房顶、山顶)
5、请幼儿说说在我们幼儿园哪里是能躲避洪水的高地?
6、防洪安全演练。(幼儿能有序的听指挥撤离到高处。)活动总结:
陆地环境所产生的给人类活动带来不利影响的一些现象,我们统称为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等,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而地质作用过程一般极其缓慢,并且由量变到质变。即使地质灾害这些突发现象,也是经过长期能量积累后突变的。各种地质作用过程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我们认识自然,掌握其发展规律,就能利用其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为人类造福。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预报工作在世界上还是比较先进的,但是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第二幼儿园
2016.5
第二篇:防地质灾害教育材料
九年级2班防地质灾害教育材料
自然资源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但是大自然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甚至是灾难。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气象灾害,我们来一起学习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1.常见的自然灾害
引导学生讨论:你知道哪些自然灾害?能对这些自然灾害分类吗?
2.地震
了解地震构造,知道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震级、烈度等概念
(2)震级:表明地震的级别
微震:<3级
有感地震:3~5级
破坏性地震:>5级
(3)地震的危害和影响:介绍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
(4)地震的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火山喷发
(1)引导学生读图,了解火山的构造。
(2)火山分类: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3)火山的危害:庞贝古城的湮没、1991年6月皮纳图博火山的喷发。
4.滑坡和泥石流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滑坡和泥石流的概念。
(2)危害
指导学生读图,了解滑坡和泥石流可能造成的危害。
(3)教师归纳小结
相同点:①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
②主要是重力作用形成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
④破坏力极强
不同点:①运动物质体积大小不同
②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5.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成因上的关联性
如川、滇、黔边地区
(2)成灾上的关联性
如陕西华县大地震伤亡83万人,原因在于疫病蔓延,“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3)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1998年长江大水由于降水集中且很大,也与长江上中游的水土流失有关,这也是该地区近年来泥石流、滑坡多发的原因。
6.地质灾害的防御
(1)加强地质灾害的防御,建立灾情预测系统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第三篇:地质灾害教案
地质灾害教案 知识要求:
1、了解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种灾害的成因以及灾害之间具有相关性的基本特点;
2、了解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害,从而认识到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
3、了解人类目前防御地质灾害的基本措施 智能训练:
培养学生依据图像资料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思想教育:
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阅读要求:
《印度1.26地震》 《泥石流与滑坡》 教学重点:地质灾害的防御 教学难点:地质灾害的成因 教具:投影片 课型:新授课
教法:情境呈现、讨论分析、归纳小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了解陆地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多种资源。但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非常剧烈,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形成灾害,进而影响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视频资料]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实例过程呈现
一、主要地质灾害
(一)地震
1、定义
2、分类、成因、特点
①构造地震
定义:由于地应力引起构造变动而发生的地震。成因:地应力的积累-释放
地下岩层断裂,错位,产生震动,形成地震波
地震波由地下向上传播,引起地表震动。特点:活动频繁(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的90%)延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性最强。
②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和岩浆活动引起。一般震级不大,影响范围小。③塌陷地震:由于地下洞穴(岩溶区、地下采矿区)、地层滑落等而引起的。一般规模小,为数不多。
[总结]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 [问题]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3、地震的分布规律
在具有一定活动性的断层地带,地震最容易发生。按板块构造理论,在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易发生地震。
世界上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4、地震要素
[结合插图,讲清各地震要素的概念]
①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等震(中距)线。②地震波:地震时,由于纵波传播的速度比横波快,先到达地面而引起地面上下颠簸;而后横波到来,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摇晃。
5、震级和地震烈度 ①里氏震级定义 ②地震烈度的定义 ③影响烈度的因素:
A、震级和震中距---直接因素
[问]同一条等震线上,地震烈度是否相等?
B、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也是影响因素。
6、地震的分类微震①按震级分有感地震 破坏性地震 浅源地震
②按震源深度分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 ③按成因分
7、地震危害和地震预报
(1)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我国处于世界上两大地震带交界地带,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发生的7.8级强烈地震,顷刻之间,唐山市变成一片废墟,死亡24万人;1999年9月21日台湾地震,损失近百亿美元。
地震不仅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还常诱发地裂、山崩、海啸、滑坡等灾害,因此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介绍《印度1-26地震》(2)地震预报 ①摸索阶段
②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二)火山喷发
1、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强烈显示。
2、火山喷发的原因和过程
3、火山的分类-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4、火山的构造:
火山锥:火山喷发物大部分在喷出口周围堆积下来,形成圆锥形的火山。火山口:位于火山锥的顶部的漏斗形喷口。火山通道:火山口以下的一个通向地下的长管。
5、火山喷发物-气体、熔岩、固体喷发物
6、火山与人类的关系
害:熔岩会摧毁田园、建筑等;火山灰会遮天蔽日,影响交通;引发地震 利:会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
(三)滑坡和泥石流
1、定义
2、危害
3、我国活动情况
[阅读材料]阅读《滑坡与泥石流》材料,加深理解。[读图思考]我国泥石流分布的地区与我国地震带分布的地区有哪些共同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联系?
如我国西南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并且山体断裂比较发育,岩石破碎,容易发生滑坡,若该地区气候多雨,流水冲刷作用强烈,地表物质疏松,就又容易促使泥石流的发生。可见,因为这几种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有关联性,所以在空间分布上也具有大体的一致性。
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举例分析]
1、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
2、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的防御
当今世界,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增高。
1、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和法规体系。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小结]我国是多地质灾害的国家,全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灾害多发区,曾经因地震、滑坡等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要有效防御地质灾害,要求全社会都要给予重视。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能更有效地开展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第四篇:防汛防地质灾害工作预案
硖口驿镇中心小学
防汛防地质灾害工作预案
根据县教育防汛防地质灾害工作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为切实提高全体师生防汛、防地质灾害救灾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安全与稳定,特制订本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落实安全发展的理念和安全第一的原则,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消除隐患、夯实基础,增强师生防汛、防地质灾害安全防范能力,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确保学校安全和稳定。
二、工作目标
1、确保不出任何安全事故。
2、确保各种安全隐患整改到位。
3、进一步强化师生防汛、防地质灾害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深化宣传教育。通过上安全课、国旗下讲话、班会、墙报、校讯通等多种形式,宣传防汛、防地质灾害基本常识,使防汛、防地质灾害常识入耳、入脑、入心,增强师生防汛、防地质灾害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1、上好一节以防汛、防地质灾害为主题的安全知识课。
2、刊出一期以防汛、防地质灾害为主题的黑板报。
3、进行一次应急演练。
(二)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防汛、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吴业军
副组长:郭素琴
成员:张洁、熊丽娟、范秦川、刘官兴、李志刚、鞠玉梅、各班主任、科任教师。
领导小组下辖办公室(校长室),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防汛、防地质灾害工作的指导、联络、协调等日常工作,各部室做好各自职能范围内的安全工作。
(三)强化排查整治。学校于5月5日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将安全隐患记录在案, 对校园周边、院内设施、围墙等重点部位建立安全台帐。一旦发现隐患,立即予以整改,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学校自身有
能力整改的,立即予以整治到位;学校自身无力整改的,及时上报县教育局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予以整治。全力消除各类隐患,确保整改落实到位,杜绝事故发生。
(四)落实职责任务。
校长为学校防汛、防地质灾害第一责任人,负直接领导责任,直接领导学校防汛、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工作,检查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副校长为分管部门防汛、防地质灾害主管责任人,管理好有关部室及分管范围内工作,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所负责的工作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领导本组人员亲自排查及时处理;各部室责任人为所管部门防汛、防地质灾害主要负责人,采取各种措施管理好本部门工作,如因工作不扎实、措施不得力而造成事故的,直接追究部室人的责任;各年级班主任为本年级的负责人,负责本年级的防汛、防地质灾害工作,做好上传下达、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开展防汛、防地质灾害教育工作,如因工作失误,造成事故,直接追究年级班主任的责任;班主任教师为本班学生防汛、防地质灾害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利用班、队活动等积极进行安全教育,认真组织好各项活动,如因班级组织和管理不妥等导致事故发生的将追究班主任的责任;科任教师为所教本节课的主管责任人,课堂教学始终要有教师,绝不脱岗,发现本节课有异常情况及时向班主任报告或向有关领导汇报,本节课发生问题由上课教师负责。
学校实行全体班子成员及教职工“一岗双责”的防汛、防地质灾害责任制。校长对学校的防汛、防地质灾害工作负总责。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各司其职的良好格局。
(五)严格督查问责。严格实行问责制。在防汛、防地质灾害的前期准备和应对情况督查中,对人员不到位、职责不明确、措施不得力、工作不细致、整治不到位的部室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造成师生伤害事故或学校重大财产损失的,实行责任倒查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值班值守,确保信息畅通。自5月5日学校执行24小时领导轮流带值班制度。在汛期、地质灾害发生时,学生上下学期间实行教师、家长联动接送,确保学生安全交接。全体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来,随时掌握情况。分管安全副校长为专门的信息报送员,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在采取有效措施处置的同时,第一时间向县教育局安保科报告。
(二)组建应急队伍。学校组建一支由郭素琴副校长为队长,张洁教务主任为副队长,范秦川、熊丽娟、张少锋、刘官兴、李志刚为组员的应急小分队,确保人员到岗到位。
(三)完善应急预案。学校在加强监测的同时,及时主动镇政府保持联系,随时掌握灾情动态,做到早预防、早准备,一旦发生险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力量抢救受灾害威胁的学生,确保师生安全。
硖口驿镇中心小学
二〇一四年五月
第五篇:防地质灾害总结
旺苍县黄洋镇中心小学校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科学制定防治方案,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了全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现对我校这一年的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中学校校长任组长,学校安办主任任副组长,其他各部领导为成员组成领导小组。组长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指挥、部署协调和巡查指导,并将职责任务分配到成员单位,实行防灾减灾领导责任制。
2、编制防灾预案。我校每年在汛前都认真组织编制了《防灾预案》,经政府批准后,下发到中小学各部。对各校地质灾害危险点,填制“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发放到防灾责任各校,填制“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让他们明白面对险情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撤离转移路线。
3、开展科普宣传。每年利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12·4法制日”宣传,通过组织咨询服务队伍上街提供咨询服务,到乡村农户家中发送科普资料,出动宣传车到村组进行巡回宣传,悬挂、张贴、刷写大型宣传标语和宣传图画等,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让群众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几率。
4、构建群防体系。以各部工作人员为骨干,按照学校设置的组织机构格局,具体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作。
5、加强巡查排查。每年汛前,组织各部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排查。对发现的灾害危险点加强监控,聘请专家到现场勘察,提出隐患点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并根据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7、健全规章制度。先后拟制定实施八项制度,即:地质灾害防治汛期值班制度、地质灾害险情速报制度、汛期危险点巡查制度、异变危险点应急调查制度、监测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监测资料汇编上报制度、地质灾害预防预报、预警告示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奖罚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职责明确、奖罚分明。
在这一年中,我校各部没有发现地质灾害现象,确保了我校的师生安全和财产安全没有受到损失,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会更加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2016年10月